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二讲 中国人文地理随堂巩固
【三维设计】(新课标)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应用创新演练 随堂基础巩固 新人教版必修2
【三维设计】(新课标)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应用创新演练随堂基础巩固新人教版必修2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拉美迁往欧洲D.从欧洲迁往非洲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农民工”流向可能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C.从流往内地D.从华北流往重庆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交通、通信困难D.甲地优美的环境解析:第1题,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第2题,近年来我国民工的流动方向主要为从内陆省区流向沿海省区。
第3题,较高的工资待遇是吸引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因素;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交通、通信困难是人口迁移的“阻力”;优美的环境会吸引甲地人口留在当地。
答案:1.C 2.A 3.A读“台湾省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4~5题。
4.对应图中a、b、c、d曲线所代表的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a是人口死亡率B.b是总人口数C.c是人口出生率D.d是人口机械增长率5.图中d曲线高峰值的形成因素是( )A.自然灾害B.政治C.经济D.解析:第4题,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可知a、b、c、d四曲线依次是总人口数、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
第5题,d 曲线在1949年出现高峰值是因为国民大量迁到台湾。
答案:4.D 5.B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民网东京1月30日电总务省30日公布了基于2011年居民基本登记册得出的人口迁移报告。
人口呈现向西移动的趋势,东北三县净迁出人口达41 226人,尤其是福岛县人口迁出53 122人,净迁出31 381人,近48年来首次超过3万人。
东京圈净迁入人口虽然也有62 809人,但比上年减少约3万人。
【三维设计】2018版高考地理(人教版 )一轮文档讲义:第二部分1.2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图1 人口迁移简图[读图1,回答问题](1)人口迁移的概念中包含了三大要素,即空间移位、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2)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
图中A 、B 和C 是三个不同地区。
人口从A 1到B 1,从C 1到A 2是迁移;从A 1到A 2,从C 1到C 2不是迁移。
图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图3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2、图3,回答问题](1)图2、图3均为人口迁移,其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均发生了改变。
(2)若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类,图2、图3反映的均为国内(国内或国际)人口迁移;假如有中国人移民到美国,则属于国际(国内或国际)人口迁移。
(3)图2中,人口迁入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上海和北京,人口迁出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西、四川、安徽。
(4)图2中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图3中的人口迁移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它与土壤、水源和矿产资源同属于自然环境因素。
(5)图2中人口大量迁入广东省,对其影响有:①有利:为广东省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教师授课备用图]1.1985~1990年省际人口迁移图中净迁入的省份大部分是东南沿海地区和内陆一些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地区,而净迁出省份多是内陆省区。
2.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图图示人口迁移集中在20~34年龄段,以青壮年迁移为主,最有可能是外出务工、经商,即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
而0~4岁迁移数量较大,是因为子女随父母迁移,与20~34岁年龄段人口迁移有直接相关性。
(教师根据课堂情况灵活选用)考点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变化”“三个因素”。
【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地图部分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讲基础知识——地图部分)[考纲要求]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等高线和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知识讲解]1、比例尺:也叫缩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比例尺的缩放: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
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000=1/1600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例题1、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例题2、按照1:5000000的比例尺,绘制一幅中国政区图,图纸的长度不得小于______厘米,图纸的宽度不得小于_______厘米。
(104厘米110厘米)例题3、在1:30000000比例尺的中国地形图上。
用尺子量某条河流的长度为21厘米,这条河流是我国的_________。
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第十八章 第二讲 中国人文地理
东: 韩国 、日本 2隔海相望的 东南:菲律宾 国家6个 南:马来西亚、文莱、 印度尼西亚
4.行政区划: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 5个 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 特别行政 区。
二、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1.众多的人口 (1)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 快 。 (2)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 是基本国策。
主要 农作物
粮 食 作 物
主要分布区及 商品粮基地 东北平原、华北 小麦 平原、西北灌溉 农业区 松嫩平 东北平原、华北 原、三 玉米 江平原 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 谷物 平原
分布区的 主要影响条件
利:地广人稀,土 壤肥沃,机械化程 度高,交通便利; 不利:热量不足, 复种指数低
主要 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及 商品粮基地 长江流 太湖平原、洞庭
黄河流域: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②河流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 、南京、 武汉 、重庆等 流域 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辽中南 、 ③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长江三角洲、
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 ;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地区
沿海 地区
优势
智力 资源和技术力量
西部 地区 种植业
绿洲
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1)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 南稻北麦 ”。 (2)主要作物优势分布区 作物 油料作物 分布区 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糖料作物 棉花
南方种植 甘蔗 ,北方种植 甜菜 三大棉区是 新疆南部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密集分布区域 ①铁路沿线:京广线 、京沪线、哈大线 等铁路沿线。
平原
西北内陆的胡麻, 河南的芝麻
光照好,作物耐旱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三维设计教师用书创意编排一模考前串讲与主观题增分Word版含答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三维设计教师用书创意编排考前串讲与主观题增分第一编考前串讲——构建知识体系[编者按]地理具有整体性,各地理要素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
一轮复习结束,对各地理主题要素进行串知整合,既能温故已学知识,更能构建知识体系,贯通知识联系。
帮考生理顺知识脉络,理清逻辑思维;做到思考有方向、答题不偏颇。
串讲(一)气候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气候的影响无处不在,渗透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各个环节。
气候对地理环境各要素影响的相关知识,点多面广,考生在作答时往往由于记不清而导致失分。
将气候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搭建成框架,条目化进行梳理,有助于考生分类存储知识,做到记得牢、调用准。
[相关知识串讲]一、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地形的影响(1)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蚀地貌广布。
(2)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
(3)湿润地带: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大、普遍,既有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
2.对水文的影响(1)对河流的影响: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对河流水系特征的影响①河流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雨林气候、海洋性气候——变化小;地中海气候——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夏季丰水期);②结冰期的长短:温带地区的河流可能出现结冰期(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不同) 降水量大的地区,河网密度较大,河流的长度较长(2)对湖泊的影响:①内流湖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位较低,盐度较高。
②外流湖区:降水丰富,湖泊面积较大,多为淡水湖。
(3)对沙漠地区水的影响:①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
②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下渗地下而成地下水。
(4)对海水性质和洋流的影响:①对海水盐度的影响:降水多,蒸发弱的地区一般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②风海流的形成:受盛行风的吹拂。
③上升流的形成:受离岸风的吹拂。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第十八单元世界地理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第十八单元世界地理单元综合提升区域特征分析类题目答题规范区域特征分析类题目多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某区域的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农业特征等,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要明确每一种特征的答题要点,最后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
典题示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摩洛哥是非洲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国家。
下图是摩洛哥位置、地形、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经常穿一种袍服,头上包着一条厚厚的头巾。
袍服很宽大,既可当作大衣、外套,又可当毯子和睡衣。
头巾天气炎热时可防暴晒,天气寒凉时可以御寒,起风时又可防止风沙的吹袭。
女子一般穿直垂脚踝的白色裙袍,整个身体,连同脸部被层层包起,只露两只眼睛。
(1)据图描述摩洛哥主要地形及分布特点。
(2)据图归纳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据材料一,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区布局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二,从摩洛哥阿拉伯人的民俗服装,说出当地气候显著特点。
[思维流程](1)材料一→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2)材料一→从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疏密、分布等方面分析(3)材料一→从图中分析城市分布→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原因(4)材料二→袍服、头巾、白色裙袍→光照强、温差大,风沙多答案:(1)多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高原分布在东部、南部。
(2)特点: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西北部)沿海地区。
原因:北部、西部为地中海气候,温和宜人;地形绝大多数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
(3)位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运便利;劳动力廉价,地价低廉,生产成本低;距离欧洲近,毗邻市场;政策支持。
(4)光照强;温差大;风沙大。
技法点拨角度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及成因:答题术语1.自然地理特征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位于××带(或××纬度)、××半球海陆位置××大陆××岸、××大洋××岸(或××大陆××部、××海洋的××部),隔××海峡与××相望气候特征气温全年高温,年较差较小;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温和),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年降水量丰富(稀少),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变化大),降水年际变化大(小)地形特征地形类型以高原(或盆地、山地、丘陵、平原)为主地形特征××高,××低,地势起伏较大,从××方向向××方向降低(升高或倾斜)河流特征水文特征年降水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年际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冬季会出现断流,含沙量小(大),结冰期长(短或无结冰期)地形特征流程长短,流向,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水系排列形式)等开发利用上游地区一般不适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一般水能资源不丰富,内河航运发达思考方向满分术语经济特征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国民经济结构以××为主,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发达(落后),科技水平高(低)居民××人种,人口分布在××,主要是××族,居民信奉××教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交通以××运输为主,交通枢纽是××,交通运输网密度大(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是经济(××)因素素养提升(2017·宁夏育才中学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世界地理教师文档新人教版
第十八章世界地理考情概览·备考定向第一节世界地理概况考点 世界地理概况 [知 识 整 合]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3)分布规律a.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七大洲中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有哪几个?提示亚洲、大洋洲、非洲。
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2)海底地形类型与特征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世界人口分布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种分布(2)①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a.国土面积较大的主要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
b.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命题角度一 区域自然特征1.(2015·浙江文综,2)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完成下题。
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 A .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 .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甲处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北极星的仰角极低,不易观察;乙处位于北印度洋,古代贸易船的动力以风力和洋流为主,且输出越瓷是去往非洲,船自东向西航行,与东北季风方向一致,所以风向来自船的右后方,故B正确;丙处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河水不会暴涨,故C项错误;丁处靠近索马里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看不到茂盛的草地,D项错误。
答案 B命题角度二区域空间定位2.(2015·安徽文综,24)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第二讲中国人文地理随堂巩固
2022 年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第二讲中国人文地理随堂稳固一、选择题《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照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 项指标,对我国 200 个城市 2022年度宜居情况做了评估。
以下图中数字是前30 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散布个数。
读图回答 1~2 题。
1.前 30 名城市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A.湘、粤、闽B.苏、皖、鄂C.京、辽、鲁D.沪、浙、赣2.西北地域的城市未排入前30 名,其主要限制要素可能是A.自然条件B.旅行资源C.城市建筑D.矿产资源分析:第 1 题,娴熟掌握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名称,联合图上数据与选项进行加法计算。
A 组合湘、粤、闽的前 30 名城市个数为: 1+ 5+1= 7 个。
同理,B 组合的城市个数为8 个,C为 6 个, D 为 6 个。
第 2 题,西北地域多沙漠,天气干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柔弱,人口环境容量小。
答案:2022·佛山模拟读“我国2022 年十大粮食输出和欠缺省份表示图”,达成3~ 4 题。
3.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益条件是①地形平展,光热充分②水源充分,土壤肥饶③人口稀罕,当地花费量较小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粮食输入前两位的省份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其需要大批调入粮食的最主要原由是A.耕地污染严重,单产低B.水旱灾祸频发,粮食减产快C.工业化和城市化占地多D.人口增添过快,粮食供应不足分析:第 3 题,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两省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故①错,由此可清除A、 C、 D 选项。
第4 题粮食输入前两位的省是广东省和浙江省,两省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耕地被大批占用,粮食不可以自给。
答案:我国国有公司劳动生产率存在地域差别。
读以下图并联合有关知识,回答5~6 题。
5.对于我国国有公司均匀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别,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湖北大于河北②山西大于江西③天津大于重庆④湖南大于海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分析:读图可知,劳动生产率湖北为“中”,河北为“较低”,天津为“较高”,重庆为“较低”,山西为“低”,江西“较低”,湖南为“较低”,海南为“中”。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第一讲中国自然地理随堂巩固
2022 年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第一讲中国自然地理随堂稳固一、选择题2022·绵阳模拟以下图为 116°E经线的一段L。
读图达成1~ 2 题。
1.经线 L 段最可能超越的纬度是A.20°N至 25°N C.32°N至 38°N B.28°N至D.30°N至34°N35°N2.相关地区特点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图示地区地跨我国润湿地域与半润湿地域B.图示地区农业耕种制度主假如一年三熟C.大别山南北双侧山麓地带自然景观差别明显D.春旱是影响本区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祸分析:第 1 题,记忆性知识,淮河大概在33°N,据此可判断答案。
第 2 题,秦岭—淮河为我国润湿、半润湿地域的分界限。
大别山所有位于亚热带地域,南北双侧自然景观差异不大。
答案:2022·苏锡常镇四市调研读我国林区、非林区年均匀降水量变化图,回答3~ 4 题。
3.图中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特点,说了然我国A.地形复杂,地势起伏比较大B.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大C.气压带微风带的挪动显然D.夏天风各年的强弱差别显然4.若丛林大面积受到损坏,则A.年降水量增添B.降水量年际变化增大C.蒸腾作用加强D.降水后下渗作用加强分析:第 3 题,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与夏天风的强弱不一样相关。
第 4 题,若丛林受到损坏,联合以下图非林区的降水变化可知,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增大。
答案:2022·杭州模拟2010 年 12 月 31 日,中国公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家产将形成新的格局。
下表是 2022 年部分国家和地域稀土储量、产量和花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达成 5~6题。
储量百产量百花费量国家分比 %分比 %百分比 %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资料缺失026其余513205.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 世纪 70 年月占世界总量的74%,到 2022 年仅占 36%,其主要原由是A.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大幅度增添B.我国新勘探的稀土资源少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分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花费量世界最多分析:联合表格不难做出判断,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分开采储量占36%,开采量占97%是主要原由。
【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板块命题直击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的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简述图中A河河水的主要来源,并说明其水文特征。
(3)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了“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
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并提出治理措施。
(4)酒泉等地的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层土上铺上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种技术叫“压砂技术”,简述酒泉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并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质量和产量的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干燥度线的分布可以看出其分布规律是东部由东南向西北增加,西部由西南向东北增加。
原因与降水多少和气温高低有关。
第(2)题,图中A河发源于祁连山,其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
其水文特征可从流量大小和季节变化、含沙量等方面描述。
第(3)题,湖泊面积变小与水源补给量少有关,水量补给量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有关,其治理措施可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分析。
第(4)题,酒泉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压砂技术”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增大瓜田的气温日较差,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进行,瓜果特别甜。
答案:(1)规律:东部由东南向西北增加;西部由西南向东北增加。
原因: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祁连山对气流有阻挡作用,易形成地形雨,加上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小,故此处干燥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2)高山冰雪融水。
汛期短且集中于夏季,冬季断流,为季节性河流,含沙量较小,流量较小。
(3)B湖面积缩小主要与A河水量减少、断流期延长有关;A河水量减少,断流与上游人口增加快、过度开垦、灌溉和生产用水增加有关。
措施:退耕还草,合理调配上、中、下游的用水量,恢复下游供水,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条件: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原因: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增大瓜田的气温日较差,有利于瓜果糖分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三维设计】(广西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第二讲 中国人文地理课件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地区 沿海 地区 沿边 侧重发展 科技园区 型高新技
量
术产业
国家的开放政策、 沿边 的地理优势
发展 贸易导向 型产业
优势
资源 、工业基础
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 产业
四、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兰新 京广
京沪
成昆
南昆 京九
五、中国的商业 1.基本概念 (1)商品:用来 交换 、进行买卖的物品。 (2)商业: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的部门。
珠江三角洲(I)
优势
劣势
水热资源充 足,地形平 坦,农作物一 年两熟,劳动 力丰富,传统 经验丰富,交 通便利
水热充足、地 形平坦,农作 物一年三熟; 劳动力丰富, 传统经验丰 富,交通便利
人均耕地少, 旱涝灾害频繁
人均耕地少, 受市场影响, 粮食种植面积 减少;洪涝灾 害较频繁
2.三大棉区
棉区
新疆南部
二、农业的分布与发展——因地制宜 (1)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 平原 地区, 西部地区有灌溉水源的平原、 河谷 和绿洲。
(2)主要作物优势分布区
油 糖料 料作 作物 物— —— —长 南江 方油种菜植甘 带蔗 和, 黄北 淮方 花种 生植 区甜菜 棉花——三大棉区是新疆 南部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长江流域
C.第三级阶梯上
D.中部经济地带
解析:第(1)题,新疆的棉花产量最大。湖北以水稻种植为主, 小麦产量很小。辽宁位于暖温带,大豆种植不多。吉林是我 国的玉米带。第(2)题,鄂、川、皖、苏、湘均位于长江流域, 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川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江苏 属东部经济地带。 答案:(1)D (2)B
三维设计地理第一轮高考总复习课件第部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二讲中国地理分区
态生 利于排水,龙舟 风通以沙铁;路黄、土公高路原为 n(i)s活g问htēà洪 (“竞s红h涝赛u漠ǐ灾、t化ǐ)害污游”“、染泳石水、漠体酸化雨” 、(水原主hu,土黑án冬流 土ɡ 季t失流ǔ溜;失ɡā冰o东和y北湿uá平地n)
第十九页,共50页。
第二十页,共50页。
第二十一页,共50页。
西三角 经济圈
能西 的源部 拉(大 动水开电发)、优矿惠产政资策源;丰三富峡;等水工运程便建利设;交后通;不外便贸;环观境念差落
东北
能源、水资源供
(dōngběi) 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重工业基础 应(gōngyìng)不足;
经 好,农业(nóngyè)发达;振兴东北政策 设备落后;产业
济圈
结构单一
尔吉斯斯坦、 哈萨克斯坦、
省区
特征
北京市
台湾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以平原为主, 地形 西面、北面 山地为主,多火山、 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地震
为山地
温带季风气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
气候
候
气候,温暖湿润 水稀少,气候干旱
农产品
稻米、甘蔗(gān 小麦(xiǎomài)、zhe)、茶叶、热带 玉米、蔬菜 及亚热带水果、樟
Image
第五十页,共50页。
林业:南主方要地分区布在 西南、东南山区, 资 茶、油桐、毛竹、 源 常 杉树规水、能资樟源源树缺丰繁乏富多,水 能丰富(fēngfù),有 色金属矿丰富
林业北:方主地要区分布 在大小兴安岭和长 白山地天然林区
煤水、资石源油不(s足híy(bóùuz)、ú) 天然气常规能源充 足,铁矿丰富
(fēngfù)
D_呼___和___浩__、特e_乌___鲁___木__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
下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
读图回答1~2题。
1.前30名城市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 ) A.湘、粤、闽B.苏、皖、鄂
C.京、辽、鲁D.沪、浙、赣
2.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A.自然条件B.旅游资源
C.城市建筑D.矿产资源
解析:第1题,熟练掌握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名称,结合图上数据与选项进行加法计算。
A组合湘、粤、闽的前30名城市个数为:1+5+1=7(个)。
同理,B组合的城市个数为8个,C为6个,D为6个。
第2题,西北地区多荒漠,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容量小。
答案:1.B 2.A
(2012·佛山模拟)读“我国2007年十大粮食输出和短缺省份示意图”,完成3~4题。
3.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4.粮食输入前两位的省份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其需要大量调入粮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污染严重,单产低
B.水旱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快
C.工业化和城市化占地多
D.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给不足
解析:第3题,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两省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故①错,由此可排除A、C、D选项。
第4题粮食输入前两位的省是广东省和浙江省,两省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耕地被大量占用,粮食不能自给。
答案:3.B 4.C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6题。
5.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湖北大于河北②山西大于江西③天津大于重庆④湖南大于海南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读图可知,劳动生产率湖北为“中”,河北为“较低”,天津为“较高”,重庆为“较低”,山西为“低”,江西“较低”,湖南为“较低”,海南为“中”。
比较后可知①、③正确。
答案:C
6.我国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内陆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①劳动者数量较多②市场化程度较高③企业规模较大
④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④
解析:市场化程度高,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它们都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生产率高的原因。
答案:D
二、综合题
7.读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C)分布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十分相近,但冬季温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2)海南岛成为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冬季影响该岛蔬菜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A城是我国沿海和远洋运输南方航线的中心。
请说明该港口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4)近50年来洞庭湖与青海湖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小,分别说明其减少的人为原因。
(5)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已跃居世界第一。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汽车基地构成了长江沿江“汽车工业走廊”。
运用区位理论分析“汽车工业走廊”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从海陆位置、地形、洋流方面分析。
第(2)题,冬季海南岛降水少,制约蔬菜生长。
第(3)题,从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经济腹地、城市依托方面分析。
第(4)题,青海湖减小与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小等有关,洞庭湖减小与围湖造田和上游水土流失有关。
第(5)题,从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入手分析(如地形、水源、交通、资源、能源、劳动力、科技等)。
答案:(1)地形: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台北地处平原,地势高低差异导致气温差异。
位置:昆明位于内陆,台北位于沿海,冬季两地受海陆影响差异明显(或昆明气候的大陆性强,台北气候海洋性强);洋流:台北冬季受日本暖流增温影响。
(2)水分。
冬季该岛雨季已经结束,降水稀少;纬度低,光照强,蒸发旺盛。
(3)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方面珠江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江阔水深的珠江,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停泊所需的空间。
(4)青海湖面积减小是因为湖区周围开荒,灌溉用水增加,入湖水量减小;洞庭湖面积减小主要是因为围湖造田,其次是上游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5)“汽车工业走廊”位于长江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其用地、用水充足;长江流域内资源(耕地、煤、天然气、金属矿等)丰富,能源(水电、火电、核电)充足;流域内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汽车工业走廊”邻近市场;钢铁工业(宝钢、武钢等大型企业)发达,邻近钢铁工业产地;流域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依托长
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铁路、公路,以及长江南北支流和交通干线,运输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