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含反思

合集下载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大鼓和小鼓的音色和使用方式;2.学生能够按照节奏打击大鼓和小鼓;3.学生能够配合团队演奏一段简单的节奏。

教学准备1.大鼓若干,小鼓若干;2.鼓槌若干。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在开始课程前,可引导学生做一些热身活动,如全身放松运动、手臂练习等,以放松学生身体并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 音色区分(15分钟)教师在此环节主要教给学生大鼓和小鼓的音色区别。

让学生先听一下大鼓和小鼓的不同音色,由教师带领学生分别说出大鼓和小鼓的音色特点。

让学生通过听和说,直观感受到两种乐器的不同。

3. 鼓槌使用(15分钟)教师在此环节向学生讲解鼓槌的使用方法:小鼓用单面鼓槌,大鼓用双面鼓槌,给学生讲解在幼儿乐器的制作中,为什么大鼓需要双面鼓槌。

然后请学生先用鼓槌轻敲大鼓或小鼓,由教师纠正学生鼓槌的正确使用方法。

4. 节奏练习(25分钟)教师在此环节让学生练习如何按照节奏打击大鼓和小鼓。

教师首先为学生示范一段简单的节奏,让学生听懂并能模仿。

随后,教师从中选出几名学生示范演奏,其他学生跟随节奏齐声打击大鼓或小鼓。

5. 团队演奏(20分钟)教师在此环节让学生进行团队演奏,让学生将之前练习的节奏进行合并,并让学生分组完成。

每组随机抽取一位成员拉节奏进行团队演奏。

6. 近况反馈(5分钟)教师在此环节进行教学回顾,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并进行一些简单的问答。

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大鼓和小鼓的音色区别、鼓槌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节奏练习,以及团队演奏。

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学习音乐的方法和技术,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趣味。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鼓与小鼓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鼓与小鼓

活動目標:
1.區分音的強弱。

2.學會唱《大鼓與小鼓》這首歌。

重點:
辨別區分聲音的強弱。

難點:
會正確表現聲音的強弱。

活動準備:
大鼓、小鼓。

活動過程:
1.用身體動作表現強與弱。

如:拍手和點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認識強弱記號。

教師準備兩幅圖片,上面畫有f 和p,告訴小朋友f表示強,p表示弱,並用動作表示出來。

3.學習歌曲《大鼓與小鼓》
(1)小朋友敲擊大鼓、小鼓,進一步感知音量的變化。

(2)欣賞並學唱《大鼓與小鼓》,小朋友用聲音的大小來表示大鼓、小鼓的強弱變化。

4.用節奏樂器演奏,注意聲音的強弱並表現出來。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室裏放置強弱記號f、p。

2.表演唱《大鼓與小鼓》。

評量:
能用動作、音量表現聲音的強弱。

分析:
此次活動通過身體的動作來感知強弱,通過學唱歌曲辨別強弱,使小朋友在遊戲中學會了區分聲音的強弱,從而發展了小朋友的音樂感知能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教学目标1.学习音乐乐器:大鼓和小鼓2.通过学习两种鼓的不同声音和节奏,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3.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演奏出基本的鼓点。

教学准备1.大鼓与小鼓各一只2.颜色卡片五张(红、黄、蓝、绿、紫)3.音乐播放设备4.教师选好的鼓点教学过程1. 游戏引入教师拿出五张颜色卡片,让学生们分别拿一张,然后播放音乐,引导他们按照颜色卡片所代表的颜色,拍打身旁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

2. 乐器介绍教师拿出大鼓和小鼓,介绍它们的不同构造和特点,并邀请孩子们和自己一起打奏两种鼓,让孩子们感知并辨别出它们的不同音色和节奏。

3. 彩色鼓点教学教师将五张颜色卡片放在教室不同的角落。

然后,教师预先选好五个旋律相近、对应颜色卡片的鼓点,分别贴在五个卡片上。

教师邀请幼儿围绕教室跳跃或者随意活动,并进行色彩对应的跳跃运动。

当音乐声响起时,教师指定某个颜色的鼓点,让孩子们跑到该颜色卡片所在的角落,拿起对应颜色的鼓,按照指定的鼓点演奏。

4. 自由表演教师播放一段鼓点音乐,要求幼儿跟着鼓点表演自己的创意节奏,并在最后一段时间内自由表演。

5. 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幼儿们讨论学习到了哪些东西,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然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并表扬孩子们在这节课上表现出的努力。

注意事项1.在讲解过程中要简单明了,语言生动有趣;2.千万不要硬性要求孩子们必须学会,要以兴趣与愉悦为方向。

3.不要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要循序渐进,细心呵护每个孩子;4.尽量多利用游戏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2023年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大鼓与小鼓(精选3篇)

2023年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大鼓与小鼓(精选3篇)

2023年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大鼓与小鼓(精选3篇)教案一:《大鼓与小鼓的制作与演奏》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鼓和小鼓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2.学会使用鼓槌演奏大鼓和小鼓。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大鼓和小鼓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2.鼓槌的使用方法。

3.合奏大鼓和小鼓的乐曲。

三、教学过程:1.引入:播放一段用大鼓和小鼓合奏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介绍大鼓和小鼓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制作一个大鼓和一个小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示范演奏:教师示范如何使用鼓槌演奏大鼓和小鼓,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4.合奏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大鼓和一个小鼓的演奏者组成,进行合奏练习。

5.合奏表演:每个小组进行合奏表演,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制作鼓和使用鼓槌过程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正确操作并理解制作和演奏的关键步骤。

2.观察学生在合奏练习和表演中是否能够合作和配合,表现出良好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案二:《大鼓与小鼓的制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鼓和小鼓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大鼓和小鼓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制作大鼓和小鼓的步骤。

三、教学过程:1.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大鼓和小鼓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大鼓和小鼓的制作材料和制作过程,提供一些简单的制作材料和工具供学生选择。

3.制作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大鼓和一个小鼓。

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保证制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4.展示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大鼓和小鼓,并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制作过程。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看他们是否能按照要求制作出一个完整的大鼓和小鼓。

2.评价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看他们是否能够与小组成员有效地合作和分工。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活动《大鼓与小鼓》含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活动《大鼓与小鼓》含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活动《大鼓与小鼓》含反思活动介绍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主题为《大鼓与小鼓》。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大鼓和小鼓的区别,并学会演奏简单的鼓点。

活动准备1.准备一对大鼓和小鼓。

2.准备一些简单易学的鼓点。

3.准备音乐播放器和一些适合教学的音乐。

活动过程第一步:介绍大鼓和小鼓的区别首先,教师在班级中介绍大鼓和小鼓的外形和不同之处。

让孩子们观察两种鼓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并询问他们发现了什么不同点。

通过此环节,增强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第二步:展示鼓点演奏视频教师通过音乐播放器播放鼓点演奏视频,向孩子们展示大鼓和小鼓演奏的不同效果。

同时,让孩子们听取音乐,欣赏鼓点奏鸣。

第三步:学习简单鼓点教师向孩子们演示如何演奏简单的鼓点,并让孩子们跟随演示进行练习。

在此环节中,要注意措辞和口语表达,让孩子们易于理解和模仿。

第四步:分组比赛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鼓点比赛。

每个小组轮流上场演奏,评选出最佳鼓点表现的小组。

反思活动亮点1.通过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2.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活跃了孩子们的课堂气氛。

活动不足1.活动时长较短,未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鼓点种类单一,不能完全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活动改进1.增加活动时长,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听取和学习鼓点演奏。

2.增加鼓点种类,增强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结语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认识大鼓和小鼓的区别,还学会了如何演奏简单鼓点。

同时,通过分组比赛的形式,增强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优化和改进活动,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多彩的教学体验。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活动《大鼓与小鼓》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活动《大鼓与小鼓》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活动《大鼓与小鼓》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第一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活动《大鼓与小鼓》及教学反思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活动《大鼓与小鼓》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区分音的强弱,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活动《大鼓与小鼓》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鼓与小鼓活动目标:1.区分音的强弱。

2.学会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辨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活动难点:会正确表现声音的强弱。

活动准备: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1.用身体动作表现强与弱。

如:拍手和点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认识强弱记号。

教师准备两幅图片,上面画有f和p,告诉小朋友f表示强,p表示弱,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3.学习歌曲《大鼓与小鼓》(1)小朋友敲击大鼓、小鼓,进一步感知音量的变化。

(2)欣赏并学唱《大鼓与小鼓》,小朋友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大鼓、小鼓的强弱变化。

4.用节奏乐器演奏,注意声音的强弱并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1.在活动室里放置强弱记号f、p。

2.表演唱《大鼓与小鼓》。

评量:能用动作、音量表现声音的强弱。

分析:此次活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知强弱,通过学唱歌曲辨别强弱,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声音的强弱,从而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反思: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

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本文扩展阅读:大鼓,拼音dà gǔ。

梵名dundubhi,乐器名。

打击乐器的一种,又作太鼓。

即在中空的木制圆筒上张皮,以供打击的乐器。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大鼓与小鼓》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大鼓与小鼓》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大鼓与小鼓》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魅力;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并提高幼儿的听力;3.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鼓乐的历史与文化背景;4.培养幼儿的协同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提高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音乐活动主要是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鼓乐,并设计了一组简单的鼓乐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带领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鼓乐历史和文化背景;2.引导幼儿学习并演奏大鼓和小鼓;3.学习简单的鼓乐节拍,如单击、双击、三连击;4.学习协同合作的方法,学习在团队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合理分配任务。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前准备•调查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鼓乐的了解情况;•准备大鼓、小鼓和教学用具;•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并准备教案。

2. 教学活动(1)活动1: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鼓乐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鼓乐,包括鼓乐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鼓乐种类等。

(2)活动2:学习大鼓和小鼓1.老师示范,介绍大鼓和小鼓的区别;2.老师分别带领幼儿敲打大鼓和小鼓,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音色和音量。

(3)活动3:学习鼓乐节拍1.老师示范敲一下大鼓,让幼儿跟着模仿;2.老师示范敲两下大鼓,让幼儿跟着模仿;3.老师示范敲三下大鼓,让幼儿跟着模仿;4.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轮流敲击大鼓或小鼓,一起学习迎合鼓乐的节拍。

(4)活动4:鼓乐协同合作1.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组选出一个幼儿担任领队,分配工作任务;2.鼓励幼儿合理分配任务,并在团队中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3.引导幼儿在团队中协同合作,齐心协力完成鼓乐表演。

3.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鼓乐的认知有一定程度的空白。

因此,在教学前我利用幼儿园家长群向家长们询问幼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鼓乐的了解情况,通过了解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我得知很多幼儿并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鼓乐,教学中我需要深入浅出地向他们介绍和解释相关的内容。

2024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2024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2024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一、教学目标引导幼儿在敲击大鼓和小鼓的过程中,感受声音的大小与节奏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动手能力。

帮助幼儿认识大鼓和小鼓,熟悉《大鼓与小鼓》的音乐旋律,初步学会演唱这首歌。

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规则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大胆表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准确掌握大鼓和小鼓的敲击方法,并能够通过敲击表达出节奏的变化。

难点:在歌曲演唱过程中,能够跟随节拍准确唱出歌词,并能够理解歌词中的形象表现。

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用谜语的方式引出大鼓和小鼓,引起幼儿的兴趣。

随后教师出示大鼓和小鼓,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触摸,感知两种乐器的不同。

基本部分:教师示范并讲解如何正确敲击大鼓和小鼓,幼儿模仿并尝试自己敲击出简单的节奏。

随后,教师播放《大鼓与小鼓》的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和节奏。

教师再分句教唱,让幼儿逐步学会演唱这首歌。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理解歌词中的形象表现,如“大鼓咚咚响”、“小鼓嘣嘣响”等。

结束部分:教师播放完整的《大鼓与小鼓》音乐,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自由敲击大鼓和小鼓,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点评,总结活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示范法: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示范正确的敲击方法,让幼儿模仿并掌握。

观察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大鼓和小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帮助他们认识这两种乐器。

讲解法:教师在教学中对歌曲旋律、节奏等进行了讲解,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练习法:在教学中安排了多次的练习环节,让幼儿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游戏法: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如猜谜语等,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在活动过程中安排了多次实践练习环节,包括敲击大鼓和小鼓、学唱歌曲等,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继续练习敲击大鼓和小鼓以及演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曲。

评价方式: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大鼓与小鼓(精选3篇)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大鼓与小鼓(精选3篇)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大鼓与小鼓(精选3篇)教案一:大鼓与小鼓的形状和音色比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鼓和小鼓的形状和音色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大鼓和小鼓。

2. 鼓槌。

教学过程:1. 展示大鼓和小鼓,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

2. 询问学生大鼓和小鼓的形状有什么不同之处,并帮助他们理解。

3. 给学生示范如何击打大鼓和小鼓,并让他们试着模仿。

4. 让学生一起演奏大鼓和小鼓,观察它们的音色有什么不同。

5. 引导学生讨论大鼓和小鼓的音色特点,并记录下来。

6. 继续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演奏大鼓和小鼓,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7. 结束教学,并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教案二:大鼓与小鼓的节奏体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鼓和小鼓的节奏感的体验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大鼓和小鼓。

2. 鼓槌。

教学过程:1. 在黑板上写下几个简单的节奏,如“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等。

2. 模仿教师示范,用大鼓和小鼓演奏这些节奏。

3. 让学生观察并听音,体验大鼓和小鼓演奏的节奏感。

4.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演奏这些节奏。

5.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自行编创一些简单的鼓声节奏。

6.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编创的鼓声节奏,并互相欣赏。

7. 将节奏组成一个完整的乐曲,让学生一起演奏,并进行录制。

教案三:大鼓与小鼓的节奏合奏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大鼓和小鼓的基本奏法和节奏。

2. 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大鼓和小鼓。

2. 鼓槌。

教学过程:1. 给学生介绍大鼓和小鼓的基本奏法和节奏。

2. 给学生示范以大鼓为主导的节奏,让他们模仿。

3. 给学生示范以小鼓为主导的节奏,让他们模仿。

4.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大鼓和一个小鼓,进行合奏练习。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教案名称:大鼓与小鼓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认识大鼓和小鼓的外形、名称和声音。

2. 能够通过打击大鼓和小鼓演奏简单的节奏。

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大鼓和小鼓各一个。

2. 打击乐器(如鼓槌、木槌等)若干。

3. 适合幼儿的音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亮出大鼓和小鼓,问孩子们认识这两种乐器吗?2. 引导幼儿观察乐器外形,指出大鼓和小鼓的区别。

3. 让孩子们模仿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活动一:认识大鼓和小鼓1. 通过投影或图片等展示大鼓和小鼓的外形,并向幼儿介绍它们的名称。

2. 让幼儿模仿教师示范,用手指着大鼓和小鼓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活动二:打鼓演奏1. 给每个孩子分发一个打击乐器,让他们轮流击打大鼓和小鼓。

2. 教师给出简单的节奏,让幼儿跟着敲打大鼓和小鼓。

可以使用固定的节拍,或者教师自由演奏。

3. 引导幼儿通过变换击打速度和力度来改变音乐的节奏与表情。

活动三:合奏1. 教师带领孩子们合奏一首简单的音乐曲目,如《小星星》。

2. 教师指挥孩子们在适当的时候击打大鼓和小鼓,营造出音乐的节奏感。

3. 温故而知新,重复进行活动一和活动二,增强孩子们对大鼓和小鼓的认识和演奏技能。

总结活动:1. 整理大鼓和小鼓的知识,让孩子们说出两个乐器的区别和名称。

2. 与孩子们一起回顾整个音乐活动的内容,提醒他们练习时要注意节奏和协作等。

拓展活动:1. 让幼儿尝试通过大鼓和小鼓演奏其他简单的节奏。

2.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大鼓和小鼓创作新的音乐节奏和曲目。

评价方法:1. 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表现和对乐器的认识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合奏中的协作和节奏感。

教学延伸:1. 在日常活动中,适时引入大鼓和小鼓的元素,让幼儿多次接触和感知。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演奏大鼓和小鼓,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1. 在幼儿演奏时,要确保他们的安全,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鼓面破裂或失去控制。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含反思本次音乐活动旨在引导幼儿表达音乐感受,了解大鼓与小鼓在音乐中的运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本节音乐活动的教学目标如下:•能够识别大鼓和小鼓的特点,并了解其在音乐中的运用方式•能够模仿简单的节奏,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情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教学过程1. 温暖活动在教室中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跳舞,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感染力。

鼓励幼儿发出自己的声音,可以唱、可以叫、可以笑,让自己变成音乐的一部分。

2. 导入主题展示大鼓、小鼓的图片和实物,在幼儿中引发探究的兴趣。

通过讲解和引导,让幼儿了解大鼓和小鼓的区别和特点,并介绍其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合。

3. 学唱歌曲《打鼓歌》在琴房中播放《打鼓歌》,走动唱法,由老师先唱,幼儿跟着唱。

然后分组进行学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表演。

在唱歌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感受鼓点和其余乐器的声音,学习分辨鼓声和心跳的节奏,加强对音乐的感官了解。

4. 活动实践老师为幼儿分发鼓棒和鼓(小组共享),为每组的一名幼儿演示如何敲击大鼓或小鼓,让幼儿模仿敲击,掌握基本鼓点,再逐渐增加难度。

在敲击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听取音乐,学习鼓点和鼓奏与音乐的整体配合,提高合作意识和配合能力。

5. 活动反思在活动结束后,老师与幼儿进行简短的反思,引导幼儿回想活动中感受到的音乐欣赏和团体协作的体验,鼓励幼儿讲出自己的观察和疑问,以便进一步理解和探究音乐的奥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音乐活动的教学,使幼儿深入了解了大鼓和小鼓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和运用方式,能够学唱鼓点歌曲并敲击鼓点,进一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让幼儿的参与度更高,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为幼儿创造更多拓展思维的机会,让他们在快乐的音乐活动中成长。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分大鼓与小鼓。

2.能够正确击打大鼓和小鼓。

3.发现生活中出现的鼓乐元素。

教学重点
1.区分大鼓与小鼓。

2.正确击打大鼓和小鼓。

教学准备
1.大鼓和小鼓各一只。

2.鼓棒若干只。

教学步骤
第一步:感知鼓乐元素
1.让孩子们听到鼓声,让他们自己感知这种声音带给他们的感觉是什么。

2.让他们模仿自己的心跳,与鼓声产生联系,带领孩子们慢慢进入鼓乐的世界。

第二步:了解大鼓和小鼓
1.展示大鼓和小鼓,并让孩子们一起摸摸看看两种鼓的区别是什么。

2.让孩子们观察两只鼓,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同。

3.引导孩子们说说两种鼓的区别,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步:学会击打大鼓和小鼓
1.给孩子们发放鼓棒,让他们感受一下鼓棒摩擦的力度。

2.让孩子们先认真听一下老师示范的鼓点,然后模仿敲击对应的鼓点,一起敲击大鼓和小鼓。

3.让孩子们形成小组,自由方式敲击鼓,让孩子们相互学习、感受鼓乐的独特魅力。

第四步:综合应用,创造乐曲
1.将大鼓和小鼓的声音进行组合,让孩子们自由演奏,形成乐曲。

2.让孩子们自己编写简单的鼓乐段落,进行组合并表演。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音乐活动的学习和实践,孩子们能够认识并区分大鼓与小鼓,掌握正确的鼓棒使用技巧,感受到音乐艺术带来的欢愉和乐趣。

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全面促进孩子的发展。

年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大鼓小鼓》

年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大鼓小鼓》

年幼儿园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大鼓小鼓》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大鼓、小鼓的名称和形状。

2.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认知。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学资源
–大鼓、小鼓
–音乐《大鼓小鼓》
2.教学环境
–宽敞明亮的教室
–音响设备
3.教师准备
–熟悉音乐《大鼓小鼓》的节奏和内容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鼓掌技巧和节拍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通过展示大鼓和小鼓的图片,让幼儿认识这两种乐器。

2.播放音乐《大鼓小鼓》,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第二步:学习乐器名称
1.学习大鼓和小鼓的名称,教师示范并让幼儿模仿发音。

2.通过观看实物感受大鼓和小鼓的形状和大小。

第三步:学习鼓掌技巧
1.教师示范鼓掌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节奏。

2.练习简单的鼓掌动作,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节拍感。

第四步:合作演奏
1.分组让幼儿体验演奏大鼓和小鼓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音乐的引导下,合作演奏《大鼓小鼓》。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了解了大鼓、小鼓的名称和形状,培养了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希望通过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体验音乐的魅力。

HTWG区三幼中班音乐教案-大鼓与小鼓

HTWG区三幼中班音乐教案-大鼓与小鼓

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中班音乐教案-大鼓与小鼓活动目标:1.区分音的强弱。

2.学会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

重点:辨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难点:会正确表现声音的强弱。

活动准备: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1.用身体动作表现强与弱。

如:拍手和点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认识强弱记号。

教师准备两幅图片,上面画有f 和p,告诉小朋友f表示强,p表示弱,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3.学习歌曲《大鼓与小鼓》(1)小朋友敲击大鼓、小鼓,进一步感知音量的变化。

(2)欣赏并学唱《大鼓与小鼓》,小朋友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大鼓、小鼓的强弱变化。

4.用节奏乐器演奏,注意声音的强弱并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1.在活动室里放置强弱记号f、p。

2.表演唱《大鼓与小鼓》。

评量:能用动作、音量表现声音的强弱。

分析:此次活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知强弱,通过学唱歌曲辨别强弱,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声音的强弱,从而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

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中班主题教案-“我长大了”(一)设计指导思想通过设计系列活动“我长大了”,以此为切入口,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

优化幼儿自我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几个活动中,还应渗透在日常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在教育中,应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充分发挥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教育使幼儿知道自己在渐渐长大,自己的身体、外貌、生活、学习能力都在变化,培养幼儿喜爱自己的情感,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特长。

进行这一教育的要求,小班:使孩子从观察自身的外貌特征入手,了解自己与大家有很多一样的地方。

中班:通过观察自己由小到大的变化感知每个时期都有一定的特点,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形成初步的自尊。

大班:使幼儿知道自己不但会长大,本领也越学越多,还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特长、爱好,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表现出来,促使孩子产生满足感和充实感,树立自信。

(二)设计活动 1、通过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收集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在积极、主动投入的过程中感到自己长大了,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

《大鼓和小鼓》教学反思(精选6篇)

《大鼓和小鼓》教学反思(精选6篇)

《大鼓和小鼓》教学反思〔精选6篇〕《大鼓和小鼓》教学反思〔精选6篇〕《大鼓和小鼓》教学反思1课堂上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因为我粗心大意没有提早查看讲课班级的音响效果,导致整节课的教学都受到很大影响;第二,导入时“感应强弱”的小游戏没有能到达预期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第三,对课堂上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因为我粗心大意没有提早查看讲课班级的音响效果,导致整节课的教学都受到很大影响;第二,导入时“感应强弱”的小游戏没有能到达预期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第三,对于学生才能的预设不够准确,关注学生不够多,这一点主要表达在歌曲教学中,不管是读歌词还是唱歌曲学生还没有学会我却没能及时发现,导致后面反复教读歌词、反复教唱歌曲,使学生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第四,老师掌控课堂的才能有待于进步。

《大鼓和小鼓》教学反思2“大鼓和小鼓”是一节奥尔夫音乐活动。

活动目的主要让幼儿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参加音乐游戏;感受大鼓、小鼓的不同的节奏,开展音乐感知才能。

活动准备有大鼓和小鼓;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很喜欢敲大鼓、小鼓,打节奏。

活动的重难点是激发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致并感受大鼓和小鼓不同的节奏。

在本次活动中,小朋友们知道dong dong 和tong tong,但在唱的时候,有的孩子不能区分强弱,什么时候唱的高,什么时候唱的低,觉着好玩有趣,象声词唱的都一样高。

因此在唱之前,要让幼儿多聆听感知。

上课过程中,幼儿对于歌曲的学习虽然有些困难,但最终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的运用强弱比照,实物演奏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在用大鼓小鼓敲击乐器“感应强弱”时,小朋友很积极的敲,但节奏、强弱把握有待进步,局部幼儿节奏感不强,拿到乐器会敲个不停。

对此,在发乐器之前,可先让幼儿拍手,拍身体不同部位先进展练习,熟悉节奏;对于小朋友才能的预设不够准确,关注不够多,这一点主要表达在歌曲教学中,遇到问题未能灵敏解决,老师掌控课堂的才能有待于进步。

中班音乐打击乐大鼓小鼓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打击乐大鼓小鼓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打击乐大鼓小鼓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班音乐打击乐活动部分,主要围绕大鼓小鼓的音色识别和节奏打击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三节——《大鼓小鼓的音色与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大鼓和小鼓的音色,了解它们在乐队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使他们能够按照指定的节奏打击大鼓和小鼓。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鼓和小鼓音色的区分,以及复杂节奏的打击。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大鼓小鼓的基本节奏,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鼓、小鼓各一个,鼓槌若干,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每人一套小鼓、大鼓模型,彩色贴纸,节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实物大鼓和小鼓,引导幼儿描述它们的外观和音色特点。

邀请幼儿用贴纸装饰自己的小鼓和大鼓模型,增强对两种鼓的认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大鼓和小鼓的音色,让幼儿分辨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教师示范基本节奏,让幼儿模仿并练习打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轮流用大鼓和小鼓进行节奏打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打击姿势和节奏。

4. 团队合作游戏(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组织幼儿进行大鼓小鼓的团队节奏游戏。

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复杂节奏。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节奏打击成果。

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大鼓小鼓的音色对比图。

2. 基本节奏示例。

3. 幼儿打击节奏的图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大鼓和小鼓为儿歌《小星星》编配节奏。

2. 答案:根据《小星星》的旋律,设计大鼓和小鼓的打击节奏,要求至少包含两种基本节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大鼓小鼓的音色识别和节奏打击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团队合作游戏中,部分幼儿配合不够默契,需要加强引导和练习。

中班音乐打击乐大鼓小鼓精品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打击乐大鼓小鼓精品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打击乐大鼓小鼓精品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班音乐打击乐活动,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节奏与打击乐”的第三节“大鼓小鼓”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鼓和小鼓,学习基本的鼓点节奏,通过集体演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鼓和小鼓的基本特点,能够区分和识别它们。

2. 培养幼儿对节奏的敏感度,使其能够准确击打出简单的鼓点节奏。

3. 通过集体演奏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大鼓小鼓的基本节奏,进行集体演奏。

难点:准确区分大鼓和小鼓,击打出不同的鼓点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鼓、小鼓各一个,鼓槌若干。

2. 学具:小鼓人手一个,大鼓两人共用一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举行音乐会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音乐打击乐。

3. 学习基本鼓点节奏(10分钟):教师示范大鼓小鼓的基本节奏,幼儿跟随学习,并个别指导。

4. 集体演奏(10分钟):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使用大鼓和小鼓,进行集体演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歌曲,示范如何为大鼓小鼓配节奏,幼儿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大鼓特点:体积大、声音低沉2. 小鼓特点:体积小、声音清脆3. 基本鼓点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大鼓小鼓为《小星星》这首歌配上合适的节奏。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使幼儿对音乐打击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大鼓小鼓的区分仍存在困难,需要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打击乐器,如铃鼓、木鱼等,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进行音乐创作,激发其音乐潜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大鼓小鼓的基本节奏掌握和集体演奏实践。

2024版中班音乐打击乐大鼓小鼓教案反思

2024版中班音乐打击乐大鼓小鼓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打击乐大鼓小鼓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音乐教材,第6单元《大鼓小鼓》。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大鼓和小鼓,学习简单的打击节奏,以及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大鼓和小鼓,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基本演奏方法。

2. 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打击节奏,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大鼓和小鼓,掌握简单的打击节奏。

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鼓、小鼓、鼓槌;学具:每人一套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鼓小鼓》,激发学生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教师讲解大鼓和小鼓的特点、演奏方法,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3. 打击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打击节奏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

4. 分组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打击节奏,其他学生进行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大鼓特点2. 小鼓特点3. 打击节奏练习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本节课学习的大鼓和小鼓演奏技巧。

2. 家长协助学生进行家庭打击乐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2.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进行拓展延伸,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3. 教师关注学生在家庭练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认识大鼓和小鼓,以及学习简单的打击节奏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教师需要准备大鼓、小鼓和鼓槌等教具,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这两种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方法。

二、教学目标细节教学目标中的第一条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大鼓和小鼓,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基本演奏方法。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以加深他们对大鼓和小鼓的认识。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

最新-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本人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1活动目标: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练习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2.能听辨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3.感受”xx”xx x”两种节奏,体验打击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按幼儿人数配置大鼓、小鼓各一半。

2.歌曲《大鼓小鼓》,播放器。

活动过程:一.欣赏视频”大鼓小鼓”演奏,初步感知节奏。

二.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鼓和小鼓的外形,并倾听二者声音的强弱与节奏的变化。

引导语:1、知道哪个是大鼓,哪个是小鼓,有什么不一样?2、老师敲敲大鼓和小鼓,你们认真听听,哪个鼓声大,哪个鼓声小?大鼓和小鼓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大鼓是”咚咚”小鼓”嗵嗵嗵”) 三.听鼓声玩游戏:幼儿肢体探索游戏。

敲击大鼓和小鼓,引导幼儿听到大鼓和小鼓声音时做不同的反应动作,感受声音的大小和节奏的不同。

第一遍:听到大鼓的声音双手举起来,听到小鼓的声音双手抱肩膀。

第二遍:听到大鼓的声音按节奏拍手,听到小鼓的声音按节奏拍腿。

四.教师师范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并初步表现。

第一遍听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变化。

引导语:歌曲里的大鼓发出什么声音?小鼓发出什么声音?第二遍听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大鼓和小鼓的节奏变化。

引导语:歌曲里大鼓跟小鼓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第三遍听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鼓和小鼓的声音、节奏的变化。

当老师唱到大鼓”咚咚”的`时候,幼儿按节奏拍手;当教师唱到小鼓”嗵嗵嗵”的时候,幼儿按节奏拍腿。

五.播放音乐,幼儿边唱边随乐演奏大鼓和小鼓。

幼儿分两组,各自探索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方法以演奏节奏。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演奏乐器。

六.小乐器累了,让我们轻轻的把他们送回家吧,活动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大鼓与小鼓

中班音乐教案:大鼓与小鼓

活动目标:1.区分音的强弱。

2.学会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

重点:辨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难点:会正确表现声音的强弱。

活动准备: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1.用身体动作表现强与弱。

如:拍手和点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认识强弱记号。

教师准备两幅图片,上面画有f 和p,告诉小朋友f表示强,p表示弱,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3.学习歌曲《大鼓与小鼓》(1)小朋友敲击大鼓、小鼓,进一步感知音量的变化。

(2)欣赏并学唱《大鼓与小鼓》,小朋友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大鼓、小鼓的强弱变化。

4.用节奏乐器演奏,注意声音的强弱并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1.在活动室里放置强弱记号f、p。

2.表演唱《大鼓与小鼓》。

评量:能用动作、音量表现声音的强弱。

分析:此次活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知强弱,通过学唱歌曲辨别强弱,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声音的强弱,从而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

健康:多吃蔬菜身体棒一、活动目标:1、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蔬菜,知道名称,了解其丰富营养;2、通过亲自“烹饪”,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1、多种蔬菜(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2、烹饪用具、音乐磁带、小篮子3、丰富词汇:维生素三、设计思路:买菜、认识、了解常见蔬菜、烹饪、品尝、收拾、整理、针对中班幼儿,对其纠正挑食、偏食的心理与行为,进而爱吃各种食物,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活动进程1、进超市、《买菜》音乐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幼:××蔬菜超市!师:我们到超市里去买点喜欢吃的蔬菜吧。

(音乐)师:请把你买的菜放在桌子上,排好。

师:啊,你们可真能干!买了那么多,都有什么菜呀?2、认识蔬菜,了解其丰富营养(分别出示)师:这是菠菜,长得什么样子呀?(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根),谁喜欢吃菠菜,你为什么喜欢吃菠菜?有什么营养?菠菜里含有Va,它能使我们的皮肤变光滑,小朋友经常口腔溃疡,那是因为身体里缺少了Va,所以请小朋友喜欢菠菜、多吃菠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含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大鼓与小鼓》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区分音的强弱,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大鼓与小鼓》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大鼓与小鼓
活动目标:
1.区分音的强弱。

2.学会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重点:
辨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活动难点:
会正确表现声音的强弱。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
1.用身体动作表现强与弱。

如:拍手和点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认识强弱记号。

教师准备两幅图片,上面画有f和p,告诉小朋友f表示强,p表示弱,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3.学习歌曲《大鼓与小鼓》
(1)小朋友敲击大鼓、小鼓,进一步感知音量的变化。

(2)欣赏并学唱《大鼓与小鼓》,小朋友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大鼓、小鼓的强弱变化。

4.用节奏乐器演奏,注意声音的强弱并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室里放置强弱记号f、p。

2.表演唱《大鼓与小鼓》。

评量:
能用动作、音量表现声音的强弱。

分析:
此次活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知强弱,通过学唱歌曲辨别强弱,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声音的强弱,从而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

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百科:大鼓,拼音dà gǔ。

梵名dundubhi,乐器名。

打击乐器的一种,又作太鼓。

即在中空的木制圆筒上张皮,以供打击的乐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