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死无常-3根本9因相3决断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
道次引导1、为什么说三士道中总摄一切圣言?答:成办二种义利:暂时增上生的善趣和究竟决定胜的三乘解脱。
2、按以下《道炬论》的颂词,认定下士、中士以及上士的体相。
(1)若以诸方便,唯于生死乐,希求自利义,知彼为下士。
(2)背弃诸有乐,遮恶业为性,若惟求自静,说名中士夫。
(3)由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为胜士夫。
答:(1)下士体相:追求轮回增上生安乐的士夫。
分为一般和殊胜二种。
一般下士是指仅仅重视现世安乐的士夫。
殊胜下士则不以现世为重,而是以追求后世增上生的圆满为主,以此动机真实趣入增上生的修行。
“殊胜下士”又分二种,一类以下士道为究竟者,称为“唯下士”,如修士、道士、世间善人等;二类以下士道作为前行者,称为“共下士”,如佛教徒。
下士道的界限是从了达死亡的粗无常开始,到了达微细无常之前。
(2)中士体相:发起厌患一切三有的出离心,为追求自己的利义,希求获得超出三有的解脱,由上趣入解脱方便之道即戒定慧三学。
分唯中士和共中士二种,差别:唯中士以中士道为究竟,即以小乘的解脱为究竟;共中士以中士道为前行,以修习四谛等,作为趣入上士道的前行。
就是否入道而言,中士道分未入道和已入道二种,前者刚刚通达细无常;后者为生起无伪出离心的中士。
已入道又分凡圣二种: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中士为凡夫中士;已入圣流的二十种僧,为圣者中士。
中士的界限是从通达细无常开始,到产生增上意乐之前。
(3)上士道体相:由于深刻体认到自身的痛苦而想要远离痛苦,更以此推己及人,对一切有情的苦难感同深受,而以大悲心欲拔除一切众生之苦者,即为上士。
即:最后初由大悲心的摧动,一心想要遣除有情的痛苦,故而发起希求成佛的菩提心,修习显教的六度和密教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等。
上士道分未入道和已入道二种。
刚刚苏醒大乘种姓的士夫,是未入道的上士。
已生起无伪菩提心的士夫,为已入道的上士。
后者分凡圣二种: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上士,为凡夫上士;见道与修道的上士,为圣者上士。
三主要道讲解3
虽然我们要猛力去思维死亡,也要思维死后的心识并不像灯灭一样完全断灭了。我们一定会再去投生,而投生的地方除了善趣和恶趣这二者之外别无他处。为了要投生善趣,我们就应该断除十恶、行十善。教导我们修行的就是我们的导师,而实际能够用来实修的就是这个法。导师是佛宝,法就是法宝,协助我们在这条道上具足顺缘的就是僧宝,这三者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要皈依佛法僧三宝。
广论将业果列到下士道主要是劝我们行善业,这样才能投生善趣,断除恶业才能够防止堕入到三恶道去。三主要道将业果列入中士道思维,主要是不论白业或是黑业,都是由烦恼而来。凡是有烦恼,就会造业。有造业的话,就会在轮回里面。所以凡是业,不管白业、黑业,都是轮回的因,都是所应断除的,因此把它列入中士道思维。
"暇满难得寿无常,修习能除此生欲"主要是勉励我们去思维念死无常。在广论中思维念死无常,可以说是下士道主修的,我们要修道,修行之首就是要念死无常。
但是就实修而言,不可以说中士道的解脱和上士道的遍智果位,对我们现在的实际修持不是很急需的,也不是我们一时可以做得到的,所以心就好像有点放弃,或把它们摆得远远的,等以后再来做,这样是不可以的。虽然目前我们应该努力以下士道来修持,可是也须要把中士道和上士道的果位摆在一个我们将来要去实修的寄望之处。先把它们放在一个寄望之处,我们就可以在道上慢慢增长,以后就可以去修中士道和上士道了。千万不可以说:"我做不到!"好像心中有点把它们放弃的意思。心里面有把它们舍弃的念头,自认为不行的话,这样就造了类似谤法的业。
佛教哲学知识点总结
佛教哲学知识点总结佛教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生意义、存在、真理和解脱的哲学体系,它源于古印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和哲学之一。
佛教哲学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关于生命和解脱之路的探索,本文将就佛教哲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1. 四圣谛佛教哲学的核心教义是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指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集谛指苦难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和执着,灭谛指通过戒、定、慧来消除欲望和执着,从而达到解脱,道谛指解脱的方法和途径,即八正道。
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中的解脱之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行为、正生计、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通过修行八正道,人们可以逐渐摆脱欲望和执着,最终达到解脱的目的。
3. 缘起因果佛教哲学强调缘起因果的概念,即万事万物都有因果关系,一切都是由因缘所生。
人们要明白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会产生什么样的因果,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因果规律,积善行德,消除恶果。
4. 无我佛教哲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包括人的自我也是如此。
因此,佛教强调无我的理念,即人们应该超越自我的困扰,找到自己与整个宇宙的联系,实现真正的解脱。
5. 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是佛教中的智慧修为,包括对事物的洞察和了悟。
佛教哲学认为,要达到解脱的境界,必须具备智慧,通过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行,人们可以超越世俗的迷惑,认识到真实的本性和真理。
6. 涅槃涅槃是佛教中的至高境界,意为灭尽烦恼,达到歇止和解脱的境界,是人们在修行中追求的终极目标。
涅槃表示脱离轮回的苦难,得到永恒的安宁和解脱。
7. 慈悲与菩萨慈悲是佛教中的重要品质,菩萨则是以慈悲为本性的高僧,他们以大慈大悲心救度有情,忍辱负重,无私奉献,成为众生的慈母慈父,被认为是众生的福音。
佛教强调慈悲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学习菩萨的榜样,培养慈悲心和利益他人的精神。
8. 中道佛教哲学提倡中道,即避免两极端,追求平衡和和谐。
思维轮回总苦而发起求解脱心,分成四个部分一、思维死后
思维轮回总苦而发起求解脱心,分成四个部分:一、思维死后落生则不出轮回;二、思维轮回的涵义;三、思维落在轮回里的状况;四、思维心要依止解脱的真实安乐。
一、思维死后落生则不出轮回我们要连着前面所学的暇满和无常的法义,关注死后的问题。
这又分四段认识:(一)暇满;(二)无常;(三)死后还有生;(四)取了生就不出轮回。
(一)暇满先看暇满。
这是有为的世界,一切都是由因缘决定的。
在这当中,由于流落了很久,邪的几率大,正的几率小,在法与非法上,出现修法的机缘是非常难得的。
在此世,由于旷劫以来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出现了圆具八暇十满的人身,这叫做“难得的暇满现在已经得到”,因此,应该用这个人身来摄取实义。
(二)无常其次思维无常。
得了人身以后,没有闲暇长久安住。
也就是由过去的宿业,由当前南瞻部洲业因缘的限制,只是有限的刹那,很快就会被死无常的力量所转。
这一分是在无常里主要修死无常,而在死无常里,主要修死期不定。
要知道,死是无法抗拒的法性力量。
因此要关注到,我们既然处在末世的南洲,以因缘得了一期人身,由三根本、九因相思维就会知道,死决定要来。
再者,由于在南洲末世,死缘众多、活缘极少、活缘也无不成为死缘,以及所依身十分脆弱,犹如水泡,因此,没有很长时间安住,很快就会死亡,而且说不定今天就会死亡。
诸如此类是思维死无常。
再者,众生唯一被死无常的力量所转,这是指无常力大无法抗拒,决定逃不过去,因为无常是铁律、法性、法则。
谈到此世界的人,决定是死无常,这里说唯一被它的力量所转。
这又要结合《阿含经》中《抛石经》等的很多篇章来思维,里面都揭示了无常力大。
对此总结为本传承的引导教法,也就是常常会说,当死来临时,一瞬间就跟着它走了。
阎王叫你三更走,不能留你到五更。
或者死的状况一旦发生,就像暴雷击在心脏上,没法挽回。
财富、权利、美色、军队、计谋、口才、眷属等等,都绝对丝毫无法挽回,甚至药师佛亲自降临来作灌顶也无法遮退一分一秒。
诸如此类就会明白,唯一被死无常的力量所转。
四种清净明诲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 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 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 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 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 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 乳 酪醍醐。
7
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 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 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 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 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 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18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 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 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 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 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 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
1
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 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 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 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 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 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 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16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 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 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 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 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 即波旬说。(完)
17
命自我作 福自我求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於心 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2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 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 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 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 涅盘,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 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集法句中亦云应达此身如瓦器如是知法等阳焰
《集法句》中亦云:“应达此身如瓦器,如是知法等阳焰,魔花刃剑于此折,能趣死王无见位。
”这是讲观修无常和空性的利益。
应当了达这个身体就像瓦器一样,非常脆弱、不坚实,一遭到死缘就会坏掉。
“瓦器”很危脆,稍有磕碰就会碎掉,其它的铁碗等不会这样。
用这个来比喻我们的身体一遇到违缘马上就会坏掉、死掉。
认为别人对我好或不好也是源于这个身体,起傲慢也是以为这个身体比别人的好。
那么多的维护身体、装饰身体、供养身体,起那么多烦恼,造那么多业,都是因为这个身体。
智者通过这个比喻就能明白这个身体是不能持久的,何必因为贪著它而造那么多罪业呢?为什么还要把这么危脆的身体执为自己?何苦由它而起贪求、而生骄慢,而做百般的比较?看到这个身体根本就不是我,它就是一个脆弱的瓦器,这样就再也不缘着身体起贪、嗔、痴、骄慢、谄诳等等,一切为了这个身体的贪求、掩饰、装潢等等都会止息。
我们不但要知身还要知法。
现世的这一切法其实跟阳焰一样,但是我们却为此不断地追求,就像干渴的鹿群见到远方有流淌的河水,以强烈的渴求之心一直向那儿奔跑,但最终却什么也得不到。
渴求现世法也是一样。
由这两个比喻就能知道身体是一个无常性、刹那性的法。
你看它一刹那就没有了,又换了一个新影像。
而且一切法都是阳焰,再追求也得不到什么,怎么能为这样无实义的法去造罪呢?从此为此身求取的烦恼和恶业就都会消失。
因此说到“魔花刃剑于此折,能趣死亡无见位”。
“魔花刃剑”是指魔王射向人的五支毒箭,也就是所谓的贪嗔痴慢嫉。
这些都是由于执著这个身而起的。
不执著这个身,就不会缘它而建立自他、贵贱、美丑、利害等等,也不会源于它起很多的贪心、嗔心、慢心等等。
所以一想到这个瓦器一般的身,阳焰的一样法,有什么值得计较呢?这样魔王射来的剑就在这儿折断了,再不会因身而接受这些贪嗔等的烦恼了。
这样修无常最终能趣于“死王无见位”,就是最终能证得空性,阎罗王再也见不到你了。
意思是说证到无我的人,他甘于平庸,他没有什么要显山露水、高人一等的述求,也不需要因为我而有什么举动,因为他没了我相,阎罗王就找不到他。
念死无常-3根本9因相3决断
思维死时 以亲友无益第一因相 除法而外 以财富无益第二因相 余皆无益
第三根本
唯一以法为依处 为怙主
第三决断
以身体无益第三因相
思维死主决定当来此复 无缘能令却退 第一因相
思决定死 思维寿无可添无间有减第二因相
第根本
必须修行 正法
第一决断
思维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决定当死
第三因相
修 念 死 理
思维死 无定期
第二根本
思维南瞻部洲的寿量无定第一因相
思维死缘极多活缘极少第二因相 思维身体极微弱故死无定期第三因相
从现在起 必须修行 正法
道次第略论现代科判目录
序论一、归敬颂二、本论内容及造论意趣三、本论作者及殊胜传承1、氏族圆满2、求学经历3、成就功德4、所作事业四、本论之殊胜1、会通一切经教互不相违2、显示一切经教皆为教授3、易得佛密意4、自能灭除极大恶行五、听说轨则1、闻法轨则2、说法轨则3、完结时共作轨则正论- 修学引导次第第一章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第一节选择善知识与修习依止法一、所依善知识之相二、能依弟子之相三、依止之法1、意乐依止2、加行依止法四、依止的胜利五、不依止的过患六、总明其义第二节略示修法一、加行修法二、正行修法1、总说修法2、修习依止法三、结行修法四、未修中间1、守护根门2、正知而行3、于食知量4、悎寤瑜珈五、破斥二种妄见第二章于有暇身劝受心要第一节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一、何为暇满人身1、离八无暇2、具十圆满二、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三、思惟人身难得第二节三士道的建立及生起决定一、三士道的建立二、道次第引导之相三、三士道的建立原理第三章共下士道修心次第第一节念死无常一、不念死的过患二、念死的胜利三、发何种念死心四、修念死之法1、思惟定死2、思惟死期无定3、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第二节念三恶趣之苦一、思惟恶趣苦的意义二、思惟地狱苦1、大有情地狱苦2、近边地狱苦3、寒冰地狱苦4、孤独地狱苦三、思惟傍生苦四、思惟饿鬼苦第三节皈依三宝一、皈依之因二、思惟皈依境的殊胜1、抉择应皈依之境2、明可皈依之相三、如何修习皈依1、知三宝功德2、知三宝差别3、自誓皈依三宝4、不皈依余处四、皈依后应学之次第1、各别学处2、共同学处第四节深信业果一、思惟业果总相1、业决定之理2、业增长广大3、业不作不得4、业作已不失二、十不善业道1、杀生2、不与取3、邪淫4、妄语5、离间语6、粗恶语7、绮语8、贪业9、嗔业10、邪见三、依不善业论业果轻重1、依《本地分》说六种业果轻重2、依四门力大说业果轻重四、十不善业果报差别1、异熟果2、等流果3、增上果五、依十不善业说十善业六、业的种类1、引满差别2、定不定受差别3、决定受差别七、完美人生的因果差别11、异熟功德及业用2、异熟之因有八八、不善业的认知及对治1、总说对治2、四力净修之法九、下士道发心之量十、除邪分别第四章共中士道修习次第第一节共中士之发心(出离心)第二节思惟轮回之苦(苦谛)一、先说苦谛的密意二、思惟轮回总苦1、思惟八苦2、思惟六苦三、思惟轮回别苦1、三恶趣之苦2、人道之苦3、阿修罗之苦4、天道之苦第三节思惟流转次第(集谛)一、烦恼发生之相1、正明烦恼2、烦恼生起次第3、烦恼过患二、业积集增长之相1、业的认识2、业如何增长三、死亡与结生相续之相1、死缘2、死心3、暖从何收4、死后成中有之理5、生有结生之相第四节中士道发心之量与上士发心差别一、发心之量二、除邪分别第五节抉择解脱道之自性(道谛)一、依何身灭除生死二、修何道而为灭除第五章上士道修心次第第一节菩提心的殊胜第二节菩提心如何发起一、七因果修法1、大悲为大乘根本2、于有情修平等心3、七因果修习法4、发心特征与差别二、自他相换修法1、自他相换的意义2、自他相换的成立及原理3、自他相换的修习次第4、此心发生之量三、受持菩提心仪轨1、从何处受2、以何身受3、菩提心受持轨则4、如何守护菩提心5、犯已还净法第三节菩萨行的安立一、菩萨行的两大内容二、菩萨行的安立1、六度的安立2、六度的安立次第及原理第四节广说菩萨行一、布施学处1、布施自性2、布施差别3、身心生起之法二、持戒学处1、戒之自性2、戒之差别3、身心生起之法三、忍辱学处1、忍辱自性2、忍辱差别3、身心生起之法四、精进学处1、精进自性2、精进差别3、身心生起之法五、静虑学处1、静虑自性2、静虑差别3、身心生起之法六、智慧学处1、智慧自性2、智慧差别3、身心生起之法七、学行四摄以利他第六章止观第一节止观自性第二节学止法一、修止法1、修止的加行2、修止的正行二、修止的量第三节学观法一、修观资粮二、抉择正见1、明染污无明2、抉择正见第四节止观双运第七章道次第之要义余论–略说金刚乘修学法2。
无常要诀讲记
无常要诀讲记第三世多珠千仁波切造益西彭措堪布译讲大文分四:一、赞叹本法为厌生大来源;二、宣说本法轨则;三、教诫恒时念死而修正法;四、结劝受持本法。
一、赞叹本法为厌生大来源现世之事如唾涎,弃舍之法不思议,而由三根九因相,三种决断思维死,即是厌生大来源。
将现世的事业如唾液一样弃舍的方法有不可思议那么多,而由三根本、九因相、三种决断的法轨思维死,即是厌生的大来源。
“如唾涎”表达是弃舍而非拾取。
就像吐唾液一样,感觉它微不足道或者没意义,所以要吐掉,而不是拾取。
对现世法的态度是要弃舍,因为它阻碍了寻求解脱和成佛的大义。
而且,正是由最浓重的耽著现世心,会引起最猛暴的烦恼、非福业而堕入恶趣。
从清净法界流落下来,发展到最粗重的状态,就是对目前的现法——各种欲尘等充满了贪欲。
以此欲作为缘起的根本,发起无数与因果律不相符的心态、行为,这样就发生了最严重的烦恼和业。
如果不遮退对现世法的欲乐,那将无法修到下士以上的任何法道,因此要像吐唾液一样,首先弃舍现世的事务,包括各种名利、享乐、男女等。
“如唾涎”表示舍弃以后不再拾取,不把它当成好的。
这样在心态上就从原来的最为看重,转成弃之如涕唾。
佛和圣贤们为了让众生从现世法中脱出,开示过没办法思维言议那么多的法门,比如修不净观、修苦观、修无我观、修各种过患观等。
在多得不可思议的这些法门里面,念死的法非常殊胜。
按照历代传承法轨,由三根本、九因相、三种决断来思维死,成为对今生法发生厌患的大来源。
二、宣说本法轨则分三:(一)三根本;(二)九因相;(三)三决断。
(一)三根本寿命无常决定死,长时不住速疾亡,死时除法皆无益,心中作意乃三根。
把心发起来,引向有关死的三大主题来作意,叫做“三种根本”。
三大主题:一、决定死;二速疾死;三、死时唯法有益。
心里要想:这一世的寿命由业造成,不会永远存留,决定在因缘穷尽时归向死亡。
再者,死并非决定到一百年等才发生,而是不会住很长时间,就像蜉蝣朝生暮死那样,很快就会死掉,又像朝露、闪电那样,刹那间就会没有。
上师索达吉开示寿命无常
寿命无常寿命无常品分五:一、略说;二、广说;三、劝勉精进;四、结行;五、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略说:虽然已经获得了极为难得的人身,但它也是不可信的。
因此,必须精进修持正法。
如是虽获难得身,然为刹那无常性,若详观察无实质,犹如水泡不可靠,是故日日夜夜中,恒常思维定死亡。
尽管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然而,寿命仅仅是短暂的一瞬间,稍纵即逝,不可能恒常不变,犹如芭蕉树一样无有实质。
若详细观察不难发现,如水泡般的人身虽然暂时一现,但很快就会支离破碎、各自分散。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观察无常之本性。
《因缘品》云:“呜呼有为法,无常生灭性,因生复死故,当速趋寂乐。
如佛说诸法,如星翳油灯,如幻露水泡,如梦电浮云。
”甲二(广说)分十三:一、所爱之身亦是无常;二、得梵天果亦是无常;三、乃变化性故为无常;四、器情世界皆为无常;五、以诸佛佛子示现涅槃而说无常;六、以无增唯减而说无常;七、外内皆为无常;八、以比喻而说无常;九、终舍一切故为无常;十、三世均为无常;十一、三有皆是无常;十二、刹那亦无常;十三、诸缘时境皆无常。
乙一、所爱之身亦是无常:如是无实变化的不净身体乃各自分离无有依处之本性,故当舍弃对它的贪执,日夜精进观修无常。
此身一切痛苦根,深重烦恼之来源,虽著衣饰花鬘等,美味佳肴供奉之,然终无常毁坏离,为鹰狐狸豺狼食,舍此爱净常执心,当自今起修妙法。
恒时将所谓的自身执为我和自己而以衣食供奉,随顺承侍,他人出言稍有不当就不高兴,便反唇相讥,以免受害。
如寂天菩萨说:“身如须臾质。
”不知死主何时来索取,身心分离时身体不会随之而去,最后只能成为尸陀林中鸟、犬、狐狸、鹰鹫等飞禽走兽的食物。
所以,我们不应珍爱执著这个身体并为之毫无意义地造恶业,而应象对待奴仆一样使用自己的身体,如果它行善业,则付与相应的薪资,即应当日夜精勤修持正法。
《教王经》云:“大王,譬如,四方大山,坚实牢固,未毁未裂,极硬无损,直冲云宵。
此四山王倒地,可粉碎一切草木枝叶及诸含生大种,以神足逃,或以威力挡,或以财物赎,或以药物密咒去之均不易。
入行论全部笔记
入行论全部笔记1. 作者。
- 寂天菩萨,古印度佛教中极具影响力的论师。
2. 创作背景。
- 当时印度佛教的发展处于多种思想流派相互碰撞的时期,寂天菩萨为了教导人们如何发起菩提心、实践菩萨行而创作此论典。
二、各品要点。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1. 菩提心的定义。
- 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希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2. 菩提心的利益。
- 能速疾净除罪障。
- 文中通过种种比喻,如小火苗能烧尽大森林般,即使微小的菩提心也能净除巨大的罪业。
- 能积集广大福智资粮。
- 犹如最胜的点金剂,能将一切善根转为成佛的资粮。
- 是成佛的根本因。
- 如同种子对于大树,没有菩提心就不能成就佛果。
第二品:忏悔罪业。
1. 认识罪业。
- 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众生造作的种种罪业,如杀生、妄语、邪见等。
2. 忏悔的方法。
- 以四力忏悔。
- 所依对治力:依靠殊胜的对境,如佛菩萨等进行忏悔。
- 厌患对治力:对自己所造的罪业产生强烈的厌恶和悔恨之心。
- 返回对治力:发誓今后不再造作相同的罪业。
- 现行对治力:通过行持善法,如诵经、持咒、供养等对治罪业。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1. 菩提心的受持方式。
- 仪轨受持。
- 通过在具德上师面前按照一定的仪轨,如祈请、发愿等正式受持菩提心。
- 自誓受持。
- 在不具备上师等特殊条件下,自己通过坚定的信念和发愿来自行受持菩提心。
2. 受持菩提心后的行为准则。
- 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将众生视为自己成佛道路上的助缘。
第四品:不放逸。
1. 不放逸的重要性。
- 不放逸是守护菩提心的关键。
如果放逸,就容易被烦恼所染污,从而失去菩提心。
2. 如何做到不放逸。
- 时刻警觉自己的身口意行为,以正知正念来摄持。
- 以死亡无常等观念来激励自己,珍惜每一个修行的机会,不被世间的欲乐所迷惑。
第五品:护正知。
1. 正知的含义。
- 对自己的行为、动机等有清晰正确的认识。
2. 护持正知的方法。
-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行住坐卧,还是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都要以正知来观察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菩萨行。
念死无常马车(昂旺朗吉堪布讲述)
念死无常马车(昂旺朗吉堪布讲述)兹讲马车,分析文中广义,以为座上修习方便。
科判略如《朗忍》,受持心要分三士道。
下士道分二:一、发生希求后世义利心。
此又分二:一、以此世不久住起念死之心。
此又分三:一、不修之过患,二、修之胜利,三、正修念死之心(即第三发何种念死心)。
座间分初中后三行,供曼扎、三事求加等加行,如前。
向顶上上师启白:我同一切如母有情,长劫流转,久处生死苦海中,皆由未了死无常故,愿上师加持,降光明甘露,注入自他一切有情。
一、正修死无常法第一、先思不修之六过患:(一)忘失正法,(二)虽未忘失而不修习,(三)虽修而不清净,(四)虽修而不殷重(失精进力),(五)自不应理(自谋不善),(六)悔恨而死。
(临死方悔)(一)思忘失正法之过患何以不能于法生起缘念?由于死执名闻利养、财物、眷属之贪着,为现世打算,疑虑防范,尽其心力之所能到,悉汇萃于此,故不遑思及后世义利为何如。
死执二字,即指临终于其所爱坚执不舍之状。
亦如商人在外经商,醉心厚利,则治装返里之心,不易生起,纵偶思及,亦不易遽尔成行。
(二)思虽未忘失而不修习(虽思不修)之过患若但闻法知法,而无念死心,则视后世为轻,把握现世不肯放松,故不能即刻修行。
即命名名闻利养满其所欲,而又得陇望蜀,了无止境。
倘生起念死瑜伽,视现世甚轻,如弥勒日巴衣不蔽体,偶思补绽,甫拈针线,转念此身将死,衣于何有,置之。
如是而修,则任何法皆可修矣。
(三)思虽修而不清净(虽修不净)之过患此支难修易犯,以其所习心念,无非回向于此生之圆满,于后世养利毫未接近。
脱墨常补有云:“于闻思修作障者,即现世利乐。
于闻思修正法善行,染此现世利乐恶心,则如美食而杂恶臭,难入口矣。
”又先德云:“为求现世圆满,不惜谮谤伤害,如何能打破此种恶心,惟死无常可以对治。
”又,“观人入道与否,即以其能否舍弃现世之心为衡。
”此言初闻似觉过激,如在未闻道者,势必以吾人将不食以存活耶等语相诘难。
然此理至浅,实不难解答。
思维此生无常誓于现在修解脱道
二、思维此生无常,誓于现在修解脱道刹那不住而来死主敌,何时降临谁亦难测知,若未寻一有利后世法,死时后悔执持复何为?无常是发展出离心的第二步,以暇满和无常两步修法退掉耽著现世的心。
噶当语录里常说“放下今生”,怎么来放下呢?要由前两步修心来完成。
死决定要来,刹那不住地向我逼来,再说命运叵测,不知何时触遇死缘马上会死,所以今天不死的把握都没有。
假使我没有求一个有利后世的法,临死时一定会被忧悔持住了心,那时什么也做不了,基本上就堕恶趣了,所以是非常危险的事。
在这种情形下,我还要追求现世法吗?就像一个人被判了死刑,只是不知道哪一天执行,那他时时会恐惧今天就被拉出去枪决,这时还会追求现世乐吗?他只想怎么逃出去,如果有应对的方法一定会牢牢地把握。
像这样,念死以后觉得非常危险,死亡马上降临,自己面临一个最重大的问题。
死后有不见边际的苦海,因此,在决定永好永坏的关头上一定要取法、一心依法,而且机会非常难得,瞬间就要面对死。
一念死,心就不放逸,不在非法道上奔波,妄想、追求通通被打消了。
这时就想:我要一心依法,法要依于贫,贫而依于死。
“贫”就是不求名利享受,这上的任何心都不起、行为也不做,那当然是贫。
但是贫不要紧,守道至死,所以贫依于死。
死嘛也不管它,反正没什么大的意义,扔到沟壑里就行了。
这就成了一心依法,昼夜念法的人。
因为快要死了,只有法有利益,不做现世打算,这样来发展一心依法的心。
之后要想到:我必须求有利后世的法,否则没有希望。
这一生如果没有修到能利益后世的法,在造业中度过,那到了死的时候忧悔自然出来抓住心,非常沉重、非常大,整个占据了心。
就像做错了一个大的事情,认识以后人自然非常后悔,在这个情况下,心被忧悔抓住了,一点办法也没有,无依无靠,接下去的结局就很可怜。
这里是让我们现在就觉悟,到了临终一点希望也没有,跟现在活着自由自在完全不同,所以现在应当及时修法,不然最后一句就是我们临终时的下场。
“有利后世”四个字表示目标的转移。
《三戒论》所说十四条根本戒
《三戒论》所说十四条根本戒------乌金多吉内心诽谤或欺侮,以及扰心三上师,诸罪门中此最重,是故彼者初宣说。
善逝教言明取舍,上师已说自了知,若其轻毁行逆品,则成违教二条也。
若嗔总远近内友,恨嫉欺侮等三条。
若思众生离诸乐,内心舍慈四条也。
非时若以染污心,故意泄精于众生,舍发菩提心五条,若谤寻道外道宗,以及入道声缘宗,大道大乘宗六条。
非器非圆非仪规,失毁畏深五者前,若密传说违七条。
欺侮诋毁使生苦,五蕴五佛第八条。
基道果性本清静,生疑牵引即九条。
虽具降伏十怨力,不伏仁慈即十条。
分别衡量有无事,离名等义十一条。
不利引诱不护心,具三信众十二条。
资具受用誓言物,应时不依时三条。
称快正后面讥毁,总分智女十四条。
《三戒论》为宁玛派大德斑玛汪加布著,其中包括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和灌顶仪轨。
其中十四条根本戒是所有经灌顶而入密乘戒的瑜珈士必须受持的。
1、所嗔傍的对象是上师,自身也应具密乘戒。
自从内心起嗔,诽谤、行为不恭敬、欺诳、污辱、打骂或以各种方式将上师的心扰使生嗔,界限为上师不承认弟子,弟子也对上师生嗔而分离,失去师徒关系,弟子不忏悔,上师也不接受(非指轻微者及忏悔者)。
因为密乘证悟全靠金刚上师的加持,而且金刚上师与佛无别,所以这是众多罪中最严重的,故首先宣说此条。
(三恩师指对自己灌顶的、传密法的或窍决的三种上师。
其中三者具足的三恩德上师,缺一或缺二的为二或一恩德上师。
)2、违背佛和上师言教:释迦牟尼佛有三藏十二部,密教有四续六续中已明确地开示了取舍,上师对你已讲,你已了知,反而违犯这些言教,一边轻毁一边相反而行,如说随他怎么说,我杀生堕地狱就堕地狱,或指上师已说此事能否作或上师让你作何事,你觉得上师有什么了不起,这样一边轻毁一边相反而行,为破戒。
若行轻毁并反行逆品,二则成违此条。
若无轻毁不为全犯。
如果佛和上师虽然已说而你却不知或因你愚痴末知佛和上师的意而违犯,并非完全破戒,但也有一此过失。
3、违金刚道友:如果嗔恨总的金刚道友(指所有众生都是菩提的道友)、远的金刚道友(指一切入了佛门的众生)、近的金刚道友(指入了密宗的,不分内外续)、内的金刚道友(指同一坛城中一个上师灌顶传法的叫密乘金刚道友,若是同得四灌者更重),这里真正指对内友生嗔,似报仇之心,思维看他怎么样,嫉妒、诽谤或污辱等为犯。
四种清净明诲(注音版)
《大dà佛fó顶dǐnɡ首shǒu 楞lénɡ严yán 经jīnɡ》卷juàn 第dì六liù四sì种zhǒnɡ决jué定dìnɡ清qīnɡ净jìnɡ明mínɡ诲huì唐tánɡ天tiān 竺zhú沙shā门mén 般bān刺cì密mì谛dì译yì佛fó告ɡào阿ā难nán:汝rǔ常chánɡ闻wén 我wǒ毗pí奈nài耶yē中zhōnɡ,宣xuān 说shuō修xiū行xínɡ三sān决jué定dìnɡ义yì。
所suǒ谓wèi摄shè心xīn 为wéi 戒jiè,因yīn戒jiè生shēnɡ定dìnɡ,因yīn 定dìnɡ发fā慧huì,是shì则zé名mínɡ为wéi 三sān 无wú漏lòu 学xué。
阿ā难nán,云yún 何hé摄shè心xīn,我wǒ名mínɡ为wéi 戒jiè?若ruò诸zhū世shì界jiè六liù道dào 众zhònɡ生shēnɡ,其qí心xīn 不bù淫yín,则zé不bù随suí其qí生shēnɡ死sǐ相xiānɡ续xù。
汝rǔ修xiū三sān 昧mèi ,本běn 出chū尘chén 劳láo。
【广论学习】念死无常-未修念死所有过患(2)
【⼴论学习】念死⽆常-未修念死所有过患(2)【录⾳⽂件】33b 07:30~34a 00:50【预习内容】P74页第5⾏“初中分四”到P75页第3⾏“随烦恼如瀑流转”初中分四,⼀ 未修念死所有过患,⼆ 修习胜利,三 当发何等念死之⼼,四 修念死理。
今初<1> 如是于其有暇⾝时,取⼼藏中有四颠倒,于诸⽆常执为常倒,即是第⼀损害之门。
其中有⼆,谓粗及细,于其粗劣死⽆常中,分别不死是损害门。
此复仅念今后边际,定当有死,虽皆共有,然⽇⽇中,乃⾄临终皆起是念,今⽇不死,今亦不死,其⼼终执不死⽅⾯。
<2> 若不作意此执封治,被如是⼼之所盖覆,便起久住现法之⼼。
于此时中,谓须如是如是众事,数数思惟,唯于现法,除苦引乐,所有⽅便,不⽣观察后世解脱,⼀切智等⼤义之⼼,故不令起趣法之意。
<3> 设有时趣闻思修等,然亦唯为现法利故,令所修善势⼒微弱。
复与恶⾏罪犯相属⽽转,故未糅杂恶趣因者,极为希贵。
<4> 设能缘虑后世⽽修,然不能遮后时渐修延缓懈怠,遂以睡眠昏沈杂⾔饮⾷等事,散耗时⽇,故不能发⼴⼤精勤,如理修⾏。
<5> 如是由希⾝命久住所欺诳故,遂于利养恭敬等上,起猛利贪。
于此障碍,或疑作碍,起猛利瞋,于彼过患蒙昧愚痴。
由利等故,引起猛利我慢嫉等诸⼤烦恼及随烦恼如瀑流转。
【科判】【消⽂】⼦⼀、思惟此世不能久住忆念必死分四:⼀、未修念死所有过患⼆、修习胜利三、当发何等念死之⼼四、修念死理初中分四:⼀、未修念死所有过患;⼆、修习胜利;三、当发何等念死之⼼;四、修念死理。
丑⼀、未修念死所有过患分六:⼀、总说粗细常执是第⼀衰损之门⼆、障碍希求后世之理三、修善⽆⼒且混杂恶因四、虽修后世之义但不能遮⽌延缓之理五、由常执⽣起猛利贪嗔之理六、由常执产⽣恶⾏之理今初。
这六个科判中,第⼀个科判是总说,后⾯五个科判是别说“不修忆念死亡⽆常的的过患”。
寅⼀、总说粗细常执是第⼀衰损之门如是于其有暇⾝时,取⼼藏中有四颠倒,于诸⽆常执为常倒,即是第⼀损害之门。
七重因果
一、知恩恒发意观想。
日夜各三次。
信六道九有。
恒河沙众生。
尽法界有情。
皆过现父母。
以长劫轮回。
当知如演剧。
又现生活我。
衣食等增上。
毒蛇诸恶人。
於我不相违。
为作解脱因。
贤圣知识等。
一切恶有情。
及诸仇怨类。
悲田六道众。
能长菩提因。
成佛之父母。
亦一切有情。
二、念恩父母生养教。
悲流恒无尽。
随子生忧喜。
慈爱过己身。
观今思既往。
恩念正等齐。
从使两肩负。
何能报万一。
三、报恩父母转三有。
正法多不闻。
况在地狱中。
或堕鬼畜生。
盼子作救拔。
子自安不闻。
虽人头而畜。
不如鸦羊等。
由不闻正法。
不遇善知识。
今在佛前誓。
愿尽度慈亲。
四、慈心鸣呼师尊三宝大慈悲。
父母有情罪障恶业等。
不闻正法八难並三塗。
险厄愁忧无量一切苦。
充满有情界及器世间。
诸恶果报齐降密如雨。
惟願现今我身皆代受。
尽未来际无息无止期。
五、悲心凡我三时善根诸利乐。
愿悉无餘施供众有情。
有情恼我骂咒打杀等。
观若生身父母悉顺承。
六、增上心父母究竟离苦得安乐。
要当成佛一切乃堪能。
万德庄严释迦妙法王。
无缘大悲宝库观世音。
无垢大智涌泉妙吉祥。
摧伏魔军无餘泌密尊。
大悲恩流诸祖诸师等。
自他成佛唯願垂加被。
关于因果的明人语录
1、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林夕[29字]2、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得因果关系而具有得极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门。
——丁元英[33字]3、所以,学佛的要相信有清净因果──就是离烦恼,离自我见的无漏因果。
——印顺导师[35字]4、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
——爱因斯坦[36字]5、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
——曾国藩[37字]6、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这两件东西是结合为一体的;工作的失败都起于对因果关系的无知。
——培根[41字]7、如果“善”有原因,它就不再是善。
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
——列夫·托尔斯泰[47字]8、英名百战,总是空,泪眼看山河,怜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慧业多生,磨不尽,痴心说因果,望来世,再为哲弟并为勋臣。
——曾国藩[51字]9、英名百战总成空,泪眼看河山,怜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慧业几生磨不尽,痴心说因果,愿来世再为哲弟,亦为纯臣。
——曾国藩[51字]10、紧张的人说话时的体现不是忘记内容,而是忘记过渡,全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两句毫无因果关系的句子居然能用“所以”串起来。
——韩寒[57字]关于因果的名言名句11、学佛的要有正见,要相信善恶因果,前生後世,生死轮回,圣人境界──阿罗汉、菩萨、佛能了生死。
不要起邪知邪见,以为人死了就完了。
——印顺导师[59字]12、你的心就是业力的源起,你必须要看透这个宇宙现像根源的因果镜原理,你才能得到究竟的自在,你才能远离痛苦,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庄圆法师[63字]13、邪曲不善的尽及行为就是自我,是因果津的基础、因果当的根源。
有自我就受因果津束缚,自我是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种子,是不能解脱轮回的唯一原因。
——庄圆法师[68字]14、你所做的好事会回到你身上,你所做的恶事也会回到你的身上,它是不能抵消的,它是同时或者是不同时地在动作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决定死 思维无可添无间有减第二因相
第一根本
必须修行 正法
第一决断
思维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决定当死
第三因相
修 念 死 理
思维死 无定期
第二根本
思维南瞻部洲的寿量无定第一因相
思维死缘极多活缘极少第二因相 思维身体极微弱故死无定期第三因相
从现在起 必须修行 正法
第二决断
思维死时 以亲友无益第一因相 除法而外 以财富无益第二因相 余皆无益
第三根本
唯一以法为依处 为怙主
第三决断
以身体无益第三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