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建设第三方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乌市城西街道山洞坞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绿色矿山建设第三方评估报告
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
二○一八年十二月
目录
一、前言 (1)
二、矿山基本情况 (2)
三、矿区环境建设 (3)
四、资源开发方式 (3)
五、综合利用 (4)
六、节能减排 (5)
七、科技创新与数字化 (7)
八、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7)
九、存在问题及建议 (9)
十、结论 (9)
附件:
1、义乌市城西街道山洞坞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专家组名单
2、义乌市城西街道山洞坞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签到单
义乌市城西街道山洞坞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
绿色矿山建设第三方评估报告
一、前言
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申请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工作指南的通知》(浙土资发[2018]9号)、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绿色矿山建设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土资发[2018]10号)精神和要求,受义乌市国土
资源局委托,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对申请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的义乌市城西街道山洞坞普通建筑石料矿绿色矿山建设情况开展第三
方评估。

整个评估工作分二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预评估阶段,时间为2018年12月17日-20日。


江省第三地质大队按照《浙江省申请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工作指南》(简称《工作指南》)要求组成5人评估专家小组(名单附后),
其中2名专家来自评估单位,3名专家由评估单位外聘,专家专业构成包括地质矿产、采矿、环保,专家组长由评估单位在职专家担任。

专家小组对申请矿山提交的《自评估报告》等材料进行预评估,一致认为申请矿山满足开展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的基本要求,同意开展矿山实地核查评估。

第二阶段:实地核查评估阶段,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评
估单位在义乌市城西街道山洞坞普通建筑用石料矿矿山会议室召开
会议,邀请参加会议的有义乌市国土资源局、义乌市环保局、城西街道、城西国土所等单位领导及山边程村村民代表、矿山企业员工代表(详见会议签到表)。

专家组在听取矿山企业汇报、与矿山企业员工及周边村民代表座谈、实地查看及资料核对后,进行了现场打分,最终形成第三方评估报告。

二、矿山基本情况
义乌市城西街道山洞坞普通建筑用石料矿,矿区位于义乌市城区南西281°方向直距约8km的山边程村,行政区隶属城西街道管辖。

该矿山采矿权为老矿新设,义乌市国土资源2012年公开招标出让,由浙江省亨德利毛纺有限公司投标竞得,2012年8月29日经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同意将采矿权转让予义乌市仕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采矿许可证号为C3307822012057130125213,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石料(凝灰岩),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生产规模19.37万立方米/年,矿区面积0.1025km2,有效期限2012年9月10日—2022年5月24日,开采深度:+234米至+142米 。

矿山因各种原因,2017年8月以来一直处于停采状态。

现矿山证照齐全,依法纳税,按规缴费,成立专门的绿色矿山建设管理机构,近3年来未受到安监的处罚,国土、环保等部门的处罚已整改完成,对开采终了的边坡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要求及时进行了绿化。

满足绿色矿山入库的基本条件。

2014年1月通过县级绿色矿山验收。

三、矿区环境建设
矿山总体布局基本合理,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生态服务区以及运输道路五个功能分区清晰,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基本一致。

各功能区管理制度较完善且基本做到上墙,管理较规范、运行有序。

办公生活区及进矿道路路面均水泥硬化,办公室门口设垃圾箱,未见乱扔生活垃圾现象,建筑物外墙、屋顶清洁卫生。

加工破碎、临时堆场等场地平整,破碎机组设备加装防尘罩,外表面干净整洁。

采场边坡有小型崩滑发生,宕底积水较多。

各区功能标识、安全警示牌、安全标志、主要设备操作规程等标识牌较齐全,标识清晰而且规范。

根据浙江丰合检测有限公司的2016-2018年间检测结果,厂界昼间均≤60db、夜间≤50db,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类区限值要求。

办公区、生活区、沉淀池周边等区域绿化度势良好,花坛内花草搭配,较为美观。

建有绿化养护制度,指定陶贤发、杨显来为矿区绿化养护人,矿区各功能区可绿化区域的绿化覆盖率基本达100%,矿容矿貌较为整洁美观。

四、资源开发方式
矿山基本按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潜孔钻穿孔、中深孔爆破、挖掘机铲装、汽车运输的采矿工艺。

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在有效期内,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需要修编。

矿山排土场设置合理,现无表土堆放。

矿山委托资质单位编制了“开采爆破工程设计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

对无法铲装大块矿石采用液压碎石机进行二次破碎,以满足粗破碎机进料口的要求(≤450mm)。

矿山
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要求配备破碎加工设备,主要设备型号为高效颚式破碎机,加工设备选型先进,工艺和设备符合矿石性质、生产规模和产品要求。

矿石破碎加工生产线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及地形条件布置,产品直接外运,少量堆放于加工区东侧。

矿山生产的矿产品主要分为4个粒度级,分别为混凝土粗骨料:拌子(20-40mm)、寸子(10-20mm),细骨料:瓜子片(5-10mm);石粉(<5mm)等。

矿石平均天然抗压强度84.5N/mm3,符合GB/T14685要求,未见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受处罚的记录。

根据矿区地形特点和地理位置合理设置运输道路,矿石通过汽车运送至粗破碎机受料口;产品由客户配车外运和委托外运,运载产品车辆需经过水池,车身、轮胎高压喷头冲洗后上路,杜绝带泥。

车辆证件齐全,符合国家环保、交通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运输车辆未曾发生受运管处理的情况。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在开采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原生自然环境,除开采区和加工区建设外,基本未对原生自然环境进行破坏。

矿山尚未进入土地复垦阶段。

建立了环境监测机制,与浙江丰合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开展矿区环境年度定期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废水、粉尘、噪声等。

基本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开发利用方式。

五、综合利用
矿山生产设施设备较先进,设施设备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要求,主要采矿、加工设施设备有潜孔钻机、挖掘机、装载机、PE鄂式破碎机、SJ鄂式破碎机、空压机、产品输送皮带等,不在《矿
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的限制或淘汰目录中。

矿山按开发利用方案要求,矿石加工成各级别碎石、瓜子片、机制砂,全部用作建筑用砂石料外销售。

矿山已做到资源分级利用、优质优用。

根据矿山提供数据,开采回采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均达97%以上,达到相关规范要求。

矿山石粉拌入石料中或单独销售,剥离表土已用于矿区绿化,现无集中堆放;矿山无生产废水产生,按开发利用方案要求修建三处沉淀池,雨季地表水流入沉淀池沉淀后,用于矿区道路、爆堆洒水和绿化养护,沉淀后的清水100%得到利用。

六、节能减排
矿山建立了《用能责任制度》,明确能耗定额管理和水、电、油的管理,年底对部门能耗作出考核,按节能、超能额度对部门进行奖惩。

据矿山提供数据,节能降耗成绩显著,单位能耗指标为0.71kgce/t。

矿山设备型号与规格成熟先进,生产工艺及设备符合原国土资源部印发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修订稿)》(国土资发[2014]176号),符合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技术、技术推广目录等。

矿山企业建有粉尘监测网络与评价制度,成立粉尘防治领导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与浙江丰合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定期监测粉尘排放。

爆破施工方案中明确抑制爆粉产出的措施,在生产中已按照要求实施。

矿山企业已配备洒水车1台,爆破后及时对爆堆洒水,有效抑制了粉尘产生。

洒水车经常对主要运输道路进行洒水
降尘,路面湿润整洁,无积灰,不扬尘;进矿道路已全面水泥硬化,硬化长度292m,硬化率90%以上;办公生活区的活动场地也进行了水泥硬化。

破碎机房采取板房封闭处理,卸料、输送采取湿式作业,破碎、筛分、皮带输送端口均安装自动喷淋除尘装置,降尘效果明显。

矿山临时料堆均有遮盖,能有效控制扬尘。

矿山出口建有冲水池,运输车辆驶离矿区均通过冲水池,用高压喷头冲洗后,车辆整洁,不带泥上路;装运矿产品的车辆采取遮盖措施,避免运输中砂石撒落。

根据浙江丰合检测有限公司的2016-2018年间检测结果,各次厂噪声界昼间均≤60db、夜间≤50db,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类区限值要求;各次厂界颗粒浓度最大值在0.19-0.65mg/m3,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1.0mg/m3的要求。

矿山企业配有垃圾分类箱,放置于办公生活区,未发现随意抛弃的生活垃圾及固废。

矿山企业与义乌市凯鸿渣土清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定期清理矿区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妥善处置率达到100%。

矿山收集的粉尘用于回填绿化种植区;矿山不涉及洗矿、脱泥,沉淀池中清理出的淤泥,拌入临时堆土利用。

实现粉尘、泥砂等废渣的资源化利用。

矿山对设备保养更换的废油集中存放,未见乱扔放现象,与义乌佳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废油委托收集协议,废油处置率达100%。

矿区建有截排水沟和沉淀池,但没有完全形成系统,采场及加工区排水系统不足。

矿区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地表水通过排水沟汇集到沉淀池,生活污水通过地埋式三级沉淀池有效处理,矿区地表水质量和污水综合排放是否符合标准尚未委托第三方
检测。

七、科技创新与数字化
矿山2018年投入技改资金177万元,主要用于进矿道路路面硬化、破碎设备封闭、设备添置等绿色矿山建设。

矿山建有生产调度和监控中心,全方位监管各功能区及各生产环节,能及时了解矿山生产状态。

矿山生产工序较为简单,主要工艺节点包括钻孔爆破、铲装运输、破碎筛分等环节,矿山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几乎100%的生产工序采用机械化作业,爆破、破碎、筛分等关键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数控化。

建有真实反应开采、加工、销售的台帐系统,通过办公软件可随时获取开采、加工、销售生产数据及销售方向等相关信息,具备生产、销售一体化管理的意识。

八、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矿山企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等规章制度健全,分别建有矿山储量管理制度、矿山“两率”指标制定与考核制度、矿山统计年报制度、矿山年度检查制度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考核奖惩制度,建立有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矿山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初步建立资源储量台账,安全生产台帐、生产销售台帐等,档案资料较齐全。

矿山办公区、生活区、工业广场较洁净整齐,上山道路、开拓系统建设状况良好,产品堆放较规范。

全员职工文明礼貌,未见乱扔生活垃圾现象,企业内部沟通通畅、有效。

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企业
形象。

成立绿色矿山建设领导小组,制订绿色矿山建设方案并得到有效落实,矿山管理层具有绿色矿山建设意识,已将绿色矿山建设指标分解到重点岗位,重点岗位员工基本了解本岗位安全风险防范点和污染源,企业管理层知晓本企业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问题,在日常管理中具有建设绿色矿山的意识和管理行为,在矿区显眼处宣挂了建设绿色矿山宣传横幅、张贴了绿色矿山建设宣传标语。

出现环境问题时,具备启动应急预案的响应时间和环节。

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氛围浓厚。

矿山已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政务公开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组建有工会组织,切实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劳动防护用品足额及时发放,每年安排职工健康体检1次,年节日均给职工发放水果、米、油等节日礼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矿山企业善于培养人才,设立职工宣教室,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每年选派3-5人参加安全、环保方面的培训,年初开工前及每1-2月组织1次安全培训。

坚持诚实守信,构建企业诚信体系,建矿以来企业无任何失信记录。

矿山企业社会责任感较强,建立制度规定企业应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过年、中秋等节日给山边程村60岁以上老人赠送水果、油等礼品。

企业能坚持矿地共建、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2016-2017年上半年,在城西街道旧村改造中,无偿提供石碴作便道路基填筑用。

解决属地富裕劳动力,公司9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附近村民。

构建和谐的企社关系,与所在村建立磋商、协商机制,给所在村3.5万元/年的集体经济补偿,及时妥善解决各类矛盾。

至目前止,未发生过群体
性事件。

通过与矿区山边程村村民代表和企业员工座谈,对矿山企业的满意度为100%。

九、存在问题及建议
1、采场容貌需进一步提升,表现在宕底积水较严重,采场及道路两侧绿化效果差,开采终了边坡因岩体结构原因发生崩滑已导致安全风险等。

建议尽快在坡底、坡顶外侧设安全警示标志和警戒线,并按治理方案实施治理。

2、破碎系统没有实现全封闭,输送皮带未封闭。

3、排水沉淀系统欠完善,建议补充建设加工区沉淀池、车辆过水池前道路排水沟等设施。

4、矿山尚未开展过地表水、污水排放监测,建议与资质单位签订协议,今后要按要求实施定期监测。

5、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已超过有效期,建议尽快修编。

十、结论
义乌市城西街道山洞坞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山绿色矿山建设现场核查综合评分80.88分,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矿山符合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的条件,同意上报入库申请。

同时要求矿山企业应根据专家和与会部门、代表的意见、建议,对入库材料进行补充完善,及时完成上报和备案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