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风险社会》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好现代文明的传播者
——读《风险社会》有感今天是冷战早已过去的二十一世纪,大规模的战争不再有,甚至连曾经折磨人类的许多病痛也在当今的医疗技术手段一下被一一攻克。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现代的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于虚拟世界,同时也在其中参与共享与互动,只要稍加学习,在PC端或者移动端上寻找和学习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更不用说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可以让人们在线购物,预订出行计划等等。可是,在现代社会却依旧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有来自恐怖主义的,有来自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有来自经济危机的,有来自新发现和变异的疾病的,有来自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甚至有来自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在科技不断发展,媒介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人类的安全感与生存舒适度反而没有升高,甚至还会出现下降,这个时代的我们值得去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下进行传播,如何做得更好。
在传统媒体时代,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舆论影响力,实际上,政府往往是最大的把关人,许多能引起舆论混乱,大众恐慌的事件最终大都会被隔离在传播渠道外,可能只有少数人了解到,这样就把一些问题可能带来的危机与风险降到了最低。可是这样做的弊端是一旦消息走漏,没有权威渠道的声明,加上政府遮遮掩掩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和加剧民众的恐慌与抵制,从而引发激化不可控的群体性事件。实际上,我们可以预见,也经历过在信息闭塞阻绝情况下,谣言四起所带来的后果。2002年11月,首例非典病例在广州被发现,在随后三
个月的时间里,疫情快速传播,多地政府选择封锁消息,传播媒体也隐瞒疫情,甚至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访华时,政府也只是将广东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描述,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短时间内看,起到了暂时稳定民众情绪的作用,控制了舆论的走向,在非典的初阶段控制了舆论,掌握了主动权。然而还是有些许情况流传了出来,太平假象很快就被戳破了,于是各种谣言通过手机短信,甚至当时不太发达的互联网社交软件上迅速发酵传播,政府部门又使用饿了额强硬手段进行的舆论管制,致使民众更加恐慌,出现了恶性抢板蓝根事件,也由于没能及时告知公众相关防范措施,非典感染人数越来越多。虽然后来政府公布了信息,媒体也澄清了事实,但那次事件以后政府和传统媒体在国人心中的形象却一落千丈,甚至在国际上的声誉也因此受损。再看之后的南方雪灾,西南旱灾以及HXNX流感病毒中政府公关与各
大媒体的表现,从事件的初端到结束,始终在行使着自己的话语权,他们的信息公布或者报道都可以说是比较及时,让民众在第一时间能了解到事件以及相关的自我防护措施,因此,民众在这些事件面前都比较镇静,没再出现大面积恐慌。
但到了互联网媒体时代,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互联网上的社交软件,娱乐软件,甚至游戏软件都在不同程度的媒介化,媒介不再只是担负信息传递的功能,它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领域,重构着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让人们更加的依赖它。再强大的政府舆论管控在互联网效应下都显得力不从心,光是互联网的传播渠道和传播速度,就让人鞭长莫及。再加上在“人人是记者”的今天,人们
对于借助各种网络软件发布信息可以说是轻而易举,舆论管控并不能精确到每个人的身上。因此,当一些突发性事件出现在网络上时,由于政府和正规媒体还未能跟上公布和报道,往往就会在网上滋生大量谣言,兴许是无意的,也有可能是故意的,就会再次造成大面积恐慌,不同于相对闭塞的传统媒体时代,这样的影响将会更快更广。2011
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地震引发的特大海啸对日本沿海产生毁灭性打击。3月12日传出消息,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于当日当地时间15时爆炸并释放出大量核辐射。此后几天内,其余机组相继发生爆炸。但我国并未真正受到核泄漏的威胁,但仅仅因为网络上“食用碘盐可防核辐射”、“核辐射污染了海盐”等谣言,导致了我国的“盐恐慌”,引发全国各地,上到国际都市,下到乡镇地方的“抢盐风波”,全国盐价短时间内疯狂上涨的事件。之后虽然政府及时公布了信息,及时辟谣,但各地食盐早被抢购一空,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小。我们能发现在网络谣言面前,公众很少能去自主思考,他们更加地依赖网络灌输给他们的信息,变得更加容易被煽动,更别说一些拥有上千万粉丝的网络大V和公众号的号召力,他们的影响力堪比一些专业的传统媒体。可他们并不能保证客观报道和传播,兴许哪一天他们就开始到处传播谣言,煽动民众。互联网媒介的不可控性本身就是一种社会风险,技术本身带来的风险。
在互联网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但同时也是旁观者。大众借助互联网媒介能触及到每一件事,他们肆意评判,但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我们不知道这背后有多少人,他们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热心还是
落井下石,更不知道其中有多少人真正参与进来了,他们可能是群发,也有可能是同一个人的小号,甚至有可能是只是机器人。这些东西,单纯地靠政府监督管控是不现实的,一没人力,二没精力时刻监控数据庞大的网络。再者,如今的互联网上不只是传播谣言或者其他违法犯罪的东西,许多看客或者匿名侠总是利用这些媒介传播打擦边球的东西。例如对某些公众人物的隐喻,恶化其形象;又如各种吃人血馒头的事件,滴滴空姐遇害事件,甚至最近的甘肃庆阳高中女孩跳楼事件。人们一边叫着世界和平,善待他人,追求言论自由,一边在网络上对他人,对社会进行二次伤害。或许,短期内看,这些事并没有多恶劣的影响,但它所反映出来的是我国互联网舆论体系的不稳定,与网民媒介素养的低下。也因此让各种社会风险有机可乘,网络上充斥着转基因舆论大战,中国经济崩溃论,甚至能看到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的身影,由于大众长期在网络上接触碎片化的东西,他们对于这些不良信息的防范意识是很差的。可以预见,这些东西进入他们的大脑后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很深远的,长期的负面信息会让大众的安全感与幸福指数下降,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层面的安定与团结。
当下,我们能看到大量传统媒体正在向互联网媒体转型,以寻求建立一个更为安全规范,健康干净的网络舆论环境。但是,互联网毕竟是无限的,同时也是细微的,多数民众很容易偏信非正规渠道或者所谓的网络大V的消息来源,因此,传统媒体转型的第一步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建立网络权威话语权。其次,我们不能忽略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单靠互联网防火墙不是现实的,不良信息在互联网上是以几何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