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M框架下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根据ERM模式解读和实施风险
根据ERM模式解读和实施风险引言风险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企业需要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风险,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稳定运营。
本文将基于ERM模式(企业风险管理)来解读和实施风险。
ERM模式简介ERM模式是一种综合的方法,用于识别、评估和应对组织面临的风险。
它包括以下主要组成部分:1. 风险识别:通过分析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识别可能对组织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以确定其对组织的潜在影响和概率。
3. 风险应对: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计划,包括减轻、转移、接受或避免风险的措施。
4. 风险监控:跟踪和监测风险的实施情况,定期评估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
风险解读和实施基于ERM模式,风险解读和实施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 风险识别:通过审查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识别可能的风险。
这包括分析市场趋势、竞争对手、法规变化等因素。
同时,与内部部门沟通,收集各级管理层和员工的意见和反馈。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潜在影响和发生概率。
可以使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如概率统计、历史数据分析、专家意见等。
3. 风险应对: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这可能包括制定应急计划、购买保险、改变商业策略等。
4. 风险监控:跟踪和监测风险的实施情况,确保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有效。
定期评估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和改进。
结论根据ERM模式解读和实施风险,有助于组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保护组织的利益和稳定运营。
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组织能够更好地应对潜在的风险挑战。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ERM框架分析
E RM 是 内部 审 计 的 新 内容 和 新 领 域 。
管理者在 没有采取 任何 会改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 影响措施情况下 , 或 企业所面
临的风险及 应对方 案 ) 再用评估技术确定企业 的剩余风险 ( , 采取 了有关风险管 理措施后应存在 的风 险 ) 应对风险 。 般来讲 , 。 一 . 风险的应对 可分为规避风 险 、 减
少风险 、 担风险和接受风险 四类 。应根据这 四类风险来制定不 同方案 , 在风 共 并
通, 还包括将相关信息与企业外部相关方 的有效沟通和交换 , 为企业风险管理 的运行提供重要信息 。监督 。指评估风 险管理要素 的内 容和运行 , 以及评价某一时期 的执行质量过程 。目前有一 种监 督方式即持续监督和个别评估 。通常又是两者结合使用。学术 界普遍认
关键词 : 风险导 向 内部审计 企业风险管理 E M框 架产 生背景及框 架构成 要素 R
一
、
( )R 一 E M框 架产生背景 19 9 4年 C S O O颁布 了《内部控 制— —整体框架 》, 以帮助企业及其他 主体评估并改善 内部控 制体系。
此后 , 该框架广泛应用于政策 、 规则制定 及管制中 , 众多 企业应用该框 架以更好 地控制其实现预定 目标过程 中的活动 。 “ 在 安然 ”、 世 “
维普资讯
财佘 通讯 ・ 学术 2 0 年第 2 08 期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E M框架分析 R
论全面风险管理(ERM)框架体系的构建
论全面风险管理(ERM)框架体系的构建引言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综合性的框架和流程,全面管理整个组织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随着全球化和商业高度复杂化的趋势,企业日益意识到仅仅管理特定风险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来提高企业的稳定性、适应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的构建,并重点介绍其主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步骤。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构建一个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基础。
企业应该通过识别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潜在风险来评估它们的潜在影响。
常用的工具包括风险矩阵、风险地图和风险评估矩阵等。
2. 风险规划和策略制定在进行风险管理之前,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风险规划和策略。
这包括确定应对各种风险的策略和方法,并将其整合到企业的战略和目标中。
风险规划应该考虑到各种方面,包括财务、运营、法律、市场等。
3. 风险监测和控制风险监测和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
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的变化和演变。
这包括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4. 风险应对和响应当风险发生或风险水平超过企业的接受范围时,企业需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应对和响应。
这包括制定和实施紧急预案、调整业务流程、重新分配资源等。
5. 风险传播和信息共享全面风险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传播和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共享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同时促进各个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步骤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需要以下步骤:1. 确定目标和范围企业应该明确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范围和预期成果。
这样可以确保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 识别和评估风险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例如风险矩阵和风险评估矩阵,对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被各 国广 泛 接 受 . 0 3年 7月 , Os 20 C O委 员 会 在 内部
框架 的基础 上 , 合 萨班 斯 法 案 (O 结 S X法 案 ) 以及 理 论
界 和实务界 对 内部控 制 框 架 提 出 的一 些 改进 建 议 , 发 布 了企 业 风 险 管 理 框架 ( nep i i n g me t e tr r er k ma a e n s s fa wok rme r ,以下 简 称 E RM 框 架 ) 案 , 内部 控 制 草 在 思想 的基础 上将 风险管 理 的理念 更为 全面 和深 刻 的嵌 入 其 中 , 出 了全新 的 风 险管 理 理 念. RM 框 架 将 内 提 E 部 控制 与风 险管理 的关 联性 推进 至一种 近于无 缝 的结
维普资讯
北京 师 范 大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B in r l iest Nau a ce c) o r a ej gNo ma v riy( t r l in e o i Un S
20 — 08 08
这 有 利 于 我 国 商业 银 行更 好 地 满 足监 管要 求 . 应用 E M 框 架 进 行 商 业 银 行 内 部 控 制 的建 设 在 我 国还 属 于 起 步 阶段 , R 借 鉴 和 学 习 发 达 国 家银 行 业 以 E RM 框 架 为 指 导 的 全 面 风 险 管 理 理 论 、 法 和 经 验 , 助 于 完 善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内部 控 制 和 方 有 风 险 管理 体 系. 关键词 E RM 框 架 ; 业 银 行 ;内部 控制 商
3 )实施 E RM 框 架 有利 于我 国商业 银行 更好 地满 足监
基于ERM模式的公司治理与企业内部审计关系研究
理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 则股东完全可以像经理人一样了 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 。会造成资源的自由配置. 严重时会引起市场关闭 ; 而事后信息不对称则会引发道德
[ 收稿 日期 】 0 — 4 0 2 90—9 0 [ 作者简 介】 唐振达 。 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副教授 、 高级 会计 师 ,
2 1 年 2月 00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 n a a e n no main z t n i aM n g me t fr to ia i I o
F b ,0 0 e .2 1
Vo .3, . 1 1 No3
第 1 卷第 3期 3
基于 E M 模式的公司治理与企业 内部审计关系研究 R
主要 研 究 方 向 : 审 计 理 论 与 实务 。 内部
风险, 从而引起掌握信息优势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 因此, 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克服代理人可能作出的 “ 向选择” 逆
将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列入各部 门经济责任制考核的内 担保, 一旦客户无还款能力由其负责偿还。同时, 对销售人 容, 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同个人利益挂钩 。节约开支, 降低 员制定销售指标和回款指标 , 回款与个人利益挂钩, 严格 消耗,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 堵塞资金使用上的漏洞 , 减少不 考核 , 如有坏账要有相应的经济处罚 , 从而加快企业资金 必要的资金 占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的关系简单化 、 条理化 , 重点分析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的关 系、 内部审计在公 司治理 中的定位和作用等难点 问题 . 提 出内部审计应随着不同的公 司治理 目标 , 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承担不同的角色
[ 关键词] 公司治理; 部审计; 内 关系; 定位; 作用
d i 1 .9 9 i n 1 7 o : 0 3 6  ̄. s .6 3—0 9 .0 0 0 .2 s 14 2 1.3 0 5
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思考【呕心沥血整理版】
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思考要: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大,于是不少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运而生。
本文在阐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法,并提出了保证其应用的措施.关键字: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措施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
它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为导向,在高风险领域进行项目审计,缩小审计范围,降低审计风险。
最重要的是,这种审计模式需要提前告知企业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风险,为企业规避这些不利风险出谋划策,从而将防范提至事前。
(一)审计的重点不同传统的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的内部控制为出发点,重点进行单个项目的审计。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在熟悉被审单位内控的情况下,主要分析企业当前极其未来所面临的经营和战略风险,对一些重大的风险领域进行实质性测试和余额细节测试,同时告知企业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使企业主动地规避这些风险。
这样审计人员就能实质性地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
(二)风险的认识不同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风险是在审查被审单位中面临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而这两种风险是在审查被审单位的报表中才可能面临的.而现代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采取的是主动防御风险的措施,先要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同时把企业面临的这些风险如实上报企业,充当企业管理的高参。
(三)分析着重点不同在以往的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主要偏向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分析,找出其中的漏洞,从而对可疑的财务报表审计事项进行审计,是一种事后审计状态.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主要对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和法律体系等各方面的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精确判断出企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找出规避这些风险的手段和方法,是一种事前审计状态。
(四)导向不同以往的内部审计是以内部控制为导向,也就是业务导向审计阶段,对企业的报表查错防弊。
浅谈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新理念的模式及实施
浅谈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新理念的模式及实施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是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思想和实践的一种内部审计理念和方法,旨在通过将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风险管理建议和审计策略,帮助企业实现业务目标的有效实施。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风险管理的整合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需要将风险管理全面地整合到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
具体操作包括,首先要在审计计划制定阶段,将风险评估纳入审计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筛选;其次,在实施过程中,利用风险评估的结果,对重点审计对象进行更为深入地审计,对涉及较高风险的业务和操作进行详细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最后,在检查和审查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风险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通过评价其有效性和实现程度,提出可行性评价和建议。
二、审计风险评估的深化审计风险评估是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下,管理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远远超过传统模式,检查的基础数据也有了大量的变化,因此,风险评估需要一个更体系化的方法来分析实际的风险情况。
对于复杂业务和操作,风险评估可以采用更为深入的方法,例如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关键业务、流程和操作进行深入和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
三、风险管理与审计结合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需要实现风险管理和审计相结合,强调从风险的角度查看业务和操作问题,并从改善风险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
在实际操作中,风险管理和审计的衔接应该具体化到具体的要素上,首先需要梳理企业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再在内部审计中设置相应的审计点和检查标准,以从全面的视角分析风险,并提出定向的改进措施。
此外,审计过程中,风险管理人员也应该参与到风险评估和审计任务中,为审计人员提供相应的风险管理支持和及时的建议。
综上所述,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是以风险管理为理念和方法,结合审计实践,突出风险管理与审计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而提出可行性建议的一种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应用论文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究一、风险管理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结合评价和管理风险在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审计的时候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注重风险,通过选择项目的风险度并且减低风险,来改善和评估整个企业的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首先了解和评价被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然后判断和分析此单位的风险程度,并且对审计提出建议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审计策略进行控制,让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尽可能的降低到最低,最后让企业实现运营目标。
企业的目标和风险进行结合,让企业的管理和治理层提供价值性的服务。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该把重点从风险控制转移到风险管理上。
因此,内部审计目前不仅仅只关注内部控制,还需要把风险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联系根据我国近几年来的规范修改和补充,使得目前我国在企业风险管理中非常关注企业风险,使得改善和修改风险成为目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重心。
所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和企业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就成为我们分析的目标:(一)企业风险管理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在过去,内部控制一直都以为是为了让外部审计职业风险进行减少的工具,而不是对管理者进行服务。
而现在,首先erm把战略目标进行增加,然后将企业风险更多的关注根本性、重大性的战略问题;然后,在icif的五要素基础之上加入三个要素,即风险评估、事件识别和目标设定,这总共八个要素共同组建了完整的风险管理;最后,erm提倡把所有层次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的覆盖,包括企业的整体层次、分支机构、子公司和业务单位,而这些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和治理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它包涵了企业内部控制和治理方面的全部风险,而这些风险也恰恰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
因此,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就是企业风险管理。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现,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现实的指导企业在高风险的内部审计中,通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认知了一种新理念,但是却没有让内部审计人员有一个具体思路进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现。
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
方。
风险监控与报告
风险监控
定期对组织的风险状况进行跟踪 和监控,确保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
风险报告
编制定期风险报告,向上级管理层 汇报组织的风险状况。
风险调整与改进
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持续改进风险管理效果。
03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ERM和COSO框架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 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也有许多共同点。
ERM更侧重于全面风险管理,而COSO 框架更侧重于内部控制。然而,两者都 强调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重要性。
为了实现更好的风险管理效果,企业可 以将ERM和COSO框架进行整合。通过 整合两个框架,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全面 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企
风险评估方法
包括风险矩阵、敏感性分 析、情景分析等。
风险评级与排序
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 行评级和排序,以便优先 处理高风险。
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应对计划
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 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
措施。
风险规避
采取措施避免风险的发 生。
风险降低
通过改善管理、加强内 部控制等手段降低风险
的危害程度。
风险转移
增强内部控制和合规性
02
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和合规性的审查和评估,帮助企业或
组织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提高运营效率和效果。
提高企业或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03
通过有效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企业或组织能够向利益相关
者展示其运营的稳健性和可靠性,增强信任和信心。
02 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01
02
03
风险识别
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式_李巧云
管理能力,也实现了审计价值,湘钢监察审计部连续两届成功地 被评为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
三、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模式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 随着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已发展到以风 险管理为标志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企 业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优 先次序,依据风险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 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 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 助 企 业 管 理 风 险 ,实 现 企 业 价 值 增 值 的 独 立 、客 观 的 确 认 和 咨 询活动。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风险导向外部审计的差异 虽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都高度重视对审计客体 的风险评估,但是风险导向的内涵、目标和范围在内部审计和外 部审计中是完全不一样的。 1、两者的内涵不同。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内部审计的主体 组 织 的 内 部 控 制 为 基 础 、同 时 考 虑 公 司 治 理 在 内 的 、以 组 织 整 体 风险作为审计重点的一种审计。 这里的风险突出的是审计对象的 含义。 而风险导向外部审计是指审计主体在进行审计程序时,首 先评估企业的风险, 然后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确定审计的重 点,从而决定审计资源的分配,进而确定余额测试和交易测试的 内容。 这里的风险导向实质是一种审计策略。 2、两者的目标不同。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在于通过对风 险评估来提出风险管理的对策,有效降低所在组织的风险,从而 增加企业的价值,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而风险导向外部审 计的目标则在于通过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来服务于审计 主体,维护审计主体自身的利益。 3、风险范围不同。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的风险是针对组织所 有目标、所有管理层次的 各种 性质 的 全部 风险 ,即 ERM 中 关注 的 全部风险,包括战略风险、报告风险、遵循风险和经营风险。 而风 险导向外部审计中的风险只是与企业报告的编制流程相关的、影 响企业报表公允性的内部控 制失 效风 险, 即 ERM 关注 的 报告 风 险中的财务报告风险。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 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性目标、 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它 规定了如何分配审计资源,如何控制审计风险、规划审计程序,如 何搜集审计证据,如何形成审计结论等问题。 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 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 内部审计要成为企业价值链上一个 必 要 的 环 节 ,其 目 标 就 应 当 与 企 业 的 目 标 保 持 一 致 。 国 际 内 部 审 计 师 协 会 通 过 并 于 2004 年 1 月 1 日 实 施 的 《内 部 审 计 实 务 标 准》导言中关于内部审计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 确 认 和 咨 询 活 动 ,旨 在 增 加 价 值 和 改 善 组 织 的 运 营 。 它 通 过 应 用 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 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从这一定义中可以认识到内部审 计是一项确认和咨询活动,是为增加价值和改善运营、实现组织 的目标服务的。 与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目标不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目标更 注重与企业目标的直接关联, 在创造价值的企业目标作用下,内 部审计目标是降低风险,增加价值。 不仅仅是降低审计风险,而且
内部审计工作风险导向方法
内部审计工作风险导向方法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日益凸显。
风险导向方法的引入,为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审计方法。
它将审计资源重点分配到高风险领域,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与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相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更加注重前瞻性和预防性,强调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重要性1、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通过对风险的评估,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审计项目和审计重点,避免审计资源的浪费,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同时,关注高风险领域能够更有效地发现问题,提高审计的效果。
2、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风险评估和审计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3、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够为企业提供有关风险的信息和建议,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科学的决策,从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流程1、风险识别这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第一步。
内部审计人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企业的战略规划、财务报表、业务流程文档等,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
2、风险评估在识别出风险因素后,需要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如问卷调查、专家评估、风险矩阵等。
3、制定审计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和审计项目,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4、实施审计按照审计计划,运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收集审计证据,对审计项目进行审查和评价。
5、报告审计结果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情况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向管理层汇报,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6、跟踪审计整改对审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确保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落实。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过程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过程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为了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这些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一种注重发现和评估企业面临风险的审计方法,它与传统的符合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相比,更加注重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在内部审计中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识别和管理风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在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内部审计时,首先需要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范围。
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企业提供独立和客观的意见,帮助企业管理层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企业面临的风险。
在确定审计目标的还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业务和风险环境,明确审计的范围和重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强调在内部审计中更加注重风险评估和控制。
在进行内部审计时,需要通过风险评估的方法,识别和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战略风险、业务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等。
针对不同的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和方法,通过对相关业务流程、控制措施和信息系统的审计,评估企业的风险暴露程度和风险管理能力,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和改进空间。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内部审计工作还需要重视风险沟通和报告。
审计人员需要及时与企业管理层和相关部门开展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审计报告应该清晰地概括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同时需要突出重点、全面客观地呈现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的情况,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和管理的依据。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需要注重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改进。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客观和有效开展。
企业还需要持续改进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引入先进的审计工具和技术手段,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水平和质量。
ERM框架下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 —考虑内部审计工作》 将内部审计定义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 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1年在其发布的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 中对内部审计定义: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 客 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 运作效率。 它采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 控制和治 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 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它的目标。 从IIA对内 部审计的定义可以看到内部审计的范围已延伸到企业风险管理, 该定义认为内部审计是针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 进行评价和改善所必需的, 过去内部审计主要限于财务控制, 目的 在于保护资产的安全,保证财务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以及对外提供 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现在内部审计范围扩大了, 要求内部审计部门 对本企业有效经营、 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检查, 并将内部控制 的范围与风险管理结合起来,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性质和程度进 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事实表明, 风险管理已发展成为内部审计的一 项重要内容。 一是内部审计是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从内部审 计发展趋势来看, 内部审计不仅越来越关注风险, 同时也是风险管 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更强调确认经营风险是否得到有效
统融入到整个企业的运做过程中。 在沟通环节, 企业的风险管理要 将风险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内部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 的控制措施。 风险信息沟通是双向的,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评价 及时地传达给相关人员。 八是内部 报告系统证明风险信息被准确、 审计在监督的作用。 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中应当建立监督机制, 这种 监督是对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和各组成部分绩效进行评价的过程。 内部审计人员因为其独立性、 专职性、 有效性、 权威性在绩效评价 中具有中立的地位, 所作出的评价比较客观, 可将监督工作真正落 实在实处,并将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传递到管理层和董 事会,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评价和建设职能。 参考文献: [1] 刘志远: 《高级财务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 [2] 杨雄胜: 《高级财务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3]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审计》 中国财政 , 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4] 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 《 》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编辑 代 娟 )
基于ERM新框架的S公司风险管理问题
通过多种方法全面识别组织面临的内外部风险, 并进行评估。
风险应对措施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 施。
风险监控与报告
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报告风险状况,及时应 对风险变化。
风险管理效果评估
定期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 进风险管理效果。
03
S公司风险管理现状分析源自S公司概况成立时间
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企 业。
业务范围
涵盖金融科技、支付、财富管理等多元化业 务。
员工规模
拥有超过5000名员工,总部位于北京。
S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风险管理工具
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如风险矩 阵、蒙特卡洛模拟等。
风险管理体系
S公司已建立初步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 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等环节。
目标设定
明确组织战略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确定风险管理策 略。
事件识别
全面识别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内外部风险事件。
ERM新框架的核心要素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事件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 定风险级别和影响程度。
风险应对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和措施。
控制活动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执行。
S公司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风险防 范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需求。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了针对性 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为S公司优化风险管理提供 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主要基于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缺乏对S公司风险管理的实地调查和访谈,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和局限性。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作者:王学龙郝斯佳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07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复杂的组织内部关系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市场,使经济社会中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企业承担的风险也随之加大。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需要顺势而为,不断调整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审计目标。
内部审计不仅关注内部控制,也积极参与到企业的风险管理;审计目标从过去被动地差错纠弊,变为主动地帮助企业增加价值。
因此,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提出满足了现代企业对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更高要求。
一、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含义及特点(一)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含义狭义的企业风险指有碍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威胁因素,通常分为三大类:外部环境风险、经营过程和资产损失风险、以及信息风险。
由于事后补偿的保险难以发挥对组织风险结果予以弥补的作用,因此,风险管理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基于此,COSO委员会于2004年正式提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简称ERM),将企业风险管理定义为:是一个受机构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影响的过程,它可以运用在战略设定并贯穿于企业当中,设计企业风险管理旨在确认影响机构的潜在事件,并在风险偏好内管理风险,为机构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企业风险管理(ERM)由以下八个要素构成: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确认、风险评估、风险回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
这八个方面组成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种观点认为,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风险就是审计风险;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的“风险”不是单纯意义的“审计风险”,更大意义上是指企业风险。
在《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第六版中提到“现在的内部审计人员要运用前后一致的方法来理解和评估审计风险,包括与单个被审计机构有关联的风险以及整个组织所面临的整体风险”,可见,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是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方法,以对整个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与改善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审计理念。
基于 ERM 框架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
基于 ERM 框架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作者:柴洁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12期文/柴洁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风险已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在风险管理的框架下进行控制评价,已经成为企业内控体系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强化中国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资本市场的顺畅运行。
一、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概述2004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COSO委员会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简称“ERM框架”)。
由于原有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不能满足人们对风险的管理,ERM框架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新理念。
它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机构及基层职员共同实施,广泛应用于从企业战略目标以及企业各个层次的活动中。
其宗旨在于甄别影响企业的潜在风险因素,并在企业的风险偏好范围内评估风险。
全面风险管理的要素一般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反馈、监督控制等。
ERM框架在原有目标体系中增加了战略目标,在风险管理要素中添加了目标设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对策等要素,体现了内部控制为风险管理服务的新型理念。
它不但能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而且使得企业风险管理过程更趋于完善,具有实效。
ERM框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企业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第二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反馈以及监督控制等;第三是企业各个层级。
企业的每个层级都遵循第一、第二层次要素的要求,具体进行风险管理。
2008年,我国政府部门也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它是在借鉴美国ERM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其基本框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项要素构成。
二、我国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内部环境不够完善,内部控制基础比较薄弱内部环境包括公司管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审计制度、企业文化等内容。
强化内部审计改善企业风险管理
BUSINESS CULTURE管理理念• Concept of managemen管理理念Concept ofmanagement文/张超成彭琳田刘毅杰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进行风险 防控的重要手段.在企业风险管理 环境下强化内部审计,以风险为导 向进行内部审计.加强内部审计在 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建设,不仅可 以提升风险预防的有效性.更能充 分利用内部控制的优势.进一步促 使企业早日实现经营目标.随着社会不断地发生经济. 政治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 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放大.逐渐 积累形成了一个高度复杂的潜在风 险组合,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导 致失去时机.从而削弱甚至彻底摧 毁一个组织的商业模式和品牌。
在 内审过程中以ERM 视角进行企业治 理,可以进一步保证企业的有效 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概述CIIA 发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延用了 NA 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 活动.在内部审计活动中采用客观标准的审计手段.对企业的业务 活动.内部控制深入审核考察.以 及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公正评 价.进而促使企业在组织治理.增 加价值和实现目标等方面有所作 为.与此同时,风险管理等内容在 内审中的重要性在《准则> 中被反 复强调。
企业风险管理(ERM )是针对 企业在实现企业将来的战略目标的 过程中.尽力将各类不稳定因素产 生的不良影响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的方法和过程.并强调优先处理引 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而相 对风险较低的押后处理,进而确保 和促进组织的整体利益实现。
风险管理是管理.控制可能影 响组织的潜在事件.囊括涵盖了企 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以风险为导向开展内部审计,在企业全局的 角度拓宽了审计活动发生的辐射范 围.并更加清晰地呈现企业的整体 经营状况.方便针对相关要素开展 治理活动.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作用内部审计总是立足于企业全局 整体的考量.发挥着审计监督的综 合效能.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更加客 观全局地衡量风险,推动企业开展 风险管理,提供风险控制建议给业 务管理部门,参与风险管理过程, 主动协调风险管理的不同环节.并 使得风险在整个组织中最小化.改 善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状况.内部审计部门作为独立部门. 更加公正地为风险管理提供最基础 的支持.内审部门直接对企业最 高领导层负责.针对企业内部的监 督职能,如能有效地发挥其监督作 用.通过内部审计提出的风险管理2020.03N0.46255BUSINESS CULTUREConcept of managemen .管理理念决策对整个企业负有直接责任.不 会因为个别部门而导致不科学.不 合理的风险决策.这有助于加强企 业经营管理。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文献综述_杨惠贤
·综合(下)2009年第7期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文献综述杨惠贤1付蓉2(1.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5;2.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陕西咸阳712000)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内部审计进入风险导向阶段,作为现代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日益得到国内外学者和组织机构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发展、基本理论和应用等方面,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风险导向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文献综述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综述(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发展研究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的原因或必要性,王光远在1994年发表《论管理审计的概念》和《管理审计鉴证的基本准则》首次把我国内部审计从过去财务审计向协助企业管理方向发展。
2002年王光远又在《内向型管理审计:从控制导向到风险导向》一文中对内部审计对于企业风险预防和监控提出深入见解。
严辉(2004)从管理学和法律规范的角度考察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指出: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经营以及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使企业所面临的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内部审计要适应这样的管理环境也必须进行变革。
环境的多样化和多变性促使内部审计必须更加注重对风险的分析,内部审计必须注重价值的创造,内部审计必须提供满足不同顾客要求的服务。
第二,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企业再造理论)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内部审计暴露出难以规避的问题,以致影响内部审计的发展。
内部审计应该进行变革而风险是变革中的重要因素。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注于企业风险,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各种内、外部风险,为企业构筑利用机会或减轻威胁的战略,使内部审计成为创造企业价值的链条中的必要环节。
第三,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相关的法规纷纷出台,并在具体内容中体现了三者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这些法规要求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承担一定职责,由此推动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的背景分析(一)企业经营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随着经济世界化发展,企业生存和发展在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企业不但受到本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国际政治环境和金融形势的影响。
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难以预测,其面临的经营风险也持续增大。
经营的不确定性导致盈利水平、偿债水平和持续经营水平等状况的不确定性,所以,近年企业破产或被兼并的现象屡见不鲜。
风险现在已成为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管理与控制风险变得更加重要。
内部审计组织实行的风险导向审计是通过管理和控制风险,协助企业在充满风险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组织不但通过风险分析、风险评估来确定审计计划和具体项目审计重点,还使用一定的方法实行风险管理。
首先即时了解影响经营业绩的关键性风险的性质,确定产生风险的根本原因,制定排除、防止或减轻风险的措施;其次更好地分析有着不同风险与收益的战略决策,比较各种投资或筹资方案;最后对存有严重风险的部门、地区或环节加以控制,同时为企业管理者制定经营决策、方针和计划提供参考。
正是这种以风险评价为基础的审计模式使内部审计组织能够即时协助企业管理者了解风险信息,并在风险与机遇中寻求均衡点,也正是这种审计模式使整个企业在风险环境中由被动受损到主动控制和排解风险,从而能够谨慎快速地在风险环境中发展壮大。
(二)传统审计方法的内在缺陷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内在原因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绝绝大多数使用着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
而这两种审计模式因为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内部审计的审计效率低下、审计结论缺乏可操作性。
在账项基础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将精力主要放在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及其相关凭证的审查上,着重去验算其会计金额,以证实账簿和报表数字的准确性。
这种审计方式只适用于小规模企业的财务审计,要使用其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则存有着严重的缺陷:首先,审计效率低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保证 的过程 。它也是包括 了整个企业所有的风险。 因此 ,可 以看 出 ,风 险导向内部 审计 的审计对象就 是 E R M,帮助 E R M确认 风险 ,在确认 过 程 中根据 具体 的事项不 断调整 审计 战略、确定审计重点 ;而企业 内部人 员通过 向内部 审计人员咨询 的方式 ,也能够更 有效率地参与 到 E R M 中 来。 监控方式 改进 , 完 善企业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的一项工作 就是评估 风险管理系统对 已确认 的风 险所提 出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的适 当性 及其有 效性 ,也就是说 ,内部 审计部 门在进行审计时候 ,不但对有关部 门所采 用的控制手段的充分适 当性进行检验 , 对于那些缺乏充分地风 险控制 的 部分 ,要提出来并给出合理建议 。同时还需要评价高级管理层 制定风险 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能否将 剩余风 险降低在董事会可接受 水平 ,这些步 骤的施行能够使得管理层更好 地改 善风险管理和 内部控制 。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监督 企业更好进行 内部治理 。企业管理 层在进行 战略决策的时候 ,需要 充分地 分析 企业 内部 的风 险,针 对 风险做 出决 策 。但是能够做出有效决策的前提是所识别 到的风 险必须 真实完整 ,这 就依靠风险导 向内部审计能够给管理层提供 可靠 的信 息。同时 ,风险导 向内部审计 符合 E R M所 提出的全局观 念 ,不但要检查本企业 的风险情 况 ,还要观察行业内其 他企业 的经 营状况乃 至整 个市 场 的经营风 险水 平 。各个业务管理部门 由于其 本身职能 的局限性 ,无 法有效识别 风 险。 而 内部审计人员 由于其本身独立于其他部 门 , 可 以从全 局出发 、苦干地 对风险进行识别并且及时建议相关 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 险。因而 内部审 计人员可 以作为企业长期风险和决 策的协调 者,帮助管理 层更好做 出决 策 ,有效实施公司治理 。 风险导 向内 部 审 计 促 使 公 司 治 理 和 风 险 管 理 更 加 互 补 。严 晖 ( 2 0 0 4 )提 出,由于持有广义的风险观 ,以风险为核 心和 出发 点的风 险 导 向内部审计 ,从事后反应式的评价和反馈 转变 为更加 能动、及时 的前 馈和实时反应 ,成为沟通公司治理和风 险管理 的 “ 桥梁 ” ,从 而使得公 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发生互补作用。
E R M 框 架 下 企 业 风 险导 向 内部 审计
卢 婷婷
摘 要 : 内部 审计历 史源远 流长,经历 了一 系列 的发展过程 ,风 险导 向内部 审计是近几年 来企业为适应 经济发 展产 生的最新 的 内部 审 计模式 。在 面临激烈 竞争的市场环境 ,企 业逐渐地把风 险作 为核心 ,怎样有效发现 、分析及控制风险成为 了重 中之重 。E R M框 架也就是在 这样 的背景 下发展起 来并糅舍 了 内部 治理及 内部控制 。本 文将风 险导 向内部 审计及 E R M框 架联合起来进行分析 ,找到两者的联 系并试 图取 得 两者在运行 流程 中的衔接 点,构建一 个综合 的以风 险为轴 心的流程 图从 而更好地进行企业风险导 向内部审计及风险管理工作。 关键词 :风险导向 内部 审计 ;E R M 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