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合集下载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步伐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步伐
编 辑 吴 梁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竞争更趋激烈 ,许多国 家都把强化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战略 、把科技创新投入 作为战略性投资,超前部署和发展科学研究前沿的高技术 及其战略产业 ,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规划 ,以增强国家创新
砹 ,趟丽部署和发展料学 冗丽猫的高技术及冥战略严 业 ,实施 国家重大科技规划 ,以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来提升 国际竞争力。
能力 升国际 来提 竞争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 “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 正是党 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审时度势 ,在激烈的
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
记者从科技部了解到 ,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最早 启动于2 0 年。2 0 年,科技部批复启动合肥市作为科技 04 04
国际竞争中高瞻远瞩而提出的。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 为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 、实施循环经济 、构建和 谐社会 、保障可持续发展 、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共服 务 平 台 ,拥有 一批 实 力雄 厚 的创 新型 企业 ,产 生 良好
改委和科技部批准的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 ,第一批的创新 型城 市试点和创新型城市。安徽省在合肥科技创新的基础 上 ,推出 了合 、芜 、蚌 自主创新的实验区 ,这一项得到 了国家各部委的批准。同时科技部也把安徽省列为全国首 批技术创新试点省,通过配套改革来促进高科技成果的转
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城市度量标准为 :技术对外依存度
不 超过 3 % ,科技 进步 对 经济 增长 的贡献 率超 过 7 % ,发 0 0
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肥试点中作开展近五年来 ,在提高自 主创新能 力 、优化 产业结构和加快高新技 术产 业发展等 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新技术产业发
制订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 ,以自主创新统筹经济 、科

2006年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6年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6年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而建立有效互动的国家创新体系要关注区域和城市的创新发展。

一方面城市作为国家和区域的关键单元,在科技,研究以及创新资源等方面的辐射引领和合作共享对区域内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城市创新是国家和区域创新的标杆,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建设。

城市之间的科研辐射与合作是城市科技资源创新与成果产出的动力引擎。

科研辐射能力与创新越发达的城市,其他城市与之进行科研合作的意愿越强,并且越容易捕获城市的科研与创新成果,通过与其合作的方式进行科技资源的吸纳与科研成果的产出,进而推动城市创新的发展。

城市以及城市之间众多的科研合作联系构成了复杂网络,因此研究城市之间科研合作网络的特征对培育城市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日益呈现区域化趋势,掀起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浪潮,城市区域体系日益形成。

科技作为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对城市体系中的经济发展具有关键的推动作用,是推动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建设创新性城市与国家的关键因素,城市作为科技资源流动的区域节点,其科研合作是城市科技资源高效利用与创新增长的有效手段,具有一定的共性和互补性,一方面通过城市间的科研合作利用共性,促进城市间的交流合作,降低科研成本,减少重复研究,推动科技资源共享,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城市间双边或者多边的联合科研可以发挥互补性,互相取长补短,较快的解决科技难题,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

2006年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而建立有效互动的国家创新体系要关注区域和城市的创新发展。

城市创新是国家和区域创新的标杆,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建设,城市作为国家和区域的关键单元,在科技,研究以及创新资源等方面的辐射引领和合作共享对区域内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和途径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和途径

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制约。 我 国加入 WT O后 , 参与 国际竞争 的深 度和 广 度
不断增加 , 发达 国家及其跨 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封 锁也不断加剧。我 国产业创新能力弱 、 关键技术依 赖国外 日益突出, 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 技术大量依靠进 口, 一些西方发达 国家从其 自身的 经济利益和国家战略出发 , 对转让技术持谨慎态度,
党的十六大提 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 目 标, 我国要实现这一 目 , 标 就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 长速 度。随着我 国经 济规模 的不断扩大 , 能源、 资
收稿 日期 :0 6 3 0 20 —0 —1
作者 简 介: 学 明 (92一) 男 , 龙 江哈 尔 滨人 , 邱 17 , 黑 教
J l ,0 6 uy 2 0
S r lN .6 N . ei o 4 o 4 a

科社新 探 ・
建 设 剀 新 型 国 家 的 意 义 和 选 泾
邱 学 明
( 尔滨 职业技术学 院, 哈 哈尔滨 104 ) 500
关键词 : 创新 型 国家; 途径 ; 意义 中图分类号 : 66 1 1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8一 ̄ 10 {06 0 20 )4—05 —0 06 2
尤其对那些关系国家安全或具有巨大市场价值的核 心技术, 更是实行重重限制乃至封锁。目前 , 知识产 权、 技术标准等已经成为我国参与 国际竞争 的巨大 障碍。同时 , 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 主义大国 , 作 我国 的特定 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 的发展模 式, 而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面 对错综复杂 的国际环境 , 我们 只有努力掌握更 多的 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 具备强大的 自主创新能力 , 才 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圃新 育 教
( 三)教学 内容陈 旧、教 学方法简单 、教学 手段单一 。是
束缚 大 学 生 创 新 能 力培 养 的重 要 策略。
( 四) 调 整 教 学 内容 ,改革 教 学 的 方 式 方 法 。
目前 ,我国高校 的课程 和教材相对陈 旧 、观 点落后 、设 置
不合理 ,且与现实脱节 ,不利于创新能力 的培养 。教师 的教学 方式多为灌输式 、教学方 法简单 、教学手段 单一 。当前学 校教
充分重视视学生 自身的主动性 因素 ,引导学生 自我发展 、自我
完善。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 ,大学生的主体性因素包括 :广泛 的兴趣 、爱好 、好奇心甚至是 冒险导 向、敏锐的直觉 、高度的
审美趋向、特殊 的认知技能 ,以及强烈 的自信心。这些 因素通
过系统的引导和训练可能发展 为创新动机 、创新意识和创新 信 心 ,而最终有可能升华为创新能力 。我们应该重视和尊重这些 因素的发展 ,努力为这些 因素发展为创新能力进行 引导和提 供
条件。
有人经过研究发现 ,世界著名的科 学家之所 以成功 ,知识
因素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 的是他们的非智力 因素 ,如兴趣 、爱
好 、信心 、强烈的责任心 、顽强 的意志 、实事求是 的学 风等。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 : “ 没有丝毫兴趣 的强制学 习,将会扼杀 学生探求真理 的欲望。 ”兴趣是学 习的重要 动力 ,兴趣也是创 新 的重要动力 。创新 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而我 国的大学教 育重知识而轻能力这 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几 年前 ,在南京举行的一次国际教育研讨会上 ,美 国西北 理工大学 的校长谢佐齐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 为,中国 目前 的教学方法 培养 出来 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很强 ,但解决具体 问 题的能力较弱 ,特别 明显的是缺少创造性 。同样 ,19 年 ,美 95 籍华人 、诺 贝尔奖 的得主杨振宁先生来华讲学 时也谈 到,在 国 外 ,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 ,学 习成绩都非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doc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doc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背景材料1、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欧中国特色自主创西。

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导未来的方针。

(2)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真正的核心技术、关建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3)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要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

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5)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动。

2、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自主技术创新:中国新世纪发展重大战略

自主技术创新:中国新世纪发展重大战略

自主技术创新:中国新世纪发展重大战略2006年2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全部科技工作的重心,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自主技术创新,是指以原始创新为主进行发明创造,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进行研发和产业化的过程。

自主技术创新不但能够通过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摆脱自身资源限制,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济效益,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而且在尖端技术上的重大自主创新突破,能够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带动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自主技术创新是中国新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

一、自主技术创新是国家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一)自主技术创新能够给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率,但经济质量中等偏下,在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水平方面,与世界大国相差约100年,而且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例如,我国汽车产业,2006年总产量507万辆,其中90%是国外汽车“舶来品”,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占10%。

因为我们技术上缺乏自主创新,这就导致了我国现阶段充其量是制造大国,而非创造大国,是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

以生产大型飞机为例,它不仅可以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样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同时,大型飞机制造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其技术扩散可以广泛延伸至制造业,能有效带动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产业、电子产业、材料产业、发动机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表明,利用飞机技术派生出来的产品销售额比用这种技术制造的航空产品的销售额大15倍。

实践证明,自主技术创新是国家和企业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只有立足自主技术创新,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点思考

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点思考

传统工业社 会的生产 力 以资源 和能源的大
作者 简介: 李惠 国 , ,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 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 , 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研
究。 研究方 向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维普资讯
量消耗为特征 , 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 利润导 向 是 的, 体现为没有出路 的“ 黑色结局” 现代生态社 ; 会的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 以人与 自然 的和 谐为特征 , 是人性 化为导 向的 , 现为生机盎 然 体 的绿色前景。高度重视绿色技术 、 绿色产业 和绿
浅 的认识 。

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和 向经济社会 的全面 渗透 , 使生产力发展呈现出新特点。生产力不仅
表现为物质形态 , 还表现为非物 质形态 , 而且 非 物质形态的生产力迅速发展 , 越来越显示 出巨大 作用。现代生产力质 的飞跃 不仅表现在生 产力 的主观 因素 上, 而且表 现在 生产 力 的客 观 因素 上; 不仅表现在生产力的“ 硬件 ” 因素上 , 而且表 现在生产力 的“ 软件” 因素上 。社会生产力 的要 素结构和作用方式发生 了巨大变化 , 劳动者的智 力因素和生产工具 的“ 软件 ” 因素在生产力 系统 中的地位 日益突出。提高劳动者 的素质 , 促进人
新世纪的科技革命也提 出了严峻的挑 战, 围
绕资源 、 市场 、 技术 、 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 切竞争又集 中于科学技术 和人才 的竞争 , 实 其 质是 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 。谁 的发明创造 多, 谁

掌握的专利多, 谁就掌握 了竞争 的主动权 , 将 就
是胜利者。当今 , 全球 R D投入 中, 国、 & 美 欧盟 、 日本等发达国家 占 8%。在 国际贸易支出方面 , 6

创新无限 发展有道——成都硅宝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无限 发展有道——成都硅宝自主创新之路
新 ,弹性 保持 良好 。
硅宝 投人 大 量人 力物力 ,在不 断推 出建筑 用 不 同 品种硅 酮 密封 胶 的 同时 ,开 始 了难度 较大 的耐 高
温 高强度 照 明用 胶 、汽车 用工 程塑 料件 粘接胶 、制
冷行业耐低 温硅酮密封胶等其它用途新产 品的研
确 立 发展 方 针
坚 持技 术创 新
发 。在 当时 许多 厂家 靠投 一笔 资金 ,挖 一个技 术工
人 ,再降一点售价就可以赚得盆盈钵满的市场环境
下 ,硅宝 的这些 策 略需要 相 当 的勇气 和信心 。 20 0 1年 ,硅 宝 更 是 明 确 了 “ 术 不 断 创 新 、 技 品 质精 益求 精 、服务 及 时有效 ”的发展 方针 ,扎 实 的科 研基 础 、丰厚 的技术 底蕴 、刻苦 的潜心 钻研 结 出 了丰硕 的成 果 。在 20 02年 通 过 了原 国家经 贸 委
人 才和 技 术 是 成 都 硅 宝 的 两 大 优 势 。9 O年 代 末 , 当 “ 宝 ”在幕 墙 行业还 是 一个 硅胶 的小 品牌 硅 时 ,硅宝公 司就聚集 了一批 多年从 事 有机 硅材 料研 发 的专业 人材 ,以硅 酮 密封 胶生 产技 术转 让服 务 和 密 封胶 生产 专 用设 备制 造 闻名 于中 国有 机硅界 。 当硅 宝在 发展之 初 ,着力 推 动硅 酮 密封胶 市场
研 发 出无 污 染 的 硅 酮 石 材 密 封 胶 ,通 过 了 省 级 鉴
集 密封 胶 生产 技术 和专 用设 备 制造 于一 身 的企 业 。
健 全 核 心 团队 完 善 创 新 机 制
企业 发 展 的根本 是 人才 。硅 宝地 处 中 国有机 硅 材 料 工业 的 发 源 地 ,拥 有 得 天 独 厚 的 人 才 资 源 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主备人:江苏省泗阳中学吴士东一、学习目标通过本专题学习,要了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相关论述,从而明确强调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行自主创新的措施,并能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二、高考预测1、命题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对内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则靠的是扩大开放来引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这种“依赖引进”战略,在经济起步阶段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

但是,在经过20 多年的较快发展之后,我们不能再走“技术引进依赖”之路。

首先,由于过度依赖技术引进,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使我国长期处于“低端产品生产国”地位。

其次,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已严重受到“技术瓶颈”的制约。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赖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第三,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无法通过引进得到的。

一个不争的事实,引进的技术永远不是当今最先进的技术,更不是标志一国科技实力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

科技弱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

第四,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并逐步达到这一目标。

这些因素决定自主创新必然成为2006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备考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的知识,把握党和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观点和措施。

高考很有可能通过对数据或具体事例的分析,来考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经济政治意义以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

在备考中,要重视结合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知识,从“为什么”、“怎么样”角度进行准备。

特别强调一点,要注意区分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培养青年学生创新能力三者的差异。

2、命题形式该热点与“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效益”等热点紧密相连,可与其进行综合考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试题及答案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试题及答案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背景材料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6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胡锦涛高度概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四个重要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4、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二)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1.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
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
发展;
3.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
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
发展;
4.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
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
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
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一,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 年比20 0 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一定要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

第二,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

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抓住五个关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抓住五个关键

技术的支持作用。加强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产业化应用全过程的知识产权服务和指导。
其次,企业要勇当自主创新的主角。提高创新意识、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科研 发展,促进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积极地从企业自身发展实践提炼科研课题,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科研方向,使科技开发有的放 矢,减少科研浪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类型企业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大企业要承担自主创新的领军作用,多进行一些原 发性创新,中小企业重点是在与大企业的关键技术配套中,提高学习、消化、吸收能力。
首先,用好现有人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任用人才时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年龄、不唯文凭;要创造有利条件保证广大科技人才人尽 其才、才尽其用,把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要因人制宜、因才施策,给人才以空间、给人才以规矩,使科研人员能够“海 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第二,流失严重。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许多国家不仅把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国家战略,也 把家在人才竞争中不占优势,人才流失严重,北大毕业生的 70%,清华毕业生的80%都流向国外,尤其是1998 ~2003年,清华计算机系竟然没有一名毕业生留在国内。
四是缺创新能力。多数企业创新组织不健全,导致创新能力弱,全国2万多家大中型企业有研发机构的仅占1/4,2/3没有开展 过技术研发活动,很多企业连基本的技术吸收能力都不具备。
五是缺核心技术。绝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技术,特别是自主的核心技术。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只有2000多家,仅占企业总数的万分之三。2006年5月份国资委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及其所属子企业中有50%以上的企 业主要产品及其工艺没有专利技术,40%以上的企业产品没有注册商标。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许多高技术行业的命脉都被 国外公司控制、受制于人。

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

三要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四要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五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有利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分析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销量;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重要力量

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重要力量

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的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要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005年末,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自主创新的重大发展战略,指出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

紧接着中央又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两年来,这一战略得到全国各地的热烈响应,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自主创新成果开始涌现。

2006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由2002年的1.07%上升到1.42%,专利申请授权数同期由13万件上升到近27万件。

但是,应当看到,技术创新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2006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68%的企业尚未建立研发机构,76%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76%,远远低于国际上一般为3%的水平。

绝大多数企业尚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出口轻纺产品中贴牌生产占相当高的比重。

通常讲一类企业卖标准,二类企业卖专利,三类企业卖产品,我们的多数企业仍处于卖产品的阶段。

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许多企业尽管销售额很大,但获利甚微,大部分利润流入外企手中。

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国内投资只能集中投向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而电子信息、精密设备等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主要靠外商投资或进口产品来满足需要,使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遭遇到资源、环境越来越严重的制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面规划 与 部署 , 足新 时期 指导 我 国科学 和技 术发 展 的
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 从现在起到 2 2 0 0年 , 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要以 提升国家竞争力为核心 , 实现以下藁要 目标 : 一是掌
纲领性文件 。 巾央确定, 全面实施 “ 规划纲要 经过 1 , 5年努 力, 2 2 到 0 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建设创 新型国家 , 核心就是把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 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 走出中国特色 自 主创新道路 , 推
遇期 ,坚持以xd 平理论和 “ g,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 中全 五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 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
好发展 ;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贯
会精神 ,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组织实施 国家中长
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0 62 2 年) ( 2 0 —0 0 以下 简称 规划纲要 ) ,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建设 创新型 国家 ,特作如下决定。
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营造更加 良好 的环境 , 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 的主 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 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 体。 鼓励 国有大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
研究开发投 入,努力形成一批集研究开发、 设计、制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 。 五是重大疾病 防治水平 著提高 , 新药创制和关键医 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 ,全面提升产业发展 的技术能
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 的装备制造 业和信息产业核 心技术 , 使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
行列 。 二是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 促进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 高, 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三

增强中国电信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增强中国电信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维普资讯
0 0 l 。_ l ¨ l ; 。


◇喻文学 四川 省广 安市 电信分公 司
‘ 一

¨ =


≯ ≮
l l I _ 、
党 的 略 的重 大课 题 。 出 ,要 把增 强 自主创 新 能 力作 为 国家 战略 ,致 力 于建 设 创 新 型 国

需要 解 决好9 系统 更 新换 代 的难 贯彻 落 实科 学 发 展观 、全 面建 设 弱 7
由于 历史 的原 因 , 电信 的企 业 题 ,需 要 基于 IS 的规 划 要 求对 小康 社 会 、构建 社 会 主义 和谐 社 信 息 化水 平 难 以满 足 目前 市 场 竞 TP

“ 停息r 络” 厢 一…
266 6 3 0 年 月第 期 o
维普资讯
而 技术 标 准 制定 ,与 国内主 要 电信 务业 . 创新 的本 质 是变 革 。从这
具体 地 讲 。能 否 大幅 度 提 高
运 营企 业 、设 备 制 造企 业 进 行 合 个 角度 讲 ,中 国 电信 在 国 内运 营 自主创 新 能 力 ,将 直接 影 响 以下
C M系统进 行规 范 , R 在进 行 I A 试 会 和建 设创 新 型 国家 的 迫切 需 要 争 和 客 户服 务 的需 求
为 了提 升 和 点 地 区数 据 模 型 形 成 的 基 础 和必然选 择 。 电信企业 作 为国家信 电 信 企 业 信 息 化 水 平 和 支 撑 能
中 国 电信发 展 实 际 , 者认 为 , 笔 自
主 创新 的内涵应 该 包括 四方 面 。

是 加 强 原 始性 创 新 。重 视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大学的使命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大学的使命
的关 键 , 是 调 整产 业 结 构 , 也 转变 经 济增 长 方 式 的 中 心 环 节 。
型国家就 是以科技创新 为国家基 本战略 ,科技创新能力强 ,
科技竞争优势突出的国家:
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 , 特别 是 自主刨新能力 , 建设创 新型
国家 , 实 现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发 展 目标 的 根本 保 证 。面 对 是
文 化 创 新 , 育 建设 创 新 文 化 ; 强 基 础 研 究 , 进 知 识 创 新 ; 行产 学研 结合 , 进 成 果 转 化 和 技 术 创 新 ; 动 制 度 培 加 推 实 促 推
创新 , ,Ea策提供思想支持; 为. t 提高教育质量 , 培育创新人才 实施素质教 育, 大学完成使命 的关键; 是 [ 关键词] 大学; 使命; 创新型国家建设 ; 素质教育
[ 中图分类号] 4 . G6 92 [ 献标 识码 ] 文 A [ 文章编号] 0 2 7 0 (0 6 1 — 0 6 0 1 0 — 4 8 2 五中 、 六中全会作 出了建设创 新型 国家的 战 略决策 , 明确指 出: 自主创新是提升科 技水平和经济竞 争力 “
后 虽然 也有 了 上市 的股 份公 司 , 东部 比较 起来 差距 相 当大 。 但与 在 产业 结构 调整 方 面虽然 近些年 做 出了很 大努 力 ,取 得 了总 体 上 按 比例发 展 的显著 成效 ,但上述 内在 的深层 次 问题 并 没有 得 到 完全解 决 , 尚需付 出艰苦 的努力 :

创 新 型 国 家 建 设 中 大 学 的 使 命
具 有 重 大影 响 的科 学 技 术成 果 , 入 创 新 型 国 家 的行 列 [] 进 2
推动科 技创新 , 建设创 新型 国家 , 必须构建 形成 功能有 效 的国家创新体系 :大学是 国家创新体 系的重要主体 。国际 经验表 明, 在推动科技创新 中, 大学扮演着重要角色 , 特别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为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20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后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务院组织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刨新型国家。

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坚持之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中,再次发出号召,并把这作为在今后15年中,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令、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国家战略: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中发[2006)4号文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四务院对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策略进行全面反思和基础上,在关键时期重要时刻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我国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它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增强自土创新能力,不仅是科技界的事,甚至也不仅是产业畀的事,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们的国家战略。

因此,是关系我国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每个社会组织和每个公民的久事。

作为国家战略,要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去。

一,必须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寓水平创新人才
增强白主创新能力,是关系国家前逮、民族命运的人事,因此,必须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使人人以推动自主创新为己任。

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数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在这个基础上培养造就出大量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使他们成为我同自主创新事业的不竭的源泉。

二,要形废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土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管理科技事业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科技开发计划。

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紊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什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
三,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理沦是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的本质认识,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引。

科技创新事业才能够少走弯路。

获得健康发展。

而理论创新是制度创籍的前提,只有在理沦上破除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认识上的突破,才可能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为科技创新扫清道路因此,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是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
四,要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创新型国家、是建立在全面建成创新型地区、创新型产业和创新型行业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贯彻剖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去;科研和生产部门,要积极椎动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闰防科技部门,要把科技强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为击斗目标;财歧金融部门要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积极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为不同类贝、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教育部门,要为科技创新坫养人才特别是科技尖端人才;文化部门要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大力提高伞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总之,要把这个奋斗目标,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中去,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当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逐渐开花结果的过程。

因此,我们既要有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的决心,也要有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的恒心,例如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上仟。

我们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逐步培育出—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舵力、拥有白宁知识产权的企业。

而我国广大企业家要增强民族自信,树立世界眼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总之,通过全党全国和全体人民的不懈努力,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轨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