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第七课
职教法律法规7教师权利与义务
响力和控制力;教师免受政府或学校干预。
PPT文档演模板
职教法律法规7教师权利与义务
v 教师专业权利的行使与限制
v 学术自由:教师在享有学术自由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学术 责任,尊重他人的、包括学生的学术自由,尊重异己的意见 并在平等基础上进行辩论,并且不能对任何人有歧视行为。
参加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小组,实施
考核认定工作。
PPT文档演模板
职教法律法规7教师权利与义务
v 新闻:山东省从今年开始将在企校共建实训基地逐 步推行实训指导师制度及实训证书制度
v 对企业具体负责实训工作的人员集中开展培训,合 格者颁发“山东省企业实训指导师资格证书”,实 训基地和有关高校必须配备专业的实训指导师。此 外,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实训合格者颁发实习实 训合格证书,作为学生获得实习实践学分的重要依 据,同时也是用人单位招聘学生、优先录用的参考 指标。
这段时间是不能不到的否则要从每月200大圆中 扣!!!
我想问教师的正常工作时间到底是多少?????? 学校这样是否是违法的啊??????!!!!
PPT文档演模板
职教法律法规7教师权利与义务
教育的专业权利?
v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1. 学术自由:讲学自由 2. 教育自由: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权及对学生
v 法律政策依据 1. 教师法 2. 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 3. 2000年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PPT文档演模板
职教法律法规7教师权利与义务
v 《教师法》第十条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第十条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测试卷及答案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我国国家机关的职能是什么,行使哪些权力,如何行使权力,法律和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
其中,公安部门行使治安管理权力。
2.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滥用或者玩忽职守,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
3.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
4.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群众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舆论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监察机关监督贯通起来。
5.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国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3分,共24分)1.√负责维护、疏导路面交通秩序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
2.√地方政府建立了“”热线电话,有利于更好地管理人民群众。
3.√XXX工作报告体现了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4.√XXX的监督属于司法监督。
5.×写举报信,实名举报某国家工作人员收取他人巨额财务属于舆论监督。
应为群众监督。
6.√监督行政机关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
7.×小学生年龄还小,不能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应为小学生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但不具备监督权利。
8.√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要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
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校附近小卖店卖给我们的零食已经过期,还不给换,我们可以找(C)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解决。
2.公民撰文在报刊上发表,直接指出教育机关工作中的问题,属于(A)舆论监督。
3.政府可以通过(B)政府网站和(C)新闻发布会方式让公民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
4.XXX的妈妈要给XXX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应该找(C)医疗保障部门。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①②③)每个公民都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
职业道德与法律(修订版)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PPT课件
结合上述规定和事实,说明“宪 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4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创境激趣
(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 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 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 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 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 权。”
15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一)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刘某与何明是同一个车间的工友。一天,刘某的钱包不见了,便怀 疑被何明偷走了,但其实并非何明所偷。下班后, 刘某硬将何明拉到自 己家中查问此事,何明当然不承认。刘某认为何明不老实,便与其表弟一 起将何明的双手反剪着捆了起来。何明呼喊“救人”,刘明又用一条毛巾 将何明的嘴堵上。就这样,刘某将何明关押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将 何明放走。何明诉讼到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刘某有期徒刑。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增强公民意识
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多种多样的 公民: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的,根据该国宪 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8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增强公民意识
权利与义务
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 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 做出相应的行为。
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它表 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 做出一定的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7课课件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宪法是法治的标志
领悟宪法
没有宪法,就没有法治
“法律至上”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没有“宪法至上”,“法律至上”就难以实现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领悟宪法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领悟宪法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全面贯彻实施宪 法
树立“宪法至上”观 念
不做宪法禁止做的事,也不拒绝做宪法规定做的事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维护宪法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1.宪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了解宪法、 掌握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坚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和改善人民生
活,使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普遍改善。
★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民主政治建设
不断加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 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正,促进人民平等
享受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现人权的保障;
★ 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 ★ 对话与合作是促进国际人权发展的正确途径,等等。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 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
委会制定
数通过。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认识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 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 的法律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 本法律保障。
2020职业道德与法律(人教版)教案: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一)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一、维护宪法的权威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
进而涵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3.运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勇于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进而形成崇尚民主、公正、平等思想,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从理论观点上说,我们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和增强“宪法至上”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树立和增强了“宪法至上”的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首先,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该内容在本章的重要作用,从知识架构的角度来说,理解了该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意义重大。
其次,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宪法。
最后,从学生“自觉维护宪法”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本课时的主题是“维护宪法的权威”。
教材从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入手,阐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进而揭示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必须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第七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第七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第七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知识目标(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说明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
(3)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的特殊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依法行使权力、足厥履行义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尊重法律,尊重权利,增强权利和义务观念,依法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义务,不做违反法律的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法定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1.“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4.“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三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总第23课时)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1.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2.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公民的生活中,法律是规矩,法律是通过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那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怎样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法律又是怎样保护我们的权利的?板书课题:第七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二)讲授新课一、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复习导入说一说:①你知道“法律”一词的来源吗?(教材P82页)②在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那些法律?③什么是法律呢?(1)法律规范的特殊性教师讲述: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规范,比如,单位有单位的规章制度,工厂有工厂的规章制度,学校有学校的规章制度,军队有军队的纪律,公共场所也有公共场所的规范,比如,公园、影剧院、车站码头、航空港等,在醒目的地方都贴有“禁止”、“请勿”等,另外还有社会道德,这些“规章”、“制度”、“纪律”、“禁止”、“请勿”以及社会道德等,都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农业政策与法规任务七教案:农业资源和法规保护政策与法规
任务七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一、教学分析1基本信息授课内容授课学时任务7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农业政策与法规2 21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性质专业课授课地点2.教学内容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本次课2学时教学内容学习,主要介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背景、意义,并摘选介绍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部分重要内容;介绍了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及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政策法规,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政策法规以及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与农业资源利用及保护有关的政策法规;介绍了我国农业资源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农业环境污染的状况,重点介绍了我国农业水资源和农业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农业环境等相关概念有准确的理解,了解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的现状,掌握我国现行的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并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司法实务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利用及保护政策与法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I)学校易职教平台:发布课前任务;对学生提交结果进行评价;(2)智慧职教资源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平台资源,用于课前预习与课后拓展; (3)远程连线:让学生体验现实场景。
学历课程钱小莉胡永盛2023-094)617:21 ©序号课程名称1 农业政策与法规所属专业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韧溺V・返回课程类型课程负责人亩核人创建时间操作二、教学过程三、考核评价互动、课后测试、实训等进行评价,学生主要对各环节进行自评及互评,企业专家主要对学习效果评价,占比分别为课前15%,课中70%,课后15%o四、教学效果与反思1.教学效果(I)线上体验:加强线上学生的参与度;(2)企业指导:通过企业专家评价方案,深度推进校企融合,实现岗课一体;(3)情景模拟:试错学习、高效学习,提升信息素养。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法治观念第1课:法治国家第2课:法治社会第3课:法治与德治2. 第二单元: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第4课:公民权利第5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第6课:依法维权3. 第三单元:遵守法律法规第7课:遵守交通法规第8课:网络安全法第9课:公共卫生法律制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内涵,认识到法治与德治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提高法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法律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依法维权的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重点:法治观念的培养,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公民权利的保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章节内容,阐述法治观念、法律保护权利、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重要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重要知识点、案例分析、解题步骤。
2. 板书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字体规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治国家的特点。
(2)举例说明公民的基本权利。
(3)谈谈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2. 答案:(1)法治国家特点: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法律保障人民权益等。
(2)公民基本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等。
(3)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国家发展等。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感受法律的权威第七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1站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课件北师大版
关闭
作为小学生的亚茹也依法享有专利权,这就证明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未成年
人也不例外。故A项正确。 A 解析
关闭
答案
1
2
3
4
5
4.我国公民(
) ②既受到我国法律
①既充分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的保护,又受到我国法律的约束 义务 A.①② C.③④
③只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不必履行法律规定的
关闭
本题考查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成为公民的条件,另一个是履行义务的观点。成
为公民只需具备两个条件:①个人具有某国国籍。②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关闭 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在我国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要真正维护权利 张某的说法不对。 就必须自觉履行义务 ,不管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 ,都必须认真维护权利,,自觉履 理由:①张某虽然是未成年人 ,但仍然是我国公民。因为我国法律规定 凡具有 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②张某认为未成年人不需要履行义务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公民的义务通常是 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 一的,要真正维护权利就必须自觉履行义务,不履行法定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 解析 答案
(2)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承担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
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等,这些 义务都是针对所有公民提出来的,在履行这些义务时不能有任何特权。
3.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 务。 (2)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3)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履行义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城规法规》7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教案(首页)第五章监督检查1.监督检查的责任主体和内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
2.人民政府向人大报告规划实施情况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3.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以下措施:(一)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进行复制;(二)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根据需要进入现场进行勘测;(三)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履行前款规定的监督检查职责,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不得妨碍和阻挠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依法公开,供公众查阅和监督。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查处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时,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应当向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
4.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依照本法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其给予行政处罚。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作出行政许可的,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行政许可。
因撤销行政许可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六章法律责任1.规划编制、审批、修改的行政责任对依法应当编制城乡规划而未组织编制,或者未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有关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2.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责任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未依法组织编制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二)超越职权或者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四)未依法对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予以公布的;(五)同意修改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前未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的;(六)发现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或者违反规划许可的规定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的行为,而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9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知识点
第一节:法律的概念和作用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的、由国家强制执行的规范性规则。
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规范行为的重要手段。
2. 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对社会的规范作用能够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防范和制止各种破坏社会安宁的行为。
- 保障公民权益: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人民提供了保障。
- 规范行为:法律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法律的特征和基本原则3. 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以下特征:- 强制性:法律具有强制性,必须遵守,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平等性:法律是平等的,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 公正性:法律应当公正,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 永恒性:法律具有永恒性,不会随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4. 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 人民至上: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当以保护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 公正公平:法律应当公正公平,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
- 保护生命财产:法律应当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禁止任意剥夺自由:法律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
第三节: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应遵守的法律法规5. 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法律知识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非常重要,它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引导人们正确的社会行为。
法律知识还有助于维护自身的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6. 应遵守的法律法规-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其他法律的基础和准绳。
- 民法:民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维护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法律。
- 刑法: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刑罚,保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 行政法:行政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规范了国家机关的行政行为。
- 劳动法: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1)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课题:一、维护宪法的权威教学目标: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2.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涵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3.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进而形成崇尚民主、公正、平等思想,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从理论观点上说,我们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和增强“宪法至上”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树立和增强了“宪法至上”的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首先,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该内容在本章的重要作用,从知识架构的角度来说,理解了该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意义重大。
其次,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宪法。
最后,从学生“自觉维护宪法”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教学时数:理论学时1学时教学过程:列举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案例1:材料1: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教师充分利用课件材料中包含的宪法元素,根据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学过的宪法知识,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宪法主题,以此导入新课。
第七课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意义:
1.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 求。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3.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4.是实现国家长久治安的可靠保障。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 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守法意识,使人 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律意识的增强, 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 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为规范。 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为规范。法律的遵守需要 道德的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障。 道德的支持,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障。
1.必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必须严格执法。 4.必须增强全体人民法律意识。
作为青少年,我们要: 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用法、护法。
即: 1、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有关规定。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严格按 法律的要求办事,法律提倡做的积极去做,法律 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一定去做。 3、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知识。 4、遇到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自 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5、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非法侵犯时,学会依法 维权。
知识链接
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已达229件,涵盖宪法等七大法律部门;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近 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已达229件,涵盖宪法等七大法律部门;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近 600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 600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
宪法 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劳动者与劳动法
立足职
场有法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做宝
劳动合同的含义及意义
个
劳动合同的内容(条款)
明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白
劳动合同的约束力
的
心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
劳 动
中 权利 有 劳动者依法履行 数 的义务
者
上
职 场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考点一
1.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协商一致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 立劳动合同。
诚实信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诚实,恪守信用。
【知识拓展】劳动合同违反合法原则的具体情况包括: ①主体资格不合法:如用人单位的职能部门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一方
达不到法定就业年龄,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②内容不合法:凡是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矛盾、相抵触的条款,均属无效条款。 ③形式不合法:法律规定的有效形式主要是书面形式。
②意义: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 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①地位: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②意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劳
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③内涵: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
(2)劳动者履行的义务: ①完成劳动任务; ②提高职业技能; ③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④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相关链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 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 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七课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根据宪法 和立法法 规定,普 通法律由 国家主席 公布。
12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什么 3 、为什么我国的宪法要由 、宪法的修改对具体的法律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制定和 要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保持宪 不会产生影响?为什么? 修改? 法稳定有何意义?) 会,因为宪法是普通法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 因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产生的基础和依据。宪法 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稳 修改的部分,只要普通法 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因此、 律涉及的,都要随之修改。 它代表人民享有修改宪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 法的权力。 通法律更为严格。
我国宪法的构成
序 言 与 总 纲
权公 利民 与的 义基 务本
国 家 机 构
国 徽 首 都
国 旗 国 歌
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国家的性质 国家的根本制度
宪 法
国家的根本任务
带有全局性、 根本性的问题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生活中的 其他根本问题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 国家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 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 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宪法与普通法律是何关系? 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Page 18
Page
19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从内容
2、从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
我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从内容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①国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
九年级上道法知识点第七课
九年级上道法知识点第七课第七课:九年级上道法知识点道法,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年级上学期,我们将学习与道法相关的知识点,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一、道法的概念和来源道法起源于我国古代文化,被视为一种宇宙的法则和道德准则。
道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道法包括自然法则、社会法则、人生法则等,狭义的道法则指的是道德准则、道德规范和修身养性的方法。
道法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的思想。
孔子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理念包含了道法所倡导的个人修养、家庭和谐、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道德准则与个人修养道德准则是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各个方面的行为规范。
道德准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指南,使我们能够区分善与恶、正与邪。
以孝、慈、仁、义等儒家经典中的伦理观念为基础,培养个人具备良好的品格和道德素养。
个人修养是道法的核心之一,强调的是个体内心的修炼和提升。
它包括了道德修养、学习修养、审美修养等多个方面。
通过不断提升自我,使个人具备优秀的道德和品质,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三、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家庭和谐是道德准则在家庭生活中的体现,也是道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孔子说过:“家有和,国有安;家有乱,国有殃。
”这说明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家庭和睦,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才能得以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才能确保。
在家庭和谐的基础上,社会的稳定也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公平正义、法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当每个人遵循道德准则,坚守法律法规时,社会秩序才会良好运转,并与道法的理念相一致。
四、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道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根植于人民的血脉中。
九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道法知识,不仅是为了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更是为了能够将其传承下去。
文化传承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注重知识的学习,如儒释道经典的研读,中华传统节日的庆祝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某工程建设项目的承包人因故无法根据合同如期开工,则 承包人应在()书面告知工程师 。 A.协议书约定的开工日期前7天 B.协议书约定的开工日期前14天 C.协议书约定的开工日期后7天 D.协议书约定的开工日期后14天 答案: A
多选:若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情况,工程师应确 认工期顺延。 A.某日工地因周边检修基础设施,所在区域停电12小时 B.因设计变更导致工期拖延 C.因不可抗力导致工期拖延 D.施工人员没有得到必要的施工图纸 E.施工人员没有获得工程进度款 答案: ABC D是“语文题”
答案:
B
多选:(2010真题) 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 位施工,若分包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应当由( ) A.总承包单位单独向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B.分包单位单独向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C.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D.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分别向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E.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承担责任 答案: CE 有合同才直接承担责任,但一串都有连带责任
2Z204000 建设工程合同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2Z204010 建设工程合同制度 2Z204020 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制度 2Z204030 相关合同制度
2Z204000 建设工程合同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2Z204010 建设工程合同制度 41 P106
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平等原则、自愿原则、 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合法原则等。 传统考点众多,又有不少新增内容
2Z204012 建设工程工期和支付价款的规定 P109-110
(四)竣工日期(竣工验收报告) 当事人对建设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争议的,按照以下情 形分别处理: (1)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以竣工验收合格之日 为竣工日期; (2)承包人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的, 以承包人提交验收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 (3)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 移占有建设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
自始无效 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 不影响争议解决条款的效力
无效(被撤销)合同 的法律后果
无效施工合同 的工程款结算
验收合格 → 付款 修复后合格 → 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 修复后不合格→ 不付款
多选:合同无效的原因有( )。 (2011、12、13) A.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C.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集体利益 D.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 E.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答案: ABCE
2Z20401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定形式和内容 P106-108
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承包双方的主要义务
(一)发包人的主要义务 1.不得违法发包 2.提供必要施工条件 3.及时检查隐蔽工程 4.及时验收工程 5.支付工程价款 (二)承包人的主要义务 1.不得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 2.自行完成建设工程主体结构施工 3.接受发包人有关检查 4.交付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 5.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无偿修理
2Z204012 建设工程工期和支付价款的规定 P109
(三)工期顺延 因以下原因造成工期延误,经工程师确认,工期相应 顺延:(1)发包人未能按专用条款的约定提供图纸及开工 条件;(2)发包人未能按约定日期支付工程预付款、进度 款,致施工不能正常进行;(3)工程师未按合同约定提供 所需指令、批准等,致使施工不能正常地进行;(4)设计 变更和工程量增加;(5)一周内非承包人原因停水、停电、 停气造成停工累计超8小时;(6)不可抗力;(7)其他。 承包人在工期可以顺延的情况发生后14天内,就延误 的工期以书面形式向工程师提出报告。工程师在收到报告后 14天内予以确认,逾期不予确认也不提出修改意见,视为同 意顺延工期。
试 音
课程将于19:30准时开始
李 楠
QQ:714452311 昵称:独孤幽白 录 制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温故知新
单选:(2014真题)以市场主导,以守法、守信、守德、综合 实力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的是( )。 A.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守法诚信评价 B.社会中介信用机构的综合信用评价 C.市场主体的自我综合信用评价 D.行业协会协助政府部门的综合信用评价
无 约 定:按欠款处理 4.工程垫资 约定 垫资 约 定 利 息:不超贷款部分从约定 未约定利息:不予支持 优于抵押权 不对抗小业主(善意相对人、全款 或支付了大部分货款) 含实际支出,不含违约损失 期限:竣工之日起6个月
5.优先受偿(2012)
单选:因设计变更导致建设工程量或者质量标准发生变化,当事 人对该部分价款不能协商一致,可以参照()建设行政主管 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或者计 价标准结算工程价款。(2014) A.签约时的签约地 B.履约时的签约地 C.履约时的项目所在地 D.签约时的项目所在地 答案: D
一、无效合同 8 特征 违法性 不可履行性 自始无效
类型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恶意、公共、非法 无效免责条款 人身伤害 故意、重大过失
建设工程无效施工合同
资质:没有,出圈,挂靠 必须招标但未招标 转包或违法分包
单选:(2011)通过招投标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价 应为()。 A.评标价 B.投标报价 C.招标控制价 D.标底
答案:
B
多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范围是( A.施工工作人员的报酬 B.实际支付的建筑构配件价款 C.欠付工程价款的利息 D.实际支付的材料款 E.当事人未约定的垫资利息
)。(2012)
答案:
ABD
2Z204013 建设工程赔偿损失的规定 P113
一、赔偿损失概念和特征 不履行合同义务 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责任(2010)
赔偿损失 的特征 继续履行 采取补救措施 赔偿损失
违约方违反合同义务 具有补偿性 任意性:约定违约金或免责条款 以赔偿非违约方实际遭受的全部损害为原则
二、承担赔偿损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构成要件 具有违约行为(我又不是故意的?) 造成损失后果 违约行为与损失间有因果关系 违约人有过错,或虽无过错,法律规定应赔偿
三、赔偿损失的范围 直接损失(财产减少);间接损失(预期利益) 四、约定赔偿损失与法定赔偿损失 约定赔偿 > (证明有损失) (约定计算方式证明损失额) 法定赔偿 (证明损失额)
2Z204012 建设工程工期和支付价款的规定 P111
(一)支付工程竣工结算价款的前提条件和支付程序 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是承包人取得工程价款的前提条件。 工程竣工结算价款的支付程序: 结算资料→审核→付款 争议处理条款 (二)合同价款的确定(2011) 中标通知书(招标) 合同价款→合同协议书 确定: 工程预算书(非招标)
多选:下列建设工程合同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有()(2014) A.承包人未取得相应建筑业企业资质订立的合同 B.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订 立的合同 C.建设单位因对工程内容有中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D.分包单位胁迫施工企业订立的合同 E.建设单位为逃税而订立的施工合同 答案: ABE
单选:(2010)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 款的效力。 A.履行时间 B.履行地点 C.争议解决 D.质量检验
)条
答案:
C
2Z204014 无效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规定 P118
二、效力待定合同 4
效力待定合同 (不一定有效)
限制行为能力人 无权代理人 无处分权人 本应由别人来订
2Z204014 无效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规定 P118
限制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1.法定代理人追认则有效 2.纯获利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不必追认 3.相对人催告期1个月 4.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5.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权以通知的方式撤销
2Z204014 无效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规定 P118
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 与限制行为能力的情况基本相同 1.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2. 相对人催告期1个月 3.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4.追认前善法》,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 同是()。 A.设备租赁合同 B.建设工程合同 C.承揽合同 D.货物买卖合同 答案: B
2Z204012 建设工程工期和支付价款的规定 P109
一、建设工程工期 (一)开工及开工日期 承包人不能按时开工,应不迟于协议书约定的开工日期 前7天,以书面形式向工程师提出延期开工的理由和要求。 工程师应在接到延期开工申请后的4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答复 承包人。工程师在接到延期开工申请后48小时内不答复,视 为同意承包人要求,工期相应顺延。 (二)暂停施工 工程师认为确有必要暂停施工时,应当以书面形式要求 承包人暂停施工,井在提出要求后48小时内提出书面处理意 见。承包人实施工程师作出的处理意见后,可以书面形式提 出复工要求,工程师应当在48小时内给予答复。工程师未能 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处理意见,或收到承包人复工要求后48小 时内未予答复,承包人可自行复工。
2Z20401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定形式和内容 P106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定形式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 形式和其他形式。 《合同法》明确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014) 二、合同的内容 (1)当事人;(2)标的;(3)数量;(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 违约责任(担保);(8)解决争议的方法。 (谁、什么、多少、如何、何时、何地;解决)
2Z204012 建设工程工期和支付价款的规定 P110
二、工程价款的支付 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金额和支付条件支付工程价款, 是发包人的主要合同义务,也是承包人的主要合同权利。 《合同法》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 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 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 易习惯确定。 如果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 《合同法》规定,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 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 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 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 准备时间。(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