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点滴拙见(张)2014.8.

合集下载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从点滴做起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从点滴做起
三 思而行 。
画暖春 ,也 可 以涂抹寒冬 。我们每 画一笔 ,都 必须小心翼翼 , 是一 个顽皮 的小 男孩 。他 有一个坏 习惯 ,一到上课 ,就 把文 具盒 里的文具一 股脑地倒在 课桌上 ,他 呢 ,一会儿 转转笔 , 会儿 弹弹橡皮 ,一会儿拍拍 尺子 ,沉醉其 间,乐在 其中。 抓好 最早 出现 的 “ 第一次 ” 。 第一次 印象深刻 , 先入为主 ,

具 有导 向作用 。开始 第一次 不该迁 就他 的你迁 就他 了 , 以后 我为他 的这 一摆摊行为伤透 了脑筋 。每次我发现 了批评 就难 以要求 了 。如 :第一次说 谎、第一 次骂人 、第一次不 完 了他 ,他 也会马上 收捡 ,可等 我一转身 ,他 的文具又爬满 一
成 作业 ……教 师一旦 发现要 及时指 出纠正 ,如果 在孩子 第一 桌 , 他 又沉醉在他 的世界里 了。 在 他面前 , 我屡 战屡 败 , 不过 , 次 犯错误 时没 能及 时纠正 ,任 由学生发 展 ,一旦 孩子 已经 形 我不气馁 ,不 放弃 ,屡败屡 战。 成 固定 习惯了再 改正 ,难度就大 了 。 终 于有一天 , 我 发现 他居然没有 “ 摆摊 ,我喜出望外 , 上学期 我班转来 一名新生罗滕 翊 ,开学 第二 周周 一的家 以为他金盆洗 手 ,停止营业 。再 仔细一看 ,我 的心凉了半截 ,

抓好 开头
育 ,常规 训练 。比如 :课前 静息做 到静 、齐 、稳 ;文 具摆放 放得 好的 同学 ,纠正摆放错 误 的。一天 又一天 ,反复 抓 ,抓 整 齐规范 :上课坐姿端 正 ,两手叠放 在课桌之上 ,左手在下 , 反复 ,一学期下来 ,只有个别 孩子偶尔会 忘记课前提前 摆放 右 手在上 ,方便举 手答 问 :排队集合 做到静 、齐 、快 ……刚 学 习用 品 ,其余孩子都能按要 求统一摆放整齐 。 我有一 个学生名 叫甘浩 言 ,是一个聪 明的小 男孩 ,可也 跨 进小学 校 门的孩 子 ,几乎 是一张 白纸 ,我 们可 以在 上面描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作者:徐莉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03期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

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

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因此,做为教师的我们,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树立榜样,以身件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

”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只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二、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

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做法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做法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做法祁连教育辅导站祁连小学田旦珠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需具备的能力。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学习的前提应该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标指出:“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加强品质修养的起点。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只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学习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下面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了,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

这样无准备的上课,是不能取得最佳效果的。

预习时要逐词逐句阅读相关学习内容,联系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深刻理解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画出哪些地方不会,并及时做好记录,同时,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相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当作任务来完成,而要将它看作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

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圈、点、勾、画、批”。

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

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

因此,就像牛吃草后要“反刍”一样,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所以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及时复习、单元复习、学期复习等,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听讲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这是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

培养学生习惯的点滴做法

培养学生习惯的点滴做法

“家长烦恼”引发的思考—培养学生习惯的点滴做法今年刚开学,就有一位家长来校找老师反映情况。

他的学生在三年级就读,经常做不完作业,妈妈什么方法都用了,但还是没用。

爸爸生气了,就一脚踢出去……班主任马老师劝家长不要这么激动,孩子写不完作业,这是因为孩子做作业时磨蹭,写写,摆弄摆弄东西,愣愣神,不能集中精力去完成作业。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需要逐步去改正……家长走了,老师们开始议论,说自己班里也有这种小孩,习惯极差。

为了解情况,我深入1-6年级,以《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的形式发现: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准备齐全的75%;部分准备15%;没有准备10%对于新知识提前预习:提前预习7%;偶尔预习13%;不预习80%对于学过的知识经常复习:经常复习10%;偶尔复习30%;不复习60%对于主动认真地完成作业:主动认真完成50%;被督促完成40%;不完成10%完成作业后主动检查并修改:主动检查并修改10%;有时检查修改20%;从不检查70%对于写字姿势:能做到三个一15%;被提醒时才能做到65%;从不注意写字姿势200%第二,深入课堂听课,观察学生习惯。

在三年级发现一个叫王晓宁的男孩,长得白白净净,上课老师说上半句,他说下半句,该练习的时候,他不做,坐座位上坚持不过5分钟就得动,脚一会伸这边,一会那边,再看看数学课本封皮也没了,书角都张着嘴,地下有衣服,也有本子,像杂货店……但老师一提问,回答的还行。

下课后,我把他叫过来一看,衣服脏的很,裤脚扯开了……班主任马老师说,这个孩子很聪明,但就是坐不下来,不讲卫生。

去家访时他妈妈说,天天说他,就是改不了,干净的衣服被他穿的……唉!要是学习习惯好,一定很有作为。

在其他年级也有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不是玩尺子就是玩橡皮、铅笔,老师上一节课他玩一节课,反正一切学习用具都成了他的上课玩具;上课溜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前面的知识没听全,一知半解;课前不做准备,老师讲了好几分钟了,才收拾好。

培养学生好习惯要从点滴做起

培养学生好习惯要从点滴做起

培养学生好习惯要从点滴做起作者:李丽媛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6期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养成教育就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讲明道理,提高认识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必须让学生知道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只有让他们从思想上加以认同,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自定班级卫生公约,让孩子们看录像,去欣赏文明之国、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的美,举行“我爱整洁之美”剪贴报制作等比赛,开展“我做一个怎样的学生”的讨论,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外,还必须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能养成好习惯,必备的行为规范知识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让学生了解卫生行为习惯的具体要求,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到事事有标准,样样有规范,在学生心里埋下“文明”的种子。

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对学生们说:“每一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文明的人,只有文明的人才受欢迎。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不文明‟,那么你就应该觉得这是最难为情的事了!”从此,有人打架,同学们会说:“真粗鲁,不文明!”有人自习课上说话,同学们会说:“打扰别人不文明!”有人随地扔纸,同学们会说:“不讲卫生,不文明!”有人见到老师不打招呼,同学们会说:“没有礼貌,不文明!”……文明与不文明成了我们班孩子判断是非的一个标准,因为大家总是谴责不文明的行为,所以班级里每一个孩子都怕自己不文明,每一个孩子也就渐渐文明起来。

二、制定措施,严格训练俗话说:“百说不如一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

要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引导学生围绕良好习惯的行为要求,反复进行训练。

让游戏与行为训练相结合。

教学中我引领学生进行的每次游戏并不是单纯的玩耍,而是将行为训练贯穿其中。

例如:练习站队,一次就要孩子们做到“静、快、齐”要求太高,于是我将要降低,先让他们做到“快和静”,每次游戏前先将训练的内容和要求讲清,我又跟大家约定了一个手势,只要我一做手势,孩子们就迅速、安静地站好队。

养成好习惯从点滴做起

养成好习惯从点滴做起

养成好习惯从点滴做起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从学科实际出发,并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在对学生具体指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做法如下: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

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

从入学开始就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

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与否。

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题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

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

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做一些计算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计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

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_

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_

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几点思考德育工作,顾名思义就是思想品德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工作,关乎着中华民族发展,社会稳定进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意识进步了,个人素质提高了,则前进的步伐也就更快,接受先进文明的思想意识也就更为强烈了。

那么,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这么明显,在农村学校里,其得到重视程度又如何呢?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从何入手呢?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是怎样培养和塑造出来的呢?笔者就此问题,以本校德育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入调查。

通过问卷、查阅大量资料、召开座谈会、访谈等各种方式,综合性的归纳了几点:一、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自治区各中小学校统一适用的约束中小学生行为的条例之一,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评价学生行为的依据。

学习和贯彻好《规范》的内容,是提高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规范》自发布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规范》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发挥《规范》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基层教学工作中实践《规范》的德育工作者、班主任、思想品德教师、团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权利和义务。

那么,如何践行好《规范》的学习、运用和学生行为评价工作呢?(一)、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规范》。

古时的《三字经》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伦理和道德。

其中有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形象的说明了学生必须接受思想道德和基础文化的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任课教师应该把《规范》也要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

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

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语文教师。

三年级,正是由铅笔向钢笔过渡的时期,也是学写字的重要时期。

而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更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

俗话说:字如其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部门在招聘人才时,特别强调应聘者的应聘书必须手写,就是要从应聘者亲手写的字,来审视一个人的一些内在品质。

所以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划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在校内,在家里,在社区……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自觉地识记。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障碍,或写作上的拦路虎。

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

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的学业成就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培养学习习惯,往往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时间管理习惯。

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面对大量的学习任务和课外活动,因此合理安排时间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和日程表的方式,帮助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任务。

让学生不仅能够高效完成学业,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活动和休息。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应该有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方法。

在作业布置上,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独立完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图书馆、互联网等,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及时复习和总结习惯。

很多学生在学完一段时间的知识后,经常出现遗忘的情况。

因此,学生要养成及时复习和总结的习惯。

教师应该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在考试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和交流讨论,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如图书、报纸、期刊等,并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关的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

学习是一个相互交流和合作的过程,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从他人中学到更多。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分享学习心得,在共同学习中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点点滴滴做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点点滴滴做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点点滴滴做起金山店镇小陈翠英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加强常规教育、行为规范训练,形成良好班风是班主任任重要职责之一。

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美、体各个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

我们作为第一个走进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

作为初为人师的我肤浅的理解为:这大概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学生身上所转化的能力吧。

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我们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正气感染你,促使你加倍努力学习;反之,不好的学习环境则会成为干扰因素,让我们的学习事倍功半,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最终导致厌学情绪的滋生。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一道题目,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思考,和在嘈杂声中思考,其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同样是就寝,在垃圾满地充满异味中的环境中,与在整洁干净的环境中,两者的睡眠质量不可相提并论,同样是同学关系,是团结友爱,还是动不动为一点琐事大打出手的,这一切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率。

我国古代曾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古训更是不计其数。

那么今天,我们是不是更应该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呢?学习环境既是指我们的校园环境,整洁幽雅的校园、完备的教学设施等;更是指我们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风气、学习习惯和团结向上的进取精神等。

学校是由班级组成的,班级是由个体组成的,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因此,作为学生,我们首先应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

好的学习习惯从点滴做起

好的学习习惯从点滴做起

良好学习习惯从点滴做起---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姚晓慧,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班主任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

说到班主任的工作,在座的老师经验都非常丰富,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

今年是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四个年头,给我的感觉是孩子们的年龄小,好动、易疲劳,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认为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习惯培养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良好的习惯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

所以我本次交流的主题是良好学习习惯从点滴做起。

一、从坐姿、握笔的姿势、课堂发言等看似细细碎碎的小习惯抓起。

为了强化学生的这些行为,可采用儿歌的形式,如:一二三,坐端正,小嘴巴,不说话。

每次写字前先齐诵坐姿和握笔儿歌:写字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

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

我们班中曹泽熙的字写得特别漂亮,但是握笔的姿势不对,总是笔尖朝后,笔杆没有在虎口上,导致她每次写字为了看到自己的字都是歪着头,我让她体验正确的写字姿势,并说出感受,这样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很快就用心改过来了。

有的同学刚开始能按要求做,过会又变成弯腰低头等不良姿势,如果只是个别的人,我会敲敲桌子提示这几个学生,如果不良姿势的人多,我会通过树立榜样学生提示大家向他学习,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表扬的力量和效果是远远大于批评的。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单纯,只要是老师大力宣传的、表扬的事情,他们都争着抢着去干。

老师要准确、及时的表扬孩子。

如课堂上哪个孩子坐的端正,哪个孩子手举的好,哪个孩子回答问题声音大,哪个孩子字写的漂亮,同时把正确写字姿势图和其中的好处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而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中心环节。

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者:陈灼洪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08期当今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改。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关系着学生一生的学习,决定着他们在学习道路上的发展方向。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五点做起。

第一,贯彻新理念,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学习状态。

倡导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及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理念。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科课堂教学的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信学习、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是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书上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是新教材当中大力提倡的,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课堂上或是作业中,对于同一道题,不同学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却“殊途同归”,自然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独创因素,对于学生敢于另辟蹊径的做法、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甚至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见解,教师都应从不同侧面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让情感在这里交融,知识在这里增值,切忌抹杀学生的独到思维。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点滴体会陈琼芬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所以,为了注重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我做了如下工作。

一、能自学。

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主要分成三个层次,首先,在讲授新课的前一天为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并提出有关内容的几个问题,让大家带着问题去预习,第二天将讲授新课前先来回答这几个问题,大致了解一下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让学生懂得预习不是盲目的浏览课本,而是要从中找到重要信息。

接下来,我不提出预习问题了,以前面的预习方法为基础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预习,第二天讲授新课之前要让学生说一说通过预习了解到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第三个层次,请同学给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根据自己自学的只是来检测其他同学的预习情况。

这样,从抓住线索去预习到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提炼主要内容,再到根据自己的自学检测其他同学的预习情况,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这一学期中,大部分同学能自觉主动得预习,自学能力明显提高,并且能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把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和大家一起解决,作为老师我会对任何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提出表扬,课上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会听讲。

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会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

第三,一定要注意课堂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第四,让学生学会倾听同学的发言。

在同学回答问题时提醒大家注意听,或让某位同学复述上一位同学的发言,让学生知道上课时不仅可以从老师这里学到知识,还可以从同学那里学到很多宝贵经验。

从点滴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点滴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点滴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摘要: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

”从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来说,教学就是要通过审美理解和运用技能来完善学生的个性。

从这个意义来讲,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点滴入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前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今后自身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要广泛开展学生行为习惯教育,要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时指出并指导他及时改正,着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有奉献、勇创新,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应用型合格人才。

一、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一是个别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轻易被周边的事物所吸引,做作业时不够专心。

需要有老师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自习课上学会自觉学习的学生还在多数,个别学生爱干扰他人的学习,自我约束力较差,学习效率不高。

二是欠缺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别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三是欠缺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堂上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会把文章读完,但不会带着问题思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是期待其他同学回答,自己甘愿做听客,似乎与自己无关。

长期以来,形成“等”的习惯,没有养成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

二、从点滴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开展班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班队活动课是班主任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又能使学生长知识、增才干、展自我,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堂成功的班队活动课,往往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

班队活动中,班主任们或用案例,或用视频,深入浅出的给同学们做生动的讲解,告诉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小学生,使学生们深受教育。

(二)生活为着眼点,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都知道,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辛苦和琐碎的工作,而孩子们的各种习惯及良好的班风、学风正是从这些琐碎的小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日积月累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是小学六年坚持不懈并贯穿始终的。

其实我所说的也是我们每位班主任每都在天做的,下面我就将几年来的点滴做法和一些事例与大家分享。

一、好习惯的培养从一日常规抓起一日常规无非就是孩子早晨入校,上课、下课、进出楼行走、两操、卫生、领巾名签的佩戴、食堂就餐、放学等诸多方面的事情而己,但这些事情要做好,对于小孩子来说也是相当有难度的。

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各种习惯,故此,我在一、二年级采取的是“跟班”政策。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由于在学前班形成一些自由、散漫的习惯,上课坐不住,东倒西歪,随意性强。

不会听课。

但是我们身为人民教师,深知纪律是学习质量的保障,没有好的课堂纪律,势必会影响到学习成绩,于是我就给孩子做几种坐姿让孩子们辨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坐姿,再找一些表现好的孩子来做,形成榜样的力量,并时不时给他们讲解人体骨骼形成的知识,让他们知道正确坐姿对于他们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习惯。

我要求只要坐在自己的座位时就必须把两只胳膊平放在桌面上,右手放在左手上,也便于回答问题,从一年到六年全部这样做,手放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孩子们分心少了,自然形成上课注意听讲和会听课的好习惯了,而且实践中我及时督促反复强调,最后形成学生的自然习惯。

在卫生习惯培养方面我是这样做的,我所带过的班级从来都是孩子自己值日,从未叫过家长来值日。

对于刚入学小孩来说,让他们扫地时,我发现他们往往都是争着、抢着拿笤帚,然后就东一下,西一下扫,可扫了半天,还是在原地打转转,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找一个时间,教他们扫地,我先拿起笤帚,从教室最后一桌底下一笤帚一笤帚住过道上扫再从过道往前扫,这样一直扫到前面一桌,一人一组,不要漏扫,不要重扫,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示范着教他们,一周下来,虽然我很累,但孩子们真的学会了扫地,即便有个别孩子不会,但他组的成员中一定有会的,又通过孩子间的学习,班级值日的问题就解决了。

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点滴做法

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点滴做法

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点滴做法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的确如此,人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取决于习惯。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

为此,我有目的地进行了“培养二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有效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并初步取得了成效。

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田就像一块未曾开垦的沃土,你在上面播种什么,就能收获什么。

他们年龄小,入学时间短,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鉴于此,我有针对性地在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预习和复习习惯的培养“温故而知新”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

由于低年级学生自主能力较弱,所以我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参与进来。

学生每天放学回到家里,由家长督促先复习当天学过的知识再完成作业,最后进行预习。

每天发给家长预习指导,上面明确标清预习环节的注意事项,让学生自觉熟读课文,自觉认生字,将不理解的字词画下来做上标记。

家长辅助孩子进行复习和预习,并做好记录。

我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可以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和学生很难坚持下来,特别是家长不够重视。

但是我天天坚持,时间长了就有了效果,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了,识字能力也提高了,最关键的是仅仅一本语文书,学生已经不够读了,进而主动要读更多的书。

我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童话、寓言和故事,并鼓励学生讲给别人听,还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的这些做法与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不谋而合,这种自觉要读书与我要求学生多读书不同,我们不能硬按住马头强迫它喝水,只有当马感到口渴时,它才会主动喝水。

家长非常理解我的做法,给予我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现在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坚持预习和复习,也更喜欢读书了,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已经养成。

二、上课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不搞小动作,不溜号,认真思考问题并举手发言,认真倾听他人讲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点滴拙见实小张好习惯养成,一辈子受益;坏习惯养成,一辈子受累,要改也难。

教育者都知道:“教育就是帮助学生。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

”将这两句话合起来理解: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的确,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要重要得多。

多年的从教经验告诉我们,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作为我们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大事。

现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问题,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研究表明,3-12岁是一个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学生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

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学生,都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在的一些家长非常看重学习成绩,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方面的能力,而忽视习惯的培养,这恐怕是我们现在一些家长最大的教育理念误区。

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我认为,关键在于了解学生。

任何教育都必须以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

作为成熟的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中,应当善于与学生沟通,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在干什么。

当学生做出一些大人们难以理解的事情时,教师不要当即质问或训斥,而要平心静气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思考,我们既不会生气也了解了学生,这对慢慢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有好处的。

二、抓学生的规范养成教育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一般来说,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多奖励少惩罚,反复几次,一个好习惯就可以慢慢形成了。

比如,在幼儿园里,幼儿学到什么?孩子懂得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等等等小习惯。

这说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都有决定性意义。

在小学阶段,如果学生能学到好的学习方法,要比多认识几个字,多写几篇文章,或是多做几道数学题收益要大得多。

早期教育与后期教育相比,效果是事半功倍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知道,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了:预习,听讲,作业和复习;还有毅力,抵抗干扰能力,兴趣,规范书写等等。

而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大部分人的普遍做法是:盯住不好的行为,改变它,纠正它。

实际上,针对学生的行为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行为背后的原因。

我始终认为在改变学生行为之前,应该先审视一下学生的心态形成,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孩子这一行为的形成呢?实际上,学生的不良习惯与与他生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学生的行为背后有诸多我们不了解的动机,如果你能对不良行为多作一些关注,恰恰容易强化好行为本身的形成。

我坚持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赏识好的行为,强化好的习惯,而慢慢淡化学生的不良行为,让好的行为对不良行为进行覆盖。

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习惯呢?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有研究表明: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

例如,对低年级的学生,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

对大多数小朋友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

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

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律诗识字、串词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就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2、培养学生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

实践证明,人的记忆都有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学生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课后及时复习,可以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途径。

通过预习,可以缩短学生在学习上与他人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教育者经常督促学生按时复习当天功课,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是帮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程打基础的好办法。

如果学生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他在学习上就会产生积重难返的大困难。

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这样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经常阅读的习惯。

当一个学生有阅读的愿望时,老师就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比如童谣、童话、故事、古诗、名人传记,或者是民歌、民谣还可以是一些外国的优秀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等。

应该选读短小、富有童趣的篇幅,让孩子的阅读成为乐读。

4、培养学生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走老思路,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

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了题目或者漏答了题目。

所以学生做完作业之后,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及时从整体知觉调整到部分知觉,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漏洞。

因此,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例如看看是否漏题、漏标点等,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5、培养口语交际的习惯。

有些学生交流理念差,不懂得交流。

所以,平时老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学生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把话说通顺说明白,培养学生乐意表达,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

6、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所以辅导学生学习时,应该多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即使学生的提问非常幼稚,老师也要给予鼓励。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学生都有不懂的地方,这时,教师不要埋怨学生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要鼓励学生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

但切忌烦躁,也不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7、培养规范书写的习惯。

尽管如今的电脑日益普及,但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规范漂亮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我们要重视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汉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

因为儿童比较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所以书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这样才能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写错字、漏字等现象。

三、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培养孩子的学习毅力。

有的学生做事情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不动脑筋思考,就遇难而退,要么等待教师解答要么向学生寻求答案。

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不要代学生解答难题,而要用坚定的神色鼓励学生动脑筋,并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学生攻克难题。

此时,教师传递的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以及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都能让学生产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或者适时地对学生讲讲中外名人克服困难的故事,使他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特别重要的。

就是说,老师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能只对一题一文进行辅导,最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用脑,帮助学生克服自身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学生能够树立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2、培养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

培养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

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所以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例如,放学后培养孩子应该先写作业再玩,或者在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

有这样一个调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功课,这样做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时间定向,一到什么时间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愿望和情绪。

这种定向,能帮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使他开始投入学习的准备时间减少到最低,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

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集中精力学习。

而不是像有的学生那样,学习时老是摸摸这儿、看看那儿,迟迟进不了学习状态。

总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或写着写着就站了起来,或时不时说几句闲话等等。

这些学生貌似学习,但实际上学习效果极低。

这既白白浪费了时间,又养成了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

久而久之,就促成她思维迟钝,注意紧张度降低,影响智力发展,使学业落后,以至形成拖沓的作风,学习、做事根本没有效率。

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只满足于她表面上的“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要培养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神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3、提高学生的抗干扰能力。

培养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尤其是情绪带来的干扰(如内心骚动、内心忧虑、学习恐惧、特别兴奋、生气愤怒、哀伤难过等,都会严重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提高抗干扰能力,训练学生适应各种环境,帮助学生学会控制外界的干扰,训练他们的专注能力。

不论何时何地,学生都能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到想做的事情上来。

4、利用兴趣、发掘兴趣、培养兴趣。

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克服他们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也有重要意义。

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儿童才能自觉学习,有学习兴趣才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

教育学生,让他明白一个人的成长路上,会碰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志气的人不会被困难吓倒。

勇敢的人应该以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战胜困难。

学生本来就有的兴趣,我们就要充分加以利用,借以培养注意力;要是学生没有的兴趣,要善于去发掘和培养。

例如对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或奖励,以增添学生对写作业的兴趣。

还有,当面对没有兴趣的学习或活动时,我们让学生设想一下学好、做完的美好结果,用以激励孩子去完成好。

习惯决定学生的命运。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一个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路上上运行。

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坏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因为,相对于其它习惯而言,不良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因为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所以学生的成长,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换一句话说:为了学生的未来,我们一起来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