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标建筑变化看天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地标建筑变化看天津(图)
上世纪50年代的百货大楼
玉清池
站在天津市的新地标位于和平区的“津塔”前,我这个老天津卫的情感之门蓦然开启,浮想联翩。
不禁喟然:地标性建筑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科技进步,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明,更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从而成为人们引以为豪的一种图腾。
其实,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人们一提到这座城市就会联想到自己心目中的那处印记。
比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比如伦敦的大本钟,比如上海外滩的海关大楼,再比如北京的天安门……因此,地标建筑可以称作城市名片,城市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都会有一处或几处相应的地标性建筑应运而生,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信息和经济信息。
回顾天津近代百余年来的历史进程,每个时期的地标建筑都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的起源无疑都为这座海滨之城披上绚丽缤纷的斑斓色彩。
20世纪前的天津,还只是一座新兴的商业城市,有的只是几百年来漕运文化、盐业文化遗存的溯古之风。
一座老城,几条古老的街道,南北之交的三岔河口、海河畔香烟缭绕的天后宫殿,“连樯结万艘”景象,此起彼伏的市声……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全部。
如果要指定那时的地标,恐怕非鼓楼莫属了,它巍峨地矗立在这座城市中央,“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20世纪初叶,八国联军的炮火硝烟拂去了京畿重镇的繁荣,估衣街、锅店街、针市街、竹竿巷、宫前街的商号、金店、银楼被劫掠一空;都统衙门拆毁了老城四垣,几百年的森严壁垒豁然洞开。
列强们各自在“租借”的津沽土地上,建立起国中之国、城中之城的“租界地”。
与此同时,天津的商业中心也由北门外的关上、关下转移到新兴的南关市场,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作“南市”的那个地方。
这个时期的地标性建筑,既不是海河上的大铁桥,也不是被称作“东方华尔街”的租界大法国路,而是一处被称为“华北第一池”的浴馆玉清池。
玉清池浴池始建于1924年,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荣业大街与慎益街交口。
当时,日法租界尚在开发之中,玉清池不仅是南市地区、也是天津市中心闹市区的最高建筑。
玉清池是天津富绅祁霈霖投资修建,建筑相当气派,有华丽的盆塘、舒适的包厢、并有全方位的服务。
一部豪华的西门子电梯可以送你直达四楼观景台,把海河两岸逶迤景色尽收眼底。
如今,玉清池作为历史建筑将被保留下来,与它经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一起,继续见证新南市的变革与繁荣。
当时,民间流行的一句俗话直奔主题,真切地反映出这处“中国地”的奢华,那就是“不到南市逛一逛,白到天津卫走一趟”。
直到1937年,天津沦陷,毗邻日租界的南市成为了日本人的“后院”。
一时间,治安混乱,商业亦遭受严重打击。
加之1939年天津大水的长期浸泡,天津的商业中心再次向租界地区转移。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迅速成长为北方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西方文化的介入,也为这座城市注入了现代化的元素。
“三白一黑”更是成为天津的四大产业支柱(纺织、化工、面粉、煤炭业),民族工业的振兴,揭开了一页新的历史。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商绅们绝不会错过这大好时机。
于是,在日租界旭街(今和平路、金街)的中心地带,一座高楼平地而起,高耸的塔尖直入云霄,号称七层天的大平台可以极目远望,鸟瞰津沽大地。
这就是中原公司(今百
货大楼)。
1926年,上海先施公司高级职员林寿田、黄文谦等人看重天津港口城市的商埠地位,北上天津,在日租界旭街(今和平路)买下一千余平方米的土地,投资47万银元兴建中原公司。
大楼1927年竣工,1928年1月1日正式营业。
曾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为其剪彩。
据当时报载,开业情景“盛况空前,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睹大楼雄姿,四周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一至三楼为百货商场,四、五楼为舞厅、影戏院、游艺厅、餐厅等,六楼顶为花园,垂直电梯最为引人注目。
”
中原公司是当时第一家大型百货商场。
也是天津最大的商场,它经营的中高档日用百货闻名华北。
依靠雄厚的实力,中原公司还在天津商业史上首创了大规模减价销售的竞争手段,再加上联合促销和发放礼券,开业伊始,便人流如织,生意兴隆。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1932年,中原公司又在法租界繁华的绿牌电车道(今滨江道),成立分店 (今中原公司)。
1934年在北京王府井成立天津中原公司北京分店。
新中国成立后,中原公司总店改制为天津百货大楼,成为华北地区第一家国营大型百货公司。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各种商品供应要数百货大楼最全,与原法租界的劝业场、中原公司(即分店)号称为天津“三大商场”。
此后几十年中,百货大楼都是天津的一号地标性建筑。
时光荏苒,天津已经从古老的漕运码头成长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间,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地标性建筑这个经济发展的符号,不断被刷新。
如今的地标性建筑于昨天已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是在天津本地也是各领风骚。
比如小白楼的金皇大厦、东站前的海河广场、金刚桥畔的古文化街、老城厢的鼓楼商业街、南市的食品街、塘沽的金街等等,不胜枚举。
然而,其中最具冲击力的还是位居母亲河海河畔的那一座座新型建筑。
如果您从天津站下车,站在海河岸边,对面便是气势恢宏的一组欧式建筑群津湾广场。
这儿曾经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龙舟的出发地皇船坞,这一湾海河也因此得名“老龙头”。
如今这里已成为汇集剧场、影院、餐饮、娱乐的时尚文化中心。
沿河南望,一座现代化的赤峰桥横跨大河,桥头堡上圆形观景台似太空“飞碟”,莅临津门,为这座城市平添风采。
凭栏北眺,海河之滨的大沽桥头,一座336.9米的“津塔”,傲然挺立,雄居今日天津高楼之冠。
与其毗邻的“津门”大厦相映成辉。
津塔是和平区海河六大节点之一,更是和平广场中心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间将入驻八百余家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成为天津信息最集中、商机最丰富、商务活动最活跃的国际化商务中心。
津塔,一座目前华北地区最高的建筑物、天津新的地理坐标,以挺拔的身姿,汲
取河海交融之源泉,俯瞰这片亘古至今的土地,落地生根,遥望过去,走向未来。
天津的新地标正是如此,它们承载着天津的历史,也同样预示着天津繁荣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