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训练专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含答案
5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鲦鱼出游从容..( )(2)请循其本.(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4)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2.下列各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国人道之.B.以我酌油知之.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3.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年与.时驰C.陈太丘与.友期行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一处)(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3)我知之濠上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6.庄子始终坚持“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7.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他人的心理状态。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考点详解(原文+译文+考点)(共四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考点详解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秋水》。
文中有“从容”一词,后来延伸出“从容不迫”的成语,所以人们把《庄子·秋水》作为“从容不迫”的出处。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考点】〔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宋国人,古代著名哲学家,名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好友。
惠施口才很好,与人辩论了一辈子。
〔游于濠梁之上〕这是状语后置句,理解为“于濠梁之上游”,译为“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濠梁:濠水上的桥。
濠:读作háo,水名,译为“濠水”。
【原文】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
”【考点】〔鲦鱼〕一种白色小鱼。
鲦:读作tiáo。
〔从容〕悠闲自得。
成语“从容不迫”形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是鱼之乐也〕这是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译为“这是鱼的快乐”。
是:代词,意思是“这”。
【原文】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考点】〔子非鱼〕这是判断句,用“非”表示否定性判断,译为“你不是鱼”。
子:对人的尊称,译为“你”或“您”。
〔安知鱼之乐〕这是反问句,译为“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意思是“不知道鱼是不是快乐的”。
安知:意思是“怎么知道”,这里的“安”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副词,译为“怎么”“哪里”。
【原文】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考点】〔子非我〕这是判断句,用“非”表示否定性判断,译为“你不是我”。
庄子在这里顺着对方的逻辑来说,意思是: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你不是我,也就不知道我是不是知道鱼的快乐。
【原文】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
注重感情,从美的角度、诗意的角度看世界, 将主观的情感投射到外物。
两人辩论特点
求真 拘泥
小组合作
• 1.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 • 是"敌“耶?是”友“耶? • 2.惠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真会有杀庄子的念
头吗? • 3.为什么庄子与惠子的论辩都以惠子词穷而告终? • 4.你更喜欢庄子还是惠子?说说理由。
拓展:互怼的知己
•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 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 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 矣!”
• 庄子给亲朋送葬,经过惠施的坟墓,回头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尖上涂象苍绳翅膀那 样大小的白土子,让匠石把白点砍掉。匠石运斧如成风,声声作响地砍它,砍尽了白土子而没 伤鼻子,郢人站立面不改色。宋元君听到此事,召匠石说:‘试试为我砍一次看看。’匠石说: ‘我曾经是砍过,即便如此,我砍的对象已经死很久了。’自从先生死了后,我没有对手了, 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7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一】【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鵮,子知之乎?夫鹓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①惠子相梁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③非梧桐不止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翻译句子。
(3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第一则中哪两个字能够表现惠子看重功名利禄?(2分)4.第二则故事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可以看出庄子具有什么样的思想。
(4分)参考答案:(1)做宰相(2)国都(3)栖息(4)怎么,哪里2.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的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3分)3.恐搜(2分)4.争论的焦点是:庄子究竟能不能知道鱼(外物)的快乐。
庄子认为鱼儿很快乐,这其实是他愉悦心的投射和反映,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的反对“人为”的思想。
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庄子二则》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实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庄子二则》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实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文言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两人辩论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庄子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韵味,但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和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对于这篇课文中的哲学思想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理解不够深入;2. 对庄子的哲学思想理解有困难;3. 课文中的辩论部分可能难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中的哲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欣赏庄子独特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庄子与惠子辩论中的智慧,培养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中的哲学思想。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辩论部分;庄子独特的思维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中。
2.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庄子哲学思想,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阅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同时,教师对课文进行逐句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四、特点、写法
特点: 1、心境:愉悦自然,轻松闲适。 2、论辩:机智敏锐 简洁精炼 写法:寓言故事说理
1、借事喻理 2、借物喻人 3、比喻 对比 衬托
五、知识积累
《庄子》中许多内容已衍化为寓言和成语,保 留在现代汉语中。例如:
庄子智慧
庄子:巧辩,重欣赏, 对外界认识,带有欣赏 的态度。
惠子:力辩,重分析, 对事物有一种求实存真 的态度。
读懂庄子—“是鱼之乐也”
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 心境?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齐物》
庄子认为“是鱼之乐”,其实是 庄子愉悦舒适心境的一种表现。
还原对话
两千三百多年前,在美丽 的濠水边,伴着清风,和着 鸟鸣,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悠闲自在,庄子和惠子出游, 来到濠边的桥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感叹)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质问)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反驳)
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
乐,全矣!
(刁难)
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
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辩解)
三、读懂庄子
你认为在庄子和 惠子的辩论中,谁 是胜者?
请用“我认为___是胜 者,因为_______ ___。”进行表述。
汝安知(哪里) —— 吾已知 (偷换概念)
庄子理由: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子曰‘汝安知鱼乐’,既已知吾知之。
在两千三百年前的一天,阳光和煦,微风 轻拂,有一对朋友,他们在濠水的桥上,进行 着一段颇有意味的对话......
2020部编版八下2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八下2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朗读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学会翻译: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让我们【追溯】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等等,(就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三、学会鉴赏1、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一试说一说巧妙在哪里?答:庄子一句不经意的感叹“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被惠子抓住不放,论辩由此展开。
(1)【妙在惠子的质问】惠子质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很难正面回答的;(2)【妙在庄子从容的反问】庄子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样的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危机”。
(3)【妙在惠子的以退为进、步步紧逼】惠子又以退为进,承认“我非子,固不知子矣”,进而又强调“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把庄子逼到了更为尴尬的境地。
(4)【妙在庄子的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庄子只好偷换概念,在一个“安”字上做文章。
“安”,既有“怎样”“如何”的意思,也有“哪里”的意思。
惠子的本意是问庄子如何知道“鱼之乐”,却被庄子故意理解为“在哪里知道”,于是庄子答以“我知之濠上也”,论辩至此戛然而止。
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惠子】
【庄子】
力辩 求真 拘泥
巧辩 尚美 超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关于这场“濠梁之辩”的结果,有人说是庄子赢了, 有人说是惠子赢了,你认为是谁赢了?
小结
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
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
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 的疑问,语气较轻;
(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 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 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 达效果。
3.在这场辩论中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知道” 或“怎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 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 了发难,其机智灵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完全,肯定(是这样)
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追溯
你
如此如此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已经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翻译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 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 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 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 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4.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 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2.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 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 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注释 循其本:追溯语题本原。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 的”等等。云者,助词,用于句末,表提顿,以引起下文。
译文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 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 濠水上知道的。 ”
三、问题归纳
北冥有鱼
1.”“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
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 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 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 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鯈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 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庄子曰:“请 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 知识点
7.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 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 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 史向前发展。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庄⼦是思想家、哲学家、⽂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21课《庄⼦⼆则》课⽂原⽂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不知其⼏千⾥也;化⽽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千⾥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鹏之徙于南冥也,⽔击三千⾥,抟扶摇⽽上者九万⾥,去以六⽉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与惠⼦游于濠梁之上 庄⼦与惠⼦游于濠梁之上。
庄⼦⽈:“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鱼,安知鱼之乐?”庄⼦⽈:“⼦⾮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我⾮⼦,固不知⼦矣;⼦固⾮鱼也,⼦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请循其本。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21课《庄⼦⼆则》知识点 ⼀、作者简介 庄⼦(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战国时期哲学家。
他继承并发扬了⽼⼦的思想,和⽼⼦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物。
在政治上,他主张“⽆为⽽治”。
庄⼦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书中。
《庄⼦》中的⽂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作品之中,鲁迅先⽣说:“其⽂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晚周诸⼦之作,莫能先也。
” ⼆、课⽂翻译 北冥有鱼 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不知其⼏千⾥也;化⽽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千⾥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注释 冥:同“溟”,海。
下⽂的“南冥”指南海。
鲲:⼤鱼名。
鹏:⼤鸟名。
怒:振奋,这⾥指⽤⼒⿎动翅膀。
垂:悬挂。
译⽂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
鲲的巨⼤,不知道有⼏千⾥;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作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千⾥;当它振翅⽽飞时,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及类文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及类文训练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鲦鱼出游从容..()(2)请循其本.()(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4)我非子,固.不知子矣()2.下列各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国人道之.B.以我酌油知之.C.何陋之.有D.择其善者而从之.3.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年与.时驰C.陈太丘与.友期行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一处)(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3)我知之濠上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庄子始终坚持“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他人的心理状态。
部编八下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解析版)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填空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 )鲲.( )徙.( )正色邪.( )濠.梁之上( )鯈.鱼出游( )2.庄子,名,时期宋国人,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
3.古文背诵默写。
(1)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2)水击三千里,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3)庄子日:“子非我,________?”(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二、选择题4.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鹏之徙于南冥也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安知鱼之乐D.子之不知鱼之乐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南/冥者,天池/也6.下列对文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B.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C.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D.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D.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变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庄子》二则(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21课 《庄子》二则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钓于濮(pú)水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 )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中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①愿以境内累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
②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
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
③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
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
④宁:宁愿⑤涂:泥,泥巴1.庄子,名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全.矣(____) (2)请循其本.(____)(3)楚王使.大夫(____) (4)持竿不顾.(____)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4.《庄子钓于濮水》一文中,庄子用什么办法拒绝楚王之请?5.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分析庄子令人欣赏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周 战国 哲学家 道家2.(1)完全,完备(2)本原(3)派遣(4)回头看3.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4.比喻论证,用龟的选择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5.庄子坚持认为鱼儿很快乐,可见他能以愉悦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以讲故事的形式拒绝做官,可见他淡泊名利,幽默风趣。
可爱、睿智的形象令人欣赏。
部编版八下语文《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点归纳(含最新译文)
21《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学常识: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文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代表作有《逍遥游》、《庖丁解牛》等二、重点词语1、梁:桥2、游:游玩3、从容:悠闲自得4、安:如何、怎么5、是:这6、固不知子也:固然7、子固非鱼也:本来8、全:完全,肯定(是这样)9、循:追溯10、其:话题。
11、本:最初。
三、原文断句及翻译原文断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和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在问我。
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四、内容分析1、庄子提出观点的句子是:“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惠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句子是: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4、比较庄子与惠子性格的差异: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惠子:
从结果看,我是无话可说,但从逻辑上 来说还是我赢了,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我的 意思,利用偷换概念的诡辩,才在争论中 得以维持他自己的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 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
千年以后的你请给庄子
或惠子写几句话或发微信说 说他在你眼中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
惠子您好:
我是你千年以后的一名普通的学生,今 天我了解了你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 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具有 哲学家的风貌,逻辑性强,比较严谨。能 把大名鼎鼎的庄子辩得理屈词穷。我真的 很景仰您,您是我学习榜样。
四、品读故事 ---探知“辩”
(1)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什么?
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2)辩论双方是谁?
庄子、惠子。
(3)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 正方(庄子):條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反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在这场辩论中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 的发难的?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里知 道”或“怎么知道”,而惠子本意是 “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 避重就轻,机智灵活的化解了惠子的 发难。
庄子您好:
我是你千年以后的一名普通的学生,今天 我了解您偏于美学上的观赏,对于外界的认 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 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能从自由活 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轻松、闲适、愉悦 ,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 感染。我感受到了您艺术家的风采。我特别 欣赏您,仰慕您。
2.请循其本。
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精读课文,小组内翻译课文。你认 为理解课文的关键句子是什么?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 而问我.”
部编本八下 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庄子与惠子游濠梁)
同“溟”, 海。
北冥有鱼
它的
庄 子 文 笔 的 奇 幻 之 美
鲲
汉字释义 (1)(形声。从鱼,昆声。本义:鱼苗的总称) (2) 同本义 [(fish) fry]如:鲲鲕(鱼苗;小鱼) (3) 一种大鱼 (4)鱼子
康熙字典 《尔雅· 释鱼》(战国,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是辞书 之祖)鲲,鱼子。《列子· 汤问篇》作者是列御寇 列子, 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 国前期的道家人物,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 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 寓言和神话传说。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 名为鲲。《庄子· 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陆德 明· 音义》崔撰云:鲲当为鲸。又《集韵》胡昆切,音浑。 义同。*考证:〔《列子殷汤篇》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其长称焉,其名为鲲。〕 谨照原书改汤问篇。 [1]
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世称“老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
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走近作品
《庄子》一书,通行本有内篇七章: 《逍遥游》第一, 《齐物论》第二,
《养生主》第三,
《人间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师》第六, 《应帝王》第七。
这七篇,思想深透,风格飘逸,而且十分连贯。
外篇共十五篇文章,大部分非庄子手笔。 《天地》《秋水》《达生》《山木》《田子 方》《知北游》这六篇很可能是庄子自著,或 是他的弟子整理老师著作编成的文章。
翻 译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鲦(tiáo)
鱼(在河水中)游得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
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5.惠子和庄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们从庄子身上能学 到什么?
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角度看世界,重在知识的探讨, 求实而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
庄子注重感情,从美的角度、诗意的角度看世界,将主 观的情感投射到外物。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诙谐
三读课文,读懂文意
重点字词解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怎么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怎么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哪里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然
•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本来
重点句子翻译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 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一生从容、洒脱、自由快乐。他来到濠水之滨看到 “鲦鱼从容出游,是鱼之乐也”。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 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3.惠子凭什么可以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他的 依据是什么?从中你可以看出惠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子之不知 鱼之乐全矣!”
“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说明你道的。”
四读课文,感悟情趣
分角色朗读,再现情境
合理探究,感情悟理 1.通过大家的演读,我们看到了非常可爱的庄子和非 常认真的惠子。他们俩争辩的问题是什么?
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2.庄子是怎么知道鱼儿很快乐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
二读课文,读出语气
读出语气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运斤成风 痀偻承蜩 中规中矩 大相径庭 沉魚落雁 秋毫之末 如土委地 迎刃而解 踌躇滿志 不翼而飞 探囊取物 舐痔舔痈 吐故纳新 鼓盆而歌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学富五车 栉风沐雨
庖丁解牛 朝生暮死 栩栩如生 游刃有余 支离破碎 屠龙之技 昭然若揭 失之交臂 ……
大而無当 椿萱并茂 目无全牛 得心应手 真知灼见 强聒不舍 似是而非 捉襟见肘
—— 李约瑟(英国)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
论辩
惠子
是否“知鱼之乐”
知鱼之乐
非鱼,安知鱼之乐
知识扩展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 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 语都出自《庄子》: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成者英雄败者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 中庄子与惠子关于人是否“知鱼之乐” 的论辩,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 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人合一”的哲 学观点。
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 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 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 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 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 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 “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而惠子 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 无穷好。 —— 李清照 《怨王孙》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 《贺新郎》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 句式。 2.欣赏《庄子》中机智巧妙地论辩。
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 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 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 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 濠上也。”
怎么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固然不知子矣;子本固来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完全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如此如此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已经
翻译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鲦(tiáo) 鱼(在河水中)游得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 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 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是可以肯定的了!”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 鱼的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复述课文
分角色复述课文
合作探究
思考: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课堂小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 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 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 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再读课文 要求:读出语气和性格
朗读指导: 第一句:悠然自得、愉悦 第二句:问中带着肯定,有意刁难、咄咄 逼人 第三句:针锋相对又从容不迫 第四句:让步→反攻→得意 最后一句:缓和、冷静、从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讨论
庄子与惠子的辩论 中,谁是胜者?
庄子为什么固执的认为鱼是快乐的?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课堂小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 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 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 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作业
1、完成课后积累拓展 2、课外阅读《庄子秋水》并 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
新课导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学习目的朗读,师生以读解文,落
实“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3.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庄子和惠子的
认知态度,学习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喜怒 哀乐。
朗读课文,在难以读 准的字下画上横线
“安”“固”“全”
复述这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