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导学案
《伯牙绝弦》 导学案
伯牙绝弦(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们要读正确,读流利,能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2.我们要知道句子的意思,并能讲这个故事。
3.我们要感受到友谊的珍贵,珍惜友谊。
学习过程:(一)第一环节我们应该学习什么?一、自读导航。
(1).第八组单元导读。
阅读P136页“单元导读”,我了解到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本组课文的学习方法有:()(2).读通课文,疏通词句。
1.先让试着读一读,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不懂的查字典。
并把查处的字写在黑板上。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
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重音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出。
4.互相交流读。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借助注释理解单词、句子意思。
不懂得在组内交流。
2。
用白话文讲这个故事。
(4).细读课文,深入思考:1. “伯牙绝弦”的意思。
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3.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4.从哪里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5.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怎么赞叹?6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7.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8.可以想象,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9.当伯牙志在流水。
没有人会像子期说──10.当他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11.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12.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13.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背一背吗?(5)回顾课文总结提升1.搜集有关《伯牙绝弦》的故事及背景资料。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教案优秀5篇《伯牙绝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好。
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解题质疑,引入课文。
初读课题后,学生理解“绝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课题提出疑问。
二、读准字音,初知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
2.检查初读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联系注释,读懂文意。
1.指导学生联系注释尝试疏通文意,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在学生讲述时,教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善”“志”等。
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韵律。
四、深入体会,品味文情。
思考:伯牙为何绝弦?(一)感悟“知音相遇之喜”1.学生自学: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划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与流水时,善听的子期能准确听懂伯牙的琴音所传达的心声。
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师生共读,表达知音相遇之喜。
(二)感悟“知音离世之悲”借助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
学生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复杂情感。
对比朗读,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
五、回味诵读,升华文心。
1.善鼓的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3.师生诵读全文。
[个人简历]崔雪梅,全国“自辅实验”先进个人,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省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金牛教育专家。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精选12篇)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精选12篇)《伯牙绝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三、读懂课文内容1.交流学文言文的方法。
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
这就是知音。
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四、品味知音之情1.伯牙琴艺高操,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指导读钟子期赞叹的语句。
2.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
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
3.、感情朗读。
4、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学生读。
5、你理解伯牙的心声吗,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
五、作业: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句。
板书:25.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所念绝弦(知音)钟子期善听必得之死26 月光曲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小编寄语】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的优质的教学案例,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该模式能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学习!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读出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我还要尝试背诵课文。
2.我要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学前准备:1.读课文至少三遍,读准、读通。
2.读138页资料袋。
知识链接:伯牙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曾任晋国大夫,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
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
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
学习过程: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拓展延伸:我能读出感情1、不同形式的合作读:一读伯牙,一读钟子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我要想像人物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配乐读。
五、课堂检测1、翻译句子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练习句式仿写。
白雪皑皑杨柳依依春雨绵绵烈日炎炎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善哉,徐徐兮若清风!”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
《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优秀8篇)
《伯牙绝弦》精彩教学设计(优秀8篇)4、板书课题:牙绝弦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小游戏入手,引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
然后激情导入新课,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和平时课文的有什么区别。
2、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谈谈体会。
3、师: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4、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
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5、教师范读,相机指导读发。
6、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7、学生互相交流读,教师检查读,相机指导读。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教师以富有激情的富有韵味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景之中,点燃了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1、师: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
(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2、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预设答案: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3、师: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4、预设交流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很喜欢弹琴,钟子期很喜欢听。
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4次。
)师: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啊!好啊!)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大赛《伯牙绝弦》导学案
25、《伯牙绝弦》导学案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感受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准备:1、准备高山《高山流水》这首乐曲。
2、准备《伯牙绝弦》的朗读视频。
学生准备:1、每个小组搜集一些相关友谊的诗词句子,写在后黑板上。
2、每个小组准备好上台展示的开场白和结束语(简练)。
3、学生课前熟读课文,直到背诵。
预习过程:一、理解题目,学习字词1、读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2、读3—5遍课文,能把带有拼音的字读准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弦()哉()兮()峨()3准确书写一些难写的字,如“哉、兮、峨”等字。
(此内容,课堂不作讲解,组长检查。
)二、朗读课文:1、练习朗读课文。
2、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查找资料,给文章划分节奏。
3、朗读课文需要读出重音,掌握语速,把握感情基调等。
(小组展示朗读)三、理解课文大意:对照注释,查字典、翻资料书,理解课文意思。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鼓:全句的意思是: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高山:曰:善:哉:峨峨:兮:全句的意思是:。
3、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洋洋:全句的意思是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念:必得之:全句的意思是:5、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谓:乃:破琴绝弦:全句的意思是:(小组展示,展示时只说句子的意思,不需要说具体词语的意思。
)四、深入学习课文,感受友情的伟大1、从何处能够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找出文中原句,说说你的感受。
2、伯牙既然“善鼓琴”,那么想一想,除了能弹高山、流水,还能弹出什么?试着仿写句子。
3、再读课文,想一想:伯牙和钟子期为什么互称知音?找出文中原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4、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对此你有何感受?五、深悟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伯牙绝弦导学案
《伯牙绝弦》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一、学案自学(一)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注意停顿恰当。
(二)参照课下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几句话概括。
(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参照资料袋,理解高山流水的意思,体会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
(六)自学自查1、为画横线的字注上正确读音。
善哉()峨峨兮()钟子期必得()之2、按照节奏熟读课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六)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下列词语。
绝善鼓志在高山善哉峨峨兮若洋洋念谓知音高山流水(七)理解句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理解两个“善”)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理解“善哉”)“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说明了什么?(八)深入理解。
1、一个著名的音乐家,他的耳畔肯定不缺少赞美?他为何只视钟子期为知音?2、伯牙苦苦寻觅的知音找到了,此时他的心情如何?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他最想对子期说什么?(引导学生说符合当时情景的话。
)3、搜集有关交友的名言。
4、背诵课文。
课中二、小组合作(一)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1、互查字词掌握情况。
2、组内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文章的停顿,并概括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伯牙绝弦》导学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伯牙绝弦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第一部分--- 课前预习
1、 收集伯牙、钟子期的资料
2、 收集描写朋友之情的成语和诗词、名言;
成语:
诗词(名言):
第二部分----课堂训练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对停顿,高声朗诵。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
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2、把课文多读了几遍,然后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并联系上下
文,理解出了句子的意思,并说感受,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
故事了。
学习小策略:朗读时要注意停顿恰当,高声呦!
学习小策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说故事。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学生笔记:伯牙绝弦: 1)字词:志: 念: 必: 兮: 谓: 世: 乃: 善: 善哉: 得之: 再无: 知音: 破琴: 绝弦:
复鼓:
终身;
3)句子:我理解了第( )句,意思是:
从这个句子中我
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学习小策略:如何围绕句子谈感受--可以说说从句子中明白的,可以说说自己想到的,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去谈.最好用上你收集的描写朋友之情的成语和诗词、名言。
25课导学案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导学案【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步:激趣导入,解题质疑1.谈话交流:课前欣赏,高山流水。
同学们,古今中外有许多交友的名言名句,谁能说一说?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流传千古,吟诵至今的有关知己朋友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带给我们特有的语言魅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字音,强调“弦”的读音。
3.解题质疑:(1)学生通过课前的查资料简介伯牙,老师做适当的补充:伯牙,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琴师。
(可结合参考上的伯牙学琴故事)大致了解伯牙、钟子期。
(2)理解“绝弦”(如果不易理解可在读懂环节进一步理解)(3)质疑:如:伯牙为什么绝弦?绝弦说明什么?(教学设计的主线要简明。
课始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样既检查了学生课前预习查资料的情况,又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还起到了牵问题而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二步:读通课文,感知文意1.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随时范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词句。
注意断句停顿。
2.重点指导朗读的句子:如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绝弦导学案x
25、《伯牙绝弦》导学案主备人:逯兴梅复审人:陈艳丽使用人:年级:六学习目标:1.我能读出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我还要尝试背诵课文。
2.我要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学前准备:1.读课文至少三遍,读准、读通。
2.读138页资料袋。
知识链接:伯牙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曾任晋国大夫,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
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
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
学习过程:一、字词部分1、我认识的生字2、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杨柳依依你能照样组吗?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清风明月杨柳芳草云雾炊烟流水春雨白雪霞光二、理清脉络1、我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有:2、我能理解的词语、句子有:(请用和同伴讨论、查字典、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善哉”的意思是“峨峨”的意思是:“峨峨兮若泰山”的意思是:“洋洋”的意思是:“洋洋兮若江河”的意思是:3、我对“知音”的理解是这样的:4、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三、合作探究:我能读出自己的理解1、伯牙为什么“绝弦”?2、什么是“知音”?为什么伯牙视子期为知音?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拓展延伸:1、我要想像人物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伯牙苦苦寻觅的知音找到了,此时他的心情如何?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他最想对子期说什么?五、课堂检测1、翻译句子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练习句式仿写。
白雪皑皑杨柳依依春雨绵绵烈日炎炎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5《伯牙绝弦》 ∣人教新课标
库车县第三中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细细品读课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用“/”标出文中停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解释字词。
“善哉”的意思是“峨峨”的意思是:
“峨峨兮若泰山” 的意思是:
“洋洋”的意思是:
“洋洋兮若江河” 的意思是:
4、读完课文后,你对“知音”的理解是什么?
三、合作学习:
1、读课文,什么是“知音”?为什么伯牙视子期为知音?
2、“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文中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写出原句,并翻译。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拓展点评:
1、试着说出有哪些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2、请同学们讲讲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小故事。
五、当堂达标检测:
将课文翻译成白话文。
《伯牙绝弦》导学设计
《伯牙绝弦》导学设计
个故事。
情感: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学习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学习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学习方法以读代讲情境感悟点拨引导教学准备学生:完成导学提纲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一、谈话,揭题导入齐读课题二、解题,初知大意1、说说“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2、伯牙为什么要“绝弦”?思考,指名回答三、初读,整体感知我们以前学过《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回想一下,文言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应该怎么读?
3、指名读,评价。
4、师范读。
5、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四、合作,疏通文意课文读得很有古文韵味了,我们现在就来读懂其中的意思吧!想想我们以前有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2、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弄懂课文意思。
伯牙绝弦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伯牙绝弦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一、纵情吟诵识知音。
(一)读题解题。
1、读好课题,强调“弦”的读音。
2、齐读课题。
3、理解“绝弦”、“伯牙绝弦”的意思,质疑导入。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理解“谓”、“乃”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一)打开语言。
课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又真的善听”呢?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
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
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厚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
在此过程中渗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这两个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1)读着这个峨峨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泰山?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2)江河在古文里边特指“长江”和“黄河”。
想到长江与黄河,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诗句?(二)体验“知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理解“念”和“志”,体味“异字同义”的语言现象。
2、聚焦“志”,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知音”的内涵。
、(1)理解钟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志向、情怀的悦纳。
(2)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
(4)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师生配合朗读、同桌互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
《伯牙绝弦》导学案1 Microsoft Word 文档 (6)
《伯牙绝弦》导学案1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填写AABC结构式写景的词语例:炊烟袅袅清风--- -明月---- 春雨---- 白雪---- 芳草---- 杨柳---- 云雾---- 霞光----二、解释词语善哉:善听:曰:谓:复:若:知音:三、请在句子中标示出节奏,按节奏朗读,并翻译。
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音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译:2、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译: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4、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四、学生有节奏地齐读出课文韵味并体味中心。
1、琴师伯牙弹琴时,樵夫钟子期有何表现?(用文中话语回答)—————————————————————————————2、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为什么能够相互欣赏,甚至于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五、学写古文。
用所给词语仿照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善哉,!”志在,钟子期曰:“善哉,!”清风徐徐明月皎皎波涛滚滚流水综综芳草萋萋春雨绵绵六、情感体验“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 高山流水,得一知音,是人生幸事。
短短77个字,却流露出了两种情感:有知音相遇的之情,有失去知音的之情。
文中表达这两种情感的句子分别是:————————————————————————————————————————————————————————————————————————————七、学生讲故事这则故事虽然很短,却流传了两千年,真挚的友情荡气回肠,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把这则故事讲给小组的同学听,互相评论一下,谁讲的最好,既流畅又有感情。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25《伯牙绝弦》导学案
b.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伯牙和子期的友谊,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3.音频: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文的韵律美和意境。
a.作用:音乐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b.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高山流水”这一成语的内涵。
(二)作业评价标准
1.评价内容:
a.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包括读后感、造句、小剧本等。
b.思考深度:评价学生在作业中表达的观点是否有深度,能否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c.创新性: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自己的创意,如独特的成语运用、生动的小剧本等。
2.评价标准:
a.准确性:检查作业中词语、成语的使用是否准确,句子语法是否正确。
(二)多媒体资源
1. PPT:通过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课文内容、重点词汇、故事插图等,增强视觉冲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a.作用: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b.学生通过观看PPT,可以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视频:播放与伯牙绝弦相关的动画片或纪录片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故事背景和情感。
3.学习难点:对于古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生僻词汇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此外,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友谊、沟通等主题,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二)预习指导
1.预习目标:通过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预习内容: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阅读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预习问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导学案知识导引:《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以音乐家伯牙和琴师钟子期的友谊为主线,通过伯牙绝弦的故事,告诉人们真正的友谊是可以超越一切的。
学习目标:1.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
2.理解并学习友谊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欣赏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讲解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使学生明白真正的友情远胜过名利,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友谊。
学习难点:理解并学习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欣赏能力。
学习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伯牙绝弦》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并提问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在你们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们的好朋友?”第二步:学习新课(10分钟)教师播放《伯牙绝弦》的动画片,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和倾听。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以及他们对音乐的痴迷。
第三步:讲解新课(10分钟)教师结合动画片的情节,向学生讲解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以及伯牙为友谊而绝弦的原因。
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伯牙会绝弦?第四步:思考合作(15分钟)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们是否有过与伯牙相似的经历?请简单描述一下。
2.在你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钟子期”的人?请简单描述一下并分析你们之间的不同。
3.请分享一次你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并谈谈你们对友情的理解。
第五步:展示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第六步:反思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回顾友谊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明白真正的友谊远胜过名利。
拓展活动:学生们可以自行收集与友谊相关的文章、故事和资料,以及个人的友谊感悟,并向全班展示。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制插图或演绎小剧场等方式,展示他们对友谊的理解。
好的,下面是继续写的内容: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伯牙绝弦》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并提问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在你们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们的好朋友?”学生们可以观察图片,根据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猜测出大致的故事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导学案
应鹏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兴趣。
2、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悟、情景体验等方式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
般的“知音”深情。
【学习内容】
课前自学
1、填写与知己好友相关的诗句: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
(2)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
(3)又送王孙去,____________。
(4)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
(5)士为____________者死。
2、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1)、读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2)、读3—5遍课文,我能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
弦()哉()兮()峨()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鼓:峨峨:洋洋:
哉:兮:
志在高山:
不懂的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感悟
一、初步感知
1、我能根据文中句子的意思,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并能用“|”把读法在文中标
注出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结合注释,对下列句子进行翻译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3)、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对比阅读,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
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哉
二、整体感知
1、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找出文中原句,说说你的感受。
2、再读课文,想一想:伯牙和钟子期为什么互称知音?找出文中原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3、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对此你有何感受?
4、自我挑战:我能根据“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想象出伯牙“志在明
月、志在春雨、志在秋风、志在冬雪??时,钟子期是怎样赞叹伯牙的琴声的?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春雨。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秋风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冬雪。
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
5、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还能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6、我能把这篇古文改写成小故事,生动地讲给别人听。
【拓展延伸】
根据括号里的注释,读懂下面文言文小故事,再完成练习。
楚人有涉(渡)江者,其剑自(从)舟中坠于水(掉到水中),遽(急忙)契(刻)其舟,
曰:“是(这)吾剑之所从坠(掉下去的地方)。
”舟止,从其所契者(刻着记号的地方)入
水求之(寻找剑)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这样),不亦惑乎?
1、这是个成语故事,题目叫。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里的“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拓展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理解不深,单纯的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以为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连成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培养人情趣的方法。
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提高你的水平。
”于是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
到了东海后,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傅。
”说罢,就驾船远去了。
过了十天,先生还没有回来。
伯牙在岛上等得心急,每天调琴之余,举目
四眺,他面对着浩瀚的大海,倾听着澎湃的涛声。
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啾啾飞扑的声响。
这些各有情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很多。
伯牙产生了创作情趣,要把自己的感受谱写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驾船而返,听了他真情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成为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声就是最好的老师。
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用“__”画出使伯牙产生《高山流水》创作激情的句子。
2、文中写了伯牙哪两个老师?
3、谈谈你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