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专题11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生物冲刺大二轮精讲习题:第1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冲刺大二轮精讲习题:第1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专题跟踪训练(十一)一、单选题1.(2018·河南省信阳测试)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中,甲状腺和肾上腺都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分泌的激素起协同作用B.各种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均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来完成的C.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功能实现的D.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解析]体温调节中,肾上腺可以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而甲状腺不能作为神经调节的效应器,其受激素调节,A错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主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实现的,但是每一个生命活动不一定需要三者都参与,B错误;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监控、防卫和清除能实现的,C错误;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

[答案] D2.(2018·河南省八市联考)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恒定不变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下降C.内环境维持pH的相对稳定与HCO-3、HPO2-4等离子有关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只与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系统有关[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含义及其调节机制,要求考生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及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不变,而不是恒定不变,A 错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但细胞外液渗透压可能升高也可能下降,B错误;内环境维持pH的相对稳定与HCO-3、HPO2-4等离子有关,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系统有直接关系,还受到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D错误。

[答案] C3.(2018·湖北省宜昌市调研)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B.因肾功能衰竭已出现尿毒症的患者,其内环境稳态会失调C.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都参与了人体体温调节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A错误;因肾功能衰竭已出现尿毒症的患者,其内环境稳态会失调,B正确;参与人体体温调节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0: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

专题十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考向预测1.本专题与人体健康、生活实践联系密切,五年的高考题中均有涉及,多以糖尿病、脱水等内环境稳态异常疾病为载体进行考查。

命题主要分布在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的实例和免疫调节。

其中对于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的能力考查尤为突出。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到。

内环境稳态的考查多以选择题为主,侧重考查考生对机体各项理化指标对稳态影响的理解;血糖调节主要考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的作用及关系;对免疫调节的考查,侧重于对免疫过程的考查,题型多样,借助实验或结合具体实例或借助图形等。

3.考纲第5条“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的要求由I变为了II,预测2018年高考会考查此考点。

备考时,利用图解认识内环境组成并进行三种细胞外液的分析。

列表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异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

借助实例构建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模型。

知识框架知识与技巧的梳理考点1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的维持1.内环境图表的识别与分析(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2)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

CO2的排出途径正好相反。

(3)其他代谢废物: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

2.稳态变化的原因3.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图解归纳例1. 如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为毛细血管壁,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B.正常情况下,液体③处的CO2浓度最高C.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导致⑤的pH明显降低D.②~⑤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Na+的含量【解题思路】分析图示可知,图中②③④⑤液体的名称分别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和血浆,故①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位于其一侧的血浆和另一侧的组织液,A错误;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故细胞内液中CO2浓度应最高,即图中的液体③处,B正确;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故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会被缓冲物质中和,血浆(液体⑤)的pH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错误;细胞外液(液体②④⑤)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而细胞内液(液体③)渗透压的维持主要靠K+起作用,D错误。

高考生物二轮习题:第一篇 教材基础保分必背 五、个体稳态和调节 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习题:第一篇 教材基础保分必背 五、个体稳态和调节 含解析

五、个体稳态和调节保分必背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反射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受到适宜强度的刺激。

3.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4.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反射弧中兴奋只能由感受器产生,然后传到效应器。

5.神经元的突起大大增加细胞膜面积的意义是有利于其接受多个刺激并远距离传导兴奋。

6.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到脑中高级中枢的调节。

7.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8.分级调节是指下丘脑通过控制垂体来控制相关腺体的分泌活动的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

9.可通过抽取血样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原因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在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10.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的根本原因是促甲状腺激素对应的受体蛋白的基因只在甲状腺细胞中才表达。

11.渴感形成的具体过程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渴觉中枢→产生渴感。

12.寒冷时能使散热减少的反应是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13.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14.饭后血糖浓度经激素调节而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饭后经消化、吸收作用使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降低。

15.免疫系统的功能是防卫、监控和清除。

16.浆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

17.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18.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10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10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10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1.下列关于内环境组成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直接来自血浆。

( × ) (2)Na +和Cl -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 √ )(3)血浆蛋白与血红蛋白共同参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

( × ) (4)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内环境中。

( × )(5)营养不良、淋巴管堵塞及过敏反应都会引起组织水肿。

( √ )(6)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 明显降低。

( × )[解析] (1)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直接来自组织液。

(3)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不参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

(4)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消化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

(5)营养不良、淋巴管堵塞及过敏反应都会使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水分交换不平衡,更多的水分进入或停留在了组织液中,从而导致了组织水肿。

(6)血浆内有缓冲物质,因此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

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淋巴因子不仅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可以和抗体一样将抗原清除。

( ×)(2)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 ×)(3)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 ×)(4)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病。

( ×)(5)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造血干细胞,之所以能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是因为在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 ×)[解析] (1)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没有清除抗原的生理功能。

(2)免疫活性物质中的溶菌酶可由泪腺等细胞产生。

(3)人体内的吞噬细胞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4)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免疫调节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免疫调节

.
46
解析:选 D。培养瓶中加入的细胞分别是被 LCM 病毒感染 的小鼠体内分离出的淋巴细胞和被该病毒感染的 51Cr 标记的同 种小鼠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的是上清液中 51Cr 释放量,可判 断 51Cr 是标记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的,所以被 LCM 病毒感染的 51Cr 细胞可看作效应 T 淋巴细胞作用的靶细胞,该细胞裂解是 效应 T 淋巴细胞作用的结果,所以该实验说明了效应 T 淋巴细 胞的作用,D 项符合题意。
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解析:选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 细胞能够分泌淋巴因子, 促进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 乙注入动物体内,引起免疫应答反应,推知物质乙属于抗原。
.
31
抗原和抗体的易混分析 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 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 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3.分布: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 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
.
23
(1)通过列表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免疫 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 对象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 游离于体液中的
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 抗原
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
.
24
免疫 主要是 B 细胞
细胞
主要是 T 细胞
作用 方式

高三生物二轮默写材料: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

高三生物二轮默写材料: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

高三生物二轮基础知识抽查十一默写材料11
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
1、如右图是体细胞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代表C代表;
组成内环境的是(填字母),A与B在物质组成上主要区别
是;如果你是淋巴细胞,你生活的具体的内环
境是(填字母);写出二个组织水肿的原因、。

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在、等系统的调节下,机体
内环境中的和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通过
调节网络来完成。

3、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过程中,下丘脑功不可没,其作用主要有:
可作为中枢、中枢、中枢;
可分泌激素、激素;还可作为感受器如。

4、体温调节过程中,如果一个病人始终持续四十度高烧,此时其产热量散热量,安静状态下人体热量主要来自;人体感知体内水分改变的感受器是,当某人饮入大量的等渗盐水时,其感受器是否兴奋?,其尿量是否增加?。

血糖调节中,主要的激素是、、,其中前两者与后一种在生理作用上是关系。

后者或都会导致糖尿病。

5、请写出血糖调节的过程图
6、免疫活性分子包括、等,免疫过程中,不具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是;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是;产生效应B细胞的三个途径是、

7、、都是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导致的疾病,而HIV则是属于病
8、写出体液免疫过程图:。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免疫调节》专题突破学案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免疫调节》专题突破学案

《免疫调节》【考点定位】【命题预测】纵观近三年高考题,本专题主要考查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等,预测2018年高考仍将主要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以上知识点。

【要点讲解】一、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分为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和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两大类。

(3)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①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②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

③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3.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②免疫过程结果:在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细胞免疫①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 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 细胞。

②免疫过程③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消灭。

(3)二次免疫及其特点①二次免疫的特点: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产生抗体又快又多,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②二次免疫的基础: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当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地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更快更多地产生抗体。

二、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1.免疫失调疾病(1)过敏反应:机体的防卫功能过于强大,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非首次接触抗原时发生,如皮肤荨麻疹。

(2)自身免疫病:机体的防卫功能过于强大,由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细胞而引起,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3)免疫缺陷综合征:机体的防卫功能不足,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如艾滋病等。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板块三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含解析 精品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板块三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含解析 精品

专题十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考纲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构网络·核心知识串联————————————————————————————1.判断内环境及其稳态叙述的正误(1)通常情况下,Na+浓度、渗透压、K+浓度、O2浓度中,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O2浓度。

(×)提示: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平衡。

(2)血浆和组织液相比,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提示: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于组织液。

(3)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提示:剧烈运动所产生的乳酸经过缓冲物质作用,不至于使血浆pH变为弱酸性。

(4)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内环境中。

(×)提示: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消化道中。

(5)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提示:血浆蛋白减少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6)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7)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提示:机体的稳态体现在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等保持相对稳定。

(8)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

(√)2.判断关于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及体温调节叙述的正误(1)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2)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提示:肌糖原不能再分解为血糖。

(3)血糖调节中,血糖浓度变化可以刺激相关细胞或下丘脑中的相关部位,所以葡萄糖也可以是信息分子。

(√)(4)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提示:哺乳动物脱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最终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1.(2016·四川卷)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 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 毒感染
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 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 性识别
解析:因 HIV 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故感染人群比健 康人群更易患甲型 HIN1 流感,A 项正确;HIV 有高度变异性,发生 变异后原疫苗失去预防的作用,故疫苗效果难以持久,B 项正确;被 HIV 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 HIV 蛋白(抗原),不能被免疫系统识别, C 项正确;HIV 最初侵入人体时,机体可产生免疫应答形成抗体,故 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 HIV 感染,D 项错误。
考点一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典例1】下丘脑和垂体在稳态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研究 下丘脑和垂体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刺激下丘脑前部,发现实验狗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 脑后部,实验狗则出现寒颤现象。 实验二:刺激下丘脑外侧区某部位,则可引起狗饮水增多;破坏 下丘脑外侧区该部位后,饮水明显减少。 实验三:将垂体后叶切除,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显著减少,狗 的尿量增加。 实验四:将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 三相同。 实验五:将垂体前叶切除,狗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症状。 实验六: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血管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 五相同。
(5)由实验五可知,将垂体前叶切除,狗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 症状,由于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可推测垂体 前叶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由实验六可知,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 的血管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五相同,推测垂体前叶的分泌受下丘脑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

高考生物二轮重点讲练:第10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共75张PPT)

高考生物二轮重点讲练:第10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共75张PPT)

解析 (1)由于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后,血糖浓度升高,可推知药物W破坏 了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2) 由题干信息可知,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会导致肾小管液的渗 透压比正常时的高,因此导致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进而导致尿 量增加。(3)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后,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使机体不能充分利 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体重下降。(4)药物 W破坏了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使大鼠因胰岛素缺乏而患糖尿病,这种动物可以 作为实验材料用于研发治疗这类糖尿病的药物。
能为正常值 D.若尿崩症由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导致,则可以通过注射该激素来治疗
解析 尿崩症与抗利尿激素有关,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的场所为下丘脑, A项正确;尿崩症患者的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有障碍,导致患者多尿和多饮,B 项错误;若尿崩症由肾小管对该激素的反应障碍导致,而不是该激素的产生异常, 则血浆中该激素的含量可能为正常值,C项正确;抗利尿激素属于多肽,只能通 过注射的方式治疗因该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所致的尿崩症,D项正确。
2.(2021· 全国甲卷)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
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2)由上述实验结果还可推测,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 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的___高_____,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__增__加____。
(3)实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体重下降,推测体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甲_组__大__鼠_胰__岛__素_缺__乏__,_使__机__体_不__能__充_分__利__用_葡__萄__糖_来__获__得__能_量__,__导_致__机__体_脂__肪__和_蛋__白__质_的__分__解_ _增_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限时集训:第10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解析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限时集训:第10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解析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限时集训第10讲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1.人体的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图Z10-1为体液转化的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图Z10-1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即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图中字母含义分别为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细胞内液C.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相关D.内环境中的成分包含激素、血红蛋白、抗体等[解析]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错误;图中D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A为血浆,C为淋巴,B错误;B为组织液,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有关,C正确;血红蛋白是细胞内的蛋白质,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水肿B.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活动加强[解析]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处于动态平衡中,B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下丘脑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错误。

3.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B.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C.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可快速产生大量抗体D.免疫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解析]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如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产生,A错误;吞噬细胞参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B正确;浆细胞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C错误;免疫细胞中的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免疫细胞中的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没有特异性,D错误。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新人教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新人教

专题13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解析:选D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液中,其液体部分属于内环境;血浆中含有CO2、尿素等,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较少;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2-4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D.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解析:选D 饮水不足,通过调节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属于机体正常的调节过程,而不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缓冲体系只是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主要组成体系;内环境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才是稳态。

3.(2012·佛山一模)抽取血液进行化验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中含有多种血细胞,是人体重要的细胞外液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与蛋白质无关C.若患者出现病理性溶血,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会偏高D.若血浆中检验出HIV抗体,说明该患者曾被H5N1病毒感染解析:选C 血细胞不是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无机盐含量,也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病理性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造成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偏高;抗原和抗体存在特异性,被H5N1病毒感染,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H5N1抗体。

4.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人体内任一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都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的D.内环境的稳态都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实现的解析:选C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会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乳酸钠和碳酸,碳酸不稳定,会分解成水和CO2,因此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仅在7.35~7.45的较小范围内波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专题11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2021学年)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专题11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2021学年)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专题11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专题11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专题11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的全部内容。

专题十一: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之核心考点[重温考纲]1。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核心考点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要点整合1.据箭头方向快速确认体液组分2.“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提醒 (1)体液≠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

(2)内环境达到稳态时,机体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

(3)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有可能上升。

(4)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内环境)和血细胞。

二、考向设计设计1 围绕内环境的稳态考查理解能力1.(2014·全国Ⅰ,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酶促反应需要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高考生物必考专项 热点1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免疫调节练习

高考生物必考专项 热点1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免疫调节练习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热点10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免疫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中多,故血浆渗透压高于组织液B.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在组织液中的含量要维持相对稳定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移动到突触后膜需要消耗ATPD.HIV侵入人体后,能够直接在机体的淋巴中大量增殖答案B解析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不只是与蛋白质有关,通常血浆渗透压和组织液渗透压大小基本相同,A错误;CO2作为内环境的气体成分之一,其含量要维持相对稳定,B正确;突触间隙属于组织液,在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不需要消耗ATP,C 错误;病毒营寄生生活,只能生活在活细胞内,而淋巴属于细胞外液,D错误。

2.(2019·山东日照高三5月份考试)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静脉注射血浆蛋白可以缓解组织水肿B.葡萄糖、胰岛素和Na+都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C.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会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D.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答案C解析静脉注射血浆蛋白,可以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水分从组织液进入血浆,可以缓解组织水肿,A正确;葡萄糖、胰岛素和Na+都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B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C错误;抗利尿激素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说明肾小管和集合管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故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正确。

3.(2019·湖北七市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考)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代谢活动都会减弱B.缺水时,人体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C.长期缺少食物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D.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因部分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导致血浆中pH 明显下降答案C解析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机体的代谢活动会发生紊乱,细胞的某些代谢活动可能会加强,A错误;机体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从而导致尿量减少,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B错误;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使血浆中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反应,使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2.10 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课件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2.10 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课件

(3)解答升高血糖浓度问题时:不能出现“肌糖原分解” 的错误描述,因为肌糖原只为骨骼肌提供能量,不在升 高血糖浓度过程中发挥作用。
7.免疫调节的4点提醒: (1)浆细胞:可以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 (2)效应T细胞:可以由T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 (3)记忆细胞:可以来自记忆细胞,也可以来自B细胞或T 细胞。 (4)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是针对外来抗原,监控和清除 是针对自身衰老、癌变的组织细胞。
(2)糖皮质激素(GC)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机体通 过下图所示的途径调节GC的分泌。GC具有免疫抑制作 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 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____________,因此最好 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____________,以防止肾上腺皮 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
(4)淋巴细胞:淋巴或组织液或血浆。 (5)口腔(或小肠)上皮细胞:组织液。
3.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易混点: (1)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 (2)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状态。 (3)内环境达到稳态时,机体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 (4)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引起代谢紊乱,代谢速率 未必上升,也有可能下降。
(5)与组织液(乙)存在双向箭头的为细胞内液(甲)和血 浆(丙)。
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1.下丘脑与“三大调节”之间的关系:
2.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
3.神经、体液调节实例: (1)水盐平衡调节归纳:
(2)血糖调节归纳:
(3)体温调节归纳:
4.激素作用的相互关系:
三、免疫调节 1.体液免疫与 细胞免疫图解: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淋巴因子的有_________, 属于乙类淋巴因子的有____________。结合甲、乙的 作用分析,推测RA的发生可能是____________导致的免 疫失调。请针对甲类淋巴因子提出两种治疗RA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一:人体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之核心考点
[重温考纲]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核心考点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要点整合
1.据箭头方向快速确认体液组分
2.“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提醒(1)体液≠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

(2)内环境达到稳态时,机体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

(3)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有可能上升。

(4)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内环境)和血细胞。

二、考向设计
设计1围绕内环境的稳态考查理解能力
1.(2014·全国Ⅰ,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

酶促反应需要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内环境稳定),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B正确。

神经细胞兴奋的产生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神经细胞内外Na+、K+的浓度有关,因此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

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2.(2017·全国Ⅲ,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设计2围绕内环境的稳态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3.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等物质
B.②中含激素、呼吸酶、乳酸、CO
2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