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示范性学校建设电子专业总结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项目总结报告
电子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项目总结报告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第一支柱,是江苏省重点扶持的三大产业之一。
扬州以建设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为契机,贯彻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及时出台了《扬州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0~2015)》,积极打造以LED照明及背光源产品应用为核心的新光源1000亿产业群,以电子纸、电子书的开发、应用和推广为产业链的电子书1000亿产业群,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智能电表应用为切入点的智能电网1000亿产业群,以船舶电器、汽车电子为重点的消费类电子1000亿产业群。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既是我校老牌长线骨干专业,又是江苏省级中职示范专业、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品牌专业,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设备设施比较完善。
自1985年学校创办本专业至今,为扬州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几千名电子技术应用人才。
作为扬州重点扶持的电子信息产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依托扬州江都软件园兴办专业,引进软件园成立职教分园,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人、财、物和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群,打造我校电子信息教育特区。
电子应用技术专业经过两年的创建,构建了“校企融合、教产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丰富了校本教材和教学资源;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水平较高、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成了功能完备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注重校内外实训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形成了区域内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投资软环境,并在省内具有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
1项目建设总体情况1.1项目建设目标围绕产业的发展战略,针对本区域“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基本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从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按照“校企互融,携手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形成“校企融合、教产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成功能完备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最终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打造成校企合作深入、培养模式先进、课程体系完善、设备设施齐全、师资队伍精良、就业质量上乘、品牌效益显著的省内一流专业。
中职专业建设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中职专业建设。
现将我校中职专业建设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专业建设总体情况1. 专业设置与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我校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新增了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与会计等热门专业,淘汰了部分市场需求较小、就业前景不理想的专业。
目前,我校共有20个专业,涵盖了制造、服务、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2. 专业建设成果(1)专业认证:我校共有3个专业通过国家级认证,5个专业通过省级认证。
(2)教学成果:我校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奖10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0余篇。
(3)校企合作:我校与1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二、专业建设主要工作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工学结合:我校积极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2)校企合作:我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2. 课程体系建设(1)优化课程结构:我校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开发特色课程:我校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开发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等特色课程。
3. 教师队伍建设(1)引进高层次人才:我校积极引进优秀毕业生和行业精英,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2)加强教师培训:我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我校投资建设了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2)校外实训基地:我校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
5. 产学研合作(1)开展产学研项目:我校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举办产学研论坛:我校定期举办产学研论坛,促进校企合作。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告11.19
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总结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二○一一年十一月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情况总结三年来,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目标,依据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建设精神,按照全国水利教育学会批复的专业建设方案,扎实工作实施了“岗、课、证融通,校企共育”的富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调研,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主要学习领域实现了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的质量、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行兼职教师准入制,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结合专业岗位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技术培训,校内外实训场所的硬、软件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201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特色建设专业。
经过三年建设,本专业完成了建设方案所定的规划目标,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本专业立足于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遵循以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融合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人才教育理念,紧紧把握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和应用性特征,明确了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针对社会职业岗位设置专业方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始终围绕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组织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遵循了“一个定位、两个转变、三个整合、四个强化” 的基本思想。
即通过广泛的社会与行业调研,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充分的讨论与论证明确了专业定位;完成从传统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由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的转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整合教学资源、整合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坚持人才服务社会的宗旨,强化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总结报告
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示范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1、专业基本情况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开设于1999年,2003年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2005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精品专业。
本专业现有39名教师。
其中专任教师32人,兼职教师7人,县级兼职教研员1名,县级学科带头人2名、教学能手3名。
83%的教师具有高级专业资格证书,90%教师均参加过国家、省级中职各类教师培训。
现开设有电信、电子、机电、电气运行、光电技术等5个专业方向,7个教学班。
经过多年建设,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现有维修电工、家电维修、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制热制冷、电子装配生产线模拟操作等各类实训室24个,设备总值约1000多万元。
2、建设思路通过对应的行业、企业岗位能力的调研,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需求,依据《建设方案》、《任务书》及《眉县职业教育中心示范校建设推进表》确定以下思路。
(1)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围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核心构建“校企共育、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建立“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以企业需求为依据,提炼生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兼顾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下的项目教学模式探索,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校本教材,以课程体系为主线建设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开发数字教学资源;以弱化课程成绩为原则建立学校、企业一体的“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2)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企业锻炼、外出培训、对口职业院校培训、校内培训等途径,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建立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3)校企合作:新建、扩建、校企共建共享型实验实训基地,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和内涵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3、建设过程(1)工作机制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邓建强校长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建设办公室、督查小组、专家顾问团等机构。
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业带头人培养总结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总结目录一、制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鼓励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1)二、制定骨干教师个人成长规划,提升专业能力 (1)三、参与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开发,提升骨干教师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能力 (1)四、骨干教师培养成果 (2)五、个人培养总结 (5)(一)吴萍个人培养总结 (5)(二)倪建宏个人培养总结 (9)(三)王晶个人培养总结 (9)(四)朱红霞个人培养总结 (1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培养总结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我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专业,在中职示范校2年的建设期中,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任务书》要求,择优选择4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骨干对象,重点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开发能力,通过每年分期分批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各类职业教育培训,通过培训研讨、项目承接、课题研究等方法和途径,提升业务素质,与合作企业分批互派教师,双向培养。
培养了吴萍、倪建宏、王晶、朱红霞等4名教师为专业骨干教师,建设良好的教师梯队。
一、制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鼓励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结合我校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际情况,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师资培训、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协作会等,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迅速成长。
二、制定骨干教师个人成长规划,提升专业能力为电子专业4名骨干教师量身制定了《个人三年职业生涯规划》,学校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为骨干教师争取各种培训机会。
同时通过下企业实践锻炼,积累骨干教师实际加工生产能力,提升其专业能力。
三、参与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开发,提升骨干教师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能力要求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主持示范校项目电子专业建设中1门项目设计或案例教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承担1-2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参与2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网络课程之一),主编或参编1本专业教材(或发表论文);主持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和项目案例开发;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竞赛。
中职电子工作总结
中职电子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从事电子工作的中职人员,我深知这个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在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总结。
首先,电子工作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学校学习期间,我努力学习电子原理、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等知识,通过实验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在工作中,我发现这些知识和技能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其次,电子工作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和其他同事一起合作完成项目,需要和客户沟通交流,需要和供应商协商合作。
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项目目标。
另外,电子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
电子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电子工作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和执行力。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承担一些重要的任务和项目,需要保证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良好的责任心和执行力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赢得客户和同事的信任和认可。
总的来说,中职电子工作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良好的责任心和执行力。
我相信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这个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我的工作总结能够对其他电子工作者有所帮助。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部门年终总结与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部门年终总结与计划市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部门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实际,不断努力提高电子技术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电子技术教学工作。
一、回顾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电子技术部门紧密围绕学校提出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首先,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课程和实际项目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其次,我们积极参与各类电子技术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我们还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举办了实习实训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这些举措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中缺乏高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
其次,教材选择和更新不及时,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导致实际教学内容与应用需求不匹配。
最后,实验设备更新跟不上,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提升。
二、新的计划面对新的一年,我们电子技术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计划,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我们将加大招聘力度,引进更多高水平的电子技术专业教师。
通过搭建平台,增加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同时,我们还将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师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
其次,我们将优化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
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材,保障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我们还将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入多媒体、虚拟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我们将加大实验设备的更新投入。
与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购买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工程系年终总结与计划培养适应现代工业需求的电子技术人才
电子工程系年终总结与计划一、总结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工程系在培养适应现代工业需求的电子技术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电子技术人才,他们在实践中展现出了较好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经验不足等。
在教学方面,本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验、实训和项目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本系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电子技术教师。
目前,本系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他们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现代工业需求。
二、计划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提出以下改进计划:1.加强理论教学。
对于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我们将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提供更多的复习资料和习题,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后续实践操作做好准备。
2.拓宽实践渠道。
除了学校实验室的实验和实训外,我们将积极与企业合作,争取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业环境和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加选修课程。
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将增加一些选修课程,如嵌入式系统开发、电路设计与仿真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专业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
4.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我们将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和经验交流会,让教师们共同进步并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本系将积极与相关行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项目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以上改进计划的实施,我们相信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工程系将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工业需求的电子技术人才。
职业学校电子工程教学工作总结
目录 引言 教学成果 教学经验 教学问题和改进措施 总结
引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引言
设计目标:总结职业学校电子 工程教学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并回顾过去一年的教学情况、 问题和改进措施 目的: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 参考和指导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
学生数量:今年电子工程专业招生人数 比去年增加了10%,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学质量:学生通过率提高了5%,考试 成绩显著提高
教学成果
学生表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 展现出了较好的技能和创新能 力
教学经验
教学经验
课程设置:重新设计了电子工程课程的 教学内容,增加了实际案例和项目实践
教学方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提高 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学习能力
教学经验
实践培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 力培养,组织了多次实践操作 和项目实践活动
总结
通过一年的努力和改进,职业学校电子 工程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继续关注学 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提 升
总结
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就业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优 秀的电子工程人才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教学问题和改 进措施
教学问题和改进措施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问题, 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缺乏实践操作机会:计划与相关企业合 作,提供学生更多实际项目实践的机会
教学问题和改进措施
教师资源不足:加强了教师培 训和专业技能提升,提高教师 队伍的质量和能力
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工程部门年终总结与计划引进先进的电子设备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工程部门年终总结与计划引进先进的电子设备在过去的一年里,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工程部门在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并提出引进先进的电子设备的计划。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电子工程部门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电子技术培训与实践机会。
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电子基础课程培训: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我们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电子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我们使学生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搭建实验室平台:我们不仅提供了现代化的实验室设施,还配备了各类电子设备供学生实践操作。
学生们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电路搭建、故障排除等实践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为了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创造力,我们积极参加各类电子设计竞赛。
学生通过参赛锻炼了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通过过去一年的努力,电子工程部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生们的电子知识掌握更加扎实,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引进先进的电子设备的计划为了适应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我们计划引进一批先进的电子设备,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我们的计划:1. 更新实验室设备:我们计划更新部分陈旧的实验室设备,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仪等。
这些先进的设备将提供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和更稳定的性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
2. 引进先进的开发板和模块: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计划引进一些先进的开发板和模块,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
这些设备将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实践各种新兴的电子技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建立联合实训基地:我们计划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共建电子工程实训基地。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最新的电子设备和工艺,了解行业现状,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威海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威海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告专业编号:06-13-04威海职业学院二〇〇九年九月目录一、建设基础 (1)(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二)师资队伍建设 (2)(三)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2)二、建设目标的达成情况 (2)(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3)(二)师资队伍建设 (4)(三)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5)三、组织管理 (7)四、项目建设成效…………………………………………………………8(一)校企共育,专班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9)(二)重构并完成了基于职业分析的课程体系 (11)(三)基于工作过程改革教学内容 (12)(四)以生产性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14)(五)建设双师结构国家级教学团队 (16)(六)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网络和专业教学资源 (19)(七)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9)五、特色与创新 (20)(一)根据区域职业分析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呈现区域特色 (20)(二)创新并实施“行动导向、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专班培养结硕果 (20)(三)校企合作,创新“产权连结、双向嵌入”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机制建设 (21)六、完善与提高 (21)(一)存在的不足 (21)(二)完善与改进 (22)(三)持续发展规划 (2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设于1999年,2005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作为重点剖析专业被评为优秀,2007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06年12月,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启动建设。
3年来,本专业教学团队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示范性院校项目建设有关文件精神,依据教育部财政部批复的威海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认真分析建设任务,并对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全员参与。
以“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具有岗位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宗旨,以改革课程体系、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实验实训条件为重点,经过3年的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任务全部完成。
中职电子专业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生活的重要支撑。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校特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电子专业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电子技术的基本操作和理论知识,而且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1. 实训目的(1)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4)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2)电路板设计与制作;(3)常用电子仪器使用;(4)电子电路调试与维修;(5)PLC编程与应用;(6)电子技术综合应用。
三、实训过程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对学生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理论学习。
通过讲解电子元件、电路原理、仪器使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们开始进行实践操作。
首先,我们进行了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训练,使学生们熟悉了各种电子元件的外观、功能和检测方法。
接着,我们进行了电路板设计与制作训练,让学生们掌握电路板的设计原则、焊接技巧和调试方法。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常用电子仪器使用训练,使学生们能够熟练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
3. 第三阶段:综合应用在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后,我们进行了电子技术综合应用训练。
学生们分组进行项目设计,如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制作一个智能设备等。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完成了多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
四、实训成果1. 学生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1)掌握了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2)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3)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4)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2. 教师成果本次实训过程中,教师们认真备课、精心指导,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总结报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通过实施示范学校建设,人才培养定位更加适合濮阳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更具特色,专业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带动了专业发展。
现将专业建设项目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建设总体情况(一)专业建设总体情况本专业共175个验收要点,其中第1、2年分别为87和88个,年度完成率均为100%,部分指标超额完成,成效显著。
验收要点完成情况见下表1。
表1: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验收要点完成情况简表项目验收要点情况完成率第一年度(个) 第二年度(个)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31 31 100% 师资队伍建设30 30 10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建设26 27 100% 合计87 88 100% (二)建设机制与举措根据学校的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本专业成立了由行业企业实践专家、课程专家、专业带头人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由校领导牵头、教学部领导、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项目建设工作组。
在“一会一组”指导和引领下,全教学部专业老师按照“学校统筹-专家引领-全员参与-项目管理-责任到人”的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开展项目建设。
二、项目建设内容两年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学校“台账推进分级管理模式”的工作机制激励下,全员参与,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要求展开项目建设,规范管理,有序推进,各项任务完成率达到100%以上,成效显著。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表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表序号建设项目预期目标现有水平完成率1 人才培养方案(套) 1 1 100%2 课程体系(套) 1 1 100%3 专业教学资源库(个) 1 1 100%4 课程标准(门) 6 14 233%5 一体化项目教材及工作页(套) 4 7 175%6 出版教材(本) 2 2 100%7 精品课程(门) 4 4 100%8 新建和改建校内实训室(间) 3 5 167%9 数字化资源与网络教学平台(个)1 1 100%(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分批次安排所有教师赴企业参加培训学习、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工程师作为专(兼)职教师,并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1-1-23电子专业建设报告(201404)
射阳中等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报告二〇一四年四月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依托,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学校自身改革的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势在必行。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基本情况1.专业特点及发展现状:简要说明目前情况,主要包括专业方向、师资、学生、课程、教材、实践环节、实验室、学术成果等。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共244人,毕业生21届。
多年来,本专业作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得到了快速而健康的发展。
2005年,针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背景,成立教改课题组,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专业教学综合改革,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岗位技能的定位、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主干课程教材建设等进行了全面改革。
目前,在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持续深入的专业教育与教学的改革、规范而完备的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诸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现有专业课教师共11人,高级讲师5人。
“双师型”教师11人。
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1个:传感器实习室、家电六合一实习室、多功能电工实习室、PLC实习室、电子测量装配室、制冷制热实习室、单片机实习室、PCB 电子装配室、波峰焊流水线实习室、贴片焊接室、仪器保管室。
现有校外实训基地11个:江苏生美工业技术集团、江苏万宇电能科技有限公司、新科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京一电子有限公司、江苏芯胜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常州乐士雷利电机有限公司、苏州金像电子有限公司、无锡市华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帛汉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星级售后服务中心、射阳海尔旗舰店。
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刊物共发表论文计42篇。
编写公开出版专业教材3部。
2008年至今,徐红军、李晓军、卢海等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市职业学校学生电子技能竞赛,多人多次获奖。
中职专业电子电器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电器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适应市场需求,中职院校纷纷开设电子电器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本报告以某中职院校电子电器专业实训课程为例,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二、实训目的1. 掌握电子电器基本原理和技能;2.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动手实践水平;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4. 了解电子电器行业发展趋势,为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1. 电子电路识图与绘制通过学习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原理和绘制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电子焊接与拆焊技术学习电子焊接的基本原理、工具使用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焊接技能。
3.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与制作了解PCB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制作工艺,使学生具备PCB设计、制作和调试能力。
4. 电子测量仪器使用学习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
5.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检测技巧和选用原则,提高学生的元器件应用能力。
6. 电子整机装配与调试学习电子整机的基本结构、装配方法和调试技巧,提高学生的整机组装和调试能力。
7. 电子技术综合实训通过实际项目,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四、实训过程1. 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为实训做好准备。
2. 在实训教师指导下,逐步掌握各项技能。
3. 积极参与实训项目,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4. 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5. 完成实训报告,总结实训收获。
五、实训收获1. 掌握了电子电器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2.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电子电器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了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4. 了解电子电器行业发展趋势,为未来就业指明了方向。
5. 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六、总结通过本次电子电器实训,我深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定稿)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2014年07月22日目录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2)二、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3)三、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4)(一)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 (4)(二) 建设高素质教学团队 (9)(三) 初步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 (9)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10)五、贡献与示范 (13)(一) 专业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13)(二) 支援新疆、辽西北,提供教学资源,引领同类中职教育 (13)(三) 建设资源共享平台,服务地方经济 (13)六、建设成果 (14)(一)专业建设成果 (14)(二)典型案例简述 (14)七、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5)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第一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专业建设项目,自2011年7月启动建设至今,已完成所有项目建设任务。
现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预期43个项目成果,实际完成47个,超额完成4个;预期成果分解成288个工作任务,实际完成301个,超额完成13个,成果完成率为104.51%,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建设项目成果(任务)完成情况一览表表2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项目基本情况建设完成表专业办学实力得到提升:1.提升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内涵,“3A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初具成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专业教师的理念得到提升,教科研能力极大提高。
3.专业信息化水平极大提高。
开发的单片机、门禁、监控、电梯等信息化资源在全国中职学校起到示范作用。
4.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育人理念、管理水平、教师素质、教学质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和辐射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专业整体实力增强。
二、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项目组下设部门成立3个子项目工作组,由本部门项目负责专业负责人统一管理。
组织参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专题培训会议3次,接受专家指导并修改3次,召开23次汇报会及研讨会议,部门专业教师共30人,全部参与了任务建设,参与人数达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总结报告目录电子电器应用于维修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名单 (3)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4)1、项目建设目标 (4)二、项目建设内容 (4)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4)a、完善了“项目教学法”的人才培养模式 (4)b、课程体系建设 (6)c、校本教材开发、应用 (6)d、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改革 (7)e、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8)f、评价模式改革 (8)g、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8)2、师资队伍建设 (9)a、专业带头人培养 (9)b、骨干教师培养 (9)c、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9)d、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0)e、教师进修与培训 (10)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0)a、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10)b、开展科技服务式培养培训 (10)c、共建共享校企资源 (10)d、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培训基地 (11)e、稳定订单式培训机制 (11)f、创新顶岗实习模式 (11)4、建设进度 (12)2013年度 (12)2014年度 (12)5、资金预算 (13)6.存在问题与展望 (14)a存在问题 (14)b、展望 (14)《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总结报告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开设于1994年。
从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示范校建设两年来,依据国家三部委批复的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
本专业建设团队认真分析了建设任务,并对建设任务做了层层分解,全员参与,做到了“万众一心”、“人人参与”。
两年来,通过广泛调研,我专业以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标准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强化内涵建设”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为助推器。
经过两年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专业建设的预期目标。
现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电子电器应用于维修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名单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1、项目建设目标根据我县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就业岗位和岗位职业能力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努力探索适合中等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两年的建设,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力建设师资队伍和校企合作,主要完成了以下建设目标: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作办学的新机制;把我校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打造成重点专业,并带动与其相关的专业建设,形成与本地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特色电子电器应用于维修专业与企业联合,建成一批设备先进、共享性强、能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需要的实训室和实训车间;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的对接统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的学做合一;通过工学结合和骨干教师培训等途径,培养一批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骨干教师,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一支“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着力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加快校本课程开发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学校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带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中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二、项目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a、完善了“项目教学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通过对众多企业和校际间的深度调研,形成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探索并逐步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整理、分析现有关于职业项目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研究文献,设计可操作的职业项目课程开发流程、方法与技术规范,形成较系统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项目课程理论,进一步完善、细化职业项目课程的开发范式。
与企业共同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能体现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工作任务重新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与企业共同制订出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开发出职业特色鲜明、科学性强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项目化教材;探索项目教学的核心技术环节,形成模版化职业项目教学过程。
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我们把教学任务具体化,项目化,主要表现为教案的项目化、具体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项目化、具体化,学生学习起来变的简单了,轻松了。
我们实施了融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为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学历教育与认证培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电子行业技能型人才。
完善了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中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制订了顶岗实习管理的制度和文件,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顶岗实习不少于1年。
该专业根据实践环节要求配置专业理论课程,通过一定时间顶岗实习,缩短毕业生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实现“零距离”就业。
在新的教学体系中,增强学生岗位意识、敬业精神和必备的能力与素质。
进一步推行“双证书”制度,构建学历教育与认证培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探索了国家职业标准与相关课程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把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鉴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毕业生的双证书通过率逐步提高,不断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层次和种类,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b、课程体系建设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打破按照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设课的惯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要目标来设置课程和安排课程内容。
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本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改革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在两年的电子专业建设中我们教学课程得到进步完善,更能体现出校企合作的理念,常规教学中出了开设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书法、普通话,还有专业课:电工基础、电子应用技术、制冷原理与维修、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另外还课设了企业对接课程:SMT设备操作与维护、电子产品的装接与调试、电子产品工艺与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生产规范与流程管理、电子线路CAD:常规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内容建设更适合企业对职业人得需求。
c、校本教材开发、应用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通过企业调研,确定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转换成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习领域,据此构建以典型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的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建成《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两门精品课程,开发《焊接技术》、《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制冷原理与维修》四本校本教材。
由兼职教师、聘请的专家合作开发出《SMT设备操作与维护》、《电子产品的装接与调试》、《电子产品工艺与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生产规范与流程管理》四本企业对接课程。
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开发。
建立电子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制冷原理与维修》、《电子应用技术》、《电工基础》4门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及视频材料。
d、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深刻剖析,对工作过程的分解,加大对教学内容的改革,重视对教学模式的变革。
在加强对校内信息化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大力采取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按照企业对电子应用人才的要求,以电子类岗位群的工作内容、任务和过程为参照,将电子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
对课程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以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综合化课程。
并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1)、建立了教学目标体系。
建立了由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三个层次组成的目标教学体系,并使教师与学生都了解这些目标,从根本上减少教与学两方面的盲目性、随意性与低效性。
(2)、建立了现代课堂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转变;从时间上为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留出一定思维时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广泛运用项目式、案例式、场景式、研究性学习、实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各学科都要开设“特色课”,把主要电子电器产品引进课堂,注重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3)、积极推行了现代教育技术。
学校积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设施建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把生产一线的情况实录下来,引入课堂,尽量利用演示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
每个教学班都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个教师都配备了电脑,保证网络的畅通,实现了教学内容丰富和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4)、开展技能比赛。
建立各门学科、各种技能的课外兴趣小组,常年开展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全校性的技能大比武。
实施学分制改革。
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扬长避短,培养学生的特长,继续实行学分制改革,开发更多的选修课与技能训练项目,并形成系列,拓宽学生发展个性与特长的空间,以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在教师自由尝试探索的基础上,对每一门学科的“过程学分”进行规范,建立相对统一的教学子目标体系与过程学分设置方案。
e、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搭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网上辅助教学平台、完善校园网信息化平台,通过两年的项目建设,完成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课件库、课程考核标准、试题库、习题库、教学实例库、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实现专业主干课程的教考分离。
建立健全课件、素材更新和管理机制,保证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有效性和先进性,使专业教学资源库能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
f、评价模式改革改革成绩考核方法。
实施教考分离制度,必修课的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逐步完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考试办法》,要求任课教师做到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考核为主,并把能力考核项目与标准提前通知学生。
改变考核方式和企业要求不一致的状况,力求考核内容与课程标准相一致,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倡导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