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1课时)学案

合集下载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一课时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一课时
能力训练点: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懂得气候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
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
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理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成因;知道我国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的典型性及其表现
二、新知探究: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读图分析: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50℃,难怪两地景观相差那样悬殊。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l月平均气温O℃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一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难点
运用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分析气候特征;理解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成因。
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形成脑地图。




思考:除夕之夜,北国的哈尔滨人们冒着严寒,正在观赏冰灯,整座冰灯园就像神话中的水晶宫;而在南国的广州春节迎春花市上,人们手捧五颜六色的鲜花,徜徉在花的海洋,春意浓浓,喜气盈盈……同是春节,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温和景观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设计
题目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课时
1
学校
星火一中
教者
年级
八年
学科
地理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年月日




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正确叙述l月O℃等温线的分布;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通过绘制等温线图、阅读1月、7月平均气温图,使学生提高读图、绘图和分析图表的能力;初步掌握综合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知道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阅读有关图像,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记住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知道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2章第2节《气候》(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2章第2节《气候》(含答案)

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目标导航】1.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2.练习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3.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区的划分依据等,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重难点】读图分析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填空1.我国南北气温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主要是受的影响。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1月0℃等温线大致沿一线分布。

夏季,除了_______等少数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的,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号称我国“三大火炉”指的是、、。

4.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另外,还有一个面积广大的区。

探究:学会阅读等值线图要点:⑴根据图例,读数值,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

⑵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气温变化的幅度。

⑶阅读南北极端气温值,了解具体气温差异。

⑷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和特殊弯曲部分。

2.从图上看出,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沿一线分布,这条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这条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

3.我国1月最高温度出现在附近,最低温度出现在附近,气温相差近。

4.7月我国海口附近气温约为℃,漠河附近气温约为℃,南北温差。

5.夏季,我国最低气温出现在地区,这是由于。

6.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

探究:在图中填写我国的温度带,并标出秦岭—淮河的位置。

探究: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目标导航】1.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2.练习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3.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等,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自主学习】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向递减。

2.我国年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东部大致沿一线分布。

3.一个地方与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根据气候的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地区、地区、地区和地区。

4.我国的农业生产类型:东部地区以为主,西北干旱地区以为主,南方湿润地区以为主,北方地区以为主。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教学设计
强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3.课后作业布置
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的气候现象,如气温、降水、风向等,分析这些现象与季风气候的关系。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季风气候现象有一定的感知,但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和系统归纳。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观察、分析身边的气候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情感态度方面,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把握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我国气候的多样性特点,了解季风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我国分布情况。
2.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方法,能准确判断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3.理解季风形成的原因,分析季风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4.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观察和分析气候数据,提高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季风气候的成因、特点及其对我国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
2.难点:理解季风气候形成机制;掌握气候类型划分方法;分析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南北气温的差异

南北气温的差异

南北气温的差异》说课稿张红梅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的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教材分析在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中,气候与地理学习的所有章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节课“南北气温的差异”体现了气温作为气候最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的重要地位。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是学习“东西干湿的差异” 、“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等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三)教学重点分析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学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的前提和基础。

2一月0 °C 等温线的分布位置一月0 ° C等温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了解0 ° C等温线的分布位置,对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有很大帮助。

3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不同温度带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育理念。

这部分知识的探究既能够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地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息息相关,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分析1对“等温线图”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分析判读能力。

首先,在世界地理课程学习中,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世界气温分布图“,但对“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仍然存在难度。

掌握了等温线图的判读,可以迁移到等降水量图的判读以及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过程中。

其次,因为学生对“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分布大势图”的掌握不牢固,所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判读也是教学的难点。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因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既受我国的纬度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分布的影响,又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仍然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并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掌握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运用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气候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 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影响。

三、教学难点:1. 气候类型分布图的识读。

2.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类型及季风气候的特点。

2. 运用地图分析法,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

3. 实例分析法,让学生感受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我国的气候多样?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讨论交流,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 课堂讲解:(1)讲解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重点讲解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影响。

4. 地图分析:(1)让学生观察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各类气候的分布规律。

(2)运用地图分析法,讲解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5. 实例分析:(1)让学生举例说明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2)分析季风气候对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季风气候的特点。

7. 布置作业:(1)绘制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服装、饮食等方面的变化。

七、课堂互动:1.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

2. 举例说明季风气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教案一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教案一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一江西吉安一中刘林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通过运用丰富的图片和资料突破重点、简化重点,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探究、读图讨论、教师讲解等环节,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首先分析了我国气候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然后就“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特征进行着重分析,最后对我国“气候多样”的特点进行概括、总结。

学生知道了我国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的两大特点,为学习季风打下了基础;通过冬、夏季风活动的示意图及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的地区气温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通过我国多个温度带和干湿区及复杂多样的地形的分析,说明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通过气候对农业的有利条件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课后拓展,让学生自己探究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复杂多样的气候所带来的影响。

(一)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学习的是我国的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阅读材料并进行分析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结合地图识记温度带的名称、分布、作物熟制;四类干湿地区的名称、分布、植被。

3.知道我国气候两大特征;对比了解冬、夏季风的特点;明确各类气候类型在我国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培养学生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气候规律形成与特例出现原因的能力。

2.联系身边的地理景观,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为今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的气候特点,了解外国气候优势和灾害性天气,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描述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能够分析季风对我国的影响,以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区别。

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识别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互联网、图书等资源,收集有关我国气候多样性和季风显著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地理素养。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季风对我国的影响,以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区别。

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气候类型的识别及特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和图表,直观展示季风对我国的影响,以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区别。

3. 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等资源,自主学习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气候多样性及季风显著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对我国的气候有什么了解?季风对我国有什么影响?”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我国气候多样性和季风显著的资料。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讲解季风对我国的影响,以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区别。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气候类型的识别及特点。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并标注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3. 收集有关我国气候多样性和季风显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说课稿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说课稿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说课稿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我是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093班的钟同学。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得地位和作用《气候多样机房呢过显著》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与湖泊三个方面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的干湿差异、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等四方面而展开。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第一节地形地势的延伸,又为以后深入地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奠定了基础,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理解各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

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和降水的分布特点,了解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各地区人民生活的影响。

②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掌握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气候是一种资源,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3、说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教学难点1、有关“等温线图”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分析判读。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有关降水图的分析判读。

二、说教学方法1、说教法作为综合课,本节内容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深刻挖掘教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贯彻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

为此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整理)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整理)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精品教案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1.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预习提示(一)学前准备读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2.15我国国带的划分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读P32阅读材料及其他。

(二)学习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三)学习指导本节课的学习要点是“南北气温的差异”。

气温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之一。

这一部分主要内容有影响气温的要素、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的划分以及气温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时要注意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分析气温分布特点。

同时联系日常生活实际,了解气温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自学一:冬季,我国气温南北读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找描并计算:(1)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及其南北气温的特点1月份0℃等温线沿—一线分布: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以下。

思考探究:此时两地河流会怎样?(2)由1月0℃等温线向南向北气温变化的趋势(3)我国最北端的气温在℃以下,我国南部的气温在℃以上,两地的温差是℃。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由以上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影响因素是自学二:夏季我国南北读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找描并计算:(1)我国最北端气温是℃,我国最南端气温是℃,两地的温差是℃。

(2)夏季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原因是(3)夏季我国最热的地方在,有“”之称;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的初中地理教案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的初中地理教案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的初中地理教案第一章:气候多样性的概念与特征1.1 引言:引入气候多样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气候多样性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解释气候多样性的含义,介绍气候多样性的特征,如温度、降水、季节变化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多样性。

1.4 作业:让学生收集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进行气候多样性的研究。

第二章:季风气候的特点与影响2.1 引言:引入季风气候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季风气候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解释季风气候的特点,如风向、降水、温度等,并介绍季风气候对地区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通过视频资料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4 作业:让学生进行季风气候影响的研究,可以选择一个地区进行深入分析。

第三章:季风气候在中国的分布与影响3.1 引言:引入季风气候在中国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季风气候在中国的特点。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季风气候的分布情况,解释季风气候对中国地区的影响,如农业、水资源等。

3.3 教学活动:通过地图和数据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和影响。

3.4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地区,研究该地区的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第四章:季风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1 引言:引入季风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季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季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衣着、饮食、居住环境等。

4.3 教学活动: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季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4 作业:让学生思考季风气候对当地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章:季风气候与环境保护5.1 引言:引入季风气候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季风气候对环境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解释季风气候对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生态平衡等,并介绍保护季风气候的重要性。

5.3 教学活动:通过视频资料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季风气候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一课时)导学案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一课时)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学会读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从而归纳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特点;2、初步学会分析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3、知道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其依据。

【知识链接】北半球,通常用1月、7月平均气温图代表冬季、夏季平均气温分布图。

【导读指南】在下列问题的引导下,通读课文第31-33页及地理图册第14-15页。

1、读课本P31的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彩笔描绘出1月0°等温线,这条线大致沿什么山脉和河流一线分布?并说出该线南北的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2)我国冬季气温从南向北有什么变化规律?图中漠河与海口的温差至少在多少℃?(3)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4)讨论:上述(3)中得出的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2、读课本P32的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南北大部分地区夏季的平均气温在以上。

(2)我国夏季的低温中心出现在什么地方?(3)归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4)讨论:上述(3)中得出的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3、阅读课本P32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夏季最热的地方是,被称为“”,另外、和被称为我国的三大“火炉”。

4、阅读课文P33内容和图2.15“我国温度带划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

(2)我国由南向北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依次是、、、、。

此外还存在一个。

(3)在图中用彩笔描绘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并说出它们大致经过什么山脉和河流?5、阅读课文P34活动2,体会我国不同温度带下人们不同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训练】1、我国1月0℃等温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都穿过—一线。

2、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服由厚厚的棉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小明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A.从上海到西宁 B.从广州到武汉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3、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我国南北普遍低温 B.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C.夏季我国所有地区普遍高温 D.无论何时,黑龙江的漠河是全国气温最低处4、影响我国气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降水因素5、划分我国温度带的主要依据是()A.日照时间 B.纬度位置C.年平均气温 D.活动积温6、读下图所示的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哈尔滨的是图,表示广州的是图。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第二节气候(2课时)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多媒体展示)下面让我们听听来自全国五个不同地方小朋友的描述,你能猜出他们各自是如何描述的吗?试着帮他们连线。

教师:要想知道自己连得对不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学生:他们家乡的气候类型、特点……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对。

教师:展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请在图中找出五个小朋友家乡的气候类型。

学生:来自吐鲁番的小朋友,她的家乡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漠河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海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五道梁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而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30~41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活动一:教师: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我们如何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呢?下面请阅读漠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结合前面我们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漠河的气温曲线图中,读出当地的最高、最低气温,描述气温的特点。

2.从漠河的降水柱状图中,读出当地最多、最少的降水量月份,描述该地全年降水的特点。

3.综合气温和降水图,说出漠河的气候特点。

4.参考对漠河气候特点的表述,归纳其他三地的气候特点。

5.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他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学生:1.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温暖且短促。

2.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多冬少。

3.漠河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湿润。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东西干湿的差异教学设计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东西干湿的差异教学设计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东西干湿的差异一、教材及学情分析(一) 教材简析《东西干湿的差异》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我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二部分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我国的气候,气候可以通过其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

本节课内容是在上节课教材中,学生已初步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气候的另一组成要素之一—东西干湿的差异,为下面进一步学习我国的气候灾害和气候特征奠定了基础。

所以无论是知识体系上,还是课本上,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生活中的一些自己无法解释的气候现象非常渴望了解。

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及课改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西干湿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2、难点: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三、教法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催化剂”。

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课改的六个环节(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引导点拨、总结归纳、检测提升)进行教学,通过自学质疑、分组讨论、读图分析、观察、启发等方法进行教学,逐步突破重点、难点。

四、学法依据八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结合教材、课标,及课改要求制定学法:1、探究学习: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的地理知识基础,经过探究得出新的知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案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主要干湿地区;我国冬、夏季风的成因和特点;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和原因;记住几条特殊的等降水量线;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形成原因;学会分析阅读等降水量图;学会分析冬、夏季风的形成原因。

(2).培养技能: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学生判读分析季风形成图的技能3、德育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1)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3 ).我国冬夏季风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1). 有关气候图的分析判读。

(包括气温、降水图、有关季风形成图的分析判读。

)(2).温度带、干湿地区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展翅待飞的冰天鹅,还有那昂首欲鸣的冰公鸡、活泼可爱的冰小猫……,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

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

穿着花花绿绿的人们,有的抱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手捧金果灿灿的盆栽柑橘,……,喜气盈盈,流连忘返。

”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教师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板书)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南北气温的差异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讲授新课](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异呢?看书《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图2.13)(读图观察)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国冬季的《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怎样读懂这幅图呢?①搞清图例和气温数值,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学生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②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西干湿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及不利影响。

课时:三课时课型:新授课导入新课:第一课时我们已了解了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降水的空间差异及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

那么,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来看,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气候特征?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它们各有什么优越性呢?同学们带着以上四个问题来学习。

我国气候有哪些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那么,什么是季风?季风与季风气候是一回事吗?学生答后,教师补充小结: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变换而有显著变化的风。

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那么我国的季风气候是如何形成的呢?三、季风气候显著引导学生观察《冬季风的形成图》(图2.19)、《夏季风的形成图》(图2.20),在引导学生回忆或回顾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图上观察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及海洋与大陆气压状况的区别后,进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冬(或夏)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还是从海洋吹向大陆,为什么?学生读图、观察、思考、回答后,教师补充讲述:①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内部纬度较高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吹向低纬的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冬季大陆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热带洋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大陆吹向海洋,从纬度较高的地方吹向纬度较低的地方,使沿途所经地区普遍降温,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这样就形成了干冷的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即冬季风。

可以说,我国南北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小不同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夏季风从低纬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夏季低纬的热带洋面气温相对较低,气压较高;而大陆内部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气温和降水设计说明本节课我们以读图为主线。

读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掌握中国气温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和材料,掌握中国的温度带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4个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掌握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读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和材料,掌握中国的干湿地区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学习目标1.通过读中国气温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并能够简单地分析其成因,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2.通过读图,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理解其对农业生产和自然植被的影响,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读中国气温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2.通过读图,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难点:1.分析气温和降水的成因。

2.理解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农业生产和自然植被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差大于40℃。

学生3: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海南省气温最高,越往北气温越低,漠河市气温最低。

学生4:读图可知,从海南到漠河,等温线基本和纬线的分布一致,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是纬度差异大。

教师点拨: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纬度差异大,冬季风起到加剧的作用。

教师:读图2-23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例,算一算7月平均气温南北温差约为多少。

(2)在图中读出我国最高温和最低温所在地。

(3)读图,总结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4)想一想,夏季南北气温差异不大的原因。

学生1:7月,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的气温约20℃,南方大片区域的气温约28℃,7月平均气温南北温差约为8℃。

学生2:最高温在我国南方地区和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最低温在青藏高原。

教师点拨:读图,我们可以看出高温区在南方地区的范围较大,但从地形、植被和天气状况看,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势低,周围高山环绕,不利于散热,植被稀疏,以荒漠为主,降水量少,天气晴朗;而我国南方地区以丘陵和山地为主,植被覆盖率高, 是我国的三大林区之一,夏季多雨。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初二地理活动单导学案课题: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1课时)班级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学习目标】1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重点难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一)、阅读教材P31图2-13“中国1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用彩笔描出1月0℃等温线,该线大致位于我国的一线,向西南延伸至高原东缘。

2.填写下列城市1月平均气温的范围:漠河,哈尔滨,北京,武汉,拉萨,广州,海口。

3.从海口到漠河,温度大致相差℃,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方温暖,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其主要原因是:。

(二)、读P32“我国7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低),其主要原因是。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征:(青藏高原除外)。

其原因是:。

(三)、我国温度带的划分1.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

在我国,从南向北习惯上划分为A 带、B 带、C 暖温带带、D 带、E 寒温带带和F高原气候区等温度带。

2、读P33图2-15,秦岭-淮河一线,南侧的温度带是,北侧的温度带是。

盐城位于亚热带,作物熟制为;海南全部位于热带,作物熟制为;东北平原位于温度带,作物熟制为。

【小组合作】五个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跟踪练习】1.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B.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C.漠河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2.夏至日,我国下列城市日照时间最长的是( )A.哈尔滨B.广州C.武汉D.北京3.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4.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④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5.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的原因是 ( )①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各地获得的光热普遍增加②台风的影响③夏季北方白昼时数较长,获得光热相对增多④雨带推移的影响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6.以下关于我国气候描述错误的是()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明显C.季风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D.西北地区为高原气候7.盐城的作物熟制是()A.一年一熟 B.一年三熟C.两年三熟 D.一年两熟8.我国热带的主要作物是()A.春小麦 B.大豆C.水稻 D.冬小麦初二地理活动单导学案课题: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2课时)班级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学案人教新课标版一、目标定向: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2、掌握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

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学习重点: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二、限时预习学生看书第一段和读图2、13和2、14,用笔在书上找出答案。

(一)了解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1、用红色笔在图2-4中描出0℃等温线。

2、对比0℃等温线以北和以南的等温线数值,可以看出,越往北,气温数值越(大、小),说明气温越(高、低);相反,越往南,气温越(高、低)。

3、比较下列地区一月的平均气温:哈尔滨:约℃;北京:约℃;武汉:约℃;广州:约℃。

哈尔滨和广州一月平均气温相差约℃。

4、请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归纳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小)。

越往北,纬度位置越(高、低),气温越;越往南,气温越。

(2)冬季,我国最冷的地方在纬度较(高、低)的地区,而陆地最热的地方在纬度较(高、低)的岛。

点拨:第4题联系太阳直射地球的规律和我国南北所处的纬度位置分析。

(二)读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1、比较哈尔滨、广州两地的七月平均气温;哈尔滨:℃以上;广州:℃以上。

2、哈尔滨和广州七月平均气温相差约℃。

由此可见:与冬季比较,我国夏季的南北温差比较(大、小)3、如果小明到乌鲁木齐或西藏的拉萨,情况有什么不同?请分别计算广州与这两个城市的温差各是多少。

乌鲁木齐七月平均气温为℃,与广州的平均气温相差约℃;拉萨七月平均气温约℃,与广州的平均气温相差约℃;4、与冬季比较,说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夏季,除高原外,全国普遍(高、低)温,南北温差(大、小)。

(2)夏季全国最热的地方不在低纬度地区,而是在内陆的盆地;而平均气温最低也不在纬度较高的地区,而是高原。

这说明对夏季气温影响很大。

(三)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划分了5个不同的温度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了解我国的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

【学习重点】
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学习过程】
南北气温的差异
【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
阅读课本P31页内容和图完成:
1、在图2.13中找出0℃等温线,观察这条线大致沿哪座山脉和哪条河流分布。

2、观察图中等温线的疏密,说明气温的变化情况。

3、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差异
读课本P32页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
4、与1月等温线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南北气温极值是多少?
5、7月等温线在何处出现明显弯曲?为什么?
6、根据以上问题,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P33页课文内容和图2.15完成:
7、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8、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
讨论完成P33页活动1、2。

【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
双基训练:
一、选择题
1、以下省区中跨热带和亚热带的有()
①福建②海南③广东④云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影响
B.地势影响
C.洋流影响
D.纬度影响
3、关于我国夏季气温的正确叙述是()
A.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我国纬度最低的曾母暗沙
B.漠河由于纬度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我国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D.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很大
4、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因素
B.降水因素
C.海陆位置因素
D.地形因素
5、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
A.年平均温度
B.无霜期天数
C.生长期天数
D.≥10℃积温
二、综合应用
1、在图中填出数字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
2、②③的分界线大致和冬季℃等温线一致,是
(山脉)河一线。

四、读哈尔滨和广州个月气温曲线图回答:
(1)图是哈尔滨,图是广州。

(2)在1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

(3)在7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这说明我国夏季南北,南北气温相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