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福建省漳州市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微专训练(五)离子共存

微专训练(五)离子共存

微专训练(五)离子共存与推断一【高频考点】1.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有气体产生。

如CO32-、HCO3-、S2-、HS-、SO32-、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发生CO32-+2H+=CO2↑+H2O、HS-+H+=H2S↑等。

②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2++CO32-=BaCO3↓、Ca2++SO42-=CaSO4↓(微溶);Mg2+、Al3+、Cu2+、Fe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SiO32-、AlO2-、S2O32-等不能与H+大量共存是因为SiO32-+2H+=H2 SiO3↓、AlO2-+H++H2O=Al(OH)3↓、S2O32-+2H+=S↓+SO2↑+H2O③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lO-、F-、CH3COO-、PO43-、HPO42-、H2PO4-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OH-+H+=H2O、CH3COO-+H+=CH3COOH等;一些酸式弱酸根及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等。

④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HS-、CO32-、HCO3-、SO32-、HSO3-、ClO-、F-、CH3COO-、PO43-、Si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Mg2+、Al3+、Cu2+、Fe2+、Fe3+、NH4+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①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微专(三)(四)

微专(三)(四)

C.CO2 分子比例模型: D.甲烷的结构简式:CH4 12.(2014· 浙江省湖州市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反应:2CO(g) CO2(g)+C(s)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0 B.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产生血红色沉淀说明溶液已变质 C.在反应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中,当生成 1.5mol Cl2 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2.5NA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H4HSO4 ②NH4Cl ③NH3· H2O,水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①>②>③ 13.(2014· 湖南五市十校联合检测)有一碘水和 Fe(OH)3 胶体的颜色极为相似。不用化学方法将它 们区别开来,这样的方法有 ①布朗运动; ②丁达尔现象; ③加热法; ④电泳实验法; ⑤加电解质法 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全部 答案 1D 2B 3A 4A 5B 6D 7D 8B 9D 10B 11D 12C 13C
A.离子结构示意图 B.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 16O2 ,也可以表示 18O2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C.氯化铵的电子式为: D.CO2 的结构式为: 5.(2014· 北京市西城区期末)下列化学用语或名称表述不正确 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 B.HCl 的电子式: C. CH —CH—CH的名称:2-甲基丙烷 3 3 CH3 18 O D.含有 10 个中子的氧原子可表示为: 8 6.(2014· 河南省洛阳市期末)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Na2O、MgO、Na2O2 均属予碱性氧化物 B.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右图所示 7.(2014 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阶段测试二)下列物质依次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弱电解质和非电 解质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淀粉、CuO、HClO、Cu B.水玻璃、Na2O· CaO· 6SiO2、Ag2O、SO3 C.KAl(SO4)2· 12H2O、KClO3、NH3· H2O、CH3CH2OH

【历史】福建省芗城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

【历史】福建省芗城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

2014年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三5月交流性历史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0~42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美)斯塔福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

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量的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直接派人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 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D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14、“到了1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

第一张官方印制的纸币于1024年出现在四川省,那里是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

”下列相关的解释与之相符的是A .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B .11世纪四川社会经济最发达C .纸币产生根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D .纸币是商品经济衰退的产物15、福州船政学堂在第一批报名者当中,大多是如严复一样的清贫子弟,吸引他们的是学堂不但包吃穿住,而且每月发放4两纹银以供家用……报名者必须由当地士绅做担保。

严复的叔叔是个举人,母子俩请他担保,举人对这种新学堂绝无好感,当即回绝。

严复和母亲只得痛哭跪求,方才勉强同意……另据资料,清政府官派第一批留美学生中没有一个满洲贵族子弟,也没有一个高官子弟。

上述材料本质上反映了中国社会A .传统思想,华夷观念根深蒂固B .孔孟之道,科举考试仍为正途C .洋务推动,西方科技深入人心D .除旧布新,维新思想日益传播16、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

2014届第一次全国各地大联考(全国)历史

2014届第一次全国各地大联考(全国)历史

2014届第一次全国各地大联考(全国)历史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王祯《农书》),结合所学,符合材料的古代农业工具是()A.翻车B.曲辕犁C.高转筒车D.耧车2.下图为在唐朝的武后陵墓峙立着的各国使节石像(这些石像当中不仅有游牧民族,还有西域以及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据此可以说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具有()A.包容性B.封建性C.落后性D.排他性3.联系相关背景,图1向图2的变化趋势实质上反映了()A.西周疆域的拓展B.西周分封制的逐渐瓦解C.中原文明的扩散D.东周中央集权的强化4.《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制:左右金吾卫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

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

”根据此材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唐朝的官府存在与民争利B.唐朝的城市管理趋于严格C.唐朝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D.唐朝的夜市存在时空限制5.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著名文学家历任:大理评事、凤翔府判官、通判杭州、徐州太守、中书舍人、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等职务。

根据所学,判断该文学家为()A.李白 B.苏轼C.汤显祖 D.蒲松龄6.“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

”,符合上述思想的是()A.维新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国运动7.孙中山曾言“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上述材料体现的是()A.国家资本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社会主义8.阅读下面的图表,据此图表下列认识准确的是()①本地的生产能力逐渐超过国内平均水平②在此期间资本主义萌芽发挥重要作用③该地区逐渐显现出城镇化的发展趋势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③9.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权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有鉴于此,我国实行了()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共领导下的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仔细阅读下面的图表,结合所学知识,最符合该图表情况的标题是()A.1953年至2001年中美贸易额变化情况B.1953年至2001年美俄(苏)贸易额变化情况C.1953年至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变化情况D.1953年至2001年第二产业对中国经济贡献率变化情况11.1969年,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反共斗士”、来自加州的理查德•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他所面对的最棘手外交问题就是如何结束越战并体面地从越南撤军,以及如何应对日益咄咄逼人的苏联勃列日涅夫政府。

6 历史-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历史-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

材料中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A.血缘亲疏 B.地位尊卑C.长幼有序 D.先帝遗愿2.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3.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

”反映出明末内阁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4.《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5.观察下面两幅图示,对其本质异同分析得最为准确的是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机构的职能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6.“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

”这个条约应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C.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8.洪仁玕说:“衣必洗而垢去,物必改而更新,理之自然也,所谓世之变革者……受天新命,食天新果,饮天新汁,因有自新之学,用以新民新世。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福建卷,详解)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福建卷,详解)

2014·福建卷(课标历史)13.[2014·福建卷] 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

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13.C[解析] 本题以明清皇帝举行祭祀农神的活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清雍正帝祭先农坛图》是描绘清朝皇帝祭祀农神时的纪实绘画作品。

祭祀农神充分表明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故选C项。

14.[2014·福建卷]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

据此,判断有误..的是()A.商品经济繁荣B.长途贩运发达C.区域经济发展D.抑商政策改变14.D[解析] 本题以乾隆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中“关东”应该指的是现在的辽东一带。

从材料描述的现象判断,A项正确;从辽东到上海,路途遥远,B项正确;原先辽东的经济相对落后,到乾隆时期,大量农产品南运,表明这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政策,从未改变过,D项错误。

故选D项。

15.[2014·福建卷] 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

其社会原因是()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15.B[解析] 本题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的流行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旗袍是在中国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基础上,结合西方服饰的特点设计出来的一种服饰。

A 项错在“完全西化”;旗袍本身具有高开叉的特点,不符合传统纲常伦理对妇女的着装要求,但由于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而逐渐被人们接受,B项正确;C项错在“开始”;D项不是社会原因。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十校”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1次联考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下列节日中与宗法制关系最密切的是()A.端午B.清明C.七夕D.元宵2.“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天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

对材料“天下变局”理解准确的是()A.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B.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C.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D.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3.“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A.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4.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措施中,常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

以下机构体现这种方式的是()A.中书门下内阁军机处B.中朝内阁军机处C.中朝中书门下内阁D.尚书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5.《居延汉简》曾记载编户齐民户籍情况,如户主徐宗:“居延西道里徐宗,年50,妻1人。

男同产2人,妇同产2人。

宅一区值3000。

田50亩值5000。

用牛2值5000。

”这样详细记载户籍情况主要是为了()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的社会动荡B.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稳定C.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D.征调人力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需要6.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A. 盐铁官营制度B. “海禁”政策C. 商帮的出现D. 重农抑商政策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福建省漳州市2014年高三历史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试题人民版

福建省漳州市2014年高三历史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试题人民版

2014年漳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把正确选项填写到答题纸上。

1.古代,中国人称罗马为犁鞬、大秦,而西方人称中国为丝国、契丹。

互相对视,但又如隔雾看花,透着神秘和奇异。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空间的阻隔B.生产力水平的制约C.文化传统的差异D.政权体制的不同2.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

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A.小农经济——封建制度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铁器使用——个体生产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漳州土楼怀远楼有一副对联(图1):“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

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出现应不早于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5.《明史·太祖纪》载,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下令“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

这表明朱元璋要A.裁抑相权B.加强军权C.建立内阁 D.改革行省制度6.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

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

……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

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

”这表明《海国图志》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7.孙中山在赞赏中国近代史上某欢社会运动具有“民族主义”精神的同时,又批评其“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

漳州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复习卷(一)

漳州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复习卷(一)

漳州三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复习卷(一) 一、单选题 1.“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小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

”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 2.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

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 A .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 .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 .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3.与右图所示报纸的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4.《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

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 A .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B .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C .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D .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 5.西周,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战国时期,豪强各自为政,姓、氏、字的赏赐成为了诸侯内部事务。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井田制的推行 6.据《春秋》记载,在240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 B .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C .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D .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7.“探亲”、“寻根”成了多年来两岸之间最炙热的词汇。

此现象的缘由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的(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8.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 A .宗法分封制 B .王位世袭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9.2002年,湖南里耶出土竹简数量37000多枚(右图),记录了公元前222年到公元前208年之间的官署档案。

福建省漳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统考模拟检测试题

福建省漳州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统考模拟检测试题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漳州市统考历史期末质量模拟检测卷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2015年1月1日元旦,这首唱了600年的民谣再次在洪洞县寻根祭祖园祭祖堂前响起。

与这一活动关联最密切的中国古代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宗法制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B.王位继承制度C.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3.下列关于秦朝时期郡守和县令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把自己的职务传给嫡长子B .都由皇帝直接任免C .能在自己的辖区内建立武装D .主必须参加科举考试4.宋代“参知政事宜于宰相分日之印,押正(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衙班。

……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

”材料直接反映了A .宰相权力的分割B .皇帝权力的加强C .中央集权的加强D .宰相权力的加强5.明洪武十三年春正月己亥,胡惟庸等既诛,上谕文武百官曰:“朕欲割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

”这实质上反映了A .明朝实行三省六部制B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C .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D .明朝废除了中书省制度 6.2012年8月,某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参观了一处 史料陈列馆(右图)。

其中第二展厅的条约应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7.雅典公职人员离职时要接受审讯,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渎职或贪污行为,要由下列哪一机构对其处罚:( )A .长老会议B .公民大会C .四百人议事会D .陪审法庭8.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福建省漳州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题与参考答案

福建省漳州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试题与参考答案

福建省漳州市历史高三上学期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统一度量衡B. 实行郡县制C. 焚书坑儒D. 推广佛教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 鸦片战争爆发B. 辛亥革命成功C. 新文化运动兴起D. 五四运动爆发3、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秦灭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B、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三公九卿制C、秦始皇修建了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D、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4、关于《史记》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D、《史记》中包含了许多传世的名篇,如《游侠列传》、《货殖列传》等5、下列哪一项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A、《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B、五四运动爆发C、中共一大召开D、北伐战争开始6、下列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叙述,正确的是:A、敌后战场主要由国民党领导B、敌后战场主要由共产党领导C、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就已经形成规模D、敌后战场没有发挥重要作用7、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 希罗多德B. 约翰·洛克C. 托马斯·卡莱尔D. 马克·布洛赫8、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隋朝统一全国D. 唐太宗推行科举制度9、以下哪一项不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A. 实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修筑长城11、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灭掉了东方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都城迁至长安13、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A. 1840年鸦片战争B.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1978年改革开放D. 1911年辛亥革命15、题干:在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事件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抗日战争胜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案和解析

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案和解析

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河南安阳的商朝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玉器,经考古鉴定,其原料有来自昆仑山的和田玉。

据此可知()A.中原文化辐射周边地区B.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C.区域之间存在交流往来D.华夏认同观念已然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中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主要城市位于中原,商朝的慕葬里面发现了新疆的玉器,说明中原地区与西北地区有一定的联系,区域间存在交流往来,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这些玉器所具备的文化特征,而且这些玉器并非出土于周边地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和一体性,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排除D项。

故选C项。

2.汉文帝前元十二年诏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

力田,为生之本也。

三老,众民之师也。

廉吏,民之表也。

”故令“以户口率置三老、孝佛、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这表明当时统治者()A.注重基层教化管理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重视发展小农经济D.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

据材料可知,汉朝统治者认为孝悌有利于天下治理,农业是国家之本,三老是民众之师,所以完善户籍制度,设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加强对基层的教化和治理,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对基层的教化,未体现重农抑商政策,小农经济发展以及儒学独尊,排除B项、C项和D项。

故选A 项。

3.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楷书追求形体方正,而行书和草书是追求快速书写的结果,大量使用了连笔。

这些均与秦汉时期篆书的瘦长、隶书的扁平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一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教育的进一步发展B.士人群体不断壮大C.学术氛围较为宽松D.新书写载体的推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福建省漳州市2014年月高三适应性练习(一)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福建省漳州市2014年月高三适应性练习(一)

2014年高三年历史适应性练习(一)13.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

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A.西周B.秦朝C.唐朝D.清朝【答案】A【解析】考点:分封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分封制的概念。

材料所讲的“领地国家”是在西周。

而B、C、D都是封建制度王朝。

所以答案选A。

14.侯建新指出:“科举制度后来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符合侯建新观点的是A.改变了欧美选官制度B.带来社会公正与公平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D.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答案】D【解析】考点:科举制度。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

”说明科举考试没有突破封建制度的藩篱,没有体现近代化的内涵,故D正确。

15.王国维先生曾说:“我朝三百年问,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并总结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其中“国初之学大”主要是指()A.学习西方文化的开拓精神B.传统文化的全面总结C.注重经典考据的学术风气D.批判传统的进步思潮【答案】D【解析】考点:明清进步思想。

从材料国初这样的时间可以看出AC项错误,A项是近代鸦片战争后的思想潮流;C项是乾嘉学派考据之风。

B项错误,明清时期主要是出现了批判传统儒家思想的进步启蒙思想,故选D。

16.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答案】A【解析】考点: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福建省漳州市七校2014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人民版

福建省漳州市七校2014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人民版

2014届高三年漳州七校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 100分)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A.盐铁官营制度 B.商帮的出现 C.重农抑商政策D.“海禁”政策2、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

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A.上海工业化一瞥B.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B.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此“原理”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4、右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③传染疾病的肆虐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5、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这样的改变始于A.古希腊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6、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的文明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研究历史7、美国《时代周刊》在1984年4月30日的杂志封面(图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漳州市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

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A.《琶琶行》“元和十年”B.《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C.《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D.《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2.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3、《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

这最能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 《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4、“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5、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

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

”该民歌最早可能出现于A.九一八事变前 B.西安事变前 C.洛川会议后 D.重庆谈判后6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7、根据人民币发行简表(见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A.经济繁荣、商品经济活跃使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较大B. 第二、三套反映了五六十年代中国国民经济困难C.3种分币退出市场说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D.几套人民币的发行演变见证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8 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在《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9《西方文明史》中记载:“1920 年代和1930 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

”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②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迎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A.①②④B. ①②C. ①④D. ②③④10A. 见证了国共两党对峙一合作—对峙的历程B. 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领导地位C.反映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胜利D.中共作了两次重大的工作重心的转移11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1“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1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13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

其中,场景错误的是A.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C.场景一: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商业纠纷14下列来自课本目录的标题,其表述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某种价值判断的是A.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B.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C.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D.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5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

”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16.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B.汉武帝设置中朝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18.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

这表明()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冶不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19.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陈亮()A.重视商业的作用B.提倡重农抑商C.重视农业的作用D.提倡农商并重20.在晚清像李鸿章、袁世凯那样的重臣均非科举出身,另一方面像张謇这样中了状元也不做官,而是经商办实业。

反映了()A.科举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不能培养实用人才B.清朝从根本上改变了用官制度C.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D.读书人放弃科举考试21.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

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B.“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D.“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22.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

下列直接反映该碑刻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是()①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②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劳资斗争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开展斗争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D.③④23.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C.清朝设置军机处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24.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25.《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26.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

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B.西汉中朝制度C.唐朝三省六部制D.清朝军机处27.“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A.重农抑商政策B.资本主义萌芽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君主专制制度28.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

这反映当时()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②区域分工明确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④生产社会化明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9.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反映的实质()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0.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014届高三年漳州七校第一次联考历史答题卡 一.分) 31、(19分)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是国家经济政策的 重点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

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 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O 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 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 连在一起的。

”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70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

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

——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 材料三 《1500—1820年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倍) 阶段 英格兰/尼德兰 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德国/瑞士/斯堪的纳维亚 俄国/波兰/捷克/匈牙利 1500—1549 1550—1599 1600—1649 1650—1699 1700—1749 1750—1799 1800—1820 7.4 7.3 6.7 9.3 —— 10.1 11.1 6.7 —— —— 6.2 6.3 7.0 6.2 4.0 4.4 4.5 4.1 4.1 5.1 5.4 3.9 4.3 4.0 3.8 3.5 4.7 —— ——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 请回答:密封线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 封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退却的(4分)?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5分)?你认为让罗曼·罗兰确信“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依据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70年代农村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1分)?请举1例说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