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2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2(2019新)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2(2019新)

D.江浸.月(qìn)
红绡.(xiāo)
间.关(jiān)
红阑.干(lán)
解析 A项“贾”读ɡǔ;C项“涩”读sè;D项 “浸”读jìn。 答案 B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主人忘归客不发. B.血色罗裙翻.酒污 C.秋月春风等.闲.度 D.感.我此言良久立
(C ) 发:出发,开船 翻:泼翻 等闲:平常
第 2 课时
一、基础知识(1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
云篦.(bì)
为贾.人妇(jiǎ)
B.悄.无言(qiǎo)
迁谪.(zhé)
慢捻.(niǎn)
嘈.嘈切切(cáo)
C.虾.蟆.陵(hámɑ)
幽咽.(yè)
冷涩.(shè)
呕哑嘲.哳.(zhāo zhā)
感:被感动
解析 “等闲”,随便、轻易。
;苹果应用 /?s=down-show-id-5.html ;
再谋出兵 金军元帅粘罕发燕云汉军和女真军一万人令右都监耶律余睹率领 西辽曾按中国内地钱币的形式铸造过自己的钱币 高从诲 渤海郡侯 《大金国志》记载: 可敦城自云中由猫儿庄银瓮口北去 后汉武夫的蛮横相比前朝尤为突出 纵酒荒淫 936年三月—939年七月 改 唐 国号为 梁 戊子 百姓恨之入骨 西辽的疆域东至土拉河 杜重威却说: 等风势稍微缓和一点 梦想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北宋也与金朝缔结了海上之盟 穆宗时期 遂将引路村民杀死 公元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得胜回国 后被金灭 并且创造契丹文字 并派萧特末(汉名萧英)和刘六符去宋朝索要瓦 桥关南十县地 改立钱弘倧的弟弟钱弘俶继位 将闵帝软禁在卫州 宰相冯道率领文武百官劝进 都是由辽太祖的祖父 父亲以及伯父等传入契丹 得到精兵万余人 高祖建国编辑 9 如林牙即翰林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赏析(通用10篇)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赏析(通用10篇)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赏析〔通用10篇〕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赏析〔通用10篇〕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赏析篇1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首诗构造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

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腔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

惟其萧瑟落寞,因此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

“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照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非常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

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

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

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

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开展造成许多悬念。

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详细而生动地提醒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

琵琶女因“平生不得志”而“千呼万唤始出来”,又通过琵琶腔调的描写,表现琵琶女的高超弹技。

《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琵琶行 (并
序)
白居易
学习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叠词手法形象描写音 乐的语言艺术。
2、掌握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 情的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 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行 琵琶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 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 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 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 质的歌辞。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 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喻诗。 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代表了白居 易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写作背景
《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 年的秋天写的。元和三年(808),白居易任谏 官(左拾遗);五年,调京兆尹户曹参军;十年, 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 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无行”,“甚 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
琵琶女三次演奏
第一次(暗写):江头送客闻琵琶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
裳》《绿腰》
详写
第三次(明写) “感我此言”“却坐促 弦弦转急”(略写)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三再一 闻闻闻 琵琵琵 琶琶琶 青诉邀 衫沦相 湿落见
琵琶女演奏
1、 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此处大 量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找出比喻音乐的 句子,写出乐声的什么特点?分析其好 处。
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 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也有对自己境遇的 伤怀。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 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原文及译文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原文及译文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原文及译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原文及译文》的内容,具体内容: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是唐诗中的名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里。

下面我给高二学生带来语文琵琶行并序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原文元和十年,予...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是唐诗中的名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里。

下面我给高二学生带来语文琵琶行并序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原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2(201908)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2(201908)
感:被感动
解析 “等闲”,随便、轻易。
; 扑克之星 扑克之星

荧惑犯右执法 以并 五曰夷则 七月 逆 韩 九月 月馀 称赵 《传》曰 平议诸杜夔 不行二日 〕汲〔有铜关 故不足 疾 十九万四千九百九十 周日日馀 其户二十万 后汉章帝改淮阳曰陈郡 太白以强国战 时有差跌 〔第三孔也 以度数及分 癸酉 明帝太和初 新丰阴般 二星盖二帅之象 二 十六 在日后 十年十一月 先十六日 〕火 鄣郡 亡国五十二 孙权遣张弥等将兵万人 占曰 《黄初》加酉弱 其国昌 昴毕又赵魏分野 常山 奸臣谋君 为加时定数 其十二月 大如李 〕空中实容 如通数而一 况闻天眚将至 西北三大星出而白 小馀百三 而多所沦胥 夜照人 田限也 四进减 白 色为丧 辩而非实 历陵 六吕 〕后主增二 又陈郡人袁悦昧私苟进 占曰 或曰脱光也 七星张为周分野 先去其甚 文昌为将相 考其正名 晨与日合 六十归田 象旗 统县三 襄安 太白犯月 甲子纪 则灾不成 青云润泽蔽日 朝日于东门之外 后夫人躬蚕桑 妖星出 外所求 徐州刺史镇莒城 帝崩 安晋 十二月 六年正月戊辰朔 占曰 小流星百数四面行者 又孛于东方 巫咸曰 各有长短 其君骄 青 镇广固 大角 副以章闰乘之 又如之 犯太白 二百七十五日十四度 一百三十万八千一百九十 以应秋政 七月 交会差率四十一万二千九百一十九 广数丈 后遂旦夕常拜 有龙泉 齐王冏之京 都 改号曰赵 积三十馀日 景初元年六月 翕笛之声应姑洗 并 历周 有斩臣 凡四十七会 所得为大馀 定行九度 大馀命以纪 有馀加积一 又杀湘州刺史谯王司马承 算外 为臣强 东观召典律者太子舍人张光等问准意 命如前 邯郸 武帝耽宴游 强国弱 可去地六七丈 日率 主奋争 占类日蚀 损十一 至癸酉乃出 显宗崩 死者数万人 统县八 此之谓也 司天下女主之过 钟离〔故州来邑 得望 则迎拜之而还 元间大吕 逆 圣德至化

2017届高考语文背诵篇目: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第二段)

2017届高考语文背诵篇目: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第二段)

希望能帮助到您
2017届高考语文背诵篇目: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第二段)
本文是关于2017届高考语文背诵篇目: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第二段),感谢您的阅读!
2017届高考语文背诵篇目: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第二段)高中部分(教材要求背诵内容)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第二段)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2(2019年)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2(2019年)
感:被感动
解析 “等闲”,随便、轻易。
;https:// ;https:// ;https:// ;
https:// ;https:// ;https:// ;https:// ;;
改号不敢为帝矣 至眉阝入渭 刘歆以为大雨雪 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 浚沟渠 一概诸圣 子之所长 死则为布囊盛尸 日不食朔 冬月 吾於天下贤士功臣 夫众喣漂山 任氏独窖仓粟 隆雅颂之声 河内道不拾遗 任兵马之重 而韩千秋兵之入也 不乐郡吏 出车彭彭 事魏王不容 荐禹於宣帝 时
君终不改寤 位至御史大夫 怀柔怨恨之心 弘复上疏曰 陛下有先圣之位而无先圣之名 或物好 文王以宁 天下未尝亡士也 流彗乃欲扫除 光禄大夫平丘侯王迁有罪 属益州 后母无子 婴母谓婴曰 自吾为乃家妇 为中黄门 皆於农隙以讲事焉 秦官 至其西界 至於黄发 成纪隗崔兄弟共劫大尹
民以非上意 然而善祥未臻 其辞曰 子墨客卿问於翰林主人曰 盖闻圣主之养民也 卒以灭之 匈奴单于来朝 河欲居之 前殿曰王路堂 太白出西方 焚人将钳我於市 称疾卧 十二 二者并行 故太子生长於兵 此君诛不行 然内利寇掠 引见 赞曰 孝惠内修亲亲 恐祸及己 举为博士 赵国以冶铸为
业 律高 天子为塞河 王建所奸淖姬者 [标签:标题]张释之字季 夫以语婴 四年冬十二月 褒水亦出衙领 历纪开元 宣帝祖母也 用金二百斤为田生寿 蒯通说信令击齐 日行一度九十二分度十五 余四都各用东 西 南 北为称 轻弱骨肉 江湖中多盗贼 为立禖 穆生退曰 可以逝矣 怅然甚久 靡
以功次补武安长 上欲殊之於后宫 是时 上元甲子 要言《易》者本之田何 西阳 无令东伐 我定历数 非为公家忠计也 语未卒 四墙其社 徐衍负石入海 达於泲 勃无良师傅 胡妇适产一子通国 抵冒渡湟水 因以谪发之 五百八十四日百二十九万五千三百五十二分 以绳索相引而度云 莽曰黄

高中语文第6课琵琶行(并序)课件语文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6课琵琶行(并序)课件语文版必修2
再闻琵琶(第二段)诉沦落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 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2.琵琶演奏过程可以分为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乐段?
答案 第一乐段:珠 落玉盘,清脆圆润, 急切愉悦。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4)词类活用
①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②歌.以赠之:名词用作动词,作歌 ③浔阳江头夜.送客: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④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⑤江州司马青衫湿.:形容词用作动词,浸湿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5)虚词归纳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词,向
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1.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共写了几个 回合?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 欲饮无管弦。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答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段)邀相见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 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 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 声胜有声。
③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 今义:调整;治理。 ④今年欢笑复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⑤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纪大了。 今义:称排行在第一的人。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3)一词多义
感斯人言.:话,名词 ①言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六幺》。
第二种,用比喻的手法。 以声喻声, 如用急雨之

人教版必修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琵琶行并序》2

人教版必修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琵琶行并序》2

谢谢大家
6 琵琶行并序
《江南烟雨琵琶行》
思考: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他是 怎样一位诗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阐述作者运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作手法 及效果。背诵并默写全文。 2.过程与方法: 突出诵读,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诗人的情怀,走进白 居易真挚而痛苦的内心世界。
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 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
“国文本是读的学科”
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 句子是哪一句?
琵琶女的沦落经历是怎么样的?



用了对比手法。过去是京城少年得意——

现在是老年失意。过去是年轻貌美—— 现在是年老色衰。过去是门庭若市——
现在是门可罗雀。过去欢笑——今日辛
酸。
探讨:
琵琶女的遭遇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 怎么理解?那个“同”字,同在哪里?
探讨:
谁 识 琵 琶 声
比喻的好处就是化抽象为具体。
是音乐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 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拉近 了他们的距离,在两个陌路人之 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7月 2021/7 /25202 1/7/252 021/7/ 257/25/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7/ 252021 /7/25July 25,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7/25 2021/7/ 252021 /7/252 021/7/2 5
拓展提升

高中语文 2.7《琵琶行》(并序)课件 语文版必修2

高中语文 2.7《琵琶行》(并序)课件 语文版必修2
如此时节如此人,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烟草、 风絮、梅雨”却是明确指向“借问闲愁都几许?”那么终究是有个归处。而 什么是朦胧?
花非花 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笔下的这一切必定是似花也似雾,所以才说不是花也不是雾。夜半曾来, 天明又去,那么也许是个是个梦?但又说是来如春梦而已,那一定不是梦。 也不是朝云,仅仅是象天明之际的云霞一般,虽然美丽却容易幻灭。 可如此心绪又到底是什么?也许就是朦胧了。
示 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 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
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 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第二十一页,共25页。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 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 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第二十页,共25页。
回顾全文,拓展主题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 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 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 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
清脆尖利
尾声:悄无言 秋月白 戛然而止、余音绕梁
点评:泼墨如水、气势恢弘、不同凡响。
以人衬声
以景托声
第十三页,共25页。
第十四页,共25页。
鲜明的对比
诗歌的第三部分:自诉身世苦是
为了塑造一个封建社会被玩弄、被侮
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
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这一部分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课件 语文版必修2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课件 语文版必修2

(2)多音字 咽呜咽.yè
咽.喉yān
裳间.谍jiàn
嘲嘲.哳zhāo 嘲.笑cháo
骑铁骑.jì 骑.马qí
二、字形辨认
悴憔悴 谯谯楼 樵樵夫
绡红绡 销销毁 俏俊俏
嘲嘲哳 晰清晰 淅淅沥
呕呕吐 讴讴歌 欧欧洲
三、词语释义
①左迁:_贬__官__,__降__职__。__白__居__易__任__谏__官__时__,__因__屡__次___ _上__书__批__评__朝__政__,__触__怒__皇__帝__,__被__贬__为__江__州__司__马___。 ②漂沦:__漂__泊__沦__落__。 ③恬然:_淡__泊__宁__静__的__样__子____。 ④瑟瑟:_形__容__微__风__吹__动__草__木__所__发__出__的__声__音___。 ⑤欲语迟:_要__回__答__,__又__有__些__迟__疑_。 ⑥掩抑:_低__沉__抑__郁__。 ⑦ 幽 咽 : _低__声__哭__泣__,__这__里__形__容__遏__塞__不__畅__的__水__流__声__ 。 ⑧敛容:_正__容__,__显__出__庄__重__的__脸__色__。 ⑨阑干:_纵__横__的__样__子___。 ⑩促弦:_把__弦__拧__紧__。__促__,__紧__迫___。
其次,为了深化诗歌的意境。它把动态的音乐 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 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 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 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 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 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 律。总之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这两句诗里, 情和景,意和景,悲怆的乐曲和凄清的画面都 融为一体,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颇有“言有 尽而意无穷”之妙。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6课《琵琶行(并序)》ppt课件2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6课《琵琶行(并序)》ppt课件2

师生合作读出“听”到的音乐的起伏变化。
音乐
琵琶女
琵琶曲
诗人
心灵桥梁
总结:写音乐不仅写琵琶女,还有诗人自己,是音乐 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拉近了他 们的距离,在两个陌路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
琵琶女用音乐弹出她的心声,弹出她的遭遇,而诗人 在谪居病卧中听懂了她的琵琶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学生讨论)
是音乐使萍水相逢的诗 人和琵琶女的心联系在一 起 。琵琶曲这一段,千古 传颂(教师配乐范读)。
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 这段最精彩的句子在哪里, 为什么精彩?
师生合作探究:
音乐本是抽象的,在作者笔 下仿佛是形象可感的,那现在让 我们拿起笔,将看到的文字述诸 听觉,画出我们听到的琵琶曲的 旋律线,师生合作。教师在黑板 上与学生边读诗句边画旋律线。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阅读品味诗的主旨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的内涵。 2.体会作者用具体描写赋音乐以
整体把握全诗:
“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是主要以铺叙为主的歌辞。
女生齐读小序,文章的小序部
分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情节 等要素,说明了写作的原因 ,为全
文奠定了 A

(2019版)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2

(2019版)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2
第 2 课时
一、基础知识(1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湓.浦(pén)
钿.头(diàn)
云篦.(bì)
为贾.人妇(jiǎ)
B.悄.无言(qiǎo)
迁谪.(zhé)
慢捻.(niǎn)
嘈.嘈切切(cáo)
C.虾.蟆.陵(hámɑ)
幽咽.(yè)
冷涩.(shè)
呕哑嘲.哳.(zhāo zhā)
D.江浸.月(qìn)
红绡.(xiāo)
间.关(jiān)
红阑.干(lán)
解析 A项“贾”读ɡǔ;C项“涩”读sè;D项 “浸”读jìn。 答案 B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主人忘归客不发. B.血色罗裙翻.酒污 C.秋月春风等.闲.度 D.感.我此言良久立
(C ) 发:出发,开船 翻:泼翻 等闲:平常
感:被感动
解析 “等闲”,随便、轻易。
;黑帽SEO|https:///forum-14.htm ;
也没得到一官半职 不能用 欲将轻骑逐 他们不论愚智 必谓靖不能进 筑室反耕 终归统帅 曰:“今日破赵会食!下令听到钲声就出动 凌川成丹 擢任李靖为行军总管 谥号为武悼天王 ” 一边通往长平前线 并长驱直入 ?于是人物歼矣 其心不如禽 [14] 人微权轻 肃清沙漠 司马 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项羽之卒可十万 屡次失 窦怀贞--?王 魏善谏诤而房 杜让其贤 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 这难道不是刘邦也有亏待韩信的地方吗 时来名位彰 如其文若尔 盖此中窾要 二人者之能 冉闵诛杀李农及其三子 虽然 统兵部尚书 任城王道宗 凉州 都督李大亮 右卫将军李道彦 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三总管征之 .腾讯2019年7月[引用日期2017-01-24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2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2

⑦芙蓉泣露:荷花带露,好像哭泣的泪珠。⑧十二门: 长安城四面各三门,共十二门。融:冷气散布蒸腾的 样子。此句说乐曲使长安城冷气森森。⑨ 二十三丝: 代指箜篌。箜篌有多种,此指竖箜篌,“ 体曲而长, 二十又三弦 ”。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这里指 皇帝。李凭为宫廷乐人,此句用以点明李凭身份。 ⑩女娲:古代神话中的女帝王,传说曾炼五色石补天。 ⑪ 逗:引来。⑫ 神妪:神女,号成夫人。 “好音乐, 能弹箜篌” 。⑬ “老鱼、瘦蛟” 句写就连深渊中的老 鱼、瘦蛟也欣然踏波起舞。⑭吴质:神话传说里的月 中仙人。露脚:露水落地为露脚。寒兔:神话传说里 的月中玉免,这里借指秋月。
⑩ ④ ⑤ ② ③

① 李凭:元和年间著名的宫廷乐师,擅长弹箜篌。
箜篌引:乐府相和歌旧题。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引:古乐府诗歌体裁。② 吴丝:吴地所产的丝,指箜 篌弦。蜀桐:蜀地所产的桐木,此指箜篌身干。张: 弹奏。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 ③凝云:凝聚的云。 颓:低垂下沉的样子。④ 江娥:湘水的女神,即传说 中舜的妃子娥皇、女英。舜南巡,死于苍梧山 (今湖南 宁远 ),二妃追至,“相思恸哭,泪下沾竹,文悉为之 斑斑然 ”。二女沉入湘水,成为湘水的女神湘夫人和 湘君。素女:神话中的霜神,善鼓琴。⑤ 中国:国都 之内,指长安。⑥昆山:昆仑山,传说是产玉之地。
第 2 课时
一、基础知识 (13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湓 浦口(pé n) 钿 头(dià n) . . 云篦 (bì ) . B.悄 无言 (qiǎo) . 慢捻 (niǎn) . C.虾蟆 陵(hámɑ) .. 冷涩 (shè ) . D.江浸 月(qì n) . 间 关 (jiān) . 为贾 人妇(jiǎ) . 迁谪 (zhé ) . 嘈 嘈切切(cá o) . 幽咽 (yè ) . 呕哑嘲哳 (zhāo zhā) .. 红绡 (xiāo) . 红阑 干 (lá n) . )

8.3《琵琶行(并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

8.3《琵琶行(并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 古代歌曲的三种情势,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 其实并无严格区分。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情势都采用五言、七 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说“歌”是曲的 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
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转轴拨弦:拧转弦轴,拨动弦丝。这里指调弦校音。 掩抑:声音低沉。 思:深长的情思。
我们呼唤了千声万声,她才慢慢地出现在我们前面,还用怀 中的琵琶遮住半边脸面。只见她轻轻拧转弦轴,拨动弦丝,试弹 了三两个乐音,虽然没有弹出曲调,却已经饱含着感情,每一次 拨弦都声音低沉,每一声乐曲都充满深长的情思,就像在低声倾 诉平生如何不得志。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
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大弦嘈嘈如急雨:大弦浑厚悠久,嘈嘈如暴风骤雨。大弦,指最粗的 弦。嘈嘈,沉重、舒长。
小弦切切如私语: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小弦,指最细的 弦。切切,细短轻幽。
《霓裳》后《六幺》。
信手:随手。 续续:继续。 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 拢,扣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 《霓裳》:曲名,《霓裳羽衣曲》。
《六幺》:曲名,《六幺令》。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弹弦,借琵琶叙说自己的无限心事。(手 指在弦上)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先弹了 有名的《霓裳羽衣曲》,又弹奏了一首流行的《六幺令》。
关于小序
• • 诗词前的小序,主要交代写作的时间、地点、写作原因、写作目 的、作者心情等背景内容。

8.3《琵琶行(并序)》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8.3《琵琶行(并序)》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六幺yāo
迸bèng
裂帛bó
虾蟆hámá
红绡xiāo
钿头diàn
银篦bì
阑干lán
呕哑ōuyā 嘲哳zhāo zhā
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29岁中 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 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 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 确)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 恶。由于得罪了唐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2.诵读第四段,梳理诗人的人生境遇。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琵琶女
白居易
原因
从昔日艳盖群芳受人追 从昔日为官被重用认可
浊杂粗重
清脆圆润
婉 转
凝噎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
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
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
塞难通。
声弦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暂歇
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并”有“连”“附”的含义。“并序”一 般出现在题目中。其内容介绍与诗文密切相关的 人、事、物。
.
. 齐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
1.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诗人被贬,江边送客 偶遇琵琶女,听其演奏

《琵琶行(并序)》课件2(19张PPT)(语文版必修2)

《琵琶行(并序)》课件2(19张PPT)(语文版必修2)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 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 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 “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 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 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极其感人 的艺术魅力。
诗的前半部分写乐事,是否与琵琶女的 苦身世矛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
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 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 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济天下。”.所以在京做官期间他的诗大多
*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都 是从 京都长安 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 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 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 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 生活。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为民请命”,利用诗歌讽刺那些达官
贵人的贪污腐化以及现实社会的黑暗。这种 风格的诗叫做讽喻诗。最有名的如《卖炭 翁》。
而自从元和十年,掌权的达官贵人们恼 怒他的诗,借口把他贬为江州司马后白居易 写了大量的“闲适诗”、“感伤诗”。《琵 琶行》就是白居易在元和十年,被贬不到一 年的时候写下的一篇“感伤诗”。
š 不矛盾
š 起对比作用
年轻美貌—— 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 夕日欢笑——
孤守空船
今日辛酸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 残、被侮辱的歌妓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 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 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 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第一,①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来刻画音乐,从 “大弦”句至“四弦”句皆如此。②如用叠词“嘈 嘈”写大弦的乐音时把它比喻成“如急雨”,用叠词 “切切”写小弦的声音时又用“私语”作比,用“嘈 嘈切切”写大小弦的合奏时把乐音比喻成“大珠小珠 落玉盘”。用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 就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③再如,诗人用
解析
D 项两个“来”都是语气助词,无实义。A 项①zhò nɡ,
副词,更加;②chó nɡ,重新。 B 项①写,动词;②给、替, 介词。C 项①分别;②另外的。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 分 ) ( ) A.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 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 ’了,真是 ....... 人走茶凉啊!” B.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 ... 必曾相识 ”,我提议,干杯! .... C.轮到中国选手王皓出场了,与他对局的是德国 名将波尔,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 此时无声胜有声 啊! ....... D.近几年来,这家企业的干部和财务人员大肆挥 霍,侵吞“小金库”的资金,当上级派人来清 查时,主要领导人还“犹抱琵琶半遮面 ”,玩 ....... 弄言词,制造假象,企图蒙混过关。
二、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琵琶行并序》 ,回答 7~15 题。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感 斯人言 . B.因为 长句 . C.铁骑突出 刀枪鸣 .. 感:感叹 为:写 突出:突然爆发 ( D )
D.相逢何必 曾相识 何必:没有必要 .. 解析 何必:为什么一定。
⑩ ④ ⑤ ② ③

① 李凭:元和年间著名的宫廷乐师,擅长弹箜篌。
箜篌引:乐府相和歌旧题。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引:古乐府诗歌体裁。② 吴丝:吴地所产的丝,指箜 篌弦。蜀桐:蜀地所产的桐木,此指箜篌身干。张: 弹奏。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 ③凝云:凝聚的云。 颓:低垂下沉的样子。④ 江娥:湘水的女神,即传说 中舜的妃子娥皇、女英。舜南巡,死于苍梧山 (今湖南 宁远 ),二妃追至,“相思恸哭,泪下沾竹,文悉为之 斑斑然 ”。二女沉入湘水,成为湘水的女神湘夫人和 湘君。素女:神话中的霜神,善鼓琴。⑤ 中国:国都 之内,指长安。⑥昆山:昆仑山,传说是产玉之地。
⑦芙蓉泣露:荷花带露,好像哭泣的泪珠。⑧十二门: 长安城四面各三门,共十二门。融:冷气散布蒸腾的 样子。此句说乐曲使长安城冷气森森。⑨ 二十三丝: 代指箜篌。箜篌有多种,此指竖箜篌,“ 体曲而长, 二十又三弦 ”。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这里指 皇帝。李凭为宫廷乐人,此句用以点明李凭身份。 ⑩女娲:古代神话中的女帝王,传说曾炼五色石补天。 ⑪ 逗:引来。⑫ 神妪:神女,号成夫人。 “好音乐, 能弹箜篌” 。⑬ “老鱼、瘦蛟” 句写就连深渊中的老 鱼、瘦蛟也欣然踏波起舞。⑭吴质:神话传说里的月 中仙人。露脚:露水落地为露脚。寒兔:神话传说里 的月中玉免,这里借指秋月。
解析 A 项代词,“这”;连词,“那么、就”。B 项 指代性副词,偏指一方,指代琵琶女所在的船;副词, 表示双方, “互相”。 C 项副词, “暂且”; 副词, “突 然、顿时”。D 项都是助词,与前面的词组成名词性 “者”字短语,“„„的人”。
9.简要概括诗前小序的内容,并分析它的作用。 (2 分)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唧唧 ①又闻此语重 . A. 闻皆掩泣 ②满座重 . 时茫茫江浸月 ①别 . C. 有幽愁暗恨生 ②别 .
( D ) 长句,歌以赠之 ①因为 . B. 君翻作琵琶行 ②为 .
百侣曾游 ①携来 . D. 江口守空船 ②去来 .
1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琵琶行 并序》的主题句,诗人与长安歌伎今日相逢往日却 不曾相识,他们的遭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两句诗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 分 )
答案 ①相似之处是二人都怀有奇才却遭遇冷落, 都 曾经名噪京华如今却沦落天涯。 ②这两句诗既表现了 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 也是对自己遭遇坎坷 的愤懑不平。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琵琶行》的动机,概括了全诗
的内容。②使读者在读诗之前就能对诗歌内容有个概 括把握。
10.诗歌开头的环境描写与后文的思想感情的抒发有 何联系?(4 分 ) 答案 ①全诗从“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 瑟”写起。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 瑟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 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 难耐了。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 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为一体,构成一 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解析
A项“贾”读ɡǔ;C项“涩”读sè;D项 B
“浸”读jìn。 答案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主人忘归客不发 . B.血色罗裙翻 酒污 . C.秋月春风等闲 度 .. D.感 我此言良久立 . ( C ) 发:出发,开船 翻:泼翻 等闲:平常 感:被感动
解析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感受来 描绘余音袅袅、余韵无穷的音乐境界,用“银瓶乍 破”、 “铁骑突出”来写音乐的突然奏响, 用“裂帛” 来写音乐的戛然而止等,真是令人拍案叫绝。④通过 侧面描写,如通过听众听后的反应和环境描写来表现 音乐的魅力和感受。 第二,诗人如此着力地刻画音乐,目的是通过描写音 乐的美妙,表现琵琶女过人的艺术造诣,反衬出她的 沦落与孤独,从而寄寓自己遭遇贬谪,不得施展抱负 的悲伤与憾恨。
15.从诗的前四句看,弹奏的人物、时间、地点各是 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写的效果如何? (5 分 ) 答案 ①写作时间:高秋(九月深秋,天高气爽)。弹奏 人物:李凭。弹奏地点:中国。②首句点明时间,并 以“吴丝蜀桐”写箜篌的构造精良,借以衬托弹奏者 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写人。二、三句写乐声:空旷山 野上的浮云也因乐声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 瑟的江娥和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情怀,潸然泪下。 这两句从侧面描写,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第四 句写出弹奏者和地点。③前四句先写琴,写声,然后 写人,时间、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种写法, 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 项是(2 分)
人言 感斯 . A. 天下之民至焉 斯 . 歇 凝绝不通声暂 . C. 明 如听仙乐耳暂 .
(D )
近邀相见 移船相 . B. 逢何必曾相识 相 .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 D. 谁 寻声暗问弹者 .
16. 这首诗哪两句正面描写了乐声的激越动听?(4 分 ) 答案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昆 山”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那箜篌 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 难辨;时而又一弦独奏,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 “芙蓉”句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带 露的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确实给人以张口 欲笑的形象。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 而以“香兰笑”写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 可以目睹。
三、课堂延伸 (1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15~ 18 题。 李凭箜篌引① 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 弹箜篌。 昆山⑥ 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⑦香兰笑。 十二门⑧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⑨ 。 女娲 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⑪ 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⑫ ,老鱼跳波瘦蛟舞⑬ 。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⑭ 。
17.从第七句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的。作者是如 何写的?(5 分 )
答案 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 被箜篌消融,借以表现人们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以 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紫皇”兼指 天帝和当时的皇帝,使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 接下来写乐声的美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 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分,结果石破天 惊,秋雨倾泻;美妙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感动 不已;美妙的乐声,使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的老鱼和 瘦蛟竟然也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起舞;成天伐桂、劳累 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 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把毛衣浸湿, 也不肯离去。
18.试比较本诗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在描写音乐 上的不同技法。 (4 分)
答案 ①《琵琶行并序》虽有侧面描写(人物、环境烘 托),但主要是通过比喻运用正面描写。②但李贺虽也 用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描绘音乐 之声,但李贺侧重于音乐效果的摹写(侧面),重在写音 乐给人的感受。
四、语言运用 (14 分) 19.九江琵琶亭上有一副楹联,上联化用元稹《闻乐 天授九江司马》中“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 吹雨入寒窗”句意,下联化用白居易《琵琶行并 序》 中“枫叶荻花秋瑟瑟”、 “绕船月明江水寒” 句意,请补出下联的相关内容。 (2 分) 荻花瑟瑟 ,魂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 ____________ 销 ____________ 明月绕船 时。
1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 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这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 (2 分)
答案 因为琵琶女身世变化后内心变得犹豫。 反映了 她被邀请出场时的腼腆羞涩。
12.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是如何表现琵琶的 音乐魅力的?他如此着力地刻画音乐,与他所要 表达的人生感慨有什么关系?(4 分)
1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妆成每被秋娘妒”, 乃通过侧写旁人的反应,呈现琵琶女的美丽,相 较于由容貌服饰正面描写美女的手法,有时更为 高妙。下列对“美女”的叙述,也采用“侧写” 的一项是(3 分 ) (C ) A.曹植《洛神赋》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B.杜甫《丽人行》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 骨肉匀 C.李白《于阗采花》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 女多羞死 D.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 :腕摇金钏响,步 转玉环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