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导游词
德阳三星堆导游词范文(2篇)

德阳三星堆导游词范文各位游客,现在你们脚下的这块黄土地,便是____多年前:古蜀国的都城所在地。
而现在,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
在这个遗址中,近几十年来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文物,特别是____年____月至____月,两个大型祭祀坑的相继发现,上千件地坑宝藏的出土,如平地春雷,石破天惊,震惊了全国,轰动了世界。
之后,我们在遗址的一角,建起了这座大型的现代历史博物馆,就是为了让这批中华古代文明的瑰宝,能够得到充分展示。
让来自五洲四海、四面八方的朋友领略这批人类文化遗产的璀璨光彩。
现在,请大家随我步入这座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于一体的艺术殿堂,去回顾一次古蜀历史,去作一次美的巡礼。
序展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
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且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之一,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应属于顶尖级别的范畴。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三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使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因此而成为信史。
古蜀史的源头及古蜀国的中心,亦因三星堆而得到确认。
三干多年以前的古蜀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落后于中原地区,也有了确切的实证。
本陈列的主旨便是发掘文物内涵,再现历史真实。
序展则是陈列的前奏和序言。
这里我们使主体展品“人面鸟身”青铜立雕造像和置于其后的三星堆遗址的巨幅航拍照片有机组合,来反映“土地与人民”、“人民与文化”的深刻命题。
而以这个人首鸟身像作为典型器物徽标,置于开端,藉以表现万物有灵,人神互通,天人合一的古蜀时代特征。
博物馆陈列要表现的主题之一就是——人与神。
第一单元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第一组雄踞西南(古城、古国)本组陈列旨在粗略勾勒古蜀历史的大体轮廓,说明时空框架及纵向关系。
首先,遗址全景模型向大家清楚地显示出三星堆遗址的全貌。
其中有东、西、南三面城墙和北面的鸭子河所围成的中心区域——城区,城区里有著名的人文景观三星堆和月亮湾;有举世瞩目的一、二号大型祭祀坑……其后,由一批能够反映时代序列的陶器组合和大量的辅助照片,图板和翔实的考古资料,雄辩地证明了这里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古蜀历史曾在这里展开过无比辉煌灿烂的一叶。
介绍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

介绍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1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蜿蜒淌过,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弯道———月亮湾,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与之相望,此即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
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广阔,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持续不断。
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1933年,前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
由此拉开了对三星堆半个世纪的发掘研究历程。
以后40、50、60年代,四川考古界持续不断地在三星堆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赜索隐。
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
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扬四海的则是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轰然显世,震惊了世界。
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
”后不久,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亲临三星堆遗址考察并将其定性为“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
前-长张爱萍将军在参观了三星堆两坑出土文物后,更是满怀热情地挥笔题下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颂词。
三星堆导游词

三星堆导游词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星堆的导游词,欢迎大家的阅读。
三星堆导游词一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德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蜿蜒淌过,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弯道———月亮湾,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与之相望,此即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
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广阔,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持续不断。
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1933年,前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
由此拉开了对三星堆半个世纪的发掘研究历程。
以后40、50、60年代,四川考古界持续不断地在三星堆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赜索隐。
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
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扬四海的则是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轰然显世,震惊了世界。
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
”后不久,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亲临三星堆遗址考察并将其定性为“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
前—长张爱萍将军在参观了三星堆两坑出土文物后,更是满怀热情地挥笔题下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颂词。
三星堆导游词

陶盉é——一般认为它是温酒器,大多高三四十厘米。
陶盉下部的三只中空袋状足既可以加大陶盉容量,又可生火加温,设计极为合理。
在遗址的一个土坑中,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一件陶盉与20多件瓶形杯放置一处,可见这些酒器是配套使用的。
学术界认为三星堆古蜀国可能与传说中第三代蜀王鱼凫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大批鸟头勺把就是非常重要的依据之一。
三星堆的陶器以朴实无华的特质,再现了古蜀人日常生活的生动画卷,并对三星堆遗址年代的测定及三星堆文化的分期起到了巨大作用。
第四单元
以玉通神—三星堆玉石器
玉石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我国的制玉业就很发达,这一时期以良渚文化玉石器为代表,至商代则以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石器最为著名,而三星堆蔚为壮观的玉石器群,又把人们的眼光吸引到神秘的三星堆古蜀国。
这个时期的陶器以宽沿平底器、镂孔圈足器等为主,制作方法多为手制,生产工具以石制的斧、锛、凿为主,器型小,同时出现了玉璧、玉圭ī、玉环等小型礼仪用品。
遗址内发现了许多建筑遗迹,这些建筑多为干栏式建筑,其优点是材料易得,而且防风防潮性能良好。
房屋面积一般为二、三十平方米,最大的一处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左右,估计是公共性质的建筑。
陶器取材容易,制作简便,具有不透水,而且可以经受高温烧烤,因此成为各个农业民族的生活用品。
三星堆古蜀国的制陶业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
三星堆出土了数量巨大的小平底和尖底的罐、钵、杯、盏等,它们是蜀地陶器的典型器物。
这种尖底器,底部小到呈圆锥状,根本放不稳,遗址中出土了一种类似器座的器物,估计是和尖底器搭配使用的。
三星堆导游词

三星堆导游词三星堆导游词篇⼀:三星堆遗址导游词三星堆遗址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三星堆遗址,它位于四川省⼴汉市西北的鸭⼦河畔,南距成都四⼗公⾥,是⼀座由众多⽂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庞⼤遗址群,在进⼊景区之前⾸先提醒⼤家注意安全,爱护景区环境卫⽣,接下来我们将依次游览景区的第⼀展馆,第⼆展馆,祭坛,然后穿过森林公园到景区⼤门集合,景区游览时间为两个⼩时,请⼤家跟紧团队。
三星堆因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三个黄⼟堆⽽得名,⽽三星堆⽂明则是由1929年⼴汉当地农民燕道诚在挖⽔沟时发现的⼀坑精美⽟器⽽拉开序幕,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到了五千年前,确凿⽆疑的证明了古蜀国的存在,也使⾃古以来真伪莫变的古蜀史传说因此⽽成为信使。
三星堆博物馆于1997年⼗⽉正式开放,属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也是⾸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更是因张爱萍将军的题词“沉睡数千年,⼀醒惊天下”⽽将三星堆的灵魂展现天下。
在这个遗址中,近⼏⼗年来出⼟了数以万计的各类⽂物,特别是1986年7⽉⾄9⽉两个⼤型祭祀坑的相继发现,上千件地坑宝藏的出⼟,如平地春雷,⽯破天惊,震惊了全国,轰动了世界,下⾯我们就⼀起步⼊这座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息于⼀体的艺术殿堂去回顾⼀次古蜀历史。
⼤家看,伫⽴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三星堆⽂物中最为宏伟壮观和⽆⽐神奇的极品_通天神树,它⾼3.95⽶,由底座,树,及树上的龙组成,底座呈龚窿形,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只,每⼀层的三枝是靠后⼀枝,左右两只呈对称布局,左右树枝上分别有⼆果枝,⼀果枝朝上,⼀果枝下垂,向上的果枝上各有⼀鸟,共九鸟,树⼲上嵌铸⼀条绳⾝马⾯龙,龙头有⼀对基⾓,龙⾝有⼑状⽻翅,前⽖匍匐于树座,⾝尾串联于树⼲,造型怪异,匪夷所思。
根据《⼭海经》“扶桑⼗⽇”和“后翌射⽇”的神话传说,这棵树上应该栖息着⼗只太阳鸟,他们是天地曦和的⼉⼦,曦和派⼗个⼉⼦轮流值班,飞到天上给⼤地和⼈类带来光明,可是有⼀天⼗只太阳鸟因为调⽪全部飞出去了,这使得天下⼤乱,到处烈焰熊熊,民不聊⽣,这时有⼀个叫后翌的英雄⼒⼤⽆⽐,拉起神⼸和神箭便射落了其中九只,这才使天下恢复了正常秩序。
三星堆导游词_演讲稿

三星堆导游词本文是关于演讲稿的三星堆导游词,感谢您的阅读!三星堆导游词第一展馆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您到三星堆参观游览!三星堆遗址距今约5000年~2800年,总面积12平方公里,是目前四川境内发现面积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将古蜀历史的渊源从春秋战国时期向前推进了约2000年;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三星堆遗址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其中心区域是一座由东、西、南三面城墙包围着的古城,北面是鸭子河,城区面积近4平方公里。
3000多年前如此宏大规模的城市,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少见,据考证这里曾经是古蜀国的国都所在地。
狭义的三星堆特指遗址内的三个黄土堆,它与北面犹如一弯新月的月亮湾,隔着古老的马牧河南北相望,“三星伴月”由此得名,并在很早以前就成为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
1929年的春天,当地农民燕(yan1)道成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沟时偶然发现了400余件具有浓郁古蜀地方特色的玉石器,引起了中外考古学家的高度重视。
从30年代开始,几代考古学人便在此发幽探微。
1986年7月至9月,两个大型商代祭祀坑的相继发掘,上千件精美文物横空出世,广汉三星堆从此名扬天下。
第一单元雄踞西南—古蜀2000年沧桑史古史传说记载,蜀人的远祖出自黄帝,古蜀国有五代蜀王。
第一代蜀王叫蚕丛,他最大的功绩是教民种桑养蚕;第二代蜀王名叫柏灌,关于他的具体记载几乎没有,只知道“柏灌”是一种水鸟;第三代蜀王叫鱼凫。
“凫”就是鱼鹰,三星堆发现了大量鸟的造型,其中鱼鹰的形象最多,一般认为,与三星堆关系最为密切的便是鱼凫王。
第四代蜀王叫杜宇,杜宇就是杜鹃鸟。
相传他“教民务农”,倍受爱戴,但却无力治理蜀地的水患,而来自川东荆楚地区的开明氏,由于治理了水患,受到人民的拥戴,取代了杜宇而成为第五代蜀王。
推测蚕丛、柏灌、鱼凫三代是从夏朝至商末周初,杜宇估计是从商末周初至春秋中叶,开明氏则是从春秋中叶至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
四川三星堆遗址导游词(精选8篇)

四川三星堆遗址导游词(精选8篇)四川三星堆遗址篇1各位游客,大家好!你们已经来到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古文化遗址。
现在我即将带领大家参观三星堆博物馆。
“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一共有8个陈列单元,向大家展示了蔚为壮观的文物。
其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米的青铜神树,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珍品。
现在出现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金杖。
金杖并不是一根纯金的手杖,而是由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的。
它全长1.42米,净重500克,上端有46厘米长的纹饰图案,内容为鱼、鸟、人物等。
这些到底代表什么意思,科学家正在研究。
各位游客如果有什么发现,也可以在我们的游客留言簿上写下心得哟!四川三星堆遗址导游词篇2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1988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学家将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则属于青铜文化。
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xx年。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古文化遗存大多分布在鸭子河南岸的马牧河南北两岸的高台地上,遗址群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沿河一带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2~3千米,总面积约1200公顷,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是四川境内目前探明的范围最广、发生时间较早、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已确定的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湾”、“真武宫”,北部的“西泉坎”,东部的“狮子堰”,西部的“横梁子”,以及向西延续的“仁胜村”、“大堰村”等遗址最为重要。
三星堆导游词

三星堆导游词篇一:三星堆导游词第一展馆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您到三星堆参观游览!三星堆遗址距今约5000年~2800年,总面积12平方公里,是目前四川境内发现面积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将古蜀历史的渊源从春秋战国时期向前推进了约2000年;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三星堆遗址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其中心区域是一座由东、西、南三面城墙包围着的古城,北面是鸭子河,城区面积近4平方公里。
3000多年前如此宏大规模的城市,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少见,据考证这里曾经是古蜀国的国都所在地。
狭义的三星堆特指遗址内的三个黄土堆,它与北面犹如一弯新月的月亮湾,隔着古老的马牧河南北相望,“三星伴月”由此得名,并在很早以前就成为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
1929年的春天,当地农民燕(yan1)道成在自家院子附近挖水沟时偶然发现了400余件具有浓郁古蜀地方特色的玉石器,引起了中外考古学家的高度重视。
从30年代开始,几代考古学人便在此发幽探微。
1986年7月至9月,两个大型商代祭祀坑的相继发掘,上千件精美文物横空出世,广汉三星堆从此名扬天下。
第一单元雄踞西南—古蜀2000年沧桑史古史传说记载,蜀人的远祖出自黄帝,古蜀国有五代蜀王。
第一代蜀王叫蚕丛,他最大的功绩是教民种桑养蚕;第二代蜀王名叫柏灌,关于他的具体记载几乎没有,只知道“柏灌”是一种水鸟;第三代蜀王叫鱼凫。
“凫”就是鱼鹰,三星堆发现了大量鸟的造型,其中鱼鹰的形象最多,一般认为,与三星堆关系最为密切的便是鱼凫王。
第四代蜀王叫杜宇,杜宇就是杜鹃鸟。
相传他“教民务农”,倍受爱戴,但却无力治理蜀地的水患,而)巫师的人士,除了自己笃信神灵,也把”神”作为一种统治手段,藉神施法来统驭下民.祭祀成了第一等的国家大事.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政教合一的神权政体.而三星堆古蜀国,正是这种典型的神权色彩极重的早期政权之一.第四组通天神树本组陈列将展品与博物馆的建筑相结合,在螺旋形结构的中央天井安置了三星堆文物中最为宏伟壮观和无比神奇的极品——神树.这神树是原件放大3.5倍后的精美仿制品.由底座,树及树上的龙组成,底座呈穹窿形.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一层的三枝是靠后一枝,左右两枝,呈对称布局.左右树枝上分别有二果枝,一果枝朝上,一果枝下垂.向上的果枝上各有一鸟,共九鸟.树干上嵌铸一条绳身马面龙,龙头有一对犄角,龙身有刀状羽翅,前爪匍匐于树座,身尾串连于树干,造型怪异,匪夷所思.全器结构合理,布局严谨,表现出炉火纯青的技艺和极高的艺术境界.三星堆神树是中国”宇宙树”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伟大实物标本,是一棵代表古蜀先民宇宙观念的神树.它反映了古蜀人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神树枝头的九只立鸟,正是金乌——太阳的写照.太阳及太阳神崇拜是人类诸神崇拜中的主神崇拜,三星堆神树正是太阳及太阳神崇拜的产物.同时,神树在古人的神话意识中,还具有通灵,通神,通天的功能,巫师藉此神树,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第三单元千裁蜀魂——奇绝的文物精华在本单元陈列中,我们向各位朋友展示三星堆遗址所出全部文物中的精华之最.单元标题”千载蜀魂.”我们藉”魂”字象征蜀人自古不泯的精神,又意指与世永在的三星堆文物.第一组天降斯神——戴冠纵目面具。
三星堆导游词

三星堆古蜀国并没有因为蜀道难而与其他地区不相往来,遗址中出土的玉戈、玉璋ā、陶盉é、铜牌饰、铜尊等与江苏、河南、安徽等地出土的器物极为相似;在四川彭县竹瓦街发现了商末周初属于中原的铜觯ì和铜尊,很可能是蜀国的军队参加了灭商的斗争周王赏赐给蜀王的战利品;中原甲骨文中也不乏有征蜀、伐蜀、蜀射三百等记载……种种迹象都向我们说明了古代蜀国是充满开放精神的。
三星堆成组成套精美绝伦的玉石器充分说明了能工巧匠们高超的技艺、极大的耐心与毅力,商代古蜀国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玉石器加工作坊。
《周礼》中有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黄琮ó礼地;以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以白琥ǔ礼西方,玄璜á礼北方的记载,可见玉石器在中国古代广泛用于祭神2祇2、拜天地。
三星堆的玉石器大多是具有浓厚宗教祭祀色彩的礼仪用品。
瓶形杯——被做成喇叭口、细瓶颈、圆平底,有的颈部还有纹饰,看起来质朴美观,由于这种器型瓶颈较小,有学者推测当时的酒应可能是去了酒滓ǐ的清酒。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共出土80多枚象牙,经鉴定为亚洲象的门齿。
学者们认为它们是统治阶级财富的象征。
至于象牙的来源,有可能当时本地出产大象也有可能是蜀地与周邻国家甚至更远地区商贸交易的结果。
观众朋友
您好,欢迎您到三星堆参观游览!
三星堆遗址距今约5000年~2800年,总面积12平方公里,是目前四川境内发现面积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将古蜀历史的渊源从春秋战国时期向前推进了约2000年;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三星堆遗址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其中心区域是一座由东、西、南三面城墙包围着的古城,北面是鸭子河,城区面积近4平方公里。
三星堆遗址的导游词作文

三星堆遗址的导游词作文三星堆遗址的导游词作文1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蜿蜒淌过,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弯道———月亮湾,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与之相望,此即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
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广阔,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持续不断。
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1933年,前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
由此拉开了对三星堆半个世纪的发掘研究历程。
以后40、50、60年代,四川考古界持续不断地在三星堆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赜索隐。
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
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扬四海的则是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轰然显世,震惊了世界。
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
”后不久,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亲临三星堆遗址考察并将其定性为“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
前-长张爱萍将军在参观了三星堆两坑出土文物后,更是满怀热情地挥笔题下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颂词。
1989年,四川考古部门对三星堆进行解剖,证明系由人工夯筑而成;1990年,发掘东城墙局部并获确认,同时发现3000多年前的土坯砖;1992年,试掘西城墙并获确认;1994年,发现并发掘南城墙。
至此,确证三星堆古城的存在,其东、西、南被三面城墙包围,北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其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这样大的古城在中国同时期文化中也是罕见的。
三星堆导游词

三星堆导游词三星堆导游词一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德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蜿蜒淌过,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弯道———月亮湾,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与之相望,此即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
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广阔,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持续不断。
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1933年,前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
由此拉开了对三星堆半个世纪的发掘研究历程。
以后40、50、60年代,四川考古界持续不断地在三星堆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赜索隐。
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
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扬四海的则是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轰然显世,震惊了世界。
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
”后不久,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亲临三星堆遗址考察并将其定性为“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
前—长张爱萍将军在参观了三星堆两坑出土文物后,更是满怀热情地挥笔题下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颂词。
1989年,四川考古部门对三星堆进行解剖,证明系由人工夯筑而成;1990年,发掘东城墙局部并获确认,同时发现3000多年前的土坯砖;1992年,试掘西城墙并获确认;1994年,发现并发掘南城墙。
至此,确证三星堆古城的存在,其东、西、南被三面城墙包围,北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其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这样大的古城在中国同时期文化中也是罕见的。
三星堆导游词

三星堆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现在你们脚下的这块黄土地,便是3000多年前:古蜀国的都城所在地。
而现在,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
在这个遗址中,近几十年来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文物,特别是1986年7月至9月,两个大型祭祀坑的相继发现,上千件地坑宝藏的出土,如平地春雷,石破天惊,震惊了全国,轰动了世界。
之后,我们在遗址的一角,建起了这座大型的现代历史博物馆,就是为了让这批中华古代文明的瑰宝,能够得到充分展示。
让来自五洲四海、四面八方的朋友领略这批人类文化遗产的璀璨光彩。
现在,请大家随我步入这座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于一体的艺术殿堂,去回顾一次古蜀历史,去作一次美的巡礼。
序展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
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且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之一,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应属于顶尖级别的范畴。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三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使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因此而成为信史。
古蜀史的源头及古蜀国的中心,亦因三星堆而得到确认。
三干多年以前的古蜀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落后于中原地区,也有了确切的实证。
本陈列的主旨便是发掘文物内涵,再现历史真实。
序展则是陈列的前奏和序言。
这里我们使主体展品“人面鸟身”青铜立雕造像和置于其后的三星堆遗址的巨幅航拍照片有机组合,来反映“土地与人民”、“人民与文化”的深刻命题。
而以这个人首鸟身像作为典型器物徽标,置于开端,藉以表现万物有灵,人神互通,天人合一的古蜀时代特征。
博物馆陈列要表现的主题之一就是——人与神。
第一单元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第一组雄踞西南(古城、古国)本组陈列旨在粗略勾勒古蜀历史的大体轮廓,说明时空框架及纵向关系。
首先,遗址全景模型向大家清楚地显示出三星堆遗址的全貌。
其中有东、西、南三面城墙和北面的鸭子河所围成的中心区域——城区,城区里有著名的人文景观三星堆和月亮湾;有举世瞩目的一、二号大型祭祀坑……其后,由一批能够反映时代序列的陶器组合和大量的辅助照片,图板和翔实的考古资料,雄辩地证明了这里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古蜀历史曾在这里展开过无比辉煌灿烂的一叶。
四川三星堆遗址的导游词范文5篇

四川三星堆遗址的导游词范文5篇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川三星堆遗址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四川三星堆遗址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各位游客,现在你们脚下的这块黄土地,便是3000多年前:古蜀国的都城所在地。
而现在,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
在这个遗址中,近几十年来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文物,特别是1986年7月至9月,两个大型祭祀坑的相继发现,上千件地坑宝藏的出土,如平地春雷,石破天惊,震惊了全国,轰动了世界。
之后,我们在遗址的一角,建起了这座大型的现代历史博物馆,就是为了让这批中华古代文明的瑰宝,能够得到充分展示。
让来自五洲四海、四面八方的朋友领略这批人类文化遗产的璀璨光彩。
现在,请大家随我步入这座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于一体的艺术殿堂,去回顾一次古蜀历史,去作一次美的巡礼。
序展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
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且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之一,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应属于顶尖级别的范畴。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三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使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因此而成为信史。
古蜀史的源头及古蜀国的中心,亦因三星堆而得到确认。
三干多年以前的古蜀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落后于中原地区,也有了确切的实证。
本陈列的主旨便是发掘文物内涵,再现历史真实。
序展则是陈列的前奏和序言。
这里我们使主体展品“人面鸟身”青铜立雕造像和置于其后的三星堆遗址的巨幅航拍照片有机组合,来反映“土地与人民”、“人民与文化”的深刻命题。
三星堆遗址导游词

三星堆遗址导游词三星堆遗址导游词(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
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三星堆遗址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星堆遗址导游词篇1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蒲导。
现在我们的大巴正在开往三星堆遗址的路上,你们可以稍作休息,等待下车。
下车啦!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南岸,面积有12平方千米,很吃惊吧?请大家紧跟着我,不要走丢,这么大的地方可是很难找到出路的哦!好了,现在我们到了一号开掘点。
一号开掘点是在1929年开始挖掘的,是这四个开掘点中最早挖掘的。
在这个一号里出土了23件青铜器,有青铜皿、青铜碗等。
其他的几个点都各有特色:二号,挖出了一个青铜面具;三号,也挖掘出了一个0.9米的青铜立人;四号也开掘出了一个“千里眼”青铜人。
现在,继续走。
我们又来到了最著名的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可以说是一个青铜仓库。
这里有最大的.青铜立人像,高2.62米,宽1.02米。
仔细一看,他的神态庄重,头是长方形的,嘴角旁有一道划痕,不知是怎么了。
他的手围成一个圆,像是拿着东西。
这里还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
在展馆正中央,有一棵高达3.95米象征富裕的神树,十分美丽。
好了,参观完毕,我的解说也完了。
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在半小时后到大门的模拟大立人像前集合。
你们要注意安全,祝大家玩得开心,有一个好心情!三星堆遗址导游词篇2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您到三星堆参观游览!三星堆遗址距今约5000年~2800年,总面积12平方公里,是目前四川境内发现面积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将古蜀历史的渊源从春秋战国时期向前推进了约2000年;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三星堆遗址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其中心区域是一座由东、西、南三面城墙包围着的古城,北面是鸭子河,城区面积近4平方公里。
三星堆遗址的导游词作文

三星堆遗址的导游词作文三星堆遗址的导游词作文1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蜿蜒淌过,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弯道———月亮湾,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与之相望,此即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
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广阔,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持续不断。
1929年的一个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一坑精美的玉石器,因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1933年,前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
由此拉开了对三星堆半个世纪的发掘研究历程。
以后40、50、60年代,四川考古界持续不断地在三星堆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探赜索隐。
198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出大片房屋遗址并进行了航拍。
但真正使三星堆名扬四海的则是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轰然显世,震惊了世界。
英国《独立报》撰文说三星堆的发现“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
”后不久,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亲临三星堆遗址考察并将其定性为“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
前-长张爱萍将军在参观了三星堆两坑出土文物后,更是满怀热情地挥笔题下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颂词。
1989年,四川考古部门对三星堆进行解剖,证明系由人工夯筑而成;1990年,发掘东城墙局部并获确认,同时发现3000多年前的土坯砖;1992年,试掘西城墙并获确认;1994年,发现并发掘南城墙。
至此,确证三星堆古城的存在,其东、西、南被三面城墙包围,北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其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这样大的古城在中国同时期文化中也是罕见的。
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

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1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蒲导。
现在我们的大巴正在开往三星堆遗址的路上,你们可以稍作休息,等待下车。
下车啦!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南岸,面积有12平方千米,很吃惊吧?请大家紧跟着我,不要走丢,这么大的地方可是很难找到出路的哦!好了,现在我们到了一号开掘点。
一号开掘点是在1929年开始挖掘的,是这四个开掘点中最早挖掘的。
在这个一号里出土了23件青铜器,有青铜皿、青铜碗等。
其他的几个点都各有特色:二号,挖出了一个青铜面具;三号,也挖掘出了一个0.9米的青铜立人;四号也开掘出了一个“千里眼”青铜人。
现在,继续走。
我们又来到了最著名的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可以说是一个青铜仓库。
这里有最大的青铜立人像,高2.62米,宽1.02米。
仔细一看,他的神态庄重,头是长方形的,嘴角旁有一道划痕,不知是怎么了。
他的手围成一个圆,像是拿着东西。
这里还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
在展馆正中央,有一棵高达3.95米象征富裕的神树,十分美丽。
好了,参观完毕,我的解说也完了。
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在半小时后到大门的模拟大立人像前集合。
你们要注意安全,祝大家玩得开心,有一个好心情!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2四川广汉南兴镇北,古老的马牧河蜿蜒淌过,在三星堆村形成一月牙般弯道———月亮湾,河南岸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与之相望,此即清《嘉庆汉州志》记载的“三星伴月堆”。
这里就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闻名中外的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广阔,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导游词

四期的陶器以小平底罐和尖底器为主。
在这个时期,某种因素使宏大的三星堆古城被突然废弃,三星堆文明中断了在本地的发展进程。
2001年初,随着成都金沙遗址的发现,古蜀国的踪迹才显清晰。
金沙遗址的时代约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晚于三星堆遗址,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遗址内发现了许多建筑遗迹,这些建筑多为干栏式建筑,其优点是材料易得,而且防风防潮性能良好。
房屋面积一般为二、三十平方米,最大的一处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左右,估计是公共性质的建筑。
1997年,在三星堆西城墙外的仁胜村发现了29座长方形土坑,坑中出土有玉器、石器、陶器、象牙等。
其中,玉锥形器的形制、风格和江浙一带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墓葬中所出土的玉锥形器极为相似,说明了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很早就有了文化联系。
据考证,先秦时期就已经开通了以成都平原为起点,连接古代中国与南亚、中亚、西亚以及东南亚的南方丝绸之路。
虽然我们无法知道古代蜀人在崎岖的山道上究竟走了多久,但是我们能体会到的是古蜀人坚忍不拔的精神与毅力。
正是这种精神与毅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也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的窗口。
第单元
化土成器—三星堆陶器
三星堆古蜀国并没有因为蜀道难而与其他地区不相往来,遗址中出土的玉戈、玉璋ā、陶盉é、铜牌饰、铜尊等与江苏、河南、安徽等地出土的器物极为相似;在四川彭县竹瓦街发现了商末周初属于中原的铜觯ì和铜尊,很可能是蜀国的军队参加了灭商的斗争周王赏赐给蜀王的战利品;中原甲骨文中也不乏有征蜀、伐蜀、蜀射三百等记载……种种迹象都向我们说明了古代蜀国是充满开放精神的。
相传他教民务农,倍受爱戴,但却无力治理蜀地的水患,而来自川东荆楚地区的开明氏,由于治理了水患,受到人民的拥戴,取代了杜宇而成为第五代蜀王。
广汉三星堆导游词

广汉三星堆导游词【篇一:三星堆景点导游词】口试景点讲解——三星堆通天神树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带领大家参观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距广汉城区五公里。
我们的游览路线是序厅、一至六展厅。
首先,参观时请大家注意安全,带好随身物品。
其次,我们的集合时间是中午12点,地点是景区正门口咱们三星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主馆面积是7000多平方米,体现的是馆园结合的特点。
大家有没有想过她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说,她是玉皇大帝从天上撒下的三堆土,也有人认为它是天上掉下的三颗星星。
她真的像传说的这样这么神秘吗?事实上,她是四川地区、目前所知、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观”。
这就是她的景点特色,就连当代学者余秋雨先生也说:中国的历史过于清晰,缺乏神秘感,索性我们还有三星堆。
好了,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咱们眼前的这棵通天神树。
对于神树而言,想必大家都知道,北欧神话的宇宙树,古埃及的天树,西印度的宇宙树,他们都体现了古人精神的追求、信仰和崇拜,但都限于图腾崇拜,唯有咱们古蜀人把她造成这棵青铜实物——通天神树。
她残高3.95m,重达500多公斤,是全世界体积最大的青铜制品。
由底座,树,及龙三部分组成。
底座呈穹窿形,象征着一座神山。
古人认为山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在神山上矗立一棵能到达天堂的神树,无疑象征了神树具有通天的功能。
树分三层,每层三支,共九支,每个枝头都有一只鸟儿,共有九只鸟,由于树的顶部残缺,现已无法考证是否还有第十只鸟儿咯!鸟啊,在上古时候鸟是太阳的象征,相信大家都知道“金乌西坠,玉兔东升”这个成语是吧!直至今日我们仍然以“金乌”来称呼太阳。
所以神树上的鸟代表的是太阳。
这样看来,这棵树似乎还影射了著名的神话传说“后羿射日”。
请大家仔细看,这里还有一条龙附在树干上。
头朝下,尾朝上,马面形龙头虽接近底座,但仰首向上,能够想象它腾空飞天时,所向披靡的壮阔景象。
四川导游词四川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3篇_0890

2020四川导游词四川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3篇_0890EDUCATION WORD四川导游词四川三星堆遗址导游词范文3篇_0890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1988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学家将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则属于青铜文化。
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xx年。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古文化遗存大多分布在鸭子河南岸的马牧河南北两岸的高台地上,遗址群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沿河一带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2~3千米,总面积约1200公顷,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是四川境内目前探明的范围最广、发生时间较早、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
已确定的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湾”、“真武宫”,北部的“西泉坎”,东部的“狮子堰”,西部的“横梁子”,以及向西延续的“仁胜村”、“大堰村”等遗址最为重要。
三星堆遗址群的年代范围距今约5020xx年至3720xx年间,前后延续20xx年,前后共出土文物4000余件,所出的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已被中国考古学者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你们脚下的这块黄土地,便是3000多年前:古蜀国的都城所在地。
而现在,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
在这个遗址中,近几十年来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文物,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便是青铜立人。
此人像高172厘米,底座高90厘米,通高261厘米。
这件青铜立人像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也是最高大的青铜人像。
人像立人像头戴莲花状(代表日神)的兽面纹和回字纹高冠,后脑勺上铸有一凹痕,可能原有发簪之灯的饰物嵌于此。
身着窄袖与半臂式右衽套装上衣三件。
人像最外一层为单袖半臂式连肩衣,衣上佩方格状类似编织而成的“绶带”,“绶带”两端在背心处结襻,襻上饰物已脱。
衣左侧有两组相同的龙纹,每组为两条,呈“已”字相背状。
而且人像衣服右衽前后两边各有竖行的两组纹饰图案,一组为横倒的蝉纹,另一组为虫纹和目纹(甲骨文和西周金文蜀字是由目和虫组成)相间的纹饰。
中间一层为V形领,短袖。
衣左背后有一卷龙纹。
最里一层深衣分前后裾,前裾短而平整,后裾长,两侧摆角下垂近脚踝。
在前后裾上有头戴锯齿形冠的兽面纹。
脚戴镯,赤足立于兽面台座上。
然而,古蜀人为何如此崇拜环管状巨手呢显然,对这两个用巨手握成的特殊形状所显现的“环状管道“圆”和其中的“虚空”,古蜀人赋予了某些神秘和神圣的理念。
据说环管状双手以“圆”和“虚空”所体现的古蜀人宇宙观,在中国道教文化中得到表达。
道教也崇尚“圆”和“虚空”,有名的太极图就是在一个“圆”里用黑白双鱼图,表达了“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客观规律。
但最精湛的表达则在道教最高天神——原始天尊那里。
据言:三清殿中的元始天尊“是开天辟地、管天管地的最高天神”,“他‘左手虚捻,右手虚捧’,象征着‘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时的‘无极’。
”显然,“无极”便是“虚空”,“虚空”亦是“无极”,均是指宇宙无形无象的本体。
在这里,无形无象与化万生象实际上都被巧妙地容纳在与双手有关的“圆”之中。
尽管道教产生于东汉,但其发源历史却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之上,“可以说,自从中华大地上有了智慧人类,中国道教的胚胎,就开始孕育、发生了。
”三星堆大型青铜立人环管状双手的朦胧“虚空”或许就是原始天尊双手的理性“无极”的先声,两者理念一脉相承。
在三星堆的人物雕像群中,如果要找一个领袖人物的话,就该是这青铜立人了。
整座塑像构思奇特,精美无比,俨然如天神下凡,神威无穷。
我们大致推测:大立人像代表的是国王兼大巫师一类人物。
在下民眼中,它同时也是“神”。
它是集神、巫、王三者身份于一体的、最具权威性的领袖人物。
它是神权与王权最高权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