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泳君-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现代市民意识培育
社会学学科教育部第一至第六届优秀人文社科成果奖
社会学一等奖(共9项第一届1995一等奖(5项)《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及对策探讨》《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二等奖(11项)《中国人口丛书》《中国人口地理》《企业社会学新论》《人口结构学》《人口承载力与人口迁移》《社会改革控制论》《贫困与发展道路选择》《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论》第二届1998一等奖(2项)《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著作《西藏的人口与社会》著作二等奖(4项)《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著作《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著作《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著作《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论文三等奖(9项)《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著作《科学价值系统论》著作《马库色:批判与重建》著作《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口.环境与发著作《“中国经济奇迹”的未来与政策选择—著作《开发扶贫与环境移民》著作《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著作《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著作《21世纪辽宁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研究咨询报告第三届(2003)一等奖(1项)《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著作二等奖(4项)《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著作《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研究》系列论文《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著作三等奖(9项)《从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现代社会保障著作论文《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论文《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论文《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一项著作《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著作著作《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第四届(2006)一等奖(1项)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著作二等奖(1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目标人群研究咨询报告三等奖(10项)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论文新乡土中国著作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于城市社会分层著作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论文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论文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著作不灌而治--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文献与民俗著作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分析论文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著作中国大陆村委会选举的制度实施著作第五届(2009)一等奖(0项)缺二等奖(5项) A New Perspective in Guiding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 著作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刘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一项基于劳动力退休年龄的考察 论文类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著作类 生活•读书•新知三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论文类 《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 著作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 邬三等奖(11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 著作类 牛津大学出版社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类 中国残疾人联合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 著作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2月 卜长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 著作类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3期 胡 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王天夫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调查研究 研究报告类 国务院三峡办,四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 著作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对中国城市新贫穷社群的一个实证研究 著作类 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 著作类 科学出版社 2005年第六届(2012)共9项)费孝通宁夏出版社曾毅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郑杭生、李强 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宋林飞《中国社会科学》刘铮、邬沧萍、林富德新华社《内部参考》1979中国人民大学孙敬之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胡焕庸、张善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祖云 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刘长茂主编 张纯元 副主张志良主编甘肃科技出版社童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何承金、赵学董 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风笑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竞能、吴国存 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李路路浙江人民出版社瞿铁鹏上海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查瑞传 曾毅 郭志刚 主马 戎 著同心出版社朱国宏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郑杭生 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强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孙立平 王汉生 王思斌 朱 农 主编 王冰 副主武汉大学出版社张 彦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少杰 著唐山出版社(台湾)林富德 翟振武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宋林飞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张志良 主编 原华荣 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吴忠民 著河南大学出版社邬沧萍 主编 郝虹生 副高等教育出版社尹文耀辽宁省计划委员会采用李强 著鹭江出版社2000年9月关信平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郭志刚《人口研究》2000年1期李路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丁建定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风笑天《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6期刘少杰《社会学研究》1999年4期丘海雄 陈建民 任焰《社会学研究》1998年4期王桂新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张静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周晓虹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2月李强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郭志刚等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采纳,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3月郭于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李路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卜长莉《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蔡禾《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洪大用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董晓萍、[法]蓝克利著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王琪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1年第4期刘少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4月胡荣著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4月ns in the 21st Century:“De-politicization”of Ethnicity in China 论文类 Asian Ethnicity Vol.8,No.3(Oct 2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刘少杰力退休年龄的考察 论文类 《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 梁玉成著作类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10月 吴 毅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 刘 平出版社 2006年11月 邬沧萍主编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蔡 禾、 王 进作类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周 怡报告类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07年11月 郑晓瑛、 陈 功、 宋新明、 张 蕾、 刘 岚出版社 2005年2月 卜长莉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0月 王胜今研究》 2007年第3期 胡 荣》 2006年第4期 王天夫告类 国务院三峡办,四川省人民政府移民办 2007年1月 宋子然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4月 刘爱玉的一个实证研究 著作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 彭华民类 科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王桂新等20202020202020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l.8,No.3(Oct 2007) 马 戎。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困境与出路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困境与出路作者:孙圣华柳福健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06期平衡城镇发展、促进城镇融合是当前实现城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促进城镇一体化发展,加快城镇间居民文化融合。
农民市民化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推动农民向市民化转型不仅能提升农民市民化的社会认同感,而且是促进城镇融合发展的重要途经。
农民向市民转变中受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为此提出强化相关制度落实监察力度、组织提高农民专业技术能力、提倡和谐共享丰富多彩社会、增加文娱活动增添人文氛围。
为了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过渡的问题,党和国家始终围绕“农民市民化”进行探索。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是基本实现城镇化的保障。
在2013年至2020年间“中央一号”文件中从完善农转非户籍制度、稳定农民就业、平等共享城镇公共服务、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做了进一步落实工作。
尽管政府从多方面为城镇化建设做努力,但在其进程中,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城镇一体化发展成果仍面临着诸多的考验。
因此,健康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型,增强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社会认同感,增加其生活幸福感成为了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一、烟台市农民市民化现状根据2001年-2019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可知,2001年到2019年间,烟台市农村户籍人口从438.36万人下降到246.83万人,年平均降低3.1%。
而在这20年间里,烟台市的城市户籍人口从207.63万上涨到466.97万人,年平均增长4.4%。
可见,烟台市农村户籍人口呈直线下降趋势,城市户籍人口呈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
其中,非农业人口上升的速度略高于农业人口下降的速度。
具体数据可参看表1,年均增长率计算公式为:据表1所知,2001-2019年烟台市农业人口数量呈下降态势,非农业人口数量呈上升态势,其中2012年烟台市城镇户籍人口数正式超越农村户籍人口数,成为一个农民市民化良好发展的转折点。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问题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问题灵山卫窝洛子村任伟近2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农民的土地权益经常受到侵害。
土地被征用后,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生活艰难,缺乏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其中一部分沦为城市贫民,成为城市中新的边缘群体,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已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应引起社会各界切实关注。
一、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意义在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政策安排下,农民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丧失。
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未来的生活前景必然令人担忧。
目前一个庞大的利益受损人群——失地农民群体已经形成,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失地”等于“失业”。
在我国现阶段,土地是农民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存基础,来自土地的收入是农民最基本、最可靠的收入。
土地也是国家赋予农民社会保障的载体,是农民家庭保障最基本的经济基础。
农民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稳定、可靠的谋生渠道。
在国内耕地资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分配给失地农民新的土地,除了一部分农民到异地承包耕地,大部分农民已经无田可种,必须自谋生路。
目前,由于生活观念、劳动技能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在其他工作岗位上的竞争一般又处于弱势,往往难以找到工作。
政府和土地开发商本来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和培训机会。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政府经常工作不到位,只有少数失地农民获得了就业安置。
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文化程度不高、未经过专门的就业培训、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显然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年老体弱的农民,他们打工没人要,经营无门路,办厂缺本钱,就业问题特别突出。
(二)目前农民失地现状。
据《部分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简析》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的115户失地农户共303个劳动力中,只有3.6%的劳动力被有关部门安置就业,其余的只能自谋职业。
自谋职业的劳动力中,有40.9%找不到工作,目前基本赋闲在家。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城乡发展与规划专业博士历年真题导师资料招生考试内容复试问题
育明 北京校区 资料来源: 人大考博资料、辅导课程咨询育明考博陈老师
育明 北京校区 资料来源: 人大考博资料、辅导课程咨询育明考博陈老师
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
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本年度拟招收博士生 城市规划管理的政策网络研究、大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社会资本促进社区发 主要研究的问题 展的实证研究
在研项目 备注
1、基于政策网络视角的城市战略性规划决策与实施过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2、北京市中心城区社区环境质量评价调查(中国人民大学科研项目) 3、成都市高新区社区治理创新研究(地方政府项目)
专业一:中国当代政治与经济 1、试论述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2、试论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试述我国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4、论如何加快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四、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课程分阶段授课内容(育明课程规划)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 深入解构核心参考书,建立知识理论体系框架并对重点知识章节和常见考点进行整合。理清楚学 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根据专业课老师讲解借 鉴成功学长经验最终形成学员自己的专属笔记。 第二阶段:专题整理和讲解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由专业课老师带领整理重要常考的学科专题,进行各个知识模块的深化和 凝练。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时事热点和出题人的论著 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重要的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 题进行分析,预测有可能出现的题型和考察角度。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演练和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真题的关联性,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 路、答题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绝密押题
《2024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的改变导致了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分析其现状、成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失地农民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因土地征收、征用而失去土地的农民。
他们通常面临着就业难、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
由于失去了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失地农民往往难以适应城市生活,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三、失地农民问题的成因1. 土地政策:我国土地政策的变化是导致失地农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农民失去土地。
2.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土地价格不断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失地农民问题。
3. 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不足,使得他们在失去土地后难以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
四、失地农民问题的影响失地农民问题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失地农民的就业难、收入减少等问题加剧了城乡差距,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最后,失地农民问题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政治稳定。
五、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1. 完善土地政策:应制定更加合理的土地政策,确保土地征收、征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尽量减少农民失去土地的情况。
2. 促进就业:政府应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扶持力度,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措施,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就业。
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应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确保他们在失去土地后能够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
4. 发展农村经济:在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新型城镇化下的城规划
杨保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3.7.18
现有城镇化的特点
重数量、轻质量 重规模、轻效益 重政绩、轻民生 重硬件、轻软件
现有城镇化的风险
“三高”,全面不可持续
经济代价高——以飙升的房价、地价和政府过快增长的城建投入
为标志,最终必然产生资产泡沫膨胀破裂和政府负债扩张危机—— 经济意义上的不可持续。
(旅游就业约占总就业人口一半)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一产
二产
三产
1984 1985 1991 1992 1993 1997 1998 199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新型城镇化下的城市规划:案例
云南束河古镇
核心保护区人口:3400多人 经济发展:近几年三产增长率20-30% 农民增收:02-06年,人均800-4000元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模式推广:云南力推60个旅游小镇
新型城镇化下的城市规划:案例
青海沿黄地区:旅游城镇带
新型城镇化下的城市规划:案例
以尖扎县为例
培育“以一带四”的大旅游经济
以旅游为纽带整合县域经济
新型城镇化下的城市规划:案例
以尖扎县为例
围绕旅游的空间优化
新型城镇化下的城市规划:方法
如何另辟蹊径?
行政、商贸、文化、现代农业服务,都可以因地制宜 加以选择。但最具全国意义的可能是——
旅游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下的城市规划:方法
非工业化功能区,缺乏产 业支撑
关键问题 城镇发展 动力不足
主导特色 旅游资源 得天独厚
自然山水或宗教民族文化 丰富交融,开发潜力巨大
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公民生态意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洛阳、东营、上海三市为例
走 可持续发 展之路 , 自己非 常重视生 态环境 的保 护 。
5 0 %, 这标 志着 我 国数 千年来 以农 村人 口为主 的城 乡
体 上都非 常重视 , 选择 “ 非常 重视 ” 和“ 比较重 视” 生态
环境 维度 之 和的 比例 为 9 6 . 6 5 %,但是 基 于公 民对生
人 口结构 发 生 了逆 转 。然 而在 我 国快 速 城 市化 过 程
问 题 对 调 查 对 象 进 行 了 专 访 。公 民普遍 对我 国 “ 人 口大 国” 、 “ 资源小 国” 、 “ 人均 资源相 对不 足 ” 的 国情 有
一
定 的认识 , 有一 位 居 民还 提到 我 国正 在进 行 的 “ 西
气东输” 、 “ 西电东送” 、 “ 南水北调工程” 正是基于我国
( 二) 能够较 为正确 的认识 个人 与 生态环 境 的 关 系, 具 有一 定 的环保 意愿
2 4 . 4 %。参与访谈 、 座谈的被调研对象共 5 0 余人 , 调 研 内容 为本次 调查 提供 了宝 贵 的资料 。
一
、
城 市化 进 程 中公 民 生态意 识 总体 现 状
( 一) 公 民对 生 态环 境 总 体 上 非 常 重视 , 对我 国
我 国公 民对 生态环境的态度 总体上非常重视 , 具有较 强的环保意愿和生态危机感 。 但是 , 也存在不少问题 , 如公民生态
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题目社保题目选题大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中国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研究 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选择与可持续性 非标准劳动关系研究 解雇保护制度研究 低生育水平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研究 上海市社会保障卡建设现状和问题研究 政府在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角色缺位研究 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养老保险经办内部控制性研究 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模式的对比分析 中国运动员劳动权法制保障研究 民生财政构建与完善中的养老保障研究 廊坊市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我国私营企业工人工资问题的研究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工作权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 解雇权限制研究 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权的实现问题研究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视角下劳动就业问题研究
劳动与社会保障论文题目社保题目选题大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参考文献 一、选题技巧
论文选题标准众多,但核心的有这么几点:(1)可借鉴性,以便于换汤不换药,博采众 长,搞好自己的论文。知网上有现成的论文可借鉴,单数量不可以太多,否则会被怀疑抄袭; 也不能太少,不然浪费时间去选题和整理宏观思路还被老师否定,如你的题目太大不易写深 入而 pass 掉。(2)紧跟热词,最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会让论文显得很有新意,但最好也 (3)贴合案例,理论型文章对社保模型和软件仿真能力要求极 是有依葫芦画瓢的参考对象。 高,故必须贴合案例,以便于换汤不换药,快速写好论文。(4)结构完整,选题最好能结合 学科理论知识和模型,注重问题导向和社保语言的应用,不然论文口水话连篇;但切记炫技, 整高大上的题目,应用复杂的社保模型,不顾是否能收集到个案实证资料和工作量的多寡。 (5)字数相仿,不要本科、硕士论文选博士论文做参考,因为博士细节过多论证更充分, 没宏观驾驭能力的人控制不好章节字数,会多写一两万字。 利用本处的参考文献题目,便于大家掌握关键词种类,然后再在知网、万方上按照专 业分类浏览 100 页题目,并检索 10 个关键词,下载 50 篇文章,用一定标准精选 5 篇文 章做参考,即选出工作量小、切合热点、理论充分、数据分析到位、宏观逻辑流程、个案材 料好收集的可以依葫芦画瓢的好题目。
淮安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年份
征收面积 (公顷) 1505.58 2591.44 977.95 1388.32 946.49 7409.78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合计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度《淮安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数据整理
(一)淮安市失地农民的现状
• 调研方式:主要采取典型调查的, • 调查对象:城镇化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村 住户。
图1-1 1997-2008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整理。
淮安市失地农民情况表
县 市 盱 洪 金 涟 楚 淮 合 别 区 眙 泽 湖 水 州 阴 计
失 100 300 447 210 593 570 135 地 5 0 400 0 0 0 0 0 农 0 0 民
已收集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1] 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2013[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2] 刘安伟.无锡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07) [3] 王伟国,郭建军.响水县启动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工程[J].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9(12) [4] 郑雅.延安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研究[D]. 延安大学 2013 [5] 鲁明.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吉林财经大学 2013 [6] 崔改梅.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构建[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7] 张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 2013 [8] 陈兴锐.从欧洲城市化进程看重庆新城拓展中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J]. 重庆行政. 2006(06) [9] 沈磊,李艳,李庆.苏州市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1(07) [10] 吴欣涛.太原市近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 2013 [11] 潘海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 浙江工商大学 2013 [12] 沈瑶.内江核桃产业发展中农户投入决策分析[D].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13] 鹿庆涛.绵阳市游仙区农业科技推广投入问题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14] 李媛娟.四川省农村扶贫资金互助社运营效率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1 [15] 姚远.农户对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需求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16] 刘倩.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17] 张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 2013 [18] 吴欣涛.太原市近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 2013 [19] 裴志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D]. 兰州商学院 2013 [20] 丛旭文.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市民意识培育
YAN G n - u Yo g in.CHEN a - u Xio y
( ol eo P bi A a s inUnv r t f lc o i e h oo y G io Gu n x 4 0 4 C l g f u l f i l ie i o E e t ncT c n lg , ul a g J 1 0 ) e c r Gu i sy r i 5
传 统 乡村 文 化 中既有 阻碍 与 抗 拒社 会 文 化 变 迁 、成 为人 们迈 向新 生活 的 包袱 的 一 面 ,也 有 能 够通 过 现 代 化 的 转 换 继 续发 挥 其 积 极 作 用 的 一 面 。在 历 史发展 的 必 然规 律 下 , 只有 从 传 统 中 “ 其 精 华 ,去 其 糟 粕 ” 取 ,与 现 代 兼容 并 包 , 才 能顺 应 时代 的发
c me p wi t o s a d me n o f s rt e l s- a d fl tr ’ ct e o s i s e s o su t me h d n a s t o t o t ln ai e i z n c n cou n s h e h t s i Ke r s r a iai n。 1 s- a d fr l r , ct e o s i u n s y wo d :U b n z t o o t ln a es u iz n c nco ses i
第2 7卷
第 6期
广 西 民族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RN AN I OU AL OF GU GX NORMA NI ER I Y F A ON I I S L U V S T OR N TI ALT E
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
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
马建英;来晓红
【期刊名称】《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12(014)003
【摘要】银川市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许多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的许多权益受到侵犯,亟需解决.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它关系到大银川发展战略的成功和宁夏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及长期稳定.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马建英;来晓红
【作者单位】中共银川市委党校,银川 750002;中共银川市委党校,银川 75000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
【相关文献】
1.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基于银川市民乐村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的调查 [J], 张铁军
2.关于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的研究 [J], 王丽萍;宋琦
3.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及对策——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为例 [J], 苏东海;杨永芳
4.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J], 崔自力
5.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探讨 [J], 宋才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现代市民意识培育路径研究———以淄博市为例
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现代市民意识培育路径研究———以淄博市为例作者:马璇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1期马璇(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山东淄博 255033)摘要:常态化和制度化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不仅要实现城市物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更要大力加强现代市民意识的培育。
应当从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创新培育形式,充实培育内容,强化制度保障,加强载体建设等方面加强现代市民意识培育工作。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现代市民意识;培育;创新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7)01-0157-0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基层城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关键,常态化和制度化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有效治理城市,不仅要实现物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更要实现城市居民的现代化。
一、现代市民意识培育对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一)城市市民意识影响和决定城市的文明程度现代市民意识是市民在一个城市生活中所拥有的共同观念,其本质是城市生活中大家都要自觉遵守的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
它不仅包括地域意识,更包括公共意识、安全意识,尊重意识和包容意识等。
(二)现代市民意识反映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现代市民意识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它不仅直接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市民素质,而且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通过积极培育市民素质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促进一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
二、当前淄博市现代市民意识培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淄博市近年来配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导向,采取多种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措施致力于现代市民意识和市民素质培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以及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淄博市老工业城市转型工作的加速推进,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人口集聚程度相应加剧,人们思想意识活动的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现代市民意识培育出现了诸多不适应,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
浅析城镇化大视野下农村留守老人的失落现象及反思
3962018.12MEC 对策建议MODERNENTERPRISECULTURE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创造了世界城镇化的奇迹。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问题,实行新型城镇化道路既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问题矛盾的迫切需要和应有之义。
本文将从城镇化大视野下分析、研究、反思农村留守老人失落现象,着重于理解、把握在城镇化进程中这一特殊现实社会条件下农村留守老人失落现象所具有规律性、特质性的根本原因。
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为如何认识、理解和化解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照和重要借鉴。
一、城镇化大视野下的农村留守老人失落现象(一)严峻的生存环境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步伐的快速推进,农村面临着边缘化、空心化的局面。
伴随农村土地被征用占用、被租用闲置、被圈占浪费等状况持续发生,农村更容易成为高污染高能耗的投资项目的转移目的地,正不断压缩本已经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发生面源污染、患癌风险、死伤事故的概率不断加大。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农村老年人口已经占半数以上,农村留守老人处于单身、寡居、孤守、空巢等现象状况已经成为农村的常态问题,不得不无助落寞地面对衰老,对未来充满迷茫。
(二)艰辛的生产生活长期以来,稳定居住在农村的很大部分人是年老体弱的留守老人,相当部分还是依靠传统农村习俗、文化和习惯生产生活,农业生产劳作艰辛,农业收入微薄不稳定,市场打工摆摊廖补不足,经济生活困难。
有子女的每月会得到一定的赡养费,但大部分还是得靠老人他们自己有限的收入积蓄维系日常生活。
岁月沉淀里的家的概念已变得如此无助无奈无情,很多的农村留守老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再就业,参与到城乡环卫、园艺景观、土木工程、社区建设等城镇化进程中来,在其中的压力与艰辛丝毫没有他们是老年人而减轻。
只是他们希望能够增加一部分生活开支收入,还希望在社会交往中寻求精神的寄托和被关注的温暖。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以经济社会学理论为分析视角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以经济社会学理论为分析视角戴悦;肖建敏【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农村集体土地不可避免地被大量征用,导致众多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的失地农民成为最弱势、最缺乏保障和最边缘化的群体.在经济社会学的视角下,可以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方面解析造成失地农民贫苦境地的原因,并进一步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行之道,以实现让农民公平地分享城市化发展的社会成果,保证其得到可持续生计.【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0)012【总页数】4页(P20-22,34)【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资本匮乏【作者】戴悦;肖建敏【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2.82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非农用地的需求持续攀升,大量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使部分农民不可避免的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陷于失地、失业、难创业的生存危机。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的土地被大量征用。
由于行政占用的征地制度缺陷和征地补偿分配中监督缺席等问题,失地农民数目越来越多,尽管政府给予了一次性征地补偿,但是九三学社200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稳定经济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30%[1],大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提高,甚至出现了贫困化现象,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失地农民超过4000万,且以每年300多万人的速度增长。
从地区分布看,失地农民问题已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扩散到中西部地区。
从1987年到2001年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了3300多万亩耕地,其中约七成是政府用行政方式征占土地。
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预计2000年至2030年期间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这意味着失地农民的队伍还将继续扩大。
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可持续发展探析——以调研杭州市失地农民迁移社区为例
作者: 蔡丽元 章瑾 杨卫君
作者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北方经济
页码: 26-2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4期
主题词: 城市化 社区 失地农民 市民化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和城市郊区土地被征用,因而出现了大量就业无岗、种田无地、社保无证的失地农民。
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在生活、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冲击和选择,并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因此政府急需从政策层面建构一个应对完整的体系来加以帮助和引导。
为此,本文将以社区为单位对杭州市失地农民进行调研,了解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存状况,以及社会政策,剖析影响其市民化的因素,为推进城市化全局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补偿性教育培训初探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补偿性教育培训初探鲍海君;周望月【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The land-lost farmers are considered as special disadvantaged groups in the urbanization. To proper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land-lost farmers, the focus should be transferred from guaranteeing their survival rights to their development rights. Referring to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compensatory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level and skills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and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help them escape from the weak position to their development. The necessity of compensatory training can be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qualizationof education , the development of land-lost farmers and the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land-lost farmers , the compensatory training mainly includes training of basic knowledge, adaptation to the city life as well as management of finances. The training organiz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mainly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al supplemented by social resources. Finally ,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policy of training for land-lost farmers be improved and fund for education be set up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nsatory training.%国际经验表明,从保障生存转向促进发展是妥善解决弱势群体的有效措施,这对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城市化过程中民众受益有限
城市化过程中民众受益有限
佚名
【期刊名称】《大经贸》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杨旭指出,城市内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很不协调,经济发展的高水平并没有相应地带来城市公共服务和居民实际分享成果的高水平,东莞、佛山、成都、呼和浩特等明显。
【总页数】1页(P11-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1.1
【相关文献】
1.国家统计局民调显示多数民众认为医改让自己受益 [J],
2.教育部:多雪中送炭新增教育经费让民众直接受益 [J], 官志雄;
3.格尔木辖区普惠金融工作\r实现科学设点、民众受益工作目标 [J], 冯芝华;陈晓青
4.用好健康大数据让民众真正受益 [J], 李一陵
5.民众受益视域下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 [J], 郑自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学名著导读论文
学校代码 10126 学号 00853020分类号论文成绩《中国乡村的嬗变与记忆》——对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社会现状的实证观察读书笔记姓名孙宇学号 00853026所在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年级专业 2008级社会学指导教师何生海职称副教授完成时间2011年 6 月30 日目录1. 原著基本信息 (3)2. 文章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文章内容与网络 (3)3.1.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中国乡村的改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农村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开化乡村、改造乡村为什么会导致城市的繁荣,乡村败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治理危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信任危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环境危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农村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号密级U D C学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_____(英文)The cultivation of public citizen awareness of thelandless-farmer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研究生姓名:杨泳君指导教师姓名、职务:陈小玉副教授申请学科门类:法学硕士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提交论文日期:2011年4月5日论文答辩日期:2011年6月17日2011年06月10日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日期: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查阅和借阅论文;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人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变成了城镇建设用地,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已经不再是传统农民,他们正在向城市市民转变。
这不仅仅是身份、职业、居住空间的转变,也要求失地农民在思想观念和角色意识上转变。
但是,目前失地农民在思想观念上仍保留着浓厚的小农意识,与一个符合城市文明要求的具有现代市民素质的城市市民相差甚大。
培育失地农民具备现代市民意识,对失地农民实现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市民”的转变将具有重要意义。
受到经济、制度、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培育失地农民具备现代市民意识困难重重。
因此,政府应该改革和创新相关制度,消除阻碍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发展的制度因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培育提供物质支持;并且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为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培育奠定文化基础;最后,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引导、社区组织文化及榜样的影响,转变失地农民的观念意识,培育失地农民一种具备现代性的社会精神气质和人格特征的市民意识,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向现代市民的转变。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培育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ccelerating in China,more and more rural collective land is changed into construction land,led to a growing number of farmers lost their lands that their lives depended on,and they become to a new social groups–landless-farmers.The landless-farmers are not traditional farmers any more,they are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citizens.This is not just status,occupation,changes in living space,also called for landless-farmers in the role of ideology and consciousness changing.However, landless-farmers still remains their peasantry ideology in their thinking,and there is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nd citizens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urban civilization,with a modern quality of the people on the city people. Cultivating landless-farmers with modern public awareness,changing the landless-farmers from"traditional farmers"to"modern people"will be important.The economic,institutional,cultural and other objective factors,as well as the constraints of their own quality of the landless-farmers,it is difficult to cultivate them to have public awareness.Therefore,on the one hand,the Government should reform and innovate the related systems,eliminate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of impede landless peasants to form their public citizen awareness,on the other hand,we should develop faster in market economy and accelerate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in order to provide the material basis for cultivating peasants’public citizen awareness;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improve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landless-farmers through the mean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to provide the cultural basis for cultivating landless-farmers’public citizen awareness;Finally,through the guidance of the mass media,the affect of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culture,help landless-farmers change their ideas,cultivate landless-farmers in order to make them possess citizen’s viewpoints that characteristic in a modern social spiritual disposition and personality,and help them to achieve a rapidly transition to the modern public.Key words:urbanization;landless-farmers;public citizen awareness;cultiv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序言 (1)§1.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6)§1.4主要创新之处 (7)第二章城市化与失地农民问题的一般概述 (9)§2.1城市化概述 (9)§2.1.1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9)§2.1.2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阐述 (10)§2.1.3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12)§2.2城市化与失地农民 (13)§2.2.1失地农民的历史考察及其在我国的出现 (14)§2.2.2我国失地农民现状分析 (14)§2.2.3失地农民市民化: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15)第三章现代市民意识:失地农民观念现代化的标志 (17)§3.1人的观念现代化理论及现代市民意识内涵概述 (17)§3.1.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观念现代化相关阐述 (17)§3.1.2现代市民意识的内涵 (19)§3.1.3现代市民意识:失地农民观念现代化的标志 (21)§3.2现阶段失地农民的观念意识现状分析 (22)§3.2.1积极方面 (22)§3.2.2消极方面 (23)§3.3培育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的意义 (24)§3.3.1对失地农民自身的意义 (24)§3.3.2对社会的意义 (25)第四章制约失地农民形成现代市民意识的要素分析 (28)§4.1经济因素 (28)§4.2制度因素 (29)§4.3小农意识与现代市民意识的冲突 (30)§4.4城乡生活方式的冲突 (30)§4.5失地农民的心理冲突 (31)§4.6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的影响 (32)§4.7失地农民社会关系的影响 (33)第五章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培育的对策 (35)§5.1优化社会环境,为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培育创造条件 (35)§5.1.1加快经济建设,为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培育奠定物质基础 (35)§5.1.2加快制度改革,为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培育提供制度支持 (36)§5.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奠定现代市民意识培育的文化基础 (38)§5.2.1加大对农村教育体系的投入,提高失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8)§5.2.2推行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 (39)§5.3创新和拓展培育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的载体 (40)§5.3.1增强大众传播媒介的引导功能 (40)§5.3.2加强社区组织文化建设 (41)§5.3.3树立榜样,积极发挥失地农民中“精英人物”的作用 (42)结束语 (43)参考文献 (44)致谢 (48)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9)第一章序言§1.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问题的提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农民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因此,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改革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艰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