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范文精品
关于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研讨
关于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研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警民关系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是现代化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公正、平等的发展,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也是各级政府和公安机关一直关注和推动的工作。
警民关系,简单来说,是指公安机关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互信和共同合作的关系。
它的建立,是社会治安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需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涉及到公安机关的管理、依法履职、服务社会等方面,也涉及到民众的权益保障、合法权益的维护、法治意识教育等多个方面。
要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首先需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为民服务。
公安机关是群众安全的守护者,必须要关心民生、为民履职,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机关要积极解决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民众提供方便、依法、优质的公共安全服务,并通过民众满意度的调查、社会评价等方式,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满意度。
其次,公安机关要加强自身管理,从源头上确保警民关系和谐。
公安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遵守职业操守,力求公正、专业、高效。
在执法过程中,要合理、公正、规范地运用执法权利,尊重民众合法权益、处理好警民关系,增强管理信任度,不断提升自身行政效能。
加强警务人员素质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也是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警务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直接关系到警民关系的和谐。
警方要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业务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警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道德,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为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政府要加大资金和力度投入,改善警务工作条件;社会各界要深入开展公益活动,让民众在实践中感受到警察的良好形象和执法公正性。
只有政府、社会和民众三方协作,共同担当,才能更好地推动警民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程。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
---------------------------------------------------------------范文最新推荐------------------------------------------------------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摘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提出的三项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新时期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走群众路线、推进群众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警民关系。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社会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在社会利益矛盾的不断冲突中,警民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冲击,为此我们要客观分析和了解影响警民关系建设的因素和难点,创新务实地在从严治警、规范执法、联系群众、舆论宣传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关键词:警民关系和谐难点途径"人民警察"四个字突显的是警察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和保障者,警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种性质和宗旨决定了警民关系是"以警为本"和"以民为本"的"双边关系"。
要让"警"和"民"之间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的良性互动关系,达到警爱民、民拥警、警民鱼水的协调和睦境界,需要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长期的公安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与同事的沟通中多次感受过警民关系和谐所带来的喜悦,也体会过警民关系紧张所带来的痛楚,特别是对于目前警民关系处于不和谐的"亚健康"状态作者:邓葛华黎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办公室甚至趋于恶化的边缘深表担忧。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浅析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警爱民,民拥警,警民亲如一家人”,既是公安工作贯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工作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警民双方共同追求的一种美好憧憬和奋斗目标。
公安部党委提出“警民关系和谐化建设”,并将其上升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政治高度来谋划,充分说明了警民关系和谐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说明了当前警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和谐。
因此,准确判断当前警民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形式,客观分析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改善警民关系的对策,是摆在基层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笔者结合基层公安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警民关系和谐化建设,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深刻理解和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大现实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建设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警察的一切执法活动代表着国家行使权力,警察的一言一行在老百姓眼里都代表着政府的形象。
警察在履职尽责中,无论是从事侦查破案、治安管理,还是开展服务性工作,直接面对的都是社会各阶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整个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二)建设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落实“群众路线”和履行历史使命的需要。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中央苏区时的“特科”到一九四九年公安部成立至今半个多世纪的公安工作的发展史来看,无论处在哪个时期,还是处于何种情况,革命取得成功、建设取得胜利、任务圆满完成等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必须要有和谐的警民关系作支撑,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不断促进公安事业的发展进步。
新形势下,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的三大历史使命;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社会是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
公安机关要顺利履行职能职责,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需要以和谐的警民关系为基础;反过来讲,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公安工作也是促进实现社会和谐、警民关系和谐目标的一个最重要途径。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范文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范文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
在我担任警察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不断积累和总结心得体会,努力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
警察应该主动与民众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我经常参加社区活动,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我也定期举办座谈会,邀请居民代表到警察局交流,解决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这些沟通渠道,我了解到了居民的期望,并且能够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提高警民互信互动。
其次,警察应该注重维护公正和平等的原则。
在处理案件和处理冲突中,我始终坚持公正、客观、中立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在执行职务时,我会详细记录案件信息,确保调查过程的透明和人民的知情权。
同时,我也会积极争取合法权益,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通过这些行动,我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尊重,促进了警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此外,警察应该热爱群众,关心民生。
警察是人民的公仆,我们的工作就是为民服务。
在我看来,警察不仅要维护社会治安,还要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有一次在一个贫困家庭发生车祸后,我主动联系社会组织帮助他们支付医药费。
还有一次,在寒冷的冬天,我为一位邻居修理了破损的暖气器。
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我让居民感受到了警察的温暖和关爱,增强了警民之间的亲密感和信任感。
此外,加强警民互动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举措。
在我所在的社区,我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活动,例如警民篮球赛、警民联谊会等,通过这些活动,警民之间得以互相了解,拉近了距离。
我还利用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与居民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这样的警民互动不仅增加了警察的透明度,也激发了民众对警察的兴趣和参与。
这种积极的互动为建立和谐警民关系奠定了基础。
最后,加强警民培训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保障。
我认为,警察应该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我会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新的执法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范文)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范文)第一篇: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范文)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新形势下公安消防部队必须面对和必须下大力气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对消防部队来说,警民关系是指在行使国家法律赋予消防部队的职权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各种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
和谐警民关系就是消防官兵热爱人民、保护人民、依靠人民、受人民监督,人民爱护消防官兵、理解消防、支持消防、监督消防,军民警民间的关系达到了对等平衡、相宜相生、和衷共济的境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牵动着公安消防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利益矛盾日益多元化,人民群众对公共消防安全的诉求日益强烈,公安消防工作的任务更重、职能更宽、情况更复杂,新时期的警民关系更有其与时俱进的意义和内涵。
(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为人民服务宗旨思想的具体体现。
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和军队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孟部长指出,人民群众满意,不仅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衡量和检验政法工作的根本标准。
要实现这一目标,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公安消防部队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意识,把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方针政策、出台重大举措,要看群众需要不需要、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凡是群众赞同的,我们认真去做,凡是群众提出意见的,我们就坚决地改,以实际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
(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服务发展的重要要求。
当前,我国进入了世界公认的人均GDP1000-3000美元之间的安全事故多发期,加之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和冲击不断加深,我国经济运行困难急剧增加,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范围更广、处置难度更大,不容我们有丝毫懈怠。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五篇材料)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五篇材料)第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安机关提升工作效能、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秩序、迎接新时期挑战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高群众满意率是衡量公安工作的一把标尺,也是公安机关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群众的满意率直接影响到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评价,也是公安机关发挥职能,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更关系着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形象,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如何在公安工作实践中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高群众满意率,我们就必须去分析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深挖原因,进而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原因(一)群众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与部分民警陈旧的执法观念之间存在矛盾。
在过去长期执法过程中,在惩罚与教育的问题上偏重于惩罚,在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上偏重管理。
另外,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要求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许多群众在遇到公安部门管理时,不再唯命是从,唯唯诺诺,而是用法律法规来衡量执法者的行为是非对错,部分民警的陈旧的执法观念导致一些执法工作不但没有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反而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加了社会矛盾。
(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
在我国贫富差距日渐拉大,部分群众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很容易因为治安、环保、福利待遇等敏感性问题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从而产生对社会、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不满情绪,希望找一个倾诉对象,解决问题,希望民警能到社区、居委会、厂矿、企事业单位多走访,了解情况,与他们沟通。
但对于群众的这些要求,公安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因警力和经费保障不足以及其他实际困难等而达不到群众的要求,有的民警工作方式方法不对,工作蜻蜓点水、敷衍了事,客观上造成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不信任。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范文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范文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是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宁的重要基础。
作为一名警务人员,我深深体会到了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心得。
下面我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享。
一、加强警民沟通要想建立起和谐的警民关系,首先需要加强警民之间的沟通。
在履行职责的同时,我们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尤其是在处理矛盾纠纷和调查案件时,要多与当事人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和需求。
在接受报警和处理案件时,要及时告知当事人案件的进展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二、提高服务意识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守护者,应该做到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始终。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提高服务意识。
对于群众来访和求助,要积极予以回应和解答,尽力帮助解决问题。
在巡逻执勤中,要主动与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只有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促进警民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依法严正执法在维护社会治安的过程中,警察要依法执法、公正执法,树立起权威和公信力。
在处理违法犯罪和纠纷争议时,要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偏袒任何一方。
同时,要明确自己的权责边界,避免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风格。
只有依法执法的同时也做到廉洁奉公,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支持,促进警民关系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警民培训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不仅需要警察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为此,警方要加强对警民关系的培训和宣传,提高警察队伍的综合素质。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法律知识、执法规范、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警察既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也能更好地与群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同时,在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警察工作的了解,提高对警察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程度。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建立起真正和谐的警民关系。
五、建立长效机制为了确保和谐警民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建立起一系列的长效机制。
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范文
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范文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为一名警务工作者,我积极参与和推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和心得。
下面我将结合我的实际工作经验,分享我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中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一、加强沟通,促进互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加强警民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组织警民座谈会、专题讲座等活动,主动听取居民对社区治安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向居民宣传普法知识、防范犯罪常识等,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此外,我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警务信息,回答居民的问题和疑虑,积极与居民进行线上互动,增加双方之间的联系和了解。
二、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是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关注民生。
在工作中,我经常组织开展社区治安巡逻、防火安全检查等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在控制犯罪的基础上,注重引导犯罪嫌疑人接受法律教育和心理疏导,在帮助他们改过自新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居民的侵害。
通过这些实际行动,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增强了警民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意愿。
三、注重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需要培养和提高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在工作中,我通过组织法律讲座、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等形式,向居民宣传普法知识,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同时,我还积极开展青少年防暴和法制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居民和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逐渐树立,对警察的支持和信任也在不断增加。
四、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不仅需要警务人员主动沟通和解决问题,也要强化执法力度,维护社会秩序。
作为一名警务人员,要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在工作中,我积极配合上级的执法工作,对社区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及时查办各类案件,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最新-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精品
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党的十大以来,全国上下和社会各界正齐心协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安机关作为承担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能部门,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也是公安机关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这一伟大目标所必须为之创造的条件和工作的落脚点,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具有时代性和紧迫性。
一、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警民关系,按照双方主体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是指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与群众之间形成的一种基于法律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例如,在办证过程中,人民警察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办证当事人,有义务依照法定程序、在法定期限内为当事人办理证件,对不符合办证条件的当事人则有拒绝办理的权利。
而办证当事人则有认真遵守法律、如实提供法定办证所需的各种资料,有权对人民警察的办证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
第二层次,是指广大群众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重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和履行法定义务,确保人民警察顺利履行职责,维护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
这一层次的警民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讲,广大群众仅自己履行法定义务,至于从社会发展角度讲,则不主动参与到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中来,也不为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创造便利条件。
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警民关系,即是本文所指的和谐警民关系,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保护,社会秩序井然。
广大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的行列中来,踊跃参与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为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人民警察则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群众,警民之间形成一种水乳交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的良性互动。
这种和谐的警民关系,最大限度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个层次的警民关系,可以相互共存。
基层派出所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和解决方法
基层派出所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和解决方法基层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主体和主力军。
认真总结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经验,深入剖析当前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切实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对进一步开创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的新局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结合我辖区工作实际,就新时期基层公安派出所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影响基层派出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多年来,基层派出所在密切警民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倾注了大批公安民警的汗水和心血,警民关系有所改善。
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和新形势、新任务对公安机关提出的新要求,加之基层派出所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一些影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仍然存在。
民警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制约和损害了警民和谐关系。
近几年来,公安队伍建设逐步取得了长足发展,迈上了正规化建设轨道,但仍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成为警民关系失调的重要原因。
一是有些基层民警对待群众不能够真正的投入感情,遇事不能很好地从群众利益出发耐心为群众服务,“冷、硬、横、推”等现象时有发生,疏远了警民关系;二是少数民警的执法理念没有彻底转变,在工作中以管人者自居,往往会激化矛盾,从而伤害了群众的感情。
三是一些派出所领导和民警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见成效,一心扑在大案要案的侦破上,一味追求完成任务,而影响全局的群众工作却处于疲于应付状态,往往造成群众的不满。
(二)参与非警务活动和警察职责扩大化,把警察直接推向社会对立面而影响和谐警民关系。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安工作的内涵与外延被进一步扩大,诸多原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被强加在公安机关身上,在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屡屡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
他们工作不作为、不到位,一出事,就把公安机关推上第一线,群众意见很大,不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促使警民关系紧张,直接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范本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范本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警务人员,我始终认为与民众的良好互动和信任可以提高警方的工作效率,加强社会治安,并且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心得,来建立和谐警民关系。
首先,建立和谐警民关系必须始于互相尊重和理解。
警察的角色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的安全,而公民则有自己的权益和需求。
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权益,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且善于倾听他们的诉求。
当与民众交流时,我始终保持耐心和友善的态度,尊重对方的身份和权威,尽力帮助解决问题。
其次,透明和公正的执法是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
民众对警方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是否公正。
在执法过程中,我始终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不偏袒任何一方,并确保执法程序的透明和公正。
如果遇到争议,我会主动解释我们的决策原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和解释,以增加民众的信任。
第三,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是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方法。
作为警察,我们不能仅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才出现在社区中,更应该主动融入社区,了解居民的需求和问题,并与社区居民一起解决问题。
我和我的团队会定期参加社区活动,组织安全演习和讲座,教育居民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社区的治安防范能力。
此外,我们也会定期组织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让居民感受到警方的温暖与关怀。
第四,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是改善警民关系的关键。
我们应该建立多种多样的沟通渠道,包括电话热线、社交媒体、邮件等,方便民众与警方的交流和咨询。
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回应民众的问题和需要,确保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关心。
此外,我们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民众对我们工作的评价和意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
最后,建立和谐警民关系需要警察本身具备优秀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时刻以身作则,严守职业道德底线。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民警和群众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和谐共处的警民关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也是打牢群众基础,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塑造公安民警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个人在人品、气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也是民警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等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
民警人格魅力的塑造必须依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以高素质展现魅力,以魅力树立形象。
一要选准人。
“警察者,执行法律而良民之官也”、“非具有高尚人格者尤不足以当警察”,我国从清朝建立警察制度起,就对警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警察对群众必须“友之如手足,亲之如子侄”。
新中国成立后,警察制度更是日趋完善,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民警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选好警察是第一步,也是关键所在。
在招录民警时,必须严格组织程序,广泛听取村、组、街道、居委会、学校的意见,防止将入警动机不纯人员、有劣迹人员录为警察,以防其“旧病复发”,危害全局。
二是要用好人。
在公安机关内部,要建立人尽其能、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对表现好、工作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民警,在解决政治、经济待遇上要与组织部门加强联系,优先解决,使民警干工作有劲头,对前途有奔头,干工作心情舒畅,对群众和蔼可亲,永远保持一种向上的健康心态。
三是要管好人。
警察良好的外在形象必须依托严格的管理,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督察、纪监部门自身要搞好带头作用的同时,要大力强化对内部纪律、制度的监督落实,从民警上下班、接受报警求助、出警处警等环节抓起,对违法违纪的要决不偏袒,严肃处理,起到警示、教育效果,达到“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目的。
营造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辖区内社会治安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最为群众所关注,直接影响群众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评价。
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是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是公安民警执行法律、行使职权最好的表现形式,公安机关必须牢牢抓住这根主弦不放松。
2019-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调研报告-优秀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调研报告按照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4月3日到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分局进行了工作调研,围绕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估价新时期警民关系、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与分局干警深入研讨。
现将调研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发挥广大群众治安工作中的作用,对治安部门预防、发现、控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特点警民关系是治安部门在打击、预防犯罪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各种警务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
警民关系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和特定时期政治法律制度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政治烙印。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变迁发展,警民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治安部门职能的发展变化看,新时期治安部门不仅要保安全、保稳定,起到社会矛盾的“减压阀”、“缓冲器”作用,还要保发展、保人权、促和谐,发挥社会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切实担负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特别在政府职能部门由社会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型过程中,对治安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效能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从人民群众对治安部门的期待和要求看,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事关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对安全感和治安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体而言,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治安部门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还期待保护社会政治权利;不仅要求治安部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还期待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和谐;不仅要求治安部门严格公正执法,还期待热情服务、优质高效等。
三是从具体的执法实践过程看,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不仅需要“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优秀民警,更需要将和谐警民关系从职业道德层面升华到法制层面,在执法工作各环节体现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根本要求。
结合现实谈谈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结合现实谈谈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就是警民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关系,民警的工作处处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民警全心全意地服务人民群众,二者间相互默契,水乳交融的一种状态。
可是,现如今警察正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
主要表现在于一些群众对警察不信任,对警察工作不支持,对公安工作不满意。
这无疑给公安机关实行群众路线带来了许多阻力,警察的执法权威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已经是当前公安机关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了。
要想真正做到警民关系和谐,应从以下几个核心问题着手:(一)贯彻政治建警方针,加强队伍建设。
当前社会环境下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必须始终把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
通过不断加强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保持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
使人民警察意识到其职责所在,正确认识其在社会中扮演的社会角色,从而成功的担当这个角色。
(二)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是创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前提。
从法律角度考虑,和谐警民关系是一种双方互有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关系。
增强依法办案的理念,尊重客观事实,工作要有规范,不办人情案、关系案,不假借办案收受贿赂,树立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理念。
讲正气,树威信,以高压态势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逸、祥和、社会稳定的良好环境,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础。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对人民群众的一种承诺,也是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相信和依靠的基础。
公安民警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必须到群众中去,坐下来、谈起来。
经常征求意见和建议,倾听群众呼声,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的事情,是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步骤。
(四)落实“从优待警”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环节。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范本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范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警民关系的和谐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警察,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警民关系,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于建设和谐警民关系有所帮助。
一、加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交流。
我们要主动走进社区,走近居民,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注重与居民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与居民保持沟通,如社交媒体、警民联谊会等,及时回应居民关切,解答疑惑,提供帮助。
二、贴近实际解决问题作为警察,我们要时刻将服务于民、维护社会安全放在首位。
当居民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我们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这不仅能够增进警民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也是我们履行职责的一种方式。
我们要密切关注社区的治安问题,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开展各项防范活动,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三、公正执法严格要求自己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公正执法为原则,严格要求自己。
我们要依法执法,绝不滥用职权,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在处理案件时,我们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不受任何非法因素的干扰。
同时,我们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关心居民关爱弱势群体作为警察,我们要关心居民,关爱弱势群体。
我们要时刻关注居民的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对于老年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我们要特别关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
我们要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如义务救助、捐助贫困学生等,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传递温暖。
五、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作为警察,我们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要求,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我们要坚持廉洁自律,严守法纪,杜绝任何形式的违纪违法行为。
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专业素养,提高综合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服务。
怎样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怎样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体会作为一名交通警察,管好路面交通,防止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证道路畅通,让市民安全出行,就是对群众最好的服务。
交通警察在履行职责、查纠各种违法行为时,并不能达到让所有的违法者真正满意,当然也存在我们交警自身执法方面的不足因素。
正因如此,良好、和谐的警民关系就要从警察的自律开始。
所谓自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规范执法。
笔者结合自身交管工作实际,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一、提高思想认识,着力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感,筑牢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础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首先要对警民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警察与群众本来就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两个成员,是一家人,是鱼水关系,而不是对立的两个群体。
执法者与执法对象之间是平等的两个主体,切不可以管人者自居,潜意识里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思想,更不能有特权思想,否则,就会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就容易形成水火不相容的局面。
作为公安交管部门,相对于其他警种,交警在执法时面临的对象更广,违法行为的主观恶性要轻,因此,在执法过程中,更要注重教育,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严打。
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交警还要承担更多的服务职能,服务与管理并重,管理者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换来群众的满意,才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其次,要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对于公安交管部门来说,也是新形势下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加强服务管理的根本保证。
因此,必须要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目标,把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切实提高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能力。
二、加强规范执法,改进工作作风,力求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规范执法行为,是依照标准规范在执行法律过程中的动态表现。
执法行为规范不规范,直接影响到执法效果,影响到警民关系。
在规范执法的同时,要大力改善工作作风。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化“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是人性化执法的具体体现。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精品文案范文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摘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提出的三项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新时期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走群众路线、推进群众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警民关系。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社会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在社会利益矛盾的不断冲突中,警民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冲击,为此我们要客观分析和了解影响警民关系建设的因素和难点,创新务实地在从严治警、规范执法、联系群众、舆论宣传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关键词:警民关系和谐难点途径"人民警察"四个字突显的是警察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和保障者,警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种性质和宗旨决定了警民关系是"以警为本"和"以民为本"的"双边关系"。
要让"警"和"民"之间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的良性互动关系,达到警爱民、民拥警、警民鱼水的协调和睦境界,需要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长期的公安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与同事的沟通中多次感受过警民关系和谐所带来的喜悦,也体会过警民关系紧张所带来的痛楚,特别是对于目前警民关系处于不和谐的"亚健康"状态作者:邓葛华黎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办公室甚至趋于恶化的边缘深表担忧。
本文试图从剖析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入手,找准症结,积极寻求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良策。
一、当前影响警民关系建设的难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警民关系很和谐。
公安机关开展治安管理、交通安全、刑事侦察等工作人民群众非常支持配合,积极主动提供线索,扭送违法犯罪人员屡见不鲜,几乎没有袭警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浅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和途径摘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提出的三项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新时期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走群众路线、推进群众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警民关系。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社会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在社会利益矛盾的不断冲突中,警民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冲击,为此我们要客观分析和了解影响警民关系建设的因素和难点,创新务实地在从严治警、规范执法、联系群众、舆论宣传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关键词:警民关系和谐难点途径"人民警察"四个字突显的是警察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和保障者,警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种性质和宗旨决定了警民关系是"以警为本"和"以民为本"的"双边关系"。
要让"警"和"民"之间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的良性互动关系,达到警爱民、民拥警、警民鱼水的协调和睦境界,需要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长期的公安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与同事的沟通中多次感受过警民关系和谐所带来的喜悦,也体会过警民关系紧张所带来的痛楚,特别是对于目前警民关系处于不和谐的"亚健康"状态作者:邓葛华黎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办公室甚至趋于恶化的边缘深表担忧。
本文试图从剖析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难点入手,找准症结,积极寻求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良策。
一、当前影响警民关系建设的难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警民关系很和谐。
公安机关开展治安管理、交通安全、刑事侦察等工作人民群众非常支持配合,积极主动提供线索,扭送违法犯罪人员屡见不鲜,几乎没有袭警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利益矛盾日益多元化,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主力军的人民警察处在"风口浪尖"上,警民关系出现了信任危机,执法活动不配合,交流沟通不密切,涉警舆情不支持等不利因素大量存在,这必然阻碍着警民关系的和谐发展。
细分析主要难点表现在:(一)法律赋予职责的客观实在性公安机关作为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一支重要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是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人民警察作为执法者,在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中,必然伤害违法犯罪人员或及其相关人员的利益,这就使执法者与执法对象始终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矛盾和冲突。
由于民警担负着法律赋予的特殊职能,与人民群众之间必然存在着执法与被执法、管理与被管理、保护与被保护等多种关系,在面对民警严格执法时,一些群众从内心中自然产生一种无形的、由诸多矛盾组成的距离感和排斥感,制约着警民关系的和谐建立。
如交通民警在查处摩托车司乘人员不带安全头盔这一普遍交通违法行为时,就是处罚二十元也经常遭受群众的抵制和对抗,甚至漫骂和攻击。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定位混乱性警察的角色就是法律的执行者,必须忠实地履行好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使命。
但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着较高的违法犯罪行为和矛盾凸显现象,作为社会控制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机关,警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旦发生干群矛盾或群体事件,警察便处在社会矛盾冲突的第一线和最前沿,群众产生不满情绪必然发泄于处于化解矛盾的民警身上。
甚至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医患纠纷等引起的事件或上访动辄随意调用警力处置,从事非警务工作,从而带来负面效应。
加之公安机关提出的一些不切自身职责实际的承诺,让老百姓期待警察是万能的,因而当承诺不能兑现或难以兑现时,引发群众的不满,这些角色定位的混乱,致使警民关系紧张。
(三)群众法制观念的狭隘落后性由于我国法制化程度还不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还显落后,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为突出,以致公安机关正常的刑事侦查、治安查处、交通管理等警务活动都会被误解,甚至产生不满和对抗情绪。
部分群众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正义感和自觉性下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消极心理普遍存在,怕招惹是非,不愿协助,不愿作证。
如涉及到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隐瞒、包庇违法犯罪,排斥、抵制、对抗执法行为时有发生。
(四)执勤执法方式的理念偏差性有些民警执法理念滞后,执法管理不适应,防范工作不到位,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态度蛮横,一些民警上路执勤,坐在路旁,躲在车里,由无执法资格的交通协管员参与交通违法行为的查纠,引起群众的投诉或不满。
一些部门为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在执法中以罚代管、以罚代法,造成处理过严、处理过重,令群众十分反感。
更有极少数害群之马为警不廉、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甚至与违法犯罪分子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充当保护伞,严重败坏了民警整体形象和名声。
(五)群众工作能力的缺位弱化性随着社会动态化的迅猛发展,面对人、财、物的大流动,现有的公安机关警力明显不足,实行动态治安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就存在着缺位,民警实对实、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群众的机会与次数明显减少,警民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加大。
没有沟通就会不熟悉,不熟悉就会产生不信任。
一些民警缺乏群众工作经验,怕做群众工作,不愿进社区、进农村,更不会用群众语言与群众交流。
如近几年来,大量外地公务员的招录,与群众接触时由于不懂本地语言,农村群众难于用普通话与民警交流。
这样的工作方式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与理解,更得不到对公安工作的正确评价。
(六)涉警舆情言论的炒作冲击性随着一些报刊杂志非主流媒体的兴起,特别是网络的发展给了"新闻"极大的传播自由空间。
作为执法者形象出现在公众眼中的人民警察,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被新闻咬住,不实新闻、虚假新闻、失真言论、不负责任言论充斥各类媒体,大肆负面炒作,是非不分,造成舆论一边倒。
交通警察更是处于弱势,正常的测速、治超、涉牌等交通安全管理会有报道成暗中执法,公路"三乱"。
目前,在互联网上有关警方的各种信息中,多数是负面的。
这样一种涉警舆论环境把人民警察的形象冲击的七零入落,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使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公众间的信任指数下降,影响了警民关系的和谐。
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切实维护好社会政治、社会治安稳定,让广大人民享受良好治安环境所带来的愉悦,让广大群众满足对公安机关安全、公平、保护、服务的需求。
通过民警自身的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增加警民之间的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警民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和谐的警民关系一定能建立起来。
(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需要牢固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公安工作必须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来统领,把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为核心的执法指导思想根植于每个警种,每个民警心中,落实到每个执法环节,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牢固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严格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切实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在执法行为上充分体现公平和正义。
同时必须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打牢"执法为民"的根基。
只有在执法过程中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通过满腔热忱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人民群众对警察的理解与支持,为严格执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拓宽渠道,加强沟通,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需要坚实的群众基础警民和谐,关键在于民警。
要取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公安民警必须不断拓宽与民沟通的渠道。
一是深入基层,沉入辖区,自己也是百姓,融己于民。
尊重群众习俗,学会群众语言,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地互动交流。
通过家长里短地交谈,了解民生、民意、民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二是定期向群众报告工作,大队要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报工作,中队民警要向辖区群众述职,深入群众当中倾听意见,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改进交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切实做好维护交通安全、服务群众的工作,使执法者的形象以平等、平和的姿态出现在群众面前,减少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偏见,赢得群众的理解与配合。
三是深化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把交警驻所执勤室建到社区和农村,警力前移,让群众能时刻见得到民警,有问题能找得到民警帮助处理。
目前"双站"建设就是个良好的开端,不断完善交通管理服务措施。
四是推进爱民为民实践活动,通过"爱民月"、"大走访"等活动,回访教育交通违法人员,走访帮扶交通事故当事人,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行动去感动群众,增进友情,消除距离,让人民群众真实感受到交警的可亲、可爱。
(三)强化培训,创新理念,构建警民关系需要规范的队伍基础一是强化执法培训,在提升执法水平上下功夫。
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执法民警的法律知识、法律程序、法律意识的培训。
强化民警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群众矛盾、会调处纠纷、会宣传发动、会主动服务的训练,使交通民警成为真正懂法、自觉守法、正确用法的执法者。
二是创新执法理念,在提升执法意识上下功夫。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转变执法理念,以人为本,大力倡导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我们执法工作的根本标准,始终坚持把解决好群众的需求、诉求,维护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执法的基本价值取向,真正做到"为民执法"入脑入心,让执法为民真正落实到各个执法环节,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公安交警执法为民的决心和所带来的实惠。
三是改进执法方式,在提升执法效果上下功夫。
要教育民警学会换位思考,准确把握目前社会心理的变化和执法对象的感受,在执法活动中注意区别不同情况,讲究执法方式和艺术,切实做到既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又尽可能减少矛盾对立,化消极为积极因素,增加执法灵活性,尽可能融法、理、情于一体,实现执法活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
(四)强化宣传,主动引导,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需要健康的舆论基础要持续强化正面宣传力度,充分运用传统和现代的手段,积极借助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主流媒体,抓住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热点、亮点、闪光点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英勇无畏、勇于献身、严守纪律、文明执勤的良好形象得到充分展示,使人民群众真正认识警察、理解警察进而信任警察、支持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