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针灸主治医师考点点评
针灸主治经典考点
针灸主治经典考点针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主治经典考点是针灸学习和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将列举十个针灸主治经典考点。
1. 四神聪穴:位于头部,可主治耳鸣、聋哑、偏头痛等疾病。
在针灸中,常用针刺此穴以治疗耳鸣。
2. 太溪穴:位于下肢胫骨前缘,可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针刺太溪穴可以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
3. 曲池穴:位于上肢,可主治哮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针刺曲池穴可以缓解呼吸道症状。
4. 眉冲穴:位于额部,可主治头痛、眩晕等疾病。
针刺眉冲穴可以缓解头痛症状。
5. 内关穴:位于手腕部,可主治恶心呕吐、胃痛等疾病。
在针灸中,常用针刺内关穴以治疗消化系统问题。
6. 风池穴:位于颈部,可主治颈椎病、头痛等疾病。
针刺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部不适。
7.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可主治不孕不育、阳痿早泄等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针刺关元穴可以改善男性生殖问题。
8. 三阴交穴:位于下腿内侧,可主治经期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疾病。
针刺三阴交穴可以调节女性激素平衡。
9. 肩井穴:位于肩部,可主治肩周炎、颈肩痛等疾病。
针刺肩井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
10. 足三里穴:位于下肢,可主治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针刺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身体的排泄和消化功能。
以上是针灸主治经典考点的十个例子,这些穴位在针灸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自身的康复和治疗。
针灸主治经典考点是针灸学习和考试中的重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的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针灸学中级(主治医生)考试要点总结
(一)1、外感头痛选经: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主穴:百会列缺太阳风池配穴:风寒:风门合谷风热:大椎曲池风湿:阴陵泉头维阳明经痛:印堂攒竹合谷内庭阳白太阳经痛:天柱后顶后溪申脉#少阳经痛:率谷外关太阳悬颅侠溪厥阴经痛:四神聪太冲内关百会2、内伤头痛(1)实证:选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主穴:百会头维风池配穴:阳亢:太冲太溪侠溪痰浊:阴陵泉丰隆中脘瘀血: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2)虚证:选经:督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配穴:血虚:三阴交气海脾俞肾虚:肾俞太溪悬钟其他耳针枕额脑神门外感用皮肤针太阳印堂(一侧头痛反复发作)太阳率谷悬颅头维风池外关太冲足临泣3叉神经痛选经;足太阳。
手足阳明主穴;下关合谷风池内庭太冲眼疼;攒竹丝竹空阳白外关·上颌;颧髎迎香四白下颌;承浆颊车翳风风寒;列缺风池风热;曲池尺泽气血瘀太冲三阴交肝胃火盛行间阳陵泉选经: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主穴:阿是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配穴风寒:风池风府%气血瘀滞:内关合谷肩痛:肩髃外关背痛:秉风天宗病在督脉太阳经加大椎天柱肩外俞病在少阳经风池外关耳针;颈颈椎神门选经;手足三阳经主穴;颈夹脊天柱风池曲池外关阿是穴外邪内侵:风府列缺合谷(气滞血瘀:阴郄膈腧肝肾不足:肝俞肾俞气海上肢疼:曲池合谷上肢或手指麻木:少海手三里恶心呕吐:中脘内关头晕头痛:百会风池选经:阿是穴,手三阳经主穴: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肩前条口透承山)配穴:手阳明经证:合谷手太阳经证:后溪手少阳经证:外关手太阴经证;尺泽外邪:合谷风池气滞血瘀:内关膈俞气血两虚:足三里气海主穴阿是穴手阳明肘上方(肱骨外)曲池手三里》手太阳内下方(肱骨内)阳谷小海手少阳外部(鹰嘴处)外关天井选经:阿是穴足太阳主穴:阿是穴委中大肠俞配穴:寒湿:腰阳关瘀血:膈俞次髎督脉病:后溪足太阳经:申脉肾虚肾输命门、腰骶部次髎腰腧腰眼腰眼腰椎腰夹脊耳针;腰骶椎肾神门治法足太阳足少阳主穴;足少阳腰夹脊环跳阳灵泉悬钟丘墟足太阳腰夹脊委中承山昆仑秩边寒湿命门腰阳关淤血阿是穴血海气血不足足三里三阴交选经:局部穴为主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肩部肩髃肩髎肩贞濡腧肘部曲池天井尺泽少海小海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脊背大椎大抒身柱腰阳关夹脊髀部环跳居髎秩边髀关股部伏兔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膝部膝眼梁丘血海阳陵泉膝阳关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配穴:行痹:膈俞血海痛痹:肾俞关元着痹: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大椎曲池二、内科病1、中经络选经:手厥阴经,督脉,足太阴*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肝阳暴亢;太冲太溪风痰阻络;丰隆合谷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阴风内动太溪风池口角歪斜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悬钟太冲头晕者,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便秘者,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2、中脏腑选经:手厥阴经,督脉主穴:内关水沟配穴:闭证: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关元气海神阙(1)头针法选顶颞前斜线、顶旁l线及顶旁2线,|(2)电针法在患侧上、下肢体各选两个穴位,通电20分钟。
2015年中医针灸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2015年中医针灸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有关中医针灸高级职称考试的考试内容,小张老师搜集整理如下,提供给参加2015年中医针灸高级职称考试的考生掌握。
一、电热针疗法简介电热针是根据电针原理发明的一种能使针体发热,当刺入机体的一定穴位后治疗疾病的新的针刺治疗方法。
电热针特点在针柄上用电阻丝加温至60℃,皮肤下层组织只增加了5℃。
大部分的温度被循环的液体所扩散和带走。
而电热针是在针体前部产生温度,温度可以直接影响被刺的针感层,最高温度可以烧灼针体周围的组织,起到火针的作用,但针柄及针体根部温度却增加甚微。
电热针的出现增强了针刺的效果和治疗范围,实为针刺方法的创举。
电热针工具电热针为空心针体,直径为0.4~0.6毫米,最短的针为40毫米,内装有发热原件。
由于发热原件安装的位置不同,针体发热部位也不相同,可以使针尖发热,也可使针体某段发热或整个针体发热。
针体温度可调节在5~500℃。
电热针操作方法选好穴位或刺激部位,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再慢慢稍加捻转推针直达应有的深度,寻找针感,将针感增强到要求的程度。
接通控制仪,旋开加温电钮,缓慢地使仪表指针上升。
达到要求的温度后停止。
根据需要留针15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预定时间后,关掉输出电源,除去通往控制仪的导线。
出针,出针时左手食指、中指压住针体的两侧,右手持针柄,稍加提插捻转出针,如发生针体粘连可多提插几次。
此种针在液体较少的组织内,由于温度的关系,有时会与组织粘连,所以出针时不能硬拔。
二、电热针的适应症状此种针术为治风湿寒证最理想的方法。
治疗风湿及寒痹、如关节炎,肩周炎、肢体麻痹症,肌肉萎缩症等,可以取有效穴位,也可在压痛点上刺针。
针体加温到45℃,时间为30~60分钟。
每次只在重要部位刺1~3针即可。
治疗胃肠虚寒证,如消化不良、泄泻、胃痛畏寒、背部寒冷引痛等,可刺胃俞两个穴位,加强到45~50℃(病人感到微痛),30分钟后出针。
此外,电热针还可治疗会阴白斑症、癌症等。
2015年中医外科主治医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精)
有关中医外科主治医师职称考试的知识, 助考之星老师特梳理如下几个知识点内容,请广大考生重视。
一、手足部疔疮手足部疔疮是发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又名瘭疽。
临床比较常见的有蛇眼疔、蛇头疔、蛇腹疔、托盘疔、足底疔等,分别相当于西医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掌中间隙感染、足底皮下脓肿等。
因发病部位及形态、预后的不同有多种命名,如生在指头顶端的,肿胀形如蛇头者,叫蛇头疔;生于指甲缘的,因其色紫而凸,或溃后胬肉高突,形如蛇眼,叫蛇眼疔;又因脓积于甲下,指甲面可见黄白色脓影,重者指甲浮空, 痛胀难忍,故名代指;生在甲后的,叫蛇背疔;生在手指螺纹的,叫螺疔;生在手指指节间的,绕指肿痛,色黄或紫,叫蛀节疔;若一指通肿、色紫,指微屈而难伸,形如泥鳅,称泥鳅疔;生于指中节前肿如鱼肚、蛇肚的,叫鱼肚疔或蛇腹疔;生于手掌心的,形如盘中托珠之状,叫托盘疔;生于足掌中心的, 叫足底疔;生在涌泉穴者,叫涌泉疔等等。
二、褥疮的预防与调护1. 对长期卧床病人应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如保持清洁干燥、定时翻身等。
2. 发现受压部位皮肤颜色变暗,及早处理。
3. 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并给以必要的支持疗法,注意饮食营养。
三、手发背的鉴别诊断手发背是发于手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又名手背毒、手背发、蜘蛛背。
相当于西医的手背部蜂窝组织炎。
其特点是全手背漫肿,红热疼痛,手心不肿, 若溃迟敛难,久则损筋伤骨。
1. 托盘疔病在手掌部,手掌部肿胀高突,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或稍突出, 并伴手背部肿胀。
2. 毒虫咬伤被毒虫咬伤后,手背迅速肿起,或红热疼痛,或伴风团,咬伤处可见瘀点。
严重者疼痛剧烈,可伴皮肤坏死;若毒邪走散,循经走窜可引发红丝疔;若毒邪走散入营,也可危及生命。
四、天疱疮的内治法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绛,苔少而干,脉弦数。
辨证分析:热毒炽盛,迫血妄行,故发病急骤,红斑,水疱,皮肤灼热; 热在气分,故身热烦躁,口渴欲饮;热结肠道,则大便干结;移热于小肠则小便黄;舌质红绛、苔少而干、脉弦数为热毒炽盛之象。
2015年中医针灸主治医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2015年中医针灸主治医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中医针灸主治医师职称考试的考点知识,针对这方面的考试内容,助考之星老师特详细梳理如下的知识点,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耳针的注意事项(1)严密消毒,预防感染。
耳廓冻伤和有炎症的部位禁针。
若见针眼发红,病人又觉耳部胀痛,可能有轻度感染时时,应及时用2%碘酒涂擦,或口服消炎药。
(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针刺前后应适当休息。
(3)耳针亦可发生晕针,需注意预防处理。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进针后待耳廓充血发热后,宜嘱其适当活动患部,或在患部按摩、加灸等,可增加疗效。
二、耳针的选穴处方原则(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如胃痛选胃穴;肠泻选大肠、小肠穴;肩痛选肩穴等。
(2)根据中医理论选穴:如皮肤病选肺穴是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心律不齐用小肠穴,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偏头痛选胆穴,是因胆经循行时,“上抵头角”循行于侧头;目赤肿痛选肝穴,是因“肝开窍于目”等。
(3)根据现代医学知识选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穴;输液反应选肾上腺穴等。
(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高血压病用高血压点;目赤肿痛用耳尖穴等。
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亦可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配合使用,力求少而精,一般每次应用2~3穴左右,多用同侧,亦可取对侧或双侧。
三、针灸法保健防病时机掌握时机,直接关系到预防效果,颇为重要。
大致可分下列四种:(一)平时保健:系指健康人平常用针灸防病强身,益寿延年。
这一点古人早已有所认识。
如宋代的医家窦材指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等穴,可以壮阳助元,抗老健身。
现代对无病时保健针灸有更深一层的内涵,一种是在完全健康的状态下以提高体质为主,如第一章提到的日本在青少年中提倡施灸保健:一种是在亚健康的状况下用保健针灸进行调整,使之进入正常状态;另一种是在早期做到未衰先防。
如提倡在中老年中以针灸之法防病益寿。
(二)针对性预防:指当健康人受到病菌传染或感染威胁时,及时用针灸加以预防。
2015执业中医师针灸穴位总结
斜方肌外侧凹陷中
1、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痹证
2、鼻塞
3、癫狂痫
4、热病
4
大杼
第l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1、咳嗽;
2、项强、肩背痛
5
风门
第2、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1、表证(感冒、咳嗽、发热、头痛)
2、项强、胸背痛
6
肺俞
第3、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1、肺疾(咳嗽、气喘、咳血)
足阳明胃经
1
承泣
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1、目疾(眼睑润动、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近视)
2、口眼歪斜
3、面肌痉挛
2
四白
眶下孔凹陷处
1、面部病证(目赤痛痒、眼睑动、面痛、目翳等目疾;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2、头痛、眩晕
3
地仓
口角旁约0.4、寸
上直对瞳孔
局部病证(口眼歪斜、流涎、唇缓不收、齿痛颊肿)
4、心病(心悸、失眠、高血压)
4、下肢痿痹
5、阴虚诸证
5
地机
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
阴陵泉穴下3、寸
1、妇科病
2、脾胃病
3、脾不运化水湿病(小便不利、水肿)
6
阴陵泉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1、脾不运水湿病(腹胀、腹泻、小便不利、水肿)
2、膝痛
7
血海
屈膝
大腿内侧,髌骨内端上2、寸,
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2、妇科疾患(痛经、月经不调、带下、阴挺)
11
梁丘
屈膝
客前上棘与髌骨上缘连线上
髌骨上缘上2、寸
1、急性胃病
2、下肢病(膝肿痛、下肢不遂)
2015年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2015年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2015年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职称考试的考点很多,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掌握有关内容,助考之星老师特详细整理如下,以下是详细知识。
一、臀上皮神经损伤【概述】臀上皮神经由腰1~3;的脊神经后外侧支组合而成,在骶棘肌外缘穿出,越过髂嵴后分布到臀部的皮肤,属皮支。
穿出后的各支行于腰背筋膜的表面,向外下方形成臀上皮神经血管束,越过骼峪进入臀上部分叶状脂肪结缔组织中,至臀大肌肌腹缘处随着分层脂肪结缔组织变成分叶状结构,臀上皮神经也相应分成许多细支进入其中,支配相应部位的臀筋膜和皮肤组织。
在臀上皮神经解剖位置中,若有软组织的压迫或牵拉损伤就会产生神经的压迫性疼痛或牵扯痛。
或者因腰背筋膜与臀筋膜的纤维方向并不一致,所以当身体作左右旋转时,该部神经血管束也会遭受损伤。
或因发育上的缺陷,骼崎外翻,同样也是造成臀上皮神经损伤的又一因素。
该病的基本病理现象是臀上皮神经血管束的内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臀上皮神经遭受压迫后即出现了以臀部疼痛为主的症状,因而又可促使局部软组织的张力更高,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临床表现】以患侧臀部撕裂样疼痛为主,急性期其痛较剧,甚至可影响腰部运动,出现跛行步履,同时还可出现患侧股后放散性疼痛。
在患侧臀上部,即臀上皮神经分布区有轻触痛及皮肤的牵扯痛。
另外在髂嵴最高点向内下侧3~5厘米处有压痛及软组织“条索样”的硬物(是皮神经变粗大、钝厚的表现)。
【诊断和鉴别】1.诊断对本病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主,即局部疼痛、触痛、压痛、皮肤牵扯痛、条索样变性等症状和体征。
2.鉴别诊断但常需与下面一些疾病作鉴别:(1)臀上神经痛:由腰s~骶1 脊神经前支构成。
行于臀中、小肌之间,支配臀中、小肌,临床上出现的疼痛和压痛均较深层。
没有皮肤牵扯痛。
(2)梨状肌综合征:除臀部疼痛外可有明显的下肢疼痛。
体检时直腿抬高试验受限制,尤其是梨状肌紧张试验可呈现明显阳性体征。
二、脉由心主的机理“脉由心主”首见于《内经》。
针灸主治考试经验总结
中医针灸学中级考试总结或许针灸是个小专业,各网站包括爱爱医上关于针灸学的中级考试的资料相当少,本人刚刚考完了2009年的考试,愿意发到网站上跟诸位要考针灸的朋友共享考试经验:中医针灸学中级考试复习要点、考试技巧及各科考试比例注意:试题完全出自题库,随机抽取,没有所谓重点非重点的区别。
所以千万不要押重点。
下面是我整理的我在2009年5月16日考试的部分题目(考试当晚连夜回忆出来的,还有很多记不住了),奉献给针灸专业的同胞们,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第一场:总体评价:难度偏难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22%、内经3%、伤寒3%、金匮3%、温病3%、中药学33%、方剂学33%。
(以上为大概比例)复发的基本特点:1. 轻粉的散剂剂量?2. 连朴饮主治:3. 三仁汤主治:4. 三仁汤和甘露消毒丹都含有的药物是:5. 肺其华在?6. 五脏的生理特点?考察内经原文7. 非疠气致病特点的是?8. 下列药物苦寒有毒的是:选项有甘遂、芫花等9. 既能祛风湿又能清湿热的药物是:10. 砂仁、豆蔻的共同功效?11. 既能利尿清淋又能清肺止咳的是?12. 温脾汤和黄龙汤都有的药物是?13. 《脉要精微论》中:胸中之府指的是?14. 温热类温病阴虚火炽型所选方剂?15. 血虚之寒疝方剂?第二场:总体评价:难。
因为西医基础太差,我在考前连看了三晚上西医诊断学,结果我认为重点的一个没考,考的我都仔细看,郁闷。
相关知识:中医诊断学25~35%、诊断学基础(原名为西医诊断学)25~35%、医古文5~10%、传染病学5~10%、医学心理学5~10%、医学伦理学5~10%、卫生法规5~10%。
诊断学基础1. 发热伴眼结膜充血的是:2. 满月面容见于:3. 面具面容见于:4. 左心功能不全的体位:5. 语颤增强见于:备选有胸腔积液、气胸、压迫性肺不张6. 奥-弗杂音见于:7. 格-斯杂音见于:8. 板状腹见于:9. 轻度脾肿大见于:10. 中度脾肿大见于:选项有败血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疟疾、红斑狼疮、骨髓纤维化11. 白细胞减少见于:12. 血红蛋白病的红细胞改变:13. 巨幼细胞贫血的红细胞改变:14.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15. 肺纹理主要指:传染病学:1. 甲肝的潜伏期:2. 丙肝的潜伏期:3. 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是: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除抗菌治疗外应重点做的治疗:5. 伤寒常见并发症:6. 菌痢常见并发症:7. 不属于隔离种类的是:医学心理学:1. 考察临床心理学概念:2. 以情胜情是什么心理学?3. 考察知觉的恒常性含义:4. 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是:5. 挫折和心理冲突是什么应激源?6. A型性格易得什么病?7. 精神易兴奋、易疲劳见于什么类型神经症?8. 系统脱敏法见于什么疗法?医学论理学:1. 考察医学道德协调作用的含义:2. 考察医学道德约束作用的含义:3. 生命神圣论的非积极意义?4. 医学人道主义的根本思想?5. 中医四诊的基本道德要求:6. 考察医学道德评价的含义:7. 考察医德修养的含义:卫生法规:1. 下列属于全国人大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文件是:2. 卫生法所涉及的民事责任以何为主要形式?3. 什么机构可以增加甲类传染病?4. 下列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5. 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答案:肺结核6. 医务人员发生医疗事故时应首先向谁报告?7. 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方针?8. 国家发展中医药的原则:选项有遵循继承和发扬相结合、遵循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正确答案是后者,太BT了医古文:中医诊断学:1. 主气滞血瘀、痰食内停、伤精血少的是何脉?2. 用手指稍用力寻抚局部是:选项触、摸、按3. 饥不欲食见于:第三场-专业知识:经络、腧穴、刺灸法专业知识。
2015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点评
2015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考点点评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的有关详细考点知识,本文小张老师特梳理如下,供参加2015年考试的考生掌握。
一、甘青铁线莲【别名】木通、亦蒙【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甘青铁线莲的全株或茎叶。
采收和储藏:春末至秋季降霜前均可割取,去净泥土、杂质,切段,晒干或阴干。
【原形态】甘青铁线莲,落叶藤本。
主根粗壮,木质。
茎具棱,幼时被长柔毛,后脱落。
叶对生,一回羽状复叶;叶柄长2-7.5cm;小叶5-7,叶片浅裂、深裂或全裂,中央裂片较大,侧裂片小,卵状长圆形、狭长圆形或披针形,长3-4cm,宽0.5-1.5cm,先端钝,有短尖头,基部楔形,边缘有不整齐缺刻状锯齿,上面有毛或无毛,下面有疏长毛。
花单生,有时为单聚伞花序,有3朵花,腋生;花序梗粗壮,长4.5-20cm,有毛;花两性;萼片4,狭卵形、椭圆状长圆形,长1.5-3.5cm,黄色外面带紫色,斜上展,先端渐尖或急尖,外面边缘被短绒毛,中间被柔毛,内面无毛或近无毛;花瓣无;雄蕊多数,花丝下面稍扁平,被开展的柔毛,花药无毛;心皮多数,密生柔毛。
瘦果倒卵形,长约4mm,有长柔毛,宿存花术羽毛状,长达4c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4900m的高原草地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茎藤缠绕或切成段,圆柱形具纵棱,绿褐色,节部稍膨大。
叶对生,羽状复叶,小叶5-7片,顶端小叶较大,叶片披针形或狭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锐齿,质薄脆,常破碎。
气微,味微苦辛。
【化学成份】茎叶含毛莨甙0.33-0.35%。
【性味】甘;苦;平【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胃消积;解毒化湿。
主食积不化;腹满痞塞;腹涌腹泻;痈疮;湿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本品不可多服,否则可出现黄疸。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茎叶有利水、健胃、消积之功,治消化不良,痞块食积,腹泻,并有排脓、除疮等作用。
针灸中级——真题考点难点
考点难点中基1.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胃运化胆汁分泌、调畅情志、排卵),肝主藏血(防止出血、调节血量);肝为刚脏,主升发。
2.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血脉,心藏神。
3.脾: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主运化(水谷、水液),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脾气主升,脾喜燥恶湿。
4.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行水,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治理、调节)。
肺为华盖,肺为娇脏,主宣发和肃降。
5.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藏精(先天+后天),主生长发育,主生殖(天癸);肾主水(蒸腾气化),肾主纳气;肾为封藏之本,水火之灾,主骨生髓。
6.五脏生理特性:五脏在体合:筋脉肉皮骨;其华在:爪面唇毛发;在窍:目舌口鼻耳;在志:怒喜思悲恐;在液:泪汗涎涕唾。
7.胆主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水谷气血之海),主通降。
小肠主受盛化物,主分清泌浊。
大肠主传导糟粕,主津。
膀胱主贮存、排泄尿液。
三焦主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脑为髓海,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主感觉运动。
女子胞主月经和孕育胎儿。
8.五脏的关系:心肺:心主血脉和肺主气的关系。
心脾: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心肝: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方面。
心肾:心肾阴阳之间相互依存(水火既济)。
肺脾:气的生成和津液的代谢方面。
肺肝:气机调节方面(肺主降肝主升)。
肺肾: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
肝脾:肝的疏泄对脾的运化功能,及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
肝肾:血和精之间及阴液之间相互滋生。
脾肾:先后天之本的相互促进方面。
9.六腑传化物: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经胆汁排泄,小肠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其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的转输,营养全身;剩余的水液吸收后渗入膀胱,经气化后排出体外;其浊者为糟粕,下达于大肠,经传导于燥化,排出体外。
三焦为水谷传化的道路。
10.在心主血脉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心气充沛。
2015年中医针灸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2015年中医针灸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2015年中医针灸医学高级职称考试的考点内容,由小张老师特详细梳理部分考点如下,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的说明《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
”联络脏腑、沟通表里《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
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了肢体筋肉皮肤,加之细小的浮络和孙络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运行气血、濡养周身《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能将其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从而完成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的生理功能。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由于经络能“行气血而营阴阳”,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
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二、经络学说在临床的应用经络不仅在人体生理功能上有重要作用,而且是临床上说明病理变化,指导辨证归经和针灸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故《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说明病理变化在正虚邪盛的情况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
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等症,由于肺合皮毛,外邪循经内舍于肺,继而可见咳嗽、喘促、胸闷、胸痛等肺的病症。
《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2015年中医综合针灸学考点解析
2015年中医综合针灸学考点解析(一)腧穴总论1.腧穴的概念及分类。
2.腧穴的治疗作用及主治规律。
3.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二)经络腧穴各论1.十二经腧穴的主治概要。
2.下列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1)手太阴肺经:中府、尺泽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偏历、曲池、肩(骨禺)、迎香。
(3)足阳明胃经:承泣、地仓、颊车、头维、下关、梁门、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4)足太阴脾经: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包。
(5)手少阴心经:少海、通里、神门、少府、少冲。
(6)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养老、小海、天宗、颧髂、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天柱、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次髎、委中、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至阴。
(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复溜、肓俞。
(9)手厥阴心包经: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10)手少阳三焦经:关冲、中渚、外关、支沟、肩髎、翳风、角孙、丝竹空。
(11)足少阳胆经:瞳子髎、率谷、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
(12)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蠡沟、曲泉、章门、期门。
(13)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天突、廉泉。
(14)督脉: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哑门、风府、百会、神庭、水沟。
3.下列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四神聪、印堂、太阳、定喘、夹脊、胃脘下俞、腰眼、十宣、八邪、外劳宫、膝眼、胆囊穴、阑尾穴。
(三)刺灸法1.毫针刺法(1)针刺前的准备:选择体位、消毒。
(2)进针法。
(3)针刺的角度、深度,针刺角度与深度的概念,针对不同部位、病情的体质针刺角度、深度的选择。
2015年中医针灸主治医师考试考点点评
2015年中医针灸主治医师考试考点点评中医针灸主治医师考试的考点知识和考试内容,小张老师通过本文特梳理出有关的考点知识,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颈椎病的概述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
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
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
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
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二、颈椎病的病因颈椎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当复杂.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
但下列因素在颈椎病的产生和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1)年龄因素: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
前面已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
(2)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不良的睡眠、枕头的高度不当或垫的部位不妥,反复落枕者患病率也较高。
最新针灸主治考试经验总结
中医针灸学中级考试总结或许针灸是个小专业,各网站包括爱爱医上关于针灸学的中级考试的资料相当少,本人刚刚考完了2009年的考试,愿意发到网站上跟诸位要考针灸的朋友共享考试经验:中医针灸学中级考试复习要点、考试技巧及各科考试比例注意:试题完全出自题库,随机抽取,没有所谓重点非重点的区别。
所以千万不要押重点。
下面是我整理的我在2009年5月16日考试的部分题目(考试当晚连夜回忆出来的,还有很多记不住了),奉献给针灸专业的同胞们,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第一场:总体评价:难度偏难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22%、内经3%、伤寒3%、金匮3%、温病3%、中药学33%、方剂学33%。
(以上为大概比例)复发的基本特点:1. 轻粉的散剂剂量?2. 连朴饮主治:3. 三仁汤主治:4. 三仁汤和甘露消毒丹都含有的药物是:5. 肺其华在?6. 五脏的生理特点?考察内经原文7. 非疠气致病特点的是?8. 下列药物苦寒有毒的是:选项有甘遂、芫花等9. 既能祛风湿又能清湿热的药物是:10. 砂仁、豆蔻的共同功效?11. 既能利尿清淋又能清肺止咳的是?12. 温脾汤和黄龙汤都有的药物是?13. 《脉要精微论》中:胸中之府指的是?14. 温热类温病阴虚火炽型所选方剂?15. 血虚之寒疝方剂?第二场:总体评价:难。
因为西医基础太差,我在考前连看了三晚上西医诊断学,结果我认为重点的一个没考,考的我都仔细看,郁闷。
相关知识:中医诊断学25~35%、诊断学基础(原名为西医诊断学)25~35%、医古文5~10%、传染病学5~10%、医学心理学5~10%、医学伦理学5~10%、卫生法规5~10%。
诊断学基础1. 发热伴眼结膜充血的是:2. 满月面容见于:3. 面具面容见于:4. 左心功能不全的体位:5. 语颤增强见于:备选有胸腔积液、气胸、压迫性肺不张6. 奥-弗杂音见于:7. 格-斯杂音见于:8. 板状腹见于:9. 轻度脾肿大见于:10. 中度脾肿大见于:选项有败血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疟疾、红斑狼疮、骨髓纤维化11. 白细胞减少见于:12. 血红蛋白病的红细胞改变:13. 巨幼细胞贫血的红细胞改变:14.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15. 肺纹理主要指:传染病学:1. 甲肝的潜伏期:2. 丙肝的潜伏期:3. 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是: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除抗菌治疗外应重点做的治疗:5. 伤寒常见并发症:6. 菌痢常见并发症:7. 不属于隔离种类的是:医学心理学:1. 考察临床心理学概念:2. 以情胜情是什么心理学?3. 考察知觉的恒常性含义:4. 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是:5. 挫折和心理冲突是什么应激源?6. A型性格易得什么病?7. 精神易兴奋、易疲劳见于什么类型神经症?8. 系统脱敏法见于什么疗法?医学论理学:1. 考察医学道德协调作用的含义:2. 考察医学道德约束作用的含义:3. 生命神圣论的非积极意义?4. 医学人道主义的根本思想?5. 中医四诊的基本道德要求:6. 考察医学道德评价的含义:7. 考察医德修养的含义:卫生法规:1. 下列属于全国人大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文件是:2. 卫生法所涉及的民事责任以何为主要形式?3. 什么机构可以增加甲类传染病?4. 下列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5. 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答案:肺结核6. 医务人员发生医疗事故时应首先向谁报告?7. 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方针?8. 国家发展中医药的原则:选项有遵循继承和发扬相结合、遵循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正确答案是后者,太BT了医古文:中医诊断学:1. 主气滞血瘀、痰食内停、伤精血少的是何脉?2. 用手指稍用力寻抚局部是:选项触、摸、按3. 饥不欲食见于:第三场-专业知识:经络、腧穴、刺灸法专业知识。
2015年中医针灸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2015年中医针灸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2015年中医针灸高级职称考试的有关详细知识和考点内容,小张老师特详细梳理这方面的考点内容如下,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
手三阴经:太厥少。
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奇经八脉: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二、主要腧穴1、手太阴肺经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尺泽(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鱼际(荥穴)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少商(井穴)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0.1寸主治: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2、手阳明大肠经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商阳(井穴)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
合谷(原穴)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曲池(合穴)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臂臑曲池与肩髃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主治:肩臂颈病;瘰疬;目疾迎香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三、临床治疗一、头面躯体痛证(一)、头痛1、外感头痛选经: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主穴:百会列缺太阳风池配穴:风寒:风门风热:大椎曲池风湿:阴陵泉阳明经痛: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太阳经痛:天柱后溪申脉少阳经痛:率谷外关足临泣厥阴经痛:四神聪太冲内关2、内伤头痛(1)实证:选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主穴:百会头维风池配穴:阳亢:太冲太溪侠溪痰浊:阴陵泉丰隆太阳瘀血: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2)虚证:选经:督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配穴:血虚: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肾俞太溪悬钟。
中医针灸科带教老师评语简短一点
中医针灸科带教老师评语简短一点
1.针灸学科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系统而全面的知识背景,老师需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打牢。
2. 针灸技术是一门技艺性极强的学科,老师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练多做。
3. 针灸学科需要讲究方法、技巧,老师需注重学生细节方面的培养,从小事做起。
4. 针灸学科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老师需鼓励学生多方面掌握知识,灵活应用。
5. 针灸学科需要注重病情的分析与判断,老师需培养学生对各种病症的认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1 -。
中级职称中医针灸的考试题型和评分标准
中级职称中医针灸的考试题型和评分标准
中级职称中医针灸考试是评价中医针灸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以下是该考试的题型和评分标准:
## 考试题型
1. 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针灸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2. 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针灸相关术语的掌握程度。
3. 判断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针灸相关理论的了解程度。
4. 实际操作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医针灸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
## 评分标准
1. 答案正确性:考生的答案是否准确。
2. 回答完整度:考生的回答是否完整。
3. 解答能力:考生的解答是否清晰、条理清晰。
4. 操作规范:考生的操作是否规范、标准。
5. 安全卫生:考生的操作是否符合中医针灸的安全卫生要求。
以上是中级职称中医针灸的考试题型和评分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针灸主治医师的个人技术总结
针灸主治医师的个人技术总结
作为一名针灸主治医师,我个人的技术总结如下:
1. 准确的诊断:首先,我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来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这包括了对患者的疼痛位置、性质、病史以及其他相关症状的了解。
2. 细致的针灸技巧:我会使用细针和不同的针刺技法来针刺患者的穴位,以达到治疗效果。
在选择穴位和针刺方法时,我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做出合理的决策。
3. 掌握针刺深浅和力度的掌握:针刺的深浅和力度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我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调整针刺的深浅和力度,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4. 灵活的方案调整:治疗过程中,我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需求,灵活地调整方案。
这可能包括改变针刺的穴位、增减针刺的次数或改变针刺的技法等。
5. 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我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并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对治疗的感受和效果。
如果需要,我会进一步检查和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综合治疗的考虑:我相信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针灸治疗的同时,我也会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中药、推拿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针灸主治医师,我注重准确的诊断,细致的针灸技巧和灵活的方案调整。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针灸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医针灸主治医师考点点评
2015年中医针灸主治医师考试的考点很多,小张老师针对这一科目的考试,详细整理有关知识点如下。
一、针灸治疗头痛法
头痛是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主要指头颅上半部,即眉目以上至枕下部为止范围内的疼痛。
辨证治疗: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
1、肝阳上亢
【诊断要点】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处方】太冲、阳陵泉
2、痰浊上扰
【诊断要点】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
【处方】头维、中脘、丰隆
3、肾精亏损
【诊断要点】头痛且空,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处方】脑空、肾俞、悬钟、太溪
4、气血亏虚
【诊断要点】头痛绵绵,遇劳则甚;兼见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处方】心俞、脾腧、足三里、三阴交
5、瘀阻脑络
【诊断要点】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紫黯或有瘀斑,
脉细涩或细弦。
【处方】阿是穴、合谷、三阴交、血海、委中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枕、额、脑、神门、肝
皮肤针:取穴:太阳、印堂、阿是穴。
二、针灸治疗阳痿
阳痿是指阳事不举,或临房举而不坚的一种病证。
《内经》又称“阴痿”,张景丘说:“阴痿者,阳不举也”。
由各种原因造成宗筋驰纵而发病。
多见于性神经衰弱,及某些慢性虚弱性疾病。
【病因病机】
(一)命门火衰:恣情纵欲,或少年误犯手淫,损伤肾气,命门火衰,宗筋失养;或惊恐,伤肾,思虑太过,相火妄动,耗损肾精,宗筋失养而成阳痿。
即《类证治裁》所说:“伤于内则不起,故阳之痿,多由色欲泻精,斫丧太过,或思虑伤神,或恐惧伤肾”。
从而导致阳痿。
(二)湿热下注:饮酒厚味,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浊下注,宗筋驰纵而发阳痿,但此类阳痿较少见,如张景丘曾说:“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只有之耳”。
【辨证治疗】
(一)命门火衰
主证: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头晕目眩,精神不振,腰腿竣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若兼心脾损伤者,则有心悸胆怯,失眠等证。
治法:取任脉、足少阴经穴为主。
针用补法,并用灸法,以补肾壮阳。
处方:命门关元肾俞太溪
随证配穴:心脾亏损加心俞、神门、三阴交。
方义:命门火衰,肾阳不足之阳痿,取命门、肾俞、太溪补肾壮阳;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补之能壮人身之元气,培元固本壮阳;心俞、神门、三阴交补益心脾。
(二)湿热下注
主证:阴茎萎弱不能勃起,兼见口基或渴,小便热赤,下肢竣困,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针用泻法,以清利湿热。
处方:中极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方义:湿热下注所致阳痿,病由脾被湿困,郁久化热,故取三阴交、阴陵泉,健脾利湿;中极清下焦之湿热;足三里以助脾利湿。
【其它疗法】
耳针
取穴:外生殖器睾丸内分泌
方法:中等刺激,每10分钟捻转一次,留针30min。
三、针灸治疗咳嗽
咳嗽为呼吸系统疾患的主要症状,根据其发病原因,概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
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袭而引起;内伤咳嗽则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
咳嗽的病因病机
本证之发生,其原因有二:一为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
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卫受邪,于是肺气雍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
一为它脏病变,累及肺脏而致咳嗽者,加脾虚生湿,湿聚成痰,上渍于肺,肺气不得下降;或因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盛烁肺,气失清肃,均可导致咳嗽。
中医辨证
1.外感
(1)风热:咳嗽咯痰色黄,身热头痛,脉象浮数,舌苔薄黄。
(2)风寒:咳嗽喉痒,痰液稀薄色白,头痛发热,形寒无汗,脉浮紧,苔薄白。
2.内伤
(l)痰湿侵肺:咳嗽粘痰,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2)肝火烁肺:咳嗽胸胁引痛,气逆作咳,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苔黄少津,脉象弦数。
治疗方法
1.针灸
(l)外感:
治法: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毫针浅刺用泻法。
风热可疾刺,风寒留针或针后在背部肺俞等穴拔罐。
处方:肺俞列缺合谷
随证配穴咽喉肿痛:少商尺泽;
发热:大椎外关
方义肺主皮毛,司一身之表,故宜浅刺。
手太阴与手阳明相为表里,取其络穴列缺,原穴合谷,配以肺俞,三穴合取,能加强宣肺解表的作用,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肺之功能得以恢复。
凡风热咽喉肿痛者,取少商点刺出血,泻尺泽,可清泄肺热以消肿利咽。
发热者取大椎、外关用泻法,以疏泄热邪,使邪从外泄而热自解。
(2)内伤:
①痰湿侵肺:
治法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加灸。
处方:肺俞太渊章门太白丰隆
方义:原穴为本脏真气所输注,故取肺原太渊与脾原太白,配合肺俞、章门,健运脾土而利肺气,因脾为生痰之源,故脾肺同取,为标本合治之法,丰隆为足阳明经的络穴,取其推动中焦脾胃之气,使气行津布,痰湿得化。
②肝火烁肺:
治法:取手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
针泻足厥阴经穴,平补平泻手太阴经穴,不灸。
处方:肺俞尺泽阳陵泉太冲
方义:肺俞调肺气,尺泽为肺经合穴,泻之以清肺热;阳陵泉、太冲清泄肝胆二经邪热。
以免肺阴受灼。
2.水针
选穴:定喘大杼风门肺俞
方法:采用维生素B1100毫克注射液,或胎盘注射液选注背部肺俞等穴,每次取穴一对,注射0.5毫升,由上而下,依次轮换取穴。
隔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
本法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3.灸法
选穴:大椎肺俞(或风门)膏肓
方法:采用麦粒灸,3—5天治疗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或予艾条灸。
每天治疗一次,每次约5—1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可和针刺配合应用。
本法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四、针灸治腹泻
腹泻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病症,虽不是什么大病,但次数过多,体内大量的电解质及水分就会随粪便流失,很快出现周身乏力等症状,也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及生活。
除了中西药物治疗方法外,针灸也可以迅速止泻,减缓全身症状,但可惜常常不被患者认识。
中医将腹泻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及饮食不洁。
此类腹泻一般发作较急,发病时间较短,多伴有肛门灼热、大便臭秽、怕冷、发热等症状。
慢性腹泻则大多由急性腹泻未愈转化而来,由于脏腑虚弱导致,如久病后气虚乏力、脾胃虚弱、肾阳亏虚等。
此症发作较缓,发病时间较长,常伴有面色萎黄、喜暖、腰膝酸软、腹泻发作与情绪相关等表现。
针灸治疗腹泻以腹部穴位配合四肢的穴位为主。
此外,也可进行耳穴贴豆,每日自行按压、刺激穴位,能够有效缓解腹泻引发的各种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急、慢性腹泻有所区别。
急性发作时宜每日针灸1次,病重者也可每日治疗2次,一两次后症状即可迅速缓解。
慢性腹泻可隔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左右,根据病情轻重要治疗数周至数月不等。
对于慢性腹泻者而言,自己每天按揉天枢、中脘、足三里等等
穴位一两次也有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