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和教学展望
个人2010年物理高考试卷分析
2010年物理高考试卷分析学大教育孙亮1,总体概括2010年高考作为天津新课标高考的第二年,此次试卷的命题形式与去年相似,知识点分布合理,基本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试题知识点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既强调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又对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有较高的要求,难度分布合理,具有相当不错的深度和区分度。
同时注重强调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命题思路和要求~2,试卷结构与09年高考基本结构一致,仍然是三科分卷,使得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本身就成为考查内容之一。
帮助学生找到最科学的分科答题顺序也是教师的任务。
试卷由一卷客观题和二卷主观题组成。
一卷是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这两年新课标高考不定向选择题的加入,更加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
二卷则更加看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试题的开放性再次得到提高,总体难度与09年相当,压轴大题略难。
3,试卷内容高考试卷应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框架和核心知识,体现学生的物理水平和知识掌握水平。
本试卷此点做的很好。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次考试主观题目中,原子物理(第二题),机械波(第四题),光学(第八题)各一道,其他题目以力学和电磁学为主,分别考察了学生对电磁波性质,运动图象,电势电势能变化,行星运动以及变压器原理等知识点。
第九题为实验题,分别考察了学生对平抛运动和相对运动的理解掌握,以及力的合成分解和电学设计两个重点实验。
三道大题层次分明,第一题研究的是机械能守衡和动量定理,第二道则是考查电磁感应,动能定理,以及电路分析。
压轴题目开放性很强,第一问在电场力作用下的类平抛运动,第二问利用极限法,可以有多种类解法,对尖子生的物理思维,以及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不错的挑战。
整体题目档次分明,对基础知识和能力运用的平衡把握很好,成绩能科学反映每一个档次学生的真实水平。
4,几道重点题目分析第二题,贴近课本,考查了核物理的几个基本知识点。
2010重庆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10重庆高考物理试题评析2010年重庆高考试卷物理学科评析全卷文字量2700字左右,其中图形12幅。
一、试题结构及考点、分值分布各版块分值如:46+56+6+6+6=120 突出主干知识。
热光原波的考点分布:二、答案特点选择题答案分布(去年各两个)四项单选,四项多选。
非选择题分值分布见上页。
三、试卷特点浅析1.试卷稳定性好不论是从这个试卷的结构、题量、分值的分配,还是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去年相比,相当稳定。
八道选择题的分配与去年很相似,计算题最后一道考查了动量和能量。
实验题是两个,力+电,计算题是1电2力。
去年是2力1电,当然在稳定性保证的基础上,稳中有变,这个变化今年的最主要的体现在对数学要求相对低一些,相比去年,第25题的计算相对简单一些了,但排除干扰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2.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强调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设问具有开放性。
如:18、23、24、25题等新信息,有的是学生熟知的、有的是课外的,虽然物理情景比较新颖,但设问方式比较常见 (即常规中见新意,熟悉中有陌生),充分考查考生的五大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
3.突出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覆盖面广,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卷整体保持平稳,内容仍以力学、电磁学为主。
2010年高考重庆理综卷物理试题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5个(未涉及到力的平衡、电磁场和电磁波)。
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用动量和能量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电路的基本理论、电磁感应及实验能力的考查。
非主干知识的考查了3道题,共18分,重视了对重要知识的考查,和大纲及教材内容的比例基本一致,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要求不高,但不出现死记硬背的问题,以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
4.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题型的考查,只在知识点的灵活运用上体现试题的区分度,试卷未出现偏题、怪题.高考能在同一个模型(或知识点)上重复命题,说明考生在这方面有漏洞,利用这个模型(或知识点)能鉴别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
高考必看2010安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及复课计划
2010安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及复课计划蚌埠铁路中学高三备课组王鹏彪1、 2010年安徽理综物理试卷总体情况2010年是安徽省自主命题的第二年,今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结构和题型稳定,仍然是七个选择题、三个实验题和三个计算题,没有出现难度很大的试题和偏题,总体难度适中。
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强调对物理过程与方法的理解,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今年的物理命题仍强调对物理过程与方法的考核,侧重于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试题恰当的体现了“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注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试卷符合《考试说明》的规定和要求,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
试题内容覆盖面较广,所有主体内容都有所涉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基本合理。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在考查知识的同时,结合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的题型功能,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能力要求。
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同时注重考查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理论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判断、分析、推理和解决的能力。
试卷中易、中、难试题所占分数比例基本合理,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广。
从物理版块上看,其中力学部分约70分,约占总体的63.4%;电磁学约40分,约占36.6%。
从必修和选修上来看,必修部分占95分,选修部分约占15分(选修3-2中电磁感应6分,选修3-4中机械波6分,选修3-5中动量约3分)。
其中,容易、中等试题主要分布在选择题中,较难试题主要分布在非选择题中。
这样做符合题型功能特点,有利于考试的效度和评分的公平、合理。
试题中语言表述科学、严谨、简明,参考答案科学、规范。
试卷质量较高,能满足高校选拔新生的要求,试题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体现新课改”的特点,对中学物理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2010高考试卷分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宁夏、陕西、黑龙江、吉林卷)(新课标)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物理试卷部分,分值110分,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考题难度适中,充分贯彻了新教材、新考纲的要求,在考察知识的同时,把考察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
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命题指导思想。
既考查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素养,具体表现在:必考部分:力学涉及到胡克定律(15题)、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18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24题)、天体运动,万有引力(20题)速度图像,动能定理,功和功率(16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22题)源于教材,注重基础;力学主干知识共42分,其中第20题涉及到数学对数的求解,24题以博尔特的100米和200米的世界纪录时间为素材,设计物理情景,很好的考查了运动学知识,情景容易理解但是数据处理相对繁琐,不细心容易出错丢分,也极易影响学生的应试情绪,对学生数学能力要求较高。
电学涉及到电磁学物理学史(14)体现了新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但是在这道必考题中涉及了选修内容,值得商榷,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7题)体现了新课标中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要求,同时很好的考查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电路U-I图像,电源的效率(19题)侧重了学生对闭合电路问题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图像的理解能力,但难度不大,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25题),这始终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整个物理情景的设置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在所求解问题中,涉及到对粒子运动过程的分析、运动轨迹的描绘及半径计算,其中如何确定几何关系以及数学方程的求解是解决该题的难点和关键,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具有很好区分度。
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守恒定律(21题),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半导体材料, 23题),侧重对电学实验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如实物图的连接、利用数据描点作图、电表的读数,这些都是平时教学要求,难度不大。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型分析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型分析s 甘广生(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溪南中学)通过对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高考物理备考的对策措施,以期提高学生高考应考的针对性,提高高考考试成绩。
广东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2010年广东省高考考试科目发生了重大变化,理科考生考3+/理科综合0,而/理科综合0中物理学科相应的高考考试时间和分值跟原来的X 科中物理科相比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物理考试内容、题型、题量、难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对高考物理题型的分析,积极适应考试变化,认真调整备考策略,对提高高考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分析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从单科试卷转变为三科合卷,单科高考分值与考试时间减少,单个题目分值增加,但考查的知识并没有减少,综合卷将成为高考上线最主要的区分学科之一。
理科综合物理的总体难度中等偏易,实现了广东省考试大纲说明中关于全省得分率超过60%的要求。
1.试卷突出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着眼于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是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卷内容能较广覆盖广东省2010年5考试大纲说明6中/知识内容0部分,考查了35个知识点,重点考查高中物理的主要概念、定理和定律。
主干知识考查以力学和电学知识为主,比例达到八成以上。
在选择试题上比以往有更多数量的基础题、常规题,所设置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一般是学生熟悉的,摒弃了人为设置思维障碍的命题思路,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
2.试卷体现了全面考查与选优的功能理科综合的物理试题在全面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科学探究与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第36题求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及试分析盘转动角速度X 的取值范围。
此题突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北京卷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北京卷试题分析2010年高考已经结束,从北京卷考题来看,试题比较简单,体现了新课标的内容,更加重视了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应用。
下面对试题逐一分析。
首先是选择题。
13题考察了新课标的内容,考到了狭义相对论。
这个试题应该说是让考生顺利从化学选择题到物理选择题过渡的,知识对基本概念加以考察,难度很低,只要对狭义相对论有个基本了解,此题都可以快速选出答案。
14题考察了光学的基本概念,只要注意到光学的基本内容,频率与波长的关系,就不难选出答案了,难度低。
15题考察了近年来北京高考的热点问题,估算。
但本题的题干已经告诉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了。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这句话已经把估算所用的公式都告诉我们了,只要别出现计算上的失误,还是能选出答案的,难度低。
16题考察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本题考察了关于近地条件下卫星的周期和中心天体密度的关系。
这类问题在03年、06年的北京高考中都出现了,10年再次重复考察。
当然,这类问题属于天体运动的基本问题,而且,今年的朝阳二模16题、宣武二模15题也考察了这个知识点。
只要记住了天体运动的基本公式,解决此题也不难。
17题考察了振动与波结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重点我反复强调过,注意两个图象与时间的关系。
此题与10年东城一模18题和朝阳一模15题极为相似,认真做过模拟试卷的同学解答本题会游刃有余。
18题属于旧题型新考法。
乍一看是控制变量的问题,但实际考察了电容器的基本问题,此题在96年全国卷就已经考过,我在课堂上讲过96年的这道考题,并且此题要更简单些。
教材上也有这类问题的基本实验图,做过的同学做此题一定非常顺手。
19题考察了自感的有关问题,此题我在课堂上讲过原题,相信很多学生也做过很多类似的问题。
唯一的新颖之处在于把实物图变成电路图,这些都属于学生练的很熟的部分,难度也不高。
作为压轴选择的20题,沿用了以往常考的探索性问题。
但此题考的明显比以往要简单,不需要量纲分析,极限分析,只要了解直线方程的斜率、截距,了解题中选项所涉及的基本物理公式,就可以选定答案了。
陕西省2010高考物理分析
2010年陕西高考物理卷初步分析考试时间:150分钟2010年高考是陕西实行新课改的第一届高考,但从考试模式来看,变化不太大,可能也因为是陕西新课改的第一届考试,相比近几年的高考,题型难度整体上有所降低。
下面就具体分析下陕西2010年高考卷物理部分。
从总体上看:总分为110分,比前几年降低10分,题型依旧是不定项选择,实验填空,计算题,只不过有一道“三选一”的计算题。
我想这种模式几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变化的应该是题型难度。
首先是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共有8小题,分值为48分,选择题里出现较多的图像问题,比如第16题的运动图像,第17题的轨迹图像,第20题的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的关系图像,第19题的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图像。
而且要注意其中仅有2道双选题,力学(第16题)和电磁学(第14题)各一题。
因此做选择题一定先当成单选题,有把握时才考虑多选。
选择题部分基本依然沿用以前模式,多选一般为2-3个。
1、第14题:考察的是物理史料,属电磁学部分,那么我们就要注意电磁学的一些重要的人物历史及其发明和发现,包括力学和其它部分的历史知识。
这里不再具体举例,《金榜一号》最后有专题总结。
2、第15题:考察的是胡克定律F=kx的应用,属静力学部分。
3、第16题:考察的是运动图像的速度图像问题,属动力学部分,包括做功问题。
4、第17题:看起来考察的是静电除尘知识,实际上主要考察的是曲线运动的知识。
此题题目的文字内容多,加上又有好几个图像,看似很复杂,容易受到迷惑,实际用的是曲线运动中的基本的原理——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指向曲线内侧。
5、第18题:考察的是滑动摩擦力和正交分解法,属动力学中的平衡问题(匀速运动)。
6、第19题:考察的是电源的外特性图像问题,涉及到电源的各种功率和效率问题。
(这个内容实际上在讲电学的时候给大家总结和多次强调的。
比如,电源提供的总功率,电源的输出功率,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电源的效率等等。
注重基础 强调能力 熟中见新——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卷I物理试题分析
总体 看来 ,00 高考 理科综 合试 卷 I物 理部 21年
分坚持 “ 有利 于 高 校 选 拔 新 生 , 利 于 中学 素 质 教 有 育”的指 导原 则 , 持 “ 考 查 知 识 的 同 时 考 查 能 坚 在
试题 覆 盖 了 中学物 理 大部 分 内容 , 学 、 热 光学 、 原 子物 理 、 动和 波每部 分各有 一道选 择题 , 振 其他如
分析 、 图像 的识别 及应 用等.
2 3 注 重物理 实验 基础知 识 基 本能 力的考 查 .
实验题 跟过 去几年 的不 同点有 : 题平 稳 , 再 试 不
一
6 — 3
21 0 0年 第 1 O期
物理通报 种周 期 的平 方 比值为
竞赛 、 考试 与评价研 究
设置 高难度 的 台阶 , 是 却 综 合考 查 了考 生 的基 本 但
21 第 l 0 0年 0期
物理 通报
竞 赛、 考试 与评价研 究
注 重 基 础 强 调 能 力 熟 中 见 新
0 0年全 国高考理综卷 I物理试题分析 1
袁卫 民
( 保定二 中 河北 保 定 0 10 ) 70 0
1 理综 物理试 题 的总体评 价
铺垫 , 既适 当降低 了试题难 度 , 又提 高 了区分 度.
维 特点 , 有较 高的 区分度 , 具 并且适 合 中学物 理实 际
教学.
( )画 出汽 车在 0 ~6 内的 一t 1 0S 图线 ; ( ) 在这 6 2 求 0S内汽 车行驶 的路 程.
/
2
2 理综 物理试 题 的特 点分 析
2 1 稳 中有变 平稳 过渡 . 21 0 0年理综 物理 试题 与 2 0 年 相 比 , 题 总体 09 试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试卷人工批阅部分共62分,平均分18.75分,较2009年平均分高2分左右,难度相当,具体各题分析如下:第22、23题试题分析一、题型说明第22题总分4分,选择2分,填空2分,分别考查学生对实验所需器材的掌握和实验误差的分析能力。
第23题总分11分,其中实验连线4分,作图处理实验数据3分,电流表及电压表数据的读取及等效电阻的计算,并根据等效电阻的大小从关系图线中求出环境温度4分。
重点考查学生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等方面的能力。
二、得分情况统计从得分情况来看,8—12分的居多,其原因是第22、23题是高中阶段最基本的实验,绝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均进行过大量的训练,实验过程的各细节学生掌握地比较清楚。
第22题的均分可以达到3分以上,23题的均分可以达到7分以上。
三、原因分析1、满分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电流表及电压表读数的有效值不会读,不知道应估读哪一位,造成失分;2、的学生会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但有近半数的考生对题目理解有误,作的图形不是直线,可能是受描点法作图影响较深;3、连接电路是中学阶段很常见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考生在这方面失分较多,主要是对各器材的使用还不太清楚;4、部分考生对各物理量的单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造成失分。
四、学生整体掌握情况学生对实验基本器材及实验方法了解但不精细;实验技能及误差分析能力较差,造成在基础分方面失分较多。
五、试题分析试卷中的22题是常规实验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了解和实验误差的分析能力;23题是初、高中阶段最常规的电学实验题,没有加入任何设计及创新内容。
考查学生能否正确使用各电学仪器。
涉及的内容有电阻的串并联,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伏安法测电阻的内接与外接等知识。
六、教学建议显然学生平时实验训练差,希望在教学工作中对物理实验课教学的加强,让学生能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对中学阶段的各实验仪器,基本实验方法有所掌握,在每个实验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分析哪些环节可能产生误差,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年理综(物理)试卷分析与教学建议
难度 题序 分值 百分 比
( ) 查 各种 能 力 , 出学 科 特 点 三 考 突
1 .试 题 突 出 对 应 用 数 学 知 识 图像 处 理 物 理 问题 能 力 的 考 查 。 如 第 l 题 是关 于位 移 、 度 和 加 速度 的 问题 , 目给 的 是 例 6 速 题
一
横 波 的 图像 、 顿 运 动 定 律 、 能 定律 、 仑 定 律 和 电 场 强度 、 牛 动 库 气 体 分 子 运动 速 率 的统 计 分 布 和 气 体 实 验 定 律 、半 衰 期 和 动 量 守
恒 定 律 等基 本 知 识 ; 2 、 1 2 第 O 2 、2题 则 体 现 了 物 理 学 科 的 主 干 知
出 ,物 理 主 干 知 识 中 的 力 学 与 电学 部 分 所 占 分 值 的 比 例 高 达
、
今年理综 ( 物理 ) 卷 的特 点 试
( 稳 步 推 进 , 中 求 新 一) 稳 2 1 福 建 省 高 考 理 综 试 卷 物 理 试 题 坚 持 了“ 步 推 进 , 0 0年 稳 稳
F t 像 ,不 仅 要 求 考 生 对 牛 顿 运 动 定律 的 概 念 应 有 准 确 的 认 —图
识, 同时 还 要 求 考 生 能 从 F t 像 中 获取 有 用 信 息 , 重 考 查 了 —图 着 应 用 数 学 知 识 处 理 物 理 问题 的 能 力 , 有 较 好 的 选 拔 功 能 , 似 具 类 的题 目还 有 l 、 9 2 等 。第 2 题 是 导体 棒在 磁 场 中斜 面 上 运 7 1 () 1
容易题
1、 l ( ) 3 9 1
2 0、 2 8、 2 9
2010年高考物理力学试题盘点与分析
2010年高考物理力学试题盘点与分析2010年高考物理力学试题,全面考查力学部分的核心知识、学科主要思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注重命题的基础性. 试题以经典的模型为主,同时也适当通过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相联系,设置问题情景. 具有情景创新但新而不偏,不避陈题但陈中有新,依托教材习题但考查落点不同等特点. 整体试题相对难度有所降低,特别是广东的理综物理试题和往年的单科试题相比,难度下降较多,对高中教学起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导向作用.一、直线运动部分突出对v-t图像的考查运动图像是中学物理图像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每年各套试题考查的热点问题,今年主要集中对v-t图像的考查,直接考查v-t图像所能反映的一些物理信息,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同时也结合牛顿定律或动能定理等求解相关的物理量(如摩擦因数、力、功或功率等),但难度都不大.有选择和计算两种题型. 具体考查情况如下:例1.(2010年广东卷第17题)如图1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 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C. 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D. 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解析】对A选项:因平均速度v==m/s=1m/s;对B选项:由面积法知:0~2s的位移s=3m. 对C选项:0~1s段直线的斜率大于2~4s的直线的斜率,因而:a1> a2;对D选项:0~1s、2~4s两个时间段内速度均为正,表明速度都为正向,运动方向相同. 因而应选BC.启示:解v-t图像题的关键是理解速度图像的特点和所表示的物理过程的规律,要清楚地理解图像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 如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面积的大小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v的正、负值表示运动方向的正反. 由此还可以求解与加速度有关的相关物理量,如力F=ma,功率P=Fv,与速度相关的物理量如功W=△EK等等.二、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的结合是各套试题的必考点天体的运动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是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具体表现,这类问题实际是力和运动运用的延伸,由万有引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求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状态量. 今年除广东卷外其他各套题都涉及到这个考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查的内容主要是万有引力与牛顿定律、圆周运动的结合,讨论天体运行、变轨等过程中相关物理量(v、T、a、R和ω等)的变化. 具体考查情况如下:例2.(2010年全国卷II第21题)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 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A. 6小时B. 12小时C. 24小时D. 36小时【解析】地球的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1=24小时,轨道半径为r1=7R1,密度ρ1. 某行星的同步卫星周期为T2,轨道半径为r2=3.5R2,密度ρ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分别有=m1()2r1=m2()2r2两式化简得T2==12小时启示:突破这类试题的关键就是要知道所有万有引力问题都与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相联系,要认真分析卫星、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天体物体绕地球运转以及对地球表面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运动学特点、受力情形的动力学特点,建立天体运动的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学模型,即中心天体是不动,环绕天体以中心天体的球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就是两者之间的万有引力.三、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依旧占据各套试题的主要地位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和功能原理比牛顿运动定律的适应范围更广,是自然界中普遍适应的基本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理科命题的重点和必考点. 2010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几乎每套试题都体现这三大定律的重要性,所占分值在10~20分不等.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以多物体相互作用和多运动形式(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或平抛运动的组合)组合为命题形式,除安微和四川卷是力电结合的方式命题,其他都以纯力学的方式出现. 具体情况如下表:例3.(2010年广东第35题)如图2所示,一条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ab段水平,bcde段光滑,cde段是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一小段圆弧.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和B紧靠在一起,静止于b处,A的质量是B的3倍. 两物块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分别向左、右始终沿轨道运动. B到b 点时速度沿水平方向,此时轨道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B所受重力的,A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g,求:(1)物块B在d点的速度大小;(2)物块A滑行的距离s.【解析】(1)设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B在d点的合力为F,依题意F=mBg-mBg=mBg①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Bg=mB②得:v=③(2)设物块A和B分离瞬间速度分别为v1、v2,系统动量守恒,则:mAv1-mBv2=0 ④B从b运动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mBv22=mBv2+mBgR⑤A在滑行过程中,由动能定理:0-mAv12=-μmAgs ⑥由③④⑤⑥得:s=启示:从今年各套试题对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的命题,除安微和四川的力电结合形式难度稍高,北京第24题由于涉及到应用数学模型求通项也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他象广东、山东、上海、天津和新课标卷等试题虽然涉及多物体相互作用和多运动过程,但都是这些力学规律直接在运动模型中的应用,考生只要能正确理解相关力学规律以及掌握运动模型的处理方法,把多过程分解为几个简单过程,注意分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状态,小心运算,规范答题,都能够较好的完成题目的解答.总的来说,2010年的力学试题都是以高考考试大纲为基本依据的试题,考查考生对基本规律的运用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中低档题目占大多数,没有偏、繁和难的题目,主要是考查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新一届的高三学生应该依纲扣本,扎实基础,正确理解物理规律及其应用,注重对一些典型的、重要的物理过程模型的理解和积累,熟练掌握基本解题的方法. 要注重能力培养,在中低档题上多下功夫,认真地消化好每一道题,通过中档题和低档题锤炼知识体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同时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解题的条理性和规范性,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责任编校李平安。
2010物理部分试题评析
2010年高考理综(重庆卷)物理部分试题分析铜梁二中赵吉兵高显斌一、总体评价2010年高考理综(重庆卷)物理部分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命题,没有偏题,怪题。
试题难度适中,在去年的基础上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
试题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特别关注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核。
题目结合生活实际,很有新意,试题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理念。
本套试题物理部分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命题立足高中物理所学的力、热、光、电、原子物理学知识,考核内容全面,同时力和电磁学也是考核的重点。
22题和23、24、25题都是有关力学和电磁学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既要求全面理解教材概念和规律,同时还应该对力学中和电学中知识,作为高中教学的重点。
2、注重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本试卷的17、18、23、24、25题都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关,但基本规律都来源于物理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考生能够入手,但做好也不容易。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走向生活,走向实际,也为今年下半年重庆课改作为准备。
3、加强对物理建立模型的考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作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在物理领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题21题测加速度实验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虽然我们平时都做过实验,但此道题重点考查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知识的迁移能力。
23题实际就是一个磁流体发电机模型和闭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24题是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的结合体,25题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以及研究对象的选取等等,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注重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学生能力的一个方面。
20题考查几何作图,24题考查运用数学知识求极值,25题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
2010高考辽宁综合卷物理学科试卷分析
2010高考辽宁综合卷物理学科试卷分析刘景钢纵观理科综合试卷,2010年试题难度适中,应该说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从变化来说应该是稳中求变,从09年以来逐渐在变化。
所以,从现在来看我们今年的试卷,2010年和2009年的试卷比较并没有一个突变,大家接受起来都感觉是比较温和的一种变化。
所以,从难度上来说比较适中,变化上也是稳中来变,09.10年两年时间实现真正实现了平稳的过渡。
2010年辽宁物理比较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在试题当中渗透科学方法,利用数学方法解题要求有所增加(19.20题),仍然保持与生活实际和热点问题联系紧密(17题静电除尘器,24题奥运会)。
数学运算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整体说来10年高考和09年高考相比变化不大。
14题仍然为物理学史的考察,对未来高中教学有一个导向作用。
15,17,18三题是对物理基础的考察,当然许多试题都体现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
16题仍然是对运动学图像的考察,比09年难度有所增加,同时考查了力学中相关概念如功率,功等。
19,20两题分别考察了电学中的电路和天体运动问题,而却都用了数学图像进行描述,对学生的思维有较高的考查,希望学生不同的角度真正能理解或者掌握用图像描述物理问题的方法。
21题是一个电磁感应问题,要做出准确判断,需要计算,和09年一样21题是较难作答的选择题。
第二部分是填空题,10年高考的辽宁物理实验是这几年高考较为简单的一年,22为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考查层次较浅,主要是最基本的仪器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但是该题反映出今后高考实验命题的基本走向,就是开放性,例如分析实验误差是参考答案给的很宽泛。
23题实验也和09年考查的结构相同,是电学实验,考查较为全面,从原理分析,电路连接,仪表读数,数据处理等,但是难度不大,易于作答,其中题目中渗透着科学思考方法中的等效替代法。
同时适度的渗透了传感器的思想。
第三部分计算题,10年计算题变化较大。
24.25两题都是2问,对数学计算以及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2010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规律与思考
• 综合的格局改变——板块内综合增强,一般不进行跨板块综合; 注重体现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力学计算题:单体——多体,一般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动形 式,通过人为设置不确定因素考查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难度系数围绕0.5波动(0.42;0.74;0.45;0.57)。 • 思考:情景如何创新?难度如何调整? • 电磁学计算题:单一粒子、恒定组合场或周期性变化组合场;粒 子受力情况单一,运动形式多样;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 转交替考查,侧重于对文字运算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数学表述 能力等的考查,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 系数在0.3—0.4之间(0.41;0.31;0.31;0.31) • 思考:恒定场还是变化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还是偏转?是 否会考查复合场?电磁感应综合题是否会出现在计算题中?综合 到什么程度?对以示波器、质谱仪、速度选择器、回旋加速器、 磁流体发电机、电磁流量计等为原型的习题应多加注意。
年份 07年 08年 09年 10年 选修3—3 0.84 0.65 0.63 0.64 选修3—4 0.53 0.58 0.61 0.61 选修3—5 0.37 0.5 0.46 0.32
1 2010山东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分析
• 3.几点思考: • 选修3—3:多过程问题还是变质量问题?是否会涉及 对分子动理论的考查? • 选修3—4:是否会涉及对单摆问题的考查? • 选修3—5:原子物理与核物理的命题点在哪里?对动 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难度是否会降低?三个模块难度不 均衡的问题是否会改观?
济南市2011高考备考物理学科研讨会
1 2010山东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分析 2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备考提示 3 聚焦近三年山东高考物理试题
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2010年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物理试题,遵循《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坚持了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择人才,有利于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和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命题原则,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指导思想,注重基础知识,注重全面考查能力,特别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总的来说,试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过程方法;突出主干知识,引导回归教材;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度;强调知识应用,体现物理考查特色。
既注重了“保持稳定”,又体现了“稳中有新,稳中有变”。
试题总体有中等难度,没有偏题、怪题。
一、试题分析表1 物理试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试卷内容与大纲和教材的主干内容一致。
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0分,占41.6%;电学52分,占43.3%;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占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
特别注重了对牛顿运动定律、力和运动关系、功能关系、电路与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
这种重点考查学科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对中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题的设计做到了科学严谨、自然完整,正确体现学科内部联系,把物理各部分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较好地体现出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目标明确。
试题的叙述规范合理,符合现阶段中学教学实际,能够反映考生现有学习水平和学习潜能。
试题有鲜明的物理学特点,既有常规题,也有比较新颖的试题(如实验题23题),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2:7:1,试题与2009年相比总体难度下降。
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较为合理,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表现综合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等方面给予了更高的重视。
试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试卷难度比较适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体现选拔功能,又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全国课标卷)试题评析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教育局教研室邢彦君一、以学生经历过或熟悉的现象为背景编制试题以学生见过或经历过的现象为情境编拟试题,体现了物理源于生产与生活,服务于生产与生活这一物理与生产生活的基本关系。
也体现了从生产生活中学习物理,用物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教学理念。
例如: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此题以经典物理建立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经典物理历史的了解。
涉及的都是对经典物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和事,都是物理教科书上重点讲述,学生耳熟能详的事件,其中有些还是学生初中就接触并熟悉的事件。
此题背景涉及物理的历史,来源于教科书,并非物理史专著。
物理学,包括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思想,还包括物理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物理史是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的载体。
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B. C. D.此题以压弹簧、拉弹簧这一学生从小就开始经历的游戏或健身活动为背景设置问题。
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判断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在t1~t2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此题以简谐运动为背景设置问题。
涉及简谐运动的速度图象,和原始的简谐运动图象不同的是,本图象是以质点经过最大位移处为计时起点。
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
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作者:刘志敏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0年第08期2010年广东省高考考试科目首度采用“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而“理科综合”中物理试题跟原来的X科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备受瞩目。
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尤其是高三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有效应对这些变化。
以下是本人对2010年高考广东理综卷物理试题的一些分析及物理备考的一些思考,仅供师生参考。
一、试题分析1. 试题结构特点、难度及考点分布。
今年的物理试题结构首度采用“4、5、1、2”的模式,即4道单项选择题,5道双项选择题,1道实验题,2道计算题。
这种试题结构模式可能还要维持几年,值得我们研究。
从今年的这份试题看,4道单项选择题难度低,每道题考查的考点相对单一,且不同选项间具有排它性。
例如:第15题只考查气体实验定律(气体的状态方程),四个选项都是围绕着气体体积是不变还是变小,气体压强是变大还是变小来判断,四个选项相互排斥,明显只能选一个。
5道双项选择题难度稍大,每道题考查的考点数较多,且不同选项间都是相互独立的,没有排它性。
例如:第21题涉及的考点有静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线、电势等四个,四个选项分别判断电势高低、场源电荷的正负、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强度的大小,四个选项相互相互独立,必须逐一独立判断。
1道实验题分两个独立的小题,难度梯度合理(总体难度系数约0.7)。
2道计算题分值相等(均为18分),其中第一道计算题难度较低(难度系数约0.6),情景常规,容易入手,第二道计算题难度较大(难度系数约0.3),情景设计新颖,设问有梯度。
非选择题部分全省平均分为:29.41,得分率为0.54,全卷平均分应该超过65分。
2. 试题的特点分析。
(1)注重基础,趋于常规。
今年的物理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试题具有不偏、不怪、不刻意追求情景新颖、比较常规、不避陈题、推陈出新等特点。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2010年是陕西实施新课标后的第一年高考,就物理科而言,与2009年相比,分值由120变为110,二卷分值减少10分,其中实验减少三分,计算减少7分;题型上唯一的变化是增加了选作题。
考察的知识依然是必修1、2与选修3---1、3---2中的力学、电磁学这些主干知识,主要考察受力分析、运动以及图像、电磁感应问题、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占到95分。
选修3---4、3---5中的机械振动机械波、光学、原子物理等知识总共占15分。
今年高考充分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命题的指导思想,试题特点明显。
特点一:试题贯彻了“以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注重中学教材的基本特点,体现了源于课本的命题原则,如第16题的呈现方式和设问角度均有一定的新意,题目看似常规,却隐含了对考生能力高低的鉴别;试题中的情景创设、文字表述等方面注重贴近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涉及的物理过程和背景材料大多是典型、常见并为学生所熟悉的,相当部分试题直接源于课本,如第15.16.17.19.21等题均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这有助于引导学生重视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助于中学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避免“题海战术”;有助于克服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重知识记忆,轻方法指导”、“重解题结论,轻思维过程”、“重机械训练,轻理解应用”等现象。
特点二:今年高考物理试题起点较低,层次分明。
整卷阶梯明显,有主要考查1个考点的简单题目(第14.15题),也有考查了多个考点的复杂题目(第25题);较复杂的题目又搭建了台阶,让考生易于入手,而在解题过程中逐步加大难度,对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
这些题目既考查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能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素养,充分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教改试点方案解读
• 1.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 校问题。 • 3.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 担。 • 4.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 • 5.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 养质量。
国家教改试点方案解读
• • • • • 1.恢复高考34年后的求稳和求变 2.教育创新和教育的规范化的矛盾 3.高校和中学对高考功能认识的差异 4. 强烈的地区差异和公平 5.新课程实施后带来的新变化
二、近年来高考改革的趋势
• 1.国家教改试点方案解读 • 2.大学自主招生,北大、华约、卓越、千分 考、实名推荐 • 3.各地改革呈现出多样性 • 4.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三、浙江高考阅卷情况介绍
• • • • • 1.充分体现公平和公正,上下全力关注; 2.选择有经验的教师为骨干,队伍素质高; 3.全面实现电脑阅卷,实行多评制度; 4.检查监督到位,评分的误差很小; 5.对问题试卷责任到人,无一遗漏疏忽
四、自主命题以来高考浙江物理考 题分析
• • • • • • 1.选择题题型由多选向多选加单选改变 2.实验题更强调与实际相联系 3.计算题更注重建模和知识的综合运用 4.题目格局和考试重点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5.作图和图表是常见的表达方式 6.选修模块更关注热点问题并比较灵活
– – –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 高职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组织。 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办法由各省确定。 深入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
• 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 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 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 录取; – 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 – 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 定向录取; – 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 程序,破格录取。
2011年高考“物理”应对策略
——愿各位在高考复习中能把握方 向,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讲座要点
• • • • • 1.推动我国高考改革的巨大动力 2.近年来高考改革的趋势 3.高考阅卷的情况介绍 4.自主命题以来高考浙江物理考题分析 5.2011年高考的物理部分复习展望
一、推动我国高考改革的巨大动力
• 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 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 试招生制度。 • 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 素质和能力。 • 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保证国家考试 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 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 实行社会化考试。
招生考试改革
• 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
二、近年来高考改革的趋势
• 1.国家教改试点方案解读 • 2.大学自主招生,北大、华约、卓越、千分 考、实名推荐 • 3.各地改革呈现出多样性 • 4.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三国
二、近年来高考改革的趋势
• 1.国家教改试点方案解读 • 2.大学自主招生,北大、华约、卓越、千分 考、实名推荐 • 3.各地改革呈现出多样性 • 4.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二、近年来高考改革的ຫໍສະໝຸດ 势• 1.国家教改试点方案解读 • 2.大学自主招生,北大、华约、卓越、千分 考、实名推荐 • 3.各地改革呈现出多样性 • 4.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国家教改试点方案解读
•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 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 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 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 改革的出发点,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改革的根 本标准。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 序推进。
各地高考改革的多样性
• • • • 1.广东从“冒进”到“回归” 2.江苏10年变化了5个高考方案 3.浙江试水个性化高考 4.北京考生将有统考、自主招生、单考单招、 “高+会”等五条“通道”上大学。综合素 质评价、会考成绩均将作为重要录取依据。 • 5.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的考法是主流
5.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 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建立开放式、立体 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 设立试点学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 • 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 • 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 • 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招生考试改革
二、近年来高考改革的趋势
• 1.国家教改试点方案解读 • 2.大学自主招生,北大、华约、卓越、千分 考、实名推荐 • 3.各地改革呈现出多样性 • 4.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回顾
• 考“一本”的学生,除了考传统的“3(语、 数、外)+X(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外, 还要加试“自选模块”,满分上升到810分; “自选模块”共18个,选做6个。 • 考“二本、三本”的学生和现行高考制度 一样,只考“3+X”,满分保持750分; • 考“高职高专”的学生只考语文、数学、 外语,不再考“文科综合”或“理科综 合”,但要加试技术考试,满分为550分。
• 6.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 度。 • 7.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 学模式。 • 8.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 革。 • 9.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10.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3.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 生课业负担
•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 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的途径和方法。 •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 • 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探索建立“阳光体 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 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验,建立创 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高中 阶段教育的措施和办法。 • 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探索地方 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