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知识点
高三物理电阻知识点讲解
高三物理电阻知识点讲解电阻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
在高三物理的学习中,电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物理电阻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阻的概念。
一、电阻的基本概念在电路中,通常会遇到不同的导体,这些导体表现出不同的阻碍电流通过的特性。
电阻就是用来衡量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程度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欧姆(Ω),用大写字母“R”表示。
二、电阻的计算方法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 = V/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这个公式表明,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三、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的大小与电流I和电压V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R = V/I这条定律表明,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当电流不变时,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四、电阻的分类电阻可以根据材料、形状和使用方式等不同的因素进行分类。
常见的电阻类型有:1. 固定电阻:具有固定电阻值的电阻器,常用于电路中的稳定电阻。
2. 可变电阻: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电阻值的电阻器,常用于各种调节电路中。
3. 光敏电阻: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而改变电阻值的电阻器,常用于光控电路中。
4. 热敏电阻:根据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电阻值的电阻器,常用于温度检测和控制电路中。
五、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在电路中,多个电阻可以串联或并联连接。
串联电阻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并联电阻是指将多个电阻分开连接,电流分别通过每个电阻。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RT)等于各个电阻之和:RT = R1 + R2 + R3 +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RT)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RT = 1/R1 + 1/R2 + 1/R3 + ...六、电阻与功率电阻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考虑电阻器的功率。
功率(P)和电流(I)、电阻(R)、电压(V)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 = VI = I^2R = V^2/R其中,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
初中电阻的知识点
初三物理电阻全部知识点
电阻: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电阻率ρ)、长度(L)和横截面积(S),还与温度有关。
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
而且: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
②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例如玻璃)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两种电荷
1、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正电荷。
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阻原理知识点总结图
电阻原理知识点总结图一、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电流在流经导体时所遇到的阻力。
在电路中,电阻用来限制电流的大小,从而使电路具有特定的功能。
二、电阻的单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即1欧姆等于1伏特/安培。
三、电阻的公式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导体长度和导体横截面积相关,其计算公式为:R = ρ * L / A其中,R为电阻值,ρ为导体的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A为导体横截面积。
四、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 串联电阻串联电阻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电阻连接在同一电路中,形成一个依次连接的电阻链路。
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值为各个电阻值的相加:R = R1 + R2 + R3 + ...2. 并联电阻并联电阻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电阻连接在同一电路中,形成一个并联的电阻链路。
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值为倒数之和再取倒数:1/R = 1/R1 + 1/R2 + 1/R3 + ...五、电阻的材料1. 金属电阻金属电阻是最常见的一种电阻,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金属电阻具有较低的电阻率,适用于要求较小电阻的电路中。
2. 碳膜电阻碳膜电阻是一种新型的电阻材料,其电阻率较高,但由于其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优秀,逐渐成为电子元器件中常用的电阻材料。
六、电阻的使用电阻在电路中广泛应用,常见的用途包括:1. 限流2. 降压3. 分压4. 电流检测5. 电压分配七、电阻的温度系数电阻的大小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称为电阻的温度系数。
一般电阻的温度系数为负值,即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加。
八、电位器电位器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值的元件,常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它由一个固定的电阻和一个可移动的接点组成,通过调节接点位置可以改变电阻值。
九、保险丝保险丝是一种利用电阻原理来保护电路的元件,当电路中的电流超出额定值时,保险丝会熔断,切断电路,保护电路中的其他元件不受损坏。
十、电阻的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电阻材料和电阻元件不断涌现,如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这些新型电阻材料和元件在光电子、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阻基础必学知识点
电阻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导体中电流通过时所遇到的阻碍或阻力。
单位为欧姆(Ω)。
2. 电阻的公式: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表示,即R=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3. 电阻的分类:电阻可以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两种。
固定电阻的阻值是固定的,常见的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等;可变电阻的阻值可以调节,常见的有可调电阻、光敏电阻等。
4. 电阻的串并联:电阻可以进行串联和并联,串联时电阻之和等于总阻值,即Rt = R1 + R2 + ...,并联时电阻之和的倒数等于总阻值的倒数,即1/Rt = 1/R1 + 1/R2 + ...
5. 电阻的颜色编码:对于固定电阻,常用颜色编码来表示其阻值。
一般是通过查表或者使用万用表来确定电阻的阻值。
6. 电阻的功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的电流和电阻的阻值有关。
功率可以通过P = VI或者P = I²R来计算,其中P为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7. 电阻的温度系数:电阻的阻值与温度有关,具有一定的温度系数。
温度系数表示单位温度变化时阻值的变化程度,常用ppm/℃表示。
8. 电阻的功率系列:电阻的阻值存在一定的离散性,为了满足不同功率要求,有一定范围的阻值可供选择,常用的电阻阻值系列有E12、
E24、E96等。
9. 电阻的应用:电阻在电路中广泛应用,常见的应用包括限流、保护
电路、分压、滤波等。
10. 电阻的特性曲线:电阻的阻值与电压或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绘制特性曲线来描述电阻的特性。
常见的特性曲线有线性曲线、非线性曲线等。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知识点一:电阻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MΩ=1000 KΩ=106Ω。
2.。
知识点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1)当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一定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2)不同种类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3)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知识点三:半导体和超导体(1)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2)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深刻理解电阻大小的影响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
说明: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②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玻璃)。
课后练习:基础训练: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为____,基本单位是_____,单位符号是____。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_________。
还受温度的影响,对大多数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答案】R,欧姆,Ω。
横截面积。
2.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_____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_____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答案】超导。
半导体。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电荷B.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较亮C.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D.把导线A剪为相等的两段,其中一段拉长到原来的长度,其阻值大于导线A的原阻值。
电阻知识点总结15个
电阻知识点总结15个一、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阻碍电流通过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在电路中,电阻是通过阻碍电流流动而产生电压降的元件。
二、电阻的分类1. 固定电阻:其阻值在制造时已经固定,无法调节。
2. 可变电阻:阻值可通过外部调节器调整,例如电位器。
三、电阻的计算电阻的大小可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R=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四、电阻的串并联1. 串联电阻:多个电阻依次连接,总电阻为各电阻之和。
2. 并联电阻:多个电阻同时连接,总电阻由公式1/R=1/R1+1/R2+...+1/Rn计算得出。
五、电阻的功率电阻的功率P可用公式P=VI计算,也可用P=I²R或P=V²/R计算。
六、电阻的色环标识固定电阻常采用色环标识其阻值,通常由4-6个色环组成,分别代表数字和倍数。
七、电阻的温度特性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表现为正温度系数和负温度系数。
八、电阻的材料常见的电阻材料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等,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范围。
九、电阻的应用电阻在电路中起到阻碍电流、限制电压、稳定电流等作用,广泛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电路中。
十、电阻的制造工艺电阻的制造工艺包括精密的薄膜沉积、印刷、切割等步骤,以确保精准的阻值和稳定的性能。
十一、电阻的失效与损坏电阻在长期使用中可能因过载、过热、潮湿等原因而导致失效和损坏,需要及时更换维修。
十二、电阻的测试与测量电阻可通过万用表等仪器进行测试和测量,以验证其阻值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十三、电阻的选型与应用注意事项在选择和应用电阻时,需考虑其功率、温度系数、精度等因素,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十四、电阻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阻的工艺、材料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以满足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十五、电阻与其他元件的关系电阻常常与电容、电感等元件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各种复杂的电路和系统,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性能。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讲解电阻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在九年级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有关电阻的知识。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电阻的相关概念、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实际应用进行详细讲解。
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导体中电流流动时产生的阻碍作用。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当导体中的电流为1安培(A),并且在导体的两个端点上产生1伏特(V)的电压时,电阻的阻抗为1欧姆。
2. 电阻的计算公式电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计算。
欧姆定律表明,电阻(R)等于电压(V)除以电流(I):R = V / I。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电压和电流来计算导体的电阻。
3. 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大小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导体的材料:不同材料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特性。
一般来说,金属导体的电阻较低,而非金属导体的电阻较高。
- 导体的长度: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就越大。
- 导体的截面积:导体的截面积越大,电阻就越小。
4.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在电路中,电阻可以串联或并联连接。
串联连接是指将电阻依次连接在一条线上,而并联连接是指将电阻并排连接。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而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倒数总和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5. 电阻与功率关系电阻的存在会导致电路中产生热量,这是因为电阻会引起能量损耗。
功率(P)是指在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速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P = V * I,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
根据功率和电阻的关系,可以得出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P = I^2 * R。
这个公式表明,当电阻增大时,功率也会增大,导致能量消耗更多。
6. 电阻的应用电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电炉:电炉利用导体的电阻产生热量,用于加热物体或烹饪食物。
- 电灯泡:电灯泡的发光效果是由电阻产生的热量使灯丝发光。
-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的电阻用于控制电流大小,保护其他电子元件。
电阻知识点
电阻知识点电阻1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 _ 大)2. 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 Q )、千欧(K Q )。
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3. 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7)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材料不同,电阻一般不同。
(2)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3)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4)导体的电阻还和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 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4.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5.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橡胶,石墨、陶瓷、人体,塑料,大地,纯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玻璃,空气、,油。
其中是导体的有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6. 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常温下的玻璃是绝缘体,而红炽状态的玻璃是导体。
7.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8. 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完全消失的现象。
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超导体没有(有、没有)电阻。
9. 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1)滑动变阻器:①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 50 Q 2A ”表示的意义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 Q,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④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 ;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阻值最大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二、电阻(一)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o(二)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
电路电阻知识点总结
电路电阻知识点总结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是通过阻碍电流流动来限制电路中的电流的元件。
电路中的电阻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组成,比如电阻器、电位器、电阻网络等。
在电路中,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解电阻的基本知识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阻的基本概念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在电路中,电阻可以通过材料的阻值(单位为欧姆)来表示。
2. 电阻的作用:电阻可以用来限制电路中的电流,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功率。
在电路设计中,可以通过改变电阻的数值来控制电路的特性。
3. 电阻的分类:根据电阻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将电阻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两种类型。
固定电阻的阻值是固定的,而可变电阻可以通过调节器调节阻值。
二、电阻的基本特性1. 阻值:电阻的阻值是电阻器件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电阻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阻值的单位是欧姆(Ω),它可以通过颜色环编码、数值标识等方式来表示。
2. 电阻的功率:电阻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个热量与电阻的功率有关。
电阻的功率是用来表示电阻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一般是通过电流的平方乘以阻值来计算。
3. 精度:电阻器的阻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离程度被称为精度,它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
电阻器的精度一般是通过百分比表示,比如1%、5%等。
4. 温度特性:电阻器的阻值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就是温度特性。
对于一些对阻值变化要求很高的应用,需要选择温度特性稳定的电阻器。
三、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 串联电阻:将两个或多个电阻连接在一起的方式成为串联,串联电阻的总阻值等于单个电阻的阻值之和。
2. 并联电阻:将两个或多个电阻连接在一起的方式成为并联,并联电阻的总阻值是单个电阻的阻值之和的倒数。
3. 串并联混合电阻:在电路设计中,经常会遇到串联和并联混合的情况,这时候需要通过等效电阻的方法来计算总阻值。
四、常见的电阻器件1. 固定电阻:固定电阻器是最基本的电阻器件,它的阻值是恒定的,无法通过外部调节来改变。
初三物理电阻知识点
初三物理电阻知识点在初三物理的学习中,电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都密切相关。
一、电阻的定义电阻,简单来说,就是指电流在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作用。
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不同的。
就好像在一条道路上,有的地方宽敞平坦,车辆行驶顺畅;而有的地方狭窄崎岖,车辆行驶就会受到阻碍。
导体中的电阻就类似于道路上的阻碍。
二、电阻的单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简称“欧”。
比欧姆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兆欧= 1000 千欧,1 千欧= 1000 欧。
打个比方,如果把 1 欧想象成 1 步的距离,那么 1 千欧就是 1000步的距离,1 兆欧就是 1000000 步的距离。
三、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主要包括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特性。
一般来说,银、铜、铝等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较好,电阻较小;而橡胶、塑料等绝缘材料的电阻则非常大。
比如说,同样粗细和长度的铜导线和铁导线,铜导线的电阻就比铁导线小,因为铜的导电性能比铁好。
2、长度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这就好比一条长长的道路比一条短的道路更难走,电流通过长导体时受到的阻碍也就更大。
3、横截面积在材料和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可以想象成道路越宽,车辆行驶就越顺畅,电流通过粗导体时也会更加容易。
4、温度大多数导体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材料,如热敏电阻,其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
例如,灯泡中的灯丝在发光时温度很高,电阻也会变大。
四、电阻的测量要测量电阻的大小,可以使用欧姆表。
欧姆表的使用方法需要我们掌握,包括调零、选择量程等步骤。
另外,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伏安法来测量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 I(其中 R 表示电阻,U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通过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大小。
电阻电容知识点总结
电阻电容知识点总结电阻和电容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被动元件,它们在电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电阻和电容的基本知识对于电路设计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电阻和电容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在电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一、电阻的基本知识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电路中用来限制电流流动的元件,其单位是欧姆。
电阻的作用是将电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电路过流而导致损坏。
2. 电阻的符号电阻的符号为一个平行线段,代表着电阻的阻值和功率。
3. 电阻的原理电阻的阻值取决于电阻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
电阻越长、横截面积越小、材料电阻率越大,电阻阻值就越大。
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在电路中,电阻可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串联连接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而并联连接是指将多个电阻端口连接在一起。
串联连接会使电阻之和增加,而并联连接会使电阻之和减小。
5. 电阻的功率电阻有其额定功率,当超出额定功率时,电阻会发热,可能导致电路故障甚至烧毁。
二、电容的基本知识1. 电容的定义电容是用来存储电荷的元件,其单位是法拉。
电容的作用是在电路中存储电荷,并在需要时释放。
2. 电容的符号电容的符号为两条平行的线段,代表着电容的电容值以及电压等。
3. 电容的原理电容的电容值取决于电容的极板面积、极板间距和介质的介电常数。
电容的极板面积越大、极板间距越小、介质的介电常数越大,电容值就越大。
4. 电容的充放电当电容接入电源时,极板上就会储存电荷,形成电场,这个过程叫做电容的充电。
当电容断开电源时,极板上的电荷就会慢慢流失,这个过程叫做电容的放电。
5. 电容的串联和并联电容可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串联连接会使电容之和减小,而并联连接会使电容之和增加。
三、电阻和电容的特性比较1. 物理特性电阻的物理特性是阻碍电流流动,而电容的物理特性是存储电荷。
2. 阻抗特性电阻的阻抗是常数,与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即阻抗恒定。
电容的阻抗是与频率成反比的,即随着频率的增大,电容的阻抗减小。
初中电阻知识点
初中电阻知识点1. 电阻的概念和单位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遇到的阻碍程度,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2. 电阻的计算公式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R = V/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3.1 串联电阻串联电阻是指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从一个电阻流过,再流入下一个电阻。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3.2 并联电阻并联电阻是指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一起,电流分别流过各个电阻。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1/R = 1/R1 + 1/R2 + 1/R3 + …4. 电阻的特性4.1 阻值电阻的阻值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因素。
阻值越大,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程度越大。
4.2 温度系数电阻的阻值还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电阻值增大;温度降低,电阻值减小。
4.3 电功率电阻通过的电流产生的热量称为电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I^2 * R,其中P表示电功率,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5. 电阻的应用5.1 限流电阻可以用来限制电流的大小,保护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不受过大的电流损坏。
5.2 发热器件一些电器设备中使用电阻作为发热器件,通过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来实现加热的功能。
5.3 电压分压电阻可以用来将电压分成不同的比例,实现电压的分压功能。
6. 电阻的测量测量电阻可以使用万用表,将表笔连接到电阻两端,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数值即可得到电阻的阻值。
7. 电阻的材料常见的电阻材料有金属电阻、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等。
8. 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 当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 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9. 短路和断路9.1 短路短路是指电路中两个节点之间直接连接,导致电流绕过了原本应该通过的电阻。
初中物理九年级电阻知识点
初中物理九年级电阻知识点电阻是我们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学到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能力,是电路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影响因素以及电阻的应用。
一、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的量度。
它的单位是欧姆(Ω),表示为R。
当电流从一个点流向另一个点时,经过材料内部时会受到电阻的阻碍,并产生热量。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导电性能以及材料的形状和尺寸。
二、电阻的影响因素1. 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材料的电阻大小不同。
金属一般具有较低的电阻,所以在电路中经常用金属做导线。
而一些非金属材料如橡胶、塑料等则具有较高的电阻。
2. 材料的形状和尺寸:电阻还与材料的形状和尺寸有关。
通常情况下,导线的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导线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例如,如果我们将一根导线的长度加倍,它的电阻将会增加两倍。
3. 温度:电阻还受到温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内的原子运动更加剧烈,导致电阻的增加。
三、电阻的应用电阻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应用:1. 发热器:家庭中的电热器和电炉都有电阻作为发热元件。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能将转化为热能,并加热周围环境。
2. 电灯:电灯是另一个常见的电阻应用。
当电流通过灯丝时,电阻会使灯泡发热并闪亮。
3. 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中,电阻用于控制电流的大小。
例如,我们在音响中调节音量时,实际上是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影响电流,从而调节音量。
4. 电阻器:电阻器是一个专门设计的装置,用于控制电路中的电阻值。
它通常由一个线圈或一些电阻元件组成,在电路中起着调节电阻大小的作用。
4. 电子器件保护:在电路中,电阻也用于保护电子器件。
例如,将一个合适的电阻连接到一个LED灯上,可以防止LED因过电流而损坏。
总结:电阻是电路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其大小取决于材料的导电性能、形状和尺寸以及温度。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总结电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电路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了解电阻的知识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中的电阻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概念。
一、电阻的定义和符号表示电阻是指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碍,它的单位是欧姆(Ω)。
通常用字母R表示,可以通过欧姆表进行测量。
二、电阻的计算公式1. 基本公式:电阻的大小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由欧姆定律表示:R = V/I,其中R是电阻,V是电压,I是电流。
2. 并联电阻公式:若电路中有多个并联的电阻,则总电阻的计算公式为:1/R总 = 1/R1 + 1/R2 + 1/R3 + ...,其中R1、R2、R3分别为各个并联电阻的阻值。
3. 串联电阻公式:若电路中有多个串联的电阻,则总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总 = R1 + R2 + R3 + ...,其中R1、R2、R3分别为各个串联电阻的阻值。
三、电阻的性质1. 阻值与材料特性有关:不同材料的导体具有不同的阻值,金属通常具有较低的电阻,而非金属的导体通常具有较高的电阻。
2. 电阻与长度和截面积的关系: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截面积成反比。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R = ρL/A,其中R代表电阻,ρ代表电阻率,L代表长度,A代表截面积。
四、电阻与功率的关系1. 电阻通过的电流产生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I^2R,其中P代表功率,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2. 同样,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功率的计算公式:P = V^2/R,其中P代表功率,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五、电阻的应用1. 电阻的使用可以限制电流的大小,保护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如灯泡、电器等。
2. 可变电阻可以通过改变阻值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常见的应用包括音量调节器、电子调光器等。
3. 电阻还可以用来制造电热器、电炉等加热设备。
六、电阻的测量方法1. 欧姆表是测量电阻的常用工具,可以直接读取电阻的值。
九年级上册电阻基础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电阻基础知识点电阻是电学基础知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九年级上册电阻基础知识点包括电阻的定义、电阻的计算、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电流在通过某些物质时遇到的阻碍。
它是电阻器材在单位电压下通过的电流与该电压的比值。
单位为欧姆(Ω)。
电阻的作用是限制和控制电流的流动。
2. 电阻的计算电阻的计算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进行。
欧姆定律表达式为:U=IR,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如果知道电压和电阻,可以计算电流;如果知道电压和电流,可以计算电阻。
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当电阻器两端接在同一个电源上,形成电流通过的路径时,会发生串联和并联的情况。
串联是指多个电阻器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器;并联是指多个电阻器并排连接在一起,电流分流通过每个电阻器。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可用公式计算:Rt = R1 + R2 + R3 + ...,其中Rt是总电阻,R1、R2、R3等为各个电阻的阻值。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可用公式计算:1/Rt = 1/R1 + 1/R2 + 1/R3 + ...,其中Rt是总电阻,R1、R2、R3等为各个电阻的阻值。
4. 电阻的颜色代码电阻上通常会印有彩色的环形条纹,这些条纹表示电阻的阻值。
电阻颜色代码是一种将阻值编码成条纹的方式。
电阻的颜色代码有4环和5环两种。
4环颜色代码表示阻值的前两位数字和后两位数字,中间还有一个表示乘以的倍数。
5环颜色代码表示阻值的前三位数字和后两位数字,中间还有一个表示乘以的倍数。
5. 变阻器变阻器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值的电阻器件。
通过调节滑动片的位置,可以改变电阻值,从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
变阻器常用于控制电路、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中。
它可以用来调节光亮度、音量、电流等参数,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电阻知识点
电阻知识点1.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电路中的一种元件,它用于阻碍电流的流动,一般用Ω(欧姆)表示,是电场强度和电流强度之比。
在电路中,电阻是非常重要的元件之一,可以限制电路的电流大小,从而保护电子元件不被过大的电流烧毁。
按照电阻元件的构造方式和使用范围,电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一般电阻:一般电阻是指在一定电压下,电流经过它后会发生一定的阻碍,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器中,如电源、电视机、电脑等。
(2)可变电阻:可变电阻是一种能够通过调节电阻值来改变电路中电流强度的元件。
可变电阻分为旋转式可变电阻和拉线式可变电阻两种。
(3)电位器:电位器也是一种可变电阻,它可以通过旋钮来调节电阻的值,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压。
(4)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又称为热敏电阻器,它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常被用于测量温度。
(1)电阻值:电阻的参数之一是电阻值,通常用欧姆(Ω)为单位进行表示。
电阻值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就越小。
(2)功率:电阻的功率指电阻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表示。
(3)公差:电阻的公差是指电阻的实际值与标称值之间的差异。
常用的公差包括5%、10%、15%等。
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阻:串联电阻是将两个或多个电阻按顺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阻串。
串联电阻的电流相等,电压分别降在各个电阻上,电阻值相加。
(2)电子测量:电阻被用作电阻计和万用表中的重要元件,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
(3)控制电路:电阻被用于制造电路中的控制元件,如电位器、可变电阻等。
(4)温度测量:热敏电阻常用于测量温度。
6. 电阻的标准色环电阻的标准色环是指用来表示电阻值的色环。
电阻的标准色环分为4个,其中前3个色环代表电阻值的前3位数字,第4个色环代表位权,即用来计算电阻值的倍数。
以下是电阻标准色环对应的颜色:第1个色环:黑色-0,棕色-1,红色-2,橙色-3,黄色-4,绿色-5,蓝色-6,紫色-7,灰色-8,白色-9;第4个色环:金色-±5%,银色-±10%。
认识电阻的知识点
认识电阻的知识点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具有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
在学习和理解电阻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思考和学习。
第一步:电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电阻是指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它的作用是限制电流通过的数量。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用Ω来表示。
在电路中,我们常常使用电阻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使得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能够正常工作。
第二步:电阻的符号和表示方法电阻的符号通常用一个波浪线表示,表示为一个斜线上面有一个波浪线。
在电路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电阻的符号,它往往与其他元件如电源、电容器等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第三步:电阻的阻值和颜色编码电阻的阻值是指电阻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即电阻对电流的限制作用。
我们通常使用颜色编码来表示电阻的阻值。
颜色编码是指通过电阻体上彩色环带的排列组合来表示电阻的阻值大小。
每个彩色环带代表一个数字,通过彩色环带的顺序和排列组合来读取电阻的阻值。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练习和记忆,但是一旦掌握了颜色编码规则,就能够快速准确地读取电阻的阻值。
第四步: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可以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串联是指将电阻一个接一个地连接在一起,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
并联是指将电阻的两端连接在一起,电流可以选择通过其中的一个电阻。
串联和并联的方式可以改变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从而影响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和功率消耗。
第五步:电阻的功率和耐压电阻的功率是指电阻能够消耗的最大功率,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表示。
功率与电阻的阻值和电流大小有关,可以通过功率公式P=I^2 * R来计算。
耐压是指电阻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超过这个电压就可能导致电阻损坏。
在选择电阻时,我们需要考虑电阻的功率和耐压,确保电阻能够正常工作并不会损坏。
第六步:使用电阻的应用场景电阻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例如,电阻可以用作限流器,控制电流的大小;电阻可以用作电压分压器,将一个大电压分成多个小电压;电阻还可以用作电路中的负载,消耗电路中的功率。
九年级上册电阻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电阻知识点电阻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电流和电压密切相关。
在九年级上册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电阻有关的知识。
本文将围绕电阻的概念、表示方法、计算方法以及与电阻相关的电路定律展开讨论。
一、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物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常见的电阻是由导体材料制成的,如金属线。
物体的电阻与其物质性质、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二、电阻的表示方法电阻可以通过色环编码法进行标记和表示。
由色环编码法得到的电阻值可通过读取色环对应的颜色值,根据图表找到对应的阻值。
另外,电阻还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例如1千欧姆等。
三、电阻的计算方法1. 串联电阻的计算在串联电路中,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在电阻之间依次经过。
当串联电路中有多个电阻时,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阻值的和: R总 = R1 + R2 + R3 + ...2. 并联电阻的计算在并联电路中,电阻之间是并排连接的,电流可以同时通过多个电阻。
当并联电路中有多个电阻时,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阻值倒数的和的倒数:1/R总 = 1/R1 + 1/R2 + 1/R3 + ...四、与电阻相关的电路定律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I = U / R2. 布斯定律布斯定律是描述电阻联结电路中的电流分布规律的定律。
根据布斯定律,在一个交流电路中,每个节点处的电流之和等于0,或者说入节点的电流等于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3. 柯希霍夫定律柯希霍夫定律是描述电阻联结电路中电压分布规律的定律。
根据柯希霍夫定律,电路中每个闭合回路的电动势之和等于电流通过该回路时所消耗的势能之和。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九年级上册物理课程中关于电阻的知识点。
电阻作为电路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对电流和电压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了解了电阻的概念、表示方法、计算方法以及与电阻相关的电路定律。
电阻知识点
电阻知识点一、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电路元件、电导体内阻碍电流流通的物理量,单位为欧姆(ohm)。
如果将电流比喻成在水管中的水流,那么电阻就相当于水管内壁对水的阻力,只有克服了电阻,电流才能在电路中正常地流动。
二、电阻的种类根据材料的不同,电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金属电阻:主要是指电导体中的电阻,通常使用铜、铝、铁等金属材料制作。
各种导体的电阻值不同,常见的电导体电阻值如下:铜:1.7 x 10^-8 Ω•m 铝:2.7 x 10^-8 Ω•m 铁:1.0 x 10^-7 Ω•m2.半导体电阻:主要指的是半导体元件中的电阻,如二极管、三极管等。
它们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受光照辐射等外因的影响也会产生变化。
3.电解质电阻:电解质电阻主要来自于溶液中的离子对电流的阻碍,因此它们通常用来制作电化学电池的电极。
三、电阻的计算电阻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
欧姆定律的公式为:R = U / I其中,R为电阻值,U为电压,I为电流。
四、电阻的串联与并联1.电阻的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阻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电阻值相加等于整个电路的总电阻。
如果电路中只有两个电阻,则其电阻之和为:R = R1 + R2如果有多个电阻,则其电阻之和为:R = R1 + R2 + R3 + ... + Rn2.电阻的并联:在并联电路中,电阻之间平行连接,电阻值的倒数之和等于整个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
如果电路中只有两个电阻,则其电阻之和为:1/R = 1/R1 + 1/R2如果有多个电阻,则其电阻之和为:1/R = 1/R1 + 1/R2 + 1/R3 + ... + 1/Rn五、电阻的颜色编号电阻的阻值可以通过外观颜色进行区分。
这种颜色编号方法被称为电阻的颜色编码。
颜色编码的规则如下:第一条带:第一条带为电阻值的第一位数字,共有10种颜色可选,分别是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和白。
第二条带:第二条带为电阻值的第二位数字,也有10种颜色可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知识点电阻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 103千欧;1千欧= 103欧。
3.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材料不同,电阻一般不同。
(2)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3)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4)导体的电阻还和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5.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橡胶,石墨、陶瓷、人体,塑料,大地,纯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玻璃,空气、,油。
其中是导体的有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6.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常温下的玻璃是绝缘体,而红炽状态的玻璃是导体。
7.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8.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完全消失的现象。
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超导体没有(有、没有)电阻。
9.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1)滑动变阻器:①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④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阻值最大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二、电阻(一)定义及符号: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
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
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
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
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四)分类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⑴滑动变阻器: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
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应用:电位器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⑵电阻箱:分类:旋盘式电阻箱:结构:两个接线柱、旋盘变阻原理:转动旋盘,可以得到0-9999.9Ω之间的任意阻值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插孔式电阻箱:结构:铜块、铜塞,电阻丝读数:拔出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优缺点: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电阻变阻器●目标导航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的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3、理解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4、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5、知道滑动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6、知道电阻箱的构造,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名师引领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不同的导体的电阻一般是不同的。
2、电阻的单位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Ω读作omiga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的电流是1A时,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常用单位有:kΩ、MΩ1、kΩ=103Ω 1 MΩ=106Ω3、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但也有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介绍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2)结构:电阻线是由电阻率大的合金线制成。
(3)铭牌:滑片上标出的数字“50Ω2A”,其中50Ω表示最大阻值,2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4)元件符号:5、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1) 串联在电路中,连接时要接“一上一下”的接线柱(2) 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3) 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4) 使用前要了解铭牌。
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注意:接同上两个接线柱时,作导线用,电阻为0;接同下两个接线柱时,作定值电阻用,接入是的最大电阻。
这两种接法都不能改变电阻。
电阻[设计意图]题目千变万变,可知识点是一样的。
所以只要学生掌握了知识并学会了分析,那么一般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因此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互评达到预期的目的。
首先知识点的复习是通过题目的形式来回顾的,我选用的是实验题。
这一是因为实验题覆盖面广,综合性较强;二是学生在实验上的问题较大,这样一举两得。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中层层设问,如对每一个器材的选择,每一个步骤的作用,这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实验应该有的放矢。
其次反馈练习是让学生分析,教师只是做适当的补充。
让学生多做多练多讲,掌握分析的思路,会解一道题也就会解了一个类型题;同时试着让学生讲出每题考察的知识点,加深对题目的实质题目实质的理解。
[复习目标]知识目标:1、指导电阻的概念,会设计实验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2、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同时渗透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同学之间互学互帮的好习惯。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与电阻的关系;变阻器的原理和接法。
难点:能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
[教具和学具]可调电灯[课前准备]复习并列出本节复习提纲。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一、引入:(3分钟)出示一盏可调台灯,调节灯忽明忽暗。
提问:从你看到的现象中,说说有哪些物理知识?回答:(例: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流的大小;灯泡的亮暗反映了电流的大小;灯泡越亮,灯泡的功率越大。
)一是对前后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例题精讲(20分钟)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可以改变电流的电阻。
例1:影响电阻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分析:首先明确影响电阻的因素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及温度。
而要验证其中一个因素时必须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控制变量法一开始就体现在器材的选择上。
其次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例如:前三个因素可选同一电源,不同的电阻用电流表的示数反映电阻大小;如加上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则必须有电压表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与温度的关系选择的是灯丝,也是用电流表的示数反映电阻的大小。
)提示:可以选择画电路图的方法代替文字叙述,更为准确和明了。
提问:实验中通过什么反映电阻的大小?加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什么?添加以后对整个电路又有什么影响?这时应该如何操作?本实验用到了几次控制变量?拓展延伸:1、研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选用的为什么是灯丝?一般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如何?是不是所有电阻都随温度增加而增加?1、把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的实验图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图作比较,比较中加深印象。
2、加上滑动变阻器的实验图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实验?(欧姆定律和伏安法测电阻)例2: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原理?实验步骤?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分析:实验步骤中抓住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知道了这个作用步骤也就基本能写出了。
接着就为什么要有滑动变阻器即为什么要多次测量进行提问?这也就说明了表格中的重要一项“求平均值”。
拓展延伸:如果把定值电阻1、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2、各组之间互评。
3、学生总结该实验的注意点。
1、学生自己思考并解答。
2、同桌互相批改。
3、讨论出现的问题。
实验考察中开放型实验是学生的一个难点。
表达不完整,思考不全面是学生的通病。
而初中实验渗透最多的也是控制变量法。
本实验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也很好地体现了控制变量法。
通过对本题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对这类问题有较好的处理方法。
但实验不能仅仅掌握如何去做,而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另外一道题不仅仅涉及一个知识点,可以扩充延伸,所以如何用好一题也非常关键。
复习时知识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有着联系的整体。
所以涉及到这个知识的前后内容可以揉合在一起。
表格的设计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个技能,学生应该针对不同的实验知道要测量那些量,这也是对实验的一个理换成小灯泡,表格中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可不可以用例1中的实验说明?解。
由学生批改点评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调动了积极性。
三、反馈练习(22分钟)1、有甲、乙、丙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已知甲和乙一样粗,但甲比乙长,乙和丙一样长,但乙比丙粗,则三根导线中,电阻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注意:比较时采用的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