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巡航救助一体化执法船艇设计需求的建议
三峡库区“海事巡航与救助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 T e G g s e er oi Ar a hr e or e R s v r n e
口 LI h a — o(c o o a g tin , W h n U v t t o e h oIg , W h n 4 0 6 U C u n b S h oI f N vi a o u a nie- y f T c n o y si u a 3 0 3,C a hi ) n
a h h e o g sr s r o r a e n t e b 1 i g o r s e i f m d l 。 t t e T r e G r e e e v i r a o h ui d n f c ui e r 】 e o e
i ot er es nd es v ar . n h 1 ak a r er oi r ea
对主管机关在 三峡库 区的巡航救助模式建设上有参考 意义 ,对其 它湖 区、库 区也有借鉴意义。
【 关键 词】三峡库 区;巡航 ;救助 ;监管 【 中图分类号】 F 5 . 52 1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7- 9 3 (0 9 3 0 1— 2 6 4 4 9 20 )0 - 1 60
班船艇港区内应急到达 时间不超过 1 5分钟 ,库区及重点 区
域应急到达 时问不超过 3 0分钟 ,其他 非重点 区域不超过 4 0 分钟 ,执行 水上监篱、执法及应急任务”的快速 反应 目标I。 1 l
21 巡航 船 艇 配 备 不 足 ,技 术 设备 落 后 .
2 0 年交通 部根据长江沿线水域海事机构站点 多、海 04 部门巡 航力量强的情况 ,决定在长江实行 ‘ ‘ 海事巡航与救
助 一体化”的管理格局 ,建立 了长江专业救助 网络 。长江海
加强船艇装备建设适应海事监管需求
加强船艇装备建设适应海事监管需求摘要:水运发展与水上交通安全息息相关,这都要求我们海事监管力度与效率要不断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不仅加强海事船艇装备建设,加大船艇的更新率,而且要努力提高船艇管理水平,通过完善海事船舶“管、用、养、修”长效化机制,不断提升海事船舶“管用养修”工作精细化管理能力,满足海事监管需求。
关键词:海事船艇装备海事监管海事船艇装备是实施海事监管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硬件配备,直接反应海事的监管能力;为保持海事船艇装备保障与海事监管的要求相适应,加强海事船艇装备建设是我们长期要做的工作。
而当前的现状是,我们的海事船艇装备配置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海事监管的科学发展;当务之际,应大力加强海事船艇装备水平建设,着力提高海事船艇使用效率,以满足海事不断发展的船艇需求。
1 目前我国海事船艇装备建设存在的问题1.1 大型船舶欠缺,主要以中小型船及玻璃钢快艇为主的海事船艇队伍,无法满足现代海事监管的要求目前我国海事系统仅有两艘3000吨级海事巡逻船和一艘1500吨级的海事巡逻船,能够满足对我国对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海事巡航监管;但由于我国海岸线辽阔,仅有的大型船舶无法满足对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海事监管需要,其他中小型船舶仅能在沿岸及港口实施巡航监管任务,目前的快艇基本上应用于内河及港口内的快速反应和海事监管。
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建立,海事监管的范围已不仅仅是领海范围,而是延伸到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这就需要海事船舶向大型化和抗高海况方向发展,以保证船舶在大风浪情况下能够满足出海要求以及远海航行要求,借以保护我国海洋权益,保障海上航行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要求。
1.2 船舶建设速度跟不上海事业务发展速度以广东海事局为例,“十一五”期间,部投资广东海事局建设各类执法船艇仅22艘,平均一年仅4.4艘;而在“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继续居全国前列。
4000kW新型海洋救助船船型方案论证
4000kW新型海洋救助船船型方案论证作者:张鹏翀王世伟来源:《水运管理》2021年第11期0引言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交通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在海上资源开发、航运发展和港口建设等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于构建国家海上专业应急救助保障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海上专业救助力量目前在救助船舶数量、性能和结构方面,与海上人命、财产救助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加快开发建设操纵灵活、能够实施快速人命救助且具备拖带和消防能力的4000kW新型海洋救助船,既是完善中型救助船型序列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建成现代化专业救助体系的迫切需要。
4000kW新型海洋救助船主要用于中低海况下沿海水道、岛礁等复杂海域的人命救助和船舶救助,可兼顾高海况下救助任务,可参与动态值班待命,具备海上人命救助、拖带救助、潜水训练支持、对外消防、海上搜救、船与直升机配合、水下搜救及物资供应等作业能力。
1船型选择船型选择应根据目标船的服务海域、主要功能定位、所需的载质量、航速、系柱拖力,以及船舶的主要功能、设备、系统配置等综合考虑确定。
与6000kW、8000kW和14000kW等大型海洋救助船相比,4000kW新型海洋救助船既要保证较小吃水,又要保证相应载质量。
另外,待命点距离服务海域较近,且对航速要求相对不高,这些条件就决定了目标船宜选用稍肥大船型,其船长与船宽比(//B)在4.0~4.5,船宽与型深比(B/D)在2.3~2.4。
该船型应在船首设上层建筑甲板室、在艉部设大面积的救生作业甲板、在舷侧设满足水面吊装作业和水下吊装用的液压折臂式吊机、在主甲板中部设置大型液压拖曳绞车、在罗经甲板或消防炮平台上设对外消防炮等。
该船型动力装置应满足在自由航行、拖带、低速航行、定点作业、消防作业等多种工况下灵活切换,因此,采用综合电力系统加全回转舵桨的推进系统较为合适,在该推进技术下燃油燃烧的充分陛及单位油耗都能达到最佳状态。
该船型应采用动力定位方式,满足作业人员在浅滩岛礁、港口码头等复杂狭窄海域作业时的安全性和操纵灵活性的需要。
关于巡航救助一体化执法船艇设计需求的建议
关于巡航救助一体化执法船艇设计需求的建议黑龙江海事局:根据有关要求,现将我局巡航救助一体化执法船艇设计需求建议如下:一、明水期方面:我局辖区特点是管辖界河里程长,以界河管理为主,五个海事处都处在界河,且四个海事处有开放口岸,界河通航安全管理是黑河海事局主体工作。
目前,我局拥有巡逻船14艘,其中40米级巡逻船1艘(2003年建造),20米级巡逻船1艘(1992年建造),俄制10米级喷水艇4艘(1990年至1998年间建造,3艘为超期服役),8米玻璃钢高速艇8艘(2005和2008年购置)。
从现有船舶现状来看,船型多为20米以下级船舶,小型船艇多,大中型船舶少(40米级、20米级各一艘)。
多为上世纪80至90年代购置建造,船舶装备水平低、技术状况差,无法独立完成辖区长距离巡航、重点水工项目现场监管和海事事故救助现场指挥任务。
另外,我局现有的船舶装备水平与同在黑龙江上执行任务的解放军、武警及俄方有关单位的船舶在装备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开展界河有关联合行动时存在诸多不便,也不利于海事形象的展示。
为此,经研究,我局认为目前急需性能优良的30米级钢质巡逻船执行巡航监护任务。
30米级内河钢质巡逻船属部局定型30级内河巡逻船,从目前取得数据看,该船布置合理、机械设备性能稳定,能够满足黑龙江水域海事巡逻需求。
建议船舶主体采用钢制结构,上层建筑采用铝合金结构以减轻重量,主尺度为:34.04米×5.2米×2.0米×1.0米(总长×型宽×型深×吃水),采用2台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KTA19-M500船用柴油机,最大持续功率373KW,航速不低于30KM/h,续航力为25小时,总吨位GT:135,净吨位NT:81,适用内河B级航区。
配置甚高频通讯、无线上网、导航、测深、雷达、GPS及搜救等设备。
二、流冰期、冰封期方面:相对于龙江海事其他分支局,气垫船在流冰期和封冻期运输,承担着繁重的旅客运送和货物运输任务,是我局辖区显著的运输方式,也是一种“四无”(无公约、无法律法规、无技术要求、无应急救助设备)的运输方式。
中国海事局关于印发海事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国海事局关于印发海事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公布日期】2012.01.11•【文号】海通航[2011]946号•【施行日期】2012.01.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中国海事局关于印发海事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海通航〔2011〕946号)各直属海事局: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和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海事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海事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根据《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发展规划》、《海事系统“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强基层交通运输应急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本意见。
本意见适用于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管辖的内河、沿海港区及其附近水域的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工作。
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可参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海事“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上环境清洁、保护船员整体权益、维护国家海上主权”的职能要求和“十二五”发展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建设“四型海事”为主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监管资源整合,优化搜救资源配置,强化海事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海事安全监管、应急保障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为水上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总体目标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制度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提高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水上安全监管和人命救助能力,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监控、快速反应的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救援体系,实现“有效监管、快速救助”。
三、基本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按照“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执法为民、服务社会”的原则,加强海事队伍建设,提高海事监管效能,不断增强应急处置和人命救助能力,全面提升海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VTS在巡航救助一体化中的作用
状 ,详 细 分 析 VT S在 巡航 救 助 一体 化 中 所 发挥 的 作 用 ,指 出 目前 VT S存 在 的 不 足 , 最后 提 出建 立 与 VT S ̄ R 结 合 的 巡 航 救助 一体 化 的 改进 措 施 , 进
—
_ _ _ l l l _ _ _ _ — __ — — — — — — — — — — ——
为9 8 . 4 8 % ;海 事 巡逻艇 在确 保 自身安全 的前 提下 从水 中成
功救起 2 1名落 水 人 员 ,反 映 出 上海 海 事 局 巡 航 救助 能 力
3.V T S 在巡航救助 中担负一定的指挥作用
、
引言
随 着 航运 业 不 断发 展 ,社 会 公众 对 安 全 的要 求越 来 越
高 ,海 事 对 水上 巡 航救 助 、应 急 保 障和 提 供 公共 服 务能 力 所 面 临 的形 势越 来 越严 峻 。在 此 背 景 下,巡 航 救 助一 体 化
的总体 稳 定 , 明显 提高 了人命 救助 能 力 ,特 别是 在恶 劣天
三、VTS在巡航救助一体 化中的作用
1 .\ , 1 - S在信息 收集和发起搜救行动中发挥核心作
用 V T S中心对 辖 区水域 内 的船 舶 施 行 实 时 监 控 ,并 提 供 信 息、 助 航 等 服 务 , 有 效 掌 握 辖 区 内各 船
舶 的 动 态 。 当 船 舶 发 生 水 上 突 发
极探 索 “ 黄 浦 江班 轮 巡 式创 新 ,建 立 黄浦 江 2 4 h可视 化 电子 巡 航 系 统 ,有 效提 高 了对辖 区 内事故 、险 情处 置 的应 急反应 能 力。 据 统 计 ,2 0 1 3 年 1 月至 l 0月, 上 海海 事 局共 出动 海
长江江苏段海事巡航与救助一体化搜救力量建
长江江苏段海事巡航与救助一体化搜救力量建第一篇:长江江苏段海事巡航与救助一体化搜救力量建长江江苏段海事巡航与救助一体化搜救力量建设规划方案1.规划方案编制的来源和目的2004年4月,江苏海事局编制了“十一五”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2004年7月,交通部下发《关于实行长江干线海事巡航与救助一体化管理的通知》(交海发[2004]395号),对长江干线巡航与搜救一体化工作作了明确要求。
对照通知要求,“十一五”基础设施规划在一些方面尤其是长江江苏段水上搜救力量建设还需按照交通部通知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并进一步强化。
为此,为提升长江江苏段水上搜救能力,加快搜救力量建设,实现“人命救助,快速反应”的目标,全面履行江苏海事局在长江江苏段海事巡航与救助职责,制定本方案。
2.规划方案编制的基本思路按照交通部通知中提出的“全水域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化反应”的要求,通过实行“海事巡航与救助一体化”管理,加强搜救力量建设,进行资源整合,使长江江苏段水上搜救能够实现“看得见、联得上、赶得到、救得起”的目标。
“看得见”:即利用VTS、CCTV、AIS、GIS等系统,对长江江苏段水域和航行的船舶进行全时、全过程、全方位监控。
“联得上”:即通过建设水上搜救指挥系统,实现江苏省水上搜救中心(江苏海事局)上联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中国海事局)、下达各市水上搜救中心(各基层单位)和事故现场,保证水上搜救通信畅通,有效指挥畅通。
也就是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通过有效的通信系统能够直接指挥搜救现场。
“赶得到”:即通过科学、合理的基地和基站布局及船艇配置,使船艇、救助飞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任何气象条件下,达到任何事故或险情发生地点。
“救得起”:指通过配备高性能、功能全的船艇、救助飞机,实现人命救助、污染防控、消防灭火及现场紧急医疗救助等目的。
3.规划方案编制的依据和参考文件编制本规划方案系依据中国海事和水上搜救发展的一系列政策,针对江苏海事局长江江苏段辖区的特点,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需求,提出符合江苏海事局和长江江苏段水上安全保障系统发展建设的规划目标,制定保证规划目标实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满足长江江苏段海事巡航与搜救一体化的目标需求。
巡航救助一体化管理机制和制度研究报告 - 浙江海事局
国际海上巡航救助管理及装备情况研究报告浙江海事局2008年12月主编单位:浙江海事局项目组组长:徐国毅(局长)项目组副组长:张宏良(第一巡查执法支队支队长)寿中博(试点办专职副主任)主要参加人:徐屯金(高工、船长、海事管理)杨银奇(硕士、海事管理)陈军民(轮机长、海事管理)崔猛(硕士、海事管理)序在沿海水域开展巡航救助一体化工作,符合我国海上搜救工作的实际需要,符合“人命救助、快速高效”的原则和“三精两关键”的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三个服务”,推进“链网”工程的需要。
2007年,交通部海事局拟定在浙江海事局进行“沿海水域的巡航救助一体化”试点工作。
接任后,我局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一体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上确定了九项工作任务和课题安排。
以徐国毅局长为组长、巡查执法支队张宏良支队长和一体化试点办公室寿中博(专职)副主任为副组长的第一课题领导小组(组织研究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海上巡航救助工作管理现状及装备情况),历时一个月,指派调研小组成员分赴大连海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走访专家教授、留学人士),调研北方和东海巡航救助的研究成果、装备配备情况;赴长江海事局和江苏海事局进行学习考察,深入研究中心、搜救中心、通航处、指挥中心等部门实地了解长江干线一体化管理模式、机构设置、设施(装备)配备、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及运行情况,并与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考察工作得到了这些院校、兄弟局的大力支持。
虽然时间短暂,但考察组成员普遍感到收获颇丰,学到了不少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宽了一体化工作的发展思路。
根据课题要求,现将此次学习考察情况以及对发达国家(以西班牙和韩国为主)巡航救助一体化先进管理及装备情况的研究所得汇总、整理并形成此专题报告。
在报告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大连海事大学朱玉柱教授、付玉慧教授以及上海海事大学胡志武教授和阮巍教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救助船舶的设计优化与创新实践
救助船舶的设计优化与创新实践在广袤无垠的海洋上,救助船舶就如同守护生命与希望的天使。
它们的存在对于保障海上航行安全、救援遇险人员和船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海上救援需求的日益复杂,救助船舶的设计优化与创新实践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救助船舶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其航行性能。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救助船舶必须具备出色的稳定性、适航性和操纵性,以便能够迅速、准确地抵达救援现场。
这就要求在船体设计上精心计算,优化线型,减少阻力,提高船舶的航速和抗风浪能力。
其次,救助船舶的动力系统也是关键。
强大而可靠的动力是船舶快速响应救援任务的保障。
传统的燃油动力系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新能源动力如电力驱动、混合动力等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这些新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为船舶提供更平稳、更强劲的动力输出。
再者,救助设备的配备和布局直接影响着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
例如,高效的起重机、绞车系统能够快速吊起遇险船舶或人员;先进的消防设备能够迅速扑灭海上火灾;完善的医疗设施能够为伤员提供及时的救治。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设备的操作便捷性和协同性,合理布局,确保在救援过程中能够迅速、有效地投入使用。
为了提高救助船舶的性能,设计优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方面,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对船舶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
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不同的海况和航行条件,从而找出最优的船体结构和外形设计。
另一方面,采用轻量化材料也是设计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减轻船舶自重不仅可以提高航速和燃油经济性,还能增加有效载荷,携带更多的救援设备和物资。
创新实践在救助船舶的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智能导航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船舶更加精准地驶向救援目标,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同时,无人机和无人艇的协同作业也为救援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无人机可以快速侦察救援现场情况,为救援决策提供实时信息;无人艇则可以执行一些危险或复杂的任务,如近距离探测遇险船舶的状况。
新型救助船舶的设计理念与实践
新型救助船舶的设计理念与实践在广袤无垠的海洋上,无论是繁忙的航运通道,还是人迹罕至的偏远海域,都可能发生各种意外和灾难。
为了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保护财产、维护海洋环境,新型救助船舶的研发和设计至关重要。
新型救助船舶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功能,还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和救助需求。
一、新型救助船舶的设计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海洋活动的日益频繁,海上事故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救助船舶在面对一些极端情况时,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
例如,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救助行动的难度大幅增加;对于大型船舶的救助,需要更强的牵引和拖拽能力;同时,对于海上火灾、油污泄漏等特殊情况,也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进行应对。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救助船舶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成功救助遇险人员和船舶,还要尽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二、新型救助船舶的设计理念1、高性能与多功能集成新型救助船舶的设计首先追求高性能。
这包括更快的航速、更好的操纵性和更强的抗风浪能力。
快速到达事故现场是救助成功的关键,因此船舶的动力系统和船体设计都要进行优化,以提高航速和适航性。
同时,多功能集成也是重要的设计理念。
一艘新型救助船舶不仅要能够进行人员救助,还要具备灭火、拖拽、防污等多种功能。
通过配备先进的消防设备、强力拖拽装置和油污回收系统,使其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救助场景。
2、人性化设计考虑到救助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的工作强度和安全,船舶的内部设计要充分体现人性化。
合理的布局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舒适的居住环境可以减轻救助人员的疲劳。
在船舶的操作界面设计上,要注重简洁明了,方便操作人员快速掌握和响应。
同时,为救助人员配备先进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安全保障系统,确保他们在危险环境中的生命安全。
3、环保可持续海洋环境保护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新型救助船舶在设计时要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船舶运行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渔政内河执法艇设计要点
渔政内河执法艇设计要点
1. 哇塞,渔政内河执法艇的大小可得好好琢磨!就像给战士选趁手的兵器一样,小了施展不开,大了又太笨拙。
比如说要是在窄窄的河道里,艇太大是不是就很难灵活行动啦?所以尺寸要恰到好处才行呀!
2. 速度那绝对是关键啊!你想啊,如果追违法船只的时候慢悠悠的,那不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跑啦!这不就好比跑步比赛,你得有爆发力才能冲在前头呀!渔政内河执法艇的速度一定要够快才行。
3. 稳定性也不能忽视呀!要是艇在水面上晃来晃去的,执法人员还怎么工作呀?这就像人站在摇晃的桥上一样,心里得多慌呀!一定要保证执法艇稳稳当当的。
4. 装备得齐全呀!什么通讯设备、执法工具都得有,这就跟战士上战场要带好武器装备一个道理!没有这些,拿什么去执法呀?缺了可不行!
5. 舒适性也很重要啊!执法人员要在上面长时间工作呢,如果坐也不舒服,站也不舒服,那多难受呀!就像你在一个不舒服的环境里待久了,心情都会变差呢。
6. 外观也有点讲究哦!不能太普通啦,要有威严,让那些违法的人一看就知道不能乱来。
这就像警察的制服一样,要有震慑力呀!我觉得渔政内河执法艇就应该有这样独特的设计要点。
观点结论:渔政内河执法艇的设计真的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守护内河的秩序和安全!。
海事执法艇管理制度
海事执法艇管理制度一、前言海事执法艇是国家海事执法部门用于海上执法巡查、救助和监督管理等工作的专用船舶。
海事执法艇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保障海事执法艇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管理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海事执法艇的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国家海事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上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事执法艇管理的原则1、法律原则。
海事执法艇的管理和运行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严格遵守航行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2、公平原则。
海事执法艇的使用和分配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各方权益得到保障。
3、效率原则。
海事执法艇的运行和管理必须高效、便捷,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安全原则。
海事执法艇的管理必须以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保障人员和船舶的安全。
5、科学原则。
海事执法艇的管理必须科学、合理、规范,依靠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三、海事执法艇管理制度的目标1、实现规范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海事执法艇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监督。
2、提高执法能力。
加强对海事执法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3、保障安全运行。
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海事执法艇的安全保障能力。
4、提高效率。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对海事执法艇的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能力,提高运行效率。
5、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和利用海事执法艇资源,提高对海事执法任务的快速响应能力。
四、海事执法艇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海事执法艇的统一管理。
设立专门的海事执法艇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海事执法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
2、海事执法艇的分配和调度。
根据海事执法的任务需求,合理分配和调度海事执法艇资源,保障执法任务的顺利完成。
3、海事执法艇的维护和保养。
制定海事执法艇的维护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艇只在最佳状态。
4、海事执法艇的人员管理。
严格对海事执法艇的船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驾驶和执法能力。
5、海事执法艇的安全管理。
救助船舶的设计理念与创新实践
救助船舶的设计理念与创新实践在广袤无垠的海洋上,救助船舶如同守护生命的天使,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的危险和紧急情况。
它们的存在,为在海上遭遇困境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而救助船舶的设计理念与创新实践,则是确保其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救助任务的关键所在。
救助船舶的设计理念首先要以保障生命安全为核心。
这意味着船舶必须具备出色的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
在恶劣的海况下,如狂风巨浪、暴雨雷电,救助船舶要能够保持平衡,不被轻易掀翻或偏离航线。
为了实现这一点,船舶的船体结构需要经过精心设计,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并充分考虑重心、浮力等因素。
快速响应能力也是救助船舶设计的重要考量。
当接到求救信号时,时间就是生命。
因此,救助船舶要具备强大的动力系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事故现场。
这不仅要求船舶配备高性能的发动机,还需要优化船舶的外形,减少水阻,提高航行速度。
同时,先进的导航和通信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能够准确获取求救信息和规划最优救援路线。
救助船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操纵性。
在复杂的海况和救援场景中,船舶要能够灵活转向、精准停靠,以接近遇险船只或人员。
这就需要设计合理的舵系和推进系统,以及智能化的操控系统,让船员能够轻松掌控船舶的动作。
在创新实践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救助船舶的设计也迎来了诸多新的突破。
例如,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改变救助船舶的运行模式。
通过远程控制和自主导航系统,救助船舶可以在一些危险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无需船员亲临现场,从而降低人员伤亡的风险。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为救助船舶的性能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
高强度、耐腐蚀、轻量化的材料不仅可以减轻船舶的自重,提高载重能力,还能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多用途的设计理念也逐渐成为趋势。
现代救助船舶不再仅仅局限于人员救援,还可以承担消防灭火、油污清理、物资运输等多种任务。
通过模块化的设计,船舶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快速更换装备和设施,提高其综合救援能力。
执法快艇实施方案最新
执法快艇实施方案最新一、背景介绍。
随着海洋资源的日益紧缺和海上违法犯罪活动的增加,海洋执法工作变得愈发严峻。
执法快艇作为一种快速、灵活的海上执法工具,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并实施最新的执法快艇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海洋执法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执法快艇实施方案内容。
1. 快艇配置。
根据海域特点和执法需求,选择具有较强动力和稳定性的快艇,并配备先进的通信、监控和武器装备,以应对各种海上执法任务。
2. 人员配备。
配备经验丰富的船员和执法人员,确保快艇的正常运行和执法任务的顺利完成。
同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专业水平。
3. 执法范围。
确定执法快艇的执法范围和责任区域,明确各类违法活动的打击重点和重点区域,确保执法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执法效果的最大化。
4. 执法方式。
根据不同的执法任务和海上情况,灵活运用巡航、拦截、搜查、抓捕等执法方式,确保对各类违法活动的有效打击和取证。
5. 执法协作。
加强与其他执法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海上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
6. 安全保障。
加强对执法快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良好的状态和性能,提高执法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能力。
三、实施方案的意义。
1. 提高执法效率。
通过制定最新的执法快艇实施方案,能够提高海洋执法工作的效率,加大对各类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维护海洋秩序和安全。
2. 提升执法水平。
实施方案的落实能够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执法工作的质量,为有效开展海上执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 保障海洋资源。
通过加强海上执法工作,能够有效保护海洋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结语。
制定并实施最新的执法快艇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海洋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执法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不断完善执法快艇的配备和管理,为维护海洋秩序和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执法船艇安全工作计划书
执法船艇安全工作计划书第一节绪论一、工作计划书的编制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执法船艇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执法船艇安全工作计划书。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执法船艇实际,全面系统地规划、安排和部署执法船艇安全工作。
二、工作计划书的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搜救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海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安全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5. 《船舶立法》6. 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指示文件。
三、工作计划书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依法治船,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科学管理。
第二节工作任务一、工作总目标1. 健全执法船艇安全管理机制,确保执法船艇的安全运行。
2. 加强执法船艇的日常巡航、护航、巡逻和执法工作,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3. 建立和完善执法船艇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水平。
二、工作重点和任务1. 完善执法船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
2. 加强执法船艇的安全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3. 加强执法船艇人员的安全培训和业务素质提升,确保艇员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4. 严格执法船艇的火灾、防污染、安全检查和巡航制度,确保船艇的日常运行安全。
5. 健全执法船艇的应急救援机制,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提高抢险救援能力。
第三节工作措施一、加强执法船艇安全管理1. 建立健全执法船艇安全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义务。
2. 制定执法船艇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执法船艇的操作和管理流程。
3. 成立执法船艇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执法船艇的安全检查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二、加强执法船艇的设备维修与更新1. 制定设备维修计划,定期检查执法船艇的设备和各种安全装备。
2. 加强设备维修队伍建设,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和业务水平。
3. 及时更新执法船艇的设备设施,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三、加强执法船艇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1. 制定安全培训计划,组织执法船艇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
执法船舶用实施方案
执法船舶用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执法船舶是海事执法部门执行巡逻、监测、执法等职能的重要工具,对于维护海洋秩序、保障海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执法船舶用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海事执法效能,保障海上安全至关重要。
二、执法船舶用实施方案的制定原则。
1. 法律依据,执法船舶用实施方案的制定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执法活动合法合规。
2. 科学合理,方案制定应当充分考虑海域特点、执法任务需求、技术装备水平等因素,保证执法船舶的实施效果。
3. 经济适用,在保障执法船舶实施效果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执法船舶用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1. 执法船舶选型,根据海域特点和执法任务需求,确定执法船舶的类型、尺寸、动力、航速等基本参数。
2. 装备配置,确定执法船舶的装备配置,包括雷达、GPS导航系统、通讯设备、监控摄像头、应急救援设备等。
3. 人员配备,确定执法船舶的人员配备方案,包括船员数量、专业技术人员、执法人员等。
4. 巡航路线,制定执法船舶的巡航路线,根据海域情况和执法重点确定巡航范围和频次。
5. 应急预案,制定执法船舶的应急预案,包括遇险救援、灾害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应急措施。
6. 维护保养,制定执法船舶的维护保养方案,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四、执法船舶用实施方案的实施步骤。
1. 制定方案,由海事执法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制定执法船舶用实施方案,经领导审批后正式实施。
2. 采购建造,根据方案要求,组织采购或建造符合要求的执法船舶。
3. 装备配置,根据方案要求,配备执法船舶所需的各类装备设备。
4. 人员培训,对执法船舶的船员和执法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执法能力。
5. 实施巡航,按照方案制定的巡航路线和频次,组织执法船舶进行海上巡逻和执法活动。
6. 维护保养,按照方案要求,对执法船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转。
五、结语。
执法船舶用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海事执法效能,保障海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海事巡航救助一体化船型论证报告
浙江沿海巡航救助一体化船型方案论证报告浙江沿海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巡航救助一体化机制建设、巡航救助一体化队伍建设、巡航救助一体化基地站点建设、巡航救助一体化信息支持保障建设和巡航救助一体化船艇建设等几方面内容。
本报告作为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主框架下的航巡救助一体化船艇建设研究专题,共分七章进行论证。
第一章分析浙江沿海巡逻船艇现状,指出现有巡逻船与巡航救助一体化要求的差距;第二章就巡航救助一体化船艇建设的必要性展开论证;第三章提出巡航救助一体化船艇建设思路;第四章提出巡航救助一体化船艇功能要求和系列船型基本框架;第五章阐述基于现有船型的改造设计;第六、七章进行新船型的论证、方案设计和投资预估。
第一章浙江海事局沿海巡逻船艇现状及评价截止2006年底,浙江海事局共有64艘巡逻船(详细资料见附表三),其中海船34艘。
“十五”以来,新建了60米级、40米级、30米级各1艘,以及20米级及以下小型巡逻艇21艘(包括内河船),海船资料见表1-1。
浙江海事局海船基础资料表表1-1一、浙江沿海海事巡逻船艇现状1、海船分类根据上表(表1-1)统计计算,分类情况如下:按航速分设计或出厂时试航航速达到或超过20节的巡逻船有12艘,航速在15到20节之间的巡逻船有8艘,航速在10到15节之间的巡逻船有11艘,航速低于10节的巡逻船有3艘,其中最低的为8节。
按航区分近海巡逻船3艘,沿海巡逻船19艘,遮蔽水域巡逻船12艘。
近岸型船艇占绝对多数,没有无限航区和远海船型船舶,难以实现辖区全方位全天候覆盖的目标,因此建造大型全天候船型非常必要。
按船质分钢质或钢铝结构巡逻船22艘,玻璃钢巡逻船12艘。
按尺寸分 60米级有1艘,45米级有2艘,30米级有4艘,20米级有17艘,20米以下有10艘。
大尺寸巡逻船意味着能全方位覆盖辖区,有应付各种恶劣海况、远距离施救能力,80米级巡逻船建造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按船龄分表1-1统计告诉,船龄超过30年巡逻船2艘,船龄超过20年的巡逻船6艘、船龄超过10年的巡逻船有12艘、船龄5-10年的巡逻船有7艘,船龄在5年以下的巡逻船有7艘。
40m巡航救助指挥艇总体设计
40m巡航救助指挥艇总体设计李镇宇;张林【摘要】通过对40 m巡航救助指挥艇的总体设计过程的总结,介绍了该艇的布置、性能、结构、装饰及振动噪音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该艇目前已投入使用,总体性能优良.本文旨在为今后同类型船提供经验和参考.【期刊名称】《江苏船舶》【年(卷),期】2011(028)002【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巡航救助;高速艇;总体设计【作者】李镇宇;张林【作者单位】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003;总装备部车船军代表局驻哈尔滨地区军代表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62.20 引言杭州湾水域内没有大的岛屿作为天然屏障,无合适的避风锚地。
每年台风季节来临时,港内船舶只能离港避风。
从杭州港至乍浦的出海航道普遍存在水深较浅、航道随季节性水流冲刷发生变迁的特点,对船舶进出杭州湾影响较大。
杭州湾水域是我国海上、海底重大建设项目较多的地区之一。
目前,水域内杭州湾跨海大桥、中石化海底输油管道等均已建成;嘉绍通道跨江大桥也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这些重大项目影响面广,对杭州湾通航环境和秩序都构成了较大的影响,对于水域内通航环境的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杭州湾水域具有潮差大、涨落流急的特点,嘉兴沿海最大潮差7m左右。
大潮汛期间,平均流速达到 6 kn左右,局部流速最大能达到10 kn左右。
对辖区在港船舶的锚泊和靠离泊影响较大,容易发生走锚和断缆移位险情。
杭州湾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逐年攀升,进出港船舶数量逐年增加,同时伴随辖区水域日益增多的水工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施工及辅助船舶,这些都将给辖区水域通航管理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2006年~2010年,杭州湾水域在建的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项目呈现迅速增长态势,势必造成有超航区船舶和存在严重缺陷的船舶参与施工的现象。
在对外公告的航路、锚地及其他专用水域内有养殖、捕捞等影响和妨碍船舶航行安全的活动存在,航运水域与传统养殖、捕捞水域的划分未明确,存在各职能部门现场管理交叉现象。
执法快艇购买实施方案
执法快艇购买实施方案一、引言。
执法快艇作为一种专门用于海上执法和应急救援的特种船只,具有快速、灵活、便捷的特点,对于加强海上执法和应急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并实施执法快艇购买实施方案,对于提升我国海上执法和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全面提升我国海上执法和救援能力,确保海上执法和救援工作的高效、快速、安全进行。
三、实施步骤。
1.需求分析。
首先,需要对我国海上执法和救援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包括海域范围、执法任务类型、救援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需求的分析,确定执法快艇的性能指标和配置要求。
2.技术选型。
在确定需求后,需要对执法快艇的技术选型进行研究和评估,包括船体材料、动力系统、航行性能、载人载物能力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技术选型,确定适合我国海上执法和救援需求的执法快艇类型。
3.采购渠道。
确定执法快艇的采购渠道,可以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代理等方式进行采购,确保采购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
4.资金保障。
制定资金保障方案,确保执法快艇的采购经费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做好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5.实施计划。
制定执法快艇的采购实施计划,包括采购时间节点、采购程序、验收标准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6.验收和使用。
在执法快艇交付后,进行验收工作,并制定使用方案,确保执法快艇能够正常投入海上执法和救援工作。
四、风险控制。
在实施执法快艇购买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风险,包括技术风险、资金风险、采购风险等。
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确保执法快艇购买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总结。
执法快艇的购买实施方案对于提升我国海上执法和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全面提升我国海上执法和救援能力,确保海上执法和救援工作的高效、快速、安全进行。
同时,也能够为我国海上执法和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巡航救助一体化执法船艇设计需求的建议
黑龙江海事局:
根据有关要求,现将我局巡航救助一体化执法船艇设计需求建议如下:
一、明水期方面:
我局辖区特点是管辖界河里程长,以界河管理为主,五个海事处都处在界河,且四个海事处有开放口岸,界河通航安全管理是黑河海事局主体工作。
目前,我局拥有巡逻船14艘,其中40米级巡逻船1艘(2003年建造),20米级巡逻船1艘(1992年建造),俄制10米级喷水艇4艘(1990年至1998年间建造,3艘为超期服役),8米玻璃钢高速艇8艘(2005和2008年购置)。
从现有船舶现状来看,船型多为20米以下级船舶,小型船艇多,大中型船舶少(40米级、20米级各一艘)。
多为上世纪80至90年代购置建造,船舶装备水平低、技术状况差,无法独立完成辖区长距离巡航、重点水工项目现场监管和海事事故救助现场指挥任务。
另外,我局现有的船舶装备水平与同在黑龙江上执行任务的解放军、武警及俄方有关单位的船舶在装备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开展界河有关联合行动时存在诸多不便,也不利于海事形象的展示。
为此,经研究,我局认为目前急需性能优良的30米级钢质巡逻船执行巡航监护任务。
30米级内河钢质巡逻船属部局定型30级内河巡逻船,从目前取得数据看,该船布置合
理、机械设备性能稳定,能够满足黑龙江水域海事巡逻需求。
建议船舶主体采用钢制结构,上层建筑采用铝合金结构以减轻重量,主尺度为:米×米×米×米(总长×型宽×型深×吃水),采用2台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KTA19-M500船用柴油机,最大持续功率373KW,航速不低于30KM/h,续航力为25小时,总吨位GT:135,净吨位NT:81,适用内河B级航区。
配置甚高频通讯、无线上网、导航、测深、雷达、GPS及搜救等设备。
二、流冰期、冰封期方面:
相对于龙江海事其他分支局,气垫船在流冰期和封冻期运输,承担着繁重的旅客运送和货物运输任务,是我局辖区显著的运输方式,也是一种“四无”(无公约、无法律法规、无技术要求、无应急救助设备)的运输方式。
据资料统计,在冬季客流高峰期间气垫船平均每日进出港300余艘次,运送出入境旅客8000余人。
辖区气垫船主要承担着客运,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我局的监管工作社会责任更大。
多年来,我局始终重视气垫船监管工作,大胆探索,充分发挥海事安全监管工作的主体地位,从海事安全监管职责、船舶特点、易发生险情时间等方面入手,开展对气垫船安全监管工作的专项研究,制定了《气垫船开航前报告制度》、《气垫船运营期间监管要求》;制定了《黑河海事局气垫船应急反应预案》。
与船检处共同开展了气垫船冬季运营“防碰撞、防火灾、防爆炸”专项整治活动,努力维护气垫船国际客运的安全。
然而,在应对气垫船突发险情开展水上救助行动过程中,我们面临应急设备配备不足的困难。
因此,在中俄界河上加紧装备与当前高通航密度、高风险的气垫船运输安全相适应的应急搜救设备刻不容缓。
所以,希望上级能在中俄界河气垫船应急搜救投入方面予以倾斜,为我局装备一批小型水陆两栖救难船、充气气垫桥、充气担架、救生抛投器、冰上、水面救助滑板、水面漂浮救生绳、卸扣等装备。
在小型水陆两栖救难船方面,我局已经组织进行了课题研究,建议装备浙江陆舟8轮特种车和北汽两栖车,前者比较适合前期流冰、缓和流冰区域以及冰面丘陵等地形,后者能够连续翻越堤坝、浅滩、封闭水域等区域,适合明水期水面人命救助,将两者配合使用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