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案(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第二节,主要内容是海陆的变迁。

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海洋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变化,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海陆变迁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在小学阶段学习了一些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表面的地形和海洋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变化,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实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2.学生对于海陆变迁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海陆变迁的现象。

2.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海陆变迁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和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和海洋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海陆变迁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海陆变迁的现象。

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海陆变迁现象的理解。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课标】(一)课程内容标准: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二)课标具体目标通过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明确海陆变迁的原因;知道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一)教材重点:大陆漂移学说(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用实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并明确变化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学说2、难点:运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

【学情】(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1、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95%学生能够掌握2、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学说:85%学生能够掌握3、运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

:80%学生能够掌握(二)普遍性问题: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学说【教学目标】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是不断变迁的,并能弄清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2、知道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

3、通过了解地球海陆的发展变化过程,锻炼同学们的读图析图、想象思维和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进行科学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六、教学过程:】构建动场播放视频《难以忽视的真相》片段,从而引入新课。

评价:利用课外资料,丰富教材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活动一: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图2.13~2.15是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请你解释原因,并结合生活体验、知识经验列举类似的例子,时间限制3分钟,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一排为一大组。

喜山探险,东海遗迹,围海造陆三个例子,让学生自己总结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并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个案进行补充,让学生体会到海陆变迁是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地理生活化。

教师引导: 喜山探险-----地壳变动海底寻宝----海平面升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例子越来越多,海面上升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低地国家和城市面临不同成都的灾难。

八年级地理上册1.3海陆变迁(第1课时海陆的运动和变化)课件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1.3海陆变迁(第1课时海陆的运动和变化)课件中图版
关闭
C
解析 答案
1
2
3
4
4.“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下列现象说 明什么? (1)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2)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3)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4)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关闭
(1)说明青藏高原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2)说明台湾海峡曾是温暖湿润的陆地。 (3)说明陆地断裂下陷后可形成海洋。
1
2
【例1】 下列各项不可以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 ( )。 A.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台湾海峡发现古人类遗迹 C.落基山脉发现三叶虫化石 D.相互分离的大陆都有人类活动 解析: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落基山脉发现三叶虫化石, 说明这两地曾经是海洋;台湾海峡发现古人类遗迹,说明这里曾经 是陆地。这些都可以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相互分离的大陆上都 有人类活动不能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因为依靠人类的能力完全可 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各大洲,而不一定是随着大陆的漂移而分开。 答案:D
(4)说明由于地壳运动,海洋可能变成陆地。
答案
关闭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
关闭
C
解析 答案
1
2
3
4
3.下列现象能说明海陆在不断变迁的是( )。 A.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 B.两极冰川在不断融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 C.我国东海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关闭
我国东海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说明过去这里曾经是陆地。
1
2
2.海陆变迁的原因 导致地球上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 类活动。其中,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只是在某个局部小范围改变着地球的面貌。 (1)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按性质和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基本形 式。水平运动常常形成巨大的山系,例如我国的喜马拉雅山脉、昆 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及世界上许多山脉都是由地壳的水平运动而 形成的。垂直运动也会引起地势高低的变化和海陆变迁,例如“沧 海桑田”的变迁。全球范围的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水平运动,大西 洋就是地壳水平运动造成的,现在仍在不断扩大中。

2.2 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

2.2 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2、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3、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观点【教学重点】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并说明原因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观点并用以解释相关地理现象【教学难点】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观点来解释相关地理现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沧海桑田的故事学习主题一:海陆的变迁(一)海陆的变迁1、设置悬念:读课本P37-P38图2.13—图2.15。

思考下面的问题。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2、简单讨论并回答3、归纳与过渡说明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以变成海洋。

那么,海陆为什么会变迁呢?(二)海陆变迁的原因1、演示讲述(1)教师拿一本书演示“地壳的变动”,挤压,书的中部隆起。

喜马拉雅山就是这样由海洋变成陆地的。

(2)讲述:地质工作者认为:台湾海峡经历过多次海陆变迁,也是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

另外,还受到第四纪冰期的影响。

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水结冰,海面下降。

台湾地区便成为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上升高,陆桥又被淹没在海峡了。

(3)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

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活动也能使海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顺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2、归纳小结:这说明了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1)地壳的运动(2)海平面的升降(3)人类活动强调:自然因素(前两种)才是海陆变迁的主导力素3、朗读课本37页第2段,并勾画学习主题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过渡:大陆真的在漂移吗?1、读图2.17,“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激趣)2、阅读41页阅读材料,点评“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3、读40页图2.18,讲述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

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喜马拉雅山脉的发现
1912年 面积11.6km2
1998年 面积23.6km2
人工岛屿 五年建成 形如棕榈
岛上有2000座度假别墅40家豪华酒店
由300个人工岛组成的“海上世界地图”
魏格纳
主要内容——两亿年前,地球上的大洲是互相连接的一块大陆,周
围是海洋。后来,大陆分成几块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
• B.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低纬,并形成了煤,大陆漂移带到今天的 位置
• C.该地的煤不是由森林演变而成的
• D.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漂移了
• 3.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
()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板块运动 D. 海水运动
课堂小结
• 1、“沧海桑田”原为什么意思? • 2、海陆变迁 • 3、大陆漂移学说
课堂练习
• 1. 喜马拉雅山中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
()
• A. 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岛屿上的山脉
• B. 喜马拉雅山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汪洋
• C. 海洋生物原来生活在山上
• D布有巨大的煤田,这说明
()
• A.南极地区好久以前,气候非常暖湿
1、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 想的呢,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2、请你寻找有利的证据
大 陆 拼 合 图
大陆漂移的证据1——动物的相似性
• 海牛生活在热带 海洋,鸵鸟不会 飞,它们都没有 远涉大洋的能力, 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分布特点呢?
大陆漂移的证据2——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大陆漂移的证据3:南极地区的煤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 1、什么是板块漂移学说。 • 2、证明板块漂移学说的证据。 • 3、海陆变迁的原因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海陆变迁》(第一课时)课件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3《海陆变迁》(第一课时)课件

新课学习
海陆变化示意图
泛大陆
2亿年前
泛大洋
1.35亿年前
分裂,漂移
亚欧大陆
继续漂移
非洲大陆
现在
南极大陆
6500万年前
新课学习
观察海陆分布变化示意图,非洲大 陆和南美大陆的相对位置有什么变化?
2亿年前
1.35亿年前
现在
6500万年前
距离越来越远
新课学习
今天我们看到的海陆分布只是地球海陆变迁的一
个“瞬间”,现在的海陆分布轮廓,是经过漫长
拓展延伸
我来说一说!
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 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地 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德国 的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课堂练习
1.“沧海桑田”这个成语说明了( B ) A.地球表面形成亘古不变 B.地球表面形态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C.地球表面所有的陆地变为海洋 D.地球表面所有海洋变为陆地
新课学习 造成海陆变迁的第二个原因是海平面的升降
说明台湾海峡
曾经是陆地,
后来由于海平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
面上升,变成 了海洋。
遗迹和古河道,反映了该
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新课学习
造成海陆变迁的第三个原因是人类活动 日本是一个地窄人稠的
岛国,多年来通过填海
的方式扩大陆地面积。
日本的填海造陆
新课学习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情境导入
沧海桑田说的是陆地

第一章第三节海陆变迁(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中图版八上地理

第一章第三节海陆变迁(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中图版八上地理

1915年,魏格纳出版《海陆的起源》, 列举证据,阐述“大陆漂移学说”
学习过程
大陆漂移
学习过程 如何证明大陆漂移
讨论
学习过程 证据一:大陆轮廓相吻合
大陆漂移
学习过程 证据二:南美洲和非洲两侧的地层是相似的
大陆漂移
学习过程 证据三:动物的相似性
大陆漂移
学习过程
泛大陆、泛大洋 分裂
七大洲、四大洋
学习过程
海陆变迁的原因
落基山脉发现三叶虫化石
图瓦卢即将消失
日本填海造陆
地壳运动
自然 原因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课堂小结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海陆运动和变化 大陆漂移学说
海陆变迁的原因 海陆变迁的实例 证据 内容
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3节 海陆变迁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以下现象说明了什么?
海陆变迁
三 叶 虫 大 多 生 活 在 距 今 约 2.4 亿 年~5.6亿年前的海洋中。科学家在北 美洲落基山脉上发现了大量三叶虫化石。
喜马拉雅山脉有古代海洋生物化石。
学习过程

大陆漂移
1912 年 , 魏 格 纳 提 出“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
学习过程
实验探究
小海龟搬新家
动物园要新增一些小海龟。考虑到海龟的生活习性,饲养员为它们 准备的新家是一个水池,里面既有“海洋”,又有“陆地”。动物专 家看了以后,建议将水面缩小一些。三个饲养员马上行动,每个人都海龟搬新家
实验探究

地壳运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3.3+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3.3+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三节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实例,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可以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

内容要点说明【沧海桑田】教材图3.20以荷兰围海造陆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作用。

教材之所以举荷兰的例子,是因为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荷兰有围海造陆的传统。

荷兰著名的围海造陆工程包括须德海工程和三角洲工程。

教材图3.20以须德海工程展开,该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防治洪水,同时通过围海造陆将部分海域改造成圩田,增加耕地面积。

但需要说明的是,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作用只是局部的、小规模的,并且人类的活动必须顺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教材图3.21反映了当时争议双方对地球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即地球“活动论”和“固定论”的基本观点。

2.教材图3.22左图反映了南美洲和非洲形状相互吻合,但是据此能说明它们原来是一块大陆吗?这是抛给学生的第一个问题。

右图是“破损的书页”图,既有比喻的意思,更有提醒学生追求细节、寻找进一步证据的意图。

此图体现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

3.本节教材的“思与学”栏目,通过设问引出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

这个“思与学”栏目中提出的几个问题,不仅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还蕴含着丰富的非智力因素教育,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史和科学观的教育,以及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4.“活动”不仅让学生认识大陆漂移说,还让学生能够运用该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该“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两方面的资料。

教材图3.24为学生提供了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及古老地层在两块大陆上的位置,学生可以据此推测这两块大陆原来可能是一块大陆,后来分离了;教材图3.25为学生提供了大西洋两岸中龙化石的分布。

中龙是距今超过2.5亿年的爬行动物,主要生活在溪流和水潭中,无法横渡大洋,而中龙化石分布在大西洋两岸,说明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曾经可能是连接在一起的。

初中地理课件: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初中地理课件: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动物化石
海洋
-----该区域曾经是一片海洋
陆地
01 海陆变迁
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陆地 海洋
01 海陆变迁 海洋 陆地
荷兰填海造陆
01 海陆变迁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呢?
地壳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01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4 板书设计
海陆变迁
实例 海陆变迁 原因
大陆漂移
主要观点 证据
5 作业布置
作业: 1、识记本课主要知识点 2、完成课堂同步练习
“ THANKS

D.大量的水土流失
3 堂练习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 图,哪一幅图表示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A )
A
B
C
D
4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地球上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变动、 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了解了关于地球变动的一个学 说-大陆漂移假说。谈谈本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
地壳运动

然 原
主要原因
海平面的变化

人类活动
人为原因
01 海陆变迁
下面是海陆变化的实例,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黄河三角洲在不断“生 长”,平均每年以1.5-3 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
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 形成黄河三角洲。
01 海陆变迁
下面是海陆变化的实例,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 地国”,全国约1/4的陆 地低于海平面。约1/5的
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中物理
第二节 海陆变迁
第1课时
1 课堂导入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变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掌握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等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知识,但对海陆变迁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观察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地球科学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发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陆变迁的现象,掌握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等基本概念;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陆变迁的现象,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

2.难点: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表面的海陆是如何变迁的?2.呈现(10分钟)介绍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展示海陆变迁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出的案例,找出海陆变迁的原因。

《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

《海陆的变迁》第一课时

活动题 证据1──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这好比撕碎 了的一张报 纸,拼合以 后的印刷文 字和行列也 一一对应。
活动题 证据2──动物的相似性
我只能生活 在热带浅海 ,为什么南 美洲和非洲 都有我的存 在呢?
我不会飞, 为什么南美 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 呢?
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认为:
1.在两亿年前,地球上 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 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 片汪洋。 2.后来,原始大陆分裂 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 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 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 布状况。
根据下图,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 合而成。 地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 界的地带பைடு நூலகம்地壳活动比较活跃。
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海陆变迁的原因 大陆漂移说
板块构造说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说明问题:东海部分海域曾经是陆地 原因:海平面的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
原因:人类活动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 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 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 世界地图上。“奇怪!大 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 ,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 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 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 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 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 不会是漂移的?”
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 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解释: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原意:海陆变迁
海陆的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列哪些事例不能证明海陆变迁( A.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的化石
C.印度洋海啸后,东南亚一些小岛沉入海底 4、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 A.海底森林死亡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中
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
5、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习小结: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_____(运动、静止)之中的。
二、自主探究
一) 、找一找、读一读(结合课本 P34-- P35 正文部分及图 2.15,理解“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 国的科学家
2、“大陆漂移假说”内容: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________________, 它的周围是一片_______,后来_______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_______,逐渐形成了今天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二)、阅读课本 P36 页内容及 P34 图 2。14,回答: 1、.魏格纳偶然发现了什么,让他有了大陆漂移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本 P35 图 2.16,P36 图 2.17,思考大陆漂移的证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和县民族中学和谐课堂导学案
课 年 时)
地理
编写人 刘颖 审核人 地理组
【学习目标】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掌握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明标 读一读、做一做(读课本 32——33 页内容,完成 32 页活动题)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 2.10 图 2.11 图 2.12 图 ____变_____ ____变_____ ____变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延伸
课后反思:
太和县民族中学和谐课堂导学案
学习小结: 科学是需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实践的、需要证据的。
太和县民族中学和谐课堂导学案
三、变式检测:
1、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人为改造 C.地壳活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魏格纳 C.哥白尼 ) B.台湾海峡内有古河道的遗址 D.现在全世界平均气温高于 2000 年前 ) ) D.哥伦布 ) B.地震和火山活动 D.岩浆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