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政治学原理: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础性学科,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政治权力:是指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强制、引导、控制和支配等方面。

3、政治文化:是指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价值观、信念、态度和习惯等,它反映了社会群体对于政治生活的认知和态度。

4、政治制度:是指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规范、规则和组织形式,它规定了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行为方式。

5、民主制度:是指以民主原则为基础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大众通过选举、投票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二、简答题1、请简述政治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政治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权力、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和国际政治等方面。

这些内容涵盖了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的基础。

2、请简述政治权力的特点。

答: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引导性、控制性和支配性等特点。

它可以通过强制手段迫使他人服从,也可以通过引导、控制和支配等方式影响他人的行为和决策。

3、请简述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的影响。

答: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政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到社会群体的政治文化背景。

同时,政治文化也影响着社会群体对于政治制度的认同和支持程度。

4、请简述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答:民主制度的优点包括能够充分反映民意、促进社会公正、提高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积极性等;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增加社会成本、容易被利益集团操控等。

5、请简述国际政治对于国内政治的影响。

答:国际政治对于国内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际政治的格局、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等方面都可能对国内政治产生影响。

同时,国家间的竞争和合作也会对国内政治产生影响。

三、论述题1、请论述政治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答:政治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电大专科)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电大专科)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道德)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德治、礼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

4、孙中山先生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5、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亚里士多德)7、18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8、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官本位、“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势、术),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权力研究途径)。

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开。

17、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民众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1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19、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国家)。

2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社会伦理)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政治学的范畴?() A. 政治哲学 B. 政治经济学 C. 政治地理 D. 政治历史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 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 C. 政治组织和政治文化 D. 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3.政治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A. 应用性 B. 综合性 C. 规范性 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4.请简述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5.请简述政治权利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

6.请简述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7.论述题:请结合实际,论述政治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8.论述题:请论述政治学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分析题9.请分析当前我国政府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

10.请分析民主政治与法治的关系。

五、综合题11.综合题:请结合某个国家的实际情况,论述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答案:一、选择题1.正确答案是:C. 政治地理政治地理不属于政治学的范畴。

2.正确答案是:A.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3.正确答案是:D. 以上都是政治学的学科特点包括应用性、综合性、规范性和人文性。

因此,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二、简答题4.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首先,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各种政治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其次,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获取有关政治现象的数据或事实材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再次,运用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对政治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抽象概括;最后,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政治现象进行系统综合和概括。

5.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据法律参与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资格和权能。

其构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民有参与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二是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三是公民有在国家法律范围内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权利。

6.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平等原则,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是多数原则,即多数人统治的国家机关应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三是合法原则,即国家权力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四是分权原则,即国家权力应当分立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部分,并分别由不同部分行使;五是参与原则,即公民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1.政治的定义(理解)——第一章第一节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2.政治学的学习意义(理解)——第一章第二节1.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和制度环境。

2.政治学提供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哲学基础。

3.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发生和发展的根源。

4.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及其发展规律。

3.利益的含义(理解)——第二章第一节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4.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理解)——第二章第一节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是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

因为这一基本矛盾决定和影响着利益内含的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它使社会利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而人们在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共同利益和利益矛盾,则是人类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基础。

此外,它还铸造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基本特性,所以,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是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

5.利益的内在矛盾(理解)——第二章第一节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矛盾。

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的矛盾。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的矛盾。

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的矛盾。

6.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第二章第三节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利益关系规定了社会政治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职能。

4.利益是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5.利益是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源泉。

6.利益矛盾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7.政治权力的含义、本质及特性(理解)——第三章第一节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导论一、政治带给人们的思考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无非在于:(1)权力本位或官本位;(2)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3)“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二、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关于“善”的学问。

“善”可以分成多种:有个人之善,家庭和村落之善,还有集体(城邦或国家)之善。

研究个人之善的学问是伦理学;研究家庭或村落之善的是经济学;而研究集体或国家之善的是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

根据他的观点,人是社会的动物。

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群体)生活。

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和安排才算不失为公平合理,即所谓“正义”?这就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

政治分析原理告诉我们政治生活分析的方法,掌握这种方法能使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如何构成的。

政治操作原理涉及政治制度的设置和政治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它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应该如何建立和如何维持。

政治学为三种人提供帮助:(1)政治从业人员:社会需要职业政治家。

这样的政治家具有现代的政治理念,开放的胸襟和不断接受新知的能力,有引导国家不断进步的使命感和抱负,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有效的实施策略,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领导大众的智慧。

这样的政治家需要了解政治分析的原理,更需要掌握政治操作的原理;他不仅需要明白什么是“政治正义”,而且还需要懂得如何实现“政治正义”。

(2)政治学从业人员:社会也需要专业的政治学家。

这样的政治学家能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阐释和发展政治理念,推动关于政治的知识的进步,引导全社会深化政治认知,并能就实际的政策提供分析研究的成果。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历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的学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政治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政治学原理大学期末复习

政治学原理大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1、政治的分析单位:是指政治理论的构建单位,或立论的前提和出发点。

这种理论既可以是实证性理论,也可以是规范性理论。

在政治学中个人、集团和阶级三种分析单位对于理解政治提供了重要的洞见。

2、政府政治观:是一种狭义的政治观,它主张政治只与国家有关,是政府管理的一种艺术。

政治活动在空间上仅限于政府机器,如内阁、国会、政府官员等,在人员上则限于政治家、文官和游说者。

3、非政府政治观:主要指对政党和利益集团的研究尽管政党和利益集团本身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但是他们的活动指向是政府——政党的目标是通过定期的竞选性选举获得政权,利益集团的目标是通过游说等各种方式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

市民社会。

而在修正形式中,公域和私域的界定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凡是非个人的东西便是公共的。

5、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政治是所涉事情重大而普遍的国家活动;行政相反,它是关于个人和细琐事情方面的国家活动。

因此,政治史政治活动家的特殊领域,行政是技术官员的领域。

虽然政策若无行政的帮助便一无所是,但是行政并不因此就是政治。

6、政党分肥制:在官职领域推行“民主”的做法,由在选举中取胜的政党从自己的支持者中遴选官员,其理由:1、民主政治表现在管理任用上,就是民选官吏(信念因素);2、官吏职务简单明白,具有普通智慧的人均可胜任(认知因素);3、既然人人可以当官,所以官职的任期越短越好,使大家都有任官的机会,以符合民主与平等的精神,因此主张“任期短暂”、“官职轮换”(操作因素)。

7、权力:指涉主体间关系,是主体在社会关系中实现某一既定目标或达致某一结果的能力。

在这一意义上,权力是在动态人际关系中才得以现实和实现。

从理论上说权力的概念可适用于任何主体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人们对权力关系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8、经典权力观:就最一般的含义而言,当A使B去做A想做但B本不想去做的事情时,可以说A对B行使了权力。

权力是使人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的能力。

基本特点:1、将权力视为指定和实施法律与公共政策;2、这种权力具有强制性;3、垄断性的掌握这种权力的是政府官员。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1、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提出了法治原则,他本人也由此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意大利马基雅维里《君主论》——《霸术》。

1、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种:神权论、暴力论和契约论。

神权论认为,国家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天、上帝)。

契约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有影响的国家起源学说,它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让渡权利、缔结契约并共同守约的结果。

契约论对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产生过重要影响,是现在西方政治文化关于国家和政府起源的通行的解释。

暴力论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强调暴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政治上的奴役先于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产生不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而是暴力征服的结果。

剥削阶级的国家学说一般都认为国家是一个永恒现象,因此,除了无政府主义从总体上否定国家之外,马克思主义是唯一预言国家将会消亡并且提出系统的国家消亡理论的学说。

这是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类社会的必然结论,也是对剥削阶级国家学说构成致命一击的理论环节。

2、国家权力国家权力是指反应统治阶级意志,并且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

国家权利的表现在:第一,强制力的垄断性。

第二,普遍的约束力。

第三,主权性。

马克思主义定义: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当阶级出现,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就产生了国家,当阶级完全消失,国家就灭亡了;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阶级专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产生发展力,生产关系改变的时候,通过社会变革,国家阶级的性质就随之改变;国家是个实体物,是社会组织,是机器,这个“统治权力”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主权性,他是国家权力同其他权利不同的主要标志。

3、国家的基本职能:内部职能: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外部职能: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4、划分国家的基本标准:济基经础和阶级实质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前三者属于剥削阶级5、中国封建与西方封建的区别:一。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材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材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材料必背概念1. 政治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 政体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3. 国家权力国家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4. 议会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在议会共和制国家,总统也是“虚位”国家元首,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并组织政府,政府要向议会负政治责任的政体形式。

5. 政治改良政治改良是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斗争的压力下,在不会改变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形态的前提下,被迫作出的某些局部性的政治变革的过程。

6. 国家结构国家结构是指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具体地表现为国家整体与部分(包括地域的、行政的、民族的,等等)之间的权力关系。

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7. 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全国政府与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为国家的问题。

8.政党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理论和纲领),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9. 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由各种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共同组成的一个实行国家统治的统一的整体。

10.分权制衡原则所谓分权制衡,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分立与制衡,其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它们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而又互相制约的平衡。

11.两院制两院制,即议会由两个议院组成,各国两院的名称不一,可通称为上议院和上议院,下议院议员通常按选区直接选举产生,名额按人口或选民人数的一定比例分配。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政治学原理复题课程代码)一、名词解释1、政治权利2、国家3、政治权力4、政党5、政治文化6、两党制7、政治统治8、联邦制9、政治管理二、简答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XXX,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国家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XXX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一、名词解释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

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

(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

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气力比力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限制能力。

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气力限制关系,最高方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会合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气力中的领导气力,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争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俗规范的庞大综合。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有阶级社会以来,以国家为中心的各种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科学的基本内容是研究国家理论、国家制度、国家活动及影响国家活动的各种政治力量和政治斗争,研究历史上各个阶级夺取、建立、巩固,运用、参与和控制政权的经验,研究国家兴亡盛衰的规律,研究治理国家的理论,政策和方法。

简言之,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什么是政治现象?是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怎样确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哪些是政治关系,哪些不是政治关系?即划定政治关系的范围是什么?确定政治关系的范围主要有两点;第一,时间范围。

指政治关系是个历史过程还是永恒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到一定历史阶段就不存在了。

政治关系不是永恒存在的。

另外一些思想家认为,政治关系是永恒存在的,即有人就有政治,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政治关系。

不管什么性质的社会,不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政治关系是永恒存在的。

关于政治关系的时间范围的不同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对象分歧的出发点。

第二,空间范围。

指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界限问题。

政治现象的特点是复杂多变,有些政治关系是比较明确,但也有些社会关系是不容易区别它是否是政治关系,这就有个划分政治关系与非政治关系的界限问题,或称标准问题。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凡是阶级关系、阶级斗争以及与此直接间接相联系的关系,都属于政治关系,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也是非常明确的,因此,在有阶级社会里划分政治关系与非政治关系的标准是明确的。

但在人民掌握了政权,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条件下,区别政治关系与非政治关系的标准是什么?一是政权;二是全局性问题。

这就是说在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国家政权仍然存在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除了属于阶级斗争性质的政治现象外,凡是通过政权所要解决的全局性问题,就属于政治现象。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导论一、政治带给人们的思考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无非在于:(1)权力本位或官本位;(2)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3)“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二、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关于“善”的学问。

“善”可以分成多种:有个人之善,家庭和村落之善,还有集体(城邦或国家)之善。

研究个人之善的学问是伦理学;研究家庭或村落之善的是经济学;而研究集体或国家之善的是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

根据他的观点,人是社会的动物。

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群体)生活。

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和安排才算不失为公平合理,即所谓“正义”?这就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

政治分析原理告诉我们政治生活分析的方法,掌握这种方法能使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如何构成的。

政治操作原理涉及政治制度的设置和政治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它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应该如何建立和如何维持。

政治学为三种人提供帮助:(1)政治从业人员:社会需要职业政治家。

这样的政治家具有现代的政治理念,开放的胸襟和不断接受新知的能力,有引导国家不断进步的使命感和抱负,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有效的实施策略,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领导大众的智慧。

这样的政治家需要了解政治分析的原理,更需要掌握政治操作的原理;他不仅需要明白什么是“政治正义”,而且还需要懂得如何实现“政治正义”。

(2)政治学从业人员:社会也需要专业的政治学家。

这样的政治学家能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阐释和发展政治理念,推动关于政治的知识的进步,引导全社会深化政治认知,并能就实际的政策提供分析研究的成果。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学习完第一章的内容之后,需要同学们重点掌握政治的含义、政治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政治学的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政治的含义(一)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在中西方文明中,对于政治现象的关注至少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许多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都努力对于社会政治的含义予以明确的界定和把握,由此提出和形成了许多关于政治的定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有:1. 价值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1)中国的例子: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2)西方的例子: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

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3)不足之处: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 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

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人们凭借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

(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的殷周时期就盛行着“君权神授”的思想。

《诗经》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就是讲文王奉天承运,因而统治天下。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附历年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附历年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附历年试题与答案)(材料整理黄土)一、课程说明1、课程概述:《政治学原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为学期课,课内学时为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选修本课程的学生。

《政治学原理》是有关什么是政治以与如何认识现实政治生活的政治学入门课程。

该课程在系统介绍政治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分析政治体系的基本方法和概念,使学生具有基本的政治分析能力。

2、课程目的:《政治学原理》包含两个方面的知识:(1)政治操作原理;(2)政治分析原理。

政治操作原理有一部分涉与实际的经验,属于政治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知识,有一部分涉与制度安排。

本课程重点是在政治分析原理方面,目的在于使选修该课程的同学明白如何认识和分析政治生活,进而掌握政治操作的一般原理。

3、课程受益估计:通过学习《政治学原理》,学生可以获得的主要收获是:(1)了解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和知识;(2)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与政治分析的一般方法;(3)在政治思维的一般训练中,培养政治分析的能力。

二、考核说明1、考核概说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学专业的必修课,《政治学原理》课程结业考试,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的方式进行。

本课程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有效地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题目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并合乎教学大纲的规定。

考试合格水准应达到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教育的要求。

2、考核依据《政治学原理》课程考核教材使用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浦劬教授任主编、燕继荣副教授任副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学原理》。

学生可参考使用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古小华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设出版发行的《政治学原理》录像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电大在线制作的IP课件等其他教学媒体的内容进行考试复习。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考试题型:.辨析题(共题,每题分,共分).简述题(共题,每题分,共分).论述题(共题,每题分,共分)一、辨析题(判断陈述是否合理。

如果不合理,说明原因。

)二、简述题1.政治权力的三个主要特征。

()公共性:是公共权力的活动,建立在人们普遍认可的基础上,以公共目标为旨向。

()工具性:政治权力作为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手段,特别是阶级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

()强制性:借助合法化的暴力行使,而且具有普遍性。

2.马克斯·韦伯如何界定政治权力合法性的理想类型?.传统型:基于遗传和世袭的政治权力. 法理型:基于依法选举的政治权力. 魅力型:基于个人超凡魅力的政治权力3.简述公民社会的两种界分方式。

()两分法:(黑格尔、马克思、泰勒)国家与社会—反对国家干预国家与个人—限制国家保障自由国家与市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三分法(帕森斯、葛兰西、哈贝马斯、柯亨、阿拉托)国家—经济—公民社会4.举例说明公民社会的结构性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私人领域( ):即私人自主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活动领域;()志愿性社团():即基于共同利益或信仰而自愿结成的非政府、非营利的社团组织。

如行业协会、宗教组织()公共领域( ):即公众集合进行公共问题讨论的空间;如网络公共论坛()社会运动( ):由社会力量发起的改革运动:如环保宣传活动、维权活动等5.举例说明查尔斯·泰勒关于公民社会的分析标准是什么?()最低限度:存在不受制于国家权力的自由社团;()严格含义:整个社会能够通过不受国家支配的社团来构建自身并协调其行为;()更进一步:这些自由社团能够有效影响国家政策方向。

6.亚里士多德将古希腊城邦政体划分为哪几种类型?根据为多少人的利益服务分类。

三种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

相应的三种变态类型是: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暴民政体)7.简述当代两种基本的民主政治理念。

人民主权理念人民当家作主公意(整体)由全体决定自由主义理念个人自由自由(个体)由多数决定8.现代民主政体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参与机制:代表民选,参与的自愿性和选择性重于参与的数量与程度竞争机制:政党竞争、轮流执政制衡机制:权力分立与制衡(宪政)社会机制:公民社会、新闻和言论自由、合法反对9.比较多数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的优点和不足。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

三、名词解释(各题答案中下面带有横线的部分属必答内容。

下同)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P142.行为主义: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P523.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P68 4.政治权利: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P795.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P64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P66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P678.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P99 9.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P102 10.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P10211.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

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0312.议会共和制:属共和制的一种。

这种制度中的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

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2014)
考试题型:1.辨析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2.简述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3.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一、辨析题(判断陈述是否合理。

如果不合理,说明原因。


二、简述题
1.政治权力的三个主要特征。

(1)公共性:是公共权力的活动,建立在人们普遍认可的基础上,以公共目标为旨向。

(2)工具性:政治权力作为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手段,特别是阶级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

(3)强制性:借助合法化的暴力行使,而且具有普遍性。

2.马克斯·韦伯如何界定政治权力合法性的理想类型?
1.传统型:基于遗传和世袭的政治权力
2. 法理型:基于依法选举的政治权力
3. 魅力型:基于个人超凡魅力的政治权
选举人票electoral votes)的候选人获胜
例如2000年的戈尔与布什之争
3.试从政权合法性的角度简述现代政治选举的积极功能。

1)现代政治选举成为政府合法性的来源(制度合法性)
2)政府合法性取决于选举的合法性,包括:
—选举程序合法性;
—选举规则的合法性;
—选举过程的合法性;
—选举人、被选举人与选举工作人员资格的合法性
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和塑造政府的合法性。

3)现代政治选举大大提高了公民在国家政治权力产生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实现
了“主权在民”理念。

政治事务越来越
多地为公民所了解,使得政府必须保证
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利来维持合法性。

4.试从权力监督的角度简述现代政治选举的积
极功能。

1)现代政治选举提供了责任制政府权力交替的方式。

所谓责任制政府就是政府行
为必须向人民负责,如果政府不能保障
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利,那么它可以
被人民所抛弃,进行政权更替。

2)选举是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形式。

增强透明度和知情权。

3)选举是公民向政府表达利益要求的方式。

5.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政治投票:选举、公民创制(立法提案)、公民复决
个别接触:地方事务、中国的信访
公民结社:组织和参与志愿性社团
社会运动:19c劳工、民族、宗教1960s 新社会运动
公共讨论:通过大众传媒影响公共舆论
6.影响政治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制度因素:民主与专制的政体
2.社会因素:教育、收入、职业、性别、年龄、宗教、地域、社团
投票中的有趣现象:政党认同、阶级投票及其淡化
3.心理因素:政治文化
7.阿尔蒙德和维巴关于政治文化的分类标准、及主要类型是什么?
分类标准:1.政治认知 2.政治情感 3.政治评价
主要类型:
1.地方型(村民型、地域型、狭隘型)政治文化
——政治的专业化程度最低,没有专业化政治角色
——成员对政治体系及其变革缺乏期待
——成员对中央政府仅模糊认识
——成员在情感和规范上认同地方主义
原始部落、社区、初级群体等(如家庭、邻里、游戏和交往伙伴、工作小组)
2.臣属型(臣民型)政治文化
——存在专业化政府
——成员意识到专业化政府的权威,对
之具有情感和规范取向,但缺乏充
分的认知取向
——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输出取向较强(服从)
——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输入取向则较弱(缺乏参与者的自我取向)
3.参与型(参与者)政治文化
——成员对政治体系的整体构成具有明确取向
——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输出过程具有明确取向
——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输入过程具有明确取向
——成员对政治体系中的行为者具有“积极”的角色取向,具有较强的政治效能感。

8.阿尔蒙德和维巴所界定的公民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公民文化:政治文化的“理性-积极性”模型
一方面,公民文化是一种参与型文化
另一方面,公民文化中参与型取向和地方、臣属型取向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取代后者。

两者融合产生一种平衡的政治文化
既有政治的积极性、参与和理性,同时这
些因素又被消极性、传统性和对地方价值的责任心所平衡。

9.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机构有哪些?选取一种,简述其社会化效果
(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
(4)大众传媒
巨大的信息传播能力使其成为重要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影响人们的政治倾向,成为传播主导性政治文化、塑造成员的共同意识的基本手段。

(5)社会和政治组织(6)国家权力机关
三、论述题
1.从政治体系的构成层次来看,政府获取合法性的基本途径有哪些?(理念、制度、政策)当前条件下,中国社会最有效的合法性路径是什么?说明原因。

政治体系的三个层面:
规范合法性:政治权力在意识形态和伦理价值上的正当性—理念
制度合法性:政治权力在宪政制度上的正当性—制度
绩效合法性:政治权力在治理成就上的正当性—政策
那么相应的政府获取合法性的基本途径:
(1)政府通过操纵国家象征、意识形态宣传来获得合法性。

(理念)
(2)政府的组成。

一般地,如果政府的组成能够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则可能获取合法性。

因此,许多国家采用直接选举。

(制度)(3)政府的有效性和政绩。

政权是否有效合理地制定政策,是否保证经济增长和提供充分就业,保护国民,维护社会稳定等。

(政策)我认为当前中国社会最有效的合法性路径是第三种,绩效合法性。

通过科学制定政策保持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信任程度和满意程度,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合法性。

并且根据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关系,高度的有效性有助于提升合法性。

因此,通过提升有效性和绩效水平,增强政策效果,缓解社会冲突,能够有效地提升合法性。

2.如何认识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状况?在这一
认识的基础上,谈谈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限举一个问题)。

我国公民社会仍处于起步上升期。

公民素质、非政府组织发展以及社会自治能力等还远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政治与社会的结合程度极高,具有较高一致性,社会即国家,政治上的集权性、经济上的计划性,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并不存在;改革开放后,政治上,经济上,社会层面,使得公民社会开始发展。

存在的问题:政治上,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难以改变;经济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产业结构、经济分布发展不平衡;社会层面,政府与非政府界限何定,公民素质与教育的发展,传统政治文化根基等;总之是国家权力与社会结构的相互脱节与混乱。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公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培育健康的公民精神。

公民素质的提升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

提高主人翁意识,政治参与积极性,非政府组织的行动等
3.如何理解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在当前的中国社会,非政府组织发挥其治理功能的
主要困难是什么?(限举一种加以阐释,并举例说明)。

1)现代民主制的重要基础
2)弥补政府“失灵”:二战后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福利国家陷入危机,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

3)政府低效与国家权力过度干预,要求非政府组织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工会、慈善、环保、维权等)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家\市场失效:寄希望于合作性的治理机制社会治理的主体多元化
一个主要困难就是非政府组织发挥自己的治理功能时,如何调节好与政府、社会大众或者当事人的关系和权力的分配。

主体多元化会不可避免的导致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混乱,从而产生一个领域多方处理,或者一个领域无人处理的局面。

比如:在城市社区的综合治理中,如何处理好党委、区政府、街道办、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以及各种非政府的公益组织等的相互关系和权力分配,是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

4.西方政府结构中分权与制衡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

立法、行政、司法这三种国家权力,应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

同时,要想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因此这三种权力之间既互相牵制又互相保持平衡。

举例:美国的三权分立
5.什么是程序民主?现代民主政体的有效运转需要社会具备什么样的文化条件?试举例说明。

程序民主----指在政治制度上要实现竞争性选举(自由选举)。

通过竞取选票获取权力民主原则不是人民主权或人民的统治,而是人民选择统治者
* 轮流执政的政治系统:依据宪法定期更换政府官员;
* 普遍选举的社会机制:允许尽可能多的人在政治职位竞争者中作出选择,以影响重大决策。

需要具备公民精神。

民情:乡镇精神----参与、热爱乡镇(托克维尔)
民族道德与民族精神:理智和道德资质-基督教精神
公民文化:civic culture矛盾的混合体(阿尔蒙德)
公民精神:civic-ness社会资本(帕特南)
有限理性:对人类理性的悲观态度
举例: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特别强调了乡镇的自治以及乡镇精神。

他认为乡镇自由是最难实现的自由,因而乡镇精神会成为实现民主和自由的重要文化条件。

对乡镇的热爱刺激着对乡镇事务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公民的独立性、自治性,对自身权利的追求,对民主参与的追求,对民主价值的追求。

6.如何理解政治参与的双重社会功能?请结合中国实际,谈谈如何正确对待公民的政治参与需求。

积极功能:1)提供政治社会化机制:了解和学习政治的过程
2)提供政治合法性来源:调节政府行为与人民意愿的矛盾,使政策输出以民意为基础
3)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政治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