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古今异义.doc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统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月考必备!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18狼-蒲松龄(解析版)
专题18狼-蒲松龄知识讲解1.文学常识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
郭沫若盛赞蒲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特殊字词(1)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2)古今异义:①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③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
今为耳朵。
(3)词语活用: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②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③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4)一词多义:①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企图。
意暇甚:神情。
②敌:恐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
盖以诱敌:敌方。
③前:狼不敢前:向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3.内容理解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整理故事情节。
答:第一自然段:开端:遇狼第二、三自然段是:发展:惧狼;御狼。
第四自然段是:高潮和结局:杀狼。
4.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记叙两只狡诈的狼想要吃掉屠夫,但最终双双被屠夫毙命的故事,讽喻像狼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并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困窘.(jǐng)苫.蔽(shàn)尻.尾(kāo)B.狡黠.(xiá)缀.行(zhuì)积薪.(xīn)C.弛.担(chí)眈.眈(dān)目似瞑.(míng)D.假寐.(mèi)禽.兽(qín)少.时(shǎo)【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古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初中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
初中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的考点就是对它的解释。
通假字的答题格有一定的格式:“xx”同“xx”,“xx”的意思。
七年级通假字汇总
一词多义,指一个词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
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意思,而在另一个句子中又有了新的意思,而这些意思又有一定的关联。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七年级上册一词多义归类
有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这就是古今异义。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名称说法改变。
在这几种情况中,要特别注意前四种情况,如果不了解它的变化,误以今释古,要么语意不通,要么歪曲原意,特别是一些差别细微,用今义解释似乎也“通”的词句,更不可马虎放过。
七年级上册常考古今异义词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如下几种: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七年级上册词类活用。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汇总【期末复习必备】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汇总一、重点实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3.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4.白雪纷纷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6.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7.太丘舍去(丢下(他)而离开)8.门外戏(玩耍)9.相委而去(委,舍弃;去,离开)10.下车引之(拉,牵拉)11.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12.学而时习之(按时)13.不亦说乎(同“悦”,愉快)14.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15.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17.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18.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19.学而不思则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20.思而不学则殆(疑惑)21.静以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22.俭以养德(培养品德)23.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24.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25.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26.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27.意与日去(消失,逝去)28.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29.多不接世(接触社会)30.将复何及(来得及)31.一狼径去(径直)32.屠暴起(突然)33.缀行甚远(连接、紧跟)34.屠自后断其股(大腿)35.苫蔽成丘(覆盖、遮盖)36.目似瞑(闭上眼睛)37.狼亦黠矣(狡猾)38.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39.一狼仍从(跟从)40.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41.顾野有麦场(看,视)42.积薪其中(柴草)43.又数刀毙之(杀死)44.一狼洞其中(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45.止露尻尾(屁股)46.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47.止有剩骨(仅,只)48.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故,原来的) 49.恐前后受其敌(这里指攻击)50.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忧天地崩坠(倒塌坠落)52.天果积气(果然、果真)53.只使坠(纵使,即使)54.充塞四虚(四方)55.及其家穿井(待,等到)56.国人道之(讲述)二、重点虚词三、通假字1.尊君在不(同“否”,读fǒu,相当于“吗”)2.不亦说乎(同“悦”,愉快)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4.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5.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6.饭疏食(名词作动词,吃)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8.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9.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0.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11.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13.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14.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15.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16.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17.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五、一词多义13.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_多次__ 今义:__数词,三__14.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__精力集中__ 今义:__安静、不嘈杂__15.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__轻薄__ 今义:__危险、不安全__16.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__懈怠__ 今义:__速度缓慢__17.少时古义:__稍微__ 今义:__数量小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__多少__ 今义:__几何学的简称__19.止增笑耳古义:__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__今义:__耳朵__20.屠自后断其股古义:__大腿__ 今义:__屁股__21.身亡所寄古义:__依附,依托__ 今义:__寄托__22.因往晓之古义:__告知,开导__ 今义:__知道__七、文言句式1.省略句。
部编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归纳总结语文学习重在熏陶渐染,贵在日积月累,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语文古今异义词归纳1.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顾:(古义:反而,难道。
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4.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
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10.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的意思。
)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11.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默而识之(《论语》十则)12.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13.益:(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14.请:(古义:“问”的意思。
今义:邀、聘、求之意。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15.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16、故:(古义:副词,特意。
今义:事故、所以。
)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17.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18.去:(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各课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汇总
部编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篇)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篇)《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二、古今异义:(1)儿女:古:子侄辈的人今:子女(2)去:古:离开今:到什么地方去三、敬辞与谦辞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四、其它关键词(1)寒雪日内集内集:聚会(2)白雪纷纷何所似似:像(3)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4)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凭借未若:比不上。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6)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7)下车引之,元方入门而不顾. 引:拉顾:回头看。
(8)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9)公欣然曰欣然:高兴的样子(10)差可拟差:差不多拟:相比五、句子翻译:(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丢下他先离开了。
(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6)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不如比作柳絮随风吹飞舞。
阅读要点:一、文学常识:《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部编七年级上册文言知识汇总
七年级上册文言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一、通假字《陈太丘与友期》:尊君在不《论语》:1.不亦说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杞人忧天》:其人舍然大喜二、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相委而去古义:古义:有朋自远方来饭疏食,饮水古义:古义:三军可夺帅也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古义:古义:屠自后断其股国人道之古义:古义:可以为师矣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古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身亡所寄古义:古义:亦不能有所中伤古义:三、词类活用1.友人惭2.传不习乎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饭疏食,饮水5.温故而知新6.吾日三省吾身7.学而时习之8.非学无以广才9.非宁静无以致远10.其一犬坐于前11.一狼洞其中12.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13.闻之于宋君四、虚词(一)其1.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乐亦在其中矣4.仁在其中矣5.恐前后受其敌6.屠乃奔倚其下7.一狼洞其中8.场主积薪其中9.将隧入以攻其后10.屠自后断其股11.及其家穿井12.其人舍然大喜(二)乃1.去后乃至2.屠乃奔倚其下3.奈何忧其坏(三)之《咏雪》: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友人惭,下车引之《论语》:1.学而时习之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曲肱而枕之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诫子书》:1.夫君子之行《狼》:1.复投之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久之,目似瞑4.又数刀毙之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穿井得一人》:1.宋之丁氏 2.有闻而传之曰3.国人道之4.闻之于宋君5.得一人之使 5.求闻之若此《杞人忧天》1.又有忧彼之所忧 2.因往晓之4.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4.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四)于1.于我如浮云2.其一犬坐于前3.闻之于宋君4.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5.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五)则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部编版语文课内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归纳
危险
治
修养
治理
5.
几何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一门学科
6.
穿
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
挖掘、开凿
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体上
7.
国人
国人道之(《穿井得一人》)
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指本国的人
七年级下册
字词
教材句子
古义
今义
1.
博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的最高一级
粗俗;低下;谦词,用于自称;轻视
10.
牺牲
牺牲玉帛(《曹刿论战》)
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11.
加
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虚夸,夸大
增加
12.
信
必以信(《曹刿论战》)
实情
信用;相信;书信
13.
狱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指诉讼事件
监狱;官司;罪案
14.
情
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感情
15.
忠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忠诚
16.
可以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凭借
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17.
窥
窥镜(《皱忌讽齐王纳谏》)
照
暗中察看
18.
私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皱忌讽齐王纳谏》)
偏爱
暗地里;私下
19.
地方
今齐地方千里(《皱忌讽齐王纳谏》)
土地方圆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基础知识点_
成语词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8722成语拼音解释欣然而至 xīn rán ér zhì愉快地来到。
不可思议 bù kě sī yì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引吭高歌yǐn háng gāo gē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信手拈来 xìn shǒu niān lái 形容写文章时,善于运用词汇和组织材料。
委曲求全wěi qū qiú quán勉强迁就,以求保全。
期期艾艾qī qī ài ài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去伪存真qù wěi cún zhēn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因小失大yīn xiǎo shī dà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
词汇拼音解释谢太傅xiè tài fù指 晋 谢安。
雪骤 xuě zhòu雪下得大了。
差可拟 chā kě nǐ差不多可以相比。
柳絮liǔ xù柳树种子上面像棉絮的白色绒毛,能随风飞散。
舍去shè qù喻离开住所到别处。
尊君在不zūn jūn zài fǒu你的父亲在吗。
友人惭 yǒu rén cán朋友惭愧。
词汇拼音解释未若柳絮因风起yīn古义:趁、乘;今义:因为与儿女讲论文义ér nǚ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专指子女太丘舍去qù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人期行qī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日,日期相委而去 wěi 古义:舍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做,委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xìn古义:讲信用;今义:相信下车引之yǐn古义:拉,牵拉;今义:引导词汇拼音解释过中不至bù副词,表示否定。
尊君在不fǒu同 “否”。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实词归纳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世说新语》二则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委: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引: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门外: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论语》十二章1、通假释义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有”同“又”)2、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是两个词。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今义:蒙蔽,没有)思而不学则殆.(古义:有害。
今义:危险,几乎。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的人,男子汉。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3、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4、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传.不习乎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期末必备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期末必备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01《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今异义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今异义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一些古今异义词汇:
- 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今义为“表示许可或可能”。
- 虽:古义为“即使”,今义为“虽然”。
- 股:古义为“大腿”,今义为“事物的一部分”。
-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 但:古义为“只”,今义为“但是”。
- 耳:古义为“罢了”,今义为“耳朵”。
- 去:古义为“离开”,今义为“前往”。
- 几何:古义为“多少”,今义为“数学学科的一个分支”。
- 稍稍:古义为“渐渐”,今义为“稍微”。
- 博士:古义为“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为“学位的最高一级”。
以上只是部分古今异义词汇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的词汇在古今用法上有所不同。
在学习语文时,了解古今异义对于理解古文含义和文化背景非常重要。
初中古今异义汇总 七年级上古今异义供参习
初中古今异义汇总七年级上古今异义唯危楼一座危古义高今义危险;必将有盗盗古义盗贼今义强盗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居十日居古义经过今义居住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死者十九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数词;与儿女讲儿女古义子侄辈今义儿和女儿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七年级下古今异义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科和理科”。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今义“多数人”。
王子曰:古义为“王安石自称”今义为“国王的长子”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今义“古人”不闻机杼声今义:用鼻子闻古义:听到旦辞爷娘去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八年级上古今异义例字例句古义今义出处穷欲穷其林走到尽头贫穷《桃》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于《桃》鲜美芳草鲜美鲜艳美丽(味道)新鲜美味《桃》才才通人仅才《桃》交通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邮电、运输事业的总称《桃》外人悉如外人桃源以外的世人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桃》并并怡然自乐都并且《桃》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子的配偶《桃》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走投无路的地方《桃》无论无论魏晋更不用说不管《桃》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必要,不值得(数量等)不够《桃》去停数日,辞去离开往《桃》扶便扶向路沿着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桃》馨惟吾德馨品德高尚香气《陋》白丁往来无白丁平民,文中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今无此词《陋》因罔不因势象形顺着因为《核》比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比较《核》属神情与苏黄不属相似属于《核》曾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竟然曾经《核》归女有归女子出嫁回来《大》乱盗窃乱贼而不作造反混乱《大》走老翁逾墙走逃跑行走《石》二二男新战死两个数词,二《石》新二男新战死刚刚与“旧”相反《石》裙出入无完裙泛指衣服裙子《石》请请从吏夜归请允许我请(对方)《石》自自非亭午夜分如果自己《三》或或王命急宣如有或者《三》虽虽乘奔御风即使虽然《三》虽虽席地不容闲也即使虽然《观》良良多趣味的确、实在好《三》三猿鸣三声泪沾裳几(不是确数)三(确数)《三》三烽火连三月几(不是确数)三(确数)《春》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但是《记》但但使愿无违只是但是《归》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有闲情逸致的人没有事情要做的人《记》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以后既然《观》望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农历十五日看《观》仅仅如银线几乎仅仅《观》拿余拿一小船撑用手握住或抓取《湖》单车单车欲问边一辆车自行车的俗称《使》长河长河落日圆黄河泛指河流《使》无时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一定的时间今多与“无刻”连用,表示时时《游》八年级下古今异义与朱元思书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初中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
初中七年级上册⽂⾔⽂通假字、⼀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归类
初中七年级上册⽂⾔⽂通假字、⼀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归类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字现象之⼀,“通假”就是“通⽤,借代”,即⽤读⾳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的考点就是对它的解释。
通假字的答题格有⼀定的格式:“xx”同“xx”,“xx”的意思。
七年级通假字汇总
⼀词多义,指⼀个词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
⽂⾔⽂中的有些字词根据语⾔发展的规律,应⽤范围逐步扩⼤,同⼀个词,在这个句⼦中是⼀个意思,⽽在另⼀个句⼦中⼜有了新的意思,⽽这些意思⼜有⼀定的关联。
⼀词多义现象在⽂⾔⽂中相当普遍,把握⼀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喻义和假借义。
七年级上册⼀词多义归类
有些词语在⽂⾔⽂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这就是古今异义。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
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不同,⼤致有如下⼏种:词义扩⼤、词义缩⼩、词义转移、感情⾊彩变化、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名称说法改变。
在这⼏种情况中,要特别注意前四种情况,如果不了解它的变化,误以今释古,要么语意不通,要么歪曲原意,特别是⼀些差别细微,⽤今义解释似乎也“通”的词句,更不可马虎放过。
七年级上册常考古今异义词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环境中⼜可以灵活运⽤,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就叫做词类活⽤。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主要有如下⼏种:名词活⽤作动词、名词活⽤作状语、动词活⽤为名词、形容词活⽤为动词、形容词活⽤为名词、使动⽤法、意动⽤法。
七年级上册词类活⽤。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古今异词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古今异词1. 新课标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七年级上:1、通假字而置之其坐(坐:)反归取之(反:)略无阙处(阙:)土人谓之“傍不肯”(傍:)人皆伏其精练(伏:)2、古今异义至之市,而忘操之(操:)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及:)是吾剑之所从坠(是:指示代词,这儿,今是判断动词)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至于夏水襄陵(至于:)沿溯阻绝(沿:溯:)虽乘奔御风(奔:)不以疾也(疾:)方为秋田之害(方:)岁以大穰(岁:)但逐层布板讫(但:)匠师如其言(如:)3、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奔:)不以疾也(疾:)每至晴初霜旦(霜:)匠师如其言(如:)七年级下1、通假字2、古今异义处决如流(处决:)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龌龊:)既薨(既:)普明日复奏其人(明日:)普颜色不变(颜色:)卒用其人(卒:)非显者刺(刺:)池中奇峰绝壑(绝:)3、词类活用亦荆吴形胜之最(最:副词用做名词,最美的地方??)富人于五所园也(园:)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下:)2. 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言文实词归纳,通假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古今异义1:儿女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因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3: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4.去古意:离开今意:到、往5.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6.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7.引古义:拉今义:领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通假字1、尊君在不“不”通“否” 读fou(二声)表示否定。
相当于“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词类活用1、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2、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3、寒雪日内集,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一词多义1、则:A.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就是) B.学而不思则罔(就)2、信: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守信)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3、日:A.谢太傅寒雪日内急(日子)B.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太阳)4、是: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是,判断词)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代词)5、时:A.元方时年七岁(当时)B.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6、乃:A.去后乃至(才)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7、而:A相委而去(然后,就)《论语十二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论语十二章》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悦”的古字,愉悦,高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考点精析:古今异义
考点精析:古今异义
考点一:古今异义
(一)考点解析:古今异义,即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
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古褒今贬、古贬今褒、名称说法改变、改音变意。
(二)考题印证
选出下列划线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
A.从流飘荡 B.任意东西 C.互相轩邈 D.天下独绝
参考答案:B
解析:A.句意:顺着水流飘荡流飘荡;
B.句意:任由船只向东或向西。
东西,指向东向西,现在指物品;
C.句意: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
D.句意:天下绝无仅有的。
类题解答思路:解答时要理解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古今异义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_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__
今义:__指子女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_文章的义理__今义:__文章的意思__
3.去后乃至
古义:__离开__ 今义:__到、往__
4.相委而去
古义:__舍弃__ 今义:__委屈、委托__
5.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__回头看__ 今义:__照顾__
6.与人期行
古义:__约定__ 今义:__日期__
7.下车引之
古义:__拉,牵拉__ 今义:__引用__
8.不亦君子乎
古义:__有才德的人__
今义:__泛指品德高尚的人__
9.可以为师矣
古义:__可以凭借__今义:__可能、许可__
10.饭疏食,饮水
古义:__粗劣__ 今义:__疏通、疏散__
11.饭疏食,饮水
古义:__冷水__
今义:__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__
12.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义:__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__
今义:__无学识、无智谋的人__
13.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__多次__ 今义:__数词,三__
14.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__精力集中__ 今义:__安静、不嘈杂__
15.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__轻薄__ 今义:__危险、不安全__
16.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__懈怠__ 今义:__速度缓慢__
17.少时
古义:__稍微__ 今义:__数量小__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__多少__ 今义:__几何学的简称__
19.止增笑耳
古义:__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__今义:__耳朵__
20.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__大腿__ 今义:__屁股__
21.身亡所寄
古义:__依附,依托__ 今义:__寄托__ 22.因往晓之
古义:__告知,开导__ 今义:__知道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