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IPv6简介之令狐采学创编
一文全面了解IPv6
一文全面了解IPv6前国内的网络正在快速的向IPv6升级中,从网络基础设施如运营商骨干网、城域网,到互联网服务商如各类云服务,以及各类终端设备厂商如手机、电脑、路由器、交换机等,均在向IPv6网络的升级改造中。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计划,2019年要基本全面实现IPv6的支持。
那么什么是IPv6,有哪些特点,对网络安全有何影响,又将如何应对等等,关于IPv6的种种疑惑,本文将一一为大家做出阐述!•什么是IPv6IPv6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缩写,是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也就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其地址数量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地址。
IPv6的使用,不仅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多种接入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障碍。
其128位地址格式将以其在IP地址数量、安全性、移动性、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改变现代信息生活。
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IANA)在2016年已向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建议,要求新制定的国际互联网标准只支持IPv6,不再兼容IPv4。
•IPv6的优势1.明显地扩大了IP地址空间2.明显提高了网络的整体吞吐量3.使得整个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4.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障5.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IPv6技术特性IPv6 在解决了 IPv4 的地址匮乏问题的同时,还在许多方面实现了优化改进,主要包括以下五点:•第一,IPv6 具有层次化的编址方式,地址分配遵循聚类(Aggregation)的原则,同时通过使用更小的路由表,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Entry)表示一片子网,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有利于骨干网路由器对数据包的快速转发有效提高转发速度。
•第二,IPv6 增强了组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控制能力,为多媒体应用和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控制提供了更好的网络平台。
IPv6基础介绍
IPv6基础介绍文档摘要:IPv6协议,IPv6优点,IPv6基本功能关键字:IPv6,ICMPv6,DHCPv6,PPPoEv6一、IPv6协议介绍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
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
1、IPv4设计的不足(a)IPv4地址空间不足IPv4地址采用32比特标识,理论上能够提供的地址数量是43亿。
但由于地址分配的原因,实际可使用的数量不到43亿。
另外,IPv4地址的分配也很不均衡:美国占全球地址空间的一半左右,而欧洲则相对匮乏;亚太地区则更加匮乏。
与此同时,移动IP和宽带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的IP地址。
IPv4地址资源紧张直接限制了IP技术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IPv4的地址短缺问题,也曾先后出现过几种解决方案。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和NAT(IP Network AddressTranslator)。
但是CIDR和NAT都有各自的弊端和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此推动了IPv6的发展。
(b)骨干路由器维护的路由表表项过于庞大由于IPv4发展初期的分配规划问题,造成许多IPv4地址分配不连续,不能有效聚合路由。
日益庞大的路由表耗用较多内存,对设备成本和转发效率产生影响,这一问题促使设备制造商不断升级其路由器产品,以提高路由寻址和转发性能。
(c)不易进行自动配置和重新编制由于IPv4地址只有32比特,并且地址分配不均衡,导致在网络扩容或重新部署时,经常需要重新分配IP地址。
因此需要能够进行自动配置和重新编址以减少维护工作量。
IPv6技术-新一代网路技术课程设计
IPv6技术-新一代网路技术课程设计1.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一门介绍IPv6技术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课程。
IPv6技术是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是互联网下一代核心协议,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等领域。
本课程将介绍IPv6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并帮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未来发展。
课程内容包括:IPv6的网络结构和地址表示、IPv6与IPv4之间的转换、IPv6的路由协议、IPv6在实际应用中的部署等。
2. 学习目标1.了解IPv6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掌握IPv6地址的表示方式、子网划分、IPv4与IPv6之间的转换等基本技术。
3.掌握IPv6的路由协议,并能在网络中实现IPv6路由。
4.了解IPv6的实际应用场景,学习如何部署IPv6网络。
3. 课程大纲第一章 IPv6概述本章将介绍IPv6的概念、特点及对互联网未来的意义,包括IPv6的基本原理和适用场景。
第二章 IPv6地址表示与管理本章将介绍IPv6地址的表示方式和管理,包括IPv6地址的格式、地址类型、地址分类、子网划分、地址分配和命名规则。
第三章 IPv6与IPv4之间的转换本章将介绍IPv6与IPv4之间的转换,包括地址转换技术、协议转换技术以及双栈技术等。
第四章 IPv6路由协议本章将介绍IPv6的路由协议和路由机制,包括邻居发现协议、路由选择协议和路由器发现协议等。
第五章 IPv6实际应用本章将介绍IPv6在实际应用中的部署,包括IPv6的应用场景、IPv6的应用案例以及IPv6的部署策略和实施过程等。
4. 教材1.《IPv6网络协议》2.《IPv6基础与应用》3.《IPv6技术入门》5. 实践环节1.搭建IPv6网络环境,实现IPv6地址的分配和路由。
2.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对IPv6网络数据包进行分析和测试。
3.对IPv6协议进行实战演练,例如通过IPv6协议实现跨网段通信和远程访问等。
6. 评估方式1.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课堂参与度。
IPv6协议
IPv6协议协议名称:IPv6协议一、背景介绍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互联网协议的第六个版本,旨在解决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所面临的地址耗尽和安全性等问题。
IPv6协议采用128位地址,相比IPv4的32位地址,大大增加了可用地址数量,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规范IPv6协议的使用和实施,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三、协议内容1. IPv6地址分配a. IPv6地址由全球唯一的32个字符组成,采用十六进制表示,形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b. IPv6地址分为全球单播地址、链路本地地址、站点本地地址、多播地址和任播地址等类型。
c. IPv6地址的分配应遵循地址规划原则,确保地址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2. IPv6路由协议a. IPv6路由协议用于确定数据包在IPv6网络中的传输路径。
b. 常见的IPv6路由协议包括RIPng(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next generation)、OSPFv3(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version 3)和BGP4+(Border Gateway Protocol version 4+)等。
c. 路由器应配置适当的路由协议,确保数据包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目标地址。
3. IPv6地址解析a. IPv6地址解析用于将IPv6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MAC地址)。
b. IPv6地址解析采用邻居发现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包括邻居发现、地址解析和重定向等功能。
c. 网络设备应支持IPv6地址解析协议,确保网络中设备的互通性和可达性。
4. IPv6安全性a. IPv6协议应支持安全性机制,如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协议,用于实现数据包的加密、认证和完整性保护。
ipv6的故事
ipv6的故事(原创版3篇)目录(篇1)1.IPv6 的背景和必要性2.IPv6 的特点和优势3.IPv6 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4.IPv6 的未来展望正文(篇1)一、IPv6 的背景和必要性互联网协议(IP)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它负责为互联网上的设备分配地址,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 地址资源逐渐耗尽,导致了网络拥堵、速度变慢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Pv6 应运而生。
二、IPv6 的特点和优势1.更大的地址空间:IPv6 采用 128 位地址,相较于 IPv4 的 32 位地址,其地址空间大了很多,可以提供更多的地址资源,缓解地址耗尽问题。
2.更好的安全性:IPv6 原生支持 IPsec 协议,可以提供加密和认证服务,保护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安全。
3.更高效的路由和数据包处理:IPv6 的地址结构简化,使得路由器处理数据包更加高效,减轻了网络拥堵。
4.更好的移动性和灵活性:IPv6 支持移动 IPv6(MIPv6),允许移动设备在网络中自由切换,提高了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三、IPv6 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 IPv6 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推动IPv6 的规模部署。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 IPv6 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
在各个行业,如电信、政府、教育、金融等领域,IPv6 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IPv6 的未来展望随着 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网络地址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IPv6 作为解决地址耗尽问题的关键技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录(篇2)1.IPv6 的背景和必要性2.IPv6 的特点3.IPv6 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4.IPv6 的未来展望正文(篇2)一、IPv6 的背景和必要性互联网协议(IP)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之一,它负责为互联网上的设备分配地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 地址资源逐渐耗尽,这使得IPv6 的出现变得必要。
IPv6简介
比特 0 版本
4 通信量类
12
16 流 标 下一个首部 源 地 址 (128 bit)
24 号
31 跳数限制
有 效 载 荷 长 度 IPv6 的 基 本 首 部 40 B
目 的 地 址 (128 bit)
通信量类(traffic class)—— 8 bit。这是为了区分 不同的 IPv6 数据报的类别或优先级。
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 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
IPv6的IP地址域为 的 地址域为 地址域为128比特,拥有 128巨大的 比特, 比特 拥有2 地址空间。 地址空间。 如果地球表面都覆盖计算机, 如果地球表面都覆盖计算机,允许每平米拥 有7×1023个地址 × 采用IPv6地址后,不仅每个人拥有一个 地 地址后, 采用 地址后 不仅每个人拥有一个IP地 就连未来的电话、 址,就连未来的电话、冰箱等每一台信息家 电设备都能分到一个IP地址 一个人拥有100 地址。 电设备都能分到一个 地址。一个人拥有 台计算机也并非梦想。 台计算机也并非梦想。
IPV6简介
IPv6 数据报的首部
IPv6 将首部长度变为固定的 40 字节,称为基本 字节,称为基本 首部(base header)。 首部 。 在基本首部的后面允许有零个或多个扩展首部。 在基本首部的后面允许有零个或多个扩展首部。 所有的扩展首部和数据合起来叫做数据报的有效 所有的扩展首部和数据合起来叫做数据报的有效 载荷(payload)或净负荷。 载荷(payload)或净负荷。
FF05:0:0:0:0:0:0:B3 FF05::B3 可以写成: 可以写成:
任一地址只能使用1次零压缩 任一地址只能使用 次零压缩
IPV6简介
从 IPv4 向 IPv6 过渡
IPv6简介
IPv6简介我们知道在现有的IP地址(IPv4 IP地址)中,我们是用4段10进制的数字,用“.“号隔开来表示,每一段如用二进制表示则包含8位。
而在新的IP标准IPv6中,IP地址的表示方法不是这样的了。
IPv6的地址在表示和书写时,用冒号将128位分割成8个16位的段,这里的128位表示在一个IPv6地址中包括128个二进制数。
每个段包括4位的16进制数字,例如:1080:0000:0000:0000:0008:0800:200C:123A。
在每个4位一组的十六进制数中,如其高位为0,则可省略,这一点与IPv4规定一样。
例如将0800写成800,0008写成8,0000写成0,这主要是为了书写和辩认时的方便。
所以1080:0000:0000:0000:0008:0810:213C:123A可缩写成1080:0:0:0:8:810:213C:123A。
但是由于IPv6地址规定有8段128位之多,即使按上述方法把“0”的写法简化了,但是如果各小段“0”的们数一多,也显得有点麻烦,或者意义不大,于是为了进一步简化,规范中导入了重叠冒号的规则,即用重叠冒号置换地址中的连续16位的0。
例如上例在地址中间仍有3段为“0”,将连续3个0用“:”置换后,就可以表示成如下的缩写形式:1080::8:810:213C:123A,这样就更加简化了。
但是重叠冒号规则在一个地址中只能使用一次,也就是说在不连续段中不能重复合作它来替换其中的多个“0”。
例如有这样一个IP地址:0:0:0:AB98:123C:0:0:0,按上述冒号置换原则,可缩写成::AB98:123C:0:0:0或0:0:0:AB98:123C::,但却不能写成::BA98:7654::,因为这样一种写法中两次用到了冒号置换原则。
另外,可以用“IPv6地址/前缀长度”来表示地址前缀。
这个表示方法类似于CIDR中IPv4的地址前缀表示法。
这里IPv6地址是上述任一种表示法所表示的IPv6地址,前缀长度是一个十进制值,指定该地址中最左边的用于组成前缀的位数。
IPV6原理及应用
IPV6原理及应用1. 简介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因特网协议的第6个版本,是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于1998年制定的下一代网络协议。
相比于IPv4,IPv6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更好的路由选择、更强的安全性以及更好的性能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IPv6的原理和应用。
2. IPV6原理2.1 地址长度IPv6的地址长度为128位,相比IPv4的32位地址长度要大得多。
IPv6的地址可以被表示为8组16进制数字,每组数字之间用冒号分隔。
例如,一个IPv6地址可以是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IPv6地址的长度优势使得因特网可以支持更多的终端设备和更多的网络。
2.2 地址类型IPv6地址分为三种类型:单播地址、组播地址和任播地址。
其中单播地址用于点对点通信,组播地址用于一对多的通信,任播地址用于将数据发送到一个组中的任何一台设备。
2.3 自动地址配置IPv6引入了自动地址配置(Autoconfiguration)的概念,使得主机能够自动获取IPv6地址。
其中最常用的自动地址配置方式是通过使用无状态地址配置(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SLAAC)协议来获取全局唯一的IPv6地址。
2.4 寻址与路由IPv6使用前缀和子网标识来进行寻址,并且支持更多的子网数量。
IPv6的路由表也有了一些变化,增加了路由聚合功能,减少了路由表的规模,提高了网络的路由效率。
3. IPV6应用3.1 互联网接入随着IPv4地址的耗尽,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转向IPv6。
IPv6的广泛应用使得用户能够更方便地接入互联网,并获得更好的网络性能。
3.2 云计算由于IPv6拥有更大的地址空间和更好的路由选择功能,使得云计算应用能够更好地支持大规模的设备连接和数据传输。
IPv6的广泛应用为云计算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设施。
ipv6学习笔记
IPV6学习笔记;(1) IPV6地址分类:单播,组播,泛播(2) IPV4地址长度为32位,即4个字节,IPV4地址时常以一组4个2位的十六进制整数(8位)表示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即14个字节IPV6地址表达式基本为: X:X:X:X:X:X:X:X 其中X是一个4位十六进制整数(16位),每一个数包含4位,每个整数包含4个数字,每个地址包含8个整数,共计(4 *4×8=128)IPV6地址被分为两个部分:子网前缀和接口标识符(3) 一个节点可以具有多个IPV6网络接口,每个接口必须具有一个与之相关的单播地址IPV6每一个单播地址标识一个单独的网络接口。
IP地址被指派给网络接口而不是节点,因此一个拥有多个网络接口的节点可以具有多个IPV6地址,其中任何一个IPV6地址都可以代表该节点。
尽管每个网络接口能与多个单播地相关联,但一个单播地址只能与一个网络接口相关联。
每个网络接口必须具备一个单播地址。
IPV6节点:执行IPV6的设备IPV6路由器: 一个节点,它转发不是明确寻址到自己的 IPV6分组IPV6主机: 任何不是路由器的节点(4) 地址分类--单播单播:可集聚全球单播地址;链路本地单播地址;站点本地单播地址单播:一个单接口的标识符。
送往一个单播地址的包被传送至该地址标识符的接口上。
泛播:一组接口(一般属于不同的节点)的标识符。
送往一个泛播地址的包将被送至该地址标识符的接口之一(根据选录协议对于距离的计算方法选择最近一个)。
组播: 一组接口(一般属于不同节点)标识符。
送往一个组播地址的包将被传送至该地址标识的所有接口上(5) 在IPV6寻址体系结构中,任何IPV6单播地址都需要一个接口标识符。
这个接口标识符非常像IPV4中的48位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IPV6主机地址的接口标识符是基于IEEE EUI-64格式该格式是基于MAC地址来建立的64位接口标识符,这样的标识符在本地和全球范围内都是唯一的。
IPV6-技术简介及应用PPT
3.2 IPV6的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解决IP地址问题,或者说采用IPv6协议,一直 遇到很多阻力,导致其迟迟不能推行,阻力主 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业界公司的不支持 2.相关业务的缺乏 3.全世界各国和国际机构的态度不一
应用程序
TCP/UDP协议
IPV6协议
IPV4协议
物理网络
2.2 隧道技术
利用隧道技术可以通过现有的运行IPv4协议的Internet 骨干网络(即隧道)将局部的IPv6网络连接起来 。
路由器将IPv6的数据包封装在IPv4的数据包中并在隧 道的另一端解除封装
隧道技术不能实现IPv4主机与IPv6主机的直接通信。
3.2.2 相关业务的缺乏
从IPv6移动技术的实现来看,数据业务其实是 推动IPv6移动技术实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动力源 。如果没有足够的需求必须要采用独立的合法 IP地址,那么运营商也就不会热衷于升级设备 或扩建基础设施。目前的问题是,移动互联网 络虽然发展很快,但终端用户大部分还只是需 要传统的语音业务,数据业务的需求还有很大 局限性。
IETF当然是IPv6技术获得推进的关键性组织, 但它的思路似乎是等到技术细节完全确定后, 才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IPv6。但我国以及亚 太的一些国家,如韩国、日本等,已经不可能 再等了,尽早采用IPv6是聪明之举。
5. IPV6应用前景
提供足够的地址空间 IPv6将使互联网更具鲁棒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
3.2.3 全世界各国和国际机 构的态度不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除了亚太和欧洲地区较为热 衷外,美国和IETF似乎还未做好向IPv6过渡 的准备。美国拥有30亿以上的IP地址,当然目 前是足够用了,所以过渡到IPv6的压力较小, 当然随着手持设备的大量使用,在两三年内, 美国乃至全球都会感到IP地址的缺乏:要知道 美国IP地址的使用有严重的浪费现象。
ipv6简介
组成结构表示方法IPv6的长分布式结构图IPv6的地址长度为128b,是IPv4地址长度的4倍。
于是IPv4点分十进制格式不再适用,采用十六进制表示。
IPv6有3种表示方法。
一、冒分十六进制表示法格式为X:X:X:X:X:X:X:X,其中每个X表示地址中的16b,以十六进制表示,例如:ABCD:EF01:2345:6789:ABCD:EF01:2345:6789这种表示法中,每个X的前导0是可以省略的,例如:2001:0DB8:0000:0023:0008:0800:200C:417A→ 2001:DB8:0:23:8:800:200C:417A二、0位压缩表示法在某些情况下,一个IPv6地址中问可能包含很长的一段0,可以把连续的一段0压缩为“::”。
但为保证地址解析的唯一性,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例如:FF01:0:0:0:0:0:0:1101 → FF01::11010:0:0:0:0:0:0:1 → ::10:0:0:0:0:0:0:0 → ::三、内嵌IPv4地址表示法为了实现IPv4-IPv6互通,IPv4地址会嵌入IPv6地址中,此时地址常表示为:X:X:X:X:X:X:d.d.d.d,前96b采用冒分十六进制表示,而最后32b地址则使用IPv4的点分十进制表示,例如::192.168.0.1与::FFFF:192.168.0.1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注意在前96b 中,压缩0位的方法依旧适用 [5]。
报文内容IPv6报文的整体结构分为IPv6报头、扩展报头和上层协议数据3部分。
IPv6报头是必选报文头部,长度固定为40B,包含该报文的基本信息;扩展报头是可选报头,可能存在0个、1个或多个,IPv6协议通过扩展报头实现各种丰富的功能;上层协议数据是该IPv6报文携带的上层数据,可能是ICMPv6报文、TCP报文、UDP报文或其他可能报文。
IPv6的报文头部结构如图:型,用以读取上层协议数据。
IPv6协议
IPv6协议协议名称:IPv6协议一、背景介绍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互联网协议的第六个版本,旨在解决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中面临的地址耗尽问题。
IPv6采用了128位地址格式,相对于IPv4的32位地址格式,大大增加了可用的IP地址数量。
本协议旨在规范IPv6的使用和配置,确保网络通信的顺畅和安全。
二、目标1. 提供足够的IP地址以满足未来的互联网需求。
2. 提高网络路由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3. 加强网络安全性,提供更好的身份验证和数据保护。
4. 促进IPv4向IPv6的平稳过渡。
三、协议内容1. IPv6地址格式a. IPv6地址由8个16进制字段组成,每个字段用冒号分隔。
b. 零字段可以用“::”表示,但只能使用一次。
c. IPv6地址可以使用IPv4地址进行封装,形成IPv4兼容地址。
2. IPv6地址分配a. IPv6地址分配由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RIR)负责,按照地理位置和机构需求进行分配。
b. IPv6地址分配应遵循地址规划原则,确保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管理的便捷性。
c. IPv6地址分配应考虑到未来的增长需求,避免过度碎片化。
3. IPv6路由协议a. IPv6支持多种路由协议,如RIPng、OSPFv3和BGP4+。
b. 路由器应配置与IPv6相关的路由协议,确保网络的正常通信。
c. 路由协议的选择应基于网络规模、性能需求和安全性考虑。
4. IPv6安全性a. IPv6网络应配置防火墙,限制非授权访问和恶意攻击。
b. IPv6网络应使用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提供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身份验证。
c. IPv6网络应配置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5. IPv6过渡机制a. IPv6和IPv4之间存在互通性问题,应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IPv6的普及。
IPv6基本技术介绍
N
Cisco 3750 Cisco 3750
双栈 三层交换机
负载均衡器 (Alteon AD3) Cisco 2950 交换机
CDN (双栈业务平台)
…
门户 认证 接口 应用 湖南 江苏 门户 认证 接口 应用
…
VOD
…
VOD
业务实现:新建/升级VNET承载网络支持双栈。初期门户服务器双栈,其他服务器IPv4 单栈,VNET基本平台识别和处理双栈用户及ICP 属性,实现双栈接入流程。后期随着 业务发展逐步升级各类应用服务器。无锡升级 CDN业务平台支持双栈访问。 网络改造:长沙由于VNET承载网络不支持双栈升级,新增双栈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 机。无锡升级汇聚交换机和负载均衡器支持双栈;CDN服务器群支持双栈,通过新增汇 22 聚交换机接入IPv4和IPv6网络。 xcf
IP地址:IPv6地址无格式限制
BR
2001:0:1:1::1
IPv4服务器 骨干网 (IPv4) 城域网 (双栈) BR
BRAS/SR
NAT64-GW
纯IPv6 接入
IPv6 /Port IPv6 流量 2001:0:0:1::1 /TCP 10000 IPv4 流量
DNS-ALG
IPv4/Port
IPV6地址架构标准(RFC1884,RFC2373,RFC3513,RFC4212) 协议转换标准(RFC1933,RFC2893,RFC4212)
3
xcf
核心技术
4
xcf
核心技术-技术特征
5
xcf
核心技术-地址格式
6
xcf
核心技术-地址格式
7
xcf
核心技术-地址格式
ipv6标准
ipv6标准IPv6标准。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互联网协议的第六版,它是目前使用的IPv4协议的后继版本。
IPv4协议由于地址空间有限,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互联网需求,因此IPv6标准应运而生。
IPv6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IPv6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
首先,IPv6标准相比IPv4标准最大的改变在于地址长度的增加。
IPv4采用32位地址,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地址空间大大增加,可以满足更多的互联网设备接入需求。
IPv6的地址长度增加不仅可以解决IPv4地址耗尽的问题,还可以更好地支持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应用的发展。
其次,IPv6标准在数据包格式、地址分配、路由协议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IPv6的数据包格式更加简洁高效,减少了头部的复杂性,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
地址分配方面,IPv6引入了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简化了地址管理的流程。
在路由协议方面,IPv6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路由协议,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IPv6标准还对安全性和QoS(Quality of Service)进行了增强。
IPv6引入了IPSec协议作为标准配置,提高了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同时,IPv6还支持对数据包的优先级和流量控制,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应用对网络服务质量的需求。
总的来说,IPv6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将会对互联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IPv6的大规模部署将为互联网用户带来更加稳定、安全、高效的网络体验,同时也将推动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IPv6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势在必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IPv6将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协议。
综上所述,IPv6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为互联网带来更加稳定、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应当加强对IPv6标准的学习和了解,积极推动IPv6的部署和应用,共同推动互联网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IPv6 简介
IPv6新世代網際網路協定暨整合技術
CIDR
廢止IP 分類方式,讓一單位可被分配幾個連 續的類別C位址。(subnet大小不一定的8的倍 數,而是可變動的) 加入維持路徑表大小的技術,利用路由彙整方 式來維持路由表的大小
遭遇困難: 匯集的網路都必須是集中在附近的。各地域、 國家、沿著Network的接續構造來分割區塊進而 作分配。這跟目前實際依組織分配,散佈全球 的IP 規劃是大不相同的,也使得實際達成的可 能性微乎其微
IPv6新世代網際網路協定暨整合技術
台灣的網際網路發展
1986年,幾所國立大學院校之相同廠牌的電腦 主機加以電信局的數據線路連接,形成 IFNET 與UNINET兩個網路。 教育部電算中心與台灣IBM公司「教學研究資訊 服務」合作計畫,連線到台大等十五個學校, 發展至後來建立的TANet 1987年,連線日本BITNET國際學術網路,透過 與日本東京理科大學(SUT)與全世界BITNET節 點互傳訊息
IPv6新世代網際網路協定暨整合技術
IPv4的20年
1981年9月,RFC791規定 IPv4
未被設想到的使用型態-可移動的節點 網路的急速普及化-網路規模遠超過設計當初 的預期
1990年代前期,IETF開始檢討以下的3個問題
今後網路發展的預測及仰賴IPv4所能維持的極 限 IPv4的延續策略 設計新的IP及策定轉移計畫
網路的趨勢與發展
Moore’s Law:平均每18個月晶片的容量 會成長一倍,而成本卻減少一倍 New Moore’s Law -光纖定律:網際網 路頻寬每九個月就會增加一倍的容量、 而成本降低一半
IPv6新世代網際網路協定暨整合技術
全球DNS有註冊的主機數量
IPV6简介
IPv6IPv6简介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
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
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
但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以至目前的IP地址已于2011年2月3日分配完毕。
其中北美占有3/4,约30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中国截止2010年6月IPv4地址数量达到2.5亿,落后于4.2亿网民的需求。
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
一方面是地址资源数量的限制,另一方面是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急速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能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连入全球因特网。
在这样的环境下,IPv6应运而生。
单从数量级上来说,IPv6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IPv4的约8×10^28倍,达到2^128(算上全零的)个。
这不但解决了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同时也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上扫清了障碍。
但是与IPv4一样,IPv6一样会造成大量的IP地址浪费。
准确的说,使用IPv6的网络并没有2^128个能充分利用的地址。
首先,要实现IP地址的自动配置,局域网所使用的子网的前缀必须等于64,但是很少有一个局域网能容纳2^64个网络终端;其次,由于IPv6的地址分配必须遵循聚类的原则,地址的浪费在所难免。
但是,如果说IPv4实现的只是人机对话,而IPv6则扩展到任意事物之间的对话,它不仅可以为人类服务,还将服务于众多硬件设备,如家用电器、传感器、远程照相机、汽车等,它将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深入社会每个角落的真正的宽带网。
IPv6学习笔记
IPv6学习一、IPv4的局限性 (2)二、IPv6优点 (2)三、IPv6 Internet 协议(RFC2460) (3)1、IPv6 首部格式 (3)2、IPv6 扩展首部(RFC1883) (4)四、IPv6地址的表示方法(RFC2373) (7)1、IPv6地址的文本表示 (7)2、IPv6地址前缀的文本表示 (8)五、IPv6地址的划分(RFC2373、2374) (9)1、任意点播地址(Anycast Addresses) (10)2、组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es) (11)3、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es) (12)六、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RFC2462) (13)1、接口标识符的生成(从MAC地址到IPv6地址) (13)七、IPV6有状态地址自动配置(DHCP等相关协议RFC) (14)八、IPv4/IPv6双栈方法 (14)九、附录: (14)一、IPv4的局限性IPv4协议是目前广泛部署的网络协议,但是随着因特网的发展,IPv4有以下局限性●地址空间匮乏:IP地址为32位长,地址数最多大概43亿个地址数。
●骨干路由器路由表项过大:由于IPv4网络的分配规划问题,许多IPv4地址块分配不连续,不能有效的聚合路由,造成路由表项越来越大。
●安全性:IPv4网络的安全性由网络上层负责,不支持端到端的安全。
二、IPv6优点IPv6优点如下:●IP地址长度扩展为128位地址长度由32位扩大到128位,地址数43亿*43亿*43亿*43亿。
同时取消了广播地址而已组播地址替代,避免无用信息在网络中循环,造成资源浪费。
●简化的包头格式Ipv4包头长度在20字节到60字节之间,节点处理要判断包头的长度;IPv6包头固定长度为40字节,能够通过硬件处理包头来加快选路速度,提高效率。
●增强对扩展和选项的支持IPv4在IP头的尾部加入选项,而IPv6把选项加在单独的扩展头中,放在净荷中。
IPv6简介之欧阳语创编
1.认识IPv6地址对于128位的IPv6地址,考虑到IPv6地址的长度是原来的四倍,RFC1884规定的标准语法建议把IPv6地址的128位(16个字节)写成8个16位的无符号整数,每个整数用四个十六进制位表示,这些数之间用冒号(:)分开,例如:3ffe:3201:1401:1:280:c8ff:fe4d:db39为了简化其表示法, rfc2373提出每段中前面的0可以省略,连续的0可省略为\"::\",但只能出现一次.例如:1080:0:0:0:8:800: 200C : 417A 可简写为 1080::8:800: 200C : 417AFF01:0:0:0:0:0:0:101 可简写为 FF01::1010:0:0:0:0:0:0:1 可简写为 ::10:0:0:0:0:0:0:0 可简写为 ::类似于 IPv4中的CDIR表示法,IPv6用前缀来表示网络地址空间,比如::251:e000::/48 表示前缀为48位的地址空间,其后的80位可分配给网络中的主机,共有2的80次方个地址。
2. IPv6地址作用域和地址分类IPv6地址指定给接口,一个接口可以指定多个地址。
2.1 IPv6地址作用域每一个Ipv6地址都属于且只属于一个对应于其地址范围的区域。
例如,可聚合的全球单播地址(Aggregatable Global Unicast Addresses)地址范围就是全球;链路本地地址(LinkLocal Addresses)的地址范围就是由一条特定的网络链路和连接到这条链路的多个接口组成的区域。
这样,地址的唯一性只能在其范围区域内的到保证。
* link local地址本链路有效* site local地址本区域(站点)内有效,一个site通常是个校园网* global地址全球有效,即可汇聚全球单播地址2.2 IPv6地址分类在RFC1884中指出了三种类型的IPv6地址,他们分别占用不同的地址空间:* unicast 单播(单点传送)地址:这种类型的地址是单个接口的地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v6简介
欧阳光明(2021.03.07)
1.认识IPv6地址
对于128位的IPv6地址,考虑到IPv6地址的长度是原来的四倍,RFC1884规定的标准语法建议把IPv6地址的128位(16个字节)写成8个16位的无符号整数,每个整数用四个十六进制位表示,这些数之间用冒号(:)分开,例如:
3ffe:3201:1401:1:280:c8ff:fe4d:db39
为了简化其表示法, rfc2373提出每段中前面的0可以省略,连续的0可省略为\"::\",但只能出现一次.例如:
1080:0:0:0:8:800: 200C : 417A 可简写为 1080::8:800: 200C : 417A FF01:0:0:0:0:0:0:101 可简写为 FF01::101
0:0:0:0:0:0:0:1 可简写为 ::1
0:0:0:0:0:0:0:0 可简写为 ::
类似于 IPv4中的CDIR表示法,IPv6用前缀来表示网络地址空间,比如:
:251:e000::/48 表示前缀为48位的地址空间,其后的80位可分配给网络中的主机,共有2的80次方个地址。
2. IPv6地址作用域和地址分类
IPv6地址指定给接口,一个接口可以指定多个地址。
2.1 IPv6地址作用域
每一个Ipv6地址都属于且只属于一个对应于其地址范围的区域。
例如,可聚合的全球单播地址(Aggregatable Global Unicast Addresses)地址范围就是全球;链路本地地址(LinkLocal Addresses)的地址范围就是由一条特定的网络链路和连接到这条链路的多个接口组成的区域。
这样,地址的唯一性只能在其范围区域内的到保证。
* link local地址本链路有效
* site local地址本区域(站点)内有效,一个site通常是个校园网* global地址全球有效,即可汇聚全球单播地址
2.2 IPv6地址分类
在RFC1884中指出了三种类型的IPv6地址,他们分别占用不同的地址空间:
* unicast 单播(单点传送)地址:这种类型的地址是单个接口的地址。
发送到一个单点传送地址的信息包只会送到地址为这个地址的接口。
* anycast 任播(任意点传送)地址:这种类型的地址是一组接口的地址,发送到一个任意点传送地址的信息包只会发送到这组地址中的一个(根据路由距离的远近来选择)
* multicast 组播(多点传送)地址:这种类型的地址是一组接口的地址,发送到一个多点传送地址的信息包会发送到属于这个组的全部接口。
其中单播地址又包括:全局可聚集的单播地址,站点本地地址和链路本地地址。
??10 10)本地链路地址,用于单一链路,适用于自动配置、邻机发现等,路由器不转发以fe80开头的地址。
• fec0::/10 (1111 1110 11)站点本地单播地址
• ff00::/8 (1111 1111) 组播地址。
• ::A.B.C.D 兼容IPv4的IPv6地址,其中<A.B.C.D>代表IPv4地址。
自动将IPv6包以隧道方式在IPv4网络中传送的IPv4/IPv6节点将使用这些地址。
• ::FFFF:A.B.C.D 是IPv4映射过来的IPv6地址,其中<A.B.C.D>代表IPv4地址,例如 ::ffff:202.120.2.30 ,它是在不支持IPv6的网上用于表示IPv4节点。
4. IPv4和IPv6地址对应关系和区别
IPv4地址IPv6地址
组播地址( 224.0.0.0/4)IPv6组播地址(FF00::/8)
广播地址无,只有任播( anycast)地址
未指定地址为 0.0.0 .0 未指定地址为 ::
回路地址为 127.0.0.1 回路地址为 ::1
公用 IP地址可汇聚全球单播地址
私有地址( 10.0.0 .0/8、172.16.0.0/12和
192.168.0.0/16)
本地站点地址( FEC0::/48)
Microsoft自动专用IP寻址自动配置的地址
(169.254.0.0/16)
本地链路地址( FE80::/64)
表达方式:点分十进制表达方式:冒号十六进制式(取消前置
零、零压缩)
子网掩码表示:以点阵十进制表示法或前缀长度表示法( CIDR)子网掩码表示:仅使用前缀长度表示法( CIDR)
5.Pv6地址结构struct sockaddr_in6
{
u_char sin6_len;
u_char sin6_family;//协议族
u_int16_t sin6_port;//端口号
u_int32_t sin6_flowinfo;//设置流标记
struct in6_addr sin6_addr;//地址
u_int32_t sin6_scope_id;//设置IPv6地址作用范围,是可聚集的全球化地址,还是本地站地址,还是链路地址}
struct in6_addr
{
u_int8_t __u6_addr8[16];
}
in6addr_any表示本地任意地址.
sin6_flowinfo和sin6_scope_id数据成员。
在数据成员sin6_flowinfo 中将包含IPV6报头中的通信流类别字段和流标签字段。
在XP和SERVER系统中不支持sin6_flowinfo数据成员。
在数据成员
sin6_scope_id中包含了范围ID,它用于标识一系列的接口,这些接口与地址字段中的地址相对应。
6. 从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过渡技术的概述与现状
6.1过渡技术
目前解决过渡问题基本技术主要有三种:双协议栈(RFC 2893 obsolete RFC1933)、隧道技术(RFC 2893)、NATPT(RFC 2766)。
(1) 双协议栈 ( Dual Stack)
采用该技术的节点上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套协议栈。
这是使IPv6节点保持与纯IPv4节点兼容最直接的方式,针对的对象是通信端节点(包括主机、路由器)。
这种方式对IPv4和IPv6提供了完全的兼容,但是对于IP地址耗尽的问题却没有任何帮助。
(2) 隧道技术 ( Tunnel)
隧道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现有IPv4路由体系来传递IPv6数据的方法:将IPv6的分组作为无结构意义的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报中,被IPv4网络传输。
根据建立方式的不同,隧道可以分成两类:(手工)配置的隧道和自动配置的隧道。
隧道技术巧妙地利用了现有的IPv4网络,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使IPv6的节点之间能够在过渡期间通信的方法,但它并不能解决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相互通信的问题。
(3) 网关转换(NATPT)
转换网关除了要进行IPv4地址和IPv6地址转换,还要包括协议并翻译。
转换网关作为通信的中间设备,可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转换IP报头的地址,同时根据协议不同对分组做相应的语义翻译,从而使纯IPv4和纯IPv6站点之间能够透明通信。
6.2IPv6与IPv6之间的通信
(1)手工配置隧道 ( Configured Tunnel)
(2)自动配置的隧道 ( Autoconfigured Tunnel )
(3)隧道中介(Tunnel Broker)
(4)6 over 4
6 over 4是一种点到点、点到路由和路由到点的自动隧道技
术,它被用作通过Ipv4内部网的Ipv6节点之间的单点或多点连接。
这种隧道端点的IPv4地址采用邻居发现的方法确定。
6.3IPv6/IPv4通信
(1)Dual Stack Model (双栈模型 )
(2) Limited Dual Stack Model (限制型双栈模型)
(3) SIIT ( Stateless IP/ ICMP Translation,无状态IP/ICMP 转换)
(4) NATP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Protocol Translation,网络地址―协议转换)
(5) BIA ( BumpIntheAPI, Internet Dra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