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牛毛岭石炭纪本溪组地层剖面简介(谷风优文)
本溪地区岩相及所指示的区域地质特征 (1)
本溪地区岩相及所指示的区域地质特征1.中太古代:1)清河镇万利村石棚子组片麻岩、南芬铁矿茨沟组磁铁石英岩为代表的鞍山群变质岩,构成了华北板块的基底;2)该变质岩由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片麻岩和磁铁石英岩分别是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的结果2.新太古代:1) 出露于连山关和平顶山大峪沟组粉红色混合花岗岩,代表了鞍山群上部变质岩2)混合花岗岩是混合岩化作用,即超深变质岩化作用的结果。
该作用代表了变质岩向岩浆岩作用转变,与构造运动(鞍山运动)强烈挤压有关。
3.古元古代:1)出露于连山关镇附近千枚岩和大理岩代表了辽河群变质岩系2) 千枚岩和大理岩分别是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的结果,代表了中-浅变质岩系,反映了本地区变质作用减弱。
4.中元古代:1)古元古代盖县组与新元古代永宁组角度不整合2)反映了本区这一时期抬升和剥蚀作用发生5.新元古代:1)出露于南芬地区和平顶山的钓鱼台组石英砂岩代表了本区发生了广泛海侵2)出露于千金岭的南芬组互层的蛋清色泥灰岩和紫色泥灰岩反映了本区海侵进一步加深;3)南芬组与桥头组平行不整合说明本区因海水退出并经历了剥蚀;4)出露于冯家堡细河的桥头组石英砂岩及波痕构造反映了本区再次经历了海侵;5)出露于冯家堡康家组粉砂岩及薄层泥灰岩说明本区海侵加深6.古生代:1)寒武纪碱厂组合馒头组毛庄组合徐庄组以页岩为主,夹灰岩透镜体,盛产三叶虫,代表了潮坪环境。
馒头组和毛庄组紫色页岩指示气候温暖炎热;2)出露于白石砬子的张夏组鲕粒灰岩代表了动荡水环境;崮山组砾屑灰岩具氧化圈边代表了炎热气候;长山组竹叶状灰岩代表了海水动荡环境3)出露于火连寨豆房沟村的凤山组窝卷状灰岩代表了稳定的海水环境4)出露于本溪湖公园和牛毛岭等地的奥陶系冶理组、亮甲山组合马家沟组巨厚灰岩代表了海侵达到了最高峰;5)晚石炭世本溪组与中奥陶世马家沟组平行不整合,说明本地区和华北板块其他地方相似,缺失晚奥陶世至早石炭世地层,反映了该地区抬升和剥蚀作用在这一时期发生;6)出露于牛毛岭的本溪组由砂岩、泥岩、煤线和5层薄灰岩组成,系海陆交互相;7)出露于牛毛岭的太原组及本溪地区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合石千峰组均为发现海相地层,说明这一时期完全进入陆相地层控制区。
本溪牛毛岭石炭纪本溪组地层剖面简介
本溪牛毛岭石炭纪本溪组地层剖面简介牛毛岭剖面是我国华北地区晚石炭世本溪组的标准地层剖面,在我国晚古生代区域地层对比及古生物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剖面位于本溪市西北新洞沟与蚂蚁村沟之间的牛毛岭,近东西走向,地层连续,化石丰富,发育5层石灰岩层,总厚约168.7m。
本溪组的研究已有一百余年历史。
最早的研究可追溯至德国学者李希霍芬(F .Richthofen)1869年在本溪煤系地层中采集化石,经欣克(A.Schenk,1882)研究,提出时代为晚石炭世。
1925-1926年,地质学家赵亚曾首次对牛毛岭剖面进行研究,正式创名“本溪系”,时代认为属“中石炭世”。
此后,李四光(1927)、乐森璕(1927)、尹赞勋(1932)、盛金章(1951)、王钰(1952)等院士以及张文堂(1955)教授等均对本溪系的古生物与地层进行过较详细的研究;安太庠(1983)、丁惠(1991)、刘发(1987)、武世忠(1992)、米家榕(1990,2001)等也对本溪组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
2005年起,本溪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有关专家对本剖面进行了新一轮研究,王成源等首次在本剖面本溪组上部发现晚石炭世莫斯科阶的标准牙形刺化石Idiognathodus podolskensis(泊道尔斯克异颚刺)及Neognathodus inaequalis(不等新颚齿刺)等;在和珊瑚等化石研究中也有新进展。
研究认为,本溪组上部的时代为晚石炭世莫斯科期(距今约3.14亿年),本溪组下部可能包括早石炭世晚期的层位。
整个本溪组可能为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早期(距今约3.25—3.1亿年)。
牛毛岭剖面记录了距今3亿多年前本溪地区的地质历史和生物演化史,是人们了解本溪地区和我国北方地球海陆变迁和生物演化的“窗口”。
本溪市国土资源局2007年7月Stratigraphical Section of Carboniferous Benxi Formationin Niumaoling of Benxi,LiaoningThe stratigraphical section in Niumaoling is the standard section of Carboniferous Benxi Formation in North China Platform, located at the Niumaoling between the Xindonggou and Mayicungou in Benxi of Liaoning. The section of the Benxi Formation is continuous in straigraphical sequence and fossiliferous, about 168.7 m thick with five beds of limestone, which is much significant for study of paleontology and regional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the Upper Paleozoic in China.There is over 100 year history for the studies on the Benxi Formation in this section since German scientist F. Richthofen in 1869 who collected fossils from the Benxi Formation, identified by A. Schenk as Late Carboniferous in age in 1882. During 1925-1926, Prof. Zhao Yazeng, afamous Chinese geologist, studied the section firstly, and named “Benxi Series” for this formation and suggested the age as the Middle Carboniferous. After that, Professors Li S.G.(1927), Yue S.X.(1927), Yin Z.X.(1932), Sheng J.Z.(1951), Wang Y.(1952), Zhang W.T.(1955), An T.X.(1983), Ding H.(1991), Liu F.(1987), Wu S.Z.(1992), Mi J.R.(1990,2001), etc. have studied also the Benxi Formation in this section.Since 2005, the Bureau of Resources Benxi City has organized a review and re-study of this section. Prof. Wang C.Y. et al. found the conodond index fossils of the Moscovian Stage of Upper Carboniferous, e.g. Idiognathodus podolskensis, Neognathodus inaequalis, etc in the upper part of this formation, which made a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the Benxi Formation; and consider. the upper Benxi Formation is Moscovian of Upper Carboniferous (314 Ma)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formation probably as the upper Lower Carboniferous.The Niumaoling section, as a window, has recorded and shown the history of geological and biological evolution in Benxi area of the North China for over 300 million years.标牌修改:36 泥岩及页岩 mudstone and shale35 灰岩 limestone34 粉砂岩、泥岩及煤层 siltstone、mudstone and coal seams33 灰岩 limestone32 长石石英砂岩 felsic sandstone31 灰岩 limestone30 泥岩及粉砂岩 mudstone and siltstone29 粉砂岩 siltstone28 泥岩 mudstone27 灰岩 limestone26 泥岩夹页岩 mudstone intercalated shale25 灰岩 limestone24 粉砂岩、泥岩夹页岩 siltstone、mudstone intercalated shale23 长石石英砂岩 felsic sandstone22 页岩及泥岩 shale and mudstone21 长石石英砂岩 felsic sandstone20 页岩 shale19 砂岩夹粉砂岩 sandstone intercalated siltstone18 粘土岩 clay17 砂岩夹粉砂岩 felsic sandstone intercalated siltstone16 页岩、泥岩夹细砂岩 shale、mudstone intercalated fine-sandstone 15 粘土岩(F层) clay(No.F)14长石石英砂岩 felsic sandstone13 粉砂岩 siltstone12 细砂岩 fine-sandstone11 杂砂岩 graywacke10 长石石英砂岩 felsic sandstone9 砂岩与粉砂岩 sandstone and siltstone8 粘土岩(G层) clay (No.G)7 长石石英砂岩 felsic sandstone6 粉砂岩、页岩 siltstone and shale5 粘土岩及页岩 clay and shale4 粉砂岩、粘土岩及页岩 siltstone、clay and shale3 紫色粉砂岩 purple siltstone2 杂色粉砂岩(古风化壳) variegated siltstone平行不整合 unconformity1 灰岩 limestone。
本溪地区本溪组上段沉积环境分析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前言国内对区域沉积环境的研究日渐成熟,就辽宁地区而言,多数文献资料主要研究古生物的特征、生存环境及生物礁的特征,对沉积岩沉积环境的研究则相对缺乏。
本研究以本溪组牛毛岭实测剖面及横向对比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沉积岩层演化的角度对本溪地区本溪组上段区域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由老到新岩层的海陆变迁,古气候变化,古地理特征,生物礁特征。
1地质概况工作区位于辽宁太子河流域本溪地区,是华北型石炭系主要发育区之一。
晚石炭世初期,本区开始了由南至北的海侵,沉积环境由扇形三角洲到峡湾海岸再演化为碳酸岩台地,堆积了近陆特征明显,近东西向展布的各沉积相带。
本溪组平行不整合覆于中奥陶统上马家沟组之上。
本组岩性下部为黄绿、黄、紫色页岩夹G、F 两层铝土页岩、薄煤层;上部为青、黄绿、黄色页岩、砂岩、灰岩透镜体和E 层铝土页岩,局部夹薄煤层。
本组腹足类、腕足类古生物化石甚多,生物礁发育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具有很大的理论研究价值。
2本溪组上段牛毛岭剖面辽宁本溪市本溪组地层发育较好,本剖面位于本溪市区西北部的牛毛岭上,东距本溪湖公园约1km,呈近东西向沿山脊延伸。
牛毛岭剖面为国内本溪组岩层的典型剖面之一,本人对该区本溪组上段岩层进行了地质考察,并采集了大量的岩石标本,牛毛岭剖面主要以砂岩、泥岩为主,夹有5层生物碎屑灰岩。
其中砂岩为河流、湖泊、沼泽相沉积,岩层之间为渐变式接触。
生物碎屑灰岩为近海相或滨海相沉积,含有腕足、蜓等化石。
剖面地层大致呈南北向展布,各岩层间呈平行整合接触,岩层间多为渐变的接触关系,没有断层展布,岩层大致向西倾斜,倾角一般小于30°。
全段共划分为19层,测量部分总厚度84.83m。
3碎屑岩沉积环境分析牛毛岭剖面最底层为厚层微层理构造中细粒杂砂岩,有极少量的铁质,处于弱氧化、中性至弱酸性环境,判断其为稳定的河流相沉积环境,再往上,沉积环境变的不稳定,难以形成较厚的岩层,可能是水流加大,使沉积物的物源减少,也可能是因为河床底部向顶部变化,河流变浅。
本溪地质认识实习
第三章 岩浆岩 变质岩
第一节 岩浆岩(玄武岩、流纹岩) 第二节 变质岩(混合花岗岩)
第四章 地质构造 1、大型构造:大型倒转向斜盆地 2、断裂 3、节理 4、不整合面
第五章 其他地质现象 罗盘使用、滑坡(原因、素描)、球
状风化、斜层理、波痕、雨痕 第六章 本溪矿产
煤、铁、石灰岩、石英岩 结束语(感想)
实习成绩评价
项目
野外观察与 独立作业与 实习表现与 实习报告
记录
测验
记录
百分比 20
20
20Leabharlann 40报告提纲目录 前言 (目的、意义、本人对实习认识、路线安排) 第一章 本溪概况 第二章 本溪地层 (区域地质概况、岩性、分布、古生物)
第一节 太古界Ar 第二节 元古界Pt 第三节 古生界Pz 第四节 中生界Mz 第五节 第四系Q
中寒武统(∈2) 当十组:灰绿色、紫色云母页岩和砂岩、厚层鲕状石灰岩、 砂岩、页岩(部分呈纸状) 张夏组:主要为鲕状厚层灰岩
上寒武统(∈3) 崮山组:暗紫色页岩;紫色竹叶状石灰岩 长山组:底部为紫色和黄色页岩、薄层结核状灰岩,夹多层 竹叶状灰岩。顶部是灰色灰岩夹少许竹叶状灰岩及黄绿色、 灰色页岩及结核状薄层灰岩。 凤山组:下层为灰色薄层泥质灰岩、夹薄层竹叶状灰岩及页 岩,中部为青灰色厚层叠层石灰岩
要求
通过在实习地区的地质路线观察,认识风化作用、河流和地下水等 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质现象及基本特征。
辨认和采集实习区的主要岩石和矿物标本。 观察区内岩层,初步建立地层层序和地层系统及其几种接触关系的
概念,认识和采集主要“标志层”岩性及矿物标本。 观察与了解区内的地质构造现象及其主要特征。 了解实习区主要矿产分布和矿山建设与生产情况。 考察、了解该区工业发展情况与地质工作的密切关系。 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和记录的方法及绘制野外地质剖面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环境保护自查报告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环境保护自查报告按照省厅《关于做好环境保护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办公室认真贯彻文件精神,细致排查公园内环境保护相关问题,具体情况如下:一.公园概况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通过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并于2007年6月30日揭碑开园。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成立后,本溪市人民政府按照公园规划要求对公园基础设施进行建设,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园内地质遗迹进行保护。
(一).公园地理位置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本溪市、本溪县、桓仁县境内,地理形态呈狭长哑铃状。
区内有沈本高速公路、沈丹铁路和203国道通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二).公园地理坐标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地理坐标:东经123°41′45″—125°25′19″;北纬40°59′27″—41°22′45″。
(三).范围、边界、面积根据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生态人文景观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兼顾景区整体性、特色性、适游性原则,将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划分为3个主要园区、13个景区和24个景点,规划总面积为62.99198km2。
1.本溪水洞园区本溪水洞园区主要分布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
包括:本溪水洞、天龙洞、关门山、铁刹山、庙后山和大石湖等6个景区和久才峪三级河谷阶地、侵入岩脉——熔结角砾岩2个景点,面积为24.67377km2,占公园总面积的39.17%。
2.平顶山园区平顶山园区主要分布于本溪市境内。
包括:平顶山、牛毛岭、大冰沟等3个景区和本溪湖、大明山不整合接触、欢喜岭逆断层、白石砬子直立岩层等18个景点,面积为12.28615km2,占公园总面积的19.50%。
3.五女山园区五女山园区主要分布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
包括:五女山、望天洞、老秃顶子和大雅河等4个景区和桓龙湖、沙尖子河穴和桓仁木盂子早石炭世植物化石产地等4个景点,面积为26.03206km2,占公园总面积的41.33%。
本溪地区本溪组上段沉积环境分析
本溪地区本溪组上段沉积环境分析【摘要】辽宁本溪组地层在晚石炭世早期处于近岸陆棚环境。
同期沉积物的底部为河湖相泥岩、页岩、再向上为粉砂岩、砂岩,最后为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代表了一个海进组合。
本溪牛毛岭剖面碎屑岩主要为河流、湖泊、沼泽相沉积,砂岩粒度分选一般较好,磨圆相对较差,成熟度相对较高,推测为河流相沉积。
砂质页岩和粉砂岩层内,岩石的颜色多为灰色,绿灰色或是灰绿色,多为在气温较低的河流相环境下沉积。
泥岩泥质含量较高,球状风化发育,表现为沼泽相沉积环境。
【关键词】晚石炭世;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环境0 前言国内对区域沉积环境的研究日渐成熟,就辽宁地区而言,多数文献资料主要研究古生物的特征、生存环境及生物礁的特征,对沉积岩沉积环境的研究则相对缺乏。
本研究以本溪组牛毛岭实测剖面及横向对比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沉积岩层演化的角度对本溪地区本溪组上段区域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由老到新岩层的海陆变迁,古气候变化,古地理特征,生物礁特征。
1 地质概况工作区位于辽宁太子河流域本溪地区,是华北型石炭系主要发育区之一。
晚石炭世初期,本区开始了由南至北的海侵,沉积环境由扇形三角洲到峡湾海岸再演化为碳酸岩台地,堆积了近陆特征明显,近东西向展布的各沉积相带。
本溪组平行不整合覆于中奥陶统上马家沟组之上。
本组岩性下部为黄绿、黄、紫色页岩夹G、F两层铝土页岩、薄煤层;上部为青、黄绿、黄色页岩、砂岩、灰岩透镜体和E层铝土页岩,局部夹薄煤层。
本组腹足类、腕足类古生物化石甚多,生物礁发育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具有很大的理论研究价值。
2 本溪组上段牛毛岭剖面辽宁本溪市本溪组地层发育较好,本剖面位于本溪市区西北部的牛毛岭上,东距本溪湖公园约1km,呈近东西向沿山脊延伸。
牛毛岭剖面为国内本溪组岩层的典型剖面之一,本人对该区本溪组上段岩层进行了地质考察,并采集了大量的岩石标本,牛毛岭剖面主要以砂岩、泥岩为主,夹有5层生物碎屑灰岩。
本溪地区地质工作概况
本溪地区地质工作概况摘要:主要对本溪地区基础地质资料收集和分析,具体包括自然地理概况、区域构造、地层、侵入岩等的调查,了解本溪地区的地质工作情况。
关键词:地貌;构造;褶皱1 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1.1区域自然地理1.1.1地形与地貌本溪县属辽东山地丘陵区,为长白山山脉的东南延续部分。
地形起伏较大,山峰连绵,沟壑纵横,相对高差大,切割强烈,沟谷狭窄,且多呈“V”字型。
在地形上,区内有两个大致平行的北东向山系构成本溪的南北界限。
南部山系高于北部山系,北部山系的南侧和南部山系的北侧有近南北向及北西向的支脉伸入中部的太子河谷地,太子河谷地由东向西逐渐加宽。
在地势上形成南北两侧高,中部低,南部明显高于北部的地貌形态。
按地貌形态划分,区内大致可分为:侵蚀构造中低山区、剥蚀构造低山区和侵蚀堆积山间谷地。
1)侵蚀构造中低山区分布于区内南部姜家堡子、吴家堡子,中部的三道沟、大锉草沟、关家堡子、汤池沟、南甸子和东部的兰河峪、洋湖沟等地区。
为工作区内高海拔地区,海拔高程约为800-1300m,切割深度大于500m。
区内最高峰为韭菜顶子海拔1254m;沿北北东向有超过1000m的中低山9座。
切割深度达700-900m,使山体陡峭,山势雄伟,山顶尖而山脊窄长,多条沟谷仲向峰巅。
沟谷多为“V”字型谷,宽度小于百米,坡度30-60°,谷长约为1-3km。
植被较发育,多有森林覆盖,灌木丛生。
岩性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其次为太古代混合岩、青白口系砂、页岩、寒武系、奥陶系灰岩等组成。
在太子河北侧达官寨、山城子地区,其地貌特征亦属于剥蚀构造中低山区。
地面高程为800-1100m,最高峰海拔1032m,在其西北的两座山峰,海拔高度分别为910m和954m。
切割深度大于500m。
岩性主要由寒武、奥陶系灰岩及青白口系、震旦系砂、页岩组成。
植被较发育。
2)剥蚀构造低山区在区内主要分布于三个区段:一是工作区的北部、高官乡、偏岭镇、清河城、泉水镇及小市镇部分地区;二是工作区南部的连山关、草河口、草河城大部分地区;三是工作区东部碱厂镇和东营坊乡北部地区。
本溪野外地质认识实习(采矿)
中生界 Mz
白垩系 K
上 下
白垩纪末的构造运动使已形成的本溪向斜褶皱加剧,发生倒转 ,形成了现在的地质构造格局。 火陆 山相 活沉 动积
大 峪 组 下部为紫色凝灰质砾岩夹少许红色砂岩;上部为红色砂岩,夹有少量 K1d 的红色及黄绿色薄层砂质页岩。
侏罗统 J
上
大明山组 紫色粉砂岩夹泥灰岩透镜体。其底部时而含有灰岩和石英砾石。上部 J3 d 为紫色页岩。
3 岩石
3.1 变质岩:太古宇(Ar) 混合花岗岩,岩性、成因 3.2 岩浆岩:气孔、杏仁状玄武岩,原生柱状节理玄武岩, 说明成因 4 地质构造 4.1本溪大型倒转向斜盆地 4.2平顶山逆断层
4.3 平顶山推覆构造(逆掩断层),
4.4 钓鱼台组节理与平顶山成因 4.5大明山组小东沟层与马家沟组角度不整合
中
张夏组∈2z 徐庄组∈2x 当十组
鲕状灰岩
海侵范围最大
下部为灰绿色、紫色云母质页岩和砂岩;中部为厚层鲕状石灰岩;上 部为灰黄色、灰绿色、砂岩、页岩。
下
毛庄组∈1mo 馒头组∈1m 俯君山组∈1f
石桥组
暗紫色(猪肝色)云母质纸状页岩,夹灰岩透镜体 砖红色粉砂质页岩夹泥灰岩
开始海侵
碱厂组
豹皮状灰岩 黄褐色石英砂岩,泥质铁质胶结 紫色、黄绿色页岩、夹黑灰色泥质灰岩 灰白色石英砂岩,硅质胶结 混合花岗岩
煤
山西组 P1s 石炭系 C 上 太原组 C3t 黄旗组
下柳塘组 下柳塘砂岩:白色中粒砂岩;下柳塘煤系:暗灰色砂岩及黑色页岩互 层,夹有厚煤层 下层为黄旗砂岩,细粒石英砂岩;上层为黄旗煤系,底部以煤层为主;
(二)岩浆岩
本区内岩浆岩 的岩性以流纹 岩和玄武岩为 主;脉岩型的 有辉绿岩、煌 斑岩和伟晶岩。
本溪地质实习报告
目录前言 (3)1、地质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3)2、主要实习路线和安排 (4)第一章本溪概况 (4)第二章本溪地层 (5)第一节太古界 Ar (5)第二节元古界 Pt (6)1、钓鱼台统(Z1d) (7)2、南芬统(Z1n) (7)3、桥头统(Z2g) (7)第三节古生界 Pz (8)(一) 寒武系(Ɛ) (8)(二)奥陶统 (9)(三)石炭统(C) (10)(四)二迭系(P) (12)(五)侏罗系(J) (14)(六)白垩纪(K) (16)(七)第四系(Q) (16)第三章岩浆岩变质岩 (17)1、岩浆岩 (17)2、变质岩 (17)第四章地质构造 (18)1、本溪地形 (18)2、褶皱 (18)3、断裂 (18)第五章其他地质现象 (20)1、河流阶地 (20)2、球状风化 (21)3、波痕、雨痕 (21)4、滑坡 (22)5、斜层理 (23)6、生物化石 (23)第六章本溪矿产 (25)1、煤 (25)2、铁 (25)3、白云岩 (25)4、石灰岩 (26)5、铝土矿 (26)6、石英岩 (26)第七章 ................................................................................................ 结束语26本溪地质实习总结前言1、地质实习的目的和任务本次地质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而了解地质科学的特点,学会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地质工作方法。
学会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并且对地质罗盘的使用要熟练地掌握和对各种地质现象有着初步的认识。
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这次野外地质实习,我对这门普通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本溪组气藏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本溪组气藏地质特征本文通过查阅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的一些相关文献,从地层、沉积、生储盖、分布及富集控制因素等方面对盆地东部本溪组的气藏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主要目的是想要对盆地东部本溪组的地质特征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对气藏的分布和富集规律较为整体的把握。
标签:鄂尔多斯;上古生界;本溪组;地质特征前言鄂尔多斯盆地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上古生界天然气最富集的一个含油盆地,已发现了榆林、米脂、子洲、神木、大牛地等多个具有工业气流的气田,是目前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之一。
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的本溪组和山西组地层,在近年来的勘探中表现出良好的前景,尤其是在本溪组顶部的本 1 段和山西组底部的山2 段,天然气富集高产,储量面积大,丰度高,是上古生界主要勘探的目的层之一。
本文通过对地层、沉积、生储盖、气藏及分布特征等方面的描述,主要目的是想要对盆地东部本溪组的地质特征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对气藏的分布和富集规律较为整体的把握。
1 地层特征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自下而上发育了石炭系-二叠系的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 6 套地层,总沉积厚度约700m[1]。
本溪组不整合覆盖奥陶系风化壳之上,顶部以稳定的9#煤层与太原组区分,底部为分布广泛的铁铝质岩层,中间主要为灰黑色泥岩和砂岩互层。
沉积旋回以反旋回为主,内部存在小的正韵律。
以沉积旋回的变化是划分地层的基础,可以将本溪组自下而上划分为两个层段:本 2 段和本 1 段,这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划分方案。
本 1 段属于晋祠段,主要石油砂、煤层与泥岩构成的多组沉积旋回,潮道砂体与泻湖泥坪交互叠置,反映多次海侵和海退。
更加细致的可将其自上而下划分为9#煤层、吴家峪灰岩层(扒楼沟)、晋祠砂岩层。
本 2 段主要是灰色泥岩、灰色粉砂岩及煤层。
底部为铁铝岩层,上部为畔沟灰岩(张家沟)。
早些时期也将铁铝岩层定为湖田段,畔沟灰岩定为畔沟段。
由于这两套地层较为致密,通常认为其是下部奥陶系风化壳的盖层。
山东省石炭纪
第二节地层特征一、本澳组工。
岩性特征及区域上的变化本溪组以泥岩、页岩为主,夹有砂岩、粉砂岩及2-4层灰岩,局部含薄煤层二﹃‘,0甲 4)o该组底部普遍具有G层铝土矿和山西式铁矿层位,由于当时沉积部位的不同和供源物质的多少不一,在奥陶系风化剥蚀面上不一定都能成矿,而绝大多数变为铝士泥岩和紫红色铁质泥岩,但该层位是稳定存在的。
该组一般含2-4层灰岩,其命名很不统一,有的用编号,有的给以专用名称。
其中有两层是需要阐述一下的,一是草埠沟灰岩,二是徐家庄灰岩。
草埠沟灰岩的命名地点是淄博市淄川区伴水草埠岭附近的草埠沟,浅灰一棕灰色,略带红色,质不纯,疙瘩状,富含黄铁矿晶粒,厚0.8-5m,位于本溪组的下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66)草埠沟灰岩见于淄博、莱芜、新泰、章丘、肥城及营县等地。
其分布虽较为广泛,但变化颇大,在同一地区也是如此。
如淄博煤田、律水、洪山见之,往南至东万山庄一带就缺失再如章丘埠村矿区,则有自西向东逐渐尖灭之现象。
所以,此层灰岩在区域上无标志层之作用。
徐家庄灰岩的命名地点是章斤县明水车站东南约 7.5km 之徐家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66),为灰一深灰色厚层一块状灰岩,本灰岩下部普遍含有链石结核和条带,具有丰富的动物化石,一般位于本溪组之上部。
此层灰岩分布面积非常广泛,全省各煤田均有之,各地厚度虽有不同,自5-23-不等,但该灰岩普遍稳定,岩性特殊,且都是各煤田本溪组中厚度较大的一层灰岩,是区域对比上的良好标志层。
本溪组的厚度,受海侵方向和沉积时古地形条件的影响,各地变化较大。
黄河以北厚 20-36m,淄博、菜芜,新泰、肥城、昌乐等地厚32-76m,鲁西南厚35-60m,鲁南厚 39-69-,全省一般在50-左右。
2.生物群面貌和区域地层对比本溪组生物群面貌较全,采得邃类9属27种,腕足类1属1种珊瑚1属1种,植物5属5 种。
就邃类化石而言,主要为纺锤筵科和小泽艇科的分子。
其中F-lira schell.ieni,F. psenaonytaioa, Paendoeta刀Wla khotumnsis, Millerella minut“见于辽宁太子河流域本溪组的妈蚁沟灰岩,Fusulina户ank-is, F.户seudokonnoi donga, F. cf. konnoi. Pse- udostaffella s户hasroidea, P.‘户haeroidea c.kid., Taitzehoella cf, taitzehoensis, Oza- uainella amgulata, O. turgid“见于小峪灰岩。
本溪地质实验报告
本溪地质实验报告本溪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7月24日,所有地质工程0901的同学们前往地质实验室,接受大学里第一次实习前的培训,我们在培训期间我们了解了地质罗盘的使用,为接下来的实习奠定了基础,在离开“培训基地”的时候我们带走了地质装备:地质锤、地质罗盘、放大镜、“地质巨无霸背包”。
7月25日早6点半同学们都陆陆续续起来洗漱,这是大部分同学在大学期间起的最早的一次包括笔者,大家自备“干粮”,满载着好奇心开始了第一天的实习旅程,目标:本溪。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有山有水的本溪,迎接我们的除了青山绿水之外还有一个重量级人物:我们本次实习的导师李老教授。
在李教授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本次实习的第一站:牛毛岭。
牛毛岭中石炭统本溪组剖面,是赵亚曾先生于1926年创名建组,原称“本溪系”,1965年改称“本溪组”。
本溪组是唯一以辽宁地理名称命名并通用于华北地台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
建组日。
年间,经赵亚曾、李四光、王钰、盛金章等地质学家、院士、教授和无数地质工作者的执着研究,使牛毛岭本溪组剖面的研究程度之深,水准之高,得到了国内外的公认。
牛毛岭地层剖面,上部为薄层页岩夹灰岩;中部岩石为紫色、黄绿色砂岩、页岩;下部岩石为泥岩、页岩夹G层铝土页岩。
原始剖面盛产多种古生物标准化石,如蜒类、珊瑚类、腕足类、腹足类和植物化石等。
2021年在观测剖面中,新发现有牙形刺化石和蜒类化石的新属种以及新的含化石层位,可与国际上的石炭纪莫斯科阶进行对比。
牛毛岭国家地质公园只有一条不算宽的小路我们顺着路向上走,一路听着教授的讲解,并且自己动手使用地质锤在岩层上“开山”,是的,我们在找化石,我从来不知道化石可以这么随意的“开采”,但是即使这样我还是没有运气找到一块。
此时大家已经是汗流浃背,初步感受了地质工作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郑家,位于本溪市西南10km西湖区,地理坐标123°43′441″,北纬41°17′224″。
太平山南北坡本溪组地层的差异及其沉积环境的探讨新稿件
太平山南北坡本溪组地层岩性的差异及其沉积环境的探讨令狐采学单位10111311班作者王锦洲黄庆陈怡翔辛希裕温广玥邵梦楠摘要笔者通过太平山南北坡本溪组地层对比,发现其地层岩性、厚度存在差异。
本文就太平山南北坡地层岩性差异、沉积环境做一对比,通过探讨南北坡地层成因从而推断其古沉积环境。
本文详细阐述了三好砾岩和南北坡其他岩层的成因,从而得出中石炭统之前周口店太平山地区位于水流较急的中下—中上游河段,而后发生的加里东运动研究区抬升,致使地层出露于地表,接受风化,在中石炭统海水入侵华北板块,周口店地区接受滨海相沉积的结论。
关键词太平山南北坡本溪组三好砾岩沉积环境引言北京市周口店地区大构造处于华北板块中部,位于近东西向的燕山构造带与北北东向的太平山构造带的结合部位。
区内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地层发育较全,并可与华北地台其他地区对比,区域上主要由房山侵入体及围绕其分布的多期多型式断层和褶皱组成。
太平山整体是一个向斜褶皱,我们在野外踏勘实习中发现太平山对称重复的地层分布中,南北坡岩层厚度、岩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尤以本溪组为最。
本文将通过对太平山南北坡本溪组地层的对比、原岩恢复来探讨太平山南北坡本溪组沉积环境的差异。
1.区域地质概况太平山向斜位于北岭向斜主体格架的东南转折端, 其北翼极密产状SW 195°∠52°,南翼产状N E 1 5°∠31°,枢纽产状N W 2 7 7°∠20°,为一枢纽向东扬起的斜歪向斜。
我们的研究区属于太平山向斜的一部分。
太平山向斜核部为石炭系—二叠系地层,翼部为下古生界至元古宇组成,为不对称复式向斜。
该区本溪组地层底部产出富铁、富铝沉积物,可以证明在中奥陶世至早石炭世期间本区经历了漫长的风化、剥蚀和准平原化过程。
2.1太平山南北坡本溪组地层对比2.1.1太平山南坡太平山南坡本溪组地层详细文字剖面描述如下。
上覆太原组(C3t).整合接触本溪组(C2b):厚38.8m灰色-灰黑色红柱石角岩9.3m灰色、浅灰色压力影板岩9.5m灰色生物碎屑灰岩 2.8m杂色(灰-深灰色、黄-灰黄色、褐色、粉红色等)砂质、粉砂质板岩10.5m灰色红柱石角岩 4.9m灰绿色厚层状硬绿泥石角岩 1.8m────平行不整合接触────下伏马家沟组(O1m)2,1,2太平山北坡太平山北坡自下而上为三好砾岩和板岩,厚度均约15m。
本溪地区地质遗迹
本溪地区地质遗迹东北大学地质工程研究所二〇〇五年七月前言本溪地区的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地貌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十分奇特而优美,许多地质遗迹为国内外罕见,其品位很高,具有地质科学研究意义及教学实习、旅游观赏的实际价值。
2005年5月,在本溪市环保局的指导下,本溪环保局、本溪地质遗迹省级保护区管理办公室组织了辽宁省旅游局、旅游规划设计院、本溪地质遗迹保护区管理办、辽宁科技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共10人。
对本溪地区的地质遗迹进行了科学考察,发现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地质现象,根据实地考察内容,结合前人资料,编写了《本溪地区地质遗迹》,供《普通地质学》课程野外实习参考。
《本溪地区地质遗迹》由东北大学金成洙综合编写,姚玉增博士、周坤、陈登辉研究生进行录入校对。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紧,人员少,可参考的前期资料少,《本溪地区地质遗迹》可能存在错漏,敬请斧正。
在工作期间得到了本溪县、桓仁县有关领导的支持和关心,在此深表谢意!作者2005年7月第一章自然环境和资源概况1.1.地理位置本溪地区位于辽宁省中部的东部,地理坐标范围在东经123°34′-125°46′、北纬40°49′-41°35′,属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东傍吉林省通化地区,南接丹东市,西邻鞍山、辽阳,北接沈阳和抚顺,面积8435平方千米,地理环境优越。
1.2.地形地貌本溪地区为辽东中部的东部山区,属于长白山脉的西南延续部,地势由东向西南、西、西北逐渐倾斜、地形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东西与北西、北东向构造纵横交错形成网格状格架的山地丘陵特色。
此外,由于不同区域出露的岩石类型及岩性不同,地质构造强度不一,使本溪地区的地理景观多样,地表形态和区域差异动态变化较显著,造就了以下四种地貌特色。
(1)中部东西向低缓山地丘隆地貌自本溪市至桓仁二户来呈东西向展布,地表出露主要是古生代台凹沉积的页岩、粉砂岩、泥灰岩、灰岩和薄煤层。
地层组的介绍
第一节地质一地层形成本县地层结构属于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一部分,本境在中生代以前的地质发展史与华北地台同升降共沉浮。
华北地台基底是前震旦系地槽型碎屑沉积,经吕梁运动地槽褶皱抬升,形成了地台的基底。
从本县双湖峪镇和马岔乡麻湾村两个钻孔地质资料证明,本境自中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沉积以后,由于早期加里东运动的发生,抬升成陆地。
后经过长期风化剥蚀,顶部形成凹凸不平的古地表形态。
中石炭纪地壳下沉,为海水淹没,在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的侵蚀面上,沉积了中石炭系本溪组地层。
由于当时还原介质的存在,氧化界面位置的改变,分别沉积了菱铁矿及黄铁矿。
同时因为本区域地体不稳,黄铁矿层受到氧化,加之其它沉积物的破坏,形成铝的酸性溶液,沉积成铝土矿。
这时上石炭纪台向斜不稳定,气候温和潮湿,因此发展形成海陆相交互的煤系沉积层,即上石炭系太原组地层。
到二迭纪时,特别是后期,经海西运动,以及台向斜四周的山西、六盘山区、秦岭等处地壳相继升起,形成鄂尔多斯台向斜区独立的内陆盆地沉积单元。
海水完全退去后,本区脱离海侵,呈河湖相为主的陆相沉积,成为含有煤层、煤线的下二迭系地层。
后期又因气候逐渐趋于干热,使上二迭系石千峰组地层为红色岩系。
三迭纪时,因秦岭不断上升,湖盆中心不断北移到本区,形成生成石油的有利地带——上三迭系延长群含油岩系。
三迭纪末,又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发生抬升,经过一段的沉积间断,又开始拗陷下沉,沉积了侏罗系地层。
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使地壳升起,发生剥蚀,周围贺兰山、桌子山等区褶皱成山,形成陕北盆地。
使在侏罗纪末期的侵蚀面上,普遍沉积了白垩系地层,到下白垩起,又受四川运动的影响,台向斜抬升,结束了内陆湖盆的沉陷历史。
因升降运动剧烈,地形高低悬殊,剥蚀作用强盛,堆积了河流相的砂砾岩。
由于上白垩纪本区持续上升,因此剥蚀愈强,所以缺失白垩系地层。
中生代以后,受燕山运动末期和早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遭受漫长的侵蚀切割,形成以下白垩系及其以前地层为主的基岩低山丘陵,缺失老第三系和中新统地层。
辽宁本溪庙后山遗址铀系测年初步结果
辽宁本溪庙后山遗址铀系测年初步结果张丽;沈冠军;傅仁义;赵建新【期刊名称】《东南文化》【年(卷),期】2007(000)003【摘要】庙后山是位于我国东北的重要中更新世人类遗址.报道该地点出土人类化石的第5、6堆积层次生碳酸盐岩和骨化石样的铀系测年结果.夹生于第6堆积层3个钙板的年龄分别为276+60-38、>535、346+160-60 ka,其下第5层中的钙板为526±31 ka,据此第6层顶部应至少为200ka,第5层中部应大于500ka.结果远大于该地点原基于骨化石铀系测年的年代框架,支持中国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交替比原认为约200ka早得多的观点.【总页数】4页(P54-57)【作者】张丽;沈冠军;傅仁义;赵建新【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03;Radiogenic Isotope Laboratory, Centre for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risbane, QLD 4072, Australia【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8【相关文献】1.辽宁本溪牛毛岭石炭系本溪组腕足动物群落及其古环境意义 [J], 高金汉;王训练;王燕;王艳丽2.辽宁庙后山与金牛山遗址考察采样记 [J], 解浩(文/图)3.高精度热电离质谱铀系法测定北京猿人遗址年代初步结果 [J], 沈冠军;顾德隆;B.Gahleb;袁振新4.辽宁庙后山遗址研究的新进展 [J], 魏海波5.辽宁金牛山遗址牙釉质样品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研究 [J], 陈铁梅;杨全;吴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北地台东南部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华北地台东南部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房尚明
【期刊名称】《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年(卷),期】1992(000)004
【摘要】华北地台东南部,即晋、冀、鲁、豫、苏、皖六省边区,石炭纪地层广泛分布,并蕴藏着丰富的煤和铝土矿等沉积矿产。
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对本区地质矿产方面的野外工作及室内综合研究,探讨石炭纪岩相古地理和煤、铝等矿产的分布规律。
一、本溪期的岩相古地理中石炭统本溪组,底部以“山西式铁矿”、“G层铝土矿”或铁铝质泥直接覆盖在奥陶系或寒武系剥蚀面之上;顶部泉旺头灰岩或相当的徐家庄灰岩、畔沟灰岩与上覆太原组分界上部灰岩产小纺锤(??蜓)等上带化石(FusulineUa-Beedeina),下部灰岩产原小纺锤(??蜓)下带化石(Profusulinellu)。
(一)地层概况本溪期地层厚度较小,一般几十米至几米。
东部临沂一带厚度最
大,60—80m,局部达
【总页数】7页(P46-52)
【作者】房尚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地矿局第五地质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
【相关文献】
1.华北地台东部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J], 林玉祥;朱传真;赵承锦;吴玉琛;李佳;李秀芹
2.华北地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J], 林玉祥;孟彩;韩继雷;朱传真;赵承锦;曹高社
3.华北地台区古近纪—新近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J], 林玉祥;孟彩;韩继雷;朱传真;王玉伟;赵慧;曹高社
4.华北地台东部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特征 [J], 林玉祥;赵承锦;朱传真;栾伟娜;吴玉琛;李佳;李秀芹
5.华北地台东南部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J], 房尚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溪组-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与穿时性
本溪组-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与穿时性彭玉鲸;陈跃军;刘跃文【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03(022)002【摘要】本溪组指中国北方奥陶系灰岩不整合面之上、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之下,由碎屑岩夹灰岩或灰岩凸镜体所组成的一套海陆交互相地层.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地层学理论的发展及认识的不同,对本溪组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划分形成了多种争议.本文按地层多重划分的观点和方法认为组是一个岩石地层的自然实体,并有区别于相邻自然实体单位的岩石内容和反映其发育的某一特定过程.为此,建议以层型剖面(本溪市新洞沟与蚂蚁村沟间的牛毛岭)为准,将本溪组岩石地层单位定义到<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的成果上来.即奥陶系灰岩顶部不整合面之上、下蚂蚁沟灰岩底界之下的一套碎屑岩层.从该灰岩层(即华北各地下部第一层灰岩)始,到最上部一层灰岩顶界(如山西太原的东大窑灰岩、河南禹州L8灰岩)为上覆太原组.该组下部产G、F两层铝土页岩,称为湖田段;上部为紫色-杂色富碳岩系(夹一薄煤层或碳质页岩)称为新洞沟段.本溪组的地质时代或年代地层,依据各地所产化石及上覆太原组第一层灰岩(即顶界)所产化石,不同地区时限不同,在吉南-辽东地区为大塘阶-德鸣阶;在晋冀鲁为罗苏阶-滑石板阶;而在河南禹州其顶界进入逍遥阶(或小独山阶)-阿瑟尔阶;明显地反映出岩石地层单位穿时的普遍性规律.【总页数】8页(P111-118)【作者】彭玉鲸;陈跃军;刘跃文【作者单位】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长春,130022;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长春,130022;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长春,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45【相关文献】1.天津城区JNR-16地热孔本溪组-太原组岩石地层剖面 [J], 孙宝成;陈瑞军;李嫄嫄;李虎;唐永香2.湘中南区棋子桥期岩石地层类型及其穿时性与找矿意义 [J], 潘促芳3.陕西紫阳—岚皋地区志留纪岩石地层单位穿时性讨论 [J], 李荣社4.岩石地层单位穿时的普遍性 [J], 徐家聪;夏军;王华明;张小旻;杨意庆5.同位素年代学揭示的华北克拉通北部侏罗系火山-沉积地层穿时性 [J], 汪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延长探区本溪组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
鄂尔多斯延长探区本溪组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林进;李云;何剑【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13(40)5【摘要】本文通过对钻井岩心、野外露头样品及薄片观察描述以及阴极发光、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应用,从矿物组分及成因类型、古水流特征、稀土元素的富集规律等方面对鄂尔多斯延长探区本溪组物源方向进行了综合判定,在此基础上对沉积相分布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延长探区石炭系本溪组砂岩颗粒自北向南具有粒度由粗变细、磨圆度由低变高的趋势;石英组分阴极发光类型以暗褐色、浅-深棕色为主,具变质岩型成因类型;岩屑组分以变质岩岩屑为主,达85.1%;野外露头古水流方向测量结果显示出其具有北部、东北→南部、西南方向的趋势;稀土元素的分配规律与盆地东北缘大青山古陆类似.综合判定研究区本溪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的阴山—阿拉善古陆.晚石炭世本溪组本2期为鄂尔多斯地区上古生界沉积发育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研究区受区域上缓慢沉降海水自东部侵入的影响,形成了浅海泥质陆棚、障壁岛-潟湖及潮坪沉积体系;本1期整体面貌与本2期类似,受进一步海侵影响,泥质陆棚及潟湖面积有所扩大;砂体连通性平行海岸线方向好.【总页数】10页(P1542-1551)【作者】林进;李云;何剑【作者单位】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陕西延安716000;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710069;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陕西延安716000;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710069;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45【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南部长8油层组物源性质及构造背景 [J], 杨超;王香增;任来义;张丽霞;贺永红;段昕婷2.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与沉积体系分析 [J], 陈飞;樊太亮;高志前;于喜通;庞正炼3.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探区三叠系延长组物源分析 [J], 柴改建;孙丽丽4.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延长组物源与沉积体系分析 [J], 冯娟萍;郭艳琴;余芳5.障壁坝砂体储层特征与成岩孔隙定量演化模式\r——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本溪组为例 [J], 胡鹏;于兴河;陈宏亮;赵晨帆;周进松;韩小琴;李亚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溪牛毛岭石炭纪本溪组地层剖面简介
牛毛岭剖面是我国华北地区晚石炭世本溪组的标准地层剖面,在我国晚古生代区域地层对比及古生物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剖面位于本溪市西北新洞沟与蚂蚁村沟之间的牛毛岭,近东西走向,地层连续,化石丰富,发育5层石灰岩层,总厚约168.7m。
本溪组的研究已有一百余年历史。
最早的研究可追溯至德国学者李希霍芬(F .Richthofen)1869年在本溪煤系地层中采集化石,经欣克(A.Schenk,1882)研究,提出时代为晚石炭世。
1925-1926年,地质学家赵亚曾首次对牛毛岭剖面进行研究,正式创名“本溪系”,时代认为属“中石炭世”。
此后,李四光(1927)、乐森璕(1927)、尹赞勋(1932)、盛金章(1951)、王钰(1952)等院士以及张文堂(1955)教授等均对本溪系的古生物与地层进行过较详细的研究;安太庠(1983)、丁惠(1991)、刘发(1987)、武世忠(1992)、米家榕(1990,2001)等也对本溪组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
2005年起,本溪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有关专家对本剖面进行了新一轮研究,王成源等首次在本剖面本溪组上部发现晚石炭世莫斯科阶的标准牙形刺化石Idiognathodus podolskensis(泊道尔斯克异颚刺)及Neognathodus inaequalis(不等新颚齿刺)等;在和珊瑚等化石研究中也有新进展。
研究认为,本溪组上部的时代为晚石炭世莫斯科期(距今约3.14亿年),本溪组下部可能包括早石炭世晚期的层位。
整个本溪组可能为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早期(距今约3.25—3.1亿年)。
牛毛岭剖面记录了距今3亿多年前本溪地区的地质历史和生物演化史,是人们了解本溪地区和我国北方地球海陆变迁和生物演化的“窗口”。
本溪市国土资源局
2007年7月
Stratigraphical Section of Carboniferous Benxi Formation
in Niumaoling of Benxi,Liaoning
The stratigraphical section in Niumaoling is the standard section of Carboniferous Benxi Formation in North China Platform, located at the Niumaoling between the Xindonggou and Mayicungou in Benxi of Liaoning. The section of the Benxi Formation is continuous in straigraphical sequence and fossiliferous, about 168.7 m thick with five beds of limestone, which is much significant for study of paleontology and regional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the Upper Paleozoic in China.
There is over 100 year history for the studies on the Benxi Formation in this section since German scientist F. Richthofen in 1869 who collected fossils from the Benxi Formation, identified by A. Schenk as Late Carboniferous in age in 1882. During 1925-1926, Prof. Zhao Yazeng, a
famous Chinese geologist, studied the section firstly, and named “Benxi Series” for this formation and suggested the age as the Middle Carboniferous. After that, Professors Li S.G.(1927), Yue S.X.(1927), Yin Z.X.(1932), Sheng J.Z.(1951), Wang Y.(1952), Zhang W.T.(1955), An T.X.(1983), Ding H.(1991), Liu F.(1987), Wu S.Z.(1992), Mi J.R.(1990,2001), etc. have studied also the Benxi Formation in this section.
Since 2005, the Bureau of Resources Benxi City has organized a review and re-study of this section. Prof. Wang C.Y. et al. found the conodond index fossils of the Moscovian Stage of Upper Carboniferous, e.g. Idiognathodus podolskensis, Neognathodus inaequalis, etc in the upper part of this formation, which made a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the Benxi Formation; and consider. the upper Benxi Formation is Moscovian of Upper Carboniferous (314 Ma)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formation probably as the upper Lower Carboniferous.
The Niumaoling section, as a window, has recorded and shown the history of geological and biological evolution in Benxi area of the North China for over 300 million years.
标牌修改:
36 泥岩及页岩 mudstone and shale
35 灰岩 limestone
34 粉砂岩、泥岩及煤层 siltstone、mudstone and coal seams
33 灰岩 limestone
32 长石石英砂岩 felsic sandstone
31 灰岩 limestone
30 泥岩及粉砂岩 mudstone and siltstone
29 粉砂岩 siltstone
28 泥岩 mudstone
27 灰岩 limestone
26 泥岩夹页岩 mudstone intercalated shale
25 灰岩 limestone
24 粉砂岩、泥岩夹页岩 siltstone、mudstone intercalated shale
23 长石石英砂岩 felsic sandstone
22 页岩及泥岩 shale and mudstone
21 长石石英砂岩 felsic sandstone
20 页岩 shale
19 砂岩夹粉砂岩 sandstone intercalated siltstone
18 粘土岩 clay
17 砂岩夹粉砂岩 felsic sandstone intercalated siltstone
16 页岩、泥岩夹细砂岩 shale、mudstone intercalated fine-sandstone 15 粘土岩(F层) clay(No.F)
14长石石英砂岩 felsic sandstone
13 粉砂岩 siltstone
12 细砂岩 fine-sandstone
11 杂砂岩 graywacke
10 长石石英砂岩 felsic sandstone
9 砂岩与粉砂岩 sandstone and siltstone
8 粘土岩(G层) clay (No.G)
7 长石石英砂岩 felsic sandstone
6 粉砂岩、页岩 siltstone and shale
5 粘土岩及页岩 clay and shale
4 粉砂岩、粘土岩及页岩 siltstone、clay and shale
3 紫色粉砂岩 purple siltstone
2 杂色粉砂岩(古风化壳) variegated siltstone
平行不整合 unconformity
1 灰岩 lime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