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 连加、连减-小学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第8单元第10课时 连加、连减(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第10课时连加、连减(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连加、连减运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加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 连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3. 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连加、连减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连加、连减的特点。
2. 新课导入: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连加、连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连加、连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经验。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 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连加、连减的练习题。
2. 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2.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明了,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的关键阶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细节: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PPT展示连加、连减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连加、连减的特点。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精选10篇)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生能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顺序,能正确地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借助直观图理解连减的含义。
(减法动态图能理解,静态图没有划去、虚线这些鲜明的减法标志,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图的意思)2、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学生一般能掌握。
但是计算时先算左边,得到的结果记在心里,再算右边的。
——这个计算方法(过程)部分学生可能难掌握,需要让学生多说一说。
(同桌说、指名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出示4组口算(1)学生口答结果,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
(2)点击课件,暗示。
再点击课件,提出问题: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关系?(3)让学生回答。
(说的有点道理即可)2、看图列示(1)出示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鸡、男孩、树……)(2)继续提问:你能问一个关于图里小鸡的问题吗?预设:①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2只小鸡,一共有7只小鸡。
(直接说了)如果学生直接说出一共有7只小鸡,追问:哦,7只小鸡,你是怎么列式的?②生:左边有5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呢?(……能提出问题的估计很少……)如果学生能提出问题,再提问: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 +2 (=7先不出现)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看图列算式解决问题了,咱们把图变一变。
(点击幻灯片,进入新知学习)二、探究新知1、连加(1)你又看到了什么?(生1:又跑来了1只小鸡!)(生2:右边有3只小鸡了!)(2)向学生提问: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呢?预设情况①:原来有5只小鸡吃米,又来了3只小鸡,一共有8只小鸡。
5 3=8情况②:原来有5只小鸡,又来了2只小鸡,就是7只。
5 2=7 后来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8只小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0课时 连加、连减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0课时连加、连减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连加、连减教学内容。
学生将在本课时中学习如何进行两个或多个数的连加与连减运算,并理解其运算顺序。
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学生将能够识别何时使用连加或连减,并能够正确计算结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进行相关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学生将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连加、连减运算顺序的理解。
2. 学生在应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识别问题和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教鞭、教学挂图。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小游戏或故事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连加、连减的定义和运算规则,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实例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练习如何应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课时的重点内容,强调运算顺序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清晰地展示连加、连减的定义、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
通过图表和示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概念。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基础的连加、连减运算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 应用题: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应用题,让学生练习如何应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易错点,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学⼀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学⼀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位优秀的⼈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学⼀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家分享。
⼀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P72连加连减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法,正确进⾏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具:贴图、投影⽚。
教学过程: ⼀、复习 看谁算得⼜对⼜快。
4+2=5+2=7+1=2+1=3+5=6+2=8+2= 4+4=8+1=7-2=5-3=9-7=2-2=8-5 3-2=10-3=7-2=6-1=5-2=1+3= ⼀、新知 (⼀)、1、出⽰玩具图(投影) 2、⽣观察说图意,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3、⼀共有⼏个玩具?你会列式吗? 4、指⽣汇报,列式。
师板书:4+3+2=9 5、⼩组讨论,7这个算式怎么计算? 6、说说算式表⽰的意思 7、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师板书:4+2+32+4+33+4+2…… 8、⽣说算式怎样计算? 9、运算顺序:先⽤第⼀个数和第⼆个数相加,再⽤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板书:连加计算 (⼆)、出⽰买鱼图(投影) 1、看图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式10-2-2 3、读算式 4、试着算⼀算,⽣尝试练习 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10-3-2=5 6、哪位同学说说这是⼀道什么题?板书:连减 7、请同学们想想连加和连减题再计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
课间休息放⾳乐做操。
⼆、练习 1、把复习题中每组相关的题合并成⼀道连加或连减题并计算(投影) 1+3+2=5+2+1=2+1+5=6+2+2= 4+4+1=7-2-3=9-7-2=8-5-2= 10-3-2=6-1-2= 3、先把算式补充完整,然后列式计算。
10-3-()=() 同学发表⾃⼰的意见 填上数使横⾏、竖⾏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教案《连加、连减》教案《连加、连减》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通过果园丰收,小朋友们在果园帮助收南瓜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连加。
出示表格及问题:一共摘了多少个?预设:28 + 34 + 22 =提出问题:这是三个数连加的问题,要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问题:连加计算应该注意什么呢?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1 ”。
预设:连加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往右。
设计意图:利用尝试练习、合作交流、比较算法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体会灵活、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出示微课,对连加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和梳理,主要演示的是连加的计算过程及其先关注意事项。
2.连减。
出示问题:共用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
还剩多少个?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交流讨论计算方法好和计算过程。
预设:84-40-26 =预设:84-40 = 44能口算,可以不写竖式。
提出问题,在计算连减算式时,你发现了什么?(可提示学生找运算顺序。
)预设:连减和连加的运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预设: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84-(40 + 26)提出问题:这该怎样计算呢?预设:40 + 26 = 66 , 84-66 = 18设计意图:通过连加的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知识迁移,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
★出示微课,对连减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和梳理,主要演示的是连减的计算过程及其先关注意事项。
一年级数学上册学案-第10课时 连加 连减练习课 人教版新课标
一年级数学上册学案-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阅读题目,正确拼读数字。
2.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等概念并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连加和连减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通过计算简单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与引导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者数学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
2. 学习内容2.1 听题与拼读听题并跟随老师正确拼读数字,了解各数字的意义。
2.2 连加老师通过课件演示或者使用小黑板,向学生展示连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例如:2+3+4=?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手指、算珠、点数等多种方式理解,并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
2.3 连减老师同样通过课件演示或者使用小黑板,介绍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例如:9-3-2=?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实物、抽象符号等多种方式理解,并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
2.4 综合运用老师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题目,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例如:•王老师点名学生,把 6 个学生叫到讲台上,再叫 3 个学生,那么一共叫了几个学生?•小明手中有 12 张卡片,他先分给小红 3 张,再分给小李 2 张,那么他还剩下几张卡片?3. 小结与作业通过简短的小结,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点,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次的练习,并完成作业。
四、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上课的情况,评估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可以设计小测验或者小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成绩。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同时,本堂课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愉快地学习,并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所学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练习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应用。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加减法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对于连加、连减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同时,学生对于图形的认知和操作也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2.让学生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感知连加、连减的概念。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加深对连加、连减的理解。
3.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和巩固连加、连减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和图形,用于直观演示和操作实践。
2.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幅图,图中有一只兔子吃了一个萝卜,然后又吃了一个萝卜,问学生这只兔子一共吃了几个萝卜。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个问题:小猫有3条鱼,小狗有4条鱼,一共有几条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这个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和加深对连加、连减的理解。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10连加、连减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10连加、连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10连加、连减》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10连加、连减的含义,并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可能还不太熟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空间观念也在逐步发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10连加、连减的运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10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进行10连加、连减的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10连加、连减的实际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10连加、连减的含义。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10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3.交流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例题和练习题。
2.学具:准备一些小卡片、图形等,用于学生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10连加、连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进行10连加、连减的运算。
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运算的结果。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实际情境,如购物、分食物等,引导学生进行10连加、连减的运算。
教师讲解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学具进行10连加、连减的运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练习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意义,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对于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连加、连减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自主探索和发现连加、连减的规律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操作材料,如小卡片、小棒等。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图片或情境,如水果图片、小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连加、连减的概念和意义。
例如,出示一幅图,有3个苹果,又出示一幅图,有2个苹果,让学生计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就是连加。
教师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的概念。
然后,教师再出示一幅图,有5个苹果,又拿走2个苹果,让学生计算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这就是连减。
教师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减的概念。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和运用连加、连减的概念。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分物品问题等,让学生运用连加、连减来解决。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操作材料,如小卡片、小棒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10连加、连减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10连加、连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能够进行简单的10以内加法和减法运算。
3.能够灵活运用10以内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能够通过游戏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理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进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2. 难点1.灵活运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板书、教具、奖励小礼品等。
2.学生:准备纸笔、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举例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加法和减法的作用。
2. 操作演示教师讲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规则,并通过板书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跟随操作认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 游戏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通过游戏形式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加深对1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印象。
4.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5. 提高拓展教师在固定概念的基础上,拓展一些较难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温故知新教师对整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温故知新,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0以内的加法:1 + 1 = 22 +3 = 5...10以内的减法:3 - 1 = 25 - 2 = 3...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简单直观的操作演示和游戏互动,让学生较为快速地理解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课后作业的巩固,相信学生在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能够更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八、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实际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让他们把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实践兴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0课时 连加、连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0课时连加、连减人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二单元第10课时,内容是连加、连减。
我将按照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顺序来展开。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单元的第10课时,主要内容是连加、连减。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实物学具。
多媒体教具包括PPT和动画,实物学具包括小卡片和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为例,比如小明买书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2. 例题讲解:我将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然后讲解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让学生跟随我一起口算。
3. 随堂练习: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4. 小组合作: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连加、连减的定义和运算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15题,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课后练习第1题答案是3,第2题答案是5,第3题答案是8,第4题答案是10,第5题答案是1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二是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本节课时的教材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加减法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开展《连加、连减练习课》的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首先,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加减法的概念和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学生在之前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部分学生在进行连加、连减运算时可能会出现困难和混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连加、连减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连加、连减的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连加,连减》数学教案设计
《连加,连减》數學教案設計标题:《连加,连减》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和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应用连加、连减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运算规则。
2. 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连加、连减的概念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理解并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以故事或生活实例的方式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如:“小明今天先买了5个苹果,后来又买了3个苹果,那么他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连加的概念。
(二)新知学习1. 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例如,连加就是把两个或以上的数连续相加;连减则是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或以上的数。
2. 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三)课堂活动设计一些简单的连加、连减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以此来检查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四)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更复杂的连加、连减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连加、连减的习题,让学生在家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0课时 连加、连减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0课时连加、连减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上》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主要讲述了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本课时第10课时“连加、连减”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运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运算基础。
但连加、连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去理解、掌握。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让学生在实例中感受连加、连减的实际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图片,用于导入和巩固环节。
3.练习题:准备一些连加、连减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有一群小鸟和一些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小鸟和苹果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加法和减法来表示这种关系。
2.呈现(10分钟)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0课时:加减法练习课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加减法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部分。
在第10课时的加减法练习课,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加减法的基本公式和方法。
加减法练习课的课程目标在这次加减法练习课上,我们将帮助孩子们实现以下目标:1.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能够独立完成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题;4.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观察能力。
加减法练习课的教学计划1.激发兴趣:我们会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对加减法产生兴趣。
例如,我们会使用游戏、打印的练习题、动画等多种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学习基础知识:我们会对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进行讲解,并演示一些加减法题目的解法。
我们会使用图示、实物模型等多种方式,直观地展示计算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奥妙。
3.课堂练习:我们会为每位学生发放练习题,并且监督他们在课堂上完成。
我们会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有选择性地对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进行点评和解读,帮助孩子们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并且掌握解法。
4.课后深化:我们会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和深化孩子们的加减法知识。
我们会向他们发放练习册,帮助孩子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在自己的时间内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心得加减法练习课是数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掌握加减法的原理和方法,对孩子们的数学修养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我们需要有多种教学方法,既能进行多媒体讲解,还要加入游戏、生活化的计算题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内在趣味。
我们要让孩子们充分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方法,不仅仅是简单地记住加减法的公式,而是理解计算过程的本质,获得对计算的思考和创造的灵敏性和敏感性。
我们要科学地安排课程,并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0课时的加减法练习课是孩子们基础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方便快捷计算的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知识和方法纳入到自己的思考和创造中,培养出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创作才能,这能够更好地支持孩子们未来求学和工作上的发展。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0课时-连加、连减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课件
80-22-25=33(箱) 答:还剩33箱。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二维码下载更多资源
学习之路,时刻保持谦虚!熟能生巧,正像下面这个故事说的一样!
故事再现
自学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清楚。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自学指导(一)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自学指导(二)
陈尧咨(善射)
卖油翁(善酌)
动作
神态
语言
睨之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4
4
4 4
1
8
8 4
- 4 0
4
4
- 2 6
1
8
口答:还剩18个。
8 4
- 4 0
- 2 6
பைடு நூலகம்
84-40=44能口算, 可以不写竖式。
还可以先算 一共运走多 少个。怎么 列式呢?
2
先算一共运走的南瓜:
再算还剩的南瓜:
40+26=
84-66=
66(个)
18(个)
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 26个。还剩多少个?
二、探究新知
28+34=
先算第一组、第二组一共摘的南瓜:
再加上第三组摘的南瓜:
62+22=
62(个)
84(个)
口答:一共摘了84个南瓜。
28+34+22=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苏版新课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0课时连加连减练习课苏版新课标学习目标1、进一步体会连加和连减的实际含义。
进一步把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3、学会在虚线格里规范书写连加和连减算式重点:体会连加和连减的实际含义难点:把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导学流程一、复习铺垫。
(一)算一算。
(1)10-6= 4-2= (2)4+3= 7+2=(3)9-4-3= 10-6-2= (4)2+7+0= 4+3+2=(二)揭示课题:差不多训练。
a.进一步学习连加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1、课件演示吹泡泡的情形。
2、你能把刚才看到的情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3、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4、你能用算式表示刚才看到的情形吗?5、你能自己运算吗?说一说你是如何样运算的?6、小结:连加运算时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先算第一个和第二个数的和,再加第三个数。
b.进一步学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1、课件演示泡泡被太阳晒爆的情形。
2、你能把刚才看到的情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3、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4、同桌合作学习并摸索:你能用算式表示刚才看到的情形吗?你能自己运算吗?说一说你是如何样运算的?5、小结:连减运算时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先算第一个和第二个数的差,再减去第三个数。
c.看图说图意,然后列算式运算。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1、第2题:放手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连加算式,指导书写格式。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样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0)-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0)-西师大版教材版本本教案适用于一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数学教材。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做出不同形式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算式;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够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2.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重点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2.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教学难点对于初学者来说,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可能较为困难,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
教学方法1.讲解法;2.演示法;3.练习法。
教学过程导入1.导入小游戏:让学生做加减法小游戏,引导学生对连加、连减的计算形式进行认识;2.引入本节内容:提出“你会用加减法计算两个数的和,那如果我给你三个、四个数,你会怎么计算?”、“如果让你解决一个问题,你会怎么做?”讲解1.讲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演示不同形式的算式;3.讲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练习1.练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2.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激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加练习,掌握好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料与参考书目无。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完成所给的习题,掌握好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3.根据生活实际,自己编写加减法题,并解答出来。
参考答案待补充。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课时 连加、连减教案与反思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10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课本P27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难点: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口答。
7+6+58+9-1324-10-720+30+1017-3+4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
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
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2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展示算法。
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
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
思考解题方法。
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
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28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
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总结: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
学生自由说说。
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为他们今天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我都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本组的计算方法,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0 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课本P27 例 1、例 2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
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 100 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难点: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 1。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
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
在小组内交
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28+34+22 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展示算法。
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 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
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
思考解题方法。
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
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
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 28 页做一做。
2、完成 29 页练习五第 1、2 题。
3、引导完成 29 页练习五第 3 题。
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 100 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
学生自由说说。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