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公开课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澄碧河水库位于广西山区,因热力作用,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局部地区气候产生显著影 响,下图是“水库蓄水后库区各月降水差值(指该月降水量与水库蓄水前该月多年平 均降水量的差值)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蓄水后库区夏季降水变化与原因叙述正确的 是 A. 降水增多——水库降温慢,加强空气对流 B. 降水增多——水库增温快,加强空气对流 C. 降水减少——水库增温慢,减弱空气对流 D. 降水减少——水库降温快,减弱空气对流 2.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有 ①年降水量减少 ②降水季节变化增大 ③气温年较差变小 ④气温日较差变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供水、养殖、发电等效益
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洪水期可以拦蓄洪水,调节 径流的季节的变化、航运,下游植被面积扩大、河道发生 冲刷,河床变深变宽,河床粒径变粗(河床抵抗侵蚀能力增 强)、通洪能力不断增加等
归纳
水库不 利的影 响
对上游 地区的 影响
对本地 区的影 响
对下游 地区的 影响
流速减缓,泥沙淤积、污染加重 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 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 传染性疾病蔓延
水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其中超过70%来自拉丁美洲。十几年来,亚马孙河流域 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在亚马孙河的安第斯山脉支流上已经有48座装机量超过2兆瓦 的水电站,未来的20年里还计划修建150座。在亚马孙平原地区,建水电站需要修建大型 水坝,产生足够大的落差,如乌阿图玛河的巴尔比那水电站和托坎廷斯河的图库鲁伊大 型水电站。图1示意亚马孙河流域水电站分布,图2示意亚马孙河流域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 (2)分析亚马孙河流域水电开发对流域内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8分)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3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B.灌溉量、降水量、融雪量
C.融雪量、灌溉量、降水量
√D.降水量、灌溉量、融雪量
2.若地下水的补给仅考虑降水和融雪的影响,该区域年内地下水位存在一个峰
值,则该峰值大致出现在每年( )
A.1—2月 C.7—8月
√B.4—5月
D.10—11月
3.受农业用水影响,该区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推测2011—2018年该区域地下
(× )
(5)稳定功能既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产物,又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 )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微方法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要素的独特功能以外,还具有各个要素 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 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 (1)~(3)题。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1)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
课时质量评价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1)题: 第(2)题: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褶皱 深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3)题: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抬升
减少
(1)__C__ (2)__D__ (3)__B__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6-整体性和差异性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草 原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热 带 荒 漠
(三)非地带性分异
非 地 带 性 温 带 荒 漠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山顶 水热 山麓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带谱复杂程度
纬度 海拔 相对高度
01 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02 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
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03 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2. 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含义: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生产功能
新
典例:生物的生长发育
功
能
含义: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
平衡功能
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典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
3.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带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 不同的气候类型(植被、土壤) 陆地自然带
(一)自然带
(一)自然带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分布情况
(二)地域分异规律
1.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热量
1.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2.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延 伸
距海远近 (水分)
更替
2.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
第一章 自然地理
01
02
03
04
05
06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9第五章第一节植被与土壤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2.森林类型来自分布特征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 植物种类_丰__富___、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
带_季__风___气候区
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常见茎花、
板根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_季__风___气候区 森林常绿,乔木多__革__质__叶__片____,花期集 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第一节 植被与土壤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1.三种植被类型0~60厘米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小表现为( )
√A.青海云杉林>灌木林>草地
C.青海云杉林>草地>灌木林
B.灌木林>青海云杉林>草地 D.灌木林>草地>青海云杉林
2.青海云杉林在0~10厘米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差
慢 (1)__B__ (2)__B__
第一节 植被与土壤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第一节 植被与土壤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植被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1.植被不适应环境——分布稀疏、没有分布:说明该地区环境条件较差,主要 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原因。 2.植被适应环境——能生长、生长旺盛:说明这些植被具有适应该地区环境(尤 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如下表所示:
3.生物与土壤
4.地形与土壤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课时质量评价
第一节 植被与土壤
必备知识 落实基础性
关键能力 提升综合性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2.经过山地带谱数量多少鉴定所处纬度 一般,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处旳纬
度越低;带谱数量越少,山地所处旳纬度 越高。
山地垂直带旳判读措施
3.经过南坡与北坡同类自然带旳高下判 断南北半球。
假如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阐明南坡热 量更充分,为向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 则为南半球。
观察高大山地旳景观,它有何变化规律
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赤道地域高山 植被带模式图
终年积雪
雪线
苔原带
高山草原带
高山灌木带 针叶林
森林上限
混交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3.山地旳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位于高山地域。在某些高 海拔旳山区,伴随海拔旳增长,水 热情况、自然景观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规律我们称为山地旳垂直地域 分异规律。
冰原带
900
苔原气候
苔原带
70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700
60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500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400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350
硬叶林带
30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森林林带
冬季牧场
低山草地
山麓荒漠(绿洲)
牧场转场
牧场转场
牧场转场
从赤道到两极 南北更替 东西延伸
(纬度地带性)(纬度方向) 从沿海到内陆 东西更替 南北延伸 (经度地带性)(经度更替)
热量 水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

人类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无脊椎动物
被子植物 孢子植物 裸子植物 海生藻类
石炭纪
6亿年前 寒武纪 46亿年前
代
纪
距今年代 (亿年)
新生代
0.03~0.02
中生代
古生代
元古代 太古代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0.7 1.4 1.95 2.5 2.85 3.3 4.0 4.4 5.2 6.0 25~38 46
(3)植被的生态作用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植被通过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小地表 径流量,且降低地表径流流速,从而减小流水侵蚀和搬运。 调节径流——植被通过涵养水源,减小雨期的径流量;然后通 过地下水的补给,增加枯水期的径流量。 净化空气(水源),缓解全球变暖——植被通过降解空气污染 物(颗粒物、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等方式净化空气,缓解 全球变暖。 防风固沙——植被通过降低风速、根系固定、增加土壤水分等 作用来防风固沙。 调节气候——植被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从 而使得局部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小,降水趋多。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
D.行政管辖不同
(2017新课标1)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
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
11.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符
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
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 种的时间推迟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八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1课时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八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1课时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精讲点拨1.整体性原理(1)自然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进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3)某一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必然通过四大循环引起其他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
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1)某地自然景观整体性的分析(2)某一要素变化造成影响的分析(3)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影响的分析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化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后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具体变化。
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真题感悟[典例] [2022·全国甲卷]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
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
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
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
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
据此完成(1)~(2)题。
(1)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A.降水较多B.蒸发较弱C.温度较高D.径流较少(2)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A.缺乏鼠类食物B.冷空气易集聚C.地下水位高D.鼠类天敌多[解题能力培养]第(1)题:第(2)题:[答案] (1) (2)变式演练[2024·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模拟]冰川的面积变化不仅可以反映气候变化,而且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有重要作用。
1970年和2019年阿尔泰山地区不同朝向冰川面积变化不大。
据此完成1~2题。
1.1970~2019年阿尔泰山地区西侧冰川面积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A.山坡坡度陡峭,变化缓慢B.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少C.位于山地迎风坡,阴雨天多D.海拔高,冰雪融化量较少2.受气候变化影响,该地区冰川面积变化短期内将( )A.扩大该地自然带范围B.破坏该地水平衡C.改变该地的气候类型D.减少了水土流失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真题感悟][典例] 答案:(1)D (2)C[变式演练]1~2.解析:第1题,阿尔泰山地区西侧无高大山地阻挡,受西风带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较大,阴雨天多,日照时数少,气温较低,冰川面积变化不大,C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不同朝向冰川面积变化不同,与海拔关系不大,D错误;人类活动影响少,不是西侧冰川面积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B错误;山坡坡度陡峭,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较大,A错误;第2题,受全球变暖影响,该地区冰川面积明显减小,短期内会增加水土流失,对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范围影响不大,A、C、D错误;由于冰川面积明显减小,会破坏该地水平衡,B正确。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8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1.C
草毡层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孔隙较小,厚度较厚,可以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①
错误、②正确;草毡层可以阻滞部分地表径流,增加下渗,从而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③正确、④错误。综上,C
10.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
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
()
【答案】10.A 植物死根分解速度快慢主要与土壤的温度、湿度、土 壤透气性等因素有关。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数量少、 种类少、活性较低,从而导致植物死根分解缓慢,故选A。
[2023新课标·9—11,12分,难度★★★★☆]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 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 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完成9—11题。
[2022全国甲·9—11,12分,难度★★★☆☆]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
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
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
3—5题。
5.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 )
在于(பைடு நூலக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湘教版湖南专用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联考)读“澳大利亚 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4题。
第37页
3.能表达森林→草原→荒漠自然带更替是(
)C
A.丙乙丁
B.丁丙乙
C.甲乙丙
D.乙丙丁
4.和甲处自然带形成无关原因是(
D)
A.暖流
B.大气环流
C.山脉迎风坡
D.寒流
第38页
【解析】 森林→草原→荒漠表达了自然带由沿海到内陆地 域分异规律,图中甲乙丙或者戊乙丙符合这种规 律。甲处是热带雨林带,是属于局部环流或洋流 原因造成地方性分异。且甲处东部是东澳大利亚 暖流,因此D错误。
第30页
规律技巧总结
山地垂直自然带判断办法 ①山地垂直自然带山麓基带与当地水平自 然带一致。 ②山坡上自然带谱多少,与山地所处纬度 位置、山脉坡向及山地海拔高度相关。
第31页
规律技巧总结
③同一纬度地域,海拔高山地自然带谱多; 相同高度山地,位于低纬度地域自然带谱多。
④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高度阳坡高 于阴坡,背风坡高于迎风坡。
第27页
【真题3】(·江苏)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域南、北 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第28页
(1)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A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2)我图西藏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穿,结
第24页
③同一自然带内水热情况相同,随纬度和坡向改变,同一自然带在 不同地域分布高度不同: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越低。如针阔 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800m,到暖温带(小五台山) 只能到m,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及1200m;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完美课件(共17张)

▪
5.对比是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法,以媳 妇迫于 生活压 力让丈 夫监守 自盗与 丈夫的 断然拒 绝为对 比.突 出了丈 夫的品 质。
▪
6.一个真性情的人活在一个最冷酷的 现实中 ,一个 最洁净 的人落 在一个 最肮脏 的泥塘 里,一 个最遵 循内心 真实的 人面对 的是种 种的虚 伪和狡 诈。你 无法对 他们宽 容,哪 怕是丁 点儿的 虚与委 蛇,你 谨持自 己理想 的绝对 纯洁。
增多,水质下降。 土壤: 林地、草地减少,水土流失加重,土壤肥力下降。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变差,洪涝灾害加重。
学以致用
47.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 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 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 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
9.文人乐府诗温以丽,意悲而远,或 慷慨, 或清绮 ,风格 多样。 这说明 ,乐府 民歌不 仅给文 人诗歌 形式, 还遗传 了题材 、体裁 、意象 和风格 特征。
▪
1.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 日常化 的人文 精神。 作为促 进社区 发展、 社会进 步和社 会成员 个人身 心完善 的一种 价值观 念和社 会心理 ,志愿 精神在 日常生 活层面 的实际 体现形 式就是 志愿行 动。志 愿精神 的兴起 ,作为 一种独 特的社 会文化 形式, 体现了 在不同 层面上 的功能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生物 气候 水文 地形
土壤
植被较稀疏,以草原、荒漠为主 干旱,大陆性强,光照充足 河流较少 多峡谷, 地势落差大 较贫瘠
2025届湘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下图为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2.自然带I、Ⅱ、Ⅲ的分异
规律属于
A
A.纬度地带性分异
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
C.垂直分异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品进 行维权 ,按照 传播下 载次数 进行十 倍的索 取赔
D.地方性分异 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 权、版 权和著 作权归 熊猫办 公所有 ,您下 载的是PPT模板素材的使用权。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 转让本 协议或 者本协 议中的 权利。
01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品进 行维权 ,按照 传播下 载次数 进行十 倍的索 取赔 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 权、版 权和著 作权归 熊猫办 公所有 ,您下 载的是PPT模板素材的使用权。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 转让本 协议或 者本协 议中的 权利。
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复习课件 (13)

拓展提升
请思考:东北地区沼泽地形成的自然 条件? 1.气温低,蒸发较弱;
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拓展提升 下列三江平原农业生产链的叙述,正确的 是( C ) A.重沼泽-种植水稻-稻草用于培养食用菌 B.轻沼泽-建池养鱼-肥水灌稻田 C.重沼泽-建池养鱼-杂鱼做饲料,养殖紫貂 D.轻沼泽-种植水稻-提供饲料,养鱼
拓展提升
请思考: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自 然条件有哪些? 1.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2.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3.山区和西部草原地区生态较脆弱
读中国、美国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三江 (1)⑤是_____平原,与该地种植同种农 作物的美国农业地域是_____(①②③④) ④
读中国、美国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考 纲 要 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 点、问题,以及农业持续发展 的方法和途径。
主干知识整合
一、自然环境 二、农业生产条件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变化
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复习回顾
结合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请 思考: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地形、气候、 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政策、 劳动力等
(1)红壤分布面积较大,为低产土壤
(2)丘陵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材料一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而耕地质量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质量低、农作 物生长不良的土地,而成为农业低产区。 材料二 读“我国某农业低产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5.冰川表层碎屑物质大量积累会使冰川消融减慢,主要原因是碎屑 物质能( B )
A.减少吸收太阳辐射 B.减弱地面热量传导 C.隔绝人类活动影响 D.减弱冰川热量散失
[解析] 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海拔高度与冰川表层碎屑物 质厚度成反相关,即海拔高度越高,冰川表层碎屑物质厚度越薄,D正 确,C错误;图示信息看不出冰川厚度的信息,A错误;由图可知,海拔 高度相同,冰川表层碎屑物质厚度也不一定相同,B错误。故选D。第5 题,冰川碎屑物质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减弱地面热量向下传导,冰川融 化减慢,B正确;冰川表层碎屑物质不会减少吸收太阳辐射、隔绝人类 活动影响,A、C错误;减弱冰川热量散失,可能加速冰川消融,D错 误。故选B。
信息获取
知识调动
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时间延长, (2)1997年以后,疏勒河出山径流量
丰水期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 持续增加,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
迟,汛期延长;径流量增加,水位 祁连山冰雪融水量增加
上升,挟沙能力上升,输沙量增加
归纳导学 1.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 (1)自然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着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进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 整体。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3)某一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必然通过四大循环引起其他区域自然环 境的变化。
A.降水增多
B.气温升高
C.光照增强
D.风力减弱
2.该地区夏季灌木下土壤温度低于地衣的主要原因是灌木下土壤
(A)
A.吸收太阳辐射较少
B.吸收大气逆辐射较少
C.反射太阳辐射较多
D.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3.随着灌木的扩张,该地区土壤( B ) A.日温差变大 B.厚度增加 C.有机质减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案(新教材湘教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234
明确 命题方向
2.近年来,随着克里雅河断流情况的不断恶化, 下游河道附近
√A.植被平均高度下降
B.植被覆盖度上升 C.浅根植被快速扩张 D.植被物种数增加
1234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
由图可知,若克里雅河断流,则下游河道附近 水资源缺乏,植被难以生长,植被因缺水平均 高度下降,A正确; 部分植被因缺水难以生长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 植被物种数减少,B、D错误; 而存活下来的植被则需从土壤深处获取地下水,故多以深根植被为主,C错误。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
考向预测
考向1 通过“要素的内在关联性”考查“区域认知” (2023·福建南平市模拟)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
北坡,生态系统依河而生,两岸生长着大面积的柽 柳(乔木或灌木)和芦苇(草本)等植被,形成了一条 东西宽十千米,南北长三百多千米的绿色走廊。下 游河道两侧100~150 m内是柽柳和芦苇的交界处。 如图示意下游河道两侧不同距离内植被覆盖度、平均高度、平均物种数的变化。据此 完成1~2题。
剧
气候变化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二)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系统具有组成要素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和功 能,产生整体性效应。
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强弱,取决于各组分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
整体性强,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强,稳定性好
组分和结构简单,功能不协调
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
土壤与 土壤→生物 生物 生物→土壤
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5.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分析角度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47张).ppt

1.火地岛雪线高度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D )
A.海拔
B.坡向
C.植被 D.降水
2.火地岛西部和南部适合苔藓生长的自然条件有(
①生长环境潮湿
②极地东风,风力强劲
③冰川侵蚀,土层薄
④地形坡度小
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苔藓植物生长使得当地( B )
A.大气杂质减少
① 形成原因:水分条件沿经度变 化的方向变化
② 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
③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④ 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亚欧大陆西岸
亚欧大陆东岸
北美西岸
北美东岸
荒漠
草原
森林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
水 两极的地
平 地
域分异
域 从沿海到 分 内陆的地 异
积雪与季节性积雪的界限。其大致与山地夏季0℃等温线一致。
知识拓展
2. 分布特征:
雪线
全球分布: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 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我国分布: ①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②由沿海向内陆雪线逐渐升高。
知识拓展
雪线
3. 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温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
5.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B )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 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 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考点二 垂 直 地 域 分 异 规 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200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100
10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00
00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带
寒带冰原带
知识点二 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
似,则该地( D )
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 阔叶林 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即时 训练
3. (2011年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 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 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C 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 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 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 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表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 演化过程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 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 要素。读下图完成6~7题。
高三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 差异性 Nhomakorabea知识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1)地理要素: 包括_大__气__、__水__、__岩__石__、__生__物__、__土__壤__、__地__貌__ 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 __大__气___循环、__水__循环、___生__物__循环和 __岩__石__圈___物质循环等。
(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 ___⑥_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 ____夏__季__盛__行__从__印__度__洋__吹__来__的__西__南__季__风__,__降__水__丰__沛_______。
C D.垂直地带性规律
4.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5.(2011·广东)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 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亚__寒__带__针__叶__林__带____, ②_温__带__落__叶__阔__叶__林__带__,③___亚__热__带__常__绿__硬__叶__林__带___, ④_温__带__落__叶__阔__叶__林__带__,⑤___亚__热__带__常__绿__阔__叶__林__带___。
造 林
保持水土
吸烟滞尘
生态系统 良性发展
防风固沙
当堂训练
1.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C.水土流失不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 D.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等 统一变化的过程 2.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 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 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图中 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
规律分别为 ( A )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红松 林地
东北林区的命运
反映问题:森林锐减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破坏森林的环境效应:
水土流失严重
水旱灾增多
滥伐 森林
土壤侵蚀 沙尘暴盛行,气候恶化
物种灭绝 岩石物理风化强烈
生态环 境失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植树种草的环境效应:
风速减少 气温降低
调节 气候
人
湿度增大
工
涵养水源
修建水库
Ⅰ
Ⅱ
Ⅲ
湖泊周围 降水增多
蒸腾加强
D 6.图中I、Ⅱ、Ⅲ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A 7.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即 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从而体现出自然地 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
地 纬度 热 理 位置 量
位 置
海陆 水 位置 分
植被
气 动物 候
水文
自 然 带
具有一定宽度 土壤
呈带状分布
以植被类型命名
▲自然带名字的记忆 ——同类归纳记忆法(植被+“带”) 注意区别: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
表示植被 表示自然带 表示气候类型
900 冰原气候
冰原带
900
苔原气候
苔原带
70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700
60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 温 温
温带季风气候 500
400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
带 带带 草 荒草 原 漠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350
硬叶林带
带 带带
30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原因是热量 由低纬向高
纬递减
200E
2.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降水量 <200mm
荒漠
阿拉善戈壁
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200—400mm
荒漠草原
400—600mm
草原
是( A )
A.热带雨林被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B.我国华南地区较炎热,华北地区较温凉 C.秦岭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于北坡 D.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海拔高度低于北坡
读下图,回答3~4题。
A 3.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a.生产功能: ——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平衡功能: ——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 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