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与比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概念
侧重点
修辞效果不同
总结
7
比喻主要侧重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概念
侧重点
修辞效果不同
总结
8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朱自清《荷塘月色》
叶子出水很高的样子与亭亭玉立的舞 女相似,写出了叶子随风摆动的美感,显 得具体可感。
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
比
一事物的一种修辞。
喻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概念
侧重点不同
修辞效果不同
总结
4
表现形式: 本体 喻词 喻体
例如:
比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航船” 像 “大白鱼”
——鲁迅《社戏》
喻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概念
侧重点
修辞效果不同
总结
5
通感,既注重相似点,又侧重感觉的转移,是利用
感觉相互沟通,使无以名状、难以言传的感受变得具体 可感,从一种感觉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一种心理现象, 是一种变换感官的感悟。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概念
侧重点
修辞效果不同
实例分析
6
“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朱自清《荷塘月色》
借助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以明珠、星星和 美人比喻花儿,写出了花的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和一尘不染的特点,显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概念
侧重点不同
修辞效果不同
13
总结
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其作用是化平
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塘月色》
将视觉转换为听觉,光与影的和谐与名曲的 优美相似,两种意象叠加,创造了更加温馨幽雅 的氛围。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概念
侧重点不同
总结
11
修辞效果
比喻是借助具体的喻体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
为具体。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概念
侧重点不同
总结
12
修辞效果
“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
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 声”,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 描述的,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 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 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 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 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概念
侧重点不同
总结
9
修辞效果
通感主要凭借感觉器官的转移,凭借已有的审美经验,运用
想象力,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概念
侧重点不同
总结
10
修辞效果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
着的名曲。”
—— 朱自清《荷
感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概念
侧重点不同
修辞效果不同
总结
2
表现形式: 甲感觉 乙感觉
例如:
通
“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刘白羽《长江三峡》
感
“绿茸茸的草坂” 视觉
“充满幽情的乐曲” 听觉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概念
侧重点不同
修辞效果不同
实例分析
3
比喻也叫“譬喻”, 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通感与比喻的区别
授课教师:刘振云(郯城县职教中心学校)
概念
侧重点不同
修辞效果不同
总结
1
通感又叫“移觉”、“联觉”,是在描述客观事
通 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
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
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 示乙感觉的一种修辞。
通感主要是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凭借已有的审美经验,运用丰
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 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中学语文教学微课系列 ● 修辞手法
通感与比喻的区别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