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学院

合集下载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现பைடு நூலகம்领导
(表格资料来源: )
谢谢观看
截止到2021年6月,学院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功能材料(隶属材料学二级学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隶属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材料物理(隶属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5个本科生专业,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材料工程及分别属于相应二级学科的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 料物理与化学4个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专业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校学生3294人,其中本科生 1603人,硕士研究生1255人,博士研究生436人。
办学历史
1950年,东北工学院物理冶金专业及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创建,这两个专业分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及材料 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 。
1958年,材料物理专业创办 。 2012年,功能材料专业创办 。 1996年10月,由东北大学原钢铁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热能工程系、金属压力加工 系合并组建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2015年12月15日,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拆分为东北大学冶金学院级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截至2017年3月,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 。 国家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省级精品课程:材料成形金属学、材料的力学性能 表格数据截至2017年3月 (表格资料来源: )
文化传统
院训:厚德为料,铸智成材
院风:求真拓新,明辨笃行
学院院徽:
院徽设计创意:1、整体颜色用冷色调,显示科学与技术研究的谨性;2、中间四面体设计,一方面表达新材 料的研发是从成分-结构-工艺-性能四个方面开展,也是材料发展的核心,其中顶点是性能(或功能 performance),是最终最为重要部分;另一方面也表示晶体结构,这是材料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MSE是材 料科学与工程的缩写;3、中间的齿轮代表工程,也凸显出路甬祥院士对材料未来发展提出的“料成材,材成器” 理念。也意味着材料必要走向实用化,才能显示出新材料的意义。这也与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提出的材料发展思 路一致;4、外圈中东北大学英文表达国际化,汉字“东北大学”用张学良先生的题字表达对学校历史的传承 。 学院院徽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Collegeof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学院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公路学院道路材料教研室、工程机械学院材料系、资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并组建而成。

学院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学科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一个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在材料表面工程、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领域实力较强,交通材料方向研究和开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层次高。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5%,高级职称教师占56%。

部分教师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教育部优秀人才计划、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校级教学名师等,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学院拥有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00名。

学院目前设置的本科专业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道路与机场工程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能源及电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

建有道路材料工程、热加工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及功能材料四个专业实验室。

部分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或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应届生研究生录取率超过20%。

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2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过千万元。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项。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科技论文40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9部,申报国家专利24项。

与美国、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俄罗斯等国家的不少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国内不少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设材料科学、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加工工程5个系和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非金属矿产及应用、燃料电池材料4个研究所。

依托本学院建有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矿物应用基础与物化性能检测方法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及吉林省汽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5个本科学士学位授权专业、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同时,设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长江学者特聘岗,具有学科齐全、理工结合等特点,其教学、科研水平居国内前列。

材料科学学科ESI排名2004年起进入全球前1%,2014年起进入全球前1‰。

学院拥有一支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授69人,副教授45人。

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宋玉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元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蒋青、郑伟涛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连建设、蒋青、郑伟涛教授等一批知名学者在本院任教。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多项,总经费过亿元,在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汽车工程材料、薄膜生长与薄膜理论、高分子交联与接技理论、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微观机理、超塑性与塑性精密加工、汽车现代成型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一些成果已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下述领域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多点无模成形技术、非平衡凝固理论与技术、纳米相变理论、薄膜生长与薄膜理论、储能电极材料、先进材料焊接与连接、新型超塑性镁合金、高强韧铸造铝合金、新型热作模具钢等。

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 45项。

自2000年以来,在国内外SCI 收录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800余篇。

专业设置:1.本科专业:材料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硕士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工程3.博士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An Introduction of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lin University, China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Jilin University is composed of five departments and four research institutes. They are 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 Department of Metal Material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 and Engineering, and Department of Materi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Materials Science, Institute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Institute of Non-metal Mineral and Application as well as Institute of Fuel Battery. Besides, based on the college are the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bile Material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the Laboratory fo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Function Mineral Materials and Measuring Methods of the Correspond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Automobile Materials Research Center of Jilin Province. The college offers programs leading to the B. Eng., M. Eng., and Ph.D. degrees, and more than 10 post-doctor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in the college every year. There are three Cheung Kong Scholars positions for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aterial", "Material Science" and "Materi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 The college emphasizes the combination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Furthermore, the college ranked the top 1% during 2004-2014 and then the top 1‰ in 2014 among the leading research institutes in the world.In the college, there are now 69 full professors and 45 associated professors. Among them, Prof. Song Yuquan is the Academician of CAS, Prof. Li Yuanyuan is the Academician of CAE, Prof. Jiang Qing and Prof. Zheng Weitao are Cheung Kong Scholars; Prof. Lian Jiangshe, Prof. Jiang Qing and Prof. Zheng Weitao won have obtaine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ientists.In the latest five years, the college has undertaken more than 300 research projects with the funding of more than 100 million yuan. Numerous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fields of nanomaterials, polymer, inorganic materials, automobile engineering materials, film growth, and super-plasticity, major research programs including (1) mold-free shaping technique, (2) non-equilibrium solidification, (3) fundamental studies of nano-phase change, (4) film growth, (5) electrodes for energy storage(6) welding and connection for advanced materials (7) advanced ultra-high plastic magnesium alloy, (8) high strength and toughness cast aluminum alloy, and (9) new cast hot-work die steel. So far, the college has won more than 50 award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Award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National Award for Technological Invention, etc. and published more than 1800 SCI papers since 2000.Programs Offered:1.Undergraduate Programs:Materials Physics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Polymer Materials & EngineeringMetallic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2.Master Programs: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MaterialogyMaterials Processing Engineering Materials Engineering3.Ph.D. Programs: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MaterialogyMaterials Processing Engineering。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辉煌历程任重道远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0华诞纪念文集二零一一年十月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0华诞纪念文集目录一、院长致辞 (1)二、学院沿革 (3)三、学院简介 (5)四、学院历任领导及教职工名单 (6)五、学院杰出校友简介 (10)六、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事记 (19)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名单 (37)八、结束语 (64)一、院长致辞2011年是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喜庆的一年。

在这一年,我们既迎来了学校的115周岁华诞,也迎来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0周年的生日。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有着深远的历史。

先辈在1905年设立了唐山路矿学堂矿业科,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力量蓄积,终于在1931年8月1日成立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

今天,作为现任的材料学院院长,我万分地感慨于材料学科“二十年孕育,八十年建设”这一艰辛而又厚重的奋斗史。

在这不断发展壮大的80年里,材料学科一直秉承着优良的学术传统。

从矿冶工程到高速铁路关键材料,我们一直紧扣时代脉搏,密切瞄准和跟踪国家科技和经济建设领域对材料的迫切需求,通过扎实的工作和努力的创新,不断地创造了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80年来涌现了吴自良、姚桐斌、陈能宽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魏寿昆、周惠久、陈新民等16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在这些杰出校友的引领下,脚踏实地、从严治学、刻苦创新的精神不断在学院的发展史中得以沉淀和传承。

作为学院院长,在回顾学院80年的漫漫征途时,我总是不断地被这种精神所感染和鼓舞。

昨天的唐山交大材料学科是足以令人感慨和钦佩的;而历经了80年的发展,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科的今天也同样是令人自豪和振奋的。

虽然50年前由于院系调整,大部分骨干教师被抽调他校,但经过几代材料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到今天,我校材料学院建设成了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三个本科专业的办学格局;全院目前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在职教职工96人,在校博士、硕士、本科学生1586人。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名单公示已参加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达到学院公布的复试分数线标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材料学院36人+塑性院14人序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号1.102489121916775 杨繁75 80 134 123 4122.102489121911884 李阳70 70 144 123 4073.102489121911691 郜来奔68 66 144 115 3934.102489121914054 孙菲72 67 133 118 3905.102489121919521 邹运清64 66 123 133 3866.102489121918192 王飞67 76 127 114 3847.102489121918291 楼杰68 82 126 107 3838.102489121901379 刘敬67 76 126 108 3779.102489121910497 刘喜春67 70 108 131 37610.102489121921033 王子凌66 65 140 105 37611.102489121918931 周建68 76 116 111 37112.102489121921034 游小娇63 66 129 112 37013.102489121918196 阳润恒63 71 123 112 36914.102489121911178 韩齐贤58 69 140 101 36815.102489121901345 朱振坤70 70 111 116 36716.102489121918789 朱静60 68 114 124 36617.102489121917413 刘庆东66 66 128 103 36318.102489121911430 武千业66 72 113 111 36219.102489121910095 杨晖66 67 116 112 36120.102489121912359 戚方舟60 76 117 106 35921.102489121920973 徐雯钰62 80 125 92 35922.102489121915610 秦凯旋62 76 113 107 35823.102489121917872 徐冉71 75 108 104 35824.102489121918290 王新月67 68 110 113 35825.102489121919516 高志强62 68 115 110 35526.102489121916428 张婉雪67 70 94 123 35427.102489121912952 陈聪65 70 111 106 35228.102489121912354 杨剑飞70 57 111 111 34929.102489121921259 柴浩智60 66 124 99 34930.102489121918611 乔绅63 79 107 99 34831.102489121920067 刘宏杰63 57 128 100 34832.102489121918289 夏斌68 69 117 93 34733.102489121916591 罗顺子69 71 105 100 34534.102489121901377 丁鹏飞61 67 120 95 34335.102489121912814 徐杨62 58 111 112 34336.102489121919758 王雪杨53 74 117 96 34037.102489121918207 李佳航67 65 131 137 400 塑性38.102489121911185 韩啸63 71 124 137 395 塑性39.102489121911487 英焕岩62 74 123 118 377 塑性40.102489121918586 邹隆勋67 66 109 132 374 塑性41.102489121911890 沈大为66 68 128 110 372 塑性42.102489121920364 马海能66 71 111 122 370 塑性43.102489121919353 赵杰62 69 117 117 365 塑性44.102489121911184 曹青松69 69 100 122 360 塑性,退役大学生计划45.102489121915785 杜晨55 60 117 128 360 塑性46.102489121918205 唐丁丁67 65 108 106 346 塑性47.102489121911183 周庄源63 59 134 89 345 塑性48.102489121916609 穆文博62 69 100 112 343 塑性49.102489121916790 方璇璇65 73 103 102 343 塑性50.102489121911891 刘昊玮61 77 106 94 338 塑性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材料学院47人+塑性院7人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1.102489121910698 岳智慧69 81 137 125 4122.102489121910098 姜心雨78 79 115 124 3963.102489121901350 周霖70 77 134 113 3944.102489121918195 李鑫桐67 70 127 120 3845.102489121915634 张曈62 79 123 116 3806.102489121917886 张家华70 67 134 109 3807.102489121916593 尹成龙58 72 129 119 3788.102489121921041 张俊杰69 70 127 111 3779.102489121921035 李乐辰70 72 107 127 37610.102489121915441 付恒泰59 73 115 128 37511.102489121916596 王杰65 72 126 112 37512.102489121917982 刘延卿75 77 99 124 37513.102489121912951 金启豪63 69 130 112 37414.102489121918190 余锦69 72 117 116 37415.102489121912358 姜智浩68 68 125 111 37216.102489121916589 韩静静72 74 119 106 37117.102489121916944 王凯民58 81 115 113 36718.102489121910097 怀雷59 67 132 108 36619.102489121920066 冷涛63 68 119 115 36520.102489121920974 闫俊达63 68 118 116 36521.102489121911684 原昊闻64 76 111 113 36422.102489121910603 李忆鹏67 73 113 110 36323.102489121915090 徐仕豪62 76 128 97 36324.102489121916588 张国庆60 69 125 108 36225.102489121921037 苏鑫69 66 121 104 36026.102489121917466 贾浩琳67 69 123 99 35827.102489121918784 杨东辰69 69 126 94 35828.102489121912342 苏弘桢67 58 113 119 35729.102489121918584 余锴61 70 123 102 35630.102489121901335 陈炎66 81 113 92 35231.102489121912341 王娅楠63 69 120 99 35132.102489121921247 唐文浩66 70 110 105 35133.102489121901301 李天昊60 71 118 101 35034.102489121921039 赵崎66 79 111 94 35035.102489121916457 阳昊67 70 108 104 34936.102489121912337 薛艳婷65 56 114 105 34037.102489121912349 左震宇62 67 108 102 33938.102489121915782 朱爱林62 62 105 110 33939.102489121901361 罗仙慧64 59 119 96 33840.102489121917753 程敬辉64 62 119 92 33741.102489121914629 孙佳伦64 73 103 94 33442.102489121916592 国梁62 68 106 97 33343.102489121916595 李梦飞64 64 103 102 33344.102489121910498 谢世琛69 73 88 99 32945.102489121916128 张莱64 59 113 90 32646.102489121915442 龙思靖63 57 96 109 32547.102489121921040 孙中文67 66 95 97 32548.102489121918206 朱飞龙64 73 122 131 390 塑性49.102489121918208 雍亮杰68 67 126 124 385 塑性50.102489121918296 刘宸希60 60 122 137 379 塑性51.102489121918297 蔡猛70 59 130 104 363 塑性52.102489121915923 黄苏婷67 71 101 122 361 塑性53.102489121916608 马宏越73 61 98 129 361 塑性54.102489121918298 卓悦72 64 95 111 342 塑性材料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1人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1 102489121901355 李刚62 60 110 106 338工程管理专业MEM(非全日制专业学位):23人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英语总分备注1 102489121913282 贲可洋159 73 2322 102489121904123 柴瑜139 87 2263 102489121904122 周晨旭147 77 2244 102489121904158 罗旭恒144 78 2225 102489121904131 何建伟145 76 2216 102489121912793 倪闯140 81 2217 102489121904125 张臻炜149 71 2208 102489121904151 孙浩清140 77 2179 102489121904111 贺霄洁137 79 21610 102489121914027 徐天宸149 65 21411 102489121904118 张峰铭136 64 20012 102489121904120 杨晓俊120 80 20013 102489121912661 聂劲书125 75 20014 102489121913419 杨海斌131 68 19915 102489121904143 陈大伟125 71 19616 102489121904127 赵富119 73 19217 102489121904113 朱正114 77 191 退役大学生计划18 102489121904132 丁蕾113 78 19119 102489121913118 凌超115 76 19120 102489121904116 陈介磊109 78 18721 102489121913437 周婷114 73 18722 102489121904107 马萧114 71 18523 102489121913100 孙娜119 66 18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3月10日。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节能环保型球团链篦机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超支化聚合物可控制备及自组 装》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颗粒增强铝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应用》(三等奖)、《弧焊机器人智能化系统开 发》(三等奖)、《强激光驱动非接触式光接受系统及其工程界面测试技术》(一等奖)、《耐热、耐磨、高强 度铝基陶瓷颗粒复合材料的研究》(二等奖)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的直属院系
01 历史沿革
03 学术研究
目录
02 办学条件 04 文化传统
基本信息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江苏大学的二级学院。 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72年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设置的铸造、热处理专业,后历经调整与演进, 于2001年随校名变更为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2020年7月学院官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66人;有7个系,开设7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 学院下设3个研究院和5个研究所,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2个一级学科,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是一级学科博士点,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0.195%)。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1972年,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设置铸造、热处理两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每年招生一个班级。 1982年,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更名为江苏工学院。 1983-84年,铸造、热处理两个本科专业的每个专业招生两个班级。 1985年,江苏工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成立了陶瓷材料及粉末冶金研究室,进行科学研究并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6年,获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后更名为材料学。 1992年,由江苏工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等专业的全部师资、设备和基础课部化学 教研室为基础组建了材料工程系。 1993年,热加工专业并入材料工程系。 1995年,设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获批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国家对本科专业名称及内涵进行了调整,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更名为金属材料工程,热加工、铸 造专业更名为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 学院大楼 1999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

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

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校简介•湖北大学•黄鹤江城,百湖灵秀;沙湖黉门,弦歌铿锵。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地处国家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内,现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等3个校区,总占地2000余亩。

• 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集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

1984年8月更名改制为湖北大学。

学校规模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41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145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35个领域)专任教师1160人双聘院士2人、正、副教授近700人国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5人 博士生、硕士生导师969人 博士化比例超过50%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近20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700余人学科专业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

设有18个学科性学院,本科专业77个。

学院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材料学”为湖北省特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十二五”湖北省优势学科;•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权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工程硕士(材料工程领域)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拥有“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高分子合金材料技术创新基地、湖北省高分子材料中试基地、武汉市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氟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燃料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合作单位。

•2013年11月,材料学科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08040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08040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08040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及培养目标(1)专业简介:材料物理是材料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将物理学理论与材料制备(或合成)加工、材料结构及性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专业创办于2006年,是我校几个典型的理工相结合专业之一。

专业围绕的教学研究方向包括:(1)金属材料制备、组织性能及加工;(2)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及表面改性;(3)粉末冶金技术;(4)材料的检测和失效分析;(5)新型功能材料。

目前,教研室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且为材料学、材料加工或凝聚态物理方向的硕士生导师。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在材料制备与改性、硬质合金及表面工程、碳材料态及纳米晶体材料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果。

毕业生因既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考研率达到1/4(多为985、211高校或中科院),整体就业率达到90%以上。

(2)培养目标:培养出能掌握材料物理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应用、技术研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标准1.掌握材料物理及相关领域所需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并能够熟悉应用一门外语。

1.1掌握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

1.2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1.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 适应自我发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掌握材料物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专业技能,熟悉材料的基本原理,掌握材料的制备设计方法、组织结构及成型工艺。

2.1 掌握材料物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2.2 熟悉材料的基础原理,初步掌握材料的制备设计方法、组织结构及成型工艺。

3.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与性能;具备材料表面工程及粉末冶金技术与处理方法的知识技能;具备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的知识能力。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重庆大学材料学院是重庆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成立于1952年,前身为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等多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方向。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和科研团队。

学院注重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培养高素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材料科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领域,学院的科研团队不断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承担了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设了一系列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较高。

学院注重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术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指导。

学院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交流平台。

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完备。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和科研平台,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学院还积极开展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学院的学生素质优秀。

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积极参与各种学术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总之,重庆大学材料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学院,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敢为人先”的校训,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材料学院分册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二〇一四年九月目录1、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材料科学与工程 (2)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材料工程(材料学院) (18)4、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Doctoral Program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5)Master Program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7)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材料科学与工程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学科代码:0805)一、学科简介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涵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

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02年材料学被评为江苏省唯一的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学科,2011年获“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支持,2012年被评为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学科。

2012年引进纳米材料创始人、德国科学院前副院长格莱特院士,成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 打造世界一流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

“先进微纳米材料及装备”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首批进入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内外研究前沿,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及工程项目的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创新性人才。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成立于1982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的材料学院之一。

学院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为目标,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等8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材料学科的主要方向,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科交叉、专业特色鲜明的教学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造诣深厚、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其中有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

学院还与国内外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

学院注重科研创新,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取得了一批专利。

学院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

学院注重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

学院还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所积极进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先后与美国的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niversity of Mary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les,英国的Queen Marry, University of London(QMUL),University of Loughborough,以及我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 学院北京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建立了合作培养关系。学院 的优秀学生可以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所进行高水平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
主干课程: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导论、有机化学、结构化学、材料物理化学、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固体化学、现代材料分析技术、电子陶瓷、磁性材料、电子封装材料、材料科学进展、新能 源材料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到电子、微电子、通讯、化学、化工、高分子合成与加工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及 管理部门从事新材料、新器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或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学院现有教师91人,其中:教授23名、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室师)34名,中级职称29 名。
博士导师:涂铭旌、冉均国、沈保罗、肖定全、朱世富、冯良桓、郑文琛、朱建国、尹光福、陈云贵、赵北 君、刘颖、郑家贵、周大利、王瑞林、汪天富
硕士导师:蔡伟、刘恒、孙小松、芶立、刘小波、黄婉霞、张萍、李伯刚、姚亚东、毛健、王洪涛、黄维刚、 余萍、张云、朱达川、张静全、黎兵、苏葆辉、程丽萍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下属学院
01 学院介绍
03 专业介绍
目录
02 成就荣誉 04 学科建设

课程清单_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清单_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物理实验b-1
张培峰
副教授
理化学院
必修
考查
30
24
3
130000421 75
物理实验b-1
李晓华
讲师
理化学院
必修
考查
27
24
3
130000421 94
物理实验b-1
李卫彬
副教授
理化学院
必修
考查
27
24
3
130010040 01
分析化学
李慧军
讲师
理化学院
必修
无机 非 13考试 1,无 机非 13-2 无机 非 13考试 3,无 机非 13-4 化工 131,化 工 考试 132,化 工 13-3
河南理工大学201
院系: 课程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 序 课程名 上课教师 职称 开课院系 授课语种 课程属性 考试 课容 总学 周学 班级 类型 量 时 时 护理 131,护 理 132,化 工 131,化 工 考试 180 132,化 工 133,药 学 131,药 学 13-2 锻压 131,高 分子 131,高 分子 13考试 2,金 164 属 131,金 属 132,铸 造 13-1 焊接 131,无 机非 131,无 机非 考试 155 132,无 机非 133,无 机非 13-4
64
4
140000240 29
大学英语b-2
翟中伟
讲师
外语学院
必修
64
4
140000240 50
大学英语b-2
周志欣
助教
外语学院
必修
64
4
140000240 63
大学英语b-2
秦琴
助教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选矿学教案课程信息总表授课教师徐初阳 职称教授 系别矿物加工工程系课程名称浮游选矿、煤泥水处理授课专业(年级)矿物加工06-1,2,3课程编号授课时间2009.4.13~2009.6.12修课人数109必修课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 )课程类型选修课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指选( );任选( )授课方式课堂教学( √ ) 考核方式考试( √);考查(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数2学分学时分配课堂讲授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其它学时《选矿学》作者谢广元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教材名称《浮游选煤与选矿》作者蔡璋出版社及出版时间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8《选煤厂煤泥水处理》作者张明旭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指定参考书《浮游选煤技术》作者吴大为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其它教学参考等可用教学资源上网查询选煤理论及实践的实时咨询,系资料室查阅有关期刊备注第 一 讲周次第9 周,第 1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一章浮选基本原理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 );其它( )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浮选的基本概念及浮选的应用范围,理解并掌握浮选的基本原理、浮选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及气泡矿化的原理,以及浮选速率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浮选的基本过程,矿石表面性质对浮选的影响。

教学难点矿石的表面性质对浮选的影响以及影响浮选速率的影响因素。

教学手段主要有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常规教学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固.液.气各相性质第三节 相界面性质与可浮性第四节 气泡矿化第五节 浮选动力学讨论、练习、作业参考资料《界面分选原理及应用》卢寿慈,翁达课后分析每门课的第一次课很重要,介绍本课程的基本情况,包括课程性质,学时数,课程的基本特点,考核方式等。

材料科学与工学院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学院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建筑材料为特色,开展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功能材料、材料物理、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四川省材料学科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下设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三个专业方向)、材料物理和应用化学三个重点批次招生本科专业及功能材料本科专业,均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应用化学为四川省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物理专业为学校首批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授权学科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化学(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应用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等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工程、化学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1年设立为“四川省新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科技大学化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有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39个,研究所(中心)6个,联合实验室7个。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7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36人,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博士生导师3人,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样品和吊蓝表面油污和手印。洗净后放入 120℃
烘箱干燥约 2 小时,取出放入干燥皿中冷却待用。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玻璃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
2.玻璃密度测定(实验步骤)



在电子天平的样品称盘上,分别称取三块试样在空 气中的重量(精确至 0.0001g ),即为试样的干重 Wa(g)。 将玻璃器皿放置在电子天平的托架上,倒入去离子 水,并插入温度计。将吊篮挂勾装在吊蓝支架上, 吊蓝浸入玻璃器皿的水浴中,并保证其悬挂稳定。 电子天平揿零,即去除吊篮浮重。将样品小心放入 吊蓝中,称取样品在水中的重量,即为试样的浮重 Ww(g)。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
胡一晨 姜建华 王中俭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目录
玻璃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
陶瓷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玻璃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
1.
2.
3. 4. 5. 6.
玻璃材料制备 玻璃密度测定 玻璃线膨胀系数测定 玻璃软化温度测定 玻璃析晶温度测定 玻璃折射率和色散测定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玻璃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
1.玻璃材料制备(实验步骤)
• 高温电炉耐火材料底座上均匀地铺垫上 Al2O3细颗粒粉,放 入熔石英坩埚,控制炉温达到加料温度。
• 缓慢摇下升降台,用不锈钢勺将配合料加入坩埚,一次不能 加完可采取多次加料方法,每次加料间隔约15min。
• 加料完成后,升温至澄清和均化温度,保温数小时。中间可 安排两至三次搅拌及挑料,观察玻璃液的粘度和熔制质量, 并随时调整澄清和均化的温度。 • 待玻璃完全澄清和均化,冷却至成形温度,浇铸在模具中。 • 放入退火炉中实施退火。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校创建最早的院系之一。

学院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三个教学系和一个以本科实验教学为建设目标的材料实验中心,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为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金属材料、材料表面工程、粉末冶金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材料领域科学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人才。

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表面工程、粉末冶金与粉体工程四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专业基础课: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工程装备基础、材料学、纳米材料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研究方法、计算材料学、计算机软件基础、非电量测试技术、电子商务等。

专业方向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材料热处理工艺学、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稀有金属与精密合金、材料失效分析、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方向: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无机材料工艺学、热工工程与设备、先进陶瓷材料、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材料表面工程方向:现代表面工程技术、材料的腐蚀与防护原理、材料表面装饰工艺学、薄膜材料与技术、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粉末冶金与粉体工程方向:粉末冶金原理、特种陶瓷材料及工艺、功能材料、模具设计与模具CAD、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能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材料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就业领域涉及汽车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材料研究开发、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防护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

本专业现设材料成型与晶体生长、焊接技术与控制、塑性成形与模具三个本科专业方向。

西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名称】《功能材料信息》
【年(卷),期】2005(2)5
【摘要】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
业大学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于2005年9月进入“211”工程。

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景色秀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嘉陵江畔。

西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西南大学走综合化发展道路于2003年新成立的工科学院。

【总页数】1页(PF0004)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3
【相关文献】
1.高校分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机制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工作为例 [J], 何莉萍;孔翔榆;屈树新;陈兴莲
2.基层党委在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过程中作用的发挥r——以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为例 [J], 陈兴莲;刘晓
3.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J], ;
4.基于全员全程本科生导师制的学风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J], 叶旭;杨健美;时杨;尚荣勇;王宇;谭麟;李娴;胡惠婷;姚亚平;
张龙飞;李春林;陈浩;李亚男;何智宇
5.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实施细则按照《江苏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评定与管理办法》(江大校〔2016〕492号),2015级及以前,每位本科生必须取得1个创业课程学分和1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2016级及以后,每位本科生必须取得1个创业课程学分和2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创业课程学分和创新创业实践学分不可互相替换。

为充分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学院成立由教学院长、学工书记、各专业带头人等组成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审核认定小组,具体负责学院学生创新活动的计划、组织和实施,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评定。

第二条: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为主的研学和实践活动,并由此取得具有一定创新创业意义的成果,经认定而获得的学分。

第三条:各系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江大校〔2016〕492号文件,要求所有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指导。

第四条:各专业带头人与学业导师/辅导员一起组织本科生认真学习江大校〔2016〕492号文件和本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实施细则,明确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任务与要求。

第五条: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具体分为:(1)创新训练项目类;(2)学科竞赛类;(3)学术论文类;(4)发明创造类;(5)其它创新活动类。

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评定标准按照江大校〔2016〕492号文件执行,2015级及以前只认定学分,不计成绩,具体为:(一)创新训练项目类的学分认定: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科研立项等创新训练项目,经结(二)学科竞赛类的学分认定:1、学生参加教育部、教育厅等部门组织的各类学科知识技能竞赛,参赛学生均可获得1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具体成绩评定如下:2、团队参赛获奖的,团队中所有学生均可获得相应等级成绩。

3、同一竞赛项目不累计积分,只计算最高奖的成绩。

(三)学术论文类的学分认定:1、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均可获得一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具体成绩评定如下:2、同一篇文章的认定人数不超过3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其昌(材料) 孔猛(材料) 尹红霞(材料) 丁波(材料) 代金秋(材料) 庄其昌(材料) 王亚聪(材料) 高转转(材料) 孔猛(材料) 姚林梅(材料) 庄其昌(材料) 王学亮(材料)、丁波(材料) 王增伟(材料) 孔猛(材料)
朱伶俐(材料)毕春慧(食品) 孙伟洁(食品) 郭宗明(食品)迟明梅(食品) 赵淑娟(食品)朱伶俐(材料) 冯芳军(食品) 于斌(食品) 郭宗明(食品) 孙伟洁(食品) 周燕平(食品) 冯芳军(食品) 张会娟(食品) 钱冠兰(食品)、于斌(食品) 毕春慧(食品) 周燕平(食品)
考试人数
33+32 48+7重修 51 58 33+37 37+37 33+37 32+30+7重修 32 40+43+1重修 32 33+37 33+32 48+7重修 51 32+31+6重修 32+30 32+4重修 58 33+37 40+43 33+37 32 32+30+16重修 30+4重修
辅监考
孙伟洁(食品) 赵淑娟(食品) 钱冠兰(食品) 郭宗明(食品) 冯芳军(食品) 于斌(食品) 庄其昌(材料) 王增伟(材料) 孔猛(材料) 于斌(食品)朱伶俐(材料) 关月洁(材料) 张会娟(食品) 毕春慧(食品) 周燕平(食品) 于斌(食品) 迟明梅(食品) 郭宗明(食品) 孔猛(材料) 王增伟(材料) 高转转(材料) 冯芳军(食品) 代金秋(材料) 迟明梅(食品) 赵淑娟(食品) 周燕平(食品)
2010-2011-02学期期末专业课考试安排(材料工程学院)
时间
6月29日 8:00-9:30 6月29日 8:00-9:30 6月29日 8:00-9:30 6月29日 8:00-9:30 6月29日 8:00-9:30 6月29日 10:00-11:30 6月29日 10:00-11:30 6月29日 10:00-11:30 6月29日 10:00-11:30 6月29日 14:00-15:30 6月29日 14:00-15:30 6月29日 14:00-15:30 6月29日 16:00-17:30 6月29日 16:00-17:30 6月29日 16:00-17:30 6月29日 19:30-21:00 6月29日 19:30-21:00 6月30日 8:00-9:30 6月30日 8:00-9:30 6月30日 8:00-9:30 6月30日 8:00-9:30 6月30日 6月30日 6月30日 6月30日 10:00-11:30 10:00-11:30 10:00-11:30 14:00-15:30
6月30日 14:00-15:30 6月30日 14:00-15:30 6月30日 14:00-15:30 7月6日 10:00-11:30 7月6日 10:00-11:30 7月6日 10:00-11:30 7月6日 10:00-11:30 7月6日 10:00-11:30 7月6日 10:00-11:30 7月6日 14:00-15:30 7月6日 14:00-15:30
40+43 58 33+37+15重修 40+43 58 33+37 37+37 33+37 49+2重修 37+37 33+37 33+32 48+4重修 51 32+31 32+30
代码
1330581 1330581 1330581 1300080 1300080 1340751 1340751 1320081 1330871 1340251 1300310 1340671 1300660 1300660 1300660 1320891 1320891 1340722 1330161 1330161 1330531 1340631 1300160 1320061 1320091
主监考
庄其昌(材料) 王增伟(材料) 孔猛(材料) 尹红霞(材料) 代金秋(材料) 高转转(材料) 关月洁(材料) 尹红霞(材料) 姚林梅(材料) 高转转(材料) 王增伟(材料) 丁波(材料) 王增伟(材料) 孔猛(材料) 代金秋(材料) 庄其昌(材料) 尹红霞(材料) 关月洁(材料) 王春华(材料) 姚林梅(材料) 王亚聪(材料) 孔猛(材料) 王学亮(材料) 杨建龙(材料) 杨建龙(材料)
材料工程09级01、02班 模具设计09级01班 模具设计09级02、03班 材料工程09级01、02班 模具设计09级01班 模具设计09级02、03班 建筑装饰09级01、02班 建筑装饰09级03、04班 材料工程1001班 建筑装饰09级01、02班 建筑装饰09级03、04班 建筑装饰1001、1002班 建筑装饰1003班 建筑装饰1004班 模具设计1001、1002班 模具设计1003、1004班
1340211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63#H201 1340211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63#H202 1340211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63#H203 1300590 材料成型设备 63#H201 13பைடு நூலகம்0590 材料成型设备 63#H202 1300590 材料成型设备 63#H203 1340761 建筑装饰3dmax设计 科技楼109、110 1340761 建筑装饰3dmax设计 134078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63#A304 1300650 装饰工程质量检验与检 63#H204 测 1300650 装饰工程质量检验与检 63#H205 测 1320641 CAD建筑计算机辅助绘图 1320641 CAD建筑计算机辅助绘图 科技楼209、210 7月6日14:00-15:30 1320641 CAD建筑计算机辅助绘图 1300620 7月6日 16:00-17:30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63#A303 1300620 7月6日 16:00-17:30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63#A304 说明:考务室地点:66#D408,联系电话:8609636。
考场
63#A301 63#A302 63#A303 63#H203 63#H204 63#H204 63#H205 63#H203 63#B305 63#H201 63#B305 63#H205 63#A301 63#A302 63#A303 63#H204 63#H205 63#B305 63#H204 63#H205 科技楼210 63#H205 63#B305 科技楼308 63#B304
课程
建筑装饰材料检测技术 建筑装饰材料检测技术 建筑装饰材料检测技术 压铸模及其它模具 压铸模及其它模具 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 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金属塑性成型工艺及模 具设计 机械设计 特种焊接技术 建筑装饰招投标与合同 管理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 焊接结构生产 模具制造工艺学 模具制造工艺学 模具CAD/CAM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 价 焊接方法与设备 计算机辅助绘图 工程力学
程学院)
行政班级
建筑装饰1001、1002班 建筑装饰1003班 建筑装饰1004班 模具设计09级01班 模具设计09级02、03班 建筑装饰09级01、02班 建筑装饰09级03、04班 模具设计1003、1004班 材料技术09级01班 材料工程09级01、02班 材料技术09级01班 建筑装饰09级03、04班 建筑装饰1001、1002班 建筑装饰1003班 建筑装饰1004班 模具设计1001、1002班 模具设计1003、1004班 材料技术09级01班 模具设计09级01班 模具设计09级02、03班 材料工程09级01、02班 建筑装饰09级03、04班 材料技术09级01班 模具设计1003、1004班 材料技术1001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