_老虎母亲_型故事之流变_以汉族与朝鲜族的民间故事为中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文化意蕴上,汉族的故事体现出不屈不挠的斗争意识和善必胜恶的乐观精神,而朝鲜族的故事则表现出基于固有巫俗信仰
的“神人相通”、“通神求生”的意识观念。
[关键词]“老虎母亲”型故事;汉族;朝鲜族;流变
[中图分类号]I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11(2004)03-0022-05
的本相,以智勇战胜动物。汉族的故事多为此类型,
其共同的叙事结构如下:
(1)一个多子女的母亲要出门,临走时关照孩子
们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母亲在半路上被老虎吃掉。
(2)老虎来到家门口,骗过孩子们,进了家门。
(3)老虎在家里为了不露尾巴,坐在桶上,把最
小的孩子吃掉。
(4)孩子们看到小孩的手指头,发觉来者不是母
亲,就骗过老虎,逃出来爬到树上。
(5)老虎出来想抓住孩子们,孩子们则用计弄死
或弄伤老虎。
其四为日月由来型,即孩子们摆脱动物的威胁
后,变为日月。这个类型只存在于朝鲜族的民间传
说中。这说明这个故事既有广泛型,也有它的特殊
性。朝鲜族的这个故事,其基本叙事内容如下:
(1)一个多子女的母亲出去做工,在回家的路上
综观《老虎母亲》型故事的形式,它在AT分类
法里属于333型。它有受害型(又可称佩罗童话
型)、得救型(又可称格林童话型)、惩治型(又可称中
国汉族型)、日月由来型(又可称朝鲜族型)等4个亚
类型。其中的受害型和得救型同属欧洲故事,而且
后者为前者的扩充型,即后者在结尾加进了被害者
获救的内容,笔者把它们设定为333A型、333A1
们以及一只老虎,孩子们是一对兄妹和一个吃奶的
幼儿(其性别不详),有些异文里是三个孩子各自成
为太阳、月亮和星星。[5]朝鲜族的这个故事又与汉
族故事中的善恶对立、以善胜恶的构思特点明显不
同。值得注意的是,朝鲜族故事里的老虎在祈求升
天时,因说错了话,坠地而死(兄妹祈求说;要我们
活,就放下结实的绳子;要我们死,就放下腐烂的绳
收稿日期:2004-05-18
作者简介:许辉勋(1956-),男,朝鲜族,吉林延吉人,延边大
学师范学院朝文系教授,博士。
2004年9月第37卷第3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Sep.2004Vol.37 No.3
在《小红斗篷》里,小女孩到了外婆家后,狼邀她
上床,她顺从了,结果被狼吃掉。这尽管含蓄、隐晦,
但表现的是男女关系,即小女孩一向在家人的庇护
下生活,天真幼稚,不知道外部世界充满危险,所以
她一出家门,轻信人言,被坏人所骗,大吃苦头。
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女子的性成熟比男子早,而
且女性在少女阶段情感十分丰富和强烈,易感性、冲
成》完成之后,当有数百种异文发表。
在朝鲜半岛,这个故事被叫做“变成日月的兄
妹”或“日月的由来”,其空间分布覆盖半岛全域,仅
·22·在任皙宰的《韩国口传故事(1~12)》里就收录了37
例。在中国朝鲜族的民间故事传承中所收集到的异
文则有4种。[3]但迄今为止,在朝鲜民族的古代文献
里尚未发现此故事。
个故事的作家。1697年,佩罗发表了童话集《鹅妈
妈的故事,或寓有道德教训的往日故事》(又名《佩罗
童话》),他因这部童话集而享誉世界。其中的《小红
斗蓬》和《灰姑娘》、《小拇指》、《睡美人》、《蓝胡子》
等,均为脍灸人口的名篇。当然,《小红斗蓬》作为民
间故事,在由佩罗写成书面文字之前,已以口头形式
动,但由于缺乏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遇事难免幼稚
迷惑,容易上当受骗。因此,人们把少女时期称为
“危险期”,并主张在这个时期对少女们进行性伦理
教育,帮助她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性道德观念。
《小红斗篷》故事可以说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性伦理教
育目的而创作出来的。
后来,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把《小红
族的故事早在17世纪已有书面传承,而朝鲜族的故
事则带有古代神话色彩,因而难以确定孰先孰后。
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 “老虎母亲”型故事的形式
“老虎母亲”型故事在汤普森的《世界民间故事
分类学》里,被定名为“小红斗篷”(又名“小红帽”),
列入“普通故事”里的“神奇故事”之333型,即
AT333型。
东方没有发现这个故事。然而,汤氏并不知道东方
也广为流传着同样的故事。在中国,这个故事名为
《狼外婆》或《老虎母亲》,几乎家喻户晓。汉族的《老
虎母亲》故事,最早见于清代文人黄之隽(1668年~
1748年)所编撰的《广虞初新志》。在20世纪30年
代,德裔美籍学者艾伯华(Wolfram·Eberhard,1901
这个故事遍及欧亚大陆,其诸多异文,不论是东
方的还是西方的,总体来看大致有如下几个类型。
其一为受害型,即故事里的孩子被动物吞食掉,
如佩罗童话集里的《小红斗篷》,其梗概如下:
一个小女孩去看望住在邻村的外婆。在路上碰
上一只狼。狼问她去哪儿,女孩说去看外婆。狼又
问外婆家在什么地方,女孩告诉了它。狼找了条近
型。亚洲的两个亚类型各有自己的文化根基,而且
两者之间尚未发现相互受容移植关系,笔者把它们
设定为333B型、333C型。
3 故事里的文化意蕴之比较
《老虎母亲》型故事跨越欧亚,既具有类同性也
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色。欧洲的《小红斗篷》告戒少
女们不要被坏人欺骗,以免陷入险境,如佩罗在故事
正文后面记下这样的教训:
子。天上就放下结实的绳子。而老虎说,要我活,就
放下腐烂的绳子;要我死,就放下结实的绳子。天上
就放下腐烂的绳子)。这里并不见对老虎有什么惩
罚之意。可见,汉族故事和朝鲜族故事不仅同中有
异,而且各有故事生成的文化基因,这与佩罗童话和
格林童话里的《小红斗篷》都扎根于具有共同性的文
化传统的情况不同。
“老虎母亲”型故事之流变
———以汉族与朝鲜族的民间故事为中心
许 辉 勋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朝文系,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老虎母亲”型故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著名民间故事。从故事分布状况看,汉族和朝鲜族的“老虎母亲”型故事都
覆盖其全域;从故事的形式上看,汉族的“老虎母亲”型故事属于“惩治”型,朝鲜族的“老虎母亲”型故事则属于“日月由来”型;
·23·品,孩子们则以智胜敌,而作为人的对立物的是豹、
狼、老虎、狐狸、熊或妖精、吃人妖怪等,它们装成孩
子们的母亲或外婆,要吃掉孩子,但最终受到惩罚。
朝鲜族的这个故事尽管也以人与动物的对立为
主要叙事内容,但最终落点在于说明日月的由来。
朝鲜族故事的叙事对象并不像汉族故事那样多种多
样,它有基本固定的模式:一位母亲和她的3个孩子
意义。本文将从跨民族、跨文化研究的视角,对汉族
和朝鲜族的“老虎母亲”型故事试作初步比较。
1 “老虎母亲”型故事的分布状况
目前所知,“老虎母亲”型故事的主要分布区域
为欧亚大陆。
这个故事在欧洲多以文字形式流传。根据现有
资料来看,17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佩罗·夏尔(Perrault
·Charles,1628年~1703年)就是最早用文字写出这
上述两种类型的故事主要流传在欧洲,因而可
统称为欧洲型,其基本叙事内容为狼吃人。其中的
前者为原本形态,后者为变异形态。对于变异的原
因,汤普森认为是为了冲淡儿童们接触到这个故事
时所产生的恐怖感。[1]这也可能是格林童话比佩罗
童话更为多数人所喜爱的原因之一。
其三为惩治型,在这个类型里,孩子们识破动物
(多为猎人)所救出,格林童话集中的《小红斗蓬》便
属于此类型。这类故事的叙事内容与第一类受害型
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故事的结局。这类故事的结局
大体如下:
狼先后吞食外婆和小女孩后,倦极入睡。这时
来了一个猎人,他发现了睡着的狼。猎人看到狼腹
鼓鼓的,就判定这狼吃了人。他不开枪,而是用剪刀
剖开狼腹,救出祖孙二人。
道,比女孩先到了外婆家。狼装作女孩的声音叫开
门后,扑上去把外婆吞食了。狼躺在床上,等着小女
孩。女孩来了,狼又装作外婆的声音让女孩上床和
它躺在一起。女孩上床后看到外婆的手臂、腿、耳
朵、眼睛、牙都很古怪,就一一问为什么。狼答着答
着,当问到牙时狼就露出本相,扑向小女孩,把她吞
进肚去。
其二为获救型,即孩子被动物吞食后,为救援者
“老虎母亲”型故事是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广泛流
传的著名民间故事。它讲述的是野兽装成孩子的亲
人要吃掉孩子的惊险故事。大多数人在小时候就听
过这个故事,并深深地为故事所吸引。这个具有国
际性的著名故事,有数百种异文,其基本内容大体类
似,而具体情节在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之间各有差
异。因此,比较研究这个故事,具有学术价值和文化
(7)兄妹升上天去,而老虎坠到地里被高粱秆扎死。
(8)在天上哥哥成为太阳,妹妹成为月亮。
(9)因妹妹害怕黑暗,互换位置,妹妹成为太阳,
哥哥成为月亮。
如上所述,这个故事的第三类型和第四类型主
要流传在亚洲地域,它们大多以人和动物的对立为
基本结构。在汉族故事里,作为正面主体的是一位
母亲和她的孩子们(2~5人不等),母亲成为牺牲
小孩子,尤其是长得漂亮、教养也好的女士,千
万别去同陌生人搭讪。如果她们傻头傻脑地去同陌
生人搭话,贪婪的狼会把她们吞进肚去。听着,世上
有真狼,身上长满了毛,牙齿很大。可还有一种狼,
他们看上去很漂亮,性情温和,彬彬有礼,他们在街
头追逐年轻姑娘,向她们献殷勤。不幸的是,这些花
言巧语、皮肤光滑的狼却正是最危险的动物。[6]
遇到老虎,被老虎吃掉。
(2)老虎来到家门口,骗过孩子们,进了家门。
(3)老虎在家里把最小的孩子吃掉。
(4)兄妹看到小孩的手指头,发觉来者不是母
亲,就骗过老虎,逃出来爬到树上。
(5)虎出来想抓住兄妹,问他们是用什么方法爬
上树的,妹妹无意间告诉了老虎。
(6)老虎爬上树来,兄妹向老天爷求救。
流传了很久。
19世纪德国著名民间文学收集家格林
(Grimm)兄弟(Jacob,1785年~1863年,Wilhelm,
1786年~1859年)编写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即
《格林童话》。这部童话集于1812年问世后引起轰
动,成为世界童话宝库中的珍品,其中就收有《小红
斗篷》。不过,故事的结尾与佩罗的同名童话不同。
如上所述,“老虎母亲”型故事遍及欧亚大陆。
它在欧洲主要以书面的文本形式流传,而在亚洲则
以口头传承为主要的流传方式。至于欧洲故事与亚
洲故事之间是否存在传播、移植关系,尚无定论。从
时间上看,17世纪佩罗童话里的《小红斗篷》是迄今
为止这个故事的最早文本,但在17世纪的中国也有
书面传承的“老虎母亲”故事,即前文已提及的黄之
在欧洲,佩罗和格林兄弟的童话出现后,《小红斗
篷》原来的口承故事形态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上
述两部童话集里的同名故事。所以,在欧洲收集到的
《小红斗篷》故事,几乎是佩罗或格林童话的复述形
态,故事异文数量最多的德国和芬兰也不例外。[1]
汤普森指出:《小红斗篷》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
并传播到非洲,但没有流传到东方。[1]也就是说,在
隽与佩罗是同时代的人,他们几乎同时写下这个故
事,两者之间不可能有移植关系。再看格林童话,它
于1900年传到中国,有人选译了一部分,而完整的
《格林童话全集》中文译本出版于1935年,[4]何况格
林童话问世之前,清代黄之隽的《广虞初新志》已经
问世,也就谈不上格林童话的传播与受容。
汉族和朝鲜族的这个故事,都覆盖其全域。汉
在欧洲,童话故事早期是说给大人听的,文艺复
兴之后,资产阶级兴起,才逐渐发展了儿童教育,童
话才成为教化儿童的工具。[7]童话作者们希望孩子
们变成“个小大人”,养成与大人一样的价值观。在
西方人的观念里Βιβλιοθήκη 人的基本需要是男女之欲,随之基 本的人际关系也就是男女关系,因而如何认识男女
关系,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年~1989年)在中国收集到44种异文。[2]美籍华人
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1978年)里所
提到的异文有111例。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在此过程中,又收集到许
多异文,仅在已经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之吉
林、辽宁、浙江卷里就有数十种。笔者估计,《故事集
的“神人相通”、“通神求生”的意识观念。
[关键词]“老虎母亲”型故事;汉族;朝鲜族;流变
[中图分类号]I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11(2004)03-0022-05
的本相,以智勇战胜动物。汉族的故事多为此类型,
其共同的叙事结构如下:
(1)一个多子女的母亲要出门,临走时关照孩子
们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母亲在半路上被老虎吃掉。
(2)老虎来到家门口,骗过孩子们,进了家门。
(3)老虎在家里为了不露尾巴,坐在桶上,把最
小的孩子吃掉。
(4)孩子们看到小孩的手指头,发觉来者不是母
亲,就骗过老虎,逃出来爬到树上。
(5)老虎出来想抓住孩子们,孩子们则用计弄死
或弄伤老虎。
其四为日月由来型,即孩子们摆脱动物的威胁
后,变为日月。这个类型只存在于朝鲜族的民间传
说中。这说明这个故事既有广泛型,也有它的特殊
性。朝鲜族的这个故事,其基本叙事内容如下:
(1)一个多子女的母亲出去做工,在回家的路上
综观《老虎母亲》型故事的形式,它在AT分类
法里属于333型。它有受害型(又可称佩罗童话
型)、得救型(又可称格林童话型)、惩治型(又可称中
国汉族型)、日月由来型(又可称朝鲜族型)等4个亚
类型。其中的受害型和得救型同属欧洲故事,而且
后者为前者的扩充型,即后者在结尾加进了被害者
获救的内容,笔者把它们设定为333A型、333A1
们以及一只老虎,孩子们是一对兄妹和一个吃奶的
幼儿(其性别不详),有些异文里是三个孩子各自成
为太阳、月亮和星星。[5]朝鲜族的这个故事又与汉
族故事中的善恶对立、以善胜恶的构思特点明显不
同。值得注意的是,朝鲜族故事里的老虎在祈求升
天时,因说错了话,坠地而死(兄妹祈求说;要我们
活,就放下结实的绳子;要我们死,就放下腐烂的绳
收稿日期:2004-05-18
作者简介:许辉勋(1956-),男,朝鲜族,吉林延吉人,延边大
学师范学院朝文系教授,博士。
2004年9月第37卷第3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Sep.2004Vol.37 No.3
在《小红斗篷》里,小女孩到了外婆家后,狼邀她
上床,她顺从了,结果被狼吃掉。这尽管含蓄、隐晦,
但表现的是男女关系,即小女孩一向在家人的庇护
下生活,天真幼稚,不知道外部世界充满危险,所以
她一出家门,轻信人言,被坏人所骗,大吃苦头。
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女子的性成熟比男子早,而
且女性在少女阶段情感十分丰富和强烈,易感性、冲
成》完成之后,当有数百种异文发表。
在朝鲜半岛,这个故事被叫做“变成日月的兄
妹”或“日月的由来”,其空间分布覆盖半岛全域,仅
·22·在任皙宰的《韩国口传故事(1~12)》里就收录了37
例。在中国朝鲜族的民间故事传承中所收集到的异
文则有4种。[3]但迄今为止,在朝鲜民族的古代文献
里尚未发现此故事。
个故事的作家。1697年,佩罗发表了童话集《鹅妈
妈的故事,或寓有道德教训的往日故事》(又名《佩罗
童话》),他因这部童话集而享誉世界。其中的《小红
斗蓬》和《灰姑娘》、《小拇指》、《睡美人》、《蓝胡子》
等,均为脍灸人口的名篇。当然,《小红斗蓬》作为民
间故事,在由佩罗写成书面文字之前,已以口头形式
动,但由于缺乏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遇事难免幼稚
迷惑,容易上当受骗。因此,人们把少女时期称为
“危险期”,并主张在这个时期对少女们进行性伦理
教育,帮助她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性道德观念。
《小红斗篷》故事可以说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性伦理教
育目的而创作出来的。
后来,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把《小红
族的故事早在17世纪已有书面传承,而朝鲜族的故
事则带有古代神话色彩,因而难以确定孰先孰后。
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 “老虎母亲”型故事的形式
“老虎母亲”型故事在汤普森的《世界民间故事
分类学》里,被定名为“小红斗篷”(又名“小红帽”),
列入“普通故事”里的“神奇故事”之333型,即
AT333型。
东方没有发现这个故事。然而,汤氏并不知道东方
也广为流传着同样的故事。在中国,这个故事名为
《狼外婆》或《老虎母亲》,几乎家喻户晓。汉族的《老
虎母亲》故事,最早见于清代文人黄之隽(1668年~
1748年)所编撰的《广虞初新志》。在20世纪30年
代,德裔美籍学者艾伯华(Wolfram·Eberhard,1901
这个故事遍及欧亚大陆,其诸多异文,不论是东
方的还是西方的,总体来看大致有如下几个类型。
其一为受害型,即故事里的孩子被动物吞食掉,
如佩罗童话集里的《小红斗篷》,其梗概如下:
一个小女孩去看望住在邻村的外婆。在路上碰
上一只狼。狼问她去哪儿,女孩说去看外婆。狼又
问外婆家在什么地方,女孩告诉了它。狼找了条近
型。亚洲的两个亚类型各有自己的文化根基,而且
两者之间尚未发现相互受容移植关系,笔者把它们
设定为333B型、333C型。
3 故事里的文化意蕴之比较
《老虎母亲》型故事跨越欧亚,既具有类同性也
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色。欧洲的《小红斗篷》告戒少
女们不要被坏人欺骗,以免陷入险境,如佩罗在故事
正文后面记下这样的教训:
子。天上就放下结实的绳子。而老虎说,要我活,就
放下腐烂的绳子;要我死,就放下结实的绳子。天上
就放下腐烂的绳子)。这里并不见对老虎有什么惩
罚之意。可见,汉族故事和朝鲜族故事不仅同中有
异,而且各有故事生成的文化基因,这与佩罗童话和
格林童话里的《小红斗篷》都扎根于具有共同性的文
化传统的情况不同。
“老虎母亲”型故事之流变
———以汉族与朝鲜族的民间故事为中心
许 辉 勋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朝文系,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老虎母亲”型故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著名民间故事。从故事分布状况看,汉族和朝鲜族的“老虎母亲”型故事都
覆盖其全域;从故事的形式上看,汉族的“老虎母亲”型故事属于“惩治”型,朝鲜族的“老虎母亲”型故事则属于“日月由来”型;
·23·品,孩子们则以智胜敌,而作为人的对立物的是豹、
狼、老虎、狐狸、熊或妖精、吃人妖怪等,它们装成孩
子们的母亲或外婆,要吃掉孩子,但最终受到惩罚。
朝鲜族的这个故事尽管也以人与动物的对立为
主要叙事内容,但最终落点在于说明日月的由来。
朝鲜族故事的叙事对象并不像汉族故事那样多种多
样,它有基本固定的模式:一位母亲和她的3个孩子
意义。本文将从跨民族、跨文化研究的视角,对汉族
和朝鲜族的“老虎母亲”型故事试作初步比较。
1 “老虎母亲”型故事的分布状况
目前所知,“老虎母亲”型故事的主要分布区域
为欧亚大陆。
这个故事在欧洲多以文字形式流传。根据现有
资料来看,17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佩罗·夏尔(Perrault
·Charles,1628年~1703年)就是最早用文字写出这
上述两种类型的故事主要流传在欧洲,因而可
统称为欧洲型,其基本叙事内容为狼吃人。其中的
前者为原本形态,后者为变异形态。对于变异的原
因,汤普森认为是为了冲淡儿童们接触到这个故事
时所产生的恐怖感。[1]这也可能是格林童话比佩罗
童话更为多数人所喜爱的原因之一。
其三为惩治型,在这个类型里,孩子们识破动物
(多为猎人)所救出,格林童话集中的《小红斗蓬》便
属于此类型。这类故事的叙事内容与第一类受害型
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故事的结局。这类故事的结局
大体如下:
狼先后吞食外婆和小女孩后,倦极入睡。这时
来了一个猎人,他发现了睡着的狼。猎人看到狼腹
鼓鼓的,就判定这狼吃了人。他不开枪,而是用剪刀
剖开狼腹,救出祖孙二人。
道,比女孩先到了外婆家。狼装作女孩的声音叫开
门后,扑上去把外婆吞食了。狼躺在床上,等着小女
孩。女孩来了,狼又装作外婆的声音让女孩上床和
它躺在一起。女孩上床后看到外婆的手臂、腿、耳
朵、眼睛、牙都很古怪,就一一问为什么。狼答着答
着,当问到牙时狼就露出本相,扑向小女孩,把她吞
进肚去。
其二为获救型,即孩子被动物吞食后,为救援者
“老虎母亲”型故事是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广泛流
传的著名民间故事。它讲述的是野兽装成孩子的亲
人要吃掉孩子的惊险故事。大多数人在小时候就听
过这个故事,并深深地为故事所吸引。这个具有国
际性的著名故事,有数百种异文,其基本内容大体类
似,而具体情节在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之间各有差
异。因此,比较研究这个故事,具有学术价值和文化
(7)兄妹升上天去,而老虎坠到地里被高粱秆扎死。
(8)在天上哥哥成为太阳,妹妹成为月亮。
(9)因妹妹害怕黑暗,互换位置,妹妹成为太阳,
哥哥成为月亮。
如上所述,这个故事的第三类型和第四类型主
要流传在亚洲地域,它们大多以人和动物的对立为
基本结构。在汉族故事里,作为正面主体的是一位
母亲和她的孩子们(2~5人不等),母亲成为牺牲
小孩子,尤其是长得漂亮、教养也好的女士,千
万别去同陌生人搭讪。如果她们傻头傻脑地去同陌
生人搭话,贪婪的狼会把她们吞进肚去。听着,世上
有真狼,身上长满了毛,牙齿很大。可还有一种狼,
他们看上去很漂亮,性情温和,彬彬有礼,他们在街
头追逐年轻姑娘,向她们献殷勤。不幸的是,这些花
言巧语、皮肤光滑的狼却正是最危险的动物。[6]
遇到老虎,被老虎吃掉。
(2)老虎来到家门口,骗过孩子们,进了家门。
(3)老虎在家里把最小的孩子吃掉。
(4)兄妹看到小孩的手指头,发觉来者不是母
亲,就骗过老虎,逃出来爬到树上。
(5)虎出来想抓住兄妹,问他们是用什么方法爬
上树的,妹妹无意间告诉了老虎。
(6)老虎爬上树来,兄妹向老天爷求救。
流传了很久。
19世纪德国著名民间文学收集家格林
(Grimm)兄弟(Jacob,1785年~1863年,Wilhelm,
1786年~1859年)编写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即
《格林童话》。这部童话集于1812年问世后引起轰
动,成为世界童话宝库中的珍品,其中就收有《小红
斗篷》。不过,故事的结尾与佩罗的同名童话不同。
如上所述,“老虎母亲”型故事遍及欧亚大陆。
它在欧洲主要以书面的文本形式流传,而在亚洲则
以口头传承为主要的流传方式。至于欧洲故事与亚
洲故事之间是否存在传播、移植关系,尚无定论。从
时间上看,17世纪佩罗童话里的《小红斗篷》是迄今
为止这个故事的最早文本,但在17世纪的中国也有
书面传承的“老虎母亲”故事,即前文已提及的黄之
在欧洲,佩罗和格林兄弟的童话出现后,《小红斗
篷》原来的口承故事形态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上
述两部童话集里的同名故事。所以,在欧洲收集到的
《小红斗篷》故事,几乎是佩罗或格林童话的复述形
态,故事异文数量最多的德国和芬兰也不例外。[1]
汤普森指出:《小红斗篷》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
并传播到非洲,但没有流传到东方。[1]也就是说,在
隽与佩罗是同时代的人,他们几乎同时写下这个故
事,两者之间不可能有移植关系。再看格林童话,它
于1900年传到中国,有人选译了一部分,而完整的
《格林童话全集》中文译本出版于1935年,[4]何况格
林童话问世之前,清代黄之隽的《广虞初新志》已经
问世,也就谈不上格林童话的传播与受容。
汉族和朝鲜族的这个故事,都覆盖其全域。汉
在欧洲,童话故事早期是说给大人听的,文艺复
兴之后,资产阶级兴起,才逐渐发展了儿童教育,童
话才成为教化儿童的工具。[7]童话作者们希望孩子
们变成“个小大人”,养成与大人一样的价值观。在
西方人的观念里Βιβλιοθήκη 人的基本需要是男女之欲,随之基 本的人际关系也就是男女关系,因而如何认识男女
关系,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年~1989年)在中国收集到44种异文。[2]美籍华人
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1978年)里所
提到的异文有111例。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在此过程中,又收集到许
多异文,仅在已经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之吉
林、辽宁、浙江卷里就有数十种。笔者估计,《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