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登飞来峰》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课件
13
比较阅读 《望岳》与《登飞来峰》两首诗结尾两
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4
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不同点:《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 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 的政治抱负。《望岳》则表达了诗人虽考场失 意,仍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 豪迈气概。
5
6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7
大意: 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 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8
细读感悟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夸张,写出了峰上古塔之高,写出了自
全面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养
努力建设开放
而有活力的语

文课程




本 理

课程目标
背诵、理解 提高品位
每学年不少于14次 练笔不少于1万字
观点、材料
古诗词、文言文 感情真挚 观察生活、创意表达
领悟内涵 说出体验 品味语言
议论文 文学作品
名著每年 2-3部总量
内容具体
修改、互评
不少于260
万字
写作
专注倾听、自信表达 即席讲话、主题演讲
学段的相

关性、发展性




前有内容简介
下面有难词解释
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
写作
六个单 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PPT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PPT教学课件

关于飞来峰
我国共有四川龙门、江苏、杭州、浙江绍兴、安徽五处此景观。
本诗中的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期上有应 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从东武县飞来,故因此而得名。 飞来峰宋有王 安石题诗《登飞来峰》,从此闻名天下。
字词全解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塔,这里指应天塔。
【 闻 说 】听说
【 望 眼 】这里指视线
【 缘 】 因为
1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我们知道,在通常情
况下鸡鸣时分是看不到日出的。据说在泰山的日观峰,“鸡一 鸣时,见日始欲出”。在飞来峰上能不能看到这一奇景呢?
从“闻说”二字推断,诗人没有看到。他不写亲眼看到的景物, 而写传闻之景,为的是突出构思中阐发哲理的重心。鸡鸣日出的灿烂 图景,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
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 “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 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这两句诗表达出要想取得更好的成 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名 家 中山大学熊猫罗常培:王安石在立志改革的同时,也看到儒家顽固派必然会拼死反对。他在诗中把 点 那些顽固派比作“浮云”,认为它虽然可以一时遮掩人们的眼目,终将在历史的长空中消失。这种 评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强信念,以后就表现为“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
千寻之塔—极言其高 鸡鸣见日—衬塔高耸 不畏浮云—站高望远 在最高层—语意双关
品读体会
写景 议论抒情
政治理想 远大志向 无畏精神
主题归纳
这首诗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登高揽胜之作。但是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 诗没有过多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诗人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 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志向以及大无 畏的精神。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ppt课件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实
行“养兵”之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同时 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将领不定,使得兵将不相习, 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军 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 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最终形成北宋积 贫积弱的局面。
感悟再读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孔子游于景山之上, 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 曰:“君子登高必赋。”
——《韩诗外传》
登 飞 来 王峰
安 石
山下初读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山下初读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初登感悟
请同学们自读诗歌,结合书下注,整 体感知诗意。
山坡探景 “高”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虬龙鸾凤,以托君子; 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楚辞章句》
桃都山有大树,曰 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 木,天鸡即鸣,天下鸡 皆随之。”
——《玄中记》
沿途论世
宋初,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
知人再读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下山寻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课件
这两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表面看是:“我” 登上峰塔的最高一层,站得高看得远,浮云是遮 挡不住“我”的视野。其实是用典来直抒胸意。 联系到诗人后来向宋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 与保守派的坚决斗争等,这可说是个战斗的宣言, 表现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 及大无畏的精神。
1、后两句句用什么表达方式?你如 何理解这句的意思?
借助工具书,自读诗歌,读准字音,用“ / ” 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你能读懂诗意吗,请借助课本注释,与你同桌 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
释义小贴士
(1)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2)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 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3)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 “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 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熙宁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门监郑侠画 《流民图》,图中流民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 告诉皇上说旱灾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 对变法产生重大怀疑。王安石认为“水旱常数, 尧、汤所不免”,司马光又上《应诏言朝廷阙失 状》,随着改革深入,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 发生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 相,出知江宁府。变法运动由韩绛、吕惠卿等人 继续执行,吕惠卿师心自用,引起朝中大臣的不 满。熙宁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复职,继续执 行新法。熙宁九年(1076年)爱子王雱病逝,王 安石求退金陵,潜心学问,不问世事。
(4)缘 :因为。 (5)眼:视线。 (6)塔:铁塔。 (7)最高层:最高处。又喻最 高决策层。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精品课件

1.说一说自己 登山观景的体会。
2.熟读背诵, 进一步品味哲理 之妙。
通过查字典或
有关资料,初步 了解诗句的意思, 大致理解诗中描 述的情景。
1. 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 的宝林山。
2. 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 一寻等于八尺。
3. 缘:因为。 4.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 见太阳升起。
登飞来峰
飞来峰王上安千石寻塔,寻飞的来高峰塔顶,耸立着千
闻说鸡鸣见日升。 听说塔上鸡叫时能 看见朝阳升起。
三读课文,说说你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
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诗人用 “不畏”二字作 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 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 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 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 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 端倪。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我“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眼睛,
只 因为我就站在飞来峰的最高层。
《登飞来峰》赏析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借景抒情
} 闻说鸡鸣见日升。 (铺垫)
只有站得高
} 不畏浮云遮望眼, 借情喻理 才能看得远
} 只缘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最高层。 (目的) (远大理想和抱负)
《登飞来峰》阐释的哲理:
• 实际包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人生哲理。从而使我们认识到: 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 局和从长远考虑。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精品课件(部编教材)

《登飞来峰》精品课件(部编教材)

又是用
“不畏得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这两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 高层。”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我”登上峰 塔的最高一层, 站得高看得远, 浮云是遮挡不 住“我”的视 野的。
}
表面看是即景说理
其实是用典来直行胸臆。
• 议论 • 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是因为自己站在塔的最高层。 • 实际包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人生哲理。从而使我们认识到: 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 局和从长远考虑。
后二句用什么哲理含义?
只有站得高,才 能看得远的人生 哲理。
哲理
观察事物,解决问 题,要站得高,看 得远,否则会被眼 前的小事物所羁绊。
《登飞来峰》同样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 触景生情,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 高层”表达了哪几种含义。 首先表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 理思考,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 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表明“我不怕浮云挡住我的眼睛,自然 是我站得高的缘故”,言下之意,浮云还在 “我”的脚下。 由此表明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 大的政治理想。
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 请解释下列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 后来衍生出的意义。 诗句原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 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衍生意义:
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
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 问题。
《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 是什么?
“浮云”“最高层”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奸邪小人。
”最高层“比喻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登飞来峰》优质课件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登飞来峰》优质课件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 3、“浮云”二字,既是实写眼前景,也是比喻当时 的保守势力(或 比喻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等), 反映了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
• “不畏”二字道出了“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反 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 惧的进取精神。
• “最高层”既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又暗喻政治上的最 高决策层。
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 1.自读。 • 2.指名读,师正音,
• 3.齐读。 • 4.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说明
• 【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 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 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 故而得名。
•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 畏:害怕。 • 遮:遮挡,遮住。 • 缘:因为、由于。
• 1、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诗前两句属于描写; 后两句属于议论。
• 2、联系创作背景,说说你对“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理解。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和为 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无前、无所畏惧的精 神。
• 3、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描绘山中 的美景,那么登峰是为了什么?(或这是登高览 胜之作,在构思上独具特色,试作分析。)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背景
•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 作。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
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 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 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 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 了这首诗。
•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 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 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 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 诗人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最高 层,是为了抒写当时心中独特的感受,即表现自 己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诗人自己高瞻远瞩、 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险、立志革新的 的政治抱负。

部编语文 七年级下册 20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优质课件

部编语文 七年级下册  20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优质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
20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 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神宗时,王安石任宰相,实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 诗歌遒劲清新。他的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今有文集 《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不同
表达了诗人虽考 场失意,但仍充满不 怕困难、俯视一切的 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表达了作者高瞻 远瞩,对前途充满信 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 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登飞来峰》中诗人借景抒情,含蓄而 又深刻地表现了自己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 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写作特色
①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诗歌的前两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
精读细研
2.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 遮目”,但诗人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为什么?
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自缘身 在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诗人构思的 精深。
精读细研
3.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及个人经历思考,《登飞来峰》这首诗 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这里是用典来直抒胸臆。“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 用来借代奸邪小人。联系到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 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的坚决斗争等,这可说是个战斗的宣 言,表现出了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 无畏的精神。
板书设计
千寻之塔——极言其高
写景 登 飞 来 峰
鸡鸣见日——衬塔高耸 不畏云遮目——站得高、看得远
议论 身在最高层——语意双关
胸高 怀瞻 抱远 负瞩
拓展探究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56张PPT)精品文档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56张PPT)精品文档

课文小结
《登飞来峰》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 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表达了诗 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 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主旨
这首诗借登临飞来峰,表现了诗人高瞻
远瞩、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展
现了诗人为实现理想而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知识链接
泰山(Mount Tai),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 游景区。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 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称。在汉族传 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 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 建庙塑神,刻石题字。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 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最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瑰 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 歌的高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 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 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 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 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 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 为“诗史”。
作者简介
20-35岁:读书、壮游 35-44岁:长安求职 44-48岁:陷贼与为官 48-59岁:漂泊西南

拄从衣萧柳山丰莫 山 杖今冠鼓暗重年笑 西
无若简追花水留农 村
时许朴随明复客家
夜闲古春又疑足腊
叩乘风社一无鸡酒
门 。
月 ,
存 。
近 ,
村 。
路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 登飞来峰 主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 登飞来峰 主课件

问题 ╮(╯_╰)╭
• 1、“最高层”有了什么样的深层 含义?仅仅指的是他站的比别人 高吗?还指他身上的哪些方面? (变形题)
• “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 高层,指他站的比别人高。实则 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也指他 有雄心壮志 ,勇往直前,不畏艰 难。这无疑是人生的最高层!
2、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明白了什 么道理?(主题思想)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7/312021/7/312021/7/317/31/2021 3:12:21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312021/7/312021/7/31Jul-2131-Jul-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312021/7/312021/7/31Saturday, July 31,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312021/7/312021/7/312021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共20页PPT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共20页PPT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0
1
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课件(22张PPT)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课件(22张PPT)

合作探究
3.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明 确 : 作者借景言理,抒怀言志。运用议论 把阻挠改革的守旧势力比喻成浮云,表现作 者对守旧势力的无所畏惧,对改革成功必胜 信念,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 心和不畏艰难、立志革命的政治抱负。
合作探究
4.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其 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登飞来峰》。 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感悟诗人寄寓诗歌所表现的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 审美情趣。
基础知识
寻: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或七尺为一寻.
闻说: 听说。
畏: 怕 。
浮云: 实写自然界的云,暗喻奸佞(nìng)的小人。实指当时的保守势力。
合作探究
1.前二句写飞来山上的塔有何特点?又是如何写的? 记叙、描写 写塔极高 第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第二句以“ 见日升”,从一个侧面衬写古塔耸高,直入云 霄。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抒胸臆蓄势。
合作探究
2.后二句用什么表达方式?你如何理解这句诗?
议论 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自 己站在塔的最高层。 实际包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应该放眼大局和从长远考虑。
随堂检测
3.《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列举一个和“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哲理名言有 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课后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 2.背诵古诗。
再见
作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 家”之一。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 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 、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 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 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不同点:《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 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 的政治抱负。《望岳》则表达了诗人虽考场失 意,仍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 豪迈气概。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 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 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 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 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 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 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1、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
夸张,写出了峰上古塔之高,写出了自 己的立足点之高。
2.“闻说鸡鸣见日升”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 这句诗巧妙地虚写出 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 的辉煌景象。其实“鸡鸣 日升”的灿烂的图景也是 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 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 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 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 的基调。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如 何理解“浮云”二字
“浮云”二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用来比喻
当时的保守势力,反映了诗人对他们的蔑视。
4.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 加上“不畏”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表现了诗人在政 治上高瞻远瞩,不畏 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5.最后一句话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千寻之塔——极言其高
写景
登 飞
鸡鸣见日——衬塔高耸


不畏遮目——
议论
站得高、 看得远
身在最高层——
无坚 私定 无果 畏断
《望岳》与《登飞来峰》两首诗结尾两 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表面写不怕浮云遮住了远 望的视线,是因为自己站 在塔的最高层。 实际包含只有站得高,才 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人不 能只顾眼前利益,应该放 眼大局和从长远考虑。 这两句带有自警、自策的 意味
6、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有怎样的政 治抱负呢?
这首诗表达了王安 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 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 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 进取精神。
障碍、挫折等。暗喻奸

佞的小人。
论 不畏浮云遮望眼, 眼:视线。
抒 情
自缘身在最高层。
缘 :因为。
最高层:最高处。比喻
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
决策层。
诗意: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只因为人已经 站在山的最高峰。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大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写 景
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即浙江绍兴城 外的宝林山。
千寻:极言塔高。形容 高耸。
闻:听说。
诗意:飞来峰上耸立着很高很高的塔,听到鸡叫时可以 望见旭日东升。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登飞来峰
千寻之塔——极言其高 鸡鸣见日——衬塔高耸 写景
不畏浮云——站高望远 议 论
身在最高层——语境双关 抒 情
政治理想、抱负 对前途充满信心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
推荐阅读
《宋代诗歌赏析选读》
登飞来峰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3、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即联系作者的生平及 其时代,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认识作品的价值和 意义。
飞来峰资料
飞来峰又叫灵鹫峰, 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 高168米。有“东南第一 山”,“武林第一峰”等 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 之一。飞来峰无石不奇, 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 丽绝伦。飞来峰的厅岩怪 石,如蛟龙,如奔象,如 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 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 露,锋棱如峭。
2、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是 飞来山上千寻塔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闻说鸡鸣见日升。
3、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 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千寻塔的最,高层 实则指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1.背诵古诗,并默写。 2.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油 然而生的是怎样的心情?写一写吧。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30岁时所
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 浙江鄞(yín )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 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 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 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 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 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 注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