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壮传统工艺及其传承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黑衣壮医药知识传承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黑衣壮医药知识传承调查第一节黑衣壮简介黑衣壮是壮族的一支,主要居住在广西边陲那坡县。
那坡壮族可分为布壮、布央、布峒、布农、布税、布依、布嗷、布省、布决、布拥、隆安、左州等12 个族群,其中的布壮即为黑衣壮。
黑衣壮居住的地理环境多为大山环绕的石山区,多以牛耕农业为主。
由于受其生活环境和习惯的影响,使得黑衣壮的文化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传统形态,故被认为是壮族中保留民族特色最完整的支系,素有壮族“活化石”之称。
无论是在语言、服饰、建筑还是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黑衣壮与其他壮族族群有着共同之处,但又有着其独特的地方。
第二节壮族医药发展概况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壮医壮药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远古时期便萌发了壮医壮药,居住在广西地区的壮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和繁衍,便积累了与疾病做斗争的一些有效方法和药物。
壮族地区也曾流传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到秦汉时期壮药种类已相当丰富,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40 余种。
当时的岭南越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瘴气经验。
唐代以后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并渗透汉医学的壮族医学,壮医方剂学也初见雏形。
在唐宋时期的方书中收录了一部分岭南的解毒、治瘴气药方。
在医书分类中出现了“岭南方”,标志着包括壮族医药在内的南方少数民族医药在祖国传统医药学中的明确地位。
明清时期,是壮医壮药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壮医壮药除了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广西各地方志有记载外,尚开办有地方医药教育,出现了不少壮族医药家,并办有一些慈善机构,志在救助孤寡老人及贫病无钱求诊者。
广西隆林、贵县、沂城、靖西等地均开办有规模较大的药市,带动了当地经济和壮医壮药的发展。
纵观古代壮医壮药的发展,即使没有文字记载但通过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有大量的壮族医药秘方验方,从而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广西黑衣壮服饰文化的传承调查分析
广西黑衣壮服饰文化的传承调查分析作者:张恒聪梁少梅谭姗姗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03期[摘;要]广西黑衣壮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
但黑衣壮服饰文化也遭受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在传承上也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坎坷,造成今天黑衣壮传统服饰的衰落。
文章通过对黑衣壮服饰传承的调查分析,总结出黑衣壮服饰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各个群体对黑衣壮服饰文化的了解程度和现阶段服饰传承的保护,使壮族服饰文化更好地展现在人们的眼球,焕发黑衣壮服饰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黑衣壮;服饰文化;传承;调查壮族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而黑衣壮服饰文化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
在延续壮族文化的远途中传承更是任重道远的使命,黑衣壮服饰文化也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它的服饰特点、内涵与灵魂经历过跨过高山,越过艰难险阻才延续至今,它的制作工艺仅承接在老一辈的黑衣壮族,黑衣壮服饰文化得以存活。
而剩下零星般的文化点滴,需要的是新生代的传承力量为其注入生命力。
黑衣壮服饰文化是壮族文化的一部分,在其传承的道路上笔者希望能付出一点绵薄之力。
2.1 黑衣壮服饰介绍黑衣壮是壮族其中的一个分支,但他们并不自称黑衣壮,而自称“布敏”。
之所以被称为黑衣壮,是因为黑衣壮服饰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色彩独特,在他们的服饰文化中,他们以“黑”为美,不论男女服饰都是同一色调。
在那坡县黑衣壮的村子里,黑色代表着高贵、庄重和典雅,所以黑,是他们的主色调。
黑衣壮的服饰大多讲究实用性,黑衣壮男性服饰较为简单朴素,主要是黑色头巾、对襟上衣与宽裤脚,而鞋与裤子是相配的,款式较为简约。
在佩饰方面上,男性黑衣壮是没有什么佩饰的,但偶尔会有男性黑衣壮在腰上系上一条红色布条腰带,用当地人民的话来说,系上红色腰带是有“驱鬼赶邪”的作用。
与男性服饰不同的是,女性服饰中上衣通常是由7个红色的纽带系着,衣角向上收拢,衣尾刚好与裙摆相接,下身穿的是长筒裤,在裤外套上百褶裙,胸前佩戴银饰,脚穿黑色平头布鞋或者绣花鞋,袖口、衣领、裙摆和襟边都有彩色布边,头花用来盘定长发。
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文化特点探析
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文化特点探析广西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而广西那坡地区则是壮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独特而丰富的黑衣壮音乐文化,这是一种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并代代传承的音乐形式。
本文将就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的文化特点进行深入探索,以期通过对这一独特音乐文化的研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民间文化遗产。
一、历史渊源黑衣壮音乐起源于广西那坡地区的壮族传统乐曲,其历史可追溯至宋、元时期。
据了解,公元960年前后,广西壮族先民在拓荒过程中与水部四夷结合,形成了黑寨壮乐。
壮族祖先用竹子做的唢呐、锣鼓等乐器,演奏一种急促而豪放的音乐,这种音乐包含了壮族先民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自由的情感。
后来,随着时代的演变,黑衣壮音乐不断吸收外来音乐元素,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并传承至今。
二、表演形式黑衣壮音乐的表演形式多样,一般包括合奏、独奏和小组奏。
在合奏方面,通常由多名乐手一起表演,配以锣鼓、唢呐等乐器,音乐热烈欢快,充满了朴实而豪放的乡土气息。
而独奏则是由单个乐手演奏,以展现其个人技艺和情感表达。
小组奏则是两至三名乐手组成的小型合奏,表现出更为细腻和富有张力的音乐形式。
三、音乐特色1.独特的音色黑衣壮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色而著称,其中的唢呐、锣鼓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
唢呐是一种由竹制成的吹奏乐器,其音色雄浑激越,富有悠扬而深情的韵味。
而锣鼓则是由青铜制成,敲击时发出浑厚有力的声音,使整个乐曲更具气势和震撼力。
2.朴实的旋律黑衣壮音乐的旋律朴实而不失豪放,多以激昂的绳舞、柳阳舞等形式为伴奏,旋律多呈现出连绵起伏的音调,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展现出了壮族人民朴实、热情的生活情感。
3.浓厚的乡土气息黑衣壮音乐承载了广西那坡地区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其音乐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的熏陶,与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黑衣壮音乐在表现出豪放激昂的也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使得音乐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黑衣壮服饰工艺传承和保护研究_黄艳梅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12No.7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审美文化,而这种文化最直接的载体之一就是服饰,服饰还是民族审美时尚、审美趣味的重要象征标志。
黑衣壮不仅是壮族最具特点和内涵的服饰,也是民族服饰中保留最传统、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
黑衣壮服饰文化被誉为壮族文化的“活化石”,黑衣壮“以黑为美”的独特审美为黑衣壮带来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黑衣壮是充满魅力的、多姿多彩的族群。
黑衣壮服饰不仅是黑衣壮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独具特色的款式风格、独特而神秘的审美、精致的染织工艺以及悠久的历史成为世代相传的传统。
因此,只有对黑衣壮服饰工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黑衣壮民族服饰传统工艺。
一黑衣壮服饰工艺1黑衣壮服饰的发源地及文化背景黑衣壮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那坡县,是壮族的一个分支,那坡县主要位于中国西南部边陲。
黑衣壮之所以古老、神秘主要是由于其祖先在宋代时候,在广西爆发了由侬智高领导的农民起义,这些起义由于被封建势力打压终于失败了。
后来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及家属进行打压和大肆绞杀,使许多壮族人们为了生存举家逃到深山老林,并且世代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使得古老的黑衣壮传统文化、习尚沿袭至今。
由于黑衣状族际关系的地位和身份比较低微,常遭外族侵略,从而形成了为标记穿黑衣服饰的传统,产生了这种“以黑为美”的审美倾向、服饰文化和工艺。
黑衣壮这种独特的服饰文化的形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很古老以前,黑衣壮民族的祖先侬老发在带兵抵抗外来入侵者的战争中不幸受伤,在隐退到一处密林中时,他碰见一片青绿色的野生蓝靛地,便采摘一些蓝靛放在伤口上,马上使伤口消肿止痛,他很快就恢复健康,并击退了来侵的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保卫了自己的家乡。
于是,这位头人就把野生蓝靛当着逢凶化吉的神物来纪念,号召全族人一律穿上用野生蓝靛染制的黑布服装。
近几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随着东盟博览会在广西的不断深入、广西民歌节品牌的效应以及黑衣壮在东盟和民歌节上的精彩表现,人们逐渐熟悉这古老而神秘的族群———黑衣壮,一些黑衣壮的族人渐渐走出了大山,接触外面文明的世界,使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
黑衣壮服饰的特征与传承研究
摆百褶裙。 上衣为无领或小立领右衽斜襟和交领斜襟式( 有时外面还套穿一件黑色对襟衣 , 一般有七颗红布 条纽 扣) 衫 , 袖较 窄 。衣短 至肚 脐 , 黑 衣 刚好接 着裙 头 , 下摆 两角 上 收 , 凸弧 形 , 衣 呈 左右 开衩 , 衣领 、 在 胸前 、
袖 口、 摆 、 边等 处分别 嵌 饰细条 彩 色布边 。下身 则穿 黑色 大筒 长裤 , 下 襟 无裤 头 , 前后 之分 , 无 穿时 裤头处 用 布 带来绑 。 裤外再 套上 百褶 黑裙 , 裙脚 捆 三条边 , 折起 插在 裙裤 头 中( 图 1见 图 2 。 在黑 衣壮 妇女更 常 见 、 )现 穿 的上衣 为蓝 、 、 青 紫右斜 襟衣 , 领绣有 各 种 图案 的花 纹 , 前绣 花 , 袖也 有彩 线条绕 缝 。裤 子 为黑色 长 衣 胸 衣 筒裤 , 不再 外套 裙子 ( 图 3 。黑 衣壮 妇女 的围裙又 宽又 长 , 以 围绕周 身 , 底垂挂 到小 腿下 部 。 见 ) 可 裙
包 住头 部 为宜 , 2 3寸 , 发 际将 发髻 包 住 , 宽 ~ 沿 以能 稳插 各 种头 饰 ; 一条 是 长约 9尺 、 6寸 的黑 布条 , 另 宽 戴 时 , 围在 头上 绕 一 圈 , 将黑 布 条 翻折 后摆 成 大棱 形 的 图样 , 先 再 罩在 整个 头上 , 头 巾 的两端 分别 垂 挂 到双 让
[ 摘
要 ]黑衣壮服饰是黑衣壮 族群 的文化标 志之 一, 在现代社会里 出现 了衰落与蜕变的趋势。通
过对黑衣壮服饰 的实地调查 , 究黑衣壮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 的境遇 , 研 分析 影响其传承 的因素 , 探
索在现代语境下 民族优秀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 径。 [ 关键词 】黑衣壮 ; 服饰 文化 ; 现代境 遇; 传承保护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广西黑衣壮服饰是中国传统壮族服饰的代表之一,多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面对现代社会的冲击和传统文化的衰退,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逐渐减少,造成了手工艺人的数量减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年轻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比如提供就业机会和补贴,鼓励年轻人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创作和生产。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传统服饰逐渐被现代服装所取代,导致传统服饰市场需求减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创新设计和与时俱进的方式来推广传统服饰。
可以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设计出适合现代人喜好的服饰款式。
可以通过举办时装秀、展览等活动,增加传统服饰的曝光度和吸引力。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面临着材料和工艺技术缺失的问题。
由于现代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一些传统材料和工艺技术已经失传或面临严重衰退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技术研发和材料创新来改进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
可以引入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
可以建立传统手工艺材料研究和保护中心,收集、保存和研究传统材料和工艺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面临着知识传承和继承人培养的问题。
由于传统手工艺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传承和培养合格的继承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传统手工艺师傅传承制度和学徒制度,将传统技艺传授给学徒,实现知识的传承和技术的继承。
可以加强传统手工艺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可和支持。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面临着人才流失、市场需求不足、材料和工艺技术缺失以及知识传承和继承人培养的问题。
黑衣壮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黑衣壮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关键词】黑衣壮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分支,因从头到脚穿戴一袭黑色服饰而得名,在饮食起居、服饰装束、山歌舞蹈、礼仪节日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被人类学家称为壮族的“活化石”。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有人口约20万,其中约有5万黑衣壮,主要分布于大石山区。
“黑枪舞”和“陀螺”是黑衣壮集民族性、原创性、健身性、表演性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黑衣壮民族传统体育,笔者对“黑枪舞”和“陀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承和发展“黑枪舞”和“陀螺”的对策。
一、黑衣壮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黑枪舞”与黑衣壮的生活环境、生产特点、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源于古代的部落战争。
黑衣壮人民为了抵御异族部落的入侵,英勇奋战,最后取得胜利,人们舞动黑枪尽情庆祝,跳起“黑枪舞”来迎接胜利凯旋的勇士。
“黑枪舞”具有很强的健身性。
以那坡县吞力屯的“黑枪舞”为例,人们在密集而欢快的鼓点伴奏下尽情舞动,依次是进场、原地舞枪、变换阵形,时而排成“一”字,时而排成“8”字,手中的“黑枪”上下翻飞,健身效果不言而喻。
当代的“黑枪舞”既保存了传统的元素,又加入了不少现代成分,不断地传承、变迁、融合,并发展成为一个民族传统艺术和体育相结合的项目。
但是,如今会跳“黑枪舞”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往往只在重大节日中才跳“黑枪舞”,在一些旅游景点中也有“黑枪舞”表演。
推广和普及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难度较大。
过去,“陀螺”是非常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民间,“陀螺”比赛是人们非常热衷的赛事。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陀螺”逐渐销声匿迹。
当前,“陀螺”在校园内偶有发展,而在一些大城市的广场上也开始出现人们打“陀螺”的身影,但这项运动尚未得到普及和推广。
二、传承和发展“黑枪舞”“陀螺”的对策为什么“黑枪舞”和“陀螺”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和发展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快速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使人们忽略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广西黑衣壮服饰是广西壮族民间传统服饰中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
研究黑衣壮服饰传承的背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还可以为未来的传承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随着文化多样性的重视和传统文化保护的提倡,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日益凸显,急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寻求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就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传承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指导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广西黑衣壮服饰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引起社会对传统服饰传承的关注,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为相关部门和组织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传承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终目的是推动广西黑衣壮服饰的传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广西黑衣壮服饰是壮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文化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黑衣壮服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面临着失传和消亡的风险。
对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其传承现状,把握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措施。
传承广西黑衣壮服饰不仅是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通过研究传承问题并提出对策,有助于促进广西黑衣壮服饰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实现文化传承的更好发展。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广西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而其传统服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黑衣壮服是壮族传统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变迁,广西黑衣壮服的传承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材料供应不足、技艺传承不易、市场需求下降等。
有必要对广西黑衣壮服饰的传承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的问题1. 材料供应不足广西黑衣壮服的制作需要用到丝绸、棉布等特定的材料,而这些材料的供应不足成为了一大难题。
由于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普及,传统的手工织布技术逐渐衰落,而传统的原料生产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这导致了广西黑衣壮服的传统材料供应不足,影响了其制作工艺和质量。
2. 技艺传承不易制作广西黑衣壮服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和织工,而这些技艺的传承并不容易。
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传统手工艺,而更倾向于选择现代化的职业,导致了黑衣壮服制作技艺的传承困难。
一些老工匠的辞世也使得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面临了挑战。
3. 市场需求下降由于现代服饰的普及和新式服饰的不断涌现,传统的黑衣壮服的市场需求逐渐下降。
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时尚新颖的服装,而传统的黑衣壮服显得过时和保守,这导致了黑衣壮服的市场需求下降,制作和销售业务不景气。
二、对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问题的对策研究1. 挖掘传统材料资源针对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挖掘传统的丝绸和棉布资源,进行资源保护和开发,保障传统材料的供应。
可以借助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投入,培训和扶持一批专门从事丝绸和棉纺织的从业者,以保障传统材料的供应。
2. 加强技艺传承为了解决技艺传承不易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手工艺人才培训基地,对年轻人进行技艺传承和培训。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平台、手机应用等,为传统手工艺制作制订标准工艺和资料,以促进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3. 引导市场需求针对市场需求下降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宣传和推广活动,挖掘和塑造黑衣壮服在当下时尚潮流中的地位,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黑衣壮服的爱好者行列中。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通过对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传统技艺逐渐失传和市场需求逐渐减少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文化传承教育和拓展市场渠道和宣传作为对策。
加强文化传承教育可以提升传统技艺的传承力度,拓展市场渠道和宣传可以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
结论指出,只有通过有效的对策措施,才能促进广西黑衣壮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未来展望则是希望广西黑衣壮服饰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承,为当地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关键词】广西,黑衣壮服,传承,存在问题,对策研究,文化传承教育,市场需求,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广西黑衣壮服饰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传统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广西黑衣壮服饰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传统技艺逐渐失传,市场需求逐渐减少,使得广西黑衣壮服饰的传统魅力逐渐被淡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广西黑衣壮服饰文化,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和提出有效的对策。
本文旨在对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广西黑衣壮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的探讨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广西黑衣壮服饰文化传承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以推动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传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引起社会对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问题的关注,加强对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本研究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促进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传承现状的深入分析和对策的提出,希望能够为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推动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积极成果。
2. 正文2.1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现状分析广西黑衣壮服饰是广西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工艺。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广西黑衣壮服饰作为广西壮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一些问题,如传承人减少、技艺落后、市场需求不足等,影响了其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有必要对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一、传承人减少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导致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人减少的问题。
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降低,对于传统手工艺的接受度不高,更多地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流行的服饰。
这导致了传承人的逐渐减少,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对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举办宣传展览、培训班等活动,提高年轻人对广西黑衣壮服饰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激发他们参与传承的热情。
要加强与学校、社区等机构的合作,将广西黑衣壮服饰传统文化纳入教育体系,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技艺。
二、技艺落后的问题广西黑衣壮服饰的制作技艺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传承人的技艺往往只传给家人或亲戚,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传授。
传承人之间的交流有限,技艺停留在传承者的个人水平,并没有得到更新和改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建立广西黑衣壮服饰的传统技艺学习和交流平台。
可以组织传承人进行技艺的展示和演示,并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和评判,提高技艺水平。
建立技艺传授的机制,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推动传统技艺的发展和创新。
三、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广西黑衣壮服饰在市场上的需求逐渐减少。
现代人对于时尚和快速消费的需求更高,而传统的黑衣壮服饰在设计上相对保守,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
为了增加市场需求,应该进行产品设计和宣传的创新。
可以将广西黑衣壮服饰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打造新颖、时尚的服饰款式,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要加强对广西黑衣壮服饰文化内涵的宣传,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广西黑衣壮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壮族文化密不可分。
黑衣壮服饰融合了壮族的历史、文化、民俗和艺术特色,代表了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黑衣壮服饰的传承存在一些问题,如材料不易获得、技艺难以传承、市场需求不足等,这些问题对黑衣壮服饰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材料不易获得:黑衣壮服饰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是野生动植物,如鹿皮、野猪毛等,这些材料数量有限,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很难获得。
一些工艺人员只能使用比较次的材料,导致制作出的产品质量不高,无法达到传统的标准。
2.技艺难以传承:黑衣壮服饰是几代壮族人口口相传的技艺,涉及到设计、染色、刺绣、缝合等多种工艺。
由于现代生活的影响,一些壮族年轻人们没有了学习和传承的兴趣。
同时,在传承过程中,传统技艺未能得到完整地保护和传承,导致像染色、纺织等传统手工艺逐渐消失。
3.市场需求不足:黑衣壮服饰是一种传统的文物,与现代都市的速度和节奏不相符。
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服装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黑衣壮服饰的市场需求降低了。
二、对策与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可进行如下对策和建议:1.加强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与推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强对黑衣壮族服装关键工艺技术的考察、保护和推广,保证其完整的传承和传统技艺的完整性。
2.创新黑衣壮服饰设计和加强市场开发。
保留黑衣壮服饰传统的元素,将其与现代时尚融合,加强对服饰设计的创新,满足不同阶层的人们的需求。
同时,鼓励民众购买和传承黑衣壮服饰,开拓市场空间。
3.促进黑衣壮服饰的材料绿色化。
要加强对需要采取的动植物材料保护的研究,以及通过对定期性的材料收集,并且培养壮族村民采取联合保护、自发种植的方式,使采取和使用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的制品时积极地保护和与之共享的原则。
4.提高对黑衣壮服饰的宣传普及,加强文化教育。
通过媒体的推广和宣传、组织文化交流、举办黑衣壮族服装文化节、开展交流探讨等途径,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和认识黑衣壮服饰,增强广大群众对壮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认同。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广西壮族民间传统服饰(黑衣壮服饰)是广西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这一传统服饰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材料和技艺不足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相关的传统材料和技艺并未得到充分传承和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相关传统材料和技艺的调查和研究,鼓励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参与,以拓宽传承渠道。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穿着传统服饰。
如何创新黑衣壮服饰的设计,提高其时尚性和可穿性,吸引更多人的兴趣和参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可以加强与时尚设计师和时尚品牌的合作,推出更具现代感和个性化的黑衣壮服饰,以满足市场需求。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
传承这一传统服饰需要专业的技艺和知识,但目前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对不足。
应加强相关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可以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并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进黑衣壮服饰传承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宣传推广不足的问题。
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很多人对这一传统服饰知之甚少。
应加强相关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各类媒体和展览活动,向公众普及黑衣壮服饰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高人们的认知度和兴趣。
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线上宣传推广,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
通过加强对传统材料和技艺的研究,创新设计,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文化特点探析
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文化特点探析广西那坡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县,位于广西北部,境内主要居住着壮族人。
黑衣壮音乐是该地区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传统和艺术内涵。
本文将对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的文化特点进行探析。
1. 历史渊源:黑衣壮音乐是广西那坡地区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起源于明代。
据传,明朝末年,广西各地纷纷抵抗倭寇入侵。
那坡地区的壮族人民以黑衣包头巾的形式结成保卫家乡的义勇队伍,他们在战斗中发出独特的呐喊声,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形式。
这种音乐形式后来被称为“黑衣壮”。
2. 表演形式: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通常以合唱形式进行演出,由一群壮族男子穿着黑衣、戴着黑巾,排成一字形或弧形,齐声高歌。
演唱过程中,他们以特定的节奏、音调和技巧进行变化,形成独特的音乐效果。
演唱者还会进行跳跃、扭动身体等肢体动作,增加表演的视觉效果。
3. 歌曲内容: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的歌曲内容主要描绘了壮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
这些歌曲通常以壮族语演唱,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对爱情的赞美等。
歌曲中融入了丰富的壮族文化元素,并以富有感情的歌唱方式表达出来。
4. 音乐特点: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的音乐特点鲜明独特。
它采用了独特的音调和节奏,常常以高昂豪迈的方式表达出壮族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
歌唱形式中融入了丰富的装饰音乐和技巧,如颤音、滑音等,使歌唱更具变化和表现力。
黑衣壮音乐还注重合唱的和声效果,演唱者通过合理的编排和组织,形成悠扬高亢的音乐效果。
5. 文化传承:广西那坡地区的黑衣壮音乐是壮族人民的重要文化遗产,代表了他们的传统和价值观念。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当地政府和文化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设立了专门的艺术团队,培养和选拔优秀的黑衣壮音乐演唱者;组织举办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黑衣壮音乐;将黑衣壮音乐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
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作为该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和音乐特点。
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文化特点探析
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文化特点探析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是中国的重要音乐形式之一,它传承了广西壮族的民间音乐特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通过对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的探析,探讨其文化特点和艺术特色。
一、黑衣壮音乐起源和发展黑衣壮音乐起源于广西那坡县,是当地壮族人民的传统民间音乐形式。
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代,起初是壮族抗击外侵的一种战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表述壮族生活和情感的民间音乐。
在历史长河中,黑衣壮音乐一直扮演着宗族仪式和社会联系的重要角色。
二、黑衣壮音乐的表演形式黑衣壮音乐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独唱、合唱、对唱、哼唱等形式。
表演者通常身穿黑色衣服,头戴红帽子,手持铜鼓或银板,伴以鼓乐和舞蹈,形成独特的音乐画面。
在表演过程中,歌者通过高亢的喉音和激情四溢的唱腔,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使观众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
三、黑衣壮音乐的艺术特色1. 独特的音乐形式:黑衣壮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而闻名。
它的音域宽广,唱腔独特,旋律跌宕起伏,节奏明快有力,富有激越的节奏感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力。
这些特点使得黑衣壮音乐独具魅力,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听觉冲击。
2. 丰富的歌曲内容:黑衣壮音乐的歌曲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描绘壮族生活的歌曲,如《牧童之歌》、《田家歌》等,也有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歌曲,如《孝心歌》、《劳动歌》等。
这些歌曲既展现了广西那坡地区的丰富文化内涵,又表达了壮族人民的情感和态度。
3. 独特的服饰和舞蹈:黑衣壮音乐的表演者通常身穿黑色衣服,头戴红帽子,这种服饰不仅体现了壮族人民的传统文化,还给人以庄重和神秘的感觉。
在表演过程中,歌者常常伴以独特的舞蹈动作,如奔跑、旋转、踢踏等,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
四、黑衣壮音乐的文化内涵黑衣壮音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通过对黑衣壮音乐的演唱和聆听,人们可以感受到壮族人民勇敢、朴实、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到他们对家族和社会的深厚情感和热爱。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黑衣壮“黑”服饰文化的解释性研究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黑衣壮“黑”服饰文化的解释性研究引言黑衣壮“黑”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人们特有的审美观念,还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服饰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角度解释黑衣壮“黑”服饰文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黑衣壮“黑”服饰的起源黑衣壮“黑”服饰在中国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封建社会。
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常常穿着黑色的服饰,以示其身份和地位。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黑色代表着权威和威严,因此黑衣壮“黑”服饰成为了文人士大夫们的专属服饰。
古代社会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场合需要穿着黑衣,比如丧礼和祭祀等。
古代中国人对黑色的认知中充满了敬畏和仪式感。
二、黑色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象征意义黑色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生命的起源和生命力的宏伟,还象征着神性和神秘。
在《易经》中,黑色被称为“坤”,它象征着万物的生生不息和生命的延续。
在儒家思想中,黑色被视为一种庄重和沉稳的象征,代表了文明和秩序。
在道家思想中,黑色则被视为一种超越时空的象征,代表了神秘和宇宙的无限。
黑色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着十分丰富和深刻的象征内涵,它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思想。
三、黑衣壮“黑”服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黑衣壮“黑”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文人士大夫的专属服饰,黑衣壮“黑”服饰承载了中国古代文明和道德的精髓,成为了中国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符号。
黑衣壮“黑”服饰在中国文化中还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它在中国古代的丧礼和祭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场合中,黑衣壮“黑”服饰不仅代表着人们的哀思和悼念,还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和宇宙的尊重。
四、黑衣壮“黑”服饰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虽然黑衣壮“黑”服饰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已经逐渐式微,但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仍然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文化特点探析
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文化特点探析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
壮族是广西的主要民族之一,而在壮族的音乐文化中,黑衣壮音乐是一种颇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在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更是深受人们喜爱,这种音乐文化在当地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对广西那坡地区黑衣壮音乐文化特点进行探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黑衣壮音乐的历史渊源黑衣壮音乐是广西那坡地区特有的一种音乐形式,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据传统文献记载,黑衣壮音乐起源于壮族的祭祀活动,属于一种宗教仪式音乐。
在古代,壮族人民通过黑衣壮音乐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借助音乐的力量祈求丰收和平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壮族文化的传承,黑衣壮音乐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不仅在宗教仪式中得到广泛运用,也成为了壮族日常生活和娱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黑衣壮音乐的表现形式黑衣壮音乐是一种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融合了歌唱、舞蹈、器乐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在该音乐形式中,歌唱是最为突出的部分,壮族人民常常以清悠动听的歌声来表达对生活、自然、爱情等方方面面的情感。
而伴随着歌声的舞蹈和器乐也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独特的舞姿和乐器演奏进一步丰富了整个音乐表演的视听效果,使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享受。
三、黑衣壮音乐的文化内涵四、黑衣壮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一些传统的民族音乐形式面临着被淘汰和遗忘的风险。
黑衣壮音乐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黑衣壮音乐,一方面需要加强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也需要开展相关的文化传承活动,鼓励年轻人学习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还需要注重黑衣壮音乐的推广和传播,通过各类音乐节、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这种音乐形式,从而保证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和发展。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广西黑衣壮族服饰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黑衣壮族服饰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面临着传承困境和文化遗失的危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找到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
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存在问题传统壮族服饰是需要手工制作的,而手工制作的技艺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这会产生两个问题:技艺的传承难与制作的成本高。
首先,传统手工技艺是比较难以传承的,因为手工制作一件完整的壮族服饰需要十多天时间,而年轻的壮族人现在都较为繁忙,没能够抽出时间学习传统的裁剪、绣花等手艺技巧。
其次,手工制作的成本较高,而现代化、机器化生产使得成本降低,价格也更具竞争力。
这就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知识和技能,使得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和发展。
对策:为了解决传统技艺的传承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传统技艺的培训和传承工作,组织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培训班,向年轻壮族人教授这些手艺技巧。
同时,应该注重挖掘优秀的手工艺人,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注,鼓励他们继续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手工艺技术。
其次,应该加强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相结合,让机器技术更好地融入传统手工制作的过程,提高生产的效率,并减少成本。
二、艺术设计的创新不足传承是发展的前提,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艺术设计的创新不足也是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年轻人的审美观念不断改变,崇尚个性和时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黑衣壮族服饰样式,需要创新化和个性化的设计。
与此同时,由于传统壮族服饰的生产制造受限于材料、款式和造型等影响,未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也限制了其商业化价值。
对策:针对艺术设计创新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传统服饰的研究和开发,遵循时尚和美学的标准,加强创新设计,提高黑衣壮族服饰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同时,应该鼓励年轻设计师参与到黑衣壮族服饰的设计中来,让年轻人的想法和技巧更好地体现在服饰创意和设计中。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黑衣壮服饰传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的黑衣壮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风格、纹样花色都
独具特色,但是在传承历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
对应的对策。
问题一:黑衣壮族服饰的材料变更。
在现代社会中,纺织材料种类繁多,市场上出售的广场工具和关键来自于合成纤维和
面料,而不是传统的棉、麻、丝等原材料。
这导致黑衣壮族服饰的质量无法保证,伴随着
传承中断的风险。
对策:应该加强黑衣壮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持使用传统材料的传统工艺。
应该
同时积极推广建设黑衣壮族服饰文化基地,扩大广大群众对黑衣壮族服饰文化的认知。
问题二:传统技艺的萎缩。
许多手工艺人因为缺乏经济保障而放弃了他们的手工艺,没有足够的资金、时间和经
验来传承这个古老的技艺。
从而传统工艺得不到延续和保护。
对策:政府应该加强对黑衣壮族服饰工艺传承者的资助和保护,提高黑衣壮族服饰工
艺传承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传承活动,保证传统手工艺技艺
的持续发展。
问题三:市场逐渐萎缩。
随着现代时尚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服装品牌的兴起,使得许多人选择不再穿着传统
黑衣壮族服饰,从而使得黑衣壮族服饰在市场上的地位不断下降,导致饰品销量逐渐萎
缩。
总之,黑衣壮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传承好黑衣壮族服饰文化,我们必须重视黑衣壮族服饰的传承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发展黑衣壮族服饰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黑衣壮 ; 传统 工艺; 现代境遇 ; 传承保护
[ 中图分类 号] K 9 . 822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 272 1)1 01 — 6 02 52(000 — 04 0
在 中越边 境 的广西 西 南 部 那 坡 县大 石 山区 , 生活着 壮族 的支 系布 敏— — 即黑 衣 壮 , 目前 约 有 5 1 人 口。 由于 地 理 位 置 较 为 偏 僻 , 通 不 .8万 交源自Jn 2 1 a .0 0
Vo . 1 NO 1 13 .
黑 衣 壮 传 统 工艺 及 其传 承调查
口 陈丽琴
( 广西 民族 大学 文学 院 , 广西 南 宁 5 00 ) 306
[ 摘
要] 生活 于广西大石 山区的黑衣壮创造了丰富多样的传统 民间工艺 , 如石制工艺、 木器工艺 、 器 铁
调查 , 本文 以三次 调查 资料 为基础 写成 。
一
法是 : 平 钻将 石 头表 面发 软 、 烂 的东 西 削掉 , 用 脏 再用 砂纸在石 头上磨 擦 , 直到石 头 的表 面被磨 平 ,
、
黑衣壮 的传 统工艺样式
然后 用锤子 、 轮钻顺 着石 头 的纹 路凿成 花纹 , 之后
制 品之前 , 石头 要 经 过加 工 处 理 。一 般 通 用 的方
便 , 衣壮 至今 保存 有相 对完 整 的传 统 文化 习俗 , 黑 因此 被称 为 “ 族 的 活 化 石 ” 壮 。笔 者 先 后 于 2 0 05
年 8月 、0 7年 7月 、 0 8年 8月 三 次 到那 坡 县 20 20 黑 衣壮地 区作有关 传统 民间工艺传 承状 况 的 田野
作物 , 的 则用 细 竹编 织 , 密 实 , 要装 谷 子及 有 很 主
是石 头 , 非所有 的石 头都能 拿来作 为原料 , 但并 是 要经 过挑选 的 。山上裸露 在地 表 的石 头坚硬 度不
够且 易碎 , 少韧 性 , 缺 因此不 能 用来 做 工艺 品 , 需
要找 埋在泥 土里 的石 头 , 这样 的石头 比较坚硬 、 平 滑, 韧性 好 , 做成 石 制 品不 容 易破 碎 , 这是 黑衣 壮 人在 反复使用 的过 程 中摸 索 出来 的经验 。在 做石
工艺、 藤 、 ) 竹( 草 编工艺、 织绣 工艺等 , 这些民间工艺呈现 出鲜明的 山地文化特征和地域 色彩 , 蕴含 着黑衣壮人
追求美好 生活的愿望与情感。 3下 , - " 黑衣壮传统 工艺 因经济的发展 、 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呈现衰落现 象, 如何传 承、 保护这些优 秀的民间工艺是值得我们 深入 思考的 问题。
美性的结合。 ( ) 制工艺 。黑衣 壮 的石制 工艺 品 的原 料 一 石
础, 一般是 1 . ~18米长的圆柱体 , 以石柱作为房
[ 收稿 日期】 20 —0 一O 09 9 8 [ 项 目] 中 国博 士后 科 学基 金 资 助 项 目《 基金 少数 民族 民 间 艺 术 的 生 态研 究—— 以 黑 衣 壮 为 例 》 编 号 : ( 2 00 2 92 ; 西教 育厅项 目《 0 7 4 0 6 )广 黑衣壮 民间 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编号 :0 7 5 0 6 ( 2 0 0 MS 3 ) [ 作者简介] 陈丽琴( 9 8 )女 , 16 一 , 壮族 , 西大新人 , 广 艺术学博士后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 士生导师。研 硕
一
个 短 的立轴 , 用铁制 成 , 扇 中间有一个 相应 的 上
织绣工 艺等 方 面 。事 实 上 , 衣 壮 的传 统 民间 工 黑
艺首先是 具有 实 用功 能 的生 活 用具 , 于 满 足人 用 们生活 的实 际需 要 , 它不 是 纯 粹 的艺 术 , 而是 “ 生
空套 , 两扇 相 合 以后 , 下扇 固定 , 上扇 可 以绕 轴转
再做 成各 种各样 的石具 。黑衣 壮地 区 的石 具主要 有石 磨 、 碾 、 柱 、 缸 、 石 石 石 石槽 、 石条 、 石盆 、 石墩 、
黑衣 壮人世 世代代 生 息 、 繁衍 、 劳作在 山高谷
深的大石山区, 从事着艰苦的山地耕作 , 在长时期 的山地种植 生 活 中创 造 了 富 于特 色 的 山 地文 化 。
21 0 0年 1 月 第 3 卷第 1 1 期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un l f un x T ahr d ct nUnvri (oil c neE io ) o ra o a gi ec es uai i s ySc i c dt n G E o e t aSe i
动 。石 臼是舂 米或捣 物用 的器具 , 样子跟 盆相似 , 中间 凹下 。石 缸 , 黑衣 壮储 水的 主要器具 , 选用整
产者 的艺 术” 一 种生 活 化 的艺 术 , 实用 性 与 审 , 是
块比较方正的大石头 , 将石头中间凿空 , 只留不足
1 分 的边 沿 。石 柱 是 黑 衣 壮 干 栏 房 面廓 的 柱 公
究方 向 : 间 艺 术 。 民
第 1 期
陈 丽琴 : 黑衣 壮传 统工 艺及其 传承 调查
l 5
子 的柱础 , 用 是 防 止雨 水 腐 蚀 木 柱 。石 礅 主要 作 用作 干栏房 各柱头 的柱 础 , 防止 柱 头腐蚀 , 以 圆柱
体 。石雕 主要 有 避 邪石 , 面刻 画有 避 邪 符 号 和 上
与此相适应 , 衣 壮 的传 统 工 艺 也呈 现 出 了较 为 黑
鲜明的 山地 文化 特 征 和 地域 色彩 , 中表 现在 石 集 制工艺 、 器 工艺 、 器 工艺 、 ( 、 ) 工艺 、 木 铁 竹 藤 草 编
石臼、 石雕 等 等 。其 中石 磨 ( 图 1 是加 工 食 品 见 ) 最 常用 的器 具 之一 , 两 块有 一 定 厚度 的扁 圆柱 用 形 的石 头 制成 磨 扇 , 上 、 两扇 , 扇 中 间装有 分 下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