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第2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复习和加深学生对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包括金属的常见性质、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以及金属的溶解性等。

通过本节复习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较好地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相关的知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金属的常见性质的理解和掌握;2.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的认识和实践;3.金属的溶解性及相关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1. 金属的常见性质金属是物质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

学生需要掌握金属的一些常见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和延展性等。

导电性是金属的重要性质之一,金属能够自由地传导电流。

导热性指的是金属能够快速地传导热量。

可塑性和延展性是金属的另外两个重要性质,它们能够使金属可以被轻松地制成各种形状。

2. 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学生需要熟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

其中,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是较为常见的例子,学生需要掌握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了解金属与非金属在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3. 金属的溶解性金属可以被不同的溶液溶解,学生需要了解金属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包括金属的类型、溶液的成分以及温度等因素。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实例掌握金属的溶解性相关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复习金属的常见性质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金属的常见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和延展性等。

2. 引入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展示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引导学生理解金属与非金属在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3. 实验探究金属的溶解性教师可以设计实验,带领学生探究金属的溶解性。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金属在不同溶液中的反应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 总结与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与讨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2)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3)学会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讨论、总结等方法,巩固金属的化学性质;(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兴趣;(2)培养学生珍惜金属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2)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条件及现象;(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观察现象,总结规律;2. 讨论法:分组讨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及应用,促进学生思考;3. 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铜、铝、镁等金属材料,氧气,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等;2. 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3. 教学设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格、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2)提问: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什么?2. 实验观察(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2)金属与酸的反应:铜片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铜和氢气;(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硫酸铝和铜。

3. 现象总结(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与氧分子结合金属氧化物;(2)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金属盐和氢气;(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与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金属盐和另一个金属。

4. 金属活动性顺序(1)引导学生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钾> 钠> 钙> 镁> 铝> 锌> 铁> 镍> 锡> 铅> 氢> 铜> 银> 金;(2)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九年级化学 第九单元《金属》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九单元《金属》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通用5篇

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通用5篇

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通用5篇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通用5篇我们的教案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金属在化学性质中有相似的地方,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2.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并能加以判断3.熟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4.会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去判断金属能否在某些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教学重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教学工具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引言]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问]大家观察桌面上的镁条、铝片、铜片分别是什么颜色的[问]把这些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大家动手做这个实验。

请大家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问]铁在纯氧中点燃能反应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小结] 金属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板书]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有什么不同[问]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氧气反应呢如果不是,能举出一些例子吗[问]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讲解]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根据上述事实,我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篇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②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1.金属活动性顺序。

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尤其含亚铁的)。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学法指导】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与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钉、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问题导入】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片。

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互动合作】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2Mg+O22MgO 4Al+3O22Al2O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

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偷偷在起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讲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讲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
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
河西中学张红志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等酸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进一步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释与日常生活中有关的一些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2.培养形成自我探讨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总结知识点及做题技巧中启发学生分析、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精神。

(二)复习重点:
1.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三)复习难点: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灵活运用
有关化学性质题型的做题技巧。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讲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讲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

⑵能描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⑶了解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原理,设计出简单可行的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装置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亲身参与实验的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及自己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感受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通过学习,认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蒸气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2、难点:铁与水蒸气反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用具:实验仪器:小烧杯、镊子、小刀、滤纸、蒸发皿、火柴、酒精灯、滴管、玻璃片、试管实验试剂:金属钠、蒸馏水、酚酞、铝箔、HCl、NaOH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1.钠与水的反应 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2. 铁和水蒸气反应 ①水蒸气的产生 ②铁与水蒸气反应 ③检验产物《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本节课内容的延伸,而且就本课时的内容来讲,它包含了金属化学性质几个重要的化学性质既:金属与酸和水的作用;以及一些特殊的金属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如,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本课时的内容在整个高中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掌握金属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时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金属资源的保护意识,同样具有重要性和挑战性。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我将采用以下策略:
-利用图表、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认识。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表达、交流、讨论的能力。
4.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和练习,使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各小组要做好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作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家长参与作业时,要积极参与,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
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一下午放学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金属与氧气、酸、盐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
-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熟悉金属与氧气、酸、盐等物质的化学反应,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判断反应过程。
4.掌握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原理,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培养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主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1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1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钠、铝、铁分别与水的反应,找出与水反应的相同点和差异2、根据钠、铝、铁与水的反应情况差异,找出其本质原因【教学重点难点】: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教学过程】【板书】二、金属与水的反应【讲述】钠除了能与氧气反应之外,能否跟水反应呢?其他的金属能否与水反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金属与水反应的问题。

我们来做一下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看看钠到底能不能跟水反应呢?反应又能生成什么物质?【演示实验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观察时应注意几方面内容:钠在水中的哪个部位反应,形态有何变化,如何运动,发出怎样的声音,溶液颜色有何变化?实验现象:1、钠投入水里后,浮在水面上2、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同时钠熔化成闪亮的小圆球。

3、小圆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4、有嘶嘶的声音发出,最后小圆球消失5、反应后的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红色实验结论:1、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

(浮)2、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钠的熔点较低(熔)3、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推动小球迅速游动;(游)4、产生的氢气与水摩擦、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反应放热等,从而发出响声。

(响)5、说明钠与水反应生成了碱(NaOH) (红)【说明】:①钠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钠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其电子转移:↑Array得到2×e,被还原②钠与水的反应是钠原子和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反应即该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其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③钠的保存:实验室中的钠需保存在煤油中,其原因有:(1)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钠与水反应;(3)钠不与煤油反应,且其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

【思考】根据金属活泼顺序,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金属钠能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2.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推导,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条件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性质?(2)展示一些金属制品,提问:这些金属制品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2.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A.实验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学生观察:铁丝燃烧时火星四溅,黑色固体。

C.结论: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氧化物。

(2)金属与酸的反应A.实验演示: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

B.学生观察:铁片表面产生气泡,溶液颜色变浅。

C.结论:金属与酸反应金属盐和氢气。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A.实验演示:将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B.学生观察:锌片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C.结论: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金属盐和金属。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1)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找出金属的排列规律。

(3)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4.练习与应用A.铁与稀硫酸反应B.铜与硫酸锌反应C.铝与硫酸铜反应(2)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2)教师点评课堂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探究等方式,使学生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实验、探究能力。

课后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在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我们看到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了耀眼的火花,那么这个反应中有哪些物质发生了变化?变化后了什么?谁能试着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呢?”(2)讲解金属与酸反应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我们观察到铁片放入盐酸中产生了气泡,那么这些气泡是什么?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反应告诉我们金属和酸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3)在讲解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大家看到了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出现了红色固体,这说明了什么?金属之间能否相互置换?这背后的规律又是什么呢?”2.教学难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推导:“同学们,我们知道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如何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强弱呢?这就需要用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8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案 (3)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8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案 (3)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教学设计思路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

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而将对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第一课时引入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下一课堂学生学习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

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三、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仪器、药品: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

22 2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二)教学案例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单元复习》优质课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

《单元复习》优质课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见金属与酸、稀硫酸等酸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进一步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释与日常生活中有关的一些化学问题。

3、通过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复习重点:
1.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难点: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演示铁丝,镁条分别在空气中点燃与O2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例题1.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A.甲>丙>乙B.甲>乙>丙C.乙>丙>甲 D.丙>乙>甲
练习1.根据右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 )
A.铜
B.碳酸钠
C.氧化铜
D.氢氧化钡
中考链接1(2015年宁波)将红色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加热,铜丝表面变为黑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学生观察推
论,与老师共
同总结
领会规律
先听老师讲
解例题,再练
习,最后做中
考试题。

培养学生观察、
归纳能力。

理解金属与氧
气反应都在一
定程度上反应
出了金属的活
动性强弱。

通过例题,练习
的巩固训练,继
续进行中考考
题的训练。

由浅入深,逐步
加强。

人教版九年纪化学下教案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纪化学下教案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及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对置换反应的理解。

教学难点初步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新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

情境导入黄金饰品(如图所示)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

今天我们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便可鉴别黄金的真假。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提出问题空气中久置的镁条和铝片与用砂纸打磨后的镁条和铝片相比有什么差异?是谁使“纯净漂亮”的镁条和铝片穿上了“外衣”呢?讨论交流学生结合上述现象和生活经验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镁、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可反应。

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由此可见,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2.铝放置在空气中:银白色的铝表面逐渐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Al2O3薄膜,从而阻止内部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

教学拓展暖气片上涂的“银粉”为铝粉,利用了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隔绝了氧气和水,防止内层铁生锈。

课堂讨论(1)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氧化?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擦洗铝制品?(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了内层铝;用钢刷擦洗铝制品时,就破坏了氧化铝薄膜,使铝再次发生氧化。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2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2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教学案(2)【思考】①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②在物理性质上金属有哪些共性?(常温下除汞外均为晶体,有金属光泽,是热、电的良导体,大多有良好的延展性。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的反应:1、钠(Na)与水的反应:实验现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保存方法:保存在或中【思考】Na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是什么?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A.干冰B.黄沙C.干粉(含NaHCO3)D.泡沫灭火剂与氧气反应:2铝(Al)与酸反应:与碱反应:[例2]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烧碱。

若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A.1:1B.2:3C.3:2D.1:6与氧气反应:3、铁(Fe)与水反应:与酸反应:与盐反应:[例3]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物质是()A. CuCl2B. FeCl2C. FeSD. CuS二、金属的化合物1、钠的重要化合物[例4]将2.1g 由CO 和H 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重( ) A .2.1g B .3.6g C .4.2g D .7.2g[例5]过量的NaHCO 3和Na 2O 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加热后,最后残留的固体是 ( )A .Na 2OB .Na 2O 和Na 2O 2C .Na 2O 2和Na 2CO 3D .Na 2CO 3【思考】①除杂:Na 2CO 3固体(NaHCO 3) NaHCO 3溶液(Na 2CO 3) ②怎样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固 体加热:产生气体,并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为2、与同浓度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速度较快的为 3、与CaCl 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为2、铝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①如何制备氢氧化铝?②明矾的化学式为 ,明矾的净水原理是: 。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镁、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响。

3、通过金属与氧气、酸反响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金属的活动性。

学时重点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响。

学时难点用实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前边咱们讲了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谁能告诉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拟有什么优良性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及黄金饰品越来越多的成为寻常百姓的装饰品。

随之而来的假黄金诈骗案也越来越多,提示:黄铜为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人们为何会上当?你能想出一个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吗?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等那么,能不能使用化学方法鉴别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温故知新归纳总结评论请同学们回忆有哪些金属能和氧气的反响?金属铁和镁镁在空气中点燃;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的图片。

镁在空气中加热即可发生反响,而铁必须在纯氧中才能燃烧,从反响条件上比拟,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镁比铁活泼。

教师出示外表氧化的镁片,再用砂纸打磨一半后,引导学生比照观察镁铝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响,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和氧气反响,但在高温条件下却能和氧气反响,我们得出金属的第一个化学性质一多数金属能和氧气反响〔但反响的剧烈程度不一样〕燃烧金戒指的图片: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化学原理?教师启发引导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响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金难与氧气发生反响学到这同学们有没有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了?用火烧你能描述具体的操作方法吗?很好,取少量金属块在火焰上加热,假设金属外表发黑那么原试样为黄铜,假设无变化,那么为真金。

1.比拟镁铝铁铜金分别与氧气反响时的难易程度有何不同呢?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同的金属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不一样。

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别的物质起反响,且反响现象越剧烈。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2.掌握常见金属的活泼性、稳定性等特点;3.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炼实验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金属的活泼性;2.金属的稳定性;3.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三、教学步骤与重点:步骤一:引入新知1.利用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在空气中会发生氧化,这是因为金属有什么特性呢?为什么一些金属易氧化,而另一些金属不易氧化?2.导入新课,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学习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包括活泼性和稳定性。

步骤二:学习活泼性的特征及表现1.设计简单实验,将锌粉分别与铁片、铜片、镁粉、钠片接触,观察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总结活泼性的特征及表现。

3.让学生探究为什么锌粉片能与铜离子溶液反应得更快、更剧烈?步骤三:学习金属稳定性的特征及分类1.利用周期表,将常见金属分成活泼金属、稳定金属两类,并列举代表性金属。

2.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编写实验记录,说明下列金属属于活泼金属还是稳定金属:铁、银、钾、铝、锌、铜。

步骤四: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设计实验,分别让铜、铁与硫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2.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总结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

3.提问: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吗?为什么?四、教学延伸1.在家庭实践中观察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现象,如铁器生锈等,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探究常见金属对水的反应情况,如钠与水反应得更剧烈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金属的活泼性、稳定性等概念。

通过教师引导和问答,学生能够提炼实验规律,并分析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

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学生掌握的金属化学性质还较为简单,尚未涉及稀有金属、金属合金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他们主动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课堂模式。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思考、分析、归纳等过程,提升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整理、运用、总结的能力。

本节复习课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通过开放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2.学会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3.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进行简单的金属回收处理,总结以金属为主线的工业过程的一般步骤。

知识与技能:1.再次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金属的反应规律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计划思考、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形成总结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2.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提高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形成环保意识和社会道德责任感。

教学重点:1.总结比较金属活性的方法2.归纳出以金属为主线的工业流程图的一般步骤教学困难:设计实验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新课引入教师活动【引入】上一节我们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活动性顺序第一课时的内容,知道了金属的反应规律及活动性顺序,这些反应在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把这部分知识的应用及考点的运用进行学习并总结归纳。

【板书】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提问】请同学回顾上一节的知识并回答学案中[知识回顾]的内容学生代表回答,学生完善学案中的答案:1、金属的化学性质:①金属+氧气学生活动回忆巩固金设计意图金属氧化物属的反应规②金属(h前)+酸律及活动性盐+氢气顺序③金属+盐溶液【板书】氧气△:金属+酸盐一、比较【提问】金属的这些化学反应的程度与金属的什么新金属+新盐2、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回答:金属活动性顺序1: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思考、分析、归纳的过程,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金属活动性质有关?性强弱的【过渡】对,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方法有关。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金属的活泼性教学目标:1. 理解金属活泼性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掌握金属活泼性的判断依据和应用。

教学内容:1. 金属活泼性的概念: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2. 金属活泼性的表示方法:金属活动性序列。

3. 金属活泼性的判断依据: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剧烈程度。

4. 金属活泼性的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金属的活泼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关系?2. 讲解金属活泼性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 通过实验或实例,展示金属活泼性的判断依据。

4. 讲解金属活泼性的应用,以实际案例为例。

练习题目:1. 请简述金属活泼性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根据金属活动性序列,比较铜和银的活泼性。

3. 请举例说明金属活泼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标:1. 理解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2. 掌握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及特点。

教学内容:1. 金属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 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单一置换反应、双重置换反应。

3. 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反应剧烈,产生热量。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特点是什么?2. 讲解金属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其特点。

3. 通过实验或实例,展示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练习题目:1. 请简述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2. 请举例说明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3. 请描述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第三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及类型。

2. 掌握金属防护的方法及其原理。

教学内容:1. 金属腐蚀的原因: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

2. 金属腐蚀的类型:均匀腐蚀、局部腐蚀。

3. 金属防护的方法:涂层保护、阴极保护、合金强化。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为什么金属会发生腐蚀?2. 讲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及类型。

3. 讲解金属防护的方法及其原理。

练习题目:1. 请简述金属腐蚀的原因及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化学性质 (复习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常见铁单质、化合物性质。

【能力目标】
培养归纳、概括、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2、巩固焰色反应及合金概念
【道德情感目标】在发现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分析、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难点】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金属钠、蒸馏水、小烧杯、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金属铝片、氢氧化钠溶液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归纳总结法
三、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转化关系
1.关于Fe的三种氧化物
2.关于Fe元素的两种氢氧化物
思考:用可溶性碱分别与Fe2+、Fe3+反应可制得Fe(OH)2和Fe(OH)3。

实际操作时有何不?通过哪些方法可避免生成Fe(OH)2中会有Fe(OH)3?
提示:关键在于无孔不入的O2及Fe3+存在。

①驱氧法:如用同煮沸过的NaOH溶液
②隔氧法:如用长滴管吸取NaOH溶液后插入亚铁盐溶液面下加入;又如在液面上加某些合适的有机溶剂液封。

③还原法:在FeSO4溶液中加入Fe钉,或者用Fe与稀H2SO4反应新制的FeSO4溶液,生成的H2又可驱赶O2.
3、Fe2+和Fe3+鉴别
4、Fe2+和Fe3+相互转化:
[编织知识网络]写化学方程式:
[例题]
例1、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 ③①
D. ①②③
解答:C
例2 、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
②Fe与过量稀H2SO4反应后,再向其中加KNO3;
③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全部
解答:(C)
点拨铁的0价、+2价、+3价在一定条件下均可相互转化,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应善于抓住转化的条件,挖掘出隐含的反应。

例3、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 NH4+
B.Mg2+
C.Fe2+
D.Al3+
思路分析:以上四种阳离子均能与NaOH反应,生成的产物又都能与盐酸作用。

是否能恢复到原状况,分析时请特别注意操作。

如果未“微热”,则:
NH4+NH3·H2O NH4+, NH4+的量并不减少。

如果不“搅拌”或隔绝空气的条件下:Fe2+Fe(OH)2 Fe2+, Fe2+也不会减少。

正因为“微热并搅拌”,使NH3·H2O NH3↑,Fe(OH)2 Fe(OH)3 Fe3+,从而使NH4+、Fe2+的量减少。

解答:A、C [练习]
1.将铁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不放出气体,并且铁片质量减轻的是
(A)CuSO4 (B)H2SO4 (C)AgNO3 (D) FeCl3
2.红热的铁与水蒸气作用,生成氢气和
(A)氧化亚铁(B)氧化铁(C)四氧化三铁(D)氢氧化铁
3.下列物质中,不呈黑色的是
(A)Fe3O4 (B)Fe2O3 (C)Fe(OH)3 (D)FeO
4.将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

该化合物是下列物质中
(A)Fe2O3 (B)FeCl3 (C)Fe2(SO4)3 (D)FeO
5.将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
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B)铁(C)铝(D)镁
6.在1L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20g,最后得到1L0.5mol/L的FeSO4溶液和16g固体沉淀物。

求原混合液中Fe2(SO4)3和CuSO4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参考答案:
1.D 2.C 3.B、C 4.D5.C 6.Fe2(SO4)3:0.1mol/L,CuSO4:0.2mol/L 作业:P71 10、11
五、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