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百年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及研究意义

合集下载

早期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早期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早期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早期现代汉语研究始终是现阶段汉语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其中的词汇研究,更是弱中之弱。

但是,作为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文白转变时期和社会重大转型时期的语言,我们认为对它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都非常大:不仅对汉语语言学研究自身有重要作用,对相关学科和研究领域意义也很重大。

一、早期现代汉语研究的重要性(一)对汉语语言学研究而言早期现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汉语史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19年~1949年;第二阶段:1949年~1966年;第三阶段:1966年~1976年;第四阶段:改革开放至今)[1]中的第一个阶段。

对早期现代汉语的研究,应当从整个汉语语言学研究、汉语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共时的角度所谓共时的角度,就是将现代汉语作为一个共时平面,对它进行全方位、深入、细致的研究。

早期现代汉语中有许多独特的现象(如文白交糅、中西糅合、欧化句式等),如果不对它们进行考察、描写和分析,现代汉语研究就很难达到全方位、深入、细致的要求。

因此,对早期现代汉语的考察和研究,将十分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目标。

2.历时的角度所谓历时的角度,就是以现代汉语史(由我的合作导师刁晏斌先生于1992年正式提出的)的研究观点,将现代汉语的发展置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进行史的研究,并将其纳入到汉语史研究之中。

早期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语史的开端,表现出不同于其它语言发展阶段的特殊的语言现象不仅有对古典文言的继承与发展、对古代白话的吸收与创新,还有对外族语言的引进和摹仿、对口语的吸纳与融合。

如果这一环节的语言研究出现缺失和空白,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现代汉语史、汉语史研究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无论从共时还是历时的角度,早期现代汉语词汇研究都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研究的领域,并且将为现代汉语研究、汉语史的研究弥补许多空白。

(二)对相关学科研究而言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对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和写照。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讲述讲解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讲述讲解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摘要:本文以特定时期著名的语法理论和语法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在一个世纪的演变与发展,并试图找出语法研究方法演变与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语法研究、方法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况1898年,马建忠参阅西洋语法,写出了《马氏文通》,才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全面建立。

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问世,这是以白话文为对象,全面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第一部力作。

《新著国语文法》建立句本位,打破了《马氏文通》以来的“词类本位”的传统。

他把句子划分成主语、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性的附加语、副词性附加语等六种成分,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分析句子的方法,建立了完备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

这个时期,语法专题论文较少,最重要的当推赵元任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1926)。

1938年,陈望道等人在上海发起了关于文法革新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目的是“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

真正建立起新的汉语语法体系的是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42)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此外,还有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1948)美国赵元任的《国语入门》(1948)(《北京口语语法》)等重要作品问世。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汉语语法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党和政府的提倡,社会上很快掀起了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

这个时期可以称作语法学的发展时期。

毛泽东对有关人士指示:“在报上写文章及为学校写文法教科书”,要在全社会普及“文法教育”。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从此开始普及语法知识,重要的著作有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51)、吕叔湘的《语法学习》(1951)和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1952)等。

一些学者进行科学的语法研究,对当时及以后的语言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王力的《汉语史稿》和陆志韦的《汉语构词法》等。

现代汉语词典论文

现代汉语词典论文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第一章 (2)1.1反方观点1.2在社会中的反响第二章 (3)1.1正方观点1.2在社会中的反响参考文献 (6)摘要近来百名学者投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正式收录外来字母词涉嫌违法,引发了一场保卫汉语的大争议。

反对者认为,滥用字母词,对汉语造成污染,让它入典更是违法;而支持者则强调,语言要不断通过借鉴获得发展,被众人接受的字母词,入典没有错。

连日来双方争论调门逐渐升高。

在网上,反对者说此事涉及文化安全,要防止‚语言入侵‛;支持的一方反驳说,夸大汉语受到威胁,这是哗众取宠的‚无稽之谈‛。

这场争论,包含如何看待字母词越来越广泛使用,以及汉语词典该不该收录它,其中都涉及翻译与出版。

关键词:一百多名学者联合签名的举报信;<<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朱绩崧;‘‘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人民日报记者傅振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敏生;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和翻译家江枫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敏;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1903年的《新尔雅》词典。

引言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封由一百多名学者联合签名的举报信,2012年08月28日被分别送到了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

签名的学者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敏生、‚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和翻译家江枫等。

这封举报信称,商务印书馆今年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NBA‛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违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4号令)等法规。

该报道发出后,引发各界热议。

有学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全世界范围内,编撰词典的时候,直接吸收外来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比如在英文词典中,就直接收录了很多法语和德语单词,甚至还收录了不少日文和中文单词。

不过也有人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应该聚焦汉语,不应收录上述词语。

对此国内舆论纷纷,在社会中掀起了一波讨论狂潮.。

2022年邵阳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邵阳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邵阳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汉语音节不能没有______,不能没有______,但可以没有______、韵头和______。

2、现代汉语的两个舌尖元音,用国际音标来记音,舌尖前元音可记作______,舌尖后元音可记作______。

3、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看,“语言、思想、生产”属于______式合成词,“晴天、网购、开水”属于______式合成词。

4、“很有生气”与“很生气”中的“生气”是______词。

5、现代汉语的方言通常分为______大方言区,以上海话为代表的方言称为______。

6、古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现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

7、汉字历史悠久,历史上曾出现过甲骨文、______、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

8、字典中汉字的排列顺序有义序法、______和形序法。

9、“他爸爸是卖衣服的”中的“的”是______词,“这样做是不允许的”中的“的”是______词。

10、从句子特性看,“老张让我去见局长”是______句,“他推开门走了出去”是______句。

二、判断题11、汉语一个语素一定与一个音节相对应。

()12、词典一般只能收录词,不收大于词的单位。

()13、《说文解字》最早采用部首给汉字归部,将汉字归为214部。

()14、简化汉字与繁体汉字都是一一对应的,如“车”和“車”。

( )15、动词加动词可以构成述宾短语。

()16、“爷爷吩咐我每周回家一次”是主谓短语作宾语。

()17、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四大要素()18、壮语是一种方言。

()19、普通话极少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

()20、普通话中辅音只能充当声母。

()三、选择题21、普通话能作韵尾的元音是()。

A.i、u、üB.i、uC.i、u、n、ɡD.i、u、n、nɡ22、“动用”两字的韵母依次属于()。

A.开口呼、齐齿呼B.开口呼、撮口呼C.合口呼、撮口呼D.合口呼、齐齿呼23、下列短语是动宾短语的是()。

现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趋势现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趋势摘要: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里面一直有汉语言文学的存在。

其以培养学生文学理论知识方面为基础并强化学生在文学素养方面的造诣,继承并广泛宣传我国广阔深厚的传统文学任务,展望未来,全面推进汉语文学专业,跟随社会迅速发展。

本文对我国现代的汉语言文化进行了剖析和了解,同时分析其发展趋势。

關键词:汉语言文学,现状,发展一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是中国的国语专业,是我国历史记载开设最早的一门学科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领域的文学瑰宝,汉语言文学专业又是运用广泛实践与理论不可分割的专业学科,其主要是在教育上领导学生培养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文学研究技能。

其就业方向则是为国家提供优质文学工作者。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在进行语言交流、思想交流的前提下发展出的一门对文化进行研究的学术。

是在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具备相关基本技能的新型专业人才,从事文学批评、教育及相关研究工作,以及新闻编辑、文学出版、科学教育机构、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输出等方面的实践工作。

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时代背景下文学造诣和宗旨的学科,尤其是在现代特色的教育形式下汉语言文学已得到广泛普及,被运用到社会多个领域因此被人们所关注。

由此证明,我国历史长期累积发展,和汉语言文学始终保持着深刻联系。

在现今世界的局势下,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其涉猎面广泛,与多国存在贸易关系,这中情形下汉语文学也自然地传输到不同国家之中,其中能将我国历史文化风采展现淋漓至尽的非诗词文化莫属,若想将这部分文化深刻透彻的理解认识其中的奥妙和独特魅力就必须以汉语言文化为突破点,作为对诗词文化的敲门砖。

2.1培养应用人才汉语言文学致力于培养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汉语言文学文化知识,还可以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事行政、教育、新闻出版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的编辑、秘书和文化宣传工作。

《现代汉语》各章练习题答案汇总

《现代汉语》各章练习题答案汇总

《现代汉语》各章练习题答案汇总语音部分练习题及答案一、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写出相应的声母和韵母。

1、双唇送气清塞音(p)2、舌尖后清擦音(sh )3、舌尖中浊边音(l )4、舌尖后浊擦音(r )5、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j )6、舌面前高圆唇元音(ü)7、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e )|8、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9、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ê )10、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o )11、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 )12、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a )二、根据所提供的声母和韵母,写出其发音条件(发音的部位和发音方法)1、k——舌根送气清塞音2、ch——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3、n——舌尖中浊鼻音4、x——舌面清擦音;5、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6、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7、er——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8、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三、列表分析下列词汇普通话的音节结构航海表扬安全队伍霞光流水|文字部分练习题及答案(一)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方法:1、甘(指事)2、森(会意)3、泉(象形)4、车(象形)5、取(会意)6、囚(会意)7、朱(指事)8、见(会意)9、贝(象形)(二)指出下列汉字的简化方法1、燈——灯(改换声旁)2、優——优(改换声旁)3、聶——聂(换用简单符号)"4、書——书(草书楷化)5、觀——观(换用简单符号)6、奪——夺(保留特征或轮廓)7、雲——云(采用古字)8、塵——尘(另造新的会意字)(三)给下列划线的汉字注音1、包庇(bì)2、嘈杂(cáo)3、呆板(dāi)4、刽子手(guì)5、句读(dòu)6、叶韵(xié)7、荒谬(miù)8、妊娠(shēn)9、粳米(jīng)10、桎梏(gù)11、雪茄(jiā)12、缔结(dì)13、恪守(kè)》14、牛虻(méng)15、提防(dī)词汇部分练习题及答案(一)指出下列单纯词的类别蜘蛛(双声联绵词)徘徊(叠韵联绵词)尴尬(双声联绵词)猩猩(叠音词)安乃近(译音词)窈窕(叠韵联绵词)(二)指出下列合成词的结构方式爸爸(重叠式)老乡(前附加式)耳鸣(复合式主谓型)打倒(复合式补充型)司机(复合式动宾型)好歹(复合式联合型)¥(三)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1、秘密——机密——绝密都是名词,都有“不让无关的人知道”的意思,但是三者的词义轻重程度不同,“秘密”语义程度比较轻,“机密”的语义程度比较重,而“绝密”的语义程度最重。

浅谈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性

浅谈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性

浅谈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性一、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20世纪后半期到现在,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及科技的日新月异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我们的现代汉语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呈现出多了种发展趋势。

如:新词大量出现;方言词越来越多的融入到普通话中;网络用语大量出现;外来词不断增多;现代汉语在走出去,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等。

新词大量出现。

大家都知道每当有新的东西出现,就会有新的名字被赋予,而在这种新的东西出现之前是没有这样的词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事物和新情况纷至沓来,层出不穷。

为描述不断出现的新生事物,满足交流的需要,大量独具特色的新词应运而生。

“对于新词的数量,各类统计不尽相同,最多的估计是一万一千个左右,也有的说比较固定的新词是七千个左右。

这些数以千计的新词从不同角度生动形象的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

下面列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在政治用词上新出现了“邓小平思想” “一国两制” 、“三通”、“三个代表”、“八荣八耻”、“依法治国”“政治民主”等;经济上出现了“市场经济”、“外向型经济”、“期货” 、“再就业”等;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超市”、“绿色食品”、“放心肉”、“手机”等。

当然,其他还有很多类,这里暂举这些例子。

方言词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普通话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交流更为频繁。

我们都知道交流就要涉及语言,听得懂听不懂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来自各个地区的很多方言词已为大家所认可,成为了现代汉语的词汇组成部分。

如来自北方方言的“大腕儿”、“大款”、“得瑟”、“托儿”等;来自粤方言的“按揭”、发烧友”、”埋单”、”跳槽”、”物业”、”双赢”、”帅哥”、“靓女”“做秀”等。

这些方言词词越来越频繁地为我们使用,为我们的日常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汉语史》第八讲讲义

《汉语史》第八讲讲义

03 汉语词汇发展变化分析
基本词汇积累与扩展方式
继承古汉语词汇
汉语在发展过程中,从古代汉语 中继承了大量基本词汇,这些词 汇成为现代汉语的基石。
吸收外来语
随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汉语吸 收了大量外来语,如佛教词汇、 西方科技词汇等,丰富了汉语词 汇库。
创制新词
为满足社会发展和语言交际的需 要,人们创制了大量新词,如网 络流行语、科技新术语等。
法刻画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不同人物在小说戏曲中具有独特的语 言风格,体现其性格特点和身份地位。
潜台词与言外之意
小说戏曲中的语言常含有潜台词和言 外之意,需要读者仔细品味和理解。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6 古代文学作品语言鉴赏
古代文学作品语言风格概述
简洁明快
01
古代汉语表达追求言简意赅,常用精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
典雅庄重
02
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文采和修辞,语言风格典雅庄重,充满韵味。
地域特色
03
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在语言风格上存在差异,如楚辞的瑰丽奇
特、汉赋的铺陈华丽等。
经典诗词曲赋语言特点分析
05 方言差异与普通话推广问 题
方言形成原因及地域分布特点
方言形成原因
包括地理隔绝、人口迁徙、民族融合等多种因素,导致不同地区形成独特的语言习惯。
地域分布特点
中国方言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各地方言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如北方方言、吴方言、湘 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等。
普通话定义、标准及推广历程
普通话定义
方言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关系
方言保护的意义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方言有利于维护地 方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研究背景汉语言文学,简称汉语文学,是指在汉语语境中运用语言表达的文学作品及其研究。

汉语言文学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包含了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两个领域。

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和推动汉语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传统文学传统文学是指中国自古以来所创作的文化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多种文体。

传统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其思想、文化、历史背景、文学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传统文学中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作品,被誉为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通过对当时社会环境、人文风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描写,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指新时期以来中国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其文学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的现代文学逐渐与西方现代文学接轨,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其文学形式、文体特点、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内容。

20世纪前期,中国的现代文学以革命文学为主,如《山楂树之恋》、《红岩》等作品。

20世纪后期,中国的文学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涌现出一批以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形式的现代文学作品。

汉语言的发展和变化汉语言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发展和变化对于研究中华文化和人类语言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汉语言逐渐与外来语言接触交流,产生了新词汇和新表达方式。

同时,随着文化传承的演变,汉语言的部分词汇和用法也逐渐产生变化。

汉语言的发展和变化对于研究汉语言文学和翻译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汉语言文学的翻译过程中,理解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非常重要,才能更好地传达文学作品的意思和情感。

研究方法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历史比较、符号解读等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深入挖掘汉语言文学作品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

中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总结

中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总结

中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总结陈望道各位代表、各位同志:我受大会主席团的委托,对这次会议作一个简短的总结发言。

因为准备忽促,可能有遗漏的地方,尤其是词句,未能仔细斟酌,需要以后修改,要请大家原谅。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已经开了六天的会,现在就要闭幕了。

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及时的,会议的结果也是成功的。

这次会议是中国语言学界空前的集会,讨论的问题关系到五亿汉族人民每天用来交际的工具问题,关系到促进文字改革与推广普通话的问题,关系到加速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与促进我国文化普及和提高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来召开这个会议是有重大意义,的。

开国以来,祖国的面貌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现在我们正处在伟大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三个年度,因为政治上与经济上的统一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愈来愈多的人日益广泛地参加集体生活与共同劳动。

五年计划内我国工业基本建设的规模是异常巨大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其他各方面工作人员,来自四面八方。

各种全国性、全省性、专区性会议中大量人员的临时与定期的聚会,干部的全国范围内的调配以及随同的家属迁移,大学生入学与毕业的全国统一分配,部队的全国范围内的调动,每年兵役制的入伍与退伍,以及其他业务上的人口流动,看电影、话剧和阅读作品等的文化生活,学校、机关、企业、部队中多种方言的接触的现象日益频繁。

但汉语方言的分歧严重地妨碍了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经济关系中,生产活动中,文化生活中交际作用与相互了解,影响教育工作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电影、广播等现代化的宣教工具作用。

广大的人民,首先是机关、部队、工厂、企业、公司、电台、话剧、作家,翻译工作者等人员迫切地需要一种更为完善的汉民族共同语,作为互相了解并调整其共同工作的语言工具。

愈来愈多的人已经自动地学普通话。

为了使用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更具有普遍性的作用,为了适应汉语发展的趋势,为了使共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加顺利地进行,为了促进文字改革,从而促进文化的普及并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为了加强民族间和国际间的联系与团结,汉语规范化是当前紧急的任务。

汉字的意义变迁与语言变异

汉字的意义变迁与语言变异

汉字的意义变迁与语言变异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文语言的基础。

汉字的意义变迁与语言变异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话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的意义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变异,同时也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汉字的意义变迁与语言变异与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朝代和时期都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这些因素对汉字的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古代,汉字的意义往往与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紧密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汉字的意义也逐渐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概念联系起来。

这种变迁使得汉字的意义更加丰富多样,更能够准确地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感情。

其次,汉字的意义变迁与语言变异也与地域和民族的差异有关。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域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在语言和文化上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也反映在汉字的意义上。

例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汉字在意义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时,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也对汉字的意义产生了影响,使得汉字的意义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此外,汉字的意义变迁与语言变异还受到文化交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开放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的文化交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反映在汉字的意义上。

例如,佛教的传入使得一些汉字的意义与佛教的教义相关联,这些汉字的意义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变化。

同时,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使得汉字的意义与其他语言和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最后,汉字的意义变迁与语言变异也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事物和概念不断涌现,这也给汉字的意义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变化。

例如,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一些汉字的意义与网络和数字世界相关联。

这种变迁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使得汉字的意义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需求。

综上所述,汉字的意义变迁与语言变异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多样化的过程。

它与历史背景、地域和民族差异、文化交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

现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研究

现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研究

现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汉语言文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等不同时期的繁荣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学传统。

而在现代,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和文化的多元融合,汉语言文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面貌。

当代汉语言文学既受传统文学的影响,又融入了现代思潮和时代精神,展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也在不断革新和完善,学者们运用文本分析、历史考证、文化解读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

汉语言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包括文学批评理论的创新、文化话语的重构、网络文学的崛起等,这些问题不仅挑战着学者们的思维,也给汉语言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和可能。

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研究汉语言文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还可以启迪我们对当代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也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和传承。

1.2 研究意义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积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汉语言文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对汉语言文学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还可以探索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

汉语言文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汉语言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汉语言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阅读和研究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和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研究汉语言文学可以促进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

通过研究古代文学经典和现代文学作品,可以吸收借鉴优秀的文学遗产,激发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新力,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现代汉语空间词到时间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空间词到时间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空间词到时间词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汉语空间词到时间词的研究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语言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语言中空间词和时间词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空间词和时间词作为语言中的两个重要成分,在语义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相互转化和演变是语言变化和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主要关注空间词和时间词在语法和语义层面上的功能和特点,但是对于二者之间的联系和演变过程却鲜有系统性的研究。

对于现代汉语空间词到时间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丰富现代汉语的语言学理论,还可以深化我们对于语言演化规律的认识。

1.2 研究意义现代汉语空间词到时间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空间词到时间词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语言词汇的发展演变规律,揭示汉语词汇在语义和语法上的变化过程。

研究空间词到时间词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汉语语言结构的理解,拓展对词汇意义和概念转变的认识。

研究现代汉语空间词到时间词还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汉语词汇分类体系,促进词汇教学和语言研究的发展。

深入研究现代汉语空间词到时间词的关系,对推动汉语语言学研究的进展,促进语言学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空间词研究概述空间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类重要词汇,用来表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空间词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古代汉语中就有对空间词的探讨。

随着现代汉语语言学的发展,空间词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空间词通常可以分为方位词和距离词两大类。

方位词用来表示物体在空间中的方向和位置,比如“上、下、前、后、左、右”等;而距离词则用来表示物体之间的距离关系,比如“近、远、近处、远处”等。

空间词的研究不仅涉及词汇语义和语法功能,还与人类认知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研究者常常通过对空间词的使用场景和语义演变进行分析,探讨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在现代汉语空间词的研究中,学者们不仅对空间词的分类和功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重点关注空间词与时间词之间的关联关系。

现代汉语研究

现代汉语研究

现代汉语方言研究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

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展,或者集体向远方迁移,或者跟异族人发生接触,汉语就逐渐地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汉语方言分布区域辽阔,使用人口在9亿以上。

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跟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息息相关,只有密切联系汉族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才有可能了解汉语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具体过程。

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夏朝为三千,西周初期还分封八百诸侯,那时候汉语及其方言的情况到底如何,因史料很少难以具体论述。

但中国社会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汉语的方言差别已可以从先秦古籍的记载中得到证实。

《左传·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

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

”这段记载说明当时黄河东西的汉语方言已有差异。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这里说到齐语、楚语,表明在公元前3、4世纪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北方的汉语方言跟南方的汉语方言已有相当显著的差异。

秦始皇消灭了各诸侯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帝国,实行“书同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这种规定标准字体、使汉字定型化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方言的发展,但方言的分歧还是明显地存在,这在后来西汉扬雄所著《適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一书中反映得十分清楚。

《方言》是一本各地方言比较词汇集,所收词语按通行情况大体可分4类:①通语,是各地普遍通行的;②某地某地间通语,通行区域较广的;③某地语,通行区域较窄的;④古今语(或古雅之别语),是冷僻古语之残留,通行区域很窄。

现代学者根据《方言》所称引的地名进行分合,得西汉方言区13个:秦晋、郑韩周、梁和西楚、齐鲁、赵魏之西北、魏卫宋、陈郑之东郊和楚之中部、东齐与徐、吴扬越、楚(荆楚)、南楚、西秦、燕代。

关于现代汉语词类

关于现代汉语词类
关于现代汉语词类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现代汉语词类概述 • 现代汉语主要词类 • 现代汉语词类的特殊情况 • 现代汉语词类的研究意义与展

01
现代汉语词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词类是语言中具有相同或相似语法功能和形态变化的词的聚合体,是语言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特点
现代汉语词类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包括词形变化、词义变化和语法功能变化等。同时,现代汉语词 类还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系统性,是语言使用者进行语言交际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词类活用
总结词
指在特定语境下,一个词临时改变其原本的 词类属性,具备其他词类的语法特征。
详细描述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现象,在现代 汉语中也有所保留。例如,“吃”在“吃药 ”一词中原本是动词,但在“他很能吃”中 临时活用为形容词,表示食量大的意思。此 外,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还有名词活
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
04
现代汉语词类的研究意义与展 望
研究意义
语言学研究的基础
词类是语言学研究的基础,对现代汉语 词类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汉语的语法
、语义和语用特点。
语言教学与教材编写
对现代汉语词类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语 言教学的效果,为教材编写提供更准
确、更科学的依据。
促进跨语言比较
对现代汉语词类的研究有助于与其他 语言进行比较,进一步揭示语言的共 性和差异。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 表示动作的方式、程度、时间等。例如, “非常”、“快速地”、“已经”、“终 于”。
03
现代汉语词类的特殊情况
兼类词
总结词
指一个词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词类的属性。

汉语递系结构发展演变史

汉语递系结构发展演变史

近代汉语递系结构的发展
发展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代汉语递系结构逐渐发展壮大,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句子 的数量上,也体现在句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上。
代表作品
在近代汉语递系结构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文学作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红楼梦》、《水浒 传》等古典名著中,就大量使用了这种结构。这些作品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资料,也为递系 结构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结构由一个中心词和一个修饰词 构成,修饰词后面是一个动词短语或 一个名词短语。例如:“他的爱好是 唱歌跳舞。”
03
连动递系结构
这种结构由两个或多个连续的动词短 语构成,每个动词短语之间没有明显 的连接词语。例如:“他走过来找我 。”
现代汉语递系结构的变化趋势
使用频率增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汉语的递 系结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人们 在日常交流中越来越多地使用递 系结构来表达更复杂的语义关系 。
现代汉语阶段
在现代汉语中,递系结构已经发 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它 不仅在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 书面语中也占据重要地位。现代 汉语的递系结构主要由介词、连 词和动词后置短语构成。
现代汉语递系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01
并列递系结构
02
偏正递系结构
这种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动词短 语构成,每个动词短语后面都有一个 或多个间接宾语或补语。例如:“他 喜欢唱歌跳舞。”
发展阶段
02
03
成熟阶段
汉代以后,递系结构逐渐增多, பைடு நூலகம்开始出现一些固定的组合形式 ,如“之所以”等。
唐宋以后,递系结构逐渐成熟, 形式多样,表达的意思也更加复 杂。
古代汉语递系结构的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 第6期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6 No.62016年11月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Nov.2016收稿日期:2016-06-09 修回日期:2016-07-02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13&ZD133)阶段性成果。

文章编号:2095-2708(2016)06-0123-05论百年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及研究意义崔新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关键词:现代汉语;发展变化;词汇;语音;语法;研究意义摘 要:现代汉语是发展变化的。

从1919年到现在的近百年发展历程中,现代汉语在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都呈现了阶段性的差异,其中词汇的变化最为显著。

通过事实的对比,人们看到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轨迹。

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对于当下的语言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汉语也不例外。

20世纪初发生的"五四"运动一般被看成是现代汉语的正式起点。

从"五四"运动至今,在这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动荡变迁、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改革开放等等,这些变化无疑都会投射在语言的发展变化中。

回顾现代汉语的百年发展历程,人们发现它在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变化。

邵敬敏评价现代汉语的变化是翻天覆地,认为可以分成"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语言"、解放后的"革命式语言"和1978年以来的"开放式语言"三个阶段。

[1]现代汉语发展变化的语言事实需要多方面的总结和梳理,其对当前的语言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词汇方面的发展变化(一)外来词和新词的大量涌现先说外来词。

王力先生说:"拿现代书报上的文章用语和鸦片战争以前的文章用语相比较,外来的词语恐怕占一半以上,和'五四'时代的文章用语比较,恐怕也占四分之一以上。

"[2]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外来词的涌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五四"运动到建国前引进的外来词属于晚清洋务运动引进外来词的余绪,但仍然非常突出。

有来自英语的外来词,如"坦克、尼龙、摩登、维他命"等;有来自法语的外来词,如"布尔乔亚、纳粹、法西斯"等;还有来自苏联的外来词,如"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卢布"等。

此阶段,来自日语的外来词为数仍然不少,如"左翼、特务、情报、干部、重工业"等。

第二个阶段是建国后到文革结束。

这一阶段的外来词主要是从苏联引进的,如"杜马、杜洛克、康拜因、托拉机、习明纳尔、布拉吉"等,这些词曾因两国关系的密切而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但也因两国关系的破裂而迅速退出人们的语言生活。

改革开放以后外来词的引进最为显著,在此阶段形成了一个新的高峰。

刁晏斌总结为"数量巨大、形式多样、方式有创新、影响巨大"[3]。

在某些媒体和新兴的网络世界里,外来词、字母词和仿字母词随处可见,语言表达形式混杂,曾引发某些人对母语的担忧和对外来词的声讨,有人甚至担心汉语会因抵不住外来词的入侵而走向消亡,语言学专家也从不同角度对外来词的规范使用发表了看法。

对照前两个阶段,体现了外来词引进的时代性。

再说现代汉语的新词。

外来词也体现为现代汉语的新词,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新词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新近自造的词。

如"五四"以后产生的新词:"解放区、富农、包销、统购、八路军、白话诗、影院"等;建国以后产生的新词:"单干户、国有、民营、大锅饭、红卫兵、下乡、粮票"等;改革开放以后产生的新词:"特区、打工妹、大款、下岗、柜员机、高铁、软实力、电子书、微信、下载、物流、官二代"等。

这些新词都打着强烈的时代烙印,可以不同程度地激活人们对不同时代的记忆,虽然新词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褪去那份光鲜,但它们却记录了丰富多变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前进脚步。

说到新词,我们不能不提到网络词汇。

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以其鲜活、时尚、多变、搞怪的风格走进网民的语言生活,"美眉、大虾、酱紫、GG、PK、神马、白富美、屌丝、小鲜肉、剁手党"等为网络常见词语。

随着网络媒体的推动,一些富于特色和生命力的网络词语开始走进普通话系统,成为现代汉语的一般新词。

从当初被主流社会视为洪水猛兽,到被看成是"汉语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之一[4]",到被视为"社会变化和功能变化交叉的一种语言变体形式"[5]和"一种社会方言[6]",网络语言经历了被观察、争议和接受的过程。

网络词汇的异军突起是新时期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以上我们列举了不同时代的新词。

"五四"以后到建国前的新词目前还缺乏专门的统计。

郭伏良统计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949-1965)产生的新词总数是3265条,平均每年产生192条,文革时期十年间产生的新词总数是812条,平均每年产生74条,数量有所下降[7]。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十分重视新词的统计工作,2008年以来商务印书馆连续五年出版了《汉语新词语》,每年产生的新词条数分别是444、573、626、618、525。

综而观之,现代汉语新词总数呈稳步增长之势,新时期以来增速迅猛,新词数量蔚为大观。

(二)已有词汇的退隐和"复显"现代汉语在近百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种种剧烈变革,伴随着新旧事物、现象和观念等的更替,已有词汇产生了阶段性的退隐和"复显"。

某些词汇跌宕起伏,由隐复显,由显归隐,这种变动发展折射了社会生活的时代变化,从某一侧面勾勒了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史。

"五四"时期到建国以前经常使用的一批词汇建国以后退出了交际领域,成为退隐词汇。

这些词汇因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变化而被强力退出使用,如"老爷、太太、小姐、公子、保姆"等词,建国以后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从而归于沉寂。

改革开放以后,建国时期和文革时期流行的词语因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词汇开始淡出人们的语言生活,如"人民公社、大锅饭、粮票、红卫兵"等,有些则彻底退出人们的语言生活,如"大跃进、大毒草、大串连"等。

改革开放以后,与建国以后到文革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一度归于沉寂的词汇再度活跃。

朱永锴、林伦伦提到"解放以来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禁止的某些事物又重新出现了,一些与我们久违的东西又见到了,一些曾被人们认为是'污辱性'的称呼又时兴起来了,一些曾被认为是错误的思想观念现在也无可非议了"[8]。

郭伏良在研究新时期的词汇特点时,特别提出了旧词的复活。

他把旧词的复活总结为两类,一类是积极性的复活,指那些被当代革命和极"左"思潮扭曲和强制判"死刑"的词,如"奖金、投标、聘任、彩票、老板"等;另一类是消极性的复活,指那些指称旧社会污泥浊水的词,如"毒品、暗娼、人贩子、绑票"等[7]。

(三)词义的发展变化词义是词所表达的意义内容。

概括地说,词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部分[]。

当客观世界发生变化、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发生变化时,词义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过去的近百年中,中国社会经历了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剧烈变革,这些必然会影响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由此必然会在词义中得到具体呈现。

词义的发展变化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首先是词汇意义的发展变化,突出地表现为词汇的语义泛化。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术语和行业术语等词汇不断跨界使用,"本用于某一行业的专有词语,突破原行业的限制,指称另一行业或领域中的事物,从而产生出非专业语义的新义"[10]。

比如"埋单",本指"在饭馆用餐后结账付款",现在突破餐饮业的限制,泛指"付款"。

例如:(1)对大多数人而言,骨感的现实根本无力为昂贵的"诗和远方"埋单。

(人民日报2016.05.17)因专门用语的借用而引起词义的泛化而产生非专业语义的新义,并与其专业语义共时共用,这已经成为词汇由单义走向多义完成词义演变的一个重要421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途径[11]。

其次,词汇的语法意义随着词汇搭配使用的变化而发展。

新时期以来,产生了诸如"魅力城市""品质生活""规模经济"等搭配形式,很显然不同于已往的组合形式,如"石油工人""木头桌子""瑞士手表"等。

在这种"名1+名2"的组合形式中,名1的语义特征具有[抽象、量度、性质、性状化、描写性]等特点,功能也由指称变为陈述[12]。

名1的陈述功能是由搭配带来的,体现了其语法意义的发展。

第三,是词汇色彩意义的发展变化。

在现代汉语的发展历程中,词汇的色彩意义曾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变迁,第一次是建国以后,第二次是改革开放以后。

刁晏斌总结第一次大规模变迁主要是"贬义化",而第二次大变迁主要是"去贬义化[13]"。

郭熙曾以《新华字典》5个版本对"孝"的不同释义谈政治背景、社会环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14],成为"贬义化"和"去贬义化"两次大规模变迁的明证。

以上评述集中于一般词汇和词义方面,而词汇的下一级单位———语素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时期以来,类词缀增加、实语素的词缀化倾向突出,外来语素、新同音语素等大量增多。

与此相应,汉语词汇的构词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近一百年来,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王力先生说"从词汇的角度看来,最近六十多年来汉语发展的速度超过以前的几千年。

[15]"陶炼通过《标准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小词典》词目的对比研究,并参照《现代汉语词典》,得出结论:"二十世纪初期的基本词汇约有50%一直延用至二十世纪的中后期,仍然是基本词汇;而没能延续其基本词汇身份的那50%词语,一半(多一点儿)到二十世纪中后期转变成了非基本词汇,而另一半(少一点儿)可能已经被淘汰到了现代汉语词汇的范畴之外"[16]。

回首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轨迹,确实会让人产生"旧貌换新颜"的沧桑之感。

二、语音方面的发展变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音是北京语音,这是1955年确定的。

在这之前,现代汉语标准音的确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正如王理嘉所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从清末的'官话'到民初的'老国音',到20世纪中期的'新国音',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历时几十年,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标准音----北京语音,从而开始向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民族标准语的方向发展[17]"。

从"官话"到"老国音",再到"新国音",体现的是民族标准语语音标准的审定和确立,就实际情况来说,共同语语音的变化不大。

解放以后,在标准音确定、《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之后,共同语的语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为语音规范化的一系列工作。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共通过异读词840个,这些汉字的语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以普通话推广、《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等形式固定下来,体现为语音变化的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