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复习重点提示
税法知识必背知识点总结
税法知识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税法概述税法是国家对纳税人征税和管理税收的规范性文件,它包括税法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的税法,区域性税法、部门性税法,税法解释的公告和文件等。
二、税收种类1. 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纳税人直接交纳给国家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间接税是指不是由纳税人直接交纳,而是由纳税人为了避免因纳税而产生的税负增加,将税负转嫁给其他人的税款,如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2. 中央税和地方税中央税是由中央政府征收并保留税收收入,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地方税是由各省、市、县级政府征收并保留的税收收入,如耕地占用税、房产税等。
三、税收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是指税收的管理机构、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和管理程序等组成的一种组织体系。
1. 税务机构税务机构是执行税收管理职能的税务部门。
2. 征收管理架构税收管理架构是税务机构内部的组织结构,它包括税收征管部门、税务管理部门、税收执法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等。
3. 税收管理手段税收管理手段是指税收管理机构为实现税收管理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手段,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收征收、税收执法、税收信息管理等。
四、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1. 纳税人的义务纳税人的义务包括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税款,按照国家规定提供真实、完整的纳税申报材料,接受税务机构的检查、调查和执法监督,配合税务机构履行税收管理职能等。
2. 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的权利包括按照国家规定享有减免税款的权利,有权自主选择纳税申报、纳税解释和投诉申诉的渠道,享有依法申请国家赔偿的权利等。
五、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税法的制定和适用上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法定程序的原则、公平合理的原则、积极稳妥的原则、依法垄断和合法性的原则等。
六、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种生产、经营、劳务、财产性收入按照国家规定征收的一种税收。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
税法期末重点总结
税法期末重点总结一、税法概述1.1 税法的概念和分类1.2 税法的特点和功能1.3 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二、税法的基本原则2.1 税法的平等原则2.2 税法的公平原则2.3 税法的便利原则2.4 税法的专一原则2.5 税法的稳定原则三、税法的体系3.1 税法的层次和体系结构3.2 税法的法律适用和时间适用3.3 税法的法律责任和追究四、税法的立法4.1 税法的立法机关和立法程序4.2 税法的法源和法律解释4.3 税法的目标和原则4.4 税法的立法技巧和方法五、税法的解释和适用5.1 税法解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2 税法适用的实施规定和依据5.3 税法适用的特殊问题和争议六、税收的基本理论6.1 税收的定义和分类6.2 税收的目的和功能6.3 税收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6.4 税收的税源和税基七、税收的分类和计税原则7.1 税收的直接税和间接税7.2 税收的按税收对象分类7.3 税收的按地域分类7.4 计税原则的基本要求和适用范围八、税收征收的程序和程序保障8.1 税收的征收主体和权力机关8.2 税收的征收程序和环节8.3 税收的征收手续和法律责任8.4 税收的征收程序的监督和纠正九、税收的征收方式和税收工具9.1 税收的税种和计税方法9.2 税收的征收方式和计税方式9.3 税收的税率和税额9.4 税收的减免和优惠政策十、税收的法定和非法定税收10.1 税收的法定性和非法定性10.2 税收的法定性原则和适用范围10.3 非法定税收的行政征收和民事征收10.4 非法定税收的依据和权力来源十一、税收的合法性和合规性11.1 税收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定义和要求11.2 税收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的法律责任11.3 税收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的保障制度11.4 税收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的纠纷解决十二、税收的征管和征管制度12.1 税收的征管对象和征管范围12.2 税收的征管方式和征管程序12.3 税收的征管手段和征管措施12.4 税收的征管制度和征管机构十三、税收的征纳和征纳制度13.1 税收的征纳义务和征纳主体13.2 税收的征纳方式和征纳时间13.3 税收的征纳计算和征纳依据13.4 税收的征纳责任和征纳义务十四、税收的争议解决和纳税评估14.1 税收的争议解决的途径和程序14.2 税收的评估和鉴定的方法和标准14.3 税收的纳税申诉和纳税处理的规定14.4 税收的纳税风险和纳税合规风险十五、税收的国际征收和国际合作15.1 税收的国际征收和国际合作的要求15.2 税收的国际征收和国际合作的机制15.3 税收的国际征收和国际合作的案例15.4 税收的国际征收和国际合作的挑战以上是税法期末重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税法常考知识点总结
税法常考知识点总结
一、纳税主体及税法的基本原则
1. 纳税主体范围及纳税义务
2. 税法的基本原则
3. 纳税主体的义务和权利
二、税法的法律关系
1. 税法的法律适用
2. 纳税主体的履行义务
3. 税收征管的程序和权限
三、税收的种类及征收方式
1. 增值税和消费税
2. 企业所得税
3. 个人所得税
4. 资源税和房产税
5. 关税及进出口税收
6. 征收方式及税收征管
四、税务行政管理
1. 纳税申报和纳税登记
2. 税收征管的监督和检查
3. 税收征管的处罚
4. 税费减免和缓交
五、税务证明及税收征收手续
1. 纳税证明和税务登记证明
2. 税收征收手续
3. 凭税证申报和缴纳税款
六、税收的征收和调节
1. 税款的征收
2. 税收的调节和分配
3. 税费的征收和管理
七、税务关系和争议解决
1. 纳税人关系
2. 纳税争议的解决
3. 税务行政复议和司法救济
八、税收征收的其他问题
1. 税收的监控和预警
2. 税收政策和法规
3. 税收征收的信息系统
以上是税法的常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
税法重点知识点总结税法是一门关于税务法规和政策的学科,主要研究与税收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下面是税法重点知识点的总结。
一、税法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所有人都应当依法纳税,税法不得任意歧视纳税人。
2.合法权益保护原则:税收机关应当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严禁滥用职权。
3.纳税人自主申报原则:纳税人有义务按照法定期限、税种、税率和计税方法向税务机关报送申报资料。
4.事实推定原则:税务机关在收集证据不足情况下,可以根据类似情况的事实做出推定,但纳税人有权提供证据来推翻推定。
5.信用原则:税务机关应当信任纳税人的申报和陈述,但也有权要求纳税人提供证明材料。
6.法定程序原则:税务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依法程序,确保纳税人享有合法的诉讼权利。
7.税收保密原则:税务机关应当保护纳税人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严禁泄露纳税人的税务信息。
二、税收主体1.中央税收:由国家财政部制定征收政策的税收。
2.地方税收: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收,包括地方税和地方附加税。
4.纳税人:享有纳税义务和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5.代理纳税人:代表纳税人向税务机关履行纳税义务的人。
三、税种1.增值税:适用于商品和劳务的销售额和进口货物的增值额。
2.企业所得税:适用于企业取得的所得。
3.个人所得税:适用于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
4.营业税:适用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营业额。
5.印花税:适用于各种证券、合同和其他文件的交易。
6.房产税:适用于个人和企业的房地产。
7.车船税:适用于机动车、船舶和航空器。
8.资源税:适用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四、纳税义务1.纳税申报:纳税人应按规定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2.纳税缴款:纳税人应按期限将纳税款缴纳到指定的银行账户。
3.纳税申报表的真实性:纳税人在申报表中应真实、完整地申报相关信息,不得虚报、漏报。
4.受托纳税人:受托纳税人应按约定代缴纳税款,并按期向委托人报告纳税情况。
5.税务代理:纳税人可以委托税务代理人代理其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
税法必考知识点总结
税法必考知识点总结税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税收的法律法规,它是规范纳税人行为的法律基础,对于每一个纳税人来说,了解和掌握税法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特别对于学习税法的考生来说,掌握税法必考知识点更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就对税法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法定原则、公平原则、便捷原则、稳定原则和适用原则。
1. 法定原则法定原则是税法的根本原则,它规定了纳税人应当依法纳税,税法对纳税人具有约束力,并且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在法律的限制下才能被实现。
2. 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税法应当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上来说对所有的纳税人都是公平的,也就是说应当避免对某些纳税人进行优惠和歧视。
3. 便捷原则便捷原则是指税法应当使纳税人可以方便地了解和履行自己的税收义务,这包括了纳税人在税收管理方面应当尽可能地减轻其负担。
4. 稳定原则稳定原则是指税法应当保持其制度和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不应当频繁地改变税收政策。
5. 适用原则适用原则是指税法应当在适用法律时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保证税法的适应能力。
二、税收的基本原则税收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普遍性原则、公平原则、效益原则、可行性原则、静态原则、动态原则。
1. 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是指税收的适用范围应该是全社会,每一个纳税人都应当按照规定纳税。
2. 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税收应当按照不同的纳税人的不同经济能力,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
3. 效益原则效益原则是指税收政策应当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实现税收的效益最大化。
4. 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税收政策应当是可行的,也就是说政策不仅要公平合理,而且还要可行。
5. 静态原则静态原则是指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税收政策的目标是稳定地提供资金。
6. 动态原则动态原则是指税收政策应当适应经济条件的变化,灵活地调整税收机制。
三、税收的种类税收的种类主要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1. 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税法规定纳税人就其所得负有纳税义务的税收,纳税人是直接向国家税务机关纳税。
税法章节知识点总结
税法章节知识点总结1.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的基本原则是税法制度的根本依据和遵循。
在税法章节中,通常会对税法的基本原则进行明确规定。
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法定原则、稳定原则、适度原则等。
公平原则是税法的核心原则,它要求税法对纳税人实行平等对待,不偏袒任何一方。
法定原则是指税法的实施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不得违法乱纪。
稳定原则要求税法制度的变化应当稳定有序,不得频繁变更,避免给纳税人带来不确定性。
适度原则要求税法的制定和实施应当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税收的征收标准和税率,不得过高或者过低。
2.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在税法章节中,通常会对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进行详细规定。
纳税人的义务包括申报纳税、缴纳税款、配合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检查等。
纳税人的权利包括了解税法规定、申诉和诉讼权利、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
此外,纳税人还有询问和申诉的权利,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义务等。
为了保障纳税人的权利,税法章节规定了税务机关的执法程序和纳税人的申诉程序,以便纳税人在税收活动中得到公正对待,避免受到不公平对待。
3.税收的种类和税率税法章节中通常会对各种税收的种类和税率进行明确规定。
税收的种类通常包括了消费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
税率通常指的是各种税收的征收标准和比例。
税收的种类和税率的规定对纳税人的纳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纳税人需要根据税法章节的规定合理合法地缴纳税款,避免因为不了解税收的种类和税率而导致违法行为。
4.税款的申报和缴纳税法章节中一般会对税款的申报和缴纳程序进行详细规定。
税款的申报通常包括填写税金申报表、提交相关资料、接受税务机关的审核等。
税款的缴纳通常包括选择税款的缴纳方式、支付税款的时间和地点等。
税款的申报和缴纳程序在税法章节中的规定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纳税人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合法地申报和缴纳税款,否则将会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和处分。
5.税务管理税法章节中通常会对税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明确规定。
税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税法知识点总结归纳税法是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法律规范,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和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税法知识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了解税法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合理合法地避税,从而为自己节省税款。
同时,了解税法知识也可以帮助他们遵循税法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和处罚。
本文将对税法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税法知识,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税法的基本原则1.公平原则:税法征税应该公平合理,对不同的纳税人采取一视同仁的原则,不应该因为人的身份、职业或地域差异而对其征税差异化。
2.公正原则:税法征税应该公正合法,遵循法定程序,不得违反法律或滥用职权。
3.简易原则:税法征税的程序应该简明易懂,让纳税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税务责任和义务,避免发生误解或误解的情况。
4.依法征税原则:税法征税应该依法进行,遵循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增减税种或税率。
5.便利原则:税法征税的程序应该便利纳税人,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提高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
6.经济效率原则:税法征税应该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避免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是税法征税的基本原则,纳税人在遵循税法规定时应该充分了解这些原则,做到合法合理地征税。
二、税法的主要内容税法是包括国家税法和地方税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税种:税法规定了各种各样的税种,主要包括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关税等。
每种税种都有其特定的征收对象、税率和征税方式。
2.纳税人:税法规定了纳税人的范围和要求,主要包括个人、企业、组织等。
3.税基和税率:税法规定了各种各样的税基和税率,主要包括缴纳税款的计算方法、计税基础和税率等。
4.减免和征收:税法规定了一些税收减免和税收征收的政策,包括免税额、优惠税率、减免税等。
5.纳税申报:税法规定了纳税人要进行申报纳税的时间、程序和要求,包括税务登记、税务申报、税务报告等。
复习税法要点
税法复习提纲整理1.税法的概念、实质、构成要素①税法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关系的总称。
②税法就是国家凭借其权力,利用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法律标准的总称。
③1.总则。
主要包括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等。
2.纳税义务人。
即“纳税主体”主要是指一切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及其他组织。
3.征税对象。
即纳税客体,有时也称为征税对象。
主要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衣物所指向的物或行为。
课税对象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都有自己特定的课税对象。
比方,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就是应税所得,增值税的课税对象就是商品或劳务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增值额。
4.税目。
指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
它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比方,消费税具体规定了烟、酒、化装品等14个税目。
5.税率。
指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6.纳税环节。
指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如商品劳务税在商品或劳务的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等。
7.纳税期限。
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8.纳税地点。
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
9.减税免税。
指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采取减少征税或免予征税的特殊规定。
10.罚则。
指对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
11.附则。
一般都规定与该法紧密相关的内容。
比方该法的解释权、生效时间等。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表达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税收是税法的具体内容,表达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1〕强制性: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治权利以法律、行政法规的形式确定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保证税收收入的实现。
税法精简知识点总结
税法精简知识点总结一、税收的基本原则1. 合法性原则:税法应当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制定的。
2. 平等原则:税法应当依法平等的对待纳税人,所有的纳税人都应当被一视同仁对待。
3. 公正原则:税法应当是公平公正的,对于纳税人进行公平的征税。
4. 经济效率原则:税法应当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5. 简明便利原则:税法应当条文简洁明了,便于纳税人理解和遵守。
二、税法的类型1. 直接税与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缴纳给国家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是指由销售者代替消费者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向国家缴纳的税款,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2. 进口税与出口税:进口税是国家对进口商品向进口者征收的税款,出口税是对出口商品向出口者征收的税款。
3. 行政税与财政税:行政税是为了调节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而征收的税款,如房产税、资源税等;财政税是为了国家财政收入而征收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三、税收主体1. 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负责税务管理和税收征收。
2. 纳税人:纳税人是指依法应当纳税的单位和个人。
3. 代扣代缴人:代扣代缴人是指受法律、法规授权,可以代为代扣、代缴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4. 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是指依法被授权享有税收特殊待遇的单位和个人。
四、税收征收和管理制度1. 纳税申报:纳税人应当依法向税务机关申报其应纳税额。
2. 税款征收: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进行征收。
3. 税收管理:税务机关依法对税收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
4. 税收处罚:对于违法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有权对其进行罚款、滞纳金、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罗列了税法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税法是国家重要的法律制度,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广大纳税人能够充分理解税法,遵守税法,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税法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税法的重要知识点总结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指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和管理税收的一系列法律规定的总称。
税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文件。
税法的内容涉及税种、税率、税基、税收管理等方方面面,是国家调节经济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法律工具。
税法的主要功能是规范税收征管行为、调节国家财政收支关系、保障国家税收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二、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有一些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法治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适当性原则。
法治原则是指国家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必须依法进行,不能违反法律规定。
公平原则是指税收的分配应该是公平的,不能偏袒某个阶层或个体。
效率原则是指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应该是高效的,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征税成本。
适当性原则是指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应该是适当的,不能给纳税人带来过大的负担。
三、税法的主要内容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种、税率、税基、税负、税收管理等。
税种是指各种不同的税种,包括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税率是指各种税收的具体税率,是税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税基是指税收的具体征税对象,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基。
税负是指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担,是税法的一个重要指标。
税收管理是指政府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包括征纳、清算、稽查等。
四、税法的适用范围税法的适用范围是指税法适用的主体、客体和范围。
税法适用的主体是指税法适用的社会成员,包括国家税务机关、纳税人、税收中介机构等。
税法适用的客体是指税法适用的具体对象,包括各种税种的征缴对象、税务管理部门等。
税法适用的范围是指税法适用的具体范围,包括国家范围、地方范围、行业范围等。
五、税法的制定和修改税法的制定和修改是经过国家法定程序进行的,主要包括法律程序、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
税法的制定和修改必须符合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程序,包括立法权的适用范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法律定位和制定程序等。
税法的制定和修改必须符合行政法规定的程序,包括行政机关的合法行使职权、公共意见的征求、基层自治组织的参与等。
税法复习重点提示.pdf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税法温习重点提示6、纳税环节7、纳税与申报期限8、纳税地点9、减税免税10、违法处理2)我国税率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1)定额税率:是指按照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的税额。
2)比例税率: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均规定相同的比例征税。
3)累进税率:指同一征税对象随着数额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提高的税率。
我国现行税法只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指将同一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
全额累进税率:指按课税对象的绝对额划分若干级距,每个级距规定的税率随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高,就纳税人全部课税对象按与之相适应的级距的税率计算纳税的税率制度。
5.税法的分类1)2)按照税法的效用和作用不同进行划分,我国的税法可以分为实体税法和程序税法。
按照征税对象不同进行划分,税法可以分为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和资源税法。
3)按照税收是否转嫁进行划分,税法可以划分为间接税法和直接税法。
4)按照税法适用的主体不同进行划分,税法可以分为涉内税法、涉外税法和国际税法。
6.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收的基本原则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税收法定原则,也称税收法定主义、租税法律主义、合法性原则等,是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
2)税法公平原则,是指参加税法活动各个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实质上的平等。
也就是说,任何人在税法面前是平等的,不享受任何特权。
3)税法效益原则。
税收基本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条件下税收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具体包括:1)税收公平原则: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款,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款。
2)税收效率原则:包括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行政效率原则。
7.税务机关的概念、税务代理的概念、注册税务师、税务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1)税务机关:是政府依据税收组织法律设立的,专门组织和监督管理财政税收收入业务活动的专用性政府机关。
cpa税法必背知识点
cpa税法必背知识点
一、税法概述
1.税法的定义、性质与功能
2.税法的分类与体系
3.税法的基本原则
4.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
二、税法基本原则
1.法定原则
2.税款平等原则
3.税收公平原则
4.税收稳定原则
5.税收便利原则
6.税收管理原则
三、税法适用
1.税法解释的方法与效力
2.税法适用与特别程序
3.税法适用于跨国公司
4.税务争议解决程序
四、税务组织与职责
1.税务总局及其职责
2.税务机关的设立与职责
3.税务机关的人员管理
五、税收管理
1.税务登记
2.纳税申报与缴纳
3.税务检查与稽查
4.税收征收与征收稽查
5.税务处理与处罚
6.税务定期检查与验收
六、税收稽查
1.税收稽查的目标与原则
2.税收稽查的组织与职责
3.税收稽查的程序与方式
4.税收稽查的后果与处理
七、税收征收
1.税收征收的对象与依据
2.全国税收征收、分税种征收与地方税种征收
3.税收征收的税款计算及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八、税收管理制度
1.电子税务
2.增值税发票管理
3.税收特殊管理
九、税收返还与减免
1.税收退税与减免的目的与方式
2.税收退税与减免的条件与途径
3.税收退税与减免的程序与申请
十、税收总体规划
1.国家税收总体规划的意义与目标
2.国家税收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3.地方税收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以上是CPA税法必背的知识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全面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适用规则以及税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税法每章节知识点总结
税法每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的基本原则是税法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它规定了税法的立法宗旨、纳税人的权利义务和税法适用的基本原则。
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税法的合法性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原则、依法征税原则、适用税法原则等。
税法的合法性原则要求税法立法必须遵循法定程序,依法制定,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平等原则要求税法对所有纳税人一视同仁,不得歧视任何纳税人;公平原则要求税法对不同纳税人采取公平的税负安排,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依法征税原则要求税法征税行为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超越法定权限;适用税法原则要求税法适用的时间、对象、范围必须符合法定标准,不得越权。
第二章纳税主体和纳税义务纳税主体是指法律规定的应当纳税的单位或个人,纳税义务是指纳税主体应当履行的缴纳税款的义务。
纳税主体包括税务机关、纳税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纳税义务包括纳税的范围、税款的计算和缴纳。
第三章税的范围和税种税的范围是指税法规定的税收对象的范围,税种是指根据税法规定的税收方式和标准分为不同种类。
税的范围包括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直接由纳税人按照规定的税率和征税基础计算和缴纳的税款,例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购买或消费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由供应商或服务提供方代纳给税务机关的税款,例如增值税和消费税。
第四章税收管理税收管理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主体履行纳税义务的管理活动,包括税收征管、税收征收、税收征纳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保障国家税收的合法权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税收管理包括税收登记管理、税收审查管理、税收征收管理、税收征纳管理等。
税务机关有权依法对纳税主体进行税收登记,核定应纳税款,强制执行税收管理措施等。
第五章纳税申报与纳税审核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报送自己的纳税情况和应纳税款的行为,纳税审核是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的内容和纳税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核和审查的行为。
税法知识点期末重点总结
税法知识点期末重点总结一、税法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 税法的概念税法是对国家税收制度规定的法律体系,是调整纳税人与国家、地方政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2. 税法的分类(1)行政税法:主要是指由政府依法行使税收征管职能的法律规定,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税务机关处罚法等。
(2)财政税法:主要是规范国家和地方政府派生税收权的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地方税法等。
二、税法的基本原则1. 法定征税原则税法依法规定税收的项目、税率、税额、纳税义务人、纳税期限等事项。
2. 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是指税法在规定税法律关系的时候,要求税种不分、税率一致、税收保证金一致、计税基础一致,即税收的取得原则是平等、公平的。
3. 税收合法性原则纳税人只需缴纳依法规定的税款,不得征收超出法定权力范围的税款。
4. 税收稳定性原则意思是说, 税收的征收不是盲目的, 只有在原则上是有针对性的,税收的规定原则是需要公平的, 不得随意的滥用税收权,税收的稳定性原则也是在税收法的规定的或者是原则的方面, 用以保证税收的透明度, 减少欺骗行为的发生, 增加纳税人的纳税意愿。
三、税法的主要内容1. 税收的分类(1)直接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依税法规定直接由纳税人缴纳。
(2)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其纳税义务人为消费者,但实际由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代为缴纳。
2. 税务登记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纳税义务人按照税法的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人资格的过程。
3. 税收管理税收管理是指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税法规定,对纳税人进行税收征收和管理的一种行政行为。
4. 税收征收税收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向纳税人强制性收取税款的行为。
5.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是指税务机关通过税收登记、核算、计算、稽查、纳税申报、税收征收等方式,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四、税法知识要点1. 税收征管的基本程序税收征管的基本程序包括:税务登记、计税核定、征收管理、税收征缴等。
税法易混知识点总结
税法易混知识点总结税法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易混淆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其他税种四个方面,总结税法易混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税法。
一、个人所得税1. 个人所得税的适用对象个人所得税的适用对象包括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具有住所、户口或者实际居住超过一定期限的个人。
非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户口且实际居住不超过一定期限的个人。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居住地和工作地常常不一致,容易产生混淆。
2. 纳税期限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期限是按照纳税年度来计算的。
纳税年度是指从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
但在个别情况下,会出现非一般规定的纳税期限,如个人所得税年度收入主要来自一次性收入的情况。
3. 所得来源的分类个人所得税法中将所得来源分为11类,分别是: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所得、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代征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资产处置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
这些所得来源的分类有时会出现交叉与重复,容易使人混淆。
4. 所得额的确定个人所得税的所得额包括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额的确定是个人所得税计算的核心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所得额的确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错误与混淆。
5. 纳税申报与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与缴纳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关键环节。
按照规定,纳税人应当通过纳税申报表提交纳税申报,并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计算复杂、资料繁琐等原因,容易出现错误与混淆。
6. 纳税优惠政策为了鼓励个人投资、刺激消费、促进就业等,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包括:个人住房租金、赡养老人、赡养子女等免征纳税。
在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时,需要了解并合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
二、企业所得税1.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对象包括企业法人、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等。
税法怎么背知识点总结
税法怎么背知识点总结一、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平原则、简易原则和效率原则。
合法性原则:税法必须从法律渊源上合法,没有法律依据的税收是不合法的。
合法性原则主要要求税法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制定,税收的征收、管理和使用都必须依法进行。
公平原则:税法要求对纳税人进行公平对待,不得歧视纳税人,要求税收的征收和分摊应当公平合理。
税法要求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要尊重并保障纳税人的权益,确保税收的公平性。
简易原则:税法要求税收制度要简单明了,规则简洁和透明度。
纳税人在了解税收规定、申报纳税、享受减免等方面不得存在混淆、矛盾,而应当具有充分的透明度。
效率原则:税法要求税收制度要具有经济效率,不应当对经济活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也要保证税收的有效征收和使用。
二、税收管理税收管理包括税收征管、税收调查和征税稽查等。
税收管理的目的是对纳税人建立纳税申报、缴税、资料保存的纪律,保证税收的及时缴纳和合理使用。
税收征收和管理应当依法进行,不得违法违规。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是指国家对纳税人实行的一种制度性管理。
税收征管主要包括税收征收、申报、纳税等方面,目的是确保全国税收收入的正常征收和使用。
税收调查:税收调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的税收行为进行调查核实的工作。
税收调查主要有税务机关主动发起的税收调查和对符合条件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调查。
征税稽查:征税稽查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税收业务进行稽查核实,查明纳税人履行税收法律规定的情况,并依法处理违法行为的一项工作。
三、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纳税人的权利包括知情权、申诉权、诉讼权、保密权等。
纳税人的义务包括纳税义务、申报义务、协助义务等。
纳税人有权依法享有税收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也有义务按照税收法律规定有关行为进行。
税收法律规定的纳税人权利和义务应当受到保障和监督,不得违法侵害。
纳税人的知情权:纳税人有权了解自己的纳税情况、资产负债情况以及其他有关税务行为,要求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信息。
税法一必背知识考点
税法一必背知识考点【实用版】目录1.税法基础知识2.税法重要考点3.备考建议正文【税法基础知识】税法是规定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法律规范总称。
它包括各种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税法作为一门学科,主要包括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两个方面。
税收实体法主要研究税收的征收对象、税率、纳税义务人等;税收程序法主要研究税收的征收管理、纳税申报、税务检查等。
学习税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税收制度,遵纪守法,维护国家财政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
【税法重要考点】1.税收实体法考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法律制度的内容。
这些考点要求我们掌握各种税种的征收对象、税率、纳税义务人等基本知识。
2.税收程序法考点:主要包括税收征收管理、纳税申报、税务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考点要求我们了解税收征收的程序、纳税申报的方法以及税务检查的程序和方法等。
3.税收优惠政策考点:包括税收减免、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等内容。
这些考点要求我们了解国家对某些行业、领域或特殊人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
【备考建议】1.系统学习税法基础知识,掌握各种税种的征收对象、税率、纳税义务人等基本知识。
2.关注税收政策动态,了解税收政策的调整及其对实际工作的影响。
3.多做习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对税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参加培训课程或请教专业人士,提高自己的税法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5.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税法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税法一必背知识考点包括税法基础知识、税法重要考点和备考建议。
税法基础知识重点
税法基础知识重点一、税法的概念与特征1.税法的概念(1)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税法构建了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体系,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税法的特征(1)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以规定纳税人的义务为主。
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并不是指税法没有规定纳税人的权利,而是指纳税人的权利是建立在其纳税义务基础之上,处于从属地位。
这一特点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特点所决定的。
(2)税法的另一特点是具有综合性,它是由一系列单行税收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制度组成的体系,其内容涉及课税的基本内容、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税收管理规则、法律责任、解决税务争议的法律规范等。
综合性特点是由税收制度所调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3.税法的本质税法的本质是正确处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因税收而产生的税收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既要保证国家税收收入,也要保护纳税人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
二、税法的构成要素(一)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或纳税人又叫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1.纳税人的基本形式: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本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法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2.扣缴义务人(1)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支付收入、结算货款、支付费用时,有义务代扣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虽不承担纳税义务,但依照有关规定,在向纳税人收取商品或劳务收入时,有义务代收代缴其应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税对象、税目、税基1.征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2.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税法一必背知识考点
税法一必背知识考点一、基本原则1.税收法定原则: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
2.税收公平原则: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
3.税收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4.实质课税原则: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税法的适用原则1.法律优位原则(1)基本含义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2)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不同等级税法的关系;(3)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1)基本含义为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2)目的:维护税法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1)含义: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2)作用:避免因法律修订带来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的规定而给法律适用带来的混乱。
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1)含义: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定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2)效力:居于特别法地位的级别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以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较高的税法。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1)实体税法不具备溯及力;(2)程序性税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溯及力。
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1)含义: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适用;(2)目的:为了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不因争议的发生而影响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二、增值税的特殊事项满足应税条件但不需要缴纳增值税的情形1.行政单位收取的同时满足条件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2.存款利息;3.被保险人获得的保险赔付;4.房地产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机构、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发企业以及物业管理单位代收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5.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
税法重要知识点总结初中
税法重要知识点总结初中一、税法的基本概念1.税法的含义税法是规定纳税人依法缴纳税款的一种特殊法律,它是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税法规定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的义务和权利。
税法包括了税收的种类、范围、税率、申报与缴纳、检查、复议和诉讼等,是规范纳税人纳税行为的专门性法律。
2.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原则、公正原则和便利原则。
其中,合法原则是指税法规定应当明确、确定、具体、具有强制性和不可逆转性;平等原则是指税法应当对纳税人实行一视同仁,不得因人而异;公平原则是指税法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纳税人,确保其在税收征管中的权益;公正原则是指税法应当依法公正地对待纳税人,做到公正调查、公正裁决和公正保护;便利原则是指税法应当采取便于纳税人的税收管理方法,使其能够便捷地履行纳税义务。
二、税法的基本知识点1.税收的种类税收是国家在财政管理范围内,对纳税人按照法定的税法规定征收的一种义务性和无偿性财政收入。
税收的种类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类型。
直接税是指国家直接向纳税人征收的税款,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间接税是指国家通过商品和劳务的购销环节向纳税人征收的税款,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2.税率的确定税率是国家根据税收政策规定的一种税款计算标准,它是根据税收目的和税收对象的不同而确定的。
税率的确定一般由国家立法机关根据国家的财政收入情况和税收政策进行调整。
税率的调整一般会受到国家经济情况的影响,一般来说,税收政策会根据国家的财政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障国家的正常运转和经济的发展。
3.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纳税人的义务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义务,其主要内容包括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按时履行纳税申报义务、提供真实、准确的有关资料和证明等。
纳税人的权利是指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知情权、申诉权、申报权、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等。
4.税收征管税收征管是国家财政部门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一种管理和监督机制,其目的是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及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法复习重点提示2005-4本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法学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期末考试依据的教材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少军主编的《税法学》,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题型为1.名词解释25%;2.填空题15%;3.选择题10%;4.简答题20%;5.论述题15%;6.计算题15%。
1.税收的概念和特征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参与社会财产分配的一种形式。
税收的特征:一是强制性。
主要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规等形式对征收捐税加以规定,并依照法律强制征税。
二是无偿性。
主要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三是固定性。
主要指在征税之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对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方法等。
2.税法的概念和特征(1)税法的概念:指国家制定的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以及其他税务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
包括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两部分。
广义上的税法,包括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
(2)税法的特征:作为一种法律规,税法与其他法律一样,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国家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
这种法律规具有一般法律规的共同特征。
但是,由于税法是以税收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因而又有区别于其他法律的地方。
1. 税法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2.税法结构的规性。
3.税法的相对稳定性和适当灵活性。
4.税法实体性与程序性的统一。
3.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是指通过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及有关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4.税法的构成要素,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1)税法的构成要素有:1、税法主体:指税法规定的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税收法律关系当事人,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两类。
2、征税对象:也称征税客体,或课税对象,是指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共同指向的对象。
就是对什么征税。
3、税目4、计税依据5、税率6、纳税环节7、纳税与申报期限8、纳税地点9、减税免税10、处理2)我国税率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1)定额税率:是指按照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的税额。
2)比例税率: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均规定相同的比例征税。
3)累进税率:指同一征税对象随着数额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提高的税率。
我国现行税法只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是指将同一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
全额累进税率:指按课税对象的绝对额划分若干级距,每个级距规定的税率随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高,就纳税人全部课税对象按与之相适应的级距的税率计算纳税的税率制度。
5.税法的分类1)按照税法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进行划分,我国的税法可以分为实体税法和程序税法。
2)按照征税对象不同进行划分,税法可以分为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和资源税法。
3)按照税收是否转嫁进行划分,税法可以划分为间接税法和直接税法。
4)按照税法适用的主体不同进行划分,税法可以分为涉税法、涉外税法和国际税法。
6.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收的基本原则税法基本原则的容:1)税收法定原则,也称税收法定主义、租税法律主义、合法性原则等,是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
2)税法公平原则,是指参加税法活动各个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实质上的平等。
也就是说,任何人在税法面前是平等的,不享受任何特权。
3)税法效益原则。
税收基本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条件下税收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具体包括:1)税收公平原则: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款,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款。
2)税收效率原则:包括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行政效率原则。
7.税务机关的概念、税务代理的概念、注册税务师、税务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1)税务机关:是政府依据税收组织法律设立的,专门组织和监督管理财政税收收入业务活动的专用性政府机关。
税务代理:是指税务代理人在国家法律规定的代理权限和围,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
注册税务师:是依法取得我国注册税务师执业书并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注册税务师方可从事税务代理活动。
税务师事务所作为从事税务代理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注册税务师。
2)税务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一)税务代理人应当认真履行委托代理协议,依法为被代理人办理委托的纳税事宜;(二)税务代理人依法从事税务代理业务,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三)税务代理人在税务代理活动中,应遵守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独立、公正执行业务,维护国家利益,保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四)税务师在执行代理业务时,应向被代理人或有关税务机关出示由省税务师资格审查委员会核发的《中国税务师执业证书》,并在所递交的税务文书上签名盖章,负责如实提供情况,不得隐瞒谎报;(五)税务师有权根据业务需要,查阅被代理人的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查看业务现场和设施,并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与核实;(六)税务代理人对被代理人偷税、骗税行为应予以制止,并及时报告有关税务机关;(七)税务代理人可向当地税务机关订购或查询税收法律、法规和有关资料;(八)税务代理人在从事代理业务期间和停止代理业务以后,都应当保守被代理人的商业秘密。
8.税务机关的权力和义务、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一)税务机关的权力(1)税收执法的相对独立权。
(2)税务管理权(3)税款征收权(4)税务检查权(5)税务处罚权(二)税务机关的义务1)依法行使税务管理权,维护国家税收利益的义务。
2)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3)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义务。
4)正确执法的义务。
5)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部制约和监督管理制度。
6)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7)回避的义务。
8)依法的义务。
(三)纳税人的权利。
税收征管法具体规定了纳税人享有以下权利,分别为:1.纳税人具有知悉权2.要求权3.延期纳税权。
4.申请减税、免税权。
5.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
6.委托税务代理权。
7.要求税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权。
8.不服税务机关处理,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权。
9.对行为的检举权。
10.索取完税凭证权(四)纳税人的义务。
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7项:1.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义务。
2.依法设置帐簿、正确使用凭证的义务。
3.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义务。
4.滞纳税款须缴纳滞纳金的义务。
5.接受税务检查的义务。
6.限期缴纳或解缴税款的义务。
7.违反税法规定要承担法律责任。
9. 税务登记制度、发票的概念、纳税申报及方式 P801.税务登记制度概念: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开业、变动、歇业以及生产经营围变化进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一种法律制度。
税务登记按照纳税主体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停业、复业登记四种。
此外还包括外出经营报验登记和纳税人税种登记。
2.发票的概念: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据的收、付款凭证。
3.纳税申报:规定纳税人在发生法定的纳税义务后,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在规定的期限按规定的容,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的书面报告的法律制度。
4.纳税申报方式:是规定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所必须采取的具体申报方式的法律制度。
主要由以下三种方式:1)直接申报纳税。
2)邮局申报纳税 3)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申报。
10. 应纳税额的核定方式,税款征收方式、滞纳金、税收保全(一)应纳税额的核定方式有以下几种:(1)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收入额和利润率核定。
(2)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核算推定。
(4)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推定。
(二)税款征收方式是指征税主体在税款征收活动中所采取的具体征收方法和征收形式。
1、按照计算方法分类:(1)、查账征收。
即由税务机关在规定的期限,依法对纳税主体报送的纳税申报表和有关财务报表、资料等进行审核,填开纳税缴款书,并由纳税人自行缴纳税款的征收方式。
(2)、查定征收。
即由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予以查实,并据以核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
(3)、查验征收。
即由税务机关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实地查验,以确定其真实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并由纳税人据此缴纳税款的方式。
(4)、定期定额征收。
即由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定期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予以核定,并定期进行相关税种合并征收的一种征收方式。
2、按照缴库渠道进行分类(1)直接向国库经收处缴纳。
(2)税务机关自收税款并办理入库手续。
(3)代扣代缴、代收代缴。
即扣缴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支付或收取款项时,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依法代为扣缴或收缴的征收方式。
(4)委托代征。
即由税务机关委托有关单位代为征收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
(5)邮寄申报纳税(6)其他方式3、按照征收手段来分(1)自核自缴。
即由纳税人依法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自行审核并填开税款缴款书后,自己直接到指定银行缴款的一种征收方式。
(2)自报核缴(3)税务机关强制征收(三)滞纳金:是指有缴纳税款义务的纳税人不按时缴纳税款时,主管税务机关从滞纳之日起,按日按比例加收的金额。
(四)税收保全:是税务机关对可能由于纳税人的行为或者某种客观因素,造成的应征税款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或难以保证的情况,为了确保税款征收而采取的措施。
税收保全制度具体表现为各类税收保全措施的实行以及征纳双方在税收保全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责令限期缴纳税款。
即当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的义务的行为时,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
2、责成提供纳税担保。
即在上述限期缴纳的期间,若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税商品、收入或财产的迹象,则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3、通知停付等税存款。
即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则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要求其暂停支付纳税人的相当于应纳税款金额的存款。
4、扣押查封等税财产。
即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则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批准,税务机关可以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5、附条件地限制出境。
又称“清税离境制度”,即欠缴税款的纳税人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或者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又不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11.税务机关在检查中的权力和义务、税务检查相对人在检查中的权利和义务税务机关在检查中的权力:1、查帐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