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篇目(18篇)
202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现代文(完整版)

202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
诗现代文(完整版)
古诗
1.《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望庐山瀑布》 -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现代文
1. 《读书使人快乐》 - 斯宾塞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笔记通读使人深思。
论文写作使人凝练。
2. 《少年中国说》 - 鲁迅
现在的青年应当是一个民族的主人,是未来强盛后必然的接班人,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当丧失勇气和愤懑的一个民族的中坚,你们应当抛弃一切恬淡情怀,决然的站起来,在全力以赴的拼搏中再获别样的精彩!
3. 《阳光灿烂的日子》 - 郭敬明
阳光不灿烂了,地球一片漆黑了。
没有阳光,天空怎么照耀?父亲一步一步走向黎新的世界,也同样是希望他的世界在这一片漆黑中有光。
以上是《202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现代文》的完整版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翻译与赏析(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汇总1、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释: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释①、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②.、左迁:贬谪,降职。
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③、龙标:唐代县名,在今贵州锦屏县,现保存有龙标书院,唐时甚僻。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④、杨花:柳絮。
⑤、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⑥、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⑦、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贵州的夜郎(在今贵州西部地区)。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⑧、闻:听说翻译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赏析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知识点整理语文学习最注重的是知识积累,但学习也需要讲究高效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语文知识:⑴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近体诗、散曲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修辞方法:比喻、比拟⑶词性:名词⑷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⑸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关键词句以及精彩语句的赏析与理解、人称的变换(《雨的四季》)⑹朗读的方法:重音与停连重点词语:【春】朗润赶趟儿吹面不寒杨柳风酝酿宛转黄晕一年之计在于春花枝招展嗡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呼朋引伴(划线词语在教材中有书下注解)[书下注解中“重音、停连”这两个词语来自课后题题干]【济南的冬天】响晴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雨的四季】花苞静谧高邈莅临造访吝啬淅淅沥沥咄咄逼人蝉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屋檐凄冷化妆淅沥干湿草垛绿茵茵【古代诗歌四首】临碣石澹澹竦峙星汉幸甚至哉杨花子规龙标五溪夜郎客路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归雁洛阳边昏鸦断肠天涯(重点在理解含义、掌握字形)需要背诵的篇目:春;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后四篇古诗词为课标规定的必背篇目)写作:⑴概念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⑵方法的指导: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做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要善于观察、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有趣、有意义、印象深刻。
⑶写作的作用:能训练人的思维。
⑷写作的要求:内容充实、文从字顺第二单元语文知识: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词义和语境⑶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文章语言的品味、关键语句的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对称句子的作用、重点词语:【秋天的怀念】憔悴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散步】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散文诗二首】匿笑花瑞菡萏敧斜蒂梗沐浴祷告姊妹亭亭徘徊遮蔽心绪流转荫蔽【〈世说新语〉二则】内集儿女文义俄而骤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因风期行日中舍去乃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引顾(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写作:⑴记事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反复学习、训练;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⑵记事的要求: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来龙去脉,按顺序有条理地写;⑶记事的目的:传达情感、分享经验;⑷如何记事:写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说发自内心的话⑸模仿课文写法综合性学习:⑴如何交友?⑵展示自我(自我介绍)的方法⑶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第三单元语文知识: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林海音《窃读记》、《论语十二章》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词性:动词⑶词语的感情色彩⑷默读的方法与要求,过渡段的作用⑸出自《论语》的成语含义及用法重点词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确凿长吟轻捷拥肿(臃肿) 攒敛人迹罕至无从消释宿儒人声鼎沸拗盔甲绅士窜觅跪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质朴博学渊博倜傥淋漓【再塑生命的人】不求甚解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捡感慨搓捻绽开争执惭愧悔恨激荡奥秘拼凑企盼截然不同疲倦不堪小心翼翼恍然大悟油然而生【窃读记】汗涔涔尴尬众目睽睽煞有介事贪婪饥肠辘辘惯技贪懒踉踉跄跄惨淡蹭抵达难堪俯视狼狈原谅枉然弹簧自卑畅销诅咒威风凛凛废寝忘食【《论语》十二章】子时习不亦说乎愠君子吾日三省为人谋忠信传十有五立惑天命耳顺从心所欲逾矩温故而知新罔殆回箪堪之者好乐饭疏食,饮水肱于如浮云焉善者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军夺匹夫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写作:如何写好一个人:首先要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展开具体描写,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把人放在事件中来写(与人交往,个性化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与各篇特典,以及读经典的作用与意义。
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必背课文

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必背课文一、引言:作为一名语文学习者,背诵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背诵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知识储备。
尤其是在七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的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课文值得我们去背诵。
本文将对这些课文进行简要概述,并提供一些背诵技巧,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二、七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必背课文概述:本册教材涵盖了多种题材的课文,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
这些课文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既有讲述英雄事迹的,也有描绘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事迹。
它们共同特点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对于我们提升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三、具体篇目解析与背诵技巧:1.《草原》: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牧民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背诵时,可以先理解课文的大意,然后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记忆。
2.《白杨》:通过白杨树的成长,寓意着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
背诵时,注意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更容易记忆。
3.《春》: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背诵时,可以从诗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突破。
4.《济南的冬天》: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背诵时,可以抓住课文中的特色词汇和表达,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记忆。
5.《开国大典》:描绘了新中国的成立,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喜悦。
背诵时,注意把握历史背景,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关系。
6.《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五位战士英勇抗敌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精神。
背诵时,可以从人物形象、战斗场面等方面入手。
7.《难忘的一课》:描述了一堂难忘的语文课,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心和对学生的关爱。
背诵时,可以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心理。
8.《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牧羊人坚持不懈植树的故事,赞美了勤劳和毅力。
背诵时,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品质等方面着手。
四、总结与建议:背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掌握好这些课文,关键是掌握背诵技巧。
七年级上语文需要背诵的课文

七年级上语文需要背诵的课文七年级上册语文需要背诵的课文包括:
1. 《童趣》
2. 《论语十则》
3. 《山市》
4. 《世说新语》两则(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
5. 后面的十首古诗:
- 《龟虽寿》
- 《过故人庄》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夜雨寄北》
- 《泊秦淮》
-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观书有感》
此外,还有以下内容是初一上册语文必背的:
- 第一课《春》
- 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
- 第十一课《论语》十二章
- 第十五课《诫子书》
- 第二十课《天上的街市》
- 八首课外古诗词诵读
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详细的内容或者针对特定教材的要求,请提供更多的信息,我将尽力提供帮助。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书必背古诗词、古文15篇详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古文详细解析及赏析一、观沧海 (1)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三、次北固山下 (3)四、天净沙.秋思 (4)五、咏雪 (5)六、陈太丘与友期行 (6)七、《论语》十二章 (8)八、诫子书 (11)九、狼 (12)十、穿井得一人 (16)十一、杞人忧天 (17)十二、秋词.其一 (19)十三、夜雨寄北 (19)十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0)十五、潼关 (21)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何:多么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耸立。
竦,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好像是.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创作背景】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人教版部编七--九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精心整理直接打印)

者. ”七-- 九年级必背古诗合集8、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9、子曰:“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篇目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 ” 11、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观沧海12、子夏曰 :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 仁在其作者:曹操【魏晋】中矣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第16 课《诫子书》作者:诸葛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代】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课外古诗诵读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唐代】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唐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唐代】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唐代】第12课《论语十二章》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1、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悦, 不亦君子乎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1到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1到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第一单元语文知识:⑴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近体诗、散曲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修辞方法:比喻、比拟⑶词性:名词⑷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⑸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关键词句以及精彩语句的赏析与理解、人称的变换(《雨的四季》)⑹朗读的方法:重音与停连重点词语:【春】朗润赶趟儿吹面不寒杨柳风酝酿宛转黄晕一年之计在于春花枝招展嗡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呼朋引伴(划线词语在教材中有书下注解)[书下注解中“重音、停连”这两个词语来自课后题题干]【济南的冬天】响晴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雨的四季】花苞静谧高邈莅临造访吝啬淅淅沥沥咄咄逼人蝉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屋檐凄冷化妆淅沥干湿草垛绿茵茵【古代诗歌四首】临碣石澹澹竦峙星汉幸甚至哉杨花子规龙标五溪夜郎客路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归雁洛阳边昏鸦断肠天涯(重点在理解含义、掌握字形)需要背诵的篇目:春;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后四篇古诗词为课标规定的必背篇目)写作:⑴概念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⑵方法的指导: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做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要善于观察、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有趣、有意义、印象深刻。
⑶写作的作用:能训练人的思维。
⑷写作的要求:内容充实、文从字顺第二单元语文知识: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词义和语境⑶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文章语言的品味、关键语句的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对称句子的作用重点词语:【秋天的怀念】憔悴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散步】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散文诗二首】匿笑花瑞菡萏敧斜蒂梗沐浴祷告姊妹亭亭徘徊遮蔽心绪流转荫蔽【〈世说新语〉二则】内集儿女文义俄而骤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因风期行日中舍去乃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引顾(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书重点知识汇总

【散步】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散文诗二首】匿笑花瑞菡萏敧斜蒂梗沐浴祷告姊妹亭亭徘徊遮蔽心绪流转荫蔽【〈世说新语〉二则】内集儿女文义俄而骤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因风期行日中舍去乃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引顾(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写作:⑴记事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反复学习、训练;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⑵记事的要求: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来龙去脉,按顺序有条理地写;⑶记事的目的:传达情感、分享经验;⑷如何记事:写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说发自内心的话⑸模仿课文写法综合性学习:⑴如何交友?⑵展示自我(自我介绍)的方法⑶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第三单元语文知识: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林海音《窃读记》、《论语十二章》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词性:动词⑶词语的感情色彩⑷默读的方法与要求,过渡段的作用⑸出自《论语》的成语含义及用法重点词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确凿长吟轻捷拥肿(臃肿)攒敛人迹罕至无从消释宿儒人声鼎沸拗盔甲绅士窜觅跪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质朴博学渊博倜傥淋漓【再塑生命的人】不求甚解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捡感慨搓捻绽开争执惭愧悔恨激荡奥秘拼凑企盼截然不同疲倦不堪小心翼翼恍然大悟油然而生【窃读记】汗涔涔尴尬众目睽睽煞有介事贪婪饥肠辘辘惯技贪懒踉踉跄跄惨淡蹭抵达难堪俯视狼狈原谅枉然弹簧自卑畅销诅咒威风凛凛废寝忘食【《论语》十二章】子时习不亦说乎愠君子吾日三省为人谋忠信传十有五立惑天命耳顺从心所欲逾矩温故而知新罔殆回箪堪之者好乐饭疏食,饮水肱于如浮云焉善者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军夺匹夫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写作:如何写好一个人:首先要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展开具体描写,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把人放在事件中来写(与人交往,个性化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与各篇特典,以及读经典的作用与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全汇总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语文知识:⑴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近体诗、散曲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修辞方法:比喻、比拟⑶词性:名词⑷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⑸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关键词句以及精彩语句的赏析与理解、人称的变换(《雨的四季》)⑹朗读的方法:重音与停连重点词语:【春】朗润赶趟儿吹面不寒杨柳风酝酿宛转黄晕一年之计在于春花枝招展嗡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呼朋引伴(划线词语在教材中有书下注解)[书下注解中“重音、停连”这两个词语来自课后题题干]【济南的冬天】响晴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雨的四季】花苞静谧高邈莅临造访吝啬淅淅沥沥咄咄逼人蝉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屋檐凄冷化妆淅沥干湿草垛绿茵茵【古代诗歌四首】临碣石澹澹竦峙星汉幸甚至哉杨花子规龙标五溪夜郎客路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归雁洛阳边昏鸦断肠天涯(重点在理解含义、掌握字形)需要背诵的篇目:春;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后四篇古诗词为课标规定的必背篇目)写作:⑴概念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⑵方法的指导: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做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要善于观察、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有趣、有意义、印象深刻。
⑶写作的作用:能训练人的思维。
⑷写作的要求:内容充实、文从字顺。
部编版七年级(上、下)语文必背古诗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下)语文必背古诗文部编版七年级(上)001 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00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003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004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00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006《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篇目(18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篇目(18篇)1.观沧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论语十二章【春秋末期】孔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6.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02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文白话散文(完整版)

202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
文白话散文(完整版)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的古文白话散文的完整版。
以下是散文的详细内容。
散文一:《论语》
散文内容:《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经典之一,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智慧。
散文二:《诗经》
散文内容:《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诗篇,用以表达人们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散文三:《庄子》
散文内容:《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著作,通过寓言和讽刺的手法,探讨了人生的哲学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散文四:《楚辞》
散文内容:《楚辞》是中国古代楚国的文学作品,以其豪放热
情以及对自然、爱情、忧国等主题的表达而闻名于世。
散文五:《史记》
散文内容:《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以其严谨的史料和
生动的叙述方式,记录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以上是202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的古文白话散文
的完整版。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之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பைடு நூலகம்语文知识:
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林海音《窃读记》、《论语十二章》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词性:动词
⑶词语的感情色彩
⑷默读的方法与要求,过渡段的作用
⑸出自《论语》的成语含义及用法
重点词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确凿长吟轻捷拥肿(臃肿)攒敛人迹罕至无从消释宿儒人声鼎沸拗盔甲绅士窜觅跪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质朴博学渊博倜傥淋漓
【再塑生命的人】不求甚解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捡感慨搓捻绽开争执惭愧悔恨激荡奥秘拼凑企盼截然不同疲倦不堪小心翼翼恍然大悟油然而生
【窃读记】汗涔涔尴尬众目睽睽煞有介事贪婪饥肠辘辘惯技贪懒踉踉跄跄惨淡蹭抵达难堪俯视狼狈原谅枉然弹簧自卑畅销诅咒威风凛凛废寝忘食
【《论语》十二章】子时习不亦说乎愠君子吾日三省为人谋忠信传十有五立惑天命耳顺从心所欲逾矩温故而知新罔殆回箪堪之者好乐饭疏食,饮水肱于如浮云焉善者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军夺匹夫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⑶写作的作用:能训练人的思维。
⑷写作的要求:内容充实、文从字顺
第二单元
语文知识:
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修辞方法:比喻、比拟
⑶词性:名词
⑷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
⑸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关键词句以及精彩语句的赏析与理解、人称的变换(《雨的四季》)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预习指导(《古代诗歌四首》+《论语》十二章+《诫子书》)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预习指导4.古代诗歌四首【预习】◎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
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从而激发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朗读本课诗歌,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古诗要反复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观沧海①曹操东临②碣石③,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④,山岛竦峙⑤。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⑥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⑦,歌以咏志。
①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 2012 年版)。
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②〔临〕到达,登上。
③〔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
④〔澹(dàn)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⑤〔竦峙(sǒngzhì)〕耸立。
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⑥〔星汉〕银河。
⑦〔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
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诗歌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李白杨花②落尽子规③啼,闻道龙标④过五溪⑤。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⑥西。
次北固山下⑦王湾客路⑧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⑨,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⑩,江春入旧年⑪。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⑫。
①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王昌龄(?—约 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
左迁,降职。
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篇目(18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篇目(18篇)-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篇目(18篇)1.观沧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论语十二章【春秋末期】孔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6.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背诵内容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背诵内容
初中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背诵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部分版本中需要背诵的课文:
1. 《春》
2. 《观沧海》
3. 《次北固山下》
4. 《天净沙·秋思》
5. 《咏雪》
6. 《陈太丘与友期行》
7. 《论语》十二章
8. 《峨眉山月歌》
9.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0. 《江南逢李龟年》
11. 《夜上受降城闻笛》
12. 《诫子书》
13. 《秋词》
14. 《夜雨寄北》
1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 《潼关》
此外,还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等课文可能需要背诵。
请注意,这只是部分版本教材的背诵内容,具体背诵内容还需根据您所使用的教材版本进行确认。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1. 《春》朱自清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园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儿, 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唱出宛转的曲子, 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 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 上灯了, 一点点黄晕的光, 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 小路上, 石桥边, 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 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 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 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 家家户户, 老老小小, 也赶趟儿似的, 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 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 有的是工夫, 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 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篇目(18篇)
1.观沧海【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论语十二章【春秋末期】孔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6.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9.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诫子书【三国】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1.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2.秋词(其一)【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此诗为补充,不要求背诵)
13.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此诗为补充,不要求背诵)
15.潼关【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现代文:
16. 春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
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8.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