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完整版)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完整版)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研究论证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几‎来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出外打工,‎他们多数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块‎生活,有的寄养在‎亲戚家里,这些监‎护人只能给孩子生‎活上的照顾。

无法‎像父母那样给他们‎以温暖、约束、管‎理,大多数学生成‎绩下降,出入网吧‎,行为习惯差,有‎的还走上犯罪道路‎。

(‎2)隔代教育‎问题是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和行为习惯差的‎问题。

呼吁社会、‎学校、家庭给他们‎温暖,联络他们的‎父母、监护人给他‎们爱,给他们温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生活‎充满阳光。

‎②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差的问题‎,督促他们学习。

‎在校期间督促留守‎儿童的学习,校外‎和监督人联络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使他们热爱学习,‎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快乐的学生‎。

(二)‎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现状。

国‎家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国家给留守儿‎童关爱,研究了‎留守儿童问题。

‎社会、学校、家庭‎建立了留守儿童联‎络网。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会越来‎越大,本课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积累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的经验,为未成年‎人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案例。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纷纷迁往城市工作,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快速增加。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由于务工等原因长期不在家,留在家中由其他亲属或外人照料的儿童。

留守儿童面临长时间独处和缺乏父母关爱的问题,给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目的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问题和需求,为制定关爱政策和提供帮助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编制问卷,询问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其家庭状况,以及他们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2.访谈:选择几个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教育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等。

3.文献研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进展和解决方法。

四、调研结果1.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多为小学和初中的学生,男女比例相当。

他们的父母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务工,很少有机会回家。

留守儿童的承担家务的比例较高,有些还需要照顾年幼的兄弟姐妹。

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较差,家庭经济困难,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2.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1)缺乏父母关爱: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

(2)教育困境: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教育指导,家庭教育资源匮乏,导致他们在学习和成长方面面临困难。

(3)安全隐患:留守儿童长时间独处容易成为不良行为的对象,容易受到侵害。

5.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建议:(1)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机会,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3)推动政策落实: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扶持措施。

六、结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关心和关爱。

只有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心理支持和制定相应政策,才能真正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镇巴县田坝乡中心小学康积燚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校申报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经陕西省教科所批准,立项为基础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省级课题(课题批准号:SJJYB06062)。

根据县教研室的相关要求,经校领导批准,定于今天开题,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全体教师指正、审议。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目前,虽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党中央高度重视,但仍缺乏正式研究,而劳务输出已成为经济贫困的山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求致富图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农村家长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

家长外务工已成为家庭经济创收的必由之路。

大部分家长外出,孩子寄宿亲戚家或留在家中跟爷爷奶奶生活,有的甚至跟外公外婆生活。

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溺爱,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坏脾气,沾染了不交作业、打架赌博、顶撞老师甚至逃学的不良习气,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是时代的要求,是现实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旨在为教育部门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提供有力的参考,为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德育工作开辟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我乡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科研能力,曾对留守儿童采取了跟踪教育策略,收到了实效,为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校在组织、设备、经费方面为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组织上:学校设有教研室,有专门的教育科研机构,组建了学科教研组,成立了德育组和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组的成员均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从事过多年的班主任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德育工作经验,且有浓厚的科研热情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在设备上:学校有图书室、电子备课室、校园网、开通了宽带网和校园局域网、建立了学校网站,这为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来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五篇范文)[修改版]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五篇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火马冲镇初级中学课题组一、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

辰溪县地处大湘西的腹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出务工人员多。

而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城市的条件限制(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外地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有一定条件限制),导致在量农民工子女成为留守儿童。

我们火马冲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现有教学班级8个,学生319人,绝大多数学生来自火马冲镇的各个山村。

据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儿童262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82.13%。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关爱,在心理上孤独苦闷,在学习上无人问津,在生活的缺少照顾,在安全上没有保障,他们性格略显孤僻、倔强、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冲动易怒,不关心学习,过分贪玩等。

关爱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性格成因的主要因素。

年轻的父母将幼小的他们留给年老体衰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种“隔代教育”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而这种“隔代教育”直接导致关爱教育的缺失,其原因有三:1.受缺乏父慈母爱的影响:“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 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 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期间的避风港, 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缺乏家庭温暖的人, 往往缺乏集体感;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内向、行动粗暴, 缺乏同情心。

“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 缺少父母的呵护, 如果这些学生不能洁身自爱, 很容易变成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的“后进生”。

从我校近年来调查统计的情况看, 大部分“后进生”来自这些家庭。

2.受祖辈溺爱的影响:与缺乏父爱母爱正好相反, “留守儿童”又过多地受祖辈的溺爱, 走上另一个极端。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设计研究”课题实施的方案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设计研究”课题实施的方案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大竹园镇大竹园小学"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组2010年8月30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衣食住行那样离得了经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发展极为不均衡的现状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涌入到城市务工, 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他们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于是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不仅影响到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农村人口素质,影响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国策,是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我们农村学校里,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离开了父母的孩子们,大多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顾,或寄居在亲戚朋友家,甚至无人监护.随着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关心,办起了寄宿制学校后,他们才有了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寄宿制学校管吃管喝管学习.然而他们内心的孤独又有谁能够来理解呢?由于不在父母身边,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不愿意看到甚至嫉妒同龄儿童少年躺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接受父母的关爱.缺失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创伤,往往只能无条件地、被动地承受现实.他们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他们内心痛苦,看上去淡漠、自闭;他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应有的关爱……,所以在教育的几大环节中,家庭教育这个环节处于空白.随着离开父母的时间增加,留下来的孩子们也不可忽视地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因此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全方位,各角度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和祖父、祖母或其他亲属生活或单独生活的孩子.由于留守儿童人数过多,他们的问题已经影响到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了,他们就成为了"问题生"."问题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我们认为,"问题生"是指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而问题行为是"儿童扰乱他人或障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即那些经常引起麻烦的行为".问题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攻击型的,表现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和规则、与同学不合作、破坏公共财物、欺骗或偷窃.另一类是退缩型的,表现为羞怯胆小、沉默寡言、神经过敏、过度焦虑、自卑、孤僻、对人对事冷漠、回避与他人接触等.攻击型问题行为具有明显的扰乱性、破坏性和对抗性,极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烦恼和厌恶.虽然退缩型问题行为对儿童身心的障碍要比攻击型问题行为严重得多,但从学校教育来说,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仍把攻击型问题儿童作为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极为复杂,它与自身素质和心理状态,如需要、气质、情绪和性格等有关,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如家庭状况、学习成绩、校外交友、社会风气等等,都可能成为问题行为的诱发因素.对问题行为的判定要特别注意,对那些暂时的、偶然的、经过教育能及时矫正的行为,不能定为问题行为;只有那些经常出现的、稳定的、扰乱性较大的、对学习影响较严重的、需要进行长期教育才能矫正的行为,才暂定为"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可以改善、矫正的,家长和教师对问题儿童应有正确的认识并做科学的分析.本课题主要从教育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留守原因,家庭、学校教育现状,并且提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若干建议.1、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这是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的状态,对症下药.2、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影响.班主任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又要进行有效的班集体管理,保证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班会、团队会以及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心理和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做每一位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对班主任教师而言,做班主任工作和授课一样,都是主业;对学校而言,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样重要.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4、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养成需要班主任注意的问题.三、课题研究的条件: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均是专科以上学历,并且每位教师都是一线的教师.各位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数在不同程度获得过教学成果的奖励.有着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多数曾被授予区级、镇级优秀班主任称号.本次研究由学校的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林荣鹏、教务主任许玲负责,李应兵校长支持,充分体现领导亲自带头的优良传统.课题组成员年龄都在35岁以下,年轻有为,知识渊博,精通网络,积极上进,是学校的主力军.学校乘着新一轮课改的春风,经常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经常开展听评课指导,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讨论交流新的教学理念.目前,我校的各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本课题研究,学校出资,各位教师全力以赴. 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认识统一,明确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高.在时间上,课题组每2周一次小型活动<可与业务学习结合>,每个月一次专题研讨,每学期一次阶段总结活动.学校教导处将对课题的研究情况随时跟踪调查,及时掌握研究情况.经费保障:课题组所需图书、计算机等设备学校优先提供,学校每学期确保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研讨会、交流及科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所需经费.必需经费实报实销.研究对象保障:我校地处山区,有学生365人,其中属留守儿童的平均每个班近30人,这为这个课题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所以此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价值性.我们将秉承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深入研究,以该课题的研究带动全校的教学科研,彰显园小的科研实力,实现科研强校,促使园小在腾飞!四、研究的组织学校教科室负责课题有关理论的组织学习,学校教导处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研究方法引导,督促指导以及课题有关开展工作.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开展有关实验研究并共同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由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组组长:鄢帮会<大竹园小学理科教研组组长,小学一级教师,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课题组成员:林荣鹏<副校长,小学一级教师,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李祥清<小学一级教师,负责资料的分析整理工作>许智强<小学一级教师,主要负责周边学校留守儿童资料的收集>唐梅<小学一级教师,负责收集本校一二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杜文<小学高级教师,负责收集本校三四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侯启锋<小学高级教师,负责收集本校五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叶泽荣<小学高级教师,负责收集本校六年级学生资料,开展个案研究>五、课题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网络、图书、报纸以及各种论文等资源,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源,进行大量的搜集、系统的整理.总结在此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与不足,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少走弯路,提高效率.2、实践研究法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生活中的人所理解、掌握并加以运用.从而能解决实际问题.3、案例研究法通过一个或几个留守儿童的实际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其中的经验,从而丰富研究资料与成果.4、教育观察法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通过对留守儿童行为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了解他们的实际现状,为课题提供第一手资料.5、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与留守儿童现状相结合,边研究边行动.六、课题的研究步骤:1、确立课题<2010年3月至6月>:提出初步构想,组建课题组,报上级科研部门批准.<1>.召开课题组活动预备会议,开题论证会议.<2>.加强课题组机构,进行职责分工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帮助,制订研究方案.2、初探课题<2010年7月至8月>:设计前测题,进行前测并分析结果,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整理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3、实施课题<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第一阶段<2010年9月至2010年10月>宣传发动,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讨氛围.<1>、利用橱窗、黑板报、致家长一封信等加大学校、家庭、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2>、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课题组印发的关于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材料.第二阶段<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注重实际,分析现状,不断总结更新关爱留守儿童的探究方法.<1>、精心设计调查问卷,针对学生展开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总结,总结出造成留守儿童心理现状的原因.<2>、找到典型学生个体,修改研究方案,进而展开实施.<3>、利用互联网络,通过QQ 视频,增添留守儿童亲子室,设立亲子开放日.<4>、要求各教师在学科课堂上渗透关爱留守儿童相关知识,张贴优秀作品,挖掘思品课等学科在教学中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点.<5>、家校互动,体验留守儿童的阶段变化.<6>、注意观察记录,加强对比研究,对研究成果要注意积累与总结.第三阶段<2011年9月至2011年10月>汇总整理,对照目标,升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的预期成果.4、结束课题<2011年11月至12月>:根据我校留守儿童现状,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模式或有效方法,反思、完善实验研究,完成课题的结题,总结研究过程,撰写研究报告,发表研究论文,准备结题.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教育现状,并提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若干建议:1、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2、班主任的工作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影响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4、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养成需要班主任注意的问题八、参考文献:[1]石人炳.《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中国经济 2005.6[2]李陈续.《农村"留守儿童"[3]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培养》华东师范大学 2004.1[4]陈丽丽.《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sina. 观察与思考 2006.1[5]叶献忠詹姆斯·莫瑞[美].《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 2005.9[6]明庆华.《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爱歧视问题》载《中国教育学刊》 2003年第5期大竹园镇大竹园小学"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组2010年8月30日。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个案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个案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个案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方案随着城乡经济差距的逐渐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面临着种种问题,如家长缺乏教育经验、缺乏陪伴以及与子女沟通不畅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对儿童现在的成长造成影响,也可能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个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三、研究内容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个案问题的具体分析;
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探讨。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参考;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促进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

六、研究进展
目前,本研究已完成文献资料搜集和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
状的调查,并初步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个案问题。

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为此,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政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二、课题界定及留守儿童的界定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着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是感情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在行为上的反映。

课题组的责任就是找出留守儿童的共同需要,根据这一需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有意识的给感到孤独、自卑、抑郁的留守儿童提供帮助、重树自信和回归真实生活的互动机会。

对于留守儿童概念界定需要把握四个要点:父母外出、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居住地和儿童年龄。

1、对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和儿童居住地的界定,学者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现居住在户口所在地的儿童。

2、对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时间的界定,是以每年在外务工时间累计6个月及以上者。

3、关于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15岁以下为留守儿童,15——17周岁之间为留守少年。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以教育部1999年8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为依据,课题组从多个角度搜集资料,学习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合的整理分析,为了能够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积极探讨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有效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关爱留守儿童课题实施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课题实施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课题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工作,为了谋生,他们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长辈照顾,这就形成了留守儿童现象。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打工,孩子长时间留在农村老家由其他家庭成员照顾或自行照料。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因此,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监护。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生活状况,对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救助和关爱。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积极倡导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和人际关系。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联合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

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我们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爱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支持留守儿童家庭的经济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让父母能够更多地陪伴孩子成长。

同时,社会各界也可以积极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和宣传。

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力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共同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而努力。

综上所述,关爱留守儿童课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监护、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爱和支持,以及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和宣传,共同为关爱留守儿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合集)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合集)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合集)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合集)》。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在城市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壮劳力涌入城市打工,外出务工创业,为家庭带来收入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他们远离父母,缺少一个完整的家的温暖,很多孩子承担了本不该那个年龄承担的诸多压力。

因此,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不仅牵动着诸多家庭,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近期,市妇联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等方式深入我市农村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xx、xx沟小学;渡口、温家园寄宿制小学围绕留守儿童的生存、学习状态、情感体验和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尽管我们在留守儿童教育、生活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和关爱行动,但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道德品行、行为习惯上仍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1、全力构筑留守儿童社会关爱网络。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充满探索性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综合系统工程,妇联组织应强化与学校、乡镇、村等的配合,整合资源,努力形成内部职能部门关爱合力,建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救助机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监管制度,并经常组织开展交心、谈心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平台。

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等发起《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主动争取:请记住我站域名社会各方支持,营造全社会关爱帮扶留守儿童的大氛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

2、努力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家教水平。

家庭在儿童成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隔代监护引起了留守儿童学业失教、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

因此,在提高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的家教意识和水平上我们必须下深功夫,要在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台账,有针对性地开设家教知识培训班,帮助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注重在与孩子的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中发挥家教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教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杉木桥中学课题组一、教育科研组织及职责成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及职责如下:(一)科研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安排,日常管理、科研督导。

组长:刘公平副组长:郑铭成员:艾理文郑德发刘震刘乐文唐武平黎冬泉申龙慧唐妃唐娟刘玢艾梅香(二)科研课题审核小组:负责组织科研课题申报、评审、立项工作。

组长:刘公平副组长:郑铭成员:艾理文郑德发刘震刘乐文唐武平黎冬泉申龙慧唐妃唐娟刘玢艾梅香二、目的任务通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发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袋,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快乐、进步和发展,对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三、对象要求1、开发出适合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袋,并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发挥作用,从而探索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最佳模式。

2、让农村留守儿童体会到积累、提高、成长的乐趣、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四、科研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五、课题申请、立项(一)根据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每年根据课题申报情况拟定《课题指南》。

教师依据《课题指南》填写《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完成课题设计,报学校科研课题审核小组。

(二)科研课题审核小组对上报的研究课题进行审核和立题论证。

经确认和批准后确认为县级课题。

六、课题实施与管理(一)凡经学校或上级管理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必须根据《课题指南》和《课题设计》认真开展研究。

(二)科研课题考核小组及时跟踪课题研究情况,具体业务由教研组负责。

课题组教师应密切配合,积极接受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研究,加强指导,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三)为提高科研能力,学校将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或选派实验教师参加专题学习。

(四)科研课题教师加强原始实践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课题考核小组对日常检查情况作深入分析,及时反馈,然后拟定阶段性指导意见。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福泉市第四中学孟信炎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

选题背景:针对当今农村父母由于家里田地较少,种植单一,经济收入低等诸多原因,迫于生计,不得不进城务工挣钱养家活口,而自己的孩子大多只能在家里就读,委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代为照管,而这些亲人大多只能管这些孩子的吃住,而教育方面只能任凭孩子自由发展,即使想管,也是一些不痛不痒的说教,孩子即使犯错,也是爱莫能助,对孩子没有威慑力,起不到较好的纠错作用。

因此有许多原来很优秀的孩子,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疏于照管,导致孩子早恋,吸毒,甚至沦为犯罪的例子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研究价值: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有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增加许多新问题有待于各位同仁作为更深入的研究,成为大家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期待我们课题组成员精诚团结,精密合作,研究出更有价值,更有创意的成果。

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的今天就是农村的明天,若干年以后他们将是农村社会的主力军。

对这一缺少关爱、问题多多的特殊群体,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把问题解决好,后果将不堪设想。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这一系统工程既需要学校、家庭的倾情参与,也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来齐抓共管。

我们必须把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

通过研究为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团体.进一步关爱留守儿童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为留守儿童的教育营造一片晴朗的天空,让他们的人生旅途与同龄人一样精彩。

研究内容: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教育问题有情感教育问题、学习教育问题、道德教育问题、家庭生理教育问题等。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它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它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守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主要在农村)。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总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角色的要求,而占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北关镇第三初级中学和北关镇北村小学距离民权县城25公里,六至九年级学生数306人。

几年来,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73%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他们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出事,而忽视了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

且在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中,以隔代监护者居多。

他们的监护人大多年龄在60岁以上,大部分是文盲、半文盲。

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总分还存在着溺爱的现象。

留守儿童也觉得他们的老化,极少与隔代长辈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沟通,所以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时,祖辈们都难以及时察觉。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少沟通。

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

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标题: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 研究背景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在外务工、打工等原因导致子女长期留在家乡或农村,由其他亲戚或祖辈照顾的儿童。

这种家庭结构的出现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包括教育、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留守儿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3. 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

首先,对于留守儿童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综述,了解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然后,设计和分发问卷,收集留守儿童自身、父母、老师和社会工作者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4. 研究结果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综合文献综述的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包括学校设施、师资和教材等方面。

-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焦虑、抑郁和自卑等。

- 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和合作经验。

5. 解决方案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以改善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设施、招聘优秀教师和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应该组织各种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交机会和合作经验。

6. 结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研究结果和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实施措施提供参考。

备注:这是一个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示例,具体内容和结构可根据实际研究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火马冲镇初级中学课题组一、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

辰溪县地处大湘西的腹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出务工人员多。

而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城市的条件限制(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外地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有一定条件限制),导致在量农民工子女成为留守儿童。

我们火马冲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现有教学班级8个,学生319人,绝大多数学生来自火马冲镇的各个山村。

据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儿童262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82.13%。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关爱,在心理上孤独苦闷,在学习上无人问津,在生活的缺少照顾,在安全上没有保障,他们性格略显孤僻、倔强、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冲动易怒,不关心学习,过分贪玩等。

关爱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性格成因的主要因素。

年轻的父母将幼小的他们留给年老体衰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种“隔代教育”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而这种“隔代教育”直接导致关爱教育的缺失,其原因有三:1.受缺乏父慈母爱的影响:“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期间的避风港,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缺乏家庭温暖的人,往往缺乏集体感;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内向、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

“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呵护,如果这些学生不能洁身自爱,很容易变成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的“后进生”。

从我校近年来调查统计的情况看,大部分“后进生”来自这些家庭。

2.受祖辈溺爱的影响:与缺乏父爱母爱正好相反,“留守儿童”又过多地受祖辈的溺爱,走上另一个极端。

由于父母不在家,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教育的责任便落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身上,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这些老一辈人无论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都无法跟上形势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火马冲镇初级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

辰溪县地处大湘西的腹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出务工人员多。

而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城市的条件限制(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外地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有一定条件限制),导致在量农民工子女成为留守儿童。

我们火马冲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现有教学班级8个,学生319人,绝大多数学生来自火马冲镇的各个山村。

据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儿童262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82.13%。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关爱,在心理上孤独苦闷,在学习上无人问津,在生活的缺少照顾,在安全上没有保障,他们性格略显孤僻、倔强、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冲动易怒,不关心学习,过分贪玩等。

关爱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性格成因的主要因素。

年轻的父母将幼小的他们留给年老体衰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种“隔代教育”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而这种“隔代教育”直接导致关爱教育的缺失,其原因有三:
1.受缺乏父慈母爱的影响:“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 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 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期间的避风港, 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缺乏家庭温暖的人, 往往缺乏集体感;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内向、行动粗暴, 缺乏同情心。

“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 缺少父母的呵护, 如果这些学生不能洁身自爱, 很容易变成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的“后进生”。

从我校近年来调查统计的情况看, 大部分“后进生”来自这些家庭。

2.受祖辈溺爱的影响:与缺乏父爱母爱正好相反, “留守儿童”又过多地受祖辈的溺爱, 走上另一个极端。

由于父母不在家, 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 教育的责任便落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身上,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 这些老一辈人无论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 都无法跟上形势的要求。

同时, 由于受“隔代亲”这种传统习惯的影响,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往往都溺爱偏护或不管这些孩子, 就像本地方流行一句话“祖父母只能疼孩子, 不能骂孩子”。

这些留守儿童, 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缺乏约束的小皇帝心理。

据调查显示, 在我校一些留守家庭中,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3.受不成熟“自我认定”的影响:“自我认定”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与评价, 是
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自我认定”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三个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对这三个方面的自我都有一定的看法和评价。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 往往会产生不成熟的“自我认定”。

例如, 我们学校169班有一个女学生由于父母不在家平时少言寡语, 与别人不沟通, 常遭一些调皮同学欺侮, 就以暴制暴, 从此就认定人要比别人凶, 就能比别人出色; 有的女学生学习成绩差, 便认为自己脑子笨; 有些男学生一开口说话就面红耳赤、结结巴巴, 便认为自己表达能力差等等。

又如, 有些同学认为自己的独立能力不如别人, 又由于没有主见, 看不到自己独立能力差的产生原因, 便自我认定自己生来笨手笨脚。

因苦恼、困惑, 造成了自信心的丧失,甚至自暴自弃。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书育人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而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成才,教育工作者都要遵守一个基本的教育规律,那就是关爱教育。

爱是教育的前提,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关爱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去关心爱护他人,尊重理解他人,更好好地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2、《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指出:“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纲要中还要求“重视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

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逐步在大中城市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儿童心理咨询和矫正服务机构。


四、课题界定
农村留守儿童:现在的农村,一些学生的父母双方或单方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到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打工,为家庭的收入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因各种原因留在老家,不能跟随他们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优质教育,只好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者是其他亲戚在一起生活,成为儿童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农村信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亲情的关爱,缺乏家庭的温暖,尤其是缺少父母亲的关爱,缺少父母的呵护,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学习成绩差,生活作风散漫,行为习惯不好,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就是要加强对他们的关爱,给他们温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的合理爱好,让他们走上健康成长之路。

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大家做到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

做到掌握好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

当好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辅导员,情感交流的沟通员,日常行为的监护员,生活起居的管理员和健康成长的指导员。

2、借鉴文献研究法:研究中不定时的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利用文献
资料来研究课题内涵,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增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3、问卷调查研究法: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况,通过问卷测试、走访、座谈等方式掌握一手资料,了解学生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贯彻关爱教育的原则提供依据,促使每位留守儿童都能愉快的学习生活。

4、经验总结法: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以及冷漠性格的形成,和通过我们努力做工作使之转化,对于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要及时总结,以便于我们日后的工作更好的开展。

八、主要措施及步骤
1、加强学习,理论先行。

定期组织本课题组成员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现状,更新观念,明确研究目的,增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班级管理。

结合课题的内容,我们在学校开展班级摸查制,让班主任对本班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做一个全面的登记,并在第一时间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因素进行安抚,让留守儿童在第一时间得到关爱。

3、建立心理辅导咨询中心。

在学校抽出专管德育的心理学教师,专门开设一个心理咨询中心,让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时,能得到及时的开导,让他们能开心的生活、学习。

4、开设心理讲座课。

每学期开展不少于5次的心理讲座课,通过专家们的循循善诱,开启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智,让他在蓝天下和其他儿童一起健康成长。

5、加强课题管理。

按照具体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并及时写出心得笔记。

6、及时做好每次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

定期带课题组教师外出考察和下村了解情况,在回来之后认真讨论总结。

十、预期成果
1、理论性成果
在我们将各种个案总结后,结合我校的实际,写出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论文。

2、研究性成果
将各种调查问卷材料综合,写出调研报告。

3、实际效果
(1)农村留守儿童方面:
①调动我们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都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②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能有意识、有计划地使用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并把这种意识和计划内化为自觉化行为,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己计划、管理好时间;能够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时间,以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

④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真正理解或掌握了所学的内容)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并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2)学校老师方面:
①调动我们学校教师在搞好自己的教学同时,参与到教学科研上来,让老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②为我们学校培养一批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