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第5讲第2章2.1-2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必修 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着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应用举例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计算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曲线与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计算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定积分的概念微积分基本定理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选修3-2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选修4-3选修4-4第一讲坐标系第二讲参数方程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选修4-6第一讲整数的整除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选修4-7第一讲优选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选修4-9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高中人教版(B)教材目录介绍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第二章函数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3.3 幂函数3.4 函数的应用(Ⅱ)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2.3 圆的方程2.4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第三章概率3.1 随机现象 3.2 古典概型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必修五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2 双曲线2.3 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选修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 基本不等式1.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1.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 柯西不等式2.2 排序不等式2.3 平均值不等式(选学)2.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 数学归纳法原理3.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2.1 代数式例题与讲解 (新版)沪科版
1.用字母表示数(1)偶数与奇数的概念及表示①像0,±2,±4,±6,…,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偶数.如果用k表示任意一个整数,那么任意一个偶数可以用2k表示.②像±1,±3,±5,…,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奇数.如果用k表示任意一个整数,那么任意一个奇数可以用2k-1(或2k+1)表示.③偶数与奇数可以是负整数;0是偶数.(2)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一些数量关系更简明地表示出来,把具体的数换成抽象的字母,使所得式子反映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从而为叙述和研究问题带来方便.①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学运算律.用字母可以简明地表示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等.②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公式、法则.用字母可以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长方形、圆及梯形的周长、面积等公式,分数运算法则等.③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例如,有两个数,其中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小4.用字母可以清楚地表明这种数量关系,如果用字母a表示第一个数,则第二个数为a-4;如果用字母b表示第二个数,则第一个数为b+4.④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一些数学概念.如用a与b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则a+b=0;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3)用字母表示数应注意的问题①字母的确定性:在同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量,不同的量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如长方形的长和宽要分别用a,b两个字母表示,面积用S表示,则有S=ab.②字母的限制性: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的某一数量时,字母的取值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并且符合实际.如表示人的数量的字母的取值必须是非负整数.③字母具有一般性:用字母可以表示我们已经学过的和今后要学的任何一个数.④字母的不确定性:同一个式子可以表示多种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⑤字母的抽象性:要逐步理解和接受有些问题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用字母表示的式子.【例1-1】若n为自然数,则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可表示为______,三个连续的奇数可表示为______,三个连续的偶数可表示为______.解析:(1)每两个连续自然数相差1,所以如果中间的自然数为n,则较小的自然数为n -1,较大的自然数为n+1;(2)奇数一般用2n-1或2n+1表示,偶数一般用2n表示,而且每两个连续奇数或偶数相差2.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连续自然数相差1,连续奇数或偶数相差2都正确.实际上在表示连续的几个数时,一般先表示中间的那一个数,再根据数的特点表示其他的数.如表示三个连续的偶数时,先表示中间一个为2n,则另外两个可以表示为:2n-2,2n+2.答案:答案不唯一,如:n-1,n,n+1;2n-3,2n-1,2n+1;2n-2,2n,2n+2.【例1-2】填空:(1)买一个篮球需要m元,买一个排球需要n元,则买3个篮球和5个排球共需要__________元;(2)今天,参加全省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考试的同学约有15万人,其中男生约有a 万人,则女生约有__________万人;(3)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条“金鱼”需要火柴__________根.解析:(1)显然买3个篮球需要3m元,买5个排球需要5n元,则买3个篮球和5个排球共需要(3m +5n )元;(2)女生的人数等于总人数减去男生的人数,由于男女同学共15万人,而男生有a 万人,则女生有(15-a )万人;(3)观察发现:搭1条“金鱼”需要火柴8根,搭2条“金鱼”需要火柴14根,搭3条“金鱼”需要火柴20根,而8=6×1+2,14=6×2+2,20=6×3+2,…,所以搭n 条“金鱼”需要火柴(6n +2)根.注意:“(3m +5n )元”、“(15-a )万人”、“(6n +2)根”中表示和或差的式子一定要加括号.答案:(1)(3m +5n ) (2)(15-a ) (3)(6n +2)2.代数式(1)代数式的概念用加、减、乘、除及乘方等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90a ,a +b ,2k -1,4a ,a 2,s v ,13πr 2h 等都是代数式. 单个的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如m ,-2 013也是代数式.(2)代数式的书写规定①代数式中如果出现乘号,可以写成“·”或不写.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省略,按字母表顺序书写,如m ×n 写成mn ,相同字母写成幂的形式,如a ×a 写成a 2,(a +b )×(a +b )写成(a +b )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省略“×”,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若数字是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如4×n 写成4n ,112×a 写成32a . 数字与数字相乘时乘号不能省略,也不能写成“·”,仍用“×”.②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即除号不用,改用分数线.如s÷t 写成s t ,x ÷2一般写成x 2或12x . ③若是和差形式的代数式,式子后面有单位时,要在单位前把代数式括起来.如t ℃升高2 ℃后是(t +2) ℃,不能写成t +2 ℃.(3)代数式的读法代数式的读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按运算关系来读,如x +9读作x 加9;另一种是按运算结果来读,如x +9读作x 与9的和.另外,对于含有括号的代数式,应把括号里的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按运算结果来读.谈重点 如何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代数式(1)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代数式的关键是看式子中有没有运算符号,是不是数字和字母参与运算,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可以看成是它与1的积或它除以1的商,也可以看成是这个数与0的和或差.(2)代数式中只能有运算符号,不应含有“=”或“>”“<”“≥”“≤”等符号,即等式或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4)列代数式列代数式就是把问题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列代数式的实质就是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列代数式应遵循下列关键点:①抓住“多”“少”“大”“小”“和”“差”“积”“商”“倍”“分”“平方”“比”“几分之几”“除”“除以”等关键词语,弄清各量之间的关系.②明确数量关系中的运算顺序,一般是先说的先算,后说的后算,如“和的积”是加在乘之前,而“积的和”是乘在加之前.③准确理解“的”和“与”划分的语句层次.“的”表示从属关系,“与”表示并列关系.解技巧 正确列代数式列代数式时,若先说低级运算,再说高级运算必须加括号,先说高级运算,再说低级运算,则不必使用括号.如x 与1的差的3倍应写成3(x -1),必须加括号,而x 的3倍与1的差,则写成3x -1,不必加括号.【例2-1】 “比a 的32大1的数”用代数式表示是( ). A .32a +1 B .23a +1 C .52a D .32a -1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 的32”可以表示为32a ,大1,用加法,所以,“比a 的32大1的数”用代数式表示为32a +1,故选A. 答案:A【例2-2】 判断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代数式?0,4x +5y ,x ,-40,20+5x ,3x =2y ,2+1=3,3x >0.分析:根据代数式的概念可判断4x +5y ,20+5x 是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则0,x ,-40也是代数式;而3x =2y ,2+1=3,3x >0不符合代数式的概念.因此它们不是代数式.解:0,4x +5y ,x ,-40,20+5x 是代数式.3.整式(1)单项式①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如4a ,a 2,13πr 2h 等都是单项式. 单个的字母或数也是单项式.如-3,a 也是单项式.②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如4a ,a 2,-a ,13πr 2h 的系数分别是4,1,-1,13π. 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省略不写,如a 2,-a 的系数分别是1和-1,其中“1”要省略不写.③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如4a ,a 2,13πr 2h 的次数分别是1,2,3. 析规律 判断单项式及其次数(1)判定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是看式子中的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之间是不是纯粹的乘积关系(乘方也是一种乘积形式).如果含有加、减、除的关系,那么它就不是单项式.凡是字母出现在分母中的代数式,也一定不是单项式.(2)单项式的次数指的是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如果字母没有写指数,那么这个字母的指数是1,特别注意,π是常数不是字母,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假分数.(2)多项式①多项式的概念几个单项式的和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如:a +b ,2k -1,x 2+2x -3等都是多项式.②多项式的项在多项式里,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如3x 2-2y -9的项是3x 2,-2y ,-9.③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注意常数项也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如多项式3x 2-2y -9中的常数项是-9,而不是9.④多项式的次数在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如多项式3x 2-2y -9的次数是2,这个多项式是二次多项式.⑤一个多项式有几项,这个多项式叫做几项式如多项式3x 2-2y -9是三项式.于是可按多项式的次数与项数区分多项式.如4a 2b -3ab +2a -1是三次四项式.解技巧 对多项式及相关概念的理解(1)多项式至少是两项,多项式中一定含有加减运算;(2)一个多项式中,任意一项的次数都不大于这个多项式的次数;(3)当多项式中某项的系数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形式时,不要把10的指数算成是该项次数的一个组成部分.(3)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谈重点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区别(1)单项式的系数应包括前面的符号,单项式的次数是所有字母的指数相加的结果,只与字母有关,而与系数无关,数字单项式的次数是0.(2)多项式没有系数,它的次数与组成的各个单项式的次数有关,用次数最高的单项式的次数代表多项式的次数.我们可以用一个多项式的次数与项数对多项式进行分类.(3)判定一个式子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首先判定它是否是整式,若分母中含有字母,则它一定不是整式,因此也不可能是单项式或多项式;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区别在于看是否含有加减运算,含有加减运算的整式是多项式,不含加减运算的整式是单项式.【例3-1】 找出下列各代数式中的单项式,并写出各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23ab 2,-y ,a mn ,xy 3+5,25x 7,-3x 2y 3z ,πr 2. 分析:代数式a mn 含有分母,并且分母中有字母,所以不是单项式;xy 3+5含有加法运算,也不是单项式.解:单项式是23ab 2,-y ,25x 7,-3x 2y 3z ,πr 2. 23ab 2的系数是23,次数是3;-y 的系数是-1,次数是1;25x 7的系数是25,次数是7;-3x 2y 3z 的系数是-3,次数是6;πr 2的系数是π,次数是2.【例3-2】 下列代数式,哪些是多项式?说出多项式的项,并指出它是几次几项式.(1)x 4-2x 3+x -5;(2)a 3-ab 2+3a 2b 2-14b 3-1; (3)2a +x y ;(4)t -s +9s 2.分析:第三个代数式2a +xy 中的第二项不是单项式,所以2a +x y 不是多项式.多项式x 4-2x 3+x -5的次数是4,多项式a 3-ab 2+3a 2b 2-14b 3-1的次数是4,多项式t -s +9s 2的次数是2.解:x 4-2x 3+x -5,a 3-ab 2+3a 2b 2-14b 3-1,t -s +9s 2是多项式. x 4-2x 3+x -5的项是x 4,-2x 3,x ,-5,它是四次四项式;a 3-ab 2+3a 2b 2-14b 3-1的项是a 3,-ab 2,3a 2b 2,-14b 3,-1,它是四次五项式;t -s +9s 2的项是t ,-s,9s 2,它是二次三项式.4.代数式的值(1)代数式的值的概念①概念: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②代数式的值,一般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它是随着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是根据问题的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的运算关系计算所得的结果.(2)注意事项①代数式与代数式的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代数式表述的是问题的一般规律,而代数式的值是这个规律下的特殊情形. ②代数式的字母取值,必须使要求的代数式有意义.如在代数式s t中,当t =0时,代数式没有意义.③当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字母的取值还要保证具有实际意义.如a 表示学生人数,则a 只能取正整数.(3)求代数式的值求代数式的值,其步骤有两步:①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简称“代入”;②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结果,简称“计算”.谈重点 求代数式的值需注意的几点(1)代入时,按已知给定的数值,将相应的字母换成数字,其他的运算符号、原来的数字都不能改变.(2)代数式中原来省略的乘号,代入数字后出现数字与数字相乘时,必须添上乘号.(3)代数式的值是由所含字母取值确定的,是随着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求代数式的值时,在代入前,必须写出“当……时”,表示代数式的值是在这种情况下求得的.(4)如果字母给出的数值是负数,代入时必须加括号.(5)如果字母给出的数值是分数,作乘方运算时也必须添上括号.【例4】 已知a =23,b =-4,求代数式a 2-b 2+3a -b 的值. 分析:把a ,b 的值代入到代数式中,可得a 2-b 2+3a -b =⎝ ⎛⎭⎪⎫232-(-4)2+3×23-(-4),再按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解:当a =23,b =-4时, a 2-b 2+3a -b=⎝ ⎛⎭⎪⎫232-(-4)2+3×23-(-4) =49-16+2+4=-959.5.列代数式的方法(1)正确列代数式的关键在于:①正确理清数量关系;②善于抓住关键词语;③能正确判断数量关系中的运算顺序.(2)两种常用的列代数式的方法方法一:“翻译法”.列代数式的关键之一在于分清数量关系中的运算层次和运算顺序,一般地叙述数量关系的顺序与代数式的书写顺序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可按照“先读的先写”这种类似英语中的“翻译”的方法来列代数式.方法二:“方程法”.列代数式的关键之一在于正确地理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一般问题中数量间的关系是容易找到的,但当题目中所涉及的各数量之间的关系不容易理清时,可借助方程的思想来帮助分析.【例5-1】用代数式表示:(1)a,b两数和的2倍与a,b两数积的差;(2)a,b两数和的平方与a,b两数平方差的商;(3)a,b两数和的倒数与它们的积的差的平方.解:(1)2(a+b)-ab;(2)a+b2a2-b2;(3)⎝⎛⎭⎪⎫1a+b-ab2.【例5-2】汛期来临时,某地区决定实施“海堤加固”工程.某工程队承包了该项目,计划每天加固60米.在施工前,得到气象部门的预报,近期有“台风”袭击该地区,于是工程队改变计划,每天加固的海堤长度是原计划的1.5倍,这样赶在“台风”来临前完成加固任务.设该地区要加固的海堤长为a米,则完成整个任务的实际时间比原计划时间少用了多少天.(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解:完成整个任务原计划用的时间-完成整个任务的实际时间=完成整个任务的实际时间比原计划时间少用的天数.原计划用a60天,实际上用了a60×1.5天,所以少用了a60-a90=a180(天).6.用字母表示数学规律(1)数字规律一组数字或等式有一定的规律,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常见的有两类:①数字:如偶数、奇数、比某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多少.②等式:具有一定规律的计算等式.(2)图形规律图形中的数学规律用具体数字表示有些困难,而用字母表示非常简洁.用字母表示图形中的规律的方法及步骤:①根据题目中提供的图形分析其中蕴含的规律;②用字母列出式子.释疑点用字母表示数学规律(1)用字母表示图形中的规律与用数字表示规律本质是一致的.(2)规律探索是一种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对于这样的题目要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用字母表示最终的结果,更能反映图形的变化规律.【例6-1】观察下列算式:①1×3-22=3-4=-1;②2×4-32=8-9=-1;③3×5-42=15-16=-1;④____________________;……(1)请你按以上规律写出第4个算式;(2)把这个规律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解:(1)4×6-52=24-25=-1.(2)答案不唯一.如n(n+2)-(n+1)2=-1(n∈正整数).【例6-2】用火柴棒按如下方式搭图:(1)填写下表:三角形个数 1 2 3 4 5火柴棒根数(2)分析:(1)可采用数的办法填空;(2)有两种方法:一是观察图形,确定每增加一个三角形需要增加的火柴棒的根数;二是通过观察上表中数的关系,从而找到规律.解:(1)3 5 7 9 11 (2)照题中规律搭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火柴棒的根数为3+2(n-1).7.代数式求值的方法求代数式的值常用的方法有:直接代入计算、整体代入计算、按指定的程序代入计算.(1)直接代入计算当已知一个代数式中各字母的取值时,可以用直接代入计算的方法.(2)整体代入计算已知含有两个字母或多个字母的代数式的值,求另一个代数式的值时,可以选用整体代入的方法.整体代入步骤:①对已知代数式或所求代数式进行适当变形;②整体代入求值.(3)按指定的程序代入计算按指定的程序代入计算,即数值转换机.给出一个代数式,或提供运算程序,给出字母的取值,代入求值即可.【例7】下图是一组数值转换机,(1)当x=-3时,写出图a的输出结果;(2)找出图b的转换步骤,并求出当x=2.5时输出的结果.分析:(1)先根据题图提供的程序写出代数式,代数式是3x-2,再将x=-3代入求值;(2)根据代数式中指明的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所以其步骤分别是+4和÷5.解:(1)由转换机程序可知代数式是3x-2,当x=-3时,原式=(-3)×3-2=-11.(2)观察可知转换机的步骤是:+4和÷5.当x=2.5时,原式=(2.5+4)÷5=1.3.8.代数式的应用(1)列代数式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一般有三种方法:①和差法:就是不改变图形的位置,将阴影部分的面积用规则图形的和或差来表示,经过计算后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②移动法:就是将图形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便利用和差法所提供的条件,具体的做法是平移、旋转、割补、等积变换等.③覆盖法:就是几个图形覆盖在一起,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2)探究图形排列的规律,利用代数式表示所需图形的个数.主要考查学生通过特例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能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用一个统一的式子表示出变化规律是此类题目中的难点.找规律的题目,要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解决此类题目的难点在于找出能够代表一般规律的代数式.很多题目考查对于数字变化规律的运算猜想能力,需要有一定的数学思想.【例8-1】如图所示,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即:(1)长方形的面积减去长方形的面积;(2)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正方形的面积;(3)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加上一个长方形的面积;(4)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两个小扇形的面积,即a (a +b )-π4a 2-π4b 2. 解:(1)mn -pq ;(2)ab -4x 2;(3)ab -an -bm +mn ;(4)⎝⎛⎭⎪⎫1-π4a 2-π4b 2+ab . 【例8-2】 下面是由一些火柴棒拼出的一系列图形,第n 个图形由n 个正方形组成,通过观察图形:(1)用n 表示火柴棒根数s 的公式;(2)当n =20时,计算s 的值.解:(1)s =3n +1.(2)当n =20时,s =3×20+1=61(根).9.用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求字母的值数学中的概念是通过事物的特征下的定义,因此还具有判定特征的作用,即,在知道是某种事物的前提下,我们又可以知道这种事物必备的特点,因此在整式的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概念规定的条件,在知道是某种式子的前提下,推理认识它所具备的性质,从而通过列式,求出某些未知数的值.如:由单项式-2x 4可知它的系数是-2,次数是4,反过来若知道-ax m 的系数是-2、次数是4,就可以知道-a =-2,m =4,从而求出a =2,多项式的运用也是如此.【例9-1】 若m 3x 2y n +1是关于x ,y 的五次单项式,且系数为18,则m =______;n =______. 解析:因为单项式是关于x ,y 的五次单项式,所以m 是常数,因为系数为18,因此有m 3=18,m =12;2+n +1=5,n =2. 答案:122 【例9-2】 已知多项式5x m y 2+(m -2)xy -3x ,如果它的次数为4次,则m 应为多少?如果多项式只有两项,则m 为多少?分析:①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多项式的次数,在已知的多项式中只有5x m y 2次数能成为多项式的次数,所以m +2应该等于4;②如果多项式是二项式,只有(m -2)xy 这项不存在才可以,所以这项的系数只能是0.解:如果多项式的次数为4次,则m +2=4,即m =2;如果多项式只有两项,则m -2=0,即m =2.。
土木工程施工 第 5 讲-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砼预制桩施工
第一层制作完毕
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第5讲: 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4/32
土木工程施工
⑵ 桩中钢筋应位置准确 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 主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相邻两根
主筋接头截面的距离应大于35d,并不 小于500mm; 桩顶、桩尖一定范围内不留接头。
砼预制桩的制作
桩尖钢筋构造
桩 身 钢 筋 绑 扎
土木工程施工
土木工程施工
张三
土木工程学院 电话 邮箱
土木工程施工
第2章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
第4讲 基坑验槽与地基加固处理 第5讲 砼预制桩施工 第6讲 砼灌注桩施工
1 砼预制桩的制作 2 预制桩的沉桩施工 3 预制桩的沉桩质量控制 4 预制桩头的截桩
1/31
土木工程施工
桩的分类
第5讲 砼预制桩施工
1.3 预制桩的运输、堆放
⑴ 桩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运输。 ⑵ 打桩时桩宜随打随运,以避免二次搬运。
砼预制桩的制作
⑶ 桩的堆放场地: 须平整坚实; 垫木间距应与吊点位置相同,
各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面上, 层数不超过四层; 不同规格的桩应分别堆放。
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第5讲: 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第5讲: 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17/32
土木工程施工
预制桩的沉桩施工
注意:对标高不一的桩应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 ; 对不同规格的桩,应遵循“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原则。
第二章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第5讲: 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18/32
土木工程施工
预制桩的沉桩施工
2.1.5 打桩方法
用以打桩。 性能灵活,移动方便,适应各类预制桩或灌注
2016-2017学年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一书本讲解课件:第二章 2.1 2.1.1 第1课时 根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三十六分。
课时作业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三十六分。
解析:4 0.062 5+
245-
3
27 8
=4 0.54+ 2 522- 3 323=12+52-32=32. 答案:32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三十六分。
4.化简:( a-1)2+ 1-a2+3 1-a3. 解析:由题得 a≥1, ∴( a-1)2+ 1-a2+3 1-a3 =a-1+|1-a|+1-a =a-1.
原式=[a
2 3
·(a-3)
1 2
]
1 3
·(a
5 2
·a
13 2
)
1 2
=a
2 9
·a
1 2
·a
5 4
·a
13 4
=a
5 18
·a-2=a
41 18
=
1
.
a2·18 a5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三十六分。
[易错警示]
错误原因
纠错心得
避免错误的方法是先将根式化
错解中主要是在进行化简时,根 为分数指数幂,然后按分数指数
C.1 或 2a-1
D.0
(2)当 a、b∈R 时,下列各式总能成立的是( )
A.(6 a-6 b)6=a-b
8 B.
a2+b28=a2+b2
4 C.
a4-4
b4=a-b
D.10 a+b10=a+b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五点 三十六分。
[解析] (1)a+4 1-a4=a+|1-a|=1 或 2a-1,故选 C. (2)取 a=0,b=1,A 不成立. 取 a=0,b=-1,C、D 不成立. ∵a2+b2≥0,∴B 正确,故选 B. [答案] (1)C (2)B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二章2
新课导入
• 什么是方程的解? •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叫做方程的
解. • 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
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 ax﹢b﹦0(a,b为常数,a≠0)
新课讲解
知识点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合作探究
1.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 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1 方程x2+x-12=0的两个根为( D ) A.x1=-2,x2=6 B.x1=-6,x2=2 C.x1=-3,x2=4 D.x1=-4,x2=3
新课讲解
练一练
1 下表是某同学求代数式x2-x的值的情况,根据表格可
知方程x2-x=2的解是( D )
A. x=-1
B. x=0
所以1<x<1.5.
进一步计算:
x x2+12x-15
1.1
1.2
1.3 1.4
-0.59 -0.84 2.29 3.76
所以1.1<x<1.2. 因此x的整数部分是1,十分位是1.
课堂小结
1. 能使一元二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2. 用估算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取值范围,具体步骤 如下:
新课讲解
讨论
如果2是一元二次方程x2+bx+2=0的一个根, 那么字母b的值为( B )
A. 3 B. -3 C. 4 D.-4
根据根的意义,将x=2直接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就可得到以b为
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结论 判断一个数值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 将这个值代入一元二次方程,看方程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若相等, 则是方程的根;若不相等,就不是方程的根.
2020高中数学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1.1 合情推理讲义 2-2
2.1。
1 合情推理1.归纳推理(1)概念:由某类事物的□01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错误!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由错误!个别事实概括出错误!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2)特征:归纳推理是由错误!部分到错误!整体、由错误!个别到错误!一般的推理.(3)一般步骤:第一步,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错误!相同性质;第二步,从已知的错误!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性命题(猜想).2.类比推理(1)概念: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11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错误!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2)特征:类比推理是由错误!特殊到错误!特殊的推理.(3)一般步骤:第一步,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错误!相似性或错误!一致性;第二步,用一类事物的错误!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错误!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3.合情推理(1)含义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事实,经过错误!观察、错误!分析、错误!比较、错误!联想,再进行错误!归纳、错误!类比,然后提出错误!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合情推理.(2)合情推理的过程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归纳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推理是由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或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联系:在前提为真时,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结论都可真或可假.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统计学中,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用样本估计总体,这种估计属于类比推理.( )(2)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可以作为定理应用. ()(3)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答案(1)×(2)×(3)√2.做一做(1)已知数列{a n}中,a1=1,a n+1=错误!(n∈N*),则可归纳猜想{a n}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数列5,9,17,33,x,…中的x等于________.(3)等差数列{a n}中有2a n=a n-1+a n+1(n≥2且n∈N*),类比以上结论,在等比数列{b n}中类似的结论是__________.答案(1)a n=错误!(n∈N*) (2)65 (3)b错误!=b n-1·b n+1(n≥2且n∈N*)探究1 数列中的归纳推理例1 已知数列{a n}的首项a1=1,且a n+1=错误!(n=1,2,3,…),试归纳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当n=1时,a1=1,当n=2时,a2=错误!=错误!,当n=3时,a3=错误!=错误!,当n=4时,a4=错误!=错误!,…通过观察可得:数列的前四项都等于相应序号的倒数,由此归纳出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a n=错误!。
人教A版高中数学二同步学习讲义: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3~2.1.4 含答案
2。
1.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4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学习目标 1.掌握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会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学会用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示三种位置关系.3。
掌握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知识点一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思考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线段BC1所在的直线与长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答案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2)直线与平面相交;(3)直线与平面平行.梳理直线l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1)直线l在平面α内(l⊂α).(2)直线l在平面α外l⊄α错误!知识点二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思考观察前面问题中的长方体,平面A1C1与长方体的其余各个面,两两之间有几种位置关系?答案两种位置关系:两个平面相交或两个平面平行.梳理平面α与平面β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图示表示法公共点个数两平面平行α∥β0个两平面相交α∩β=l无数个点(共线)类型一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例1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①如果a,b是两条直线,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一个平面;②如果直线a和平面α满足a∥α,那么a与平面α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平行;③如果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a∥b,a∥α,b⊄α,那么b∥α;④如果a与平面α上的无数条直线平行,那么直线a必平行于平面α.A.0 B.1 C.2 D.3答案B解析如图,在正方体ABCD-A′B′C′D′中,AA′∥BB′,AA′在过BB′的平面ABB′A′内,故命题①不正确;AA′∥平面BCC′B′,BC⊂平面BCC′B′,但AA′不平行于BC,故命题②不正确;③中,假设b与α相交,因为a∥b,所以a与α相交,这与a∥α矛盾,故b∥α,即③正确;④显然不正确,故答案为B。
反思与感悟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只有三种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本题借助几何模型判断,通过特例排除错误命题.对于正确命题,根据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或反证法进行判断,要注意多种可能情形.跟踪训练1下列命题(其中a,b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①若a∥b,b⊂α,则a∥α;②若a∥α,b∥α,则a∥b;③若a∥b,b∥α,则a∥α;④若a∥α,b⊂α,则a∥b.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 B.1 C.2 D.3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B′C′D′中,AB∥CD,AB⊂平面ABCD,但CD⊂平面ABCD,故①错误;A′B′∥平面ABCD,B′C′∥平面ABCD,但A′B′与B′C′相交,故②错误;AB∥A′B′,A′B′∥平面ABCD,但AB⊂平面ABCD,故③错误;A′B′∥平面ABCD,BC⊂平面ABCD,但A′B′与BC异面,故④错误.类型二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错误!例2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α内有两条直线a、b都与平面β平行,那么α∥βB.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平面β,那么α∥βC.若直线a与平面α和平面β都平行,那么α∥βD.平面α内所有的直线都与平面β平行,那么α∥β答案D解析A、B都不能保证α、β无公共点,如图1所示;C中当a∥α,a∥β时,α与β可能相交,如图2所示;只有D说明α、β一定无公共点.反思与感悟判断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要牢牢地抓住其特征与定义、要有画图的意识,结合空间想象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考虑问题,作出判断.跟踪训练2已知两平面α、β平行,且a⊂α,下列四个命题:①a与β内的所有直线平行;②a与β内无数条直线平行;③直线a与β内任何一条直线都不垂直;④a与β无公共点.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 B.2 C.3 D.4答案B解析①中a不能与β内的所有直线平行而是与无数条直线平行,有一些是异面;②正确;③中直线a与β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④根据定义a与β无公共点,正确.命题角度2两平面位置关系的作图例3(1)画出两平行平面;(2)画出两相交平面.解两个平行平面的画法:画两个平行平面时,要注意把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画成对应边平行,如图a所示.两个相交平面的画法:第一步,先画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相交两边,如图b所示;第二步,再画出表示两个平面交线的线段,如图c所示;第三步,过b中线段的端点分别引线段,使它们平行且等于图c中表示交线的线段,如图d所示;第四步,画出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边(被遮住部分线段可画成虚线,也可不画),如图e 所示.引申探究在图中画出一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解跟踪训练3试画出相交于一点的三个平面.解如图所示(不唯一).1.下列图形所表示的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分别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组是()A.a⊄α,a∩α=A,a∥αB.a∉α,a∩α=A,a∥αC.a⊂α,a∩α=A,a∥αD.a∈α,a∩α=A,a∥α答案C解析直线在平面内用“⊂”,故选C.2.如图所示,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A.α∩β=l B.α∥β,l∈αC.l∥β,l⊄αD.α∥β,l⊂α答案D3.若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α,且l⊄α,则()A.α内的所有直线与l异面B.α内不存在与l平行的直线C.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l平行D.α内的直线与l都相交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直线l与平面α相交,则直线l与平面α内的直线只有相交和异面两种位置关系,因而只有选项B是正确的.4.经过平面外两点可作该平面的平行平面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0或1解析若平面外两点所在直线与平面相交时,经过这两点与已知平面平行的平面不存在.若平面外两点所在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时,此时,经过这两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分别指出直线B1C,D1B 与正方体六个面所在平面的关系.解根据图形,直线B1C⊂平面B1C,直线B1C∥平面A1D,与其余四个面相交,直线D1B与正方体六个面均相交.1.弄清直线与平面各种位置关系的特征,利用其定义作出判断,要有画图意识,并借助于空间想象能力进行细致的分析.2.长方体是一个特殊的图形,当点、线、面关系比较复杂时,可以寻找长方体作为载体,将它们置于其中,立体几何的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都可以在这个模型中得到反映.因而人们给它以“百宝箱"之称.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已知直线a在平面α外,则()A.a∥αB.直线a与平面α至少有一个公共点C.a∩α=AD.直线a与平面α至多有一个公共点答案D解析因已知直线a在平面α外,所以a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平行或相交,因此断定a∥α或断定a与α相交都是错误的,但无论是平行还是相交,直线a与平面α至多有一个公共点是正确的,故选D。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四讲义:第二章 2.1 2.1.5 向量共线的条件与轴上向量坐标运算 Word版含答案
向量的线性运算2.1.5向量共线的条件与轴上向量坐标运算预习课本P90~93,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平行向量基本定理是怎样表述的?(2)轴上向量的坐标是怎样表示的?(3)轴上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是什么?[新知初探]1.平行向量基本定理(1)平行向量基本定理如果a=λb,则a∥b;反之,如果a∥b,且b≠0,则一定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得a =λb.(2)单位向量.给定一个非零向量a,与a同方向且长度等于1的向量,叫做向量a的单位向量,如果a的单位向量记作a0,则a=|a|a0或a0=a |a|.[点睛]对定理两个方面的说明(1)第一个方面“若a=λb,则a∥b”中没有b≠0的要求,当b=0时a=0对任意的实数λ都能使a∥b.(2)第二方面“若a∥b且b≠0,则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a=λb”中必须有b≠0,否则a =0时λ不唯一,a≠0时,λ不存在.2.轴上向量的坐标及其运算(1)轴上向量的坐标(2)轴上向量的坐标运算|AB [点睛]AB是一个向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而AB表示AB的坐标,它是一个实数.[小试身手]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平行向量基本定理,条件b≠0可以去掉.()(2)若|a|-|b|=|a-b|,则a与b是共线向量.()(3)若a与b共线,则存在唯一实数λ,使b=λa成立.答案:(1)×(2)√(3)×2.数轴上三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2,5,则()A.AB=-3B.BC=3C.AC=6 D.AB=3 答案:B3.在四边形ABCD中,若AB=-12CD,则此四边形是()A.平行四边形B.菱形C.梯形D.矩形答案:C4.已知A,B,C三点在数轴上,且点B的坐标x B=3,AB=5,AC=2,则点C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0轴上向量的坐标运算[典例]已知数轴上A,B两点的坐标为x1,x2,根据下列题中的已知条件,求点A的坐标x1.(1)x2=-5,BA=-3;(2)x2=-1,|AB|=2.[解](1)因为BA=x1-(-5)=-3,所以x1=-8.(2)因为|AB|=|-1-x1|=2,所以x1=1或x1=-3.轴上向量的坐标及长度计算的方法(1)轴上向量的坐标的求法:先求出(或寻找已知)相应点的坐标,再计算向量的坐标.(2)轴上向量的长度的求法:先求出向量的坐标,再计算该向量的长度.[活学活用]已知数轴上三点A,B,C的坐标分别是-8,-3,7,求AB,BC,CA的坐标和长度.解:AB=(-3)-(-8)=5,|AB|=|5|=5;BC=7-(-3)=10,|BC|=|10|=10;CA=(-8)-7=-15,|CA|=|-15|=15.共线向量定理的应用题点一:判断或证明点共线1.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不共线,AB =a +b ,BC =2a +8b ,CD =3(a -b ),求证:A ,B ,D 三点共线.证明:∵AB =a +b ,BC =2a +8b ,CD =3(a -b ),∴BD =BC +CD =2a +8b +3(a -b )=2a +8b +3a -3b =5(a +b )=5AB . ∴AB ,BD 共线,又∵它们有公共点B ,∴A ,B ,D 三点共线. 题点二:利用向量共线确定参数2.设两个不共线的向量e 1,e 2,若a =2e 1-3e 2,b =2e 1+3e 2,c =2e 1-9e 2,问是否存在实数λ,μ,使d =λa +μb 与c 共线?解:d =λ(2e 1-3e 2)+μ(2e 1+3e 2)=(2λ+2μ)e 1+(3μ-3λ)e 2, 要使d 与c 共线,则存在实数k ,使得d =kc , 即(2λ+2μ)e 1+(-3λ+3μ)e 2=2ke 1-9ke 2.由⎩⎪⎨⎪⎧2λ+2μ=2k ,-3λ+3μ=-9k ,得λ=-2μ. 故存在实数λ和μ,使得d 与c 共线,此时λ=-2μ. 题点三:几何图形形状的判定3.如图所示,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15,AP =13AB +25AC ,BQ =15AB +25AC . 求证:四边形APQB 为梯形.证明:因为PQ =PA +AB +BQ =-13AB -25AC +AB +15AB +25AC =1315AB ,所以PQ ∥AB .又|AB |=15,所以|PQ |=13,故|PQ |≠|AB |,于是四边形APQB 为梯形.用向量共线的条件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或重合的思路(1)若b =λa (a ≠0),且b 与a 所在的直线无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2)若b =λa (a ≠0),且b 与a 所在的直线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重合.例如,若向量AB=λAC ,则AB ,AC 共线,又AB 与AC 有公共点A ,从而A ,B ,C 三点共线,这是证明三点共线的重要方法.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1.已知数轴上两点M ,N ,且|MN |=4.若x M =-3,则x N 等于( ) A .1 B .2 C .-7D .1或-7解析:选D |MN |=|x N -(-3)|=4, ∴x N -(-3)=±4,即x N =1或-7.2.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D 为边BC 的中点,且2OA +OB +OC =0,则( )A .AO =ODB .AO =2ODC .AO =3ODD .2AO =OD解析:选A ∵在△ABC 中,D 为边BC 的中点,∴OB +OC =2OD ,∴2(OA +OD )=0,即OA +OD =0,从而AO =OD .3.点P 满足向量OP =2OA -OB ,则点P 与AB 的位置关系是( ) A .点P 在线段AB 上 B .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 C .点P 在线段AB 的反向延长线上 D .点P 在直线AB 外解析:选C ∵OP =2OA -OB ,∴OP -OA =OA -OB , ∴AP =BA ,∴点P 在线段AB 的反向延长线上,故选C.4.在△ABC 中,点P 是AB 上一点,且CP =23CA +13CB ,又AP =t AB ,则t 的值为( )A.13 B.23 C.12D.53解析:选A 由题意可得AP =CP -CA =23CA +13CB -CA =13(CB -CA )=13AB ,又AP =t AB ,∴t =13.5.设e 1,e 2不共线,b =e 1+λe 2与a =2e 1-e 2共线,则实数λ的值为( ) A.12 B .-12C .1D .-1解析:选B 设a =kb (k ∈R), 则2e 1-e 2=ke 1+kλe 2.∵e 1,e 2不共线,∴⎩⎪⎨⎪⎧k =2,kλ=-1,∴λ=-12.6.在数轴x 上,已知OA =-3e (e 为x 轴上的单位向量),且点B 的坐标为3,则向量AB ―→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由OA =-3e ,得点A 的坐标为-3, 则AB =3-(-3)=6,即AB 的坐标为6. 答案:67.下列向量中a ,b 共线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a =2e ,b =-2e ;②a =e 1-e 2,b =-2e 1+2e 2; ③a =4e 1-25e 2,b =e 1-110e 2;④a =e 1+e 2,b =2e 1-2e 2.解析:①中,a =-b ;②中,b =-2e 1+2e 2=-2(e 1-e 2)=-2a ;③中,a =4e 1-25e 2=4⎝⎛⎭⎫e 1-110e 2=4b ;④中,当e 1,e 2不共线时,a ≠λb .故填①②③. 答案:①②③8.已知M ,P ,N 三点在数轴上,且点P 的坐标是5,MP =2,MN =8,则点N 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设点M ,N 的坐标分别为x 1,x 2,∵点P 的坐标是5,MP =2,MN =8,∴⎩⎪⎨⎪⎧ 5-x 1=2,x 2-x 1=8,解得⎩⎪⎨⎪⎧x 1=3,x 2=11.故点N 的坐标为11. 答案:119.已知数轴上A ,B ,C 三点.(1)若AB =2,BC =3,求向量AC ―→的坐标; (2)若AB =BC ,求证:B 是AC 的中点.解:(1)AC =AB +BC =5,即向量AC ―→的坐标为5. (2)∵AB =BC ,∴b -a =c -b , ∴b =a +c 2,故B 是AC 的中点.10.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B =a +2b ,BC =-4a -b ,CD =-5a -3b ,求证:四边形ABCD 为梯形.证明:如图所示.∵AD =AB +BC +CD =(a +2b )+(-4a -b )+(-5a -3b ) =-8a -2b =2(-4a -b ), ∴AD =2BC .∴AD 与BC 共线,且|AD |=2|BC |. 又∵这两个向量所在的直线不重合, ∴AD ∥BC ,且AD =2BC .∴四边形ABCD 是以AD ,BC 为两条底边的梯形.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已知向量AB =a +3b ,BC =5a +3b ,CD =-3a +3b ,则( ) A .A ,B ,C 三点共线 B .A ,B ,D 三点共线 C .A ,C ,D 三点共线D .B ,C ,D 三点共线解析:选B BD =BC +CD =2a +6b =2(a +3b )=2AB ,由于BD 与AB 有公共点B ,因此A ,B ,D 三点共线.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相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交DC 于点F ,若AB =a ,AD =b ,则AF =( )A.13a +b B.12a +bC .a +13bD .a +12b解析:选A 由已知条件可知BE =3DE ,∴DF =13AB ,∴AF =AD +DF =AD +13AB =13a +b .3.已知向量a ,b 不共线,若AB =λ1a +b ,AC =a +λ2b ,且A ,B ,C 三点共线,则关于实数λ1,λ2一定成立的关系式为( )A .λ1=λ2=1B .λ1=λ2=-1C .λ1λ2=1D .λ1+λ2=1解析:选C ∵A ,B ,C 三点共线,∴AB =k AC (k ≠0). ∴λ1a +b =k (a +λ2b )=ka +kλ2b . 又∵a ,b 不共线,∴⎩⎪⎨⎪⎧λ1=k ,1=kλ2,∴λ1λ2=1. 4.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及平面内一点P 满足PA +PB +PC =0,若实数λ满足AB +AC =λAP ,则λ的值为( )A .2 B.32C .3D .6解析:选C 如图,取BC 的中点为D ,则PB +PC =2PD . 又PA +PB +PC =0,∴2PD =-PA ,∴A 、P 、D 三点共线且|PA |=2|PD |, ∴AP =23AD .又∵AB +AP =2AD ,∴AB +AP =3AP ,即λ=3.5.已知向量a ,b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且向量ma -3b 与a +(2-m )b 共线,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因为向量ma -3b 与a +(2-m )b 共线且向量a ,b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所以存在实数λ,使得ma -3b =λ[a +(2-m )b ],即(m -λ)a +(mλ-2λ-3)b =0,因为a 与b 不共线,所以⎩⎪⎨⎪⎧m =λ,mλ-2λ-3=0,解得m =-1或m =3. 答案:-1或36.设e 1,e 2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若向量ke 1+2e 2与8e 1+ke 2方向相反,则k =______. 解析:∵ke 1+2e 2与8e 1+ke 2共线, ∴ke 1+2e 2=λ(8e 1+ke 2)=8λe 1+λke 2. ∴⎩⎪⎨⎪⎧k =8λ,2=λk ,解得⎩⎪⎨⎪⎧ λ=12,k =4或⎩⎪⎨⎪⎧λ=-12,k =-4.∵ke 1+2e 2与8e 1+ke 2反向, ∴λ=-12,k =-4.答案:-47.已知数轴上四点A ,B ,C ,D 的坐标分别是-4,-2,c ,d . (1)若AC =5,求c 的值; (2)若|BD |=6,求d 的值;(3)若AC =-3AD ,求证:3CD =-4AC . 解:(1)∵AC =5,∴c -(-4)=5,∴c =1. (2)∵|BD |=6,∴|d -(-2)|=6, 即d +2=6或d +2=-6, ∴d =4或d =-8.(3)证明:∵AC =c +4,AD =d +4,又AC =-3AD ,∴c +4=-3(d +4),即c =-3d -16. 3CD =3(d -c )=3d -3c =3d -3(-3d -16)=12d +48, -4AC =-4c -16=-4(-3d -16)-16=12d +48, ∴3CD =-4AC .8.如图,已知△OCB 中,点A 是BC 的中点,D 是将OB 分成2∶1的一个内分点,DC 和OA 交于点E ,设OA =a ,OB =b .(1)用a ,b 表示向量 OC ,DC ; (2)若OE =λOA ,求λ的值.解:(1)由A 是BC 的中点,则有OA =12(OB +OC ),从而OC =2OA -OB =2a -b .由D 是将OB 分成2∶1的一个内分点,得OD =23OB ,从而DC =OC -OD =(2a -b )-23b =2a -53b .(2)由于C ,E ,D 三点共线,则EC =μDC , 又EC =OC -OE =(2a -b )-λa =(2-λ)a -b ,DC =2a -53b ,从而(2-λ)a -b =μ⎝⎛⎭⎫2a -53b , 又a ,b 不共线,则⎩⎪⎨⎪⎧2-λ=2μ,1=53μ,解得λ=45.。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部分第5讲二B1
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
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有的 达到180° 而反向弹回.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5页
返回导航
选修3-5 第二章 § 2.1
高考进行时 一轮总复习· 物理(新课标通用版)
(3)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 很小的核,叫 原子核 .它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 全部 质量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从α粒子散射
10-15m 实验可以估计出原子核的大小约为
.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16页
返回导航
选修3-5 第二章 § 2.1
高考进行时 一轮总复习· 物理(新课标通用版)
二、氢原子光谱 1.光谱 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成分 和 强度分布 的记录,即光谱. 2.线状谱 光谱是一条条的 亮线 .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4页
返回导航
第二章 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 原子核
高考进行时 一轮总复习· 物理(新课标通用版)
6.放射性同位素(Ⅰ) 7.核力、核反应方程(Ⅰ) 8.结合能、质量亏损(Ⅰ) 9.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Ⅰ) 10.放射性的防护(Ⅰ)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20页
返回导航
选修3-5 第二章 § 2.1
高考进行时 一轮总复习· 物理(新课标通用版)
(2)定态假设: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 同的状态,因而具有不同的能量,即原子的能量是 不连续 的.这些不同的状态叫定态.在各个定态中,原子是 稳定 的,不向外辐射能量.
考源教学资源网
第31页
返回导航
选修3-5 第二章 § 2.1
高考进行时 一轮总复习· 物理(新课标通用版)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Fi 0
( 静力学基本方程 )
二. 牛顿第二定律
某时刻质点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正比与该时刻作用在质点上
所有力的合力。
Fi
d(mv) dt
Fi
k
d(mv) dt
取适当的单位,使 k =1 ,则有
Fi
d(mv) dt
dmv dt
m
dv dt
当物体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时
Fi
m
dv dt
ma
• 直角坐标系下为
例 一柔软绳长 l ,线密度 ρ,一端着地开始自由下落.
求 下落到任意长度 y 时刻,给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解 在竖直向上方向建坐标,地面为原点(如图).
取整个绳为研究对象 设压力为 N
N gl dp p p yv
y
dt
N gl d( yv) dy v gt
dt dt
y
l
d( yv) dyv dv y v 2 yg dt dt dt
• 同时性 —— 相互作用之间是相互依存,同生同灭。
讨论
第三定律是关于力的定律,它适用于接触力。对于非接触的 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由于其相互作用以有限速度传播, 存在延迟效应。
§2.2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一. 万有引力
质量为 m1、m2 ,相距为 r 的 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m1
F12
r r0
l
λΔ lg
T (l)
T
N
f2
四. 摩擦力
1. 静摩擦力 当两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且沿接触面有 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之间会产生一对阻止上述运动趋 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说明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而变化。最大 静摩擦力为 fmax=µ0 N ( µ0 为最大静摩擦系数,N 为正压力) 2. 滑动摩擦力 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有相对滑动时,在两物体接触处出现 的相互作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数学人教A选修2-3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一) (最新)
2.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一)学习目标 1.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2.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3.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表示方法和性质.知识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思考 掷一枚骰子,所得点数为X ,则X 可取哪些数字?X 取不同的值时,其概率分别是多少?你能用表格表示X 与P 的对应关系吗? 答案 (1)x =1,2,3,4,5,6,概率均为16.(2)X 与P 的对应关系为梳理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概念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不同值为x 1,x 2,…,x i ,…,x n ,X 取每一个值x i (i =1,2,…,n )的概率P (X =x i )=p i ,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如下:此表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列,简称为X 的分布列.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 ①p i ≥0,i =1,2,3,…,n ;② i =1np i =1.1.在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中每一个可能值对应的概率可以为任意的实数.( × ) 2.在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中,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值的概率之积.( × )3.在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中,所有概率之和为1.( √ )类型一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例1 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k5=ak (k =1,2,3,4,5). (1)求常数a 的值; (2)求P ⎝⎛⎭⎫X ≥35; (3)求P ⎝⎛⎭⎫110<X <710.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解 (1)由a +2a +3a +4a +5a =1,得a =115.(2)∵P ⎝⎛⎭⎫X =k 5=115k (k =1,2,3,4,5), ∴P ⎝⎛⎭⎫X ≥35=P ⎝⎛⎭⎫X =35+P ⎝⎛⎭⎫X =45+P (X =1)=315+415+515=45. (3)当110<X <710时,只有X =15,25,35时满足,故P ⎝⎛⎭⎫110<X <710 =P ⎝⎛⎭⎫X =15+P ⎝⎛⎭⎫X =25+P ⎝⎛⎭⎫X =35 =115+215+315=25. 反思与感悟 利用分布列及其性质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X 的各个取值表示的事件是互斥的.(2)不仅要注意∑i =1np i =1,而且要注意p i ≥0,i =1,2,…,n .跟踪训练1 (1)设随机变量ξ只能取5,6,7,…,16这12个值,且取每一个值概率均相等,若P (ξ<x )=112,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 (X =i )=k2i (i =1,2,3),则P (X ≥2)=________.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 答案 (1)(5,6] (2)37解析 (1)由条件知P (ξ=k )=112,k =5,6,…,16, P (ξ<x )=112,故5<x ≤6.(2)由已知得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k 2+k 4+k 8=1,∴k =87. ∴P (X ≥2)=P (X =2)+P (X =3)=k 4+k 8=27+17=37.类型二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命题角度1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y =f (ξ)的分布列 例2 已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分别求出随机变量η1=12ξ,η2=ξ2的分布列.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两个相关的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求法解 由η1=12ξ知,对于ξ取不同的值-2,-1,0,1,2,3时,η1的值分别为-1,-12,0,12,1,32, 所以η1的分布列为由η2=ξ2知,对于ξ的不同取值-2,2及-1,1,η2分别取相同的值4与1,即η2取4这个值的概率应是ξ取-2与2的概率112与16的和,η2取1这个值的概率应是ξ取-1与1的概率14与112的和,所以η2的分布列为反思与感悟 (1)若ξ是一个随机变量,a ,b 是常数,则η=aξ+b 也是一个随机变量,推广到一般情况有:若ξ是随机变量,f (x )是连续函数或单调函数,则η=f (ξ)也是随机变量,也就是说,随机变量的某些函数值也是随机变量,并且若ξ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则η=f (ξ)也为离散型随机变量.(2)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求离散型随机变量η=f (ξ)的分布列的关键是弄清楚ξ取每一个值时对应的η的值,再把η取相同的值时所对应的事件的概率相加,列出概率分布列即可.跟踪训练2 已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分别求出随机变量η1=-ξ+12,η2=ξ2-2ξ的分布列.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两个相关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求法解 由η1=-ξ+12,对于ξ=-2,-1,0,1,2,3,得η1=52,32,12,-12,-32,-52,相应的概率值为112,14,13,112,16,112.故η1的分布列为由η2=ξ2-2ξ,对于ξ=-2,-1,0,1,2,3,得η2=8,3,0,-1,0,3. 所以P (η2=8)=112,P (η2=3)=14+112=13,P (η2=0)=13+16=12,P (η2=-1)=112.故η2的分布列为命题角度2 利用排列、组合求分布列例3 某班有学生45人,其中O 型血的有10人,A 型血的有12人,B 型血的有8人,AB 型血的有15人.现从中抽1人,其血型为随机变量X ,求X 的分布列.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题点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解 将O ,A ,B ,AB 四种血型分别编号为1,2,3,4, 则X 的可能取值为1,2,3,4.P (X =1)=C 110C 145=29,P (X =2)=C 112C 145=415,P (X =3)=C 18C 145=845,P (X =4)=C 115C 145=13.故X 的分布列为反思与感悟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步骤 (1)首先确定随机变量X 的取值; (2)求出每个取值对应的概率; (3)列表对应,即为分布列.跟踪训练3 一袋中装有5个球,编号分别为1,2,3,4,5.在袋中同时取3个球,以X 表示取出的3个球中的最小号码,写出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题点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解 随机变量X 的可能取值为1,2,3.当X =1时,即取出的3个球中最小号码为1,则其他2个球只能在编号为2,3,4,5的4个球中取,故有P (X =1)=C 24C 35=610=35;当X =2时,即取出的3个球中最小号码为2,则其他2个球只能在编号为3,4,5的3个球中取,故有P (X =2)=C 23C 35=310;当X =3时,即取出的3个球中最小号码为3,则其他2个球只能是编号为4,5的2个球,故有P (X =3)=C 22C 35=110.因此,X 的分布列为类型三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综合应用例4 袋中装有黑球和白球共7个,从中任取2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为17,现有甲、乙两人从袋中轮流摸取1球,甲先取,乙后取,然后甲再取,……,取后不放回,直到两人中有一人取到白球时终止,每个球在每一次被取出的机会是等可能的,用ξ表示取球终止所需要的取球次数.(1)求袋中原有的白球的个数; (2)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 (3)求甲取到白球的概率.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排列、组合知识在分布列中的应用 解 (1)设袋中原有n 个白球,由题意知 17=C 2nC 27=n (n -1)27×62=n (n -1)7×6, 可得n =3或n =-2(舍去),即袋中原有3个白球. (2)由题意,ξ的可能取值为1,2,3,4,5. P (ξ=1)=37;P (ξ=2)=4×37×6=27;P (ξ=3)=4×3×37×6×5=635;P (ξ=4)=4×3×2×37×6×5×4=335;P (ξ=5)=4×3×2×1×37×6×5×4×3=135.所以ξ的分布列为(3)因为甲先取,所以甲只有可能在第一次、第三次和第五次取到白球,记“甲取到白球”为事件A ,则P (A )=P (ξ=1)+P (ξ=3)+P (ξ=5)=2235.反思与感悟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首先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ξ的取值情况,然后利用排列、组合与概率知识求出ξ取各个值的概率,即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求出ξ的所有取值,二是求出ξ取每一个值时的概率.跟踪训练4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由5个“中国福娃”组成,分别叫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现有8个相同的盒子,每个盒子中放一只福娃,每种福娃的数量如下表:从中随机地选取5只.(1)求选取的5只恰好组成完整的“奥运会吉祥物”的概率;(2)若完整的选取奥运会吉祥物记100分;若选出的5只中仅差一种记80分;差两种记60分;以此类推,设X 表示所得的分数,求X 的分布列.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排列、组合知识在分布列中的应用解 (1)选取的5只恰好组成完整的“奥运会吉祥物”的概率P =C 12·C 13C 58=656=328.(2)X 的取值为100,80,60,40.P (X =100)=C 12·C 13C 58=328,P (X =80)=C 23(C 22·C 13+C 12·C 23)+C 33(C 22+C 23)C 58=3156, P (X =60)=C 13(C 22·C 23+C 12·C 33)+C 23·C 33C 58=1856=928, P (X =40)=C 22·C 33C 58=156.所以X 的分布列为1.已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则P (X =10)等于( ) A.239 B.2310 C.139D.1310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 答案 C解析 P (X =10)=1-23-…-239=139.2.已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其中a ,b ,c 成等差数列,则P (|X |=1)等于( )A.13 B.14 C.12D.23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 答案 D解析 ∵a ,b ,c 成等差数列,∴2b =a +c . 由分布列的性质得a +b +c =3b =1,∴b =13.∴P (|X |=1)=P (X =1)+P (X =-1) =1-P (X =0)=1-13=23.3.已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表(其中a 为常数):则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 .a =0.1 B .P (X ≥2)=0.7 C .P (X ≥3)=0.4 D .P (X ≤1)=0.3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 答案 C解析 易得a =0.1,P (X ≥3)=0.3,故C 错误. 4.设ξ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则P (ξ≤0)=________.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 答案2-12解析 由分布列的性质,得1-2q ≥0,q 2≥0, 12+(1-2q )+q 2=1, 所以q =1-22,q =1+22(舍去). P (ξ≤0)=P (ξ=-1)+P (ξ=0) =12+1-2×⎝⎛⎭⎫1-22=2-12. 5.将一枚骰子掷两次,求两次掷出的最大点数ξ的分布列.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题点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解 由题意知ξ=i (i =1,2,3,4,5,6), 则P (ξ=1)=1C 16C 16=136;P(ξ=2)=3C16C16=336=112;P(ξ=3)=5C16C16=5 36;P(ξ=4)=7C16C16=7 36;P(ξ=5)=9C16C16=936=14;P(ξ=6)=11C16C16=1136.所以抛掷两次掷出的最大点数构成的分布列为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不仅能清楚地反映其所取的一切可能的值,而且能清楚地看到取每一个值时的概率的大小,从而反映了随机变量在随机试验中取值的分布情况.2.一般地,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之和.一、选择题1.设随机变量X等可能取值1,2,3,…,n,如果P(X<4)=0.3,那么()A.n=3 B.n=4C.n=10 D.n=9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题点由分布列的性质求参数答案 C解析由题意知P(X<4)=3P(X=1)=0.3,∴P(X=1)=0.1,又nP(X=1)=1,∴n=10.2.若随机变量η的分布列如下:则当P(η<x)=0.8时,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1 B.1≤x≤2C .1<x ≤2D .1≤x <2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由分布列的性质求参数 答案 C解析 由分布列知,P (η=-2)+P (η=-1)+P (η=0)+P (η=1) =0.1+0.2+0.2+0.3=0.8, ∴P (η<2)=0.8,故1<x ≤2.3.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列为P (X =n )=an (n +1)(n =1,2,3,4),其中a 是常数,则P ⎝⎛⎭⎫12<X <52的值为( ) A.23 B.34 C.45 D.56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 答案 D解析 ∵P (X =1)+P (X =2)+P (X =3)+P (X =4) =a ⎝⎛⎭⎫1-15=1,∴a =54. ∴P ⎝⎛⎭⎫12<X <52=P (X =1)+P (X =2)=a 1×2+a 2×3=a ⎝⎛⎭⎫1-13=54×23=56. 4.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下:其中a ,b ,c 成等差数列,则函数f (x )=x 2+2x +ξ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的概率为( ) A.16 B.13 C.12 D.56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2b =a +c ,a +b +c =1,解得b =13.∵f (x )=x 2+2x +ξ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Δ=4-4ξ=0,解得ξ=1, ∴P (ξ=1)=13.5.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若随机变量Y =X -2,则P (Y =2)等于( ) A .0.3 B .0.4 C .0.6 D .0.7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 答案 A解析 由0.2+0.1+0.1+0.3+m =1,得m =0.3. 又P (Y =2)=P (X =4)=0.3.6.抛掷2枚骰子,所得点数之和X 是一个随机变量,则P (X ≤4)等于( ) A.16 B.13 C.12 D.23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 答案 A解析 根据题意,有P (X ≤4)=P (X =2)+P (X =3)+P (X =4).抛掷两枚骰子,按所得的点数共36个基本事件,而X =2对应(1,1),X =3对应(1,2),(2,1),X =4对应(1,3),(3,1),(2,2). 故P (X =2)=136,P (X =3)=236=118,P (X =4)=336=112,所以P (X ≤4)=136+118+112=16.7.已知随机变量ξ只能取三个值x 1,x 2,x 3,其概率依次成等差数列,则该等差数列的公差的取值范围是( ) A.⎣⎡⎦⎤0,13 B.⎣⎡⎦⎤-13,13 C .[-3,3]D .[0,1]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参数 答案 B解析 设随机变量ξ取x 1,x 2,x 3的概率分别为a -d ,a ,a +d ,则由分布列的性质,得(a -d )+a +(a +d )=1,故a =13.由⎩⎨⎧13-d ≥0,13+d ≥0,解得-13≤d ≤13.二、填空题8.一批产品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级品是二级品的两倍,三级品为二级品的一半,从这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个检验,其级别为随机变量ξ,则P ⎝⎛⎭⎫13≤ξ≤53=________.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 答案 47解析 设二级品有k 个,则一级品有2k 个,三级品有k 2个,总数为72k 个.∴ξ的分布列为∴P ⎝⎛⎭⎫13≤ξ≤53=P (ξ=1)=47. 9.由于电脑故障,使得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中部分数据丢失,以□代替,其表如下:根据该表可知X 取奇数值时的概率是________.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 答案 0.6解析 由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可求得P (X =3)=0.25,P (X =5)=0.15,故X 取奇数值时的概率为P (X =1)+P (X =3)+P (X =5)=0.20+0.25+0.15=0.6.10.把3枚骰子全部掷出,设出现6点的骰子个数是X ,则有P (X <2)=________.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根据分布列的性质求概率 答案2527解析 P (X <2)=P (X =0)+P (X =1)=5363+C 13×5263=2527.11.将3个小球任意地放入4个大玻璃杯中,一个杯子中球的最多个数记为X ,则X 的分布列是________.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题点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答案解析 由题意知X =1,2,3. P (X =1)=A 3443=38;P (X =2)=C 23A 2443=916;P (X =3)=A 1443=116.∴X 的分布列为三、解答题12.设S 是不等式x 2-x -6≤0的解集,整数m ,n ∈S .(1)设“使得m +n =0成立的有序数组(m ,n )”为事件A ,试列举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 (2)设ξ=m 2,求ξ的分布列.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题点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解 (1)由x 2-x -6≤0, 得-2≤x ≤3, 即S ={x |-2≤x ≤3}.由于m ,n ∈Z ,m ,n ∈S 且m +n =0, 所以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2,2),(2,-2),(-1,1),(1,-1),(0,0). (2)由于m 的所有不同取值为-2,-1,0,1,2,3, 所以ξ=m 2的所有不同取值为0,1,4,9,且有 P (ξ=0)=16,P (ξ=1)=26=13,P (ξ=4)=26=13,P (ξ=9)=16.故ξ的分布列为13.将一枚骰子掷两次,第一次掷出的点数减去第二次掷出的点数的差为X ,求X 的分布列.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题点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解 第一次掷出的点数与第二次掷出的点数的差X 的可能取值为-5,-4,-3,-2,-1,0,1,2,3,4,5, 则P (X =-5)=136,P (X =-4)=236=118,…, P (X =5)=136.故X 的分布列为四、探究与拓展14.袋中有4个红球,3个黑球,从袋中任取4个球,取到1个红球得1分,取到1个黑球得3分,记得分为随机变量ξ,则P (ξ≤6)=________.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排列、组合知识在分布列中的应用 答案1335 解析 取出的4个球中红球的个数可能为4,3,2,1,相应的黑球个数为0,1,2,3,其得分ξ=4,6,8,10,则P (ξ≤6)=P (ξ=4)+P (ξ=6)=C 44×C 03C 47+C 34×C 13C 47=1335. 15.在一次购物抽奖活动中,假设某10张奖券中有一等奖奖券1张,可获价值50元的奖品;有二等奖奖券3张,每张可获价值10元的奖品;其余6张没有奖.某顾客从此10张奖券中任抽2张,求: (1)该顾客中奖的概率;(2)该顾客获得的奖品总价值X 的分布列,并求出P (5≤X ≤25)的值.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 排列、组合知识在分布列中的应用 解 (1)该顾客中奖的概率P =1-C 26C 210=1-13=23.(2)X 的可能取值为0,10,20,50,60. P (X =0)=C 26C 210=13,P (X =10)=C 13C 16C 210=25,P (X =20)=C 23C 210=115,P (X =50)=C 11C 16C 210=215,P (X =60)=C 11C 13C 210=115.故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所以P (5≤X ≤25)=P (X =10)+P (X =20)=25+115=715.。
房屋建筑学课件 第2篇 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5-1
2010-12-2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6
2.1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2.1.1 建筑物的标高系统 建筑物的标高系统——相对标高:将建筑物底层室 建筑物的标高系统 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 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0,单位是米(m) ,单位是米( ) 高于这个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则为负标高。 高于这个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则为负标高。 绝对标高:建筑设计人员获得的基地红线图及土质、 绝对标高:建筑设计人员获得的基地红线图及土质、 水文等资料所标注的都是绝对标高 绝对标高, 水文等资料所标注的都是绝对标高,在设计时涉及 建筑物的各部分都应当换算为相对标高进行标注, 建筑物的各部分都应当换算为相对标高进行标注, 以免混淆。 以免混淆。 加注, 加注,如:“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本工程± 相当于绝对标高 XXX.XXX米”的字样。 米 的字样。
12
2.0.2 结构、材料和施工的影响 结构、
房间的剖面形状除应满足使用要求以外, 房间的剖面形状除应满足使用要求以外,还应考虑结 构类型、材料及施工的影响。 构类型、材料及施工的影响。
2010-12-2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3
2.0.3 采光、通风的要求 采光、
2010-12-2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2
2.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
视线无遮挡要求和剖面形状的关系
(a)阶梯教室内学生视线分析; (b)观演建筑内观众视线分析 )阶梯教室内学生视线分析; )
2010-12-2
高中数学必修1_ 第二章 2.1 第2课时 指数幂及其运算
=[(0.4)3]
-
1 3
-
1
+
(-
2)-4
+
2-
3+[(0.1)2]12
=
0.4-1
-1+
1 16
+18+
0.1=18403.
(2)原式=a13×92·a13×-32÷a12×-73·a12
×133=a96-36+76-163=a0=1.
指数幂的一般运算步骤 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无括号先做 指数运算.负指数幂化为正指数幂的倒 数.底数是负数,先确定符号,底数是 小数,先要化成分数,底数是带分数, 先要化成假分数,然后要尽可能用幂的 形式表示,便于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课前反思] (1)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什么?
; (2)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有哪些?
.
观察下式,完成下列思考.
amn =n
am,a-mn =a1mn =n
1 (a>0,n,m∈N*,n>1). am
[思考 1] 怎样理解分数指数幂?
名师指津:“三角度”理解分指数幂 (1)角度一:与根式的关系. 分数指数幂是根式的另一种写法,根式与分 数指数幂可以相互转化. (2)角度二:底数的取值范围. 由分数指数幂的定义知 a≤0,amn 可能会有意 义.当 amn 有意义时可借助定义将底数化为正数, 再进行运算.
③0 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0 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 0,0 的负分数指数幂无
意义.
(2)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①ar·as=ar+s(a>0,r,s∈Q); ②(ar)s=ars(a>0,r,s∈Q); ③(a·b)r=arbr(a>0,b>0,r∈Q). (3)无理数指数幂 无理数指数幂 aα(a>0,α 是无理数)是一个 确定的实数.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 数指数幂同样适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自学、复习、上课课件)
感悟新知
知1-练
特别提醒:有理数加法的结果:可正,可负,可为 零,可能比两个加数都大,如3 +5 =8;可能比两个 加数都小,如(-3)+(-5)=-8;可能比一个加数大, 比另一个加数小,如(-3)+5 =2 .
感悟新知
知1-练
2-1.[期中·杭州拱墅区]已知x > 0,y < 0,且|x| < |y|,则
知2-练
感悟新知
例 4 计算:(+13)+(-12)+(+37)+(-78)
知2-练
解题秘方:先把正数、负数分别结合,再计算.
数的绝对值的和.
感悟新知
知1-讲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 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 小者的差.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 同号两数相加: 绝对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感悟新知
(3)一个数与0 相加,仍得这个数.
知1-讲
感悟新知
2.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各种情况如下表
加,而且适用于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
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位置时,各加数
要连同其性质符号一起交换.
3.根据需要灵活利用加法运算律,可以达到简化计算
的目的.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 3 计算:(- 143)+( - 147)+ 143+(- 1137). 解题秘方:先找相反数,然后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
1.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运算律
文字叙述
加法交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
换律
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 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 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
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知2-讲
用字母表示 a+b=b+a (a+b)+c=a+
最新-2021高中数学必修1课件: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第1课时 根式 精讲优练课型 精品
【典例】已知x∈[1,2],化简
=_______.
( 4 x 1)4 6 (x2 4x 4)3
【失误案例】
【错解分析】分析解题过程,你知道错在哪里吗? 提示: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化简偶次根式 不是恒等变形.忽视了条件
6 x 26
1≤x≤2的限制.
【自我矫正】因为x∈[1,2],所以 ( 4 x 1)4 6 (x2 4x 4)3
(1)已知x6=2013,则x=
.
(2)已知x5=-2013,则x=
.
【解析】(1)由于6为偶数,所以x=±
(2)由于5为奇数,所以
6 2 013.
答案:
x 5 2 013 5 2 013.
1 6 2 0132 5 2 013
类型二 根式的化简与求值
【典例】化简:
1 1.
【解题探究】典例3 (中2 对于5)3分母( 3中2 含有5 )3根号的式子应如何进行化简?
【方法技巧】根式化简或求值的注意点 (1)解决根式的化简或求值问题,首先要分清根式为奇次根式还是偶次 根式,然后运用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或求值. (2)对于根式的运算还要注意变式,整体代换,以及平方差、立方差和 完全平方、完全立方公式的运用,做到化繁为简,必要时进行讨论.
【补偿训练】1.求下列各式的值:
=|3.14-π|+|33..1144 + π2|+=2π3..14 2
(2)原式=|m-n|+(m-n)=
2m n,m n,
0,
m<n.
类型三 有限制条件的根式运算
【典例】1.若x<0,则x+|x|+ x2 =______.
2.若代数式
有意义,x化简
2x 1+ 2 x
4x2 4x 1+24 x 24 .
新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修4-5第2章2.1.1 2.1.2柯西不等式的一般形式及其参数配方法的证明讲义
学习目标:1.认识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其几何意义.2.通过运用柯西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材整理1 柯西不等式1.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设a 1,a 2,b 1,b 2均为实数,则(a 21+a 22)(b 21+b 22)≥(a 1b 1+a 2b 2)2. 2.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设α,β为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则|α||β|≥|α·β|. 3.柯西不等式的三角不等式:|α|+|β|≥|α+β|.4.柯西不等式的一般形式:设a 1,a 2,…,a n ,b 1,b 2,…,b n 为实数,则(a 21+a 22+…+a 2n )12(b 21+b 22+…+b 2n )12≥|a 1b 1+a 2b 2+…+a n b n |,其中等号成立⇔a 1b 1=a 2b 2=…=a n b n(当某b j =0时,认为a j =0,j =1,2,…,n).教材整理2 参数配方法利用二次三项式的判别式证明柯西不等式的方法称为参数配方法.已知不等式(x +y )⎝ ⎛⎭⎪⎫1x +a y ≥9对任意的正实数x ,y 恒成立,则正实数a 的最小值为( ) A .2 B .4 C .6D .8[解析] 由柯西不等式可求出(x +y )⎝ ⎛⎭⎪⎫1x +a y ≥⎝ ⎛⎭⎪⎫x ·1x +y ·a y 2=(1+a )2,当x =1,y =a 时,(x +y )⎝ ⎛⎭⎪⎫1x +a y 的最小值是(a +1)2,故只需(1+a )2≥9, 即a ≥4即可. [答案] B121212[精彩点拨] 如果对不等式左端直接用柯西不等式,得不到所要证明的结论.若把第二个小括号内的两项对调一下,再应用柯西不等式即可得证.[自主解答] ∵a ,b ,x ,y 大于0,∴(ax 1+bx 2)(bx 1+ax 2)=(ax 1+bx 2)(ax 2+bx 1)≥(a x 1x 2+b x 1x 2)2=(a +b )2x 1x 2. 又因为a +b =1, 所以(a +b )2x 1x 2=x 1x 2,其中等号当且仅当x 1=x 2时成立. 所以(ax 1+bx 2)(bx 1+ax 2)≥x 1x 2.1.利用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证明时,要抓住柯西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必要时,需要将数学表达式适当变形.2.变形往往要求具有很高的技巧,必须善于分析题目的特征,根据题设条件,综合地利用添、拆、分解、组合、配方、变量代换、数形结合等方法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突破口.1.设x 1,x 2,…,x n 为正数,求证: (x 1+x 2+…+x n )⎝ ⎛⎭⎪⎫1x 1+1x 2+…+1x n ≥n 2.[证明] 由柯西不等式得 (x 1+x 2+…+x n )⎝ ⎛⎭⎪⎫1x 1+1x 2+…+1x n≥⎝⎛⎭⎪⎫x 1·1x 1+x 2·1x 2+…+x n ·1x n 2=n 2,∴(x 1+x 2+…+x n )⎝ ⎛⎭⎪⎫1x 1+1x 2+…+1x n ≥n 2.[精彩点拨] 由x +y +z =1以及u =2x 2+3y 2+z 2的形式,联想柯西不等式,构造因式⎝ ⎛⎭⎪⎫12+13+1解决问题.[自主解答] 由x +y +z =12·2x +13·3y +1·z .根据柯西不等式,有⎝ ⎛⎭⎪⎫12·2x +13·3y +1·z 2≤⎣⎢⎡⎦⎥⎤⎝ ⎛⎭⎪⎫122+⎝ ⎛⎭⎪⎫132+12·(2x 2+3y 2+z 2)=116(2x 2+3y 2+z 2),因此1=(x +y +z )2≤116(2x 2+3y 2+z 2),∴u =2x 2+3y 2+z 2≥611,当且仅当2x =λ2,3y =λ3,z =λ时等号成立.∴x =λ2,y =λ3,z =λ代入x +y +z =1,得x =311,y =211,z =611时,等号成立.故函数u =2x 2+3y 2+z 2的最小值是611.1.利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不但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而且要善于对目标函数配凑,保证出现常数结果.2.常用的配凑的技巧有:(1)巧拆常数;(2)重新安排某些项的次序;(3)适当添项;(4)适当改变结构,从而达到运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2.若实数x ,y ,z 满足x 2+y 2+z 2=9,则x +2y +3z 的最大值是________.[解析] 由柯西不等式得(x +2y +3z )2≤(1+22+32)·(x 2+y 2+z 2)=14×9,故x +2y +3z ≤314,所以x +2y +3z 的最大值是314.[答案] 314【例3】 已知正数x ,y ,z 满足x +y +z =xyz ,且不等式x +y +y +z +z +x≤λ恒成立,求λ的取值范围.[精彩点拨] “恒成立”问题需求1x +y +1y +z +1z +x的最大值,设法应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 [自主解答] ∵x >0,y >0,z >0, 且x +y +z =xyz , ∴1yz +1xz +1xy=1.又1x +y +1y +z +1z +x ≤12⎝ ⎛⎭⎪⎫1xy +1yz +1zx=12⎝ ⎛⎭⎪⎫1·1xy +1·1yz +1·1zx ≤12⎣⎢⎡⎦⎥⎤(12+12+12)⎝ ⎛⎭⎪⎫1xy +1yz +1zx 12=32, 当且仅当x =y =z 时, 即x =y =z =3时等号成立, ∴1x +y +1y +z +1z +x 的最大值为32. 故1x +y +1y +z +1z +x≤λ恒成立时, 应有λ≥32.因此λ的取值范围是⎣⎢⎡⎭⎪⎫32,+∞.此题也是通过构造转化应用柯西不等式,由此可见,应用柯西不等式,首先要对不等式形式、条件熟练掌握,然后根据题目的特点“创造性”的应用定理.3.已知函数f (x )=2x +5-x .若关于x 的不等式f (x )≤|m -2|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 由柯西不等式得(2x +5-x )2≤(22+12)·|(x )2+(5-x )2|=25, 所以f (x )=2x +5-x ≤5. 当且仅当x2=5-x 1, 即x =4时,等号成立. 又不等式f (x )≤|m -2|恒成立, 所以|m -2|≥5, 解得m ≥7或m ≤-3.故m 的取值范围为(-∞,-3]∪[7,+∞).1.在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中,取等号的条件可以写成a b =c d吗? [提示] 不可以.当b ·d =0时,柯西不等式成立,但a b =c d不成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x 1,y 1),B (x 2,y 2),C (x 3,y 3).则二维柯西不等式的三角形式又是怎样体现的呢?[提示] 根据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在△ABC 中,三角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为(x 1-x 3)2+(y 1-y 3)2+(x 2-x 3)2+(y 2-y 3)2≥(x 1-x 2)2+(y 1-y 2)2.3.在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记为a i =kb i (i =1,2,3,…,n ),可以吗? [提示] 不可以.若b i =0而a i ≠0,则k 不存在. 4.利用柯西不等式时,常用的变形技巧有哪些?[提示] 柯西不等式形式优美,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柯西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恰到好处的变形,常用的变形技巧有:(1)等价变形,将要解决的不等式问题作等价变形,构造出几个实数的平方和与另n 个实数平方和的乘积的形式.(2)配辅助式,为了应用柯西不等式,有时要根据所证不等式的结构特征,结合柯西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配凑适当的辅助式,使问题获证.(3)适当换元,有时根据所证不等式的结构特征适当换元,转化为容易应用柯西不等式的结构特征,使问题简捷获解.(4)配系数,为了应用柯西不等式沟通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有时要通过巧配系数来完成. 【例4】 已知3x 2+2y 2≤6,求证:2x +y ≤11.[精彩点拨] 将不等式2x +y ≤11的左边凑成柯西不等式的形式,然后证明. [自主解答] 2x +y =23·3x +12·2y .由柯西不等式得(2x +y )2≤[(3x )2+(2y )2]⎣⎢⎡⎦⎥⎤⎝ ⎛⎭⎪⎫232+⎝ ⎛⎭⎪⎫122=(3x 2+2y 2)⎝ ⎛⎭⎪⎫43+12≤6×116=11,于是2x +y ≤11, 当且仅当3x 23=2y 12,即x y =43时等号成立.4.已知x +2y =1,则x 2+y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 ∵1=x +2y ,∴1=(x +2y )2≤(1+22)(x 2+y 2). 当且仅当x =15,y =25时,取等号,∴(x 2+y 2)min =15.[答案] 151.设x ,y ∈R ,且2x +3y =13,则x 2+y 2的最小值为( ) A.13 B .169 C .13D .0[解析] (2x +3y )2≤(22+32)(x 2+y 2),∴x 2+y 2≥13. [答案] C2.已知2x 2+y 2=1,则2x +y 的最大值是( ) A . 2 B .2 C . 3D .3[解析] 2x +y =2·2x +1×y≤ (22+12)[(2x )2+y 2]= 3(2x 2+y 2)=3, 当且仅当2y =2x , 即x =y =33时等号成立. [答案] C3.若a ,b ∈R ,且a 2+b 2=10,则a -b 的取值范围是( ) A .[-25,25] B .[-210,210] C .[-10,10]D .[-5,5][解析] ∵(a 2+b 2)[12+(-1)2]≥(a -b )2, ∴|a -b |≤20=25,∴a -b ∈[-25,25]. [答案] A4.设a ,b ,c 为正数,则(a +b +c )⎝ ⎛⎭⎪⎫4a +9b+36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a ,b ,c 为正数,∴(a +b +c )⎝ ⎛⎭⎪⎫4a +9b+36c=[(a )2+(b )2+(c )2]⎣⎢⎡⎦⎥⎤⎝ ⎛⎭⎪⎫2a 2+⎝ ⎛⎭⎪⎫3b 2+⎝ ⎛⎭⎪⎫6c 2≥⎝⎛⎭⎪⎫a ·2a +b ·3b +c ·6c 2=121,当且仅当a 2=b 3=c6=k (k >0)时等号成立. 故(a +b +c )⎝ ⎛⎭⎪⎫4a +9b+36c 的最小值是121.[答案] 1215.已知实数x ,y ,z 满足x +2y +z =1,求t =x 2+4y 2+z 2的最小值. [解] 由柯西不等式得(x 2+4y 2+z 2)(1+1+1)≥(x +2y +z )2. ∵x +2y +z =1, ∴3(x 2+4y 2+z 2)≥1, 即x 2+4y 2+z 2≥13.当且仅当x =2y =z =13,即x =13,y =16,z =13时等号成立.故x 2+4y 2+z 2的最小值为13.。
第5讲 电阻电路分析——2b法和支路法
二、KVL的独立方程数:
1、回路: ⒈ ② ⒉
⒌
① ⒏ ⒋
⑤⒍
⒎ ⒊
③
2、独立回路:
④
把两个小Δ回路组合起来构成了另一个回路时,这两个小回路的公有支 路不论方向如何,均在对应的KVL方程中会抵消,而不出现在较大回路所 对应的KVL方程中,所以三个回路彼此并不是独立的。 要找出独立回路,对于复杂电路是件困难的事,必须引出图论中树的 概念。
1 1 3 5 5 4 1 2 5 6 4 5 4 3 2
6
2b法和支路法
一、 2b法
对一个具有b条支路和n个节点的电路, 当以支路电压和 支路电流为变量列写方程时,共有2b个未知变量。 根据KCL 可列出(n-1)个独立方程;根据KVL可列出(b-n+1)个独立 方程; 根据元件的伏安关系, 每条支路又可列出b个支路电压 和电流关系方程。于是所列出的2b个方程, 足以用来求解b个 支路电压和b个支路电流。这种选取未知变量列方程求解电路 的方法称为2b法。
回路1: R1i1 R2i2 R3i3 us1 回路2: R3i3 R4i4 R5i5 R5is5 回路3: R2i2 R4i4 R6i6 0 ④联立求解: ①
1
6 3
2
1 3
4
②
2 5
③
2、支路电压法: 对偶
1、电路变量:支路电压 b个 2、方程个数:KVL b-(n-1)个 KCL (n-1)个 VCR ④
I4 US1 I1 R1 US2 I2 R2 2
1
IS3
R4
小结: 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 1. 作拓扑图,确定支路数 b,选定支路电流的参考 方向,以支路电流作为变量。 2. 确定所有独立节点,利用KCL列出 ( n-1 )个独 立的结点电流方程。 3. 选择所有独立回路并指定每个独立回路的绕行 方 向,应用KVL列出 b- n+1 个独立回路方程。 4. 联立求解 b个方程式,解出各支路电流。 5. 由支路电流求得其他响应。
第5讲第1课时内能(讲本word)
第5讲内能及内能的利用第1课时内能分子动理论1.物质的构成(1)常见的物质是由__分子__或__原子__构成的.(2)人们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2.分子热运动(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__进入__对方的现象叫扩散.(2)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永不停息__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__高__,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__引力__和__斥力__.4.分子动理论(1)常见的物质都是有大量的__分子__、__原子__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热运动__.(3)分子之间存在__引力__和__斥力__.【提示】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②一般的,扩散在气体间最快,液体次之,固体最慢.③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图片解读】1.图1中,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采蜜,它们能闻到阵阵的花香,是由于花香分子在__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扩散到空气之中.图12.如图2甲,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这是__扩散__现象,它说明分子在不停地__做无规则运动__;如图乙,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由于铅柱的分子之间有__引力__.图2内能1.内能及其改变(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动能__与__分子势能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决定因素:温度和质量.(3)改变方式:__热传递__和__做功__.方式热传递做功实质内能的①__转移__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②__转化__生活举例晒太阳、烧水做饭、哈气取暖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搓手取暖补充说明热传递条件:物体间存在③__温度差__;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④__减少__,温度⑤__降低__;做功的两种情况:一是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⑧__增加__,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⑨__内能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⑥__增加__,温度⑦__升高__,直到两物体温度相等为止__;二是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⑩__减小__,⑪__内__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联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是等效的,不知道改变内能的具体过程,就无法判断物体内能改变的原因【提示】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内能.2.热量(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2)单位:焦耳(符号:__J__).(3)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①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②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离开热传递,通常用“吸收”“放出”等词修饰,不能用“有”“含有”“物体的”等词修饰.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③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图片解读】1.如图1,冬天摩擦双手是利用__做功__改变内能.向手上哈气是利用__热传递__改变内能.图12.如图2,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__降低__,内能__减小__.图2比热容1.比热容是描述物质__吸热本领__的物理量.2.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乘积之__比__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3.公式:__c=QmΔt__.4.公式应用:Q=__cmΔt__.5.水的比热容(1)意义: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表示质量为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__4.2×103__ J.(2)应用:发动机冷却剂、“暖气”传热媒介、调节气候.【提示】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的高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重难点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2020·凉山州)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和做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B.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C.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拓展训练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2)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相等(×)(3)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4)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5)物体温度不变时,内能可能增加(√)【拓展训练2】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__温度__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__内能__增加;“物体吸热升温”中的“热”是指吸收__热量__.⇨提分技巧温度、内能与热量的关系: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情况【命题点】1.实验装置图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采用质量①__相同__的不同种类物质,且加热源相同).(2)转换法的应用:判断吸热能力(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②__加热的时间__;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③__升高的温度__).3.分析数据(1)质量相同时,升高相同温度,④__加热时间__越长(短)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弱).(2)质量相同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或加热相同时间),⑤__温度变化__值越小(大)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弱).4.交流反思(1)实验中用相同加热源加热的目的(使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⑥__吸收相同的热量__).(2)加热源的选择(选择电加热器加热优于酒精灯,电加热器发热更稳定,热量不易散失).(3)误差分析(存在热量损失).(4)热量的计算(Q=⑦__cmΔt__).(5)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1)实验前应取初温和__质量__相等的物质A和B进行实验.(2)实验中,用__相同__的酒精灯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保证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A、B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__相同__.(3)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加热时间__(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加热相同时间可通过比较__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__来比较A、B两种物质的吸热能力.(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__A__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B__升温较高.(填“A”或“B”)(5)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除了转换法外还有__控制变量法__.实验中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用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来做实验,原因是__没有控制质量相同__.(6)已知A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则B的比热容为__2.1×103__J/(kg·℃).(7)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__A__(填“A”或“B”).(8)寒冷的冬天水箱要加防冻液,这是为了降低水的__凝固点__.1.(2020·青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0 ℃的冰没有内能D.闻到花香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2.(2020·泰安)下面是研究黑点标注的物体内能改变的情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3.(2019·西宁)图甲中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硝化棉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做功__的方式使玻璃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图乙是通过__热传递__的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4.(2019·海南)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_分子热运动越剧烈__.5.(2020·连云港)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__比热容大__.质量为10 kg的水温度升高20 ℃所吸收热量为__8.4×105__J[c水=4.2×103 J/(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本函数的集合 : {cosπt , t }
状态空间 : [−1,+∞ )
6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例2 考虑 X ( t ) = a cos(ωt + Θ ),
分布的随机变量 .
t ∈ ( −∞ ,+∞ ),
其中 a 和 ω 是正常数 , Θ 是在 (0, 2 π ) 上服从均匀 对固定的时刻 t = t1 , X ( t1 ) = a cos(ωt1 + Θ ) 是一 个随机变量 .
随机过程 总 体
样本函数 个 体
5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三、随机过程举例
例1 抛掷一枚硬币的试验, 样本空间 S={H,T}, 现定义
⎧cos πt ,当出现 H , X (t ) = ⎨ 当出现 T , ⎩ t, 其中P ( H ) = P (T ) = 1 2 . t ∈ (0,+∞ ),
对任意固定的 t , X ( t )是定义在 S上的随机变量 . 对不同的 t , X ( t )是不同的随机变量 .
X ( t ) = a cos(ωt + Θ ), t ∈ ( −∞ ,+∞ ),
是一个随机过程, 叫做随机相位正弦波.
状态空间 : [− a , a ]. 样本函数 : xi ( t ) = a cos(ωt + θ i ),
θ i ∈ (0,2π ).
7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3
x(t)
2
data1 data2
2 DX (t ) = σ X ( t ) = E {[ X ( t ) − m X ( t )]2 }
均值函数 方差函数
σ X ( t ) = E {[ X ( t ) − m X ( t )]2 } 标准差函数
R X ( s , t ) = E [ X ( s ) X ( t )]
相关函数
B X ( s , t ) = E {[ X ( s ) − m X ( s )][ X ( t ) − m X ( t )]} = R X ( s , t ) − m X ( s )m X ( t )
21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对任意 s , t ∈ T , 随机变量 X ( s ) , X ( t ) 的二 阶原点混合矩记为 RX ( s , t ) = E[ X ( s ) X ( t )],
称为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 简称相关函数.
随机变量 X ( t ), X ( s )的二阶混合中心矩记为 B X ( t , s ) = Cov[ X ( t ), X ( s )]
17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图2.1 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mX(t) 显然由图2.1可看出,随机过程 X(t) 就在 E[ X (t )] 附近起伏变 化,图中细线表示样本函数,粗线表示均值函数。如果我们 计论的随机过程是接收机输出端的一条噪声电压,这个E[ X (t )] 就是噪声电压在某一瞬时t的统计平均值(又称集平均值)。
= P { X ,L, X ( t n ) ≤ xn }, xi ∈ R , i = 1, 2,L, n . 对固定的 n , 称
F = { FX ( x1 , x2 ,L, xn ; t1 , t 2 ,L, t n ) , t i ∈ T }
gt1 ,Lt n ( u1 ,L, un ) = E[exp(i ∑ ui X ( t i ))] = ∫ L∫ exp(i ∑ ui xi )d Ft1 ,L,t n ( x1 ,L, xn )
−∞ −∞ i =1 +∞ +∞ n i =1 n
定理( Kolmogrov 存在定理)
设给定参数集 T及满足
= E {[ X ( t ) − m X ( t )][ X ( s ) − m X ( s )]},
将它称为随机过程的自协方差函数,简称协方差函数. 自相关函数和自协方差函数是刻画随机过程自身在两个 不同时刻的状态之间统计依赖关系的数字特征.
22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m X ( t ) = E [ X ( t )]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第二章 随机过程的概念与基本类型
§2.1 §2.2 §2.3 §2.4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随机过程的分布律与数字特征 复随机过程 几种重要的随机过程
1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2.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一、问题的提出 二、随机过程的概念 三、随机过程举例 四、随机过程的类型
2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11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2、按概率结构分类 (依随机过程的概率特征 分类 )
()独立增量随机过程 1
(2 )马尔可夫过程
(3 )平稳随机过程
LL
12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2.2
随机过程的分布及其数字特征
一. 随机过程的有穷维分布 给定随机过程 { X ( t ), t ∈ T }.
对固定的 t ∈ T , 随机变量 X ( t ) 的分布函数一 般与 t 有关, 记为 FX ( x , t ) = P{ X ( t ) ≤ x }, x ∈ R .
一、问题的提出
热噪声电压 电子元件或器件由于内部微观粒子(如电子)的 随机热骚动所引起的端电压称为热噪声电压.
热噪声电压在任一 确定时刻 t的值是一随机变 量, 记为 V ( t ).
时间 t : [0, + ∞ ) , {V ( t ), t ≥ 0}.
对某无线电接收设备的热噪声电压在相同条件 下进行测量.得到的电压——时间曲线.
对任意 m < n, 有
15
(2)相容性:
Ft1 ,t 2 ,L,t m ( x1 , x2 ,L, xm ) = Ft1 ,t 2 ,L,t n ( x1 , x2 ,L, xm ,+∞ ,L,+∞ )
随机过程的有限维特征函数族
1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Φ = { gt1 ,Lt n ( u1 ,L, un ), u1 ,L, un ∈ R , t1 ,L, t n ∈ T ; n ∈ N }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对固定的 t ∈ T , 随机变量 X ( t ) 的均值一般与 t 有关 , 记为
m X ( t ) = E[ X ( t )],
称为随机过程 { X ( t ), t ∈ T }的 均值函数 .
m X ( t )是随机过程的所有样本 函数在时刻 t的 函数值的平均值 , 称为 或 集平均 统计平均 . 均值函数 m X ( t )表示了随机过程 X ( t )在各个时 刻的摆动中心 .
x1 ( t ),θ 1 = 0
1
o
0
t
-1
-2
3π x 2 ( t ),θ 2 = 2
1 2 3 4 5
-3 0
8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例3 测量运动目标的距离. 测量存在随机误差.
以 ε ( t ) 表示在时刻 t 的测量误差 , 它是一个随机 变量 . 当目标随时间 t 按一定规律运动时 , 测量误差
状态空间都是 { 1, 2, 3, 4, 5, 6 } .
10
四、随机过程的类型
1、按参数集和状态空间 分类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I T 参数集T 离散 参数集T 连续
状态空间I 离散
状态空间I 连续
T离散I离散 T离散I连续 随机(时 的随机过程 的随机过程 间)序列 T连续I离散 T连续I连续 的随机过程 的随机过程 链
为随机过程 { X ( t ) , t ∈ T }的 维分布函数族 . n
14
设{ X ( t ) , t ∈ T }为一随机过程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F = { Ft1 ,t 2 ,L,t n ( x1 , x2 ,L, xn ), x1 , x2 ,L, xn ∈ R1 ,
t1 , t 2 , L , t n ∈ T , n ∈ N }
ε ( t ) 也随时间 t 而变化 .
ε ( t ) 是依赖于时间 t 的一族随机变量 .
{ ε ( t ) , t ≥ 0 } 是一个随机过程 . 状态空间 : ( −∞ ,+∞ ).
9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例4 某城市的120急救电话台接收呼叫. X ( t ) : 时间间隔 (0, t ]内接收到的呼叫次数 . { X ( t ) , t ≥ 0 } 是一个随机过程 . 状态空间是 { 0, 1, 2, 3,L} . 例5 抛掷一颗骰子的试验. (1) X n : 第 n 次 ( n ≥ 1 ) 抛掷的点数 . { X n , n ≥ 1 } 是一个随机过程 . 伯努利过程或伯努利随机序列 ( 2) X n : 前 n 次 ( n ≥ 1 ) 抛掷中出现的最大点数 . { X n , n ≥ 1}也是一个随机过程 .
随机过程的一维分布函数
{ FX ( x , t ), t ∈ T }
一维分布函数族
13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
对任意 n ( n = 2, 3,L) 个不同的时刻 t1 ,L, t n ∈ T , 引入 n 维随机变量 ( X ( t1 ), X ( t 2 ),L, X ( t n ) ) . 分布函数 FX ( x1 , x 2 ,L, x n ; t1 , t 2 ,L, t n ) ∆Ft1 ,t 2 ,L,t n ( x1 , x2 ,L, xn )
对称性和相容性条件的 分布函数族 F, 则必存在一个概率 空间(, Ω , F , P )及定义在其上的随机过 程X = { X ( t ), t ∈ T }, 使得F正好是它的有限维分布 函数族。
有限维分布函数族完全确定了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