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45张)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05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的案例分析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总结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贫瘠、生态环境恶化。
详细描述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垦、放牧和采矿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导致土壤 侵蚀。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贫瘠,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解决方案
采取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措施,增加地表植被,加强水土保持。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 术,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山地地区由于地势较高, 气温较低,降水较多;而 平原地区则地势平坦,气 温较高,降水较少。
气候对地形的作用
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可 以形成各种地貌形态,如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貌 、河口三角洲平原等。
水文与地貌的相互作用
1 2 3
总结词
河流地貌的形成与演变,水文对地貌的影响
河流地貌的形成与演变
解决方案
实施可持续开发政策,限制对雨林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 性。推广环保意识,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鼓励当地社区 发展可持续的生计方式,减少对雨林资源的依赖。加强国 际合作,共同保护亚马逊雨林这一全球重要的生态资源。
06
复习题与思考题
选择题
题目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 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
A.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 影响,使得地理环境具有 统一的演化过程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的重要机制。
生物循环和生态平衡
生物循环和生态平衡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重要体现。
02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间的相互作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 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a
7
活动:
1.覆盖一层草皮的土堆边缘沉积的泥土少,而未覆盖草 皮的土堆边缘沉积的泥土多。这说明草皮能减弱流水的 侵蚀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2.只要在土堆上放置一些覆盖物,就可以保持土壤不被 水冲走。
3.最好办法是增加地表植被。
53%,当时河流众
多比较清澈,枯水季
节流量也较大。但随
着人口的增加,放牧、
农垦活动等加大,到
宋代以后“郁郁葱葱,
绿荫冉冉”的景观就
消失了。到了明清
以后,已经达到无地
不耕的地步,且大量
陡坡被开垦,水土流
失大大加强。森林只
零星的分布在偏僻的
a
山区。
5
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过度砍伐、开 垦、放牧等
植被 破坏
质地
化学成分
养分

矿物养分(氮除外)
a
11
(二)气候与土壤
通过土壤与大气间不断进行红的壤水的基分本和特热量交换直 接影响其水热状况;间接通征肥过是力影呈较响酸低性有岩,机石风化,动植 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来影响质土含壤量的在2有%机质含量和其
形成发育过程。
以下。原因是 分布在湿润和
高温的热带和
亚热带南部,








2、影响因素:
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
a
10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1思.裸考:露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结 构1.何疏谓松成的土风母化质物?称为成土母质。
2.成土母质和土壤有何区别和联系?
(提示:从土壤的物质基础和化学成分上思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2·重庆·高考真题)冰川是全球环境变化灵敏的响应器。下图示意阿拉 斯加湾某濒海冰川同一区域1941年(左)和2004年(右)的不同景观。近 几十年冰川消退后,当地出现幽深的峡湾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消退后,在消退区可出现的景观
变化是 C
A.野生动物减少
B.裸岩面积减少
C.植被覆盖增加 D.平原面积增加
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与 生物
气候→生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植物→气候
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 加剧干旱程度。
气候与 气候→土壤 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土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程度。
随堂训练
(2021·1月浙江卷)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 分上、中、下游。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 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 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缓解水资源紧缺;拓展资料地下水; 减缓土地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
生物→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自然环境整体性表现
(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功能 ①生产功能: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生产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提供
大气
CO2、光热
提供
植物
叶绿素
土壤 提供
岩石
水分、无机盐
水圈
有机物
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自然环境整体性表现
(2023·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精美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精美版


2.自然而然即为自由自在,是人生的 最高境 界,也 必然是 书法的 最高境 界。

3.历代书家正是在观察、体悟、回归 自然的 过程中 ,提炼 了书法 的点画 样式, 丰富了 书法的 生命意 象,升 华了书 法的审 美境界 ,终将 书法内 化为书 家的人 格修养 和心性 表达。

4.由于人的情绪、意志、身体状况等 方面因 素的影 响,有 时会使 测谎仪 发生误 判。为 了弥补 这些细 小的缺 陷,科 学家叉 开始了 新的探 索。
生态水文环境趋向恶化
河口三角洲萎缩,海水 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 (2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PPT 精美版
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2 分) ;来水来沙减少,沿岸 土壤肥力下降(2分)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PPT 精美版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模板
生物
(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渔业资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生物 气候 水文 地形
土壤
植被较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 干旱,大陆性强,光照充足 河流较少 多峡谷, 地势落差大 较贫瘠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 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 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 该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PPT 精美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PPT 精美版
特点:城镇Leabharlann 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 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1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

(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1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

呼吸作用、光
汽输送、降水、
侵蚀、搬运、堆积、
合作用、分解
下渗、径流(地表
固结成岩、变质、
作用
径流、地下径流)
重熔再生
物质循 环简图
能 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 送)、重力能(降水、 径流)
太阳能―作光―用合→化学 分解
能―呼―吸→热能
地球内部热能、 太阳能、重力能
意 义
使水体不断更新,维 持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缓解不同纬度间 热量收支不平衡的 矛盾;是海陆间联系 的主要纽带,不断塑 造着地表形态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 3 题,本题关键是对海洋“生物泵”作用的理解。 该作用能够对大气中 CO2 浓度进行调节,可能降低二氧化碳浓 度,则该作用可缓解全球变暖。第 4 题,海洋浮游植物使大气 中 CO2 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反映了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可以产 生的平衡功能。
成 物、大气、水、土壤、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过 岩石等统一在一起, 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
程 在一定的条件下,生 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
产出有机物
举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例 生长发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 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 基本恒定
4.以实例说明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实例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①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必考部分 自然地理
专题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解读]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 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一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 环境变迁
1.地理要素 (1)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课前案课标要求运用图标并结合实例,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核心素养目标1.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实践力)2.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综合思维)。

3.能够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区域认知)。

4.能够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知识,说明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1.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由、、水文、和生物等要素组成,每种自然地理要素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概念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影响,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自然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会产生单个自然地理要素所不具备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

(1)生产功能①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②光合作用:植物:提供______;大气:提供______;土壤、水圈、岩石圈:提供________及________。

(2)平衡功能含义: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性质: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义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预测、自然区划、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开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中案要点精析要点一:自然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

【公开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公开课】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答案: 毛乌素沙漠地处我国半湿润 向半干旱过渡地区,降水季 节变率大; 距冬季风源地近,大风天气 多,风力作用强; 靠近黄河,松散物多,沙源 丰富。
二、毛乌素的“沙进绿退”
问题二:分析毛乌素“沙进绿退”的自然原因。(6分)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 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位于北纬37°27.5′- 39°22.5′,东经107°20′-111°30′)。面积达4.22万平 方公里,曾经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绿茵冉冉、牛羊 成群。年降水量250-440毫米,降水季节和年际变率大, 常发生旱灾和涝灾,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 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
经过几十年治沙,近年来,榆林地区西部的毛乌素沙漠80%得到治理,已经有600多万亩 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许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 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今非昔比,现在的 榆林已是“塞上名城”。 “中国又要干成一件前无古人的事了,毛乌素快要被灭了,前 无古人!”
“一发”是 指哪一要素
其他要素发生 的变化
“全身”呈现出怎 样的变化
三、毛乌素的“绿进沙退”
“一发”是 指哪一要素
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
“全身”呈现出 怎样的变化
“绿进 沙退”
空气湿度增大,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变小;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水分含量增多; 单位面积生物量增多,生物多样性增 加; 河流流量年变化减小; 沙尘天气减少。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 ,(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 ,曾经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绿茵冉冉、牛羊成群。年降水量250-440毫米,降水季 节和年际变率大,常发生旱灾和涝灾,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 积较大。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理环境整体性课件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理环境整体性课件

频考点,立足于地
理位置对自然地
★★★★★
理环境的影响,考 查自然环境各要
5 年 7 考 素之间的内在联
系。用比较思维分
析自然环境差异
Ⅱ,8~9,8 分,36(3),8
性,因地制宜的发

展生产是考查方
2013·课标全国

Ⅱ,37,24 分
目录: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
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
箭头所起的作用( A )
A.① B.②
C.③ D.④
(2)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
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B )
A.⑤ B.⑥ C.⑦ D.⑧
图1­1
探究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 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即各要素 特征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原文
1.自然地理要素在 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 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 的相互作用,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
考纲解读
1.识记自然地理环 境的组成要素,理解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 相互关系和地理环境 整体性的表现
2.能够运用地理环 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 关地理问题
考纲内 容
高频 考点
高考示例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
解析:瓶状茎、多刺、硬叶是植物耐旱的特征,说明 当地气候高温干燥。 答案:D
探究点三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2.解释地理现象或成因方面的运用。
由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区域自然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 致的,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果步步 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关键信息是:气 候影响植物生长,植物数量影响动物的数量,气候对动物生长也 有影响。 [答案] 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 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重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统一的演化过程,保 证了自然地理要素 之间的协调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 的整体性规律,并以 此指导人们的生产、 生活实践
பைடு நூலகம்
|体系构建|
重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能 和平衡功能,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 用如下表所示: 要素 相互作用 大气中的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下垫面状况直接影响 气候 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绿色植物有涵养水源、保 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 各种水体之间以及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存 水文 在水分的交换;水文是各地理环境影响下的综合表现
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风、波浪、冰川、地下 地貌 水等影响 生物 受光、热、水、土等因素的制约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交接地带,是各 土壤 种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高分能力培养 利用网络图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培优演练】 (2017· 开封一模 )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 图。读图,完成(1)~(2)题。
【深度思考 1】 以气候与地貌的相互影响为例,说明气候 与其他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提示: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地貌,如云贵高原的喀斯 特地貌形成于湿热气候条件下;不同地形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气 候特点,如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与那里山高 谷深、气温垂直变化大有关。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 身”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 可避免地影响到其 他地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 人类共同的家园 ——地球
高分能力培养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 ( 特别是气候 ) 决定 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 第一步,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 第二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三步, 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 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 (如南方低山丘陵)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 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 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深度思考 2】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是否等于各要素 的功能之和? 提示: 否。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大于各要素的功能之和,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 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等。
【学习目标】 1.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 相互关系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
|知识梳理|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途径 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温馨提示】 在自然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 被是最具代表性的因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解析: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 A 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 的影响,故 B 错。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 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 C 错。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 土壤形成的影响,故 D 错误。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和 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1)A (2)D
[解析] 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大陆西岸,紧靠太平洋分布, 造成南美洲地势大致西高东低, 故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 西洋,故选 B。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是沉积作用的结果,与地 壳运动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无关; 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 秘鲁寒流流经的结果;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是暖 流、东南信风(迎风岸)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 B
真题考法探究 考法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2015· 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深度思考 3】 在半干旱绿洲地区,若上游引水过度,会 对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上游引水过度,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下游植被缺 水死亡,加剧土地荒漠化的发生;或下游湖泊因注入水源减少而 萎缩,周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2. [2016· 课标Ⅰ, 37(2)]阅读图文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 8 月考察堪察加半岛。 考察中发现, 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 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 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 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 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 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上图示意堪 察加半岛的地形。 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 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