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试验室开放-核应用技术研究所
基于ARM-Linux多通道串行通信在核仪器联网远程控制中的应用
测和控制现场的核仪器。 由于串行通信接 口 简单 , 性能可靠 , 通讯距
离远 , 在现代各类核监测仪器上均具有 R 22 S3/ R 45 S8 标准 串行接 口。因此 , 提出了在 A M— R
L u 上利用多通道 串行通信来实现远程控制 ix n 核仪器。但是在嵌入式 L u 操作系统下实现 ix n 多通道 串 口通信 , 主控端需要 同时控制多个仪
等 。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构框 图如图 1 所示。
- - … … … ~ … 一 … … … … … 一 ~
图 2 串口扩展 的硬件连接 图
的数据 总线 D T 0~D T 7相 连 , AA AA 进行 串 口数
图 1 设计方案结构框 图
主控端定制的核心板本身具有 2 路全功能 串口, 然后将扩展 8个可独立控制的串行 口, 2
作者简介 : 剑锋 (97 , , 何 17 一) 男 江西婺 源人 , 师 , 讲 博士研究生 , 主要 研 究 方 向 : 核数 据 采集 与 信 号 处
理 、 入式系统应用开 发。 嵌
N N s :F / T C A D mahT T SN L D数字 真 彩 液 晶屏 接 口 ,S T P触 摸屏 控 制 器 ; 还提 供 了 内 置 看 门狗 , S 卡 接 口,日历 时 钟 , 鸣 器 , 态 指 示 灯 D 蜂 状
完善与扩展 ,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 软硬件可裁 剪 的嵌人式智 能核仪器 以其广泛性、 渗透性和 某些场合下的不可取代性 , 而广泛应用 于环境
监测、 核探井 、 冶金 、 山、 矿 化工 、 产品质量控制 、 核无损伤探测等各个领域。但是 目前很多的智 能核仪器应用在核辐射监测与控制场合 中, 由 于其有辐射 、 深井探测 、 科学实验的安全性等诸 多因素 , 使测量与控制不宜现场直接操 作。尤 其 是环境辐射情况 下要实现多点绑定 连续监
东华理工大学简介(131212)
2、校园概况
二个校区: 抚州校区 南昌校区 占地面积: 2400亩; 学校校舍面积:74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15.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总值2.18亿元); 在校学生数:30000余人; 全校在职教职员工:2800人。
3、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280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 高级职称教师536人,其中教授129人;
通过研究基于科考船平台下的鄱阳湖生态环境立体
动态监测技术及应用,获得鄱阳湖主要地质构造分布
图、湖底三维地形图、湖底主要沉积层序分布图、沉 积物底质分类图、三维水体环境质量及水流动态数据
库,建立鄱阳湖环境实时监测系统,为鄱阳湖环境演
变和发展、承载能力、水灾防治、湿地演化与利用、 水质监测与治理、渔场环境监测评价等研究和决策提 供依据和技术支撑,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科学发 展服务。显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
5、学科、专业设置
68个本科专业 其中:5个国家管理专业
18个国家特色和江西省品牌专业 12个国防军工专业 1个国防重点专业 1个国防紧缺学科 1个国防紧缺专业
14个一级学科、6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省 级示范性硕士点5个; 10个工程硕士领域。 2012年获得获得博士授予权:铀矿资源勘查开 发与核废物处置。
横向科 研经费 3506.4 3927.0 4680.0 4000.0 4200.0
总计 国际合 作项目 经费 129.0 7236.0 100.0 8627.0 120.0 9700.0 100.0 10600.0 150.0 12050.0
服务经济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领域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学校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于1956年成立,已有
中国核专业研究所介绍
中国核专业研究所介绍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哈尔滨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是在1958年成立的黑龙江省原子核物理研究所,并于1962年黑、吉、辽三省同学科专业研究所合组的东北技术物理研究所基础上,经1973年重新组建的以同位素应用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单位。
所部地处哈尔滨市南大门,与京哈公路相连的学府路科研街26号。
占地总面积6万余平方米,下辖8个实验室、4个公司。
目前拥有钴-60辐照装置2座,高频高压加速器1台及各种先进的实验仪器。
同时由一批国家级专家、省级专家、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等高中初三级研究人员构成了该所梯队式科研队伍。
学科专业经历了:1958-1972年,以可控热核反应基础研究为主体的国防科学研究;1973-1977年,以核物理应用研究为主体的向工农业等各领域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服务的研究;1978-1998年,以核技术应用研究为主体的技术开发研究三次大的历史变革。
自1999年起,通过优势整合逐步形成了目前包括"辐射化学、放射化学、电子加速器辐照改性技术、核元素分析及辐解分析技术、核物位监控及过程控制技术、辐射灭菌及辐射剂量技术、核仪器仪表检定及放射性环境评价技术"等主要学科专业,成为该省在该领域中唯一的重要科学研究部门。
现正在按照科技体制改革确定的方向和目标,积极探索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产、学、研相配套的运行机制,争取以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且多方面合作的优势,抢抓机遇,迎接二十一世纪信息革命带来的挑战,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发挥应有作用,为该省“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战略的实现作贡献。
核工业290研究所——韶关市核工业290研究所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区,是十大军工集团之一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核工业部)属下一所专业从事铀矿地质科研、调查、勘探的科研事业单位,组建于一九七九年一月。
核工业290研究所是一所集铀矿地质科研、铀矿地质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矿床评价、水文工程地质、遥感地质、放射核素检测、放射性环境评价、化学分析为一体的多学科研究机构,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配套的图书情报系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成立于1950年,是我国原子能领域的科研机构。
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推动中国核能事业的发展。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原子能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致力于核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该院组织了一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包括博士后、博士、硕士等。
他们在核能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工作,为我国的核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核能工程与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核技术与应用以及核安全与保障。
该院在核能工程与技术方面开展了包括核电站运行安全、核岛耐用性研究、先进核能系统设计等多个重要项目。
通过这些研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中国核能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也致力于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该院的核技术与应用研究团队开展了许多重要的科研项目,包括核心燃料技术、核燃料后处理技术、辐射医学和生物技术等。
这些研究为我国的核技术应用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了核技术在医疗、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除了核能领域的研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还致力于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
他们在辐射防护剂量测量、辐射防护技术和环境辐射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保护工业职工和公众的健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还为核事故应急与核辐射环境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还致力于核安全与保障的研究工作。
他们开展了核材料非扩散与核安全技术、核安全文化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项目,为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总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作为我国核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致力于核能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推动,为中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下属研究所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下属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的领军机构,其下属的研究所涵盖了众多领域。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下属的研究所,以便您对这些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简称CIAE)成立于1950年,是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的权威机构,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研究院主要从事核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研究领域包括核物理、辐射化学、核燃料循环、核能应用等,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下属研究所介绍1.核物理研究所核物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核物理基础研究、核数据测量与评价、核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向包括:原子核结构、核反应、核数据、中子物理、放射性核素物理等。
2.辐射化学研究所辐射化学研究所致力于辐射化学、电化学、环境化学等领域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有:辐射化学合成、辐射化学效应、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与治理等。
3.核燃料循环研究所核燃料循环研究所主要从事核燃料的制备、加工、利用及乏燃料后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向包括:核燃料制备、核燃料元件、核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等。
4.核能应用研究所核能应用研究所专注于核能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有: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技术、核仪器仪表、核能综合利用等。
5.同位素研究所同位素研究所主要从事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应用及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制备、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同位素示踪技术等。
6.辐射防护研究所辐射防护研究所致力于辐射防护、辐射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有:辐射防护技术、辐射环境监测、辐射生物效应等。
三、总结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下属的研究所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方向简介
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四个):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2006年国防科工委建议“国控专业”——4+1
核动力、核燃料、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核物理
19
5.辐射工艺(辐射加工)
食品保鲜:g 辐照灭菌 辐射消毒: g 辐照灭菌 辐射育种: g 辐照导致遗传基因变异。重离子辐照 辐照治疗:放射性治疗 辐照交联:辐照活化 辐照降解:辐照活化 电子脱硫、脱硝 辐射加固
20
6.核年代学(同位素测年)
地质时代 考古 文物鉴定
21
三、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二、非动力核技术简介
什么是核技术 研究和应用与“核”有关的技术 核技术的分类 核武器、核能源、核动力、….. 历史上的划分 军用核技术、民用核技术 目前的分类
核武器——核变(裂变、聚变) 及生化效应 核能与核动力(核工程)——反应堆、热工 核技术(非动力核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5
非动力核技术(按技术特征划分)
16
2.核成像技术
核成象技术的共同原理:利用与核有关的物理 量在被测对象中的衰减规律或分布情况,获得物体 内部的详尽信息,通过电子计算机对这些信息作快 速处理,最终重建被测物的内部图象。
它们的数据获取部分,从物理原理到具体结构 均可相距甚远;但它们的数据处理部分.则都基于 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图象重建技术。
8
1.同位素示踪
G. de Hevesy ❖ 1911年, Hevesy在英国卢瑟福实验室工作期间,因
怀疑女房东总是把剩菜改头换面之后给他吃。于是, 他在剩菜中放上微量的放射性钍,然后在下一次的菜 中检验是否有放射性,结果他每次都能准确地判断出 他所吃的菜是剩菜还是新菜。
东华理工大学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 百科名片东华理工大学校徽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位于南昌和抚州(现在主校区在南昌),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全院占地面积2000亩。
校舍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
经过50年的办学历程,东华理工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理、工、管为主,文、经、法、教兼备的多科性高等学校。
中文名: 东华理工大学 外文名: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校训: 明德厚学,爱国荣校 创办时间: 上世纪五十年代 学校类型: 工科 现任校长: 刘庆成 所属地区: 中国江西 硕士点: 32个目录编辑本段东华理工大学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红土地江西,分为抚州与南昌两个校区,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文、管、经、法、教兼备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1956年创建,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是海军国防生培养基地。
建校54年来,学校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成为我国核工业开路先锋和核燃料循环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我国核军工事业、核大国地位的确立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占地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4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5万册。
学校下设地球科学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核工程技术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法与艺术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国防科技学院、海军后备军官学院、体育学院、师范学院、研究生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20个教学单位,还设立了独立学院??长江学院。
现有56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14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2个硕士点,有4个专业合作培养博士生,有5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权资格。
世界核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世界核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核高科技产业是从事核燃料研究、生产、加工, 核能开发、利用, 核武器研制、生产的军民结合型高科技产业,主要由放射性物质地质勘探、铀矿开采、水法冶金、铀精制加工、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各种类型的反应堆、辐照燃料和乏燃料后处理、人工易裂变材料钚(Pu)-239的生产、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锂同位素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核武器制造和试验以及相应的科研、设计单位组成,主要产品有核原料、核燃料、核动力装置、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电力和放射性同位素等。
核工业在国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核武器比常规武器有更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且造成放射性污染, 对环境生态有长期的、严重的后果。
有鉴于此,核武器成了现代某些国家军事战略的基础,如美国的“遏制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威慑战略”等,都是以强大的核力量为后盾的;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很重视核技术和核工业的发展。
毛泽东曾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中国要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垄断,维护国家的安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防上就不能没有完整的核工业。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核工业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核工业从早期为军用服务发展起来后,陆续转向为民用服务,如核能转换为电能、热能、机械动力等。
与有机燃料相比,核燃料具有异常高的热值,成品燃料的贮存和运输费用较少,因而在选择核电厂址时,不受燃料开采和加工地区的地理限制,从而适于在缺乏有机燃料和水能资源的地区提供能源,也适于用作持久航行的远洋船舰的动力。
核电站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释放的有害物质比火电站少得多,有利于环境保护。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核电已经能在经济上同火电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有限,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又在不断增长,因此, 核电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能源。
大力发展核电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
此外,核工业和核技术还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多种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射线仪器仪表以及辐射技术,在辐射加工、食品保鲜、辐射育种、灭菌消毒、医疗诊断、跟踪探测、分析测量等科研生产方面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东华理工大学二O一一年五月十六日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Ⅰ专业培养简介一、学院及专业概况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是以核资源勘查工程、核地球化学为主要特色的学院。
目前有地质系与城乡规划系2个教学系,本科专业有“资源勘查工程”、“地球化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拥有“地质学”、“地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为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放射性普查与勘探”,是全国最具特色的核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也是东华理工大学最早建立的专业之一,1985年开始招硕士研究生。
该专业伴随我国核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先后被列入国家管理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
该专业是国防科工委“十五”重点专业、核工业集团公司的重点专业、江西省“九五”期间的重点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赣教高字[2002]45号)。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是培养铀资源勘查、铀矿溶浸开采、核废料地质处置、铀资源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具有核特色的专业。
经过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铀资源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体系,建立了仪器设备先进的实验设施。
本专业的《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铀资源地质学》、《宝石学》五门课程为江西省省级优质课程,以该专业为支撑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是“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近年来该专业教师2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学院注重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学科建设具有国际化特色。
近年来学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开展科研合作,建立国际原子能机构铀资源勘查培训中心,主办IAEA铀矿地质高级研讨班3次,承担由IAEA选派的巴基斯坦、埃及、伊朗、利比亚等国来华学员的专业培训。
核脉冲信号数字梯形成形方法
第13卷 第4期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Vo1.13,No.4 2015年8月 Journal of Terahertz Science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g.,2015文章编号:2095-4980(2015)04-0605-05核脉冲信号数字梯形成形方法周伟1,2,肖永江3,周建斌2,洪旭2,赵祥2(1.东华理工大学 教育部核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13;2.成都理工大学 核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3.萍乡学院 机电系,江西 萍乡 337055)摘 要:介绍了一种核脉冲信号的数字梯形成形算法。
利用函数卷积法实现了梯形成形的递推算法。
该算法是核信号滤波成形的常用方法,它的实现提高了系统的时间和能量分辨力。
利用Matlab7.0软件,完成了对理想核脉冲信号和实际探测器输出信号的计算机模拟仿真与分析。
该算法可以根据实时信号改变参数配置,优化滤波器并显示成形结果。
关键词:核脉冲信号;梯形成形;函数卷积法;软件仿真中图分类号:TN911.23文献标识码:A doi:10.11805/TKYDA201504.0605Digital trapezoidal shaping algorithm of nuclear pulse signalZHOU Wei1,2,XIAO Yongjiang3,ZHOU Jianbin2,HONG Xu 2,ZHAO Xiang 2(1.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Nuclear Technology Applic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angxiNanchang 330013,China;2.Institute of Nuclear,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Sichuan 610059,China;3.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Pingxiang Institute,Pingxiang Jiangxi 337055,China)Abstract:A new digital trapezoidal shaping algorithm about nuclear pulse signal is presented. The shaping recursive model is implemented based on function convolution method. The algorithm is a commonmethod for nuclear signal shaping, which can improve time and energy resolution of the whole system.Som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real data test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superiority ofthe new algorithm.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configuration,filter optimization and results display can beaccomplished as well.Key words:nuclear pulse signal;digital trapezoidal shaping;function convolution;software simulation数字核能谱测量系统是新一代核仪器发展的趋势,与传统模拟核能谱测量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和保真性。
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东华理工大学二O一一年五月十六日东华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Ⅰ专业培养简介一、学院及专业概况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是以核资源勘查工程、核地球化学为主要特色的学院。
目前有地质系与城乡规划系2个教学系,本科专业有“资源勘查工程”、“地球化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拥有“地质学”、“地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其中“矿产普查与勘探”为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放射性普查与勘探”,是全国最具特色的核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也是东华理工大学最早建立的专业之一,1985年开始招硕士研究生。
该专业伴随我国核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先后被列入国家管理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
该专业是国防科工委“十五”重点专业、核工业集团公司的重点专业、江西省“九五”期间的重点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赣教高字[2002]45号)。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是培养铀资源勘查、铀矿溶浸开采、核废料地质处置、铀资源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具有核特色的专业。
经过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铀资源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体系,建立了仪器设备先进的实验设施。
本专业的《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铀资源地质学》、《宝石学》五门课程为江西省省级优质课程,以该专业为支撑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是“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近年来该专业教师2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学院注重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学科建设具有国际化特色。
近年来学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开展科研合作,建立国际原子能机构铀资源勘查培训中心,主办IAEA铀矿地质高级研讨班3次,承担由IAEA选派的巴基斯坦、埃及、伊朗、利比亚等国来华学员的专业培训。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简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综合研究基地。
现有职工30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6名、博士生导师70余名、高级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700多人。
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戴传曾、孙祖训、樊明武等著名科学家曾先后担任院长,现任院长为赵志祥研究员。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下设有5个研究所: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放射化学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所、同位素研究所,所下设研究室或中心;7个工程技术和研究部: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技术部、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部、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部、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部、放化后处理实验设施工程部、计量测试部、保健物理部;另有北京原子高科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原丰科技开发公司、实验工厂、电子仪器厂等20个产业实体。
中国核数据中心、中国快堆研究中心、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核工业核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放射性计量一级站、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设在这里。
五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和上级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为我国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反应堆工程技术、加速器技术、核电子与探测技术、同位素技术、放射性计量、核保障技术、辐射防护技术等众多学科领域的技术和专门人才,先后获得国家和部级奖励1100多项,并形成了以同位素辐射技术为主导的一批新技术和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面对未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将继续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以“基础性、综合性、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科技研究基地”和”创造一流业绩,造就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核科研基地”为目标,以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国实验快堆、北京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和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四大工程为科技创新平台,以国防科技、核电基础和先进核能、核基础科技与交叉学科、核技术应用及产业化为主要方向,继续发扬“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四○一精神”,不断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为我国核工业和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再立新功。
高频电磁法在探测预选区岩体构造中的应用研究
高 频 电磁 法在 探 测 预 选 区岩 体 构 造 中的应 用研 究
龚育龄 ,张 华
( 东 华 理 工 大 学 放 射 性 地 质 与 勘 探 技 术 国 防 重 点 学科 实验 室 , 江西 抚 州 3 4 4 0 0 0 )
[ 摘 要 ]地 质 处 置库 是 处 理 高 放 废 物 的有 效 途 径 ,而 预选 区 内的 岩 体 构 造 则 是 影 响 地 质 处 置 库 稳 定 性 的 关 键 因素 之 一 。为 了 探 明 预 选 区 内 花 岗 岩 岩 体 的 断 裂 构 造 、空 间 形 态 , 以甘 肃 北 山新 场 一 向 阳 山预 选 区岩 体 为 例 ,简 述 了 E H4系统 的工 作 原 理 、野 外 数 据 采 集 以 及 数 据 处 理 与 解 释 的 全 过 程 。 结 果 表 明 ,应 用 该 方 法 查 明 了研 究 区 内断 裂 的 发 育 情 况 、岩 体 的 空 间 形态 以及 岩体 中 的不 良地 质 体 的 分 布 ,为 高 放 废 物 地 质 处 置 库 场 地 的 稳 定 性 和 完 整 性 评 价 提 供 了 参 考 。
场一 向阳 山等 花 岗岩 岩 体 区域 中 。尽 管 过 去 对
该预 选 区场 址 的研 究 有 一 定 的 基 础 ,但 由 于 缺乏 资 金 和 相 关 技 术 手 段 落 后 等 原 因 ,对 控 制 预选 区 岩 体 分 布 的大 断 裂 向 深 部 延 伸 的情
1 研 究 区 概 况
e c i t .c n
第 4期
龚 育 龄 ,等 :高 频 电 磁 法 在 探 测 预 选 区岩 体 构 造 中 的应 用 研 究
‘ 2 3 7。
花 岗岩具有高 密度 、低 孔隙率 和高 强度 等优点 , 是我 国高放废物深地 质处 置的首选 围岩类 型[ 4 ] 。
国防科工委关于印发《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科工技[2007]1349号
国防科工委关于印发《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国防科工委关于印发《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科工技[2007]1349号)教育部、委属各高校、各共建高校:为加强和规范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管理工作,现将《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十一月七日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开展高水平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研究、培养和凝聚高水平国防科技人才、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型实验研究基地。
第三条国防科工委设立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目的是根据国防特色和新兴学科发展需求,开展国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支撑国防重点学科的发展。
第四条国防科工委根据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编制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受理各有关部门(单位)的立项申请,审核批准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设立、重组、合并和撤消。
第五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以下简称学科实验室)主要依托国防科工委所属高校、共建院校、教育部所属高校以及军队院校建设。
学科实验室是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依托单位应落实学科实验室建设经费,为学科实验室提供必要的运行经费及其他配套条件和后勤保障。
第二章设立程序第六条申请设立学科实验室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支撑学科原则上是国家重点学科,对于国防科技发展急需和紧缺的学科专业,可以是省部级重点学科;(二)研究方向符合国防科技发展需求并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有明确的近、中、远期发展规划;(三)在所申报的研究领域内,已取得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并具有潜在的国防应用价值;(四)具有承担高水平国防科研任务的能力和国家级国防重大基础科研任务的潜力;(五)在所申报的研究领域内,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有良好的科研作风和创新氛围;(六)具备开展研究工作所必需的场所和条件,具有完备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七)是依托单位的科研实体,在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性;(八)依托单位能够为学科实验室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保证学科实验室的有效运行。
分布式三维电法在激发极化法中的应用
分布式三维电法在激发极化法中的应用尹敏;陈辉;郑燕青【摘要】在地球物理中,二维电法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分辨率不够高,无法准确地判断地下金属矿三维形态.而三维电法能够较好地反应地质体形态,但是随着目标深度增加以及地质条件复杂化等,三维电法体现出很大的局限性,面临着采集成本高以及正反演算法不够成熟等问题.分布式电法仅需在常规三维电法中再多加入一个电极,即可多采集一倍数据,提高常规三维勘探的分辨率.以激发极化法为例,通过分析分布式电法在激发极化法中不同方向的正演结果,得出分布式电法能有效提高三维电法勘探的分辨率.【期刊名称】《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6(013)003【总页数】5页(P289-293)【关键词】分布式;直流电法;正演;极化率;激发极化法【作者】尹敏;陈辉;郑燕青【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3电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一种,它被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工程物探以及矿产勘探[1]。
传统的电法观测系统随着目标深度增加以及地质条件复杂化等体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三维电法勘探需要更加先进的仪器才能进行大面积的三维数据采集,同时需要能够更为快速的正演算法。
因此,对于三维电法勘探,需要有多个接收机同时进行数据的采集[2],提高采集效率以及降低成本。
1977年建立了第一个分布式地震采集系统GUS-BUS,并被成功商业化[3]。
1985年Atlantic Richfield公司建立并测试了一个分布式电法的原型,来补充他们的24道宽频电测系统(BEMS),在Atlantic Richfield公司之前分布式电法勘探仅仅是被简单的应用便放弃了对它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华理工大学)
2016年度开放基金项目申请指南
“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华理工大学)”是由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核科学与技术”、“放射性地质与勘探”、“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省级重点学科为基础,兼顾“地球物理”、“测控技术与仪器仪表、“自动化”等相关学科,以东华理工大学“核应用技术研究所”为依托,以核技术应用及相关学科技术研究、工程开发和技术服务主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培育本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实力,吸引优秀科技人员进入本工程研究中心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本年度开放基金围绕核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面向国内外申请者,主要资助与工程中心研究开发方向一致,意义重大、具有原始创新成就和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工程技术攻关等。
本年度项目遴选的原则是:符合工程中心三个研究开发方向,以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为主,课题目标明确,成果可量化考核。
以招标课题加自选课题两种方式,择优选择在上述目标领域有一定研究基础,理论及技术功底较扎实的申报项目。
本工程中心三个研究开发方向为:
方向一:核电子学与智能仪器、核信息计算机处理技术
核电子学基础理论、核心电路研发;核智能仪器与系统研究开发;新型辐射探测器或探测材料的制备与特性研究;相关工程应用与技术推广;基于射线(α、β、γ、中子等)的辐射场理论研究、粒子输运过程计算机模拟,相关数据挖掘技术与核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以及相关应用软件开发;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核信息处理系统集成与相关应用软件研发;其它核电子学、辐射探测技术研究、相关核仪器研发、及工程应用与技术推广等。
方向二:核能与核工程技术
核能开发与利用、核动力装置设计、核电站建设、核电站运行管理、核电站周边环境监测,核应急与评价体系,及其计算机仿真研究等;利用核辐射作用进行无损检测、元素与物料成份分析、生产工艺过程监控、医学诊断及治疗、生物辐照育种、食品药品保鲜等的工程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中的工程技术问题等。
方向三:核资源勘查技术、辐射防护体系与工程应用
基于地表(含地面)、水下和井下的铀资源勘查技术,相关技术理论、仪器与应用软件研发,相关工程应用与技术推广等;基于射线(α、β、γ、中子等)的辐射计量技术研究、辐射计量仪器研发;辐射屏蔽材料与防护性能计算机模拟;核设施及周边地区的辐射环境调查,以及气态与液态流出物的辐射环境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原子核结构理论、粒子能谱与相关应用研究;核废料处置技术与填充材料研发;核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找水及地震预报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其它辐射计量与辐射防护的工程应用及技术研究等。
经研究确定2016年度设立的研究开发课题及资助额度如下:
招标课题一:辐射成像软硬件技术研究开发(4万元)
主要内容:基于点阵型探测器的辐射成像探测器模组(包含前放、A/D、缓存等电路)、高速信号采集系统研发(包含实时多通道数据存贮、压缩及以太网总线传输等);针对辐射成像的图像处理软件开发(包含图像归一化、降噪、变换、伪彩等处理)。
招标课题二:元素测井与现场元素定量关键技术研究(4万元)
主要内容:面向地层元素测井的强流中子发生器研发;中子非弹性散射与俘获产生瞬发γ射线的仿真与分析;针对地层造岩元素的解谱分析技术;通过氧化物闭合模型及处理解释定量地层中矿物含量的分析技术等。
招标课题三: GaAs基中子探测器理论模型与关键工艺研究(3万元)
主要内容:研究中子在6LiF/10B材料中的转换机理、能量沉积时产生电子-空穴对的作用机理以及载流子的收集效率,建立中子探测器物理模型;仿真分析材料厚度、掺杂浓度、缺陷密度、器件结构和工作温度等参数对中子探测性能的影响;开展GaAs基中子探测器技术制备技术研究,不断改进器件结构及制备工艺,得到高性能的GaAs基中子探测器。
招标课题四: PM2.5氡子体气溶胶与放射性环境影响研究
主要内容:研究不同种类PM2.5与放射性环境相结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PM2.5结合态氡子体气溶胶的形成机理;分析不同介质PM2.5中结合态氡及子体运动和沉积规律等。
自选课题:4项(每项3~5万元)
根据《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华理工大学)开放基金项目暂行管理条例》,凡符合资格的申请者均可在本指南规定的研究范围内申报项目。
“自选课题”不受上述目标限制,但必须符合工程中心三个研究开发方向。
所有申报项目通过专家评审,中心主任批准后,将提供相应经费资助,并接受申请人为流动研究人员。
本中心也热忱欢迎国内外有关科技人员自带项目、经费和必要的仪器来中心工作。
核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二O一六年十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