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复习重点(分水线)
2012高考地理答题要点
2012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2012年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河流专题精品文档28页
(
补 地下水补给 给 ) 湖泊水补给
与相对水位有关 与相对水位有关
流量变化极小 流量变化小
纬度高,有结冰期
发生条件:
凌
由低纬流流向高纬
汛
发生时间: 秋末冬初、冬末初春
四、河流地貌
河谷地貌形成过程
初期
成熟期
沟 降水、沟 冰雪 谷 下蚀 融水 流 溯源
谷 汇聚 水 侵蚀
沟 谷 加 深 和 延
V 地下水 字
三、河流的水文特征
流速(与地形落差有关) 汛期
流量(与补给来源有关) 枯水期
结冰期(凌汛)
断流
水能(与水量和落差有关)
含沙量(与坡度 、 降雨强度、植被等有关)
雨季为汛期
大气降水补给 与降水量成正相关
流
旱季为枯水期
量 的 积雪融水补给 与气温有关
有明显的春川融水补给 与气温成正相关 冬季可能断流
影 洪积——冲积平 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
响
原
河漫滩平原上,聚落呈带状
三角洲
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形成沿河聚落带和 海岸聚落带
五、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必要性
防洪和发电 航运 提高水质,提供水源 旅游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土地利用
1. 读下列两幅流量曲线图,回答问题。
(1)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C.温带季风区
) B.亚热带大陆西岸 D.高寒地带
(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不结冰
C.有两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
3、乙图中两曲线A、B分别代表甲图中A、B两处测得的 河流全年流量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2新课标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湘教版)
1 世界地理1.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五种基本陆地地形——————见上图↑(2)海底地形①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②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③洋底地形:大陆坡外,由洋盆、海沟、海岭等地形构成。
2.七大洲重要的经纬线及面积3.七大洲地形和气候特点4.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5.世界主要地区概述(1)西亚和北非①重要的地理位置:地处两洋(大西洋与印度洋),三洲(亚洲、欧洲与非洲)五海(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之地,另外还有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与地中海)、霍尔木兹海峡(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等海峡控制着海上交通。
②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最多的地区。
石油主要分布于波斯湾及其沿岸,所产石油大部分通过海运输往美围、西欧以及东亚地区,该区也为我国最重要的石油进口地区。
③水资源与农业:由于本区地处副热带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2)东南亚①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问,是连接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②中南半岛:北部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水能资源丰富。
③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峰岭众多,多火山地震。
④农业: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为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和热带经济作物产地。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①地形:高原面积广大;东南高,西北低;海岸线平直。
②气候类型: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且南北大致对称。
自赤道向南北两侧依次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③社会经济:人口增长速度快,粮食供应不足,以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为单一的商品经济。
(4)欧洲西部①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陆轮廓、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本区海洋性气候显著。
②经济:工业发达。
以制造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畜牧业发达。
201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1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紫外光短波,红外长波。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色、冕三层光球层太阳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色球层耀斑、日珥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日冕层太阳风磁暴、极光地球自转角速度各地相等,15°/h(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同纬度,线速度相同;两极为0自转地理意义①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②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东早西迟。
③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⑴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约为23.5º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⑵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更替;④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光照图的判读⑴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⑵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⑶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四个关键的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201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的含义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01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及地理教学大纲
2012地理高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目录第一讲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与地球的圈层结构. 3 1.1 地球与地图 (3)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与地球的圈层结构 (4)第二讲地球的运动 (6)第三讲晨昏线图与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9)第四讲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与大气环流 (17)4.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17)4.2大气环流 (18)第五讲气候与天气系统及全球气候变化 (19)5.1 气候 (19)5.2天气系统 (21)5.3全球气候变化 (22)第六讲地球上的水与地表形态的塑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2)6.1自然界的水循环 (22)6.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23)6.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4)6.4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5)第七讲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67.1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为主) (26)7.2河流地貌的发育 (28)7.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8)第八讲人口的变化 (30)8.1 人口数量变化 (30)8.2人口的空间变化 (30)8.3 人口的合理容量 (31)第九讲城市及城市化 (32)9.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32)9.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32)9.3 城市化 (33)第十讲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3)10.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3)10.2 农业地域的形成 (34)第十一讲农业及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5)11.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35)11.2 工业区位的选择 (35)11.3 工业地域的形成 (36)11.4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37)第十二讲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加入中国铁路图)、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812.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38)12.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39)12.3 中国铁路图 (39)12.4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40)第十三讲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 (41)13.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41)13.2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43)13.3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45)第十四讲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47)1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47)1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48)14.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49)第十五讲世界地理总论(补充区域定位) (50)第十六讲世界地理(东亚——南亚) (58)第十七讲世界地理(中亚——非洲) (61)第十八讲世界地理(欧洲——北美) (63)第十九讲世界地理(拉美——两极) (67)第二十讲中国地理总论(人口、民族、自然环境、资源、经济) (71)第二十一讲中国地理(南方——北方) (79)第二十二讲中国地理(西北——青藏) (83)第二十三讲旅游地理 (85)第二十四讲自然灾害与防治 (88)第二十五讲环境保护 (91)第一讲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与地球的圈层结构1.1 地球与地图形状一、地球半径赤道二、经线、纬线、经度、纬度1、半球划分:南北半球—0°即赤道,东西半球—20°W,160°E2、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3、飞行问题一般方向经纬网(同一经线、同一纬线、不同经线)指向标概念三、地图三要素比例尺表示大小比较(缩放)图例和注记四、等高线地形图1、概念2、判读(间距、疏密、形状、示坡线、特殊等高线)3、运用(水系、水文、气候(水热状况、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阴坡、阳坡)、大坝、码头、公路、引水、农业)4、相对高度和海拔、坡度、井的深度相对高度 (n-1)d≤H<(n+1)d坡度 tanα=h/l井的深度 h=a-b(地下潜水深度=地面海拔-潜水海拔)相对高度式中,要求等高距相同,如果等高距不同,就直接在图上读两者取值区间,再交叉相减5、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1)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水平基线(2)确定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3)在剖面线上标出各点,一一对应到水平基线上,标出各点高程(4)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与地球的圈层结构1.2 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012地理高考主要知识点分布统计
2012地理高考主要知识点分布统计说明:1、统计范围为2012年全国和各省市文综地理试卷,具体包括:大纲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北京卷文综、天津卷文综、上海卷地理、重庆卷文综、四川卷文综、福建卷文综、安徽卷文综、海南卷地理、浙江卷文综、江苏卷地理、山东卷文综、广东卷文综(山东卷基测、浙江卷自选两套未统计),共计14套。
题数把综合题的每一小题也分开单独算一题(有几个选修部分的综合题算一题),共计329题。
2、由于一道题可以考查若干个知识点,所以一道题归属的知识点可以是多条,也就是说各知识点的统计有大量重合。
3、知识点的分类可能看上去有点乱,这是因为我自己对以前题库有自己的分类体系,对分类有不同的尺度,在这次统计中,类型有部分重合和包含关系。
图上显示也只是部分,也大多次一级的小点我删除掉了,大家关注前面的大类就行了。
注:环境包括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等;水包括水循环、水资源等;河流是和河流相关的包括河流地貌、开发等;后面的整体性、差异性、地域分异是小类多重合;地理信息是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附1:112个高考地理知识考点考点01 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网考点02 地图基础考点03 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考点04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考点05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06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考点07 地球的自转及其意义考点08 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考点09 宇宙探测考点10 月相、日食、月食考点11 大气的组成考点12 大气受热过程考点13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点14 气压带和风带考点15 常见天气系统考点16 气候类型及其判读考点17 大气环境保护考点18 自然界的水循环考点19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点20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考点21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考点22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考点23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考点24 山岳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2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点26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考点27 生物和土壤考点28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29 自然资源(气候+陆地资源与气象+地质灾害)考点30 能源与能源问题考点31 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考点32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考点33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考点34 城市的空间结构考点35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考点36 城市区位考点37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考点38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39 农业区位因素考点40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考点41 工业区位因素考点42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考点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考点44 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考点45 交通运输方式考点46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考点47 城市交通运输与电子通信考点48 商业、国际贸易与金融考点49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考点50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考点5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考点5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考点53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考点54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考点55 产业转移考点56 资源跨区域调配考点57 水土流失考点58 荒漠化考点59 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考点60 流域开发建设考点61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考点62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考点63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考点64 国土整治(老人教选修二)考点65 遥感(RS)考点66 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地球考点67 地理信息系统(GIS)考点68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考点69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考点70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考点71 旅游与区域发展考点72 旅游活动概况、特点、作用考点73 旅游景观欣赏+旅游地理综合考点74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考点75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考点76 自然灾害与环境考点77 防灾与减灾考点78 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点79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考点80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考点81 环境污染与防治考点82 世界地理概况与区域地理学习考点83 亚洲考点84 西亚和非洲考点85 欧洲考点86 北美考点87 拉丁美洲考点88 大洋洲考点89 南极洲考点90 中国的疆域考点91 中国的地形考点92 中国的气候考点93 中国的河湖和海洋考点94 中国的资源考点95 中国的工业考点96 中国的农业考点97 中国的交通、商业、旅游业考点98 北方地区考点99 南方地区考点100 台湾、港澳考点101 西北地区考点102 青藏地区考点103 中国地理综合考点104 文化考点105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考点106 选修海洋地理考点107 选修城市规划考点108 宇宙与地球考点109 自然地理综合考点110 人文地理综合考点111 区域地理综合考点112 自然人文综合。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纲知识点复习50
图,回答(1)~(2)题。
(1)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
)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解析]
(1)根据经纬网可以判断乍得湖流域属于热带草原
D.污染水量增加
(2)人类有效利用的水资源由每年的7000 km3增加到9000 km3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增多 B.节水农业的发展 ( )
C.修建水库
D.河流流量增大
)
(3)下列叙述中属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的是(
A.发展节能工业
C.跨流域调水
B.扩大水稻播种面积
D.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
解析:(1)从1900年至2000年,总耗水量与除污染外的耗
是区域面积,一般说来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 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降水量,降水量越多,径 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
2.右图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 系图。读图,回答(1)~(3)题。
(1)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原
因是 ( )
A.洪水径流量增加 B.无人烟地区稳定径流量 增加
C.有效水量增加
的 十万分之七 。
(2)分布: ①特点:分布具有明显的 地区差异 。 ②原因: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
一般降水量 大、水循环活跃 的地区,水资源丰富 ③ 规律降水量 小、水循环不活跃 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④衡量标准: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各大洲 由多到少 :亚洲 、南美洲、北美洲、 大洋洲 非洲、欧洲、 全球 主要国家 由多到少 :巴西、俄罗斯、 ⑤ 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状况 空间: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我国分布 时间:夏秋多,冬春 少,年际 变化大
2012高考地理热点:自然地理必背考点总结
2012高考地理热点:自然地理必背考点总结【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012高考地理总复习必备知识
2012高考地理总复习必备知识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道是(巴拿马运河)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是(≥10的积温)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秦岭山脉的地理意义是(我国南北方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人中稀少的是(亚马孙河流域地区)地壳的平均夺取度约为(17千米)关于亚洲河流(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我国自然地理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和地形)我国陆上邻国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香港)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和自由贸易港西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原因是(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和山地牧场) 决定美国硅谷式业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和技术)导致臭氧层变薄的人为因素是(泄漏到大气中的氟氯烃类化合物增多)美国的阳光地带是指(南部西部工业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苏伊士运河)的收入是埃及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关于南美洲自然资源的叙述(水能资源以巴西高原最多)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海洋水汽能深入大陆)►►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分界线1、气温:1月份0℃等温线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4、降水:年降水量800mm年等降水量线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10、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12、地形: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3、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15、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区域界限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012高考地理备考重要知识点
2012高考地理备考重要知识点2012年高考地理备考攻略一、考纲变化1. 考试范围的增减移“七删除” 自然地理中删除“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与防治中删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删除“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义务教育地理中“地球与地图”删除“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世界地理中删除“海底地形”,删除“主要气候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删除“不同尺度区域(如地区、国家)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对策”,乡土地理中删除“安徽主要自然灾害”。
“四增加” 人文地理中“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增加了“及其成因”,自然灾害与防治增加“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世界地理中增加“陆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加“气候类型分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前移”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前移,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前移。
2.试卷结构的微调地理增加一道选择题,第Ⅱ卷原则上不超过15小题,地理综合题原则上5道。
3.题型示例选择题中新增例题例1、10、11、15;非选择题中新增例题例1、4、6、8。
4.总体感悟中学地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关注地理学科的发展和地理知识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高考试题创设的新情境,突出以能力测试为导向,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地理问题。
二、备考攻略高考复习冲刺阶段要以“考纲”作引领,梳理重点、难点知识,让学生熟悉考点,掌握每个考点所包括的内容、要点以及层次,切实做到准确、系统、深刻。
1. 把握主干知识-------系统地归类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强调书本知识识记准确,紧扣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初中和高中地理一体化复习。
2012高考地理考前知识梳理素材
2012高考地理考前知识梳理地理高考点题:知识点——1.农业:区位\地域类型\问题及治理。
2.大气:热力作用\天气系统\气候\大气环境问题。
3.自然灾害与防治:气象、地质问题尤其是滑坡泥石流的分布、原因、解决。
4.地质作用。
5.河湖的水文水系特征6.五大区位。
7.人口与城市图——1.澳大利亚。
2.德国。
3.南美洲。
4.盆地比较。
答题规范——1.不懂就按生活常识分出要点,再用地理专业语言表述。
2.半懂就先答可确定的要点,并陈列在前,后面要点据题意发挥。
3.分点分行;特征描述分阶段。
4卷面整洁,保持行距。
5.回答意义影响类和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好或不好两方面。
综合题应注意逻辑性:弄清各点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地理综合题要点自然地理(地形气候河湖景观)一、位置1、经纬度位置:半球;五带或纬度带温度带;政区。
2、海陆位置:大陆;海或洋。
二、地形1、地形类型及分布(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2、地势(据流向判断)3、特殊(冰川、喀斯特、海岸线曲折等)三、气候(光热水)1、气候类型及特征2、大陆性或海洋性强3、特殊(季风、对称、半环状、地形影响等)四、河湖1、名称及位置2、水文:流量、水位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或落差3、水系(流水河):流域面积、流程、流向、水能、水系形状、河网密度、河道宽深弯度五、景观1、植被2、土壤六、资源1、矿产:铁矿等2、能源:煤、石油等(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等)3、其它:土地(林草耕)、水、气候(光热水)、生物、海洋、旅游等。
七、灾害1、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暴雨或洪涝、风沙、干旱等2、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3、其它: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匮乏、森林破坏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光化学物污染等)人文地理(区域发展:位置+自然因素如地气农水资能+社会经济因素如人交市科历政+区域特征)八、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如机械\化肥良种\冷藏保鲜)1、农业地域类型及产品2、农业区及区位九、工业(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信息基础如农业工业;政策国防偏好惯性协作;环境污染;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环境)1、工业地域类型及产品2、工业区及区位十、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1、名称及位置2、区位(分布及原因)十一、人口(经济交通政治;气候地形河流;历史)1、区位(分布及原因)和迁移(方向及原因、影响)2、人种、语言、宗教、民族。
(地理)必背2012高考考点
2012 高考地理必背考点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 、天体的类别: 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 )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 )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高中地理“重要分界线”知识点汇总归纳
高中地理“重要分界线”知识点汇总归纳一、地理界线单项归纳:(一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1.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2.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二气候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热量与温度带界线:(1.1月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3.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
(4.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5.青藏高寒气候区与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3.降水量与干湿地区的分界线:(1.800mm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2.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3.200mm年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5.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6.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4.气候类型的分界线:(1.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2.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一线。
(3.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三水文界线:1.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端接近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2.分水岭:①.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分水岭:冈底斯山——怒山。
【地理】2012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考试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部分(一)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导读】从近年高考命题规律看,本部分内容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区和日界线的计算,晨昏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侧重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日照图几乎是必考内容。
本部分内容从考查的形式上,有两个规律:一是直接以日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二是联系实际,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或提供隐性信息,综合考查考生对地球日照图、经纬网、太阳直射点、晨昏线、季节与时间计算等核心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试题举例】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
回答1,2题。
1.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
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增多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2.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
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答案】1.A 2.B【解析】1.本题考查了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太阳活动的标志及影响。
太阳活动对气候、电离层、地球磁场有影响,而对流星没有影响,所以选项B错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与耀斑,所以选项C错误;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耀斑、太阳风,所以选项D错误;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因此选项A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必要的液态水、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所以选项B正确。
分水线
分水线分水线,是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
降落在分水线两侧的降水分别注入两个流域。
由于流域内的水流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因此分水线也有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之分。
地面和地下分水线可重合,也可不相重合。
在地表起伏较大的山地丘陵区,分水线比较容易确定,而地表平坦的平原或沼泽区,确定分水线就很困难,有时需要根据水的流向或进行精密的水准测量才能判明。
有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
前者是汇集地表水的界线,后者是汇集地下水的界线。
地面和地下分水线可重合,也可不相重合。
建筑学中,分水线是房顶上不同方向找坡排水的交接线。
分水线与流域的关系分水线就是流域四周水流方向不同的界线,在山区是山脊线,在平原则常以堤防或岗地为分水线。
分水线一般为封闭的连线。
地下水的分水线难以测定,常以地表水的分水线来划分流域的范围。
由于地形、地质等原因,有的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分水线在垂直投影面上不相重合,这种情形称为非闭合流域;两者重合时称闭合流域。
流域内的水流能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称为外流流域;仅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之中的称为内流流域。
全世界外流流域的面积占全世界陆地总面积的80%,内流流域占20%。
中国外流流域的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3.8%,内流流域面积占36.2%。
流域是对河流进行研究和治理的基本单元。
研究和分析流域的特征,是对河流的开发和治理进行规划的重要依据。
流域特征包括流域的几何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影响等。
主要有下列各种。
①流域面积:为河口或河流某一断面以上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
②流域长度:为流域从河源到河口的几何中心轴长,但通常即用干流的长度近似表示。
③流域平均宽度:为流域面积与流域长度之比值。
比值越小,流域越狭长。
④流域平均高程:从地形图上量出流域内的每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面积与相应两等高线间的平均高程的乘积之总和,与流域总面积的比值。
⑤流域平均坡度:每相邻两等高线间的平均地面坡度与相应两等高线间面积的乘积的总和,与流域总面积的比值。
分水线名词解释
分水线名词解释
分水线是指自然地理或社会地理中分界线两侧的地物、现象、
文化等在某些方面的显著差异或分界状态。
以下是一些分水线的
名词解释:
1. 长江三角洲与华北平原分水线:是指太行山脉、黄河、淮河
和长江的交汇处,是中国地理西北和东南之间的分水线。
2. 阿尔卑斯山脉分水线:是指欧洲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它是欧
洲中部的一条重要分水线,分别向北流入北海和向南流入地中海。
3. 第一分水岭:是指北美洲的一条著名山脉,从加拿大不列颠
哥伦比亚东南部一直延伸到美国境内,将太平洋流域和北极流域
分开。
4. 亚马逊河分水线:是指拉丁美洲的一个地理概念,涵盖南美
洲几乎全部地区,把亚马逊河流域和其他水系分开。
5. 穆斯拉特分水岭:是非洲著名的山脉之一,位于摩洛哥和阿
尔及利亚之间,将地中海流域和撒哈拉流域分开。
6. 道格拉斯山脉分水线:是指澳大利亚东部一条重要的山脉,
将东海岸和内陆流域分开。
7. 格陵兰岛分水岭:是指格陵兰岛上的山脉,将岛的东部和西
部分开,其中有许多冰川和冰盖。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分水线名词解释,这些分水线在自然地理和
社会地理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地理学、气候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都具有重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原并不都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只是其中一种。
河水携带泥沙之后到达河流中下游,由于河床加宽,流速降低,泥沙便沉积下来,又因洪水等原因被带到两侧的河岸,天长日久便成为平原,这便是河流冲积平原,常出现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等。
附资料:平原的类型
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
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
平原的类型较多,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
堆积平原是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洪积平原、冲积平
原、海积平原都属于堆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
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
侵蚀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状,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
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罗斯平原。
世界平原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原不但广大,而且土地肥沃,水网密布,交通发达,是经济文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方。
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另外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石油等也富集在平原地带。
分水线
分水岭是指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河水从这里流向两个相反的方向。
在自然界中,分水岭较多的是山岭、高原,但也可以是微缓起伏的平原或湖泊,甚至有的河流成为两个流域的分水岭,分水线是分水岭的脊线。
它是相邻流域的界线,一般为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
山体上从山顶到山麓,中间比两侧要高的隆起部分称为山脊;由于其中间海拔高于两侧,故其中间各点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因为中间高,当有降水时,落到地面的雨水便由山脊向两侧分流,故山脊又称为分水线(分水岭);
由于山谷是中间低,两侧高(两侧都是山坡),两侧山坡上的雨水都会汇入山谷中,故山谷又称为集水线,两侧的山坡成为山谷的集水区域。
怎样在等高线图中识别山脊和山谷?这要求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图的关键所在。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
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是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300米、400米、5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缓,密集的地方表示坡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坡度均匀。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地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8.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