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 第一章 社会信息网络化
电子政务第一章社会信息网络化
电子政务第一章社会信息网络化学习指南学习目标与要求把握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涵义了解信息产业的特点把握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化的涵义把握信息时代政府的治理模式知识点一信息与信息化的概念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技术一、信息(一)信息的涵义人们对信息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而且那个过程仍在连续进行中。
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对信息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从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点和变化的反映,以及这些特点和变化通过人的大脑加工后的再现,指通过加工整理后关于同意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数据、消息、情报的总称。
信息按其表现形式一样可分为数据、文本、声音、图像。
(二)信息的特点1、普遍性和无限性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只要事物存在、有变化、有差异就有信息。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而宇宙中没有绝对的真空,也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这确实是说信息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
同时,宇宙中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在无限的时刻长河中,事物的进展变化更是无限的,因此,信息也是无限的。
不论是过去、现在和今后都存在着信息,客观世界不仅存在我们差不多认识、把握的信息,还大量存在着我们没有认识和把握的信息。
2、可传递性和共享性信息不管在空间上依旧在时刻上都具有传递性。
信息在空间的传递称为通信;信息在时刻上的传递称为信息储备。
信息的传递与物资和能源的运输不同。
物资和能源在运输时,发出点发出物资或能源,其本身的数量就要减少。
它们遵守质量守恒或能量守恒定律。
信息传递则不同,信源发出信息后,其自身信息并不减少,而且同一信源可供给多个信宿(信息接收者)。
这是信息的又一个重要特点,也被称为信息的共享性。
3、载体的可变换性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因此,一方面,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又必须寄载于某种物体上;另一方面,同一信息的载体是能够变换的。
例如,某一信息能够用语言符号表述,那个语言符号既能够是汉语,也能够是英语或其他语言;而这些语言既能够载荷于声波、电磁波,也能够转换成相应的文字载荷于纸张上。
电子政务笔记精编版
电子政务笔记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要何为电子政务,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电子政务形成了多元的认识。
信息技术应用角度;从互联网变革角度;改革政务方式重组政务业务;网络化整体型政府;社会信息化融合。
基于不同视角,认识电子政务。
P2一、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即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现有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得人们从各种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务。
与"政务"一样,"电子信息技术"这个概念同样需要进行界定。
并非所有的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相结合,都能够称之为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成熟和普及之后。
这是因为,只有在网络技术出现之后,大量政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双向交流才在技术上成为可能,从而使传统的政务开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
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子政务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
二、电子政务的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信息第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除了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等;第三,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
三、几个相关的概念异同电子政务电子政府政府上网办公自动化电子治理1、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所谓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办公自动化设备早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我国得到普及应用,而电子政务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基本上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电子政务思考题
电⼦政务思考题《电⼦政务》思考题第⼀章信息⽹络社会⼀、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就是指开发和利⽤信息技术的产业。
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产加⼯、信息服务、信息软件研制开发四个部分。
关于信息的产⽣、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技术的总称,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法的指导下扩展⼈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
⼆、⽹络化对传统经济造成的冲击,及其⼆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会引起整个社会在每个领域的财富、⼈才、权⼒等各种资源的重新分配。
主要表现为:(1)改变了传统经济商业价值的流向,并重构了传统商业的价值链;(2)使许多传统企业的精英⼈才⼤量流失,进⼀步削弱了传统经济的商业基础;(3)冲击了传统经济的产业界限,使各种产业相互融合,界限模糊;(4)冲击了传统企业的运作模式,使企业能够凭借互联⽹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边际成本提⾼运作效率;(5)造成了新的贸易壁垒,这不但拉⼤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贫富差距,⽽且在各国间形成了新的“数字鸿沟”。
第⼆,⽹络化对传统企业定价模式的冲击。
美国的⼀项调查显⽰:传统零售产品正在向⽹上销售转移,转移销售的产品量每增加⼀个百分点,就会使传统零售业的利润率下降两个百分点。
⽹络经济的这种低价策略模式,必然会对传统企业定价模式造成冲击。
第三,对传统企业服务模式的冲击(品牌、商誉、不受时空限⽌等);第四,对传统企业竞争模式的冲击。
以互联⽹为⼯具的新经济模式的作⽤在于整合传统资源和改造传统经济,⽽不是取代传统经济。
⽹络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取代关系,⽽是互补关系。
三、中国⽹络化的步骤。
中国互联⽹的建设的三个阶段:⽹络规划、⽹络管理、⽹络发展战略中国实现社会信息化的步骤:第⼀步:政府上⽹⼯程;第⼆步:企业上⽹⼯程;第三步:家庭上⽹⼯程。
四、⽹络化对政府职能的影响。
1、国家安全;2、个⼈安全;3、信息基础结构;4、商业法则;5、公众健康和安全;6、教育;7、经济发展;8、灾难的防治;9、环境保护五、国家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在国家统⼀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业、科学技术、国防和社会⽣活各个⽅⾯应⽤现代信息技术,深⼊开发、⼴泛利⽤信息资源,发展信息产业,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电子政务第一章 主要内容
第一章主要内容一.考核要求1、了解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基本掌握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涵、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3、重点掌握电子政务的价值分析。
二.主要内容1.发展电子政务对政府产生哪些主要影响 P1相关练习:简答题——发展电子政务,将会对政府产生哪些主要影响?答:1)改进和优化政府组织;2)重组公共管理;3)提升政府管理的效率;4)提高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等。
2.信息通信技术的英文简称:ICT P2相关练习:ICT是下列( C )的英文简称。
P2A .信息技术B . 移动通讯技术C . 信息通讯技术D . 办公自动化。
3.电子政务的定义 P8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通过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通信技术,在政府事务中的应用,以改变政府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使政府的效率和服务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政府。
4.电子政务的含义(内涵) P81、以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基础2、“电子”与“政务”的有机融合3、必须与政府改革和流程重组紧密结合4、“政务”是根本,“电子”是手段5.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P9表1-2流媒体课件中列示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相关练习:(1)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B )为中心。
P9A . 政府机构和职能B . 公众的需求C . 公务员的需求D . 政府的需求(2)简答题——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P9表1-2答案要点:(1)政府机构存在形式;(2)政务处理方式;(3)办理时间(4)政府组织结构(5)政府管理方式;(6)政务生效标志;(7)政务处理程序;(8)政府工作重心;(9)政府主要议事方式;(10)政府决策参与范围5.电子政务的基本特征P9-11(1)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改变传统政府流程分散、割裂的状态,实现政府业务流程的一体化和高效化运作。
(2)政府服务提供的电子化:实现政府服务流程的电子化、政府服务功能的自动化、政府服务内容的个性化、政府服务提供的持续化;做到一站式服务,全天候(24×7)服务,不间断服务。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
政府创新的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知识环境
竞争环境
开放环境
政府创新
注意控制风险
社会合作环境
特定制度 和法律框架
电子政务中的政府改革与创新
电子政务与政府 创新
1)政府观念改革与创新 2)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
3)政府职能改革与创新
4)政府服务创新与改革 5)政府业务流程重组与创新
商务流程再造(BPR) 商务资源规划(ERP) 客户关系管理(CRM)
企业供应链管理(ESCM)
政府信息门户(GIP)
企业信息门户(EIP)
协同政务(CC)
协同商务(CG)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是“同构”的
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关系
办公自动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数据库、局域网等技术 基础上,主要是利用这些信息技术辅助行文、汇总
一、电子政务的产生背景
1、信息社会的发展 现代社会可以看成是一个“活(living)” 的 系统,系统组成有三个要素:物质、能量、信 息
(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进展 (2)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
(3) 信息产业成绩巨大
2、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 信息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经济 全球化对政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获 取全球竞争优势提出了挑战。 3、全球政府改革浪潮
三、电子政务的特点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的产物,是国家信 息化的龙头 电子政务的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府资 源进行有效、进行的管理 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管理与服务方 式 电子政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整合过程。
1.透明性(公开性):通过网络,信息 技术以后,使整个政府工作变得透明化, 将政府的行为暴露在阳光下,大大限制了暗 箱操作的空间,减少权力滥用的可能,有利 于勤政廉政建设。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
• 电子政务:公共组织应用现代信息和通 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 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 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 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 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 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的三层基本含义
• 第一层,它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如果 不用信息技术或者网络技术,就不是电子政务, 可能是传统政务。 • 第二层含义就是电子政务总是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公共权力的行使相联系,如果不是管理公共事务, 不是行使公共权力,就不属于电子政务的范围, 可能属于电子商务,可能属于电子事务。 • 第三层含义,电子政务不意味着我们对传统的政 务过程进行一个信息化的复制,而是对传统的政 务活动、传统的政务过程进行信息化的改造。这 一点非常重要,但又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二、电子政务的产生和发展
• 时代背景 1、社会信息网络化是电子政务产生的内在 动力,国际互联网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是 电子政务产生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2、电子政务是政府改革的内在需要。
• 我国电子政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 1、起步阶段—政府信息网上发布。 2、政府与用户单项互动阶段—政府主动,用户被动。 3、政府与用户双项互动阶段。 4、网上事务处理。 • 目前,一些市基本建成了覆盖市——区——乡镇、 社区的计算机三级宽带网络平台,并在一定程度 和范围内实现了互联互通;建立了数据中心,建 立和完善了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大基础网络, 专网开始应用,构建了信息安全、系统管理和业 务应用三大支撑体系,建立了业务管理、办公管 理、政务协作、公众服务四类应用平台。
电子政务发展六阶段理论
• • • • • • 1、构建电子邮件系统和内部网络 2、让政府部门间和公众获得政府信息 3、双向沟通阶段 4、价值交换阶段 5、数字化民主阶段 6、集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外也有不同的内 容规范,根据我国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 政务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 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 Government –to – Government→G-to-G→G2G • 2.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B2G:Government – to -Business • 3.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C2G: Government –to-Commerce
电子政府1第一章 电子政府概论5.1 第一章 电子政府概论
第三节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根据近年来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我国电子政务的 实践,目前,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有G2G模式、G2B模式、 G2C模式和G2E模式等四种。
8
一、G2G模式——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
G to G(Government to Government,简称 G to G/G2G )模式,是指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又称作G2G,它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 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
过了《2002 年电子政务 法案》。
1993年,克林 政府计划”。
顿政府把“电
子政府”作为
改革内容。
2009年3月, 奥巴马政府 设立了联邦 政府首席信 息官;5月, 签署了《开 放式政府指 令》。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
第二节 电子政府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第四节 国内外电子政府的发展概况
1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 三、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2
第二节 电子政府的基本概念
一、办公自动化 二、政府上网 三、电子政务 四、电子政府
图1-1 G2G模式的网络结构图
9
G2G模式的具体的实现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一)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 (二)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三)电子公文系统 (四)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五)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六)电子培训系统 (七)垂直网络化管理系统 (八)横向网络协调管理系统 (九)网络业绩评价系统 (十)城市网络管理系统
19
二、国外电子政府的发展概况
美国
电子政 府的发 展概况
英国
电子政务知识点
第一章社会信息的网络化第一节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一、信息化的含义1、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结构从物质与能量为中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的过程;2、信息化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基于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产业化;二是基于信息技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三是信息技术手段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二、信息与信息产业1、信息具有5个显著特征:信息的普遍性、无限性、永恒性、转移性、共享性。
2、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3、信息产业是指那些从事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产业第二节网络化带来的革命一、国际互联网的起源于发展1、互联网起源于美国2、Internet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并迅速发展和扩大的主要原因:第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为Interne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第二,Interne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执行一种非常开放的策略,对于开发者和用户都不加以限制;第三,Interne在为人们提供计算机网络通信设施的同时,还为广大用户提供了非常友好的访问手段。
二、网络化使人类生存方式发生重大改变首先,网络化所蕴含的信息和科技、智力因素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网络化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网络化促进了人类存在形态的改变。
同时,网络信息的共享性、开放性和全球化也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促使人们在更加开放的视野中从全球化的视角来观察世界。
三、网络化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1、网络化对政治的影响2、网络化对经济的影响3、网络化对军事的影响4、网络化对文化的影响第三节中国网络化的建设和发展一、互联网产业是信息全球化最根本的基础1、信息全球化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互联网。
2、互联网不仅仅是交互通讯、信息传播和电子商务的工具,而且是信息全球化最理想的工具二、中国互联网建设三、中国迈入网络化的步骤第一步:政府上网工程第二步:企业上网工程第三步:家庭上网工程第四节网络化时代政府职能的转变一、国家安全国家考虑了多种保护方法:一是自上而下的方法,二是自下而上的方法二、个人安全三、信息基础结构四、商业法则五、公众健康和安全六、教育七、经济发展八、灾难防止九、环境保护第二章电子政务概述第一节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实质一、电子政务的概念1、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第一章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系统
第一章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系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的推进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信息技术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的变革,信息化已广泛融入科技、文教、经济及政府管理等领域,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政府管理在引入信息化后,不仅把传统公文处理变为电子化,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和传统工作流程的再造,使政府在宏观调控、综合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政务工作上更加有效、精简,公开和透明,提高了政府事务处理的效率,改善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加强了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政府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公众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政府管理中去。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化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经过有意识筛选和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经济等领域的重要支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对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信息的定义、分类和特点1.信息的定义信息由于其内涵丰富,按照不同学科和不同理解有多种定义,如从哲学、现代管理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来看,其定义方法都各不相同,这体现和反映了人们在认识信息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视角的差异。
一般来说,信息是传递和交换过程中具有某种潜在或者现实意义的数据、事实和知识。
综合信息的各种定义说明,可以将信息的定义归纳如下:信息泛指情报、消息、指令、数据、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通常用声音、图像、文字、数据等方式传递。
信息也是指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对事物运动状态的客观反映和正确表述,是用各种载体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传输,也是指记载、传递各种各样变动着的事物的知识。
2.信息的分类从信息产生的来源、内容,以及信息所依附的载体及应用的领域来看,信息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分类。
(1)按广义信息方法分类,信息可分为与人的认识无关的信息及有关的信息,包含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两类。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第一章什么是电子政务1.为什么说信息通用技术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信息通用技术具有目的的通用性和创新的互补性两个重要特点,可以出现在通用目的技术和应用产业之间,和出现在不同的应用产业之间,所以其实一种基于通用目的的技术。
开始阶段有广大的提高空间;存在着多样化的应用;在经济的绝大部分中可以应用;与其它技术之间存在着强烈互补性。
2.简述电子政务的本质特征。
电子政务,既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也包括公共行政改革目标,缺一不可,是政府促进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
政务是本质,电子是手段,两者有机融合,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行政流程优化、效率提高、效能提升。
政府严格控制保证政府规模适度,遵循管理规律,尽量简化环节,提高公共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拓展公共服务领域和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和公众满意度,实现电子政务“规模适度、管理科学、高效服务”目标。
3.结合工作实践或生活体验,简述如何理解e-Government的“e”。
观点一: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关系理解为行为的组织实体及其活动程序的关系。
观点二: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的关系理解为目标与过程的关系。
观点三:在区分“政治”和“行政”的基础上,强调“电子政府”侧重于政治,而“电子政务”侧重于行政。
观点四:将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包含关系。
有观点指出,电子政务包含电子政府;但也有观点认为,电子政府包含电子政务。
由工业社会发展到政府信息社会,e代表了效率和效能(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以及演化(evolving)4.简述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
1,信息通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2,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程度3,政府人力资源状况4,电子政务相关法律5,电子政务组织与管理内因:信息安全,领导力,管理手段,业务需求,标准,技术能力外因:行政改革,法律法规,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5.从政府网站建设水平的视角,分析你所生活的城市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电子政务复习提纲
电⼦政务复习提纲电⼦政务第⼀章电⼦政务概述⼀、电⼦政务的定义(包括电⼦政务与电⼦商务、电⼦政府、门户⽹站间的辨析)1、含义(p 2):电⼦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现代信息⽹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上实现,彻底转变传统⼯作模式,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提供⼀体化的⾼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
2、电⼦政务VS 电⼦商务(p 9)电⼦商务是指企业利⽤信息技术⼿段实现商务及运作管理的整个过程。
E-government E-commerce 主要职责政务和公共管理商务和企业管理类型G2G,G2C,G2B B2B,B2C,C2C技术背景信息技术和互联⽹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络⽀撑体系GPR,GRP,SRM,GSCM BPR,ERP,CRM,ESCM信⽤基础政府信⽤体系,法律环境,安全策略企业信⽤体系,法律环境,安全策略发展趋势协同政务,⼀站式协同商务,⼀站式区别与联系:(1)电⼦政务与电⼦商务的实施主体和其服务的⽤户不同。
(2)电⼦政务与电⼦商务的建设思想和应⽤⽬的不同。
(3)电⼦商务的结构模式引导电⼦政务结构模式的划分。
(4)电⼦商务发展中的概念与技术可以为电⼦政务的建设所借鉴。
(5)电⼦政务为电⼦商务提供有效的管理与服务3、电⼦政务VS 电⼦政府(p 7)电⼦政府,是现有的政府机构在开展电⼦政务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作流程进⾏优化重组之后所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
区别与联系:(1)电⼦政府构想集中于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的电⼦政务,电⼦政务包含了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的电⼦政务。
(2)电⼦政府强调的不仅是政务的电⼦化,还有政务处理⽅式的变⾰导致的整个政府机构的全⾯电⼦化;电⼦政务在⼀定程度上可指具体的某项政务⼯作的电⼦化。
(3)建⽴电⼦政府是电⼦政务发展的⽬标之⼀。
4、电⼦政务VS 门户⽹站(政府上⽹)(p 8)政府上⽹来源于1999年启动的“政府上⽹⼯程”。
第01章电子政务概述
¨ 三是以政府的信息化加强政府部门的协作,并推动和 加速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第01章电子政务概述
3.理解电子政务概念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第01章电子政务概述
1.2.2 电子政务的特点
1.电子政务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应用手段 2.电子政务以互联网络作为运行环境 3.电子政务以信息安全为保障 4.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行政管理理念 5.电子政务核心是在信息资源支撑下的科学
管理 6.电子政务是一个不断发展整合的动态过程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01章电子政务概述
1.1.2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表1.1所示为传统政务与电子政务的区别
PPT文档演模板
第01章电子政务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第01章电子政务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第01章电子政务概述
1.1.3 电子政务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它同其 他行业的信息化一样具有很强的过程性,这种过 程性反映在对电子政务的概念理解方面具有一定 的阶段性。电子政务既对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发 展中的其他概念具有继承性,同时,它与这些概 念也有一定的区别。
据新华社电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 5.91亿,较去年底增加2656万人。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7日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Ipv4地 址数量为3.31亿,拥有IPv6地址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16.5%,位列全球第二。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去年 底提升2个百分点。
07817电子政务自考知识点汇总
07817电子政务自考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要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务活动全面信息化和政务方式变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一种新型政务模式。
关于电子政务的定义有多种,但从更具实际价值的角度来看,它是指政务活动信息化、政务方式变革、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第二章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上网工程”和战略任务的制定。
电子政务的发展受到政府结构、社会信息化和技术进步等多方面的影响。
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包括分组模式、集成模式和知识应用模式。
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依据政务结构,发展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和服务与应用系统等方面。
中国电子政务的总体要求包括发展策略、服务与应用系统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第三章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趋势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包括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方式的改变、电子政务促发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决策、有限理性、行政组织等方面。
国外电子政务的成功经验包括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功经验、加拿大电子政务战略计划和瑞典电子政务发展理念和做法等。
1.电子政务对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时代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电子政务的出现对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提出了中国国情下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点,这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基础。
2.电子政务效益、电子政务“金”字工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还可以降低行政成本。
因此,电子政务被视为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电子政务也需要建立信息基础设施,这是电子政务“金”字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3.电子政务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电子政务的推进是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体现。
电子政务可以带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府组织结构的变革,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
01电子政务概论
二、电子政务的定义
联合国的定义
E-Government is a government that applies ICT to transform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hips.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ICT to its operations,a government does not alter its functions or its obligation to remain useful,legitimate,transparent and accountable.If anything,this application raises society’s expections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government,in all repects,to a much higher level.
3.政府人力资源状况 计算机水平、对电子政务的态度
4.电子政务相关法律
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祝福电子文档的管
理、公民隐私的保护、政府信息的安全等 面临挑战,需要法律作出规范 5.电子政务的组织与管理
第三节 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电子政务四种基本模式:G2G、G2B、G2C、
G2E
3.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
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使人类
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 时代转型的社会经济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 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 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多个方面。 政府信息化包括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 管理电子化等,是电子政务实施的必要条件
政府工作重心 政府主要议事方式
电子政务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电⼦政务期末考试重点整理第⼀章1、政务的含义所谓政务,简单地理解就是政府部门需要办理的各项事务。
“政务”的含义既包括“有关政治⽅⾯的事务”,也包括“国家的各类⾏政管理活动,即专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电⼦政务中的“政务”的含义侧重于后者。
2、电⼦政务的含义电⼦政务是借助电⼦信息技术⽽进⾏的政务活动,是指各级政府部门运⽤先进的信息技术⼿段,将政府可公开的信息⾯向社会、⾯向企业、⾯向公众发布,并使政府的服务⼯作⽹络化。
3、电⼦政务的理解要点①电⼦政务的主体是政府机关②电⼦政务的核⼼或者说客体是政务,⽽电⼦仅仅是⼿段③电⼦政务的⽬的是要实现“办公⽹络化、政务公开化、管理⼀体化、决策科学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发展现代化”的综合⽬标。
④电⼦政务的实现条件既包括硬件基础条件,也包括软件政策法规保障。
⑤电⼦政务体系包括物理层、逻辑层和概念层三个层次。
4、电⼦政务与办公⾃动化1)应⽤的主体范围不同2)管理理念与实现⽬的不同3)应⽤的内容和实现流程不同5、电⼦政务与电⼦政府⼴度不同、内容不同、⾓度不同6、电⼦政务与政府上⽹“政府上⽹⼯程”与电⼦政务并不是同⼀个概念,它只是处于电⼦政务发展的初级阶段或⼀个组成部分。
7、电⼦政务与电⼦商务1)实施主体不同2)应⽤⽬的不同3)应⽤范围不同8、电⼦政务与政府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与电⼦政务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电⼦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政府信息化⼜是电⼦政务实施的必要条件。
可以说,政府信息化与电⼦政务是相互作⽤、同步推进的。
9、电⼦政务的特征1)使⽤⼿段和技术先进实⽤性2)政府信息的公开共享性3)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互动性4)政府提供服务的创新性5)政府内外管理的开放性10、电⼦政务的功能1)增强政府监管,维护市场秩序2)整合决策依据,实现决策⽀持3)实施信息发布,提供丰富信息4)加强沟通互动,有利服务公众5)降低⾏政成本,提⾼办公效率6)发挥主导作⽤,带动社会信息化11、1. 3电⼦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1.3.1 电⼦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理念的变⾰1.变⾰电⼦政务环境下的政府管理模式知识化、信息化、虚拟化2.调整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以便建⽴服务型政务3.建⽴以客户为中⼼的政府服务理念4.重建新形势下的政府组织结构形式政府纵向结构偏平化政府横向结构整合化政府组织形式的虚拟化? 1.3.2 电⼦政务与政府⾏政体制改⾰1.电⼦政务建设对政府机构改⾰的推动2.电⼦政务建设可以有⼒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1.3.3电⼦政务与政府运⾏机制创新1.电⼦政务与政府决策科学化1)有利于扩充政府决策⼈员的内脑2)有利于延伸政府决策⼈员的外脑3)有利于提⾼政府决策信息保真度4)有利于改善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信息网络化学习指南学习目标与要求掌握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涵义了解信息产业的特征掌握信息化和政府信息化的涵义掌握信息时代政府的治理模式知识点一信息与信息化的概念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技术一、信息(一)信息的涵义人们对信息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仍在继续进行中。
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对信息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从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以及这些特征和变化经过人的大脑加工后的再现,指经过加工整理后对于接受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数据、消息、情报的总称。
信息按其表现形式一般可分为数据、文本、声音、图像。
(二)信息的特征1、普遍性和无限性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只要事物存在、有变化、有差异就有信息。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而宇宙中没有绝对的真空,也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这就是说信息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
同时,宇宙中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事物的发展变化更是无限的,因此,信息也是无限的。
不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存在着信息,客观世界不仅存在我们已经认识、掌握的信息,还大量存在着我们没有认识和掌握的信息。
2、可传递性和共享性信息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具有传递性。
信息在空间的传递称为通信;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称为信息存储。
信息的传递与物资和能源的运输不同。
物资和能源在运输时,发出点发出物资或能源,其本身的数量就要减少。
它们遵守质量守恒或能量守恒定律。
信息传递则不同,信源发出信息后,其自身信息并不减少,而且同一信源可供给多个信宿(信息接收者)。
这是信息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也被称为信息的共享性。
3、载体的可变换性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因此,一方面,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又必须寄载于某种物体上;另一方面,同一信息的载体是可以变换的。
例如,某一信息可以用语言符号表述,这个语言符号既可以是汉语,也可以是英语或其他语言;而这些语言既可以载荷于声波、电磁波,也可以转换成相应的文字载荷于纸张上。
脱离开这些具体的符号及其物质载体,信息及其传递是不可想象的,而信息载体以及信息本身形式的变换,构成了信息处理的主要内容。
4、信息的永恒性客观世界某种物种会消失,某种能源会用尽,但信息不会消失和穷尽。
二、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涵义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理解分以下3种:1、信息技术就是信息处理的技术,因而将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Computer)技术。
2、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这就是所谓的C&C(ComputerandCommunication)。
3、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加通信技术加控制技术。
这就是所谓的“3C”技术(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
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技术。
从“技术辅人律”的角度,可以说,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1、人的信息器官及其功能(1)感觉器官。
包括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和触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五官”。
感觉器官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
(2)传导神经系统。
包括导入神经网络、导出神经网络和中间神经网络等。
传导神经的功能是传递信息。
通过导入神经网络把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传送给思维器官;通过导出神经网络把思维器官加工后的信息传送给其他器官。
(3)思维器官。
大脑是人的思维器官。
思维器官担负着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和再生信息的复杂任务。
通过存储、检索、加工信息得到对于外部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认识,通过再生信息(决策)形成变革外部事物的策略信息。
(4)效应器官。
包括操作器官(手)、行走器官(脚)和语言器官(口)等。
效应器官的功能是施用信息。
通过操作器官和行走器官执行大脑发出的命令,或者通过语言器官表达大脑产生的意志,使这些信息产生实际的效用。
2、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与人的四种信息器官相对应,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1)感测技术。
包括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如遥感、遥测技术等。
它们是感觉器官功能的延长,使人们更好地从外部世界获得信息。
(2)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它是传导神经系统功能的延长。
(3)智能技术。
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人工神经网络等。
它们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能帮助人更好地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和再生信息。
(4)控制技术。
控制技术的功能是根据指令信息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实施干预,是效应器官功能的扩展和延长,作用是根据输入指令(决策信息)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实施干预,即信息施效。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以上四种信息技术中,智能技术,也就是计算机的硬软件技术处于核心地位。
这不仅是由于它起着统帅的作用,而且还因为计算机技术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其他三种技术中。
信息器官及其功能系统信息器官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人体信息器官功能信息技术感觉器官获取信息感测技术传导神经传送信息通信技术思维器官存储、再生信息智能技术效应器官使用/反馈信息控制技术第二节信息系统一、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相互关联的用来收集、处理、存储和使用信息技术以支持统计、管理、决策、对外联系等的各个要素的集合。
二、信息系统的组成组成说明包括最终用户和系统技术人员两大类。
最终用户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人员、事务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的助理人员三、支持不同层次的信息系统1、支持作业层的系统——作业级信息系统记录组织的事务活动、提供信息服务2、支持管理层的系统——管理级信息系统支持管理人员观察、控制、决策活动3、支持战略层的系统——战略级信息系统支持高层做长期规划的系统四、典型信息系统的功能1、事务处理系统:(TPS,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s)事务处理系统用来记录和处理事务活动的信息系统,为作业层提供支持对象:基本活动或操作输入:事务活动处理方法:分类、排列、合并、更新等输出:详细报告、列表、总结等使用者:基层执行人员、用户2、办公自动化系统(OA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s)如电子邮件系统、字处理系统、电子日程安排系统等能帮助数据处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信息系统对象:组织中的日常办公文档输入:日常文件、工作日程等处理方法:文档管理、时间安排、信息沟通等输出:文件、日程安排、邮件等使用者:秘书、办事员3、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决策支持系统服务于管理层,利用模型和综合数据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对象:管理中的一般决策问题输入:少量综合数据、分析模型、优化模型等处理方法:相互关系分析、决策模拟等输出:专项报告、决策分析报告等使用者:决策分析专家、中高层管理者第三节信息产业一、信息产业的内容信息产业是指从事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产业,其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产品。
根据我国的现状,信息产业的构成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信息生产加工、信息服务、信息软件研制开发四部分。
信息产业自20世纪40年代兴起,70年代得到高速发展,到了90年代,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从业人数最多、规模扩大最迅速、创造财富最多的产业,是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经济发展看,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程度、社会各行业和各领域的管理水平;从社会进步看,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市场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乃至社会结构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当前,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信息化作为跨世纪发展的战略任务。
在发达国家之间,跨国公司之间为此已展开了激烈竞争。
对重大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已出现超大型的跨国公司组成资金、技术联盟共同开发的趋势。
国际大公司相互并购、相互合作的高潮此起彼伏,跨国公司的霸主地位不断强化,世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二、信息产业的主要任务信息产业的主要任务是振兴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一、信息化的涵义信息化是指信息在收集、加工、传递、积累、利用整体上作为一种资源的质和量,比其他资源(指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作用相对增大,表现为经济生活的形态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变动。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
信息化被解释为信息的开发、生产、传播、利用和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
信息化的广义定义:信息化就是将我们生活的物理世界通过同态映射将其变换为数字世界;同时,又利用逆变换将数字世界映射至物理世界,成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物理世界的工具。
在正向同态映射过程中,我们利用的是信息技术产业(包括微电子、计算机、通讯与软件业)和信息内容产业(指制造和生产供网上传输、检索和使用的信息产业)。
在由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的逆变换中,我们依赖的是信息服务产业(主要指网络信息服务提供业(ISP)和信息咨询服务业)。
信息化的内涵: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
二、政府信息化的含义和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不断演化,政府信息化所包括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
1、20世纪70、80年代,出现了办公自动化(OA, Office Automation)的概念,即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办公室的内部业务,主要是文件资料的制作、传送和贮存。
2、80年代后,管理信息系统(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是为满足管理者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信息加工和处理系统,重点是支持决策和满足管理者对适时、准确、相关信息的需求。
3、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在美国又提出了电子政务(EG,Electronic Government)的概念,主要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和公共电脑站等),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政府信息和其他公众服务。
知识点二信息时代的政府治理第五节信息时代的政府治理一、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新公共管理思想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强调利用集权、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法来改善行政绩效,而是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