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暴雨的幼儿园教案

暴雨的幼儿园教案

暴雨的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们了解大自然的力量,尤其是暴雨的威力。

2.帮助幼儿了解如何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勇气。

二、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暴雨时间:15分钟1.在课前,老师可以准备一段暴雨的视频,或是在教室外放置一个水泥槽模拟暴雨。

2.让幼儿们观察暴雨,听雨声,看雨滴。

3.把幼儿的观察结果记录在白板上,引导幼儿们分析暴雨的特征。

比如说雨量大、雨滴大小、雨滴密集度等等。

4.引导幼儿们思考暴雨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并帮助他们理解暴雨的威力。

5.辅导幼儿们用口语和文本形式表达自己对暴雨的看法。

活动二:保护自己时间:20分钟1.为幼儿讲解旋转门的原理,并示范如何保护自己。

比如说当暴雨突如其来,幼儿应该迅速进入到旋转门中。

旋转门可以牢固地保护幼儿免受暴雨侵害。

2.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幼儿在模拟的旋转门中进行练习。

3.帮助幼儿们理解其他保护自己的措施。

比如,当暴雨来临时需要找寻庇护所,使用雨具等等。

4.让幼儿们发表自己在面对暴雨时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活动三:团队协作时间:25分钟1.透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暴雨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影响。

2.通过一个团队游戏来鼓励幼儿进行合作和协作。

比如,让教师拆开一张纸,将纸上的空白面交给幼儿们,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雨的画作。

3.教师利用画作向幼儿们评价比赛的成绩,让幼儿们了解到,“合作”和“协作”是成功的重要元素。

4.让幼儿们思考:假如他们在面对暴雨来袭的情况下,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如何能够一起度过暴雨?三、教学资源1.暴雨的视频资料。

2.模拟暴雨的水泥槽。

3.旋转门的示范模型。

4.用于画画的纸和色彩,以及用于评分的工具。

四、教学评价1.幼儿们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水平。

2.团队游戏的成绩和评价。

3.幼儿们对暴雨及其应对方法的理解和反应。

除了以上列举的活动和资源,也欢迎教师们一起寻找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

《暴风雨》教学设计

《暴风雨》教学设计

《暴风雨》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让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认真阅读,感悟课文,体会暴风雨来临产生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暴风雨过后,万物争荣的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在熟读、欣赏的基础上,达到熟背课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课程:一、导入1、“暴风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可以带来灾难,令人恐惧,也可以以它的气势,使人振奋,尤其是暴风雨过后,大自然展现的是江山似景、风景如画的另一番景色。

2、老师先给大家看一段片子。

(放暴风雨),看完刚才的片子,请你谈一谈刚才的片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3、今天,意大利作家弗拉里斯为我们带来一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寓意深刻的著名散文《暴风雨》。

二、小组学习这堂课,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这篇文章,并且完成老师设计的一张表格。

填完后,找出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景物,读一读,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三、大组交流1、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这张表格你们是怎样填写的?2、在这么多的景物中,一定有你自己认为写得比较好的景物吧!请你用最优美的语调来读一读,并且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3、小结:你们的朗读给课文增色不少。

你们的观点表示你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现在,让我们回到这张表格,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紧紧抓住夏季暴风雨前后景物变化,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恰当地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自然使如此神奇。

4、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再一次走进暴风雨,体会大自然那顽强的生命力,对比读、个别读、齐读。

5、一篇好的写景文章,不光要有精彩的景物描写,还必须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具体的景色中去,做到情景相融。

那么你认为这篇文章,想要通过暴风雨,告诉大家什么呢!(理解最后一段)(1)介绍《海燕》这篇文章(2)听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6、总结:学完这篇课文,老师希望不仅在写作上能带给你启发,而且要能理解这暴风雨所给你带来的人生哲理。

2、《暴风雨》教学设计

2、《暴风雨》教学设计

2、《暴风雨》第一课时一、导入1、板书“暴风雨”。

看到这个词,你的脑海里闪现的是哪些词语?(学生反馈生活积累)2.“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暴风雨之后必定会迎来一个艳阳天。

这就是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场来自阿尔卑斯山的暴风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意大利作家拉法埃莱的《暴风雨》。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条理。

(暴风雨之前——暴风雨之时——暴风雨之后——暴风雨启示)暴风雨之时是怎样的?之后是怎样的?三、暴风雨之前1.雨之前:闷热、窒息,闪电划破、雷声如大炮轰鸣;2.朗读。

三、暴风雨之时1.文中是怎样彰显昨晚暴风雨的“狂暴”的?(2、3、4自然段)①雨来时:闪电、霹雳、瓢泼大雨、撕开、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狂风咆哮、摔、敲打、冲击、激动人心等。

②抓住细节指导朗读。

③写法:作者是怎样将暴风雨的狂暴展现出来的?(准确用词;拟人、比喻修辞手法,利用想象烘托气氛,增强文章感染力。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1.朗读1-4段二、感受绚丽“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给人们的绚丽早晨”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哪些语句展示了雨后的美景?1.①细读课文7——9自然段②雨后美景:鸟儿唱、喷薄日、花草伸、水珠闪,山披丽装、村舍发亮、花散芳香,江山似锦,风景如画。

③朗读指导,体会暴雨之后早晨的绚丽。

2.体会“绚丽华美的春色啊,你是多么美好!”所表达的情感:作者喜欢的是这场雨什么时候的景色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三、启示怎样理解“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1)在这场暴风雨中作者看到的是事物的几个方面呢?(2)雨过之后的美我们已经有了具体感受,暴风雨中的美在文中是怎样展示的?体会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题西林壁》的异曲同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课堂小结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

2023年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暴风雨的启示》教学设计

2023年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暴风雨的启示》教学设计

2023年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暴风雨的启示》教学设计2023年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暴风雨的启示》教学设计1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感知了__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

板书:暴风雨的启示过渡:黑夜孕育黎明,狂暴孕育平静,大自然充满了和谐之美。

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课文一、二段,感受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景物特点。

二、感受暴风雨,悟作者情感1、仔细品读一、二段,画出描述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景物特点的词句,再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书上。

2、集体交流(1)窗外,一道闪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恐惧。

齐读后思考:你从划破、轰鸣、使人恐惧这几个词体会到了什么?教师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教师过渡:你们听暴风雨来了!一学生感情朗读第二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暴风雨刚来时的猛烈)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2)大雨猛烈地敲打着玻璃窗,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你还感受到暴风雨的什么特点?(感受暴风雨结束时的温柔。

)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3)一小股的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齐读后思考:这句话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什么情景?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这句话。

哪位同学能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

(4)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感悟到什么?(5)师小结: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用饱含蘸情感的笔触,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美。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放手自读自悟,然后集体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抓住要点进行品读,感悟暴风雨惊心动魄的美。

】三、欣赏雨后美景师过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暴风雨过后,迎接我们的将是更加美丽的画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段,想象画面。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牛顿在暴风雨中》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牛顿在暴风雨中》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通过预习、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方法方面: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总结文章的基本情节,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的表现。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4)互动交流:选取学生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培养学生倾听、尊重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和价值观,强调关爱自然、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c.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了哪些关于关爱自然、尊重生命的道理?
提交方式:书面答案,下节课讨论。
4.语文实践:组织一次课堂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如暴风雨、闪电等,并记录下来。
提交方式:以观察日记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
5.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自然科学问题,如暴风雨的成因、牛顿的科学成就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份研究报告。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和修辞手法,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文知识。
3.针对文章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价值观。
4.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自然现象——暴风雨的形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牛顿在暴风雨中为什么会表现得如此勇敢和坚定?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牛顿吗?他在科学上有哪些伟大的成就呢?”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牛顿的了解。

二年级语文下《雷雨》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雷雨》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雷雨》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雷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语文下《雷雨》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这篇课文分别描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通过学习让学生更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1、会认“压、乱”等4个字,会写“垂、乱”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雷雨(板书课题)生齐读。

2、上节课我们学习这课的生字词,老师检查一下,看谁读得准。

(开火车认读词语:黑压压、乱摆、垂下来、越来越亮、越来越响、渐渐地、清新)小朋友真棒!不愧为识字大王!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雷雨的呢?(板书:前、中、后)(二)学习课文这节课我们来仔细读读课文,研究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各有什么特点。

1、雷雨前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雷雨前的景象?(1-3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1-3自然段,想一想,雷雨前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2)学生交流a、乌云(“满天”,“黑沉沉”,“压”)课件出示描写乌云的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压”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说感受,指导朗读)这时候感觉非常沉闷,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b、大风(“乱摆”,“忽然”)课件出示描写大风的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二年级《暴风雨》教案

二年级《暴风雨》教案

二年级《暴风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暴风雨》这本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3. 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5.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读:介绍《暴风雨》的背景和主要情节;2. 阅读理解:分段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问题;3. 语言研究:研究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表达;4. 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和情节,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5. 创作活动:让学生绘画或写作,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三、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了解故事背景,准备教材和绘本等辅助工具;2. 导入活动: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猜测故事可能发生的内容;3. 阅读活动:分段阅读《暴风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4. 词汇研究:重点讲解和练故事中的重要词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5. 语句表达: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6. 情感表达:让学生谈论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和情绪,并自由发表自己对故事的感受;7. 创作活动: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想象,让他们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8. 总结回顾:与学生一起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2. 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价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鼓励;4. 整理学生的研究笔记和作业,评价他们对词汇和句子的应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暴风雨》绘本或电子版故事书;2. 图片和视频素材;3.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4. 绘画和写作材料。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和想法;2. 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交流和合作,促进互动和研究;3. 鼓励学生自行阅读其他相关绘本或故事书,进行比较和扩展。

以上为二年级《暴风雨》教案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安排,具体的教学过程根据班级情况和教师判断进行调整和实施。

【高中语文】《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大卫·科波菲尔》授课时间课时(或上课用时分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大卫·科波菲尔》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能力目标:能结合故事情节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3.素质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大卫·科波菲尔》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4.思政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大卫·科波菲尔》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

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设计教学时,我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去引导学生如何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过对片段的赏析,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将电影与原著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教学准备练习册、课本、PPT、教案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前:了解作者其他的代表作《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代》、《双城记》、《远大前程》。

课中: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5分钟代表作《匹克威克外师:在英生:我们这是狄更斯传》、《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代》、《双城记》、《远大前程》。

国文学史上,十九世纪是群星灿烂的小说鼎盛时代,产生了许多伟大的小说家。

而在这些伟大的小说家中,狄更斯才是那颗最为耀眼的明星,人们评价他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国作家。

(出示课件1)他一生创作大量作品,每一部都造成轰动。

要了解他和他的小说,最佳的切入点无疑就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出示课件2)最重要且耗费心血最多、篇幅最长的一部著作,它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其他作品,托尔斯泰誉之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

《雷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雷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雷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认识6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字。

记住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雷雨景色。

4、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积累、揣摩语文、领悟作者形象生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在读中想象雷雨的景象,学习作者观察与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如电影。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播放雷雨的影片,感受雷雨的景象如果要你来描写,你能写得出来吗?初读感知:1、读文:自由读,通顺,流利,质疑。

2、再读:同桌读边读边想象3、再读:圈出你认为描写精彩的语句。

最为形象的语句。

4、交流,解疑。

精读理解:一)大雨到来前的景象想象大雨到来前是什么样的.,跟作者笔下的是否相同,作者为什么能描写的这么传神,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说说大雨到来前作者抓住了几方面来描写,读出这种情景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到如临其境二)风来的景象读风来的感觉作者分几个层次写的风。

都借什么景物来写风。

这种借物写的物的写作方法你有什么体会?三)暴风雨来了作者用了哪个修辞方法来写风,画出你找到的语句。

说说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优点。

《雷雨》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六、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用欢快的,优美的,跳跃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
2、乐理知识:6/8拍的认识。
(1)、由《秋天多么美》导入6/8拍。
师:听老师弹一首歌,你能马上告诉我它的名字吗?
师:我们能把它的歌谱来唱唱吗?
师:能用LU来哼唱一下吗?(调整声音的位置,统一声音)
师:能用这么美丽的声音把歌词来唱唱吗?
b.视唱旋律(注意换气记号的提示与练习。)
c.学习低声部
3 1 3 1 | 3. ˇ 1 2 3 | 4 2 4 2 | 4. 4 0 |
3 3 3 2 1 | 2 2 2 1 7 ˇ| 5 5 5 6 7 |1. 1 0 ||
d.熟悉旋律。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象不象做梦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
播放:雷声,风声
师:这些风声和雷声如果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效果会是怎样的呢?期待吗?
2、听雷-- “电闪雷鸣”
师:我知道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就创作了这样一部作品,因为贝多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所以被大家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父”。
师:我们今天就来欣赏贝多芬创作的一首交响乐,叫《暴风雨》是选自交响乐《田园》的第四乐章,我们先来听其中一个片遍,请你们听完后告诉老师你想到了什么?播放“电闪雷鸣”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识西洋乐器定音鼓,大提琴和小提琴在乐曲中代表的音乐形象,并能哼唱彩虹主题乐句。

《暴风雨》教学设计

《暴风雨》教学设计

《暴风雨》教学设计《暴风雨》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碾,眠”等12个生字,理解“窒息”“惊悸”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文中比方句的好处,并会仿写比方句。

4.感受文中描写的暴风雨的景象,理解课文最终两段,懂得要全面看待事物的道理。

教学重点:找出文中的比方句,体会比方句的好处,感受暴风雨的景象。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终两段,懂得全面看待事物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熟话说得好:“春雨贵如油”“春雨细如毛牛”“春雨淅淅沥沥”可今日我们所见的春雨却是一场暴风雨,他和我们平日所见的春雨有什么不同呢?今日学习意大利作家拉法埃莱歇的《暴风雨》。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顺。

1.请自由读课文,划出不熟悉的生字词,借助生字表和工具书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书,准时正音,重点点拨下列读音“沉闷”,“囱”,“绮”“哽咽”3.再读课文,看看是否通顺流利,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惊悸:因慌张而心跳得厉害。

哽咽:哭时不能痛快的发声。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洪亮的声音。

喷薄而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绮丽:形容风景艳丽漂亮。

无与伦比:没有什么可以同等匹敌。

4.老师范读,同学跟读,选择读的好的段落同学互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在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只要讲了什么?是按怎样的挨次写的?主要写暴风雨的景象,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挨次写的。

2.指导同学划分段落。

(1):雨前的闷热天气,闪电和闷雷。

(26):狂风大作,飘波大雨下下来了。

(711):雨后的漂亮春景。

(1213):抒发的感受,阐明哲理。

四、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一段,思索: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天气闷热,闪电大,闷雷响)2.重点理解“沉闷的雷声犹如大炮轰鸣,使人惊悸”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做什么?齐读,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其次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过度导入。

狂风暴雨教案设计

狂风暴雨教案设计

狂风暴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狂风暴雨的形成和影响。

2.掌握狂风暴雨的防御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3.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狂风暴雨的形成和影响。

2.狂风暴雨的应急处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地防御和应对狂风暴雨。

2.如何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和个人安的关注度。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说故事、演示、模拟等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狂风暴雨的形成和影响,以及防御和应急处理方法。

2.讨论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狂风暴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互动法:教师通过游戏、竞赛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狂风暴雨的认知,并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安全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狂风暴雨的视频或图像,引导学生感受狂风暴雨的威力和危害。

2.知识讲授(1)狂风暴雨简介教师简单地介绍狂风暴雨的基本定义、形成原因、常见的影响等,帮助学生了解狂风暴雨的基本情况。

(2)狂风暴雨的影响教师通过演示或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狂风暴雨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如房屋倒塌、道路交通中断、水灾等。

(3)防御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教师介绍防御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如及时关好门窗、固定易受风雨的物品、尽量不要在室外活动等。

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当发生灾害时,如何进行紧急逃生和求救等应急处理方法。

3.游戏互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跃氛围、加深学生对狂风暴雨的印象的游戏活动,比如:扮演台风、扔纸飞机、搭建庇护所等狂风暴雨预防和应对的实践探究活动。

4.讨论交流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比如:我们怎样才能减少狂风暴雨对我们的影响?如果身处台风来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5.总结小结教师对本课所学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利用考试的形式测试学生对于狂风暴雨的了解和应对方法是否正确,以及对于安全问题的反应。

【核心素养目标】5《雷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核心素养目标】5《雷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核心素养目标】5《雷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剧本特点,熟悉剧情与人物关系。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人物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戏剧冲突,体会剧中的悲剧意识。

文化传承与启示:结合时代背景,思考戏剧反映的现实。

教学重难点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剧本特点,熟悉剧情与人物关系。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人物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戏剧冲突,体会剧中的悲剧意识。

文化传承与启示:结合时代背景,思考戏剧反映的现实。

教学过程导入,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周朴园,爱上了女仆梅侍萍,并且有了两个儿子。

后来,为了和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周家在大年三十晚上赶走了侍萍,还让她带走了病得奄奄一息的次子。

侍萍走头无路,投河自尽,幸而被救,但从此流落他乡。

后来,侍萍嫁给鲁贵,又生下了女儿四凤。

这天,侍萍从乡下来看望女儿,却发现女儿做工的周家主人,就是周朴园……戏剧介绍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红色娘子军》)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 、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 、喜剧(如《威尼斯商人》) 、正剧(如《白毛女》)。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5、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暴风雨》教学设计

《暴风雨》教学设计

《暴风雨》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交响乐《暴风雨》欣赏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课时设计二年级,1课时二、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展开各种联想与想象,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区分音乐形象,从而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观。

2、运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和途径开展对交响乐《暴风雨》的欣赏,在聆听、参与、表现音乐的同时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3、从音乐音响的感知中获得愉悦与快乐,获得感悟与启发。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教学重点:感受音乐要素所描绘的暴风雨的景象。

四、教学难点:通过聆听,让学生探索音响,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五、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请学生听雷电音效,闭眼听暴风雨的音效。

(2)音乐听看说请学生看PPT和课本图片,说说和心里想的暴风是不是相同,深入引导学生回忆出自己遇到暴风雨时候的心情,为接下来音乐感受作铺垫。

(3)听音作画引导学生想象暴风雨后的彩虹,并用画笔画下来。

(4)作者介绍出示课件的照片,简单介绍作者贝多芬。

(5)听音看图1、播放完整乐曲,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并请学生说听后感。

2、分段播放乐曲片段,简单介绍音乐中使用的乐器。

(6)看视频,讲故事播放课件中的视频,让学生想象视频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7)听主题,画旋律线反复听主题,跟着旋律先用手比画旋律线,用嘴巴轻轻跟唱,并在书上初步画出旋律线。

(8)音乐拓展以身体作为乐器,分组演绎暴风雨。

(雨:弹舌;风:嘴巴模仿;雷:跺脚)六、小结经过暴风雨的洗礼后,天空中出现艳丽的七色彩虹。

这让老师想起一首流行歌曲:“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音乐如此,生活和学习也同样如此。

希望同学们今后遇到困难要勇敢、坚强,用最积极的状态迎接雨后彩虹的到来。

(花城版)音乐二下第8课欣赏交响曲《暴风雨》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二下第8课欣赏交响曲《暴风雨》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二下第8课欣赏交响曲《暴风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暴风雨》交响曲是音乐二下的教学内容,它以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力,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激情。

本课通过欣赏《暴风雨》交响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体验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交响曲的介绍,也有对作曲家海顿的简介,有助于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历史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交响乐作品,对交响乐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对于《暴风雨》交响曲的音乐特色和表现手法,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学生应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感受和理解音乐与自然的联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感受《暴风雨》交响曲的音乐特色,理解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2.了解交响曲的历史和特点,认识作曲家海顿。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暴风雨》交响曲的音乐特色和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交响曲的历史和特点,作曲家海顿的简介。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暴风雨》交响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讲解法:对交响曲的历史和特点,作曲家海顿的简介进行讲解。

3.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暴风雨》交响曲的介绍,作曲家海顿的简介等。

2.教学视频:播放《暴风雨》交响曲,供学生欣赏。

3.教学素材:有关《暴风雨》交响曲的乐谱和分析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暴风雨》交响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自然的联系。

2.呈现(10分钟)介绍《暴风雨》交响曲的创作背景,讲解交响曲的历史和特点。

同时,介绍作曲家海顿的简介,让学生了解作曲家及其作品。

3.操练(10分钟)分析《暴风雨》交响曲的音乐特色,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对乐曲有更深入的理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暴风雨》交响曲的理解和感受。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

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交响乐《暴风雨》教学设计广州市黄埔区萝峰小学陈勇稳一、教学内容:这一课是整套教材中“享受音乐”系列的一个内容,本课安排的2个作品作者都是贝多芬,通过聆听、演唱名家的作品,让学生在经典、优秀的名作中去感受音乐综合要素的表现作用,能记忆名家名作的音乐主题,也是编写这一系列的主要目的。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正确认识西洋乐器定音鼓,大提琴和小提琴在乐曲中代表的音乐形象,并能哼唱彩虹主题乐句。

2、过程与方法目的:通过聆听和感受,营造浓郁的听赏学习情境,在探究声音、感受音乐,参与音乐和师生互动中展开积极的探究体验学习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感受交响乐气势磅礴的音乐表现力,建立对交响乐的喜欢和加深对交响乐之父--贝多芬的尊敬。

三、教学重点:在听赏中感受交响乐丰富的表现力,体会不同乐器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能哼唱“彩虹主题”。

四、教学难点:正确分辨不同乐器代表的音乐形象并做出反响。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课型:欣赏与创编课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等八、教学过程:1、听声导入师:在声音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们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吗?播放:雷声,风声师:这些风声和雷声假如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效果会是怎样的呢?期待吗?2、听雷-- “电闪雷鸣”师:我知道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就创作了这样一部作品,因为贝多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所以被大家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父”。

师:我们今天就来欣赏贝多芬创作的一首交响乐,叫《暴风雨》是选自交响乐《田园》的第四乐章,我们先来听其中一个片遍,请你们听完后告诉教师你想到了什么?播放“电闪雷鸣”师:你想到了什么呢?生:雷声师:这首乐曲表现了一个从暴风雨到雨过天晴的情景。

你们还记得哪里出现了雷声吗?再听,师画图形谱师:谁来给雷声编个动作呢?生:短雷抓拳头,渐强的雷,空中拍手后抓拳头师:那你知道模拟雷声的这件乐器叫什么吗?它的名字叫定音鼓,是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打击乐器。

暴风雨安全教案设计

暴风雨安全教案设计

暴风雨安全教案设计随着气候变化的不可避免,暴风雨、洪水等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

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尤为重要。

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更需了解暴风雨以及避免自身受到伤害。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鼓励学生多学习从而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份暴风雨安全教案设计。

一、主题暴风雨安全知识教育二、教育内容1.暴风雨概述学生们首先应了解什么是暴风雨。

教育者也可以展示一些暴风雨的相关图片,为学生展现暴风雨的形象。

2.暴风雨的成因接着,教育者可以向学生讲解暴风雨的成因,比如情况比较紧急,会气氛更加紧张,而情况稍微轻松的话,气氛则会轻松一些。

3.暴风雨的预警学生们也应了解暴风雨的预警信号,包括预警颜色等。

这样就可以提醒学生应当如何防范暴风雨。

4.雨中出行的安全对于学生们来说,在雨中出行常常是无可避免的。

因此,应为他们教授一些出行的注意事项。

如:不要处于护栏之外,不要在车辆靠近过来时乱闯马路等。

这样,就可以通过提高意识,预防出行中的危险。

5.如何应对暴风雨在暴风雨来临之时,学生们应如何应对呢?教育者可以向学生们引导,如从教师行列中找出一些志愿者派发雨衣、一些应急用品等,让学生们在暴风雨中保持身体状态良好,并提高自我安全意识。

6.失踪、危险等事件的防范教育者可以向学生们讲解一些实际事件,如在上学途中发生危险事件,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如拨打110等。

三、教育重点1.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教育学生暴风雨的成因、预警信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危险,从而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

同时在雨中出行时,也可以通过自主行动来避免感染疾病。

2.了解防范措施:在教育中,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程度进行分组,针对不同的情况,加强相关知识的防范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应对一些危险情况。

3.培养安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当遭遇暴风雨等自然灾害时,领导者和学生都应当如何应对。

因此,教育者应当在距离灾害比较远的情况下,让学生们进行模拟实战练习,如聚集在一个安全区域内,该区域要远离建筑物等。

(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8课《交响曲暴风雨》教学设计(1)

(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8课《交响曲暴风雨》教学设计(1)

(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8课《交响曲暴风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交响曲暴风雨》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古典音乐作品,由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创作。

本首曲子以强烈的旋律变化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以及风雨过后的宁静。

二年级音乐教材中引入此曲,旨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交响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简谱,对简单的乐器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交响乐的认识尚浅,对复杂多变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感还需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感变化,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交响曲暴风雨》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贝多芬;2.使学生能够欣赏并分析乐曲中的情感变化;3.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4.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和分析乐曲中的情感变化;2.理解交响乐的特点和魅力;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通过反复聆听、分析乐曲,使学生感受和理解其中的情感变化;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情感体验;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4.示范教学法:教师用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乐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交响曲暴风雨》的音频资料和乐谱;2.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如贝多芬的生平介绍;3.准备教学用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4.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贝多芬及其代表作《交响曲暴风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交响曲暴风雨》的音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入理解乐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风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3能通过一些重点句子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生活体验,体会语句的优美。

2、通过朗读、交流、合作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清文章顺序,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能通过一些重点句子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你见过暴风雨吗?说说自己对暴风雨的印象。

2、课题中那个字最能体现暴风雨的特点?(暴)
3、谁能说说“暴”在这里的意思?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认读。

(出示课件)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知道课文按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以及“暴风雨的启示”的叙述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并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内容。

4、按课文顺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独立感悟。

1、请同学默读课文1—4自然段,勾画重点词句。

(1)通过文章描写把暴风雨的词句,尤其是动词,说说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景物的特点。

(2)通过文章“宛如天神”“激动人心的乐章”“优美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等比喻、拟人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带着你的体会再读读这句话)
2、小结。

在作者看来,美是表现在不同方面的。

暴风雨去之后的黎明、碧空、朝阳,小鸟、花草、露珠,是一派绚丽多姿的美;而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的闪电、霹雳、狂风、暴雨,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1、了解这一场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去之后”的景物特点。

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继引导、梳理、归纳并板书要点。

2、说说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

四、体会哲理,深化认识。

1、这一场暴风雨到底带给作者什么启示呢?(出示课件)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

五、小结。

下节课,我们继续欣赏那场风雨之后的景色。

板书设计:
2暴风雨
来临之前电闪雷鸣使人惊悸
来之时狂风暴雨激动人心
去之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