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高等教育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

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政策措施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各国高等教育的共性和特点,为各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和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特点和状况。

以中国为例,20世纪初的高等教育十分匮乏,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仅有6所大学和1000余名大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拥有近3000所高校和4300万学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

通过对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这部分是国际比较研究的重要内容。

以美国为例,美国高等教育以高度的职业教育为主要特点,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卓越和个性化的教育体验。

德国的高等教育则以“科研性大学”为主要特点,强调把教育和科研紧密结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对各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国高等教育的优点和缺点,为各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高等教育的政策措施比较高等教育的政策措施是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质量。

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实施了“学习国际化”政策,鼓励本国学生到海外留学,也积极吸引海外学生前来日本学习,使日本高等教育更具国际化。

而中国政府则实施了“双一流”建设和“2035”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旨在加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对各国高等教育政策措施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取向和措施,为各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高等教育国内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国内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国内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具有各自的特点,了解和比较这些模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本文将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在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方面,中国采取了全日制大学本科教育为主的模式。

这个模式通常通过高考选拔学生,将他们送入大学接受四年的本科教育。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由大型综合性大学、专科学院和职业技术学校构成。

大学精英化以及理工科和传统学科为主导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与之相比,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更加多元化和灵活。

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由大学、社区学院和职业学院等多个组成部分构成。

美国的高等教育强调学科的多元化和个体的发展,学生在大学入学时可以选择专业,也可以选择修读多个学科。

正因为中国和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不同,两个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有所差异。

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关注培养“全人”,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而美国的高等教育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此外,两个国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实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制度,通过考试和评估检查大学的教育质量。

这种评估制度主要关注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强调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而美国则采用各种评估工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雇主评价等,用于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效果。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中国正在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与国外大学建立了众多的合作项目和交流计划,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和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而美国的高等教育则更加国际化,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学生和学者。

美国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机会。

最后,两个国家在高等教育支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外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

中外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

估。 ” 现行 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虽包括 了 7 个 一级指标 和 1 个特色 指标 , 1 9个二 级指标 , 4 4 4个观测 点 , 基 本覆盖 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对不 同类别的 院校作 了说 明, 但 这种评价指标体系分类指导的程度有限,基本上是用 同一套指标 体 系对 不 同类 型 的高 校 进 行 评 估 , 不利 于 我 国 高 等 院 校 的 特 色 化 和 多样 化 发 展 。 ( 4 ) 校 内 自评 的比较: 国外高等教育评估 重视校 内 自评; 我 国 主要为外部评估 , 多表现 为终结性评估 , 但 已开始加强校 内自评工 作。 国外的高等教育评估实践过程大致都经过 了自我评估、 考察评 估、 做 出结论和公布结果等 四个阶段 , 在这 四个阶段 中, 自我 评估 阶段的重要性甚至超过 了评估机构对 高校 的实地考察评估 。日本 在 2 0世 纪 8 O年 代 后 期 就 引 入 了 自我 检 查 与评 价 的 体 系 。 英 国 的 高等教育评估更是 以学校 自评为主,评估组主要参照学校的 自评 报 告来进行审查 。 中国的高校评估主要反应为政府 指导和部门推动, 由官方组 织 实施外部评估 , 评估形式 多为鉴定 、 审验性质 的总 结性 评价 , 比 较注重评估结果 。1 9 9 3年颁布的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明确 要 求“ 建 立 自我发展 、 自我约束 、 主动适应 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需 要 的运 行 机 制 ” , 高 校 在 微 观 层 面 上对 自身 的 办 学 活 动 进 行 质 量 监
育 质 量 的 重要 途 径 。 本 文 将 从 立 法 、 评 估 主体 的 构 成 、 评估指标及
具体的评估指标视 不同的对象 、 特 点制 定, 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 如, 在美国, 高等教育鉴定委员会 只制 订一些 原则性 规定, 具体 的评估 标 准 由评 估机 构 与 院校 聘 请 的专 家 根 据 国家 的教 育 政 策 法 规 及 院 自1 9 世 纪 末 以来 , 世 界各 国为 了保 障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陆 续 在 高 校 的 培 养 目标 共 同 协 商 制定 ,报 高等 教 育 鉴 定 委 员 会 进 行 审 查 与 等教育管理活动中引入 了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并形成 了各具特色 认 可 。 的教育评估制度, 如: 以法国为代表 的政府控制型高等教育评估范 “ 我 国 的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是 在 行 政 力 量 主 导 下 开 启 的 , 而 且 在 式, 以美国为代表 的社会主导型评估 范式, 以英 国为代表 的政校合 此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上, 国家权力仍主宰着高等教育系统 。 在高 作型高等 教育评 估范式 ,促进 了各 国高等教育 的发展 。我 国 自 等教育质量评估领域 ,主要表现为政府控 制着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 1 9 8 5年 以来 , “ 高等教 育评估 ” 正式载入 《 中共 中央关 于教育体制 权 和高等教 育质 量标准 ,用一元 化 的质 量标准 进行 高等教 育评

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高等教育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支柱,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不同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一、国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探索。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规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自身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二是外部质量保障机制。

学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包括教学计划、师资力量、教学质量评估等。

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积极参与,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此外,学校还积极推行教学评估和学生参与评估机制,以增强教育过程中的内部监督和反馈机制。

而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由教育部、学位委员会等进行监督和评估。

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巡视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学位委员会则负责对学校的学位授权及学位点进行评估。

此外,国内还设立了高等教育认证机构,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认定,提高了教育质量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二、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国内相比,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较早形成,并具有一定的特点。

在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教育标准与质量审核、大学自我评估和评审等。

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是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

各国通过法律法规对高等教育进行监管,确保学校的运作合法合规。

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教育标准与质量审核是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内容。

各国通过制定和发布教育标准,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能力进行审核和评估。

这些标准包括教学水平、学术研究、师资队伍、学生成果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大学自我评估和评审是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国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以日、韩、英、美为例

国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以日、韩、英、美为例

日、 韩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均 有专 门的机构 负责 。 日本 高等教 育评价 的 体制相融合 在高等教育评价领域中的反映 , 也是 当今提高 高等教育质量 的 最高领导机构 为大学评价委 员会 ( I D) 而韩 国的评价 工作委 托给韩 国 必然选择。无数事 实证 明教 育质 量只 有 内部 与外 部共 同 努力 才能 更 有 NA , 教育委员会 ( C E)机构成 员包括大学校长 、 KU . 教授 以及研究机构人 员和企 保障。 业界人士。其职责主要是讨论制 定评价 的计划 、 评价人 员的组 成、 评价 指
标 的 设 定等 , 将 最 终 审 议 评 价 结 果 。 并
2 评价 目的比较分析 . 比较以上各个 国家的高等教 育评价 目的 , 们不难 看出 , 我 各个 国家在
日、 韩高等教育的评价方法以自评 为主, 除横 向比较外 , 更注 重每所 高 建立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之初都抱有大致 相同的 目的, 即努 力提 高高等教育
2 英、 . 美高等教育 的评价体系
设专 门的委员会负责审议 所评价项 目或者领 域 的评 价方法 、 评价 内容、 实
为满足不同群体 的利益 , 、 英 美高等教育的评价体 系包括 多重 目的 : 就 施评价和审议评价 结果。各 个专 门委员会又 下设若 干委 员和评价 员组成 政府而言 , 便于保证高等教育质 量 ; 就大 学而 言, 便于获 得经 费; 就学 生而 的评价小组 , 开展 具体 的评价活动。 言, 便于转学; 就社会而言 , 增强了雇主的信心。但 无论 出于满足何种 利益
◆ ◆ ◆ ◆
国 外 高 等 教 育 评 价 体 系 的 比 较 研 究
以 日、 、 、 为例 韩 英 关
◆ 张 罚 吕月英 中

国内外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国内外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第32卷第5期2011年9月技术与创新管理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Vol.32No.5Sept。

2011【高等教育与研究】国内外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比较研究*赵巍,田焱,李正(西安欧亚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教学质量评价就是利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做出的价值判断。

国际化、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多方面、多视角的体系。

对国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做法,对国内构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思考。

关键词:国内外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1105-0545-05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System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ZHAO Wei,TIAN Yan,LI Zheng(Eurasia 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Abstract: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s to use th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to evaluate whether or not a teaching process and its result can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opu—larity,college educational quality is emphasized by countries all around the world.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need to be done through a system of Multi—dimensions as well as integrated view of knowledge.This thesis compares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and probes into constructing domestic educational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by learning from their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methods.Key words:foreign universities;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comparative study1引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时代,质量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这一理念已被普遍认同。

国内外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之比较及启示

国内外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之比较及启示
助, 从而促进 学 校 发展 。 所 以 在 国外 , 教育 教 学 质 量 学 管理 的评价 , 旨在 建立 和 实施高 效 、 规范 、 有序 的教 评价 已成 为高校 生存发 展及 追求 自身 完 善的需 要 。 学 运行体 系 , 提供 良好 的软 环境 。国 内在进 行院校 ] 并 在 国内 , 教育 教学 质 量评 价 尚处 在 初 级 阶 段 , 学 主 评 估 中对 此项 也 比较 重 视 , 办 明确 了办 学 的基本 条件数
教室、 图书的 生均拥 有量 都有详 细要求 。 3 评 价 主体 的 比较 .
() 1 评价 学生 。 国外 高校 很 重视 学生 学 习质 量 的 评价 , 以评价学生的认知领域 、 情感领域 、 动作技能领
教育教 学质 量 评价 的 主体 和 客体 构 成 了评价 关
教 同行 专家 、 域的 目标 分 类 已经 完 成 , 学 生 的评 价 体系 已趋 完 系 。 内部 质量评 价 主体一 般为 学生 、 师 、 对
教育 教学质量 评价 是综合 性 的 , 已形成 一种 制度 。教 的是定 性评 价和定 量评 价相 结合 的办法 。
师十 分看重评 价 , 自觉 主动积 极参 与 , 当受 益者 , 争 评 价活 动 已成为 具有 现实客 观 意义上 的双 向需 求 。
() 3 评价 管理 及 教 学 条 件 。如 , 兰大 学 中开展 芬
第2 7卷
第 6期






Vo . No. 127 6
20 0 8年 1 2月
J u n lo e h oo y Colg d c t n o r a fT c n lg l e E u a i e o

中国高等教育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体系之间的比较和评估已成为一种常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与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中国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差距,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教育资源在各个国家中的分配并不一致,中国也存在这一问题。

在中国,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名校,而大量普通院校则面临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落后等问题。

与此相比,一些发达的国家则在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和多样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甚至把教育资源的分配纳入到法律范畴,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二、学科建设的缺失学科建设是一个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但是中国在此方面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推进大学学科建设上还有较大的差距,高等院校之间的学科领域差异较大,为政府和学校发挥所长、突破国际学术壁垒、提升竞争力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更重视优化学科设置和培养优秀人才,这可以将自身的优势转化为全球性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更好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

与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模式不同,现代高等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度,培养具有全球资源竞争力的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

然而,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在这方面却偏于保守,高校人才培养依然以传统的知识产出模式为主,缺乏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培养国际化背景下人才的视野和方法。

四、教育管理水平和机制的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关系着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然而,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教育管理中经常出现拖延、不下决心、犯错的现象,一些院校存在着不规范的评价体系、老师杜撰学术成果的情况等。

相反,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经过多年的实践,其行政、学术、就业等多个层面的制度已经趋于完善,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保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高等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保障教育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至关重要。

不同国家在这方面有着各自的实践和经验,通过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呈现出多元化和市场化的特点。

在评估主体方面,美国既有政府主导的评估机构,如美国教育部,也有非政府的专业认证机构,如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等。

这些机构分工明确,相互协作。

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非政府机构则专注于具体的专业认证和院校评估。

评估标准上,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

不同类型的高校,如研究型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都有各自适应的评估标准。

对于学术研究,强调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影响力;对于教学质量,则关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数据收集方面,广泛运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

通过收集学生的入学成绩、在校表现、毕业就业等多维度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评估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美国的高校还非常重视自我评估。

学校会定期对自身的教育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二、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以严谨和规范著称。

其评估主体主要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

QAA 独立于政府和高校,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它通过定期对高校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教育质量达到一定标准。

评估标准注重学术质量和学生体验。

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学生支持服务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满意度,将学生的反馈作为评估的重要依据。

在评估方法上,采用实地考察、文件审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评估人员深入高校,与师生交流,观察教学现场,获取真实的信息。

英国还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信息公开制度。

高校的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让公众能够了解高校的教育质量,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和质量提升。

中外高校教育比较研究

中外高校教育比较研究

中外高校教育比较研究摘要:中国高校教育与外国高校教育对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竞争更是日趋激烈。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能否适应当今世界的激烈的竞争环境呢?“填鸭”式的教育与“放羊”式的教育何者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要求呢?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究竟何在呢?关键词:教育体制;中外差异;差异类型Abstract:China's education and foreign college education college schods contrast, education for this. The contemporary world competition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he talented person's competi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o education, educatio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related to national future and destiny.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all kinds of competition is fierce. China's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 concept can adapt to today's world of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Duck" type of education and "sheep" type of education which is more can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oday's worl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education what on earth?Key words:Education system;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Differences type 一、中西方大学教育体制国外基础教育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着重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才智和能力。

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评估的比较研究

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评估的比较研究

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评估的比较研究本文对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的评估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分析了两国的评估机构、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的异同,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经验的同时,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标签]中关大学评估体系基准协会1990年国家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1994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评估工作。

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估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

总的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起步较晚,英、美等国的许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本文将中美两国大学的评估加以比较,以期总结出可借鉴之处。

一、评估机构与评估方法在美国,创办新的高等教育机构时,政府对其是否具备授予学位的资格要进行审查和评估。

美国各州政府对新建学校的审查是相当宽松的,标准的设置也是宽泛的。

然而,各州的审查难易程度事实上差别很大,很难作统一的结论。

一般来说,大学得到创办许可,还只是处在暂时的许可阶段,第二阶段对学位授予权的许可才是正式的许可。

大学创办后的评估是以对大学及其教育项目进行定期评估的形式来进行的。

许可设置时的评估是为创办大学而进行的,并不能保证大学开办后其办学水平能够得到维持、改进和提高。

因此,作为维持、改善和提高高等教育机构整体质量,特别是教育质量的手段,基准认定式的评估便发展起来了。

所谓基准认定,就是由各个大学提供资金和人员组成基准协会(只有合乎标准的学科才具有基准协会会员的资格),根据设定的标准来评估大学及其教育项目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

这种评估活动把政府和外部团体排除在外,以大学集体自治、通过自我评估提高质量为基础。

在美国,可以说大学的整体及其教育项目的质量,基本上不是由政府而是由同行者的团体——基准协会用自我约束的方式来保持的。

所以,政府的参与只限定于创办时的评估,创办后教育水平的提高则由行业内组成的基准协会通过评估来推动。

国内外英语教材评价研究综述

国内外英语教材评价研究综述

“双师型”教师队伍。

德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不仅有一套完整的培养培训体系,而且采取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

专职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还必须具有至少五年以上的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又有丰富的实际知识;一般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都较强。

兼职教师主要是从企业、行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人。

三、对我国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的启示我们在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时,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照搬,还要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作为支撑,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导向为主的特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来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

首先,在课程物质文化建设上要突出职业性。

一方面,课程教材内容以应用技术为主,增强岗位适应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怎么办”和“如何做”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强校内、校外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注意建立与现代生产管理同步的实训体系,校外要积极寻找与企业的合作,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实践性的学习。

其次,建立完备、科学合理与可操作性强的职业教育法,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最后,建立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相结合的课程精神文化。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课程目标文化;以课程缔造为价值取向,以体验、参与、合作为标志,以产学结合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来实施文化;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1]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0,(4):1.[2]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2,(1):102.[3]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00.[4]姜大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综合版),2005,(11):17.[5]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71.[6]朱桃福.德国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及其借鉴[J].教育发展研究,2004,(2):59.[7]彭正梅.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2002,(3):78.摘要:教材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直接连接教师、学生和学科知识内容的工具。

高等教育国内外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国内外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国内外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高等教育在当今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于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就高等教育在国内外的比较进行研究,分析两者的异同,并探讨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一、教育体系比较在国内,高等教育体系分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本科教育主要由大学和学院提供,研究生教育则由研究生院负责。

而在国外,高等教育体系相对灵活,有大学、学院、技术学院、职业学院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

二、招生机制比较在国内,高等教育的招生机制主要由统一高考控制,即通过高考成绩来决定学生是否可以升入高校。

而在国外,招生机制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学术成绩,还包括个人陈述、推荐信、面试等方面的评估。

三、课程设置比较在国内,课程设置相对固定,学生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而在国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选择课程,课程设置更加灵活。

此外,国外高等教育更注重实践,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实践运用所学知识。

四、国际交流比较国内高等教育相对封闭,国内学生很少有机会出国留学。

而国外高等教育更加开放与国际交流,学生可以通过交换项目、联合培养等方式获得国外学习的机会。

五、教育质量比较国内高等教育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

但与国外相比,整体教育质量还有一些差距。

国外的高等教育机构往往有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六、就业竞争比较由于国内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较低,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

而国外高等教育的普及率相对较高,使就业市场更加竞争,并且国外学生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以成绩为主导的国内求职环境有所不同。

七、教育投入比较国内高等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大力的投入和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教育投入仍有一定差距。

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更加充足,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高等教育存在着一些差异。

中美高等教育评价的比较研究

中美高等教育评价的比较研究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羡国 高 教育评价特 点的研 究 等 以及 我国 高等 教育评价 的现状’ 对比分析 中美在高等教育评 价方面存 在的 不
同., 占 由这些不同 出发 、 点. 找到我国 高等教育评价努力的方向, 在健全高等教一 评价体 系的一时, 促进我 国高等教育事业与蓐
际 水平 接 轨 l l - - 一 誊 ¨ 。≯ — 奠 。 _ 。童


中 美 高 等 教 育 评 价 的 比 较 研 究
李 建俊

桂林 5 10 ) 4 0 6
f 西 师 范 大 学教 育科 学 学 院 广
广西
中 图分 类 号 : 4 G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9 5 (0 ) — 0 7 0 1 0 — 2 X 2 1 08 0 0 — 2 1

价. 随着 美 国 的 高 等 教 育 评 价 的发 展 . 渐 由 பைடு நூலகம் 观 性 评 价 转 向 主 渐 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合 、 量评 价与定性评价相结 合 。 定 同
教 育 评 价 的 基 本 概 念 教 育 评 价 是 根 据 一定 的 教 育 价 值 观 或 教 育 目标 .运 用 可 行 三 、 国 高 等 教 育 评 价 特 点 我 的 科 学 手 段 .通 过 系统 的 收 集 信 息 资 料 和 分 析 整 理 .对 教 育 活 ( ) 一 评价 主体 单 一 动 、 育 过 程 和 教 育 结 果 进 行 价 值 判 断 , 提 高 教 育 质 量 和教 育 教 为 受 我 国社 会 制 度 和 社 会 性 质 的影 响 . 我 国 的 高 等 教 育 评 价 决 策 提 供 依 据 的过 程 。现 代 教 育 评 价 主 张 . 育 价 值 包 括 个 体 带 有 明 显 的 中央 集 权 特 点 。与 美 国不 同 的 是 . 国 的 高 等 院校 教 我 是 高 价 值 和 社 会 价 值 .教 育评 价应 以 教 育 活 动 满 足 社 会 与 个 体 需 要 大 多 数 为 国家 所 办 . 公 立 性 质 的学 校 . 等 院 校 的 经 费 来 源 于 的 程 度 为 价 值 判 断 的标 准 .教 育 评 价 的最 终 目的 是 实 现 教 育 价 国 家 .课 程 设 置 等 必 须 符 合 国 家 要 求 .办 学 质 量 也 需 对 国家 负 值 的增 值 责. 因此 政 府 在 我 国的 高 等 教 育 中担 任 着 评 价 主 体 的 角 色 二 、 国 高 等 教 育 评 价 特 点 美 ( ) 价指标单一 、 二 评 内容 趋 同 ( ) 价 主体 多 样 一 评 当前 我 国 的 高 等 教 育 呈 现 了 大 众 化 的趋 势 .大 众 化 必 然 要 美 国高 等 教 育 评 价 受 到 人 们 的 广 泛 关 注后 .学 校 自身 和 社 求 高 等 教 育 多 样 化 . 之 相 应 的就 要 有 多 层 次 、 样 性 的标 准来 与 多 会 都 建 立 起 一 系 列 高 :教 育评 价 主 体 .包 括 社 会 中 介 机 构 和新 衡 量 高 等 教 育 质量 。而 在 目前 我 国 的 高 等教 育评 价 中 . 等 政府 主 导 闻 媒 体 、 区 性认 可 机 构 和 专 业 认 可 机 构 , 如 工 程 学 专 业 的工 的 高 等 教 育 评 价 .其 指 标 体 系 的 单 一 性 与 大众 化 高 等 教 育 的 多 地 例 程 师 专 业 发 展 理 事 会 、工 商 管 理 专 业 的 全 美 大 学 工 商 学 院联 合 样性 产 生 了一 定 的 矛 盾 如 在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本 科 教 学 工 作 水 平 会 和 牙 科 学 专 业 的美 国牙 科 协 会 下 属 的 牙 科 教 育理 事 会 等 [ 同 评估 中 . 一 套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评 估 所 有 全 日制 普 通 本 科 院 校 . 3 1 : 用 使 时 , 闻媒 体 如 《 国新 闻 和世 界 报 道 》 每 年 都 会 公 布 全 美 大 学 不 同 类 型 的 学 校 在 这 一 标 准 的 引 导 下 朝 着 统 一 的 方 向 发 展 . 新 美 , 导 的 排名 情 况 致高 校 发 展 “ 同 ” 趋 ( ) 价 标 准 科 学 合 理 二 评 ( ) 价 方 式 单 一 三 评 由 于美 国高 等 院 校 数 量 众 多 . 各 学 校 情 况 差 别 较 大 . 且 因此 我 国 的教 育评 价 起 步 较 晚 .而 对 于 快 速 发 展 的 高 等 教 育 的 在 对 其 进 行 评 价 时 . 有 一 定 的普 适 的概 括 性 标 准 。 如 : 有 评 价 更 亟 待 提 高 , 需 例 具 因此 对 评 价 的理 论 和 实 践 尚 处 于 移 植 、 索 、 摸 达 到 目标 所 需 要 的 物 质 条 件 ( 力 、 力 、 力 等 ) 能 够 表 明 它 创建 阶段 我 国的 高 等 教 育 评 价 主 要 为 政府 所 指 导 和 推 动 . 人 物 财 : 官方 正 在 实 现 其 培 养 目标 :提 供 可 信 的 理 由证 明它 将 继 续 实 现 其 培 组织 实施 的 外 部 评 价 较 为 普 遍 . 评 价 形 式 多 为 鉴 定 、 验 性 质 使 审 养 目标 州 。 的 总 结性 评 价 。 为 注 重评 价 结 果 以及 等 级 的 划 分 . 视 了 评 价 较 忽 美 国 的 高 等 教 育 评 价 在 发 展 的 过 程 中 .形 成 了 一 系 列 比较 过程 中学 校 的变 化 完 善 的 评 价 制 度 及 相 应 的评 价 标 准 和 办 法 其 评 价 标 准 的制 定 四 、 议 建 具 有 以 下几 个 重 要 特 点 : ( ) 价 主 体 — — 一 元 到 多 元 一 评 ( ) 面 性 1全 所 谓 从 一 元 到 多 元 就 是 实 现 从 单 一 的 政 府 评 价 到 多 维 的评 高 等教 育 是 培 养 人 才 的一 种 重 要 的 社 会 活 动 .因 此 基 于 它 价 主体 , 如社 会 中介 机 构 、 校 自身 、 院 学生 等 高 等学 校 承 担着 教 。 的 性 质 , 对 其 进 行 评 价 的 过 程 中 同 时涉 及 到 多 方 面 因 素 : 社 育和 科 研 的重 要 工作 , 于提 高 教学 、 研 、 理 水 平来 说 . 等 院 在 从 对 科 管 高 会 提 供 外 部 环 境 的 角 度 来 看 , 括 基 本 的政 治 、 济 、 化 等 因 校 必 须 不 断地 进 行 自我评 价 . 自己 同 时 作 为 评 价 的 主 体 和 客 体 包 经 文 把 素 : 高 等 教 育 自身 来 看 , 包 括 教 育 对 象 人 的 因 素 , 包 括 物 进 行 研 究 、 善 , 将 结 果 公 布 于 社 会 , 受 全 社 会 的 监 督 和 检 从 既 又 改 并 接 力 财 力 等 辅 助 性 因素 验 . 时 也有 助 于排 除其 他 势 力 过 分 介 入 高 等 院 校 内部 事 务 同 ( 针 对性 2) 社 会 中介 机 构 的评 价 在 于 使 社 会 增 加 对 高 校 的 认 可 度 . 增 美 国 的 高等 教 育 评 价 不 仅 涵 盖 了 影 响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的 各 方 加 民众 参 与教 育事 务 的 积 极 性 、 泛 性 和 透 明性 . 评 价 的 权 利 广 使 面 因素 。 同时 评 价 标 准 的制 定 又 具 有 很 强 的针 对 性 . 括 针 对 不 不 再 集 中 于政 府 、 包 国家 , 是 具 体 到 每 一 个 公 民身 上 具 体做 法 而 同类 型 高 等 院 校 的 评 价 制定 与 之相 应 的评 价 标 准 有 成 立 大 学 基 金委 员会 和 大 学 评 价 委 员 会 ,使 高 校 接 受 来 自全 ( 公 开透 明性 3) 社 会 的监 督 和 管 理 . 大 社 会 对 高 校 的管 理 度 和认 可 度 扩 美 国在 制定 高 等 教 育 评 价 标 准 时 . 旦 标 准 确 定 下 来 . 即 一 立 在 高 等教 育评 价 方 面 . 会 需 转 变 角 色 . 主导 向 间 接 管 理 社 从 向全 社 会 公 开 , 面 征 集 来 自各 行 各 业 、 社 会 阶 层 的 意 见 : 全 各 同 转 变 . 励 和 支 持 其 他 社 会 评 价 机 构 发 展 . 分 发 挥 这 些 机 构 的 鼓 充 时 在 一 定 的试 点 试 行 通 过 后 . 经 过 逐 步 的修 改 和 完 善 . 成 最 教 育 评 价 作 用 再 形 终 的 评 价 标 准 ( ) 价 标 准— — 从 统 一 到分 类 二 评 ( ) 价 办 法形 式 多样 三 评 教 育 评 价 需 建 立 起 一 套 完 整 合 理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各 项 子 美 国高 等 教 育 评 价 发 展 的 历 史 过 程 中 .一 度 崇 尚 主 观性 评 指 标 的权 重 配 置 要 科 学 ,权 重 的设 置 必 须 考 虑 评 ( 转 第 6页 ) 下

学科评估的方法、指标体系及其政策影响美英中三国的比较研究

学科评估的方法、指标体系及其政策影响美英中三国的比较研究

学科评估的方法、指标体系及其政策影响美英中三国的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学科评估的方法、指标体系及其政策影响,特别是在美国、英国和中国这三个全球教育大国中的实践与应用。

学科评估作为教育质量监控和提升的重要手段,对于指导教育资源分配、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术研究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三国在学科评估领域的理论框架、实践方法和政策导向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各国在学科评估体系构建和实施过程中的异同,以期为我国学科评估体系的完善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方法论上,本文将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全面梳理三国在学科评估方面的相关政策、研究报告和实践案例。

在指标体系方面,本文将重点关注评估标准、评估流程、评估结果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分析各国如何根据自身国情和教育发展需要,构建既科学又实用的学科评估体系。

在政策影响方面,本文将探讨学科评估如何与国家政策、教育规划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入。

通过对美、英、中三国在学科评估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揭示各国在学科评估领域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为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在完善学科评估体系、提升学科竞争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和实践指导。

本文也期望通过国际比较的视角,拓宽我国学科评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路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学科评估的基本理论学科评估是对学科发展水平和质量进行的系统性评价,旨在提供对学科建设的指导和改进依据。

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评估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等方面。

学科评估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学科的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等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评估,可以促进学科的内涵式发展,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学科评估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公正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

公正性是评估的灵魂,要求评估过程公开、透明,避免主观偏见和利益冲突。

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美国高等教育评估经过百余年发展,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评估模式。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设置情况、性质及运行机制,来研究美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以此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通过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合理定位和建立中介性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等来促进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事业的科学有序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政府;中介性机构一、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比较美国的评估机构一般是民间组织,组成成员通常包括大学的校长、资深教授、科学研究人员等,通常教育行政人员不包括在其中。

美国的评估机构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院校鉴定机构和专业鉴定机构。

美国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均是独立于政府部门的独立法人实体。

它们在相关法律的约束下能够自主地开展评估活动。

政府尽管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评估组织产生影响,但总的来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与各州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评估机构都没有任何法律限定的管理权力,它们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伙伴。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行政性评估机构模式,因为缺少相关的制度保障及权威性较差,中国的民间评估机构很少收到委托评估,也很难得到政府的认可。

影响较大的民间评估机构有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网大、武书连为首的《中国大学评价》组等。

在评估组织建设上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评估活动坚持了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不带有明显的政府意志,不受政府干涉。

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是隶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有很强的行政依赖性,同时还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

在高等教育的评价过程中,评估机构与参评院校是行政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会严重影响评估双方的信息沟通,不利于产生客观、真实、有效的评价结果。

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由高等院校和专业协会自发形成的,是一种非官方的民间中介组织,组成人员通常为高校校长、各方面的专家、教授、研究机构的学者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代表等。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对比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课题。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制度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可以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研究,全面深入地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探讨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对于培养人才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和优劣势,从而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也可以为国际间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和建议,从而促进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合作。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3 研究意义高等职业教育是一项对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形式。

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有助于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研究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与作用,把握国际教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指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教育制度的漏洞和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通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对比,可以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保障,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和特点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将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到一定水平,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各种岗位的需求。

中外教育比较研究与分析报告2024

中外教育比较研究与分析报告2024

中外教育比较研究与分析报告2024教育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外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和共同点,我们可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改进本国的教育实践,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体系在近年来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

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需要通过各种考试来升入更好的学校。

高等教育则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

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例如,美国的教育体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较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课程。

在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选择。

二、教育理念中国的教育理念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尊师重道、勤奋刻苦和集体主义精神。

家长和社会普遍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寄予厚望,认为通过努力学习可以获得更好的未来。

而在西方国家,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例如,在芬兰的教育中,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教育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中国的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虽然近年来也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提倡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而在国外,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

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实验教学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日本的课堂上,学生经常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各种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育资源中国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不断加大,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

中外形成性评价情况之比较

中外形成性评价情况之比较

中外形成性评价情况之比较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估是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评估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英语教学评估模式从学生的分数向学生的动态评估的转移。

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和作用,将教学和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改善教学反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概述了形成性评估的提出,分析了国内外形成性评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形成性评估的条件策略,从而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实践意义。

形成性评价国内国外高等学校扩招,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显著的。

一是体现了国家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为实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二是尽可能满足了广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三是推迟了一部分人的就业,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又提高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四是对于短期拉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高校扩招虽然给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但也给高等教育质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是师资队伍建设难以跟上,师生比例低的状况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师生比例的下降必然造成学生管理难度加大,进而将有可能产生教育质量的较大滑坡。

如何克服困难,稳定甚至提高扩招后的英语教学质量,摆在了我们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的面前。

笔者认为,建立一套有效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科学监控,是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形成性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以人文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

人文心理学试图探索人的体力、智力、情感等多种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人的学习动机的,它更侧重于个人感知和内在需求。

教育质量评估的国际比较研究

教育质量评估的国际比较研究

教育质量评估的国际比较研究教育质量的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领域,不仅涉及教育政策、学校管理、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等方面,还在于依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建立合适的评估标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在教育质量评估中的交流与合作愈发重要,这也为教育质量评估的国际比较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

教育质量评估的概念通常包括教育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过程和教育环境。

在这一领域,国际比较研究能够帮助各国识别自身的优劣势,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以提升本国的教育质量。

对教育质量评估的国际比较研究,涉及多个维度,包括评估目的、评估方法、评估对象以及评估结果的应用等。

在评估目的方面,不同国家对教育质量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某些国家可能更注重标准化考试成绩,以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知识水平;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社会技能、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等。

在国际比较研究中,明确评估目的对于选择适当的评估指标至关重要。

例如,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通过评估15岁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旨在了解不同教育体系的学生在面对现实世界问题时的应对能力,这种目标导向的评估能够为各国提供直观的改善方向。

评估方法是国际比较研究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有些国家采用量化的方法,如标准化考试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教育质量的结论;而有些国家则更倾向于定性的评估方式,如课堂观察、教育访谈和案例研究。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量化方法能够提供大样本的数据支持,但难以深入了解教育过程中的细微差别;而定性方法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背景信息,但在广度和客观性上可能有所不足。

在国际比较研究中,需要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形成既包括宏观数据分析,又关注微观教育实践的全面评估。

评估对象的选择也是国际比较研究不可忽视的因素。

不同国家在教育质量评估中,关注的对象能够反映其教育重点。

例如,一些国家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而另一些国家则可能将聚焦点放在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以应对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
作者:刘剑昭
来源:《商情》2014年第25期
【摘要】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而高等教育评估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立法、评估主体的构成、评估指标及校内自评等四个方面,比较分析我国和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估,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自19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为了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陆续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引入了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评估制度,如: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控制型高等教育评估范式,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主导型评估范式,以英国为代表的政校合作型高等教育评估范式,促进了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自1985年以来,“高等教育评估”正式载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11月逐步开展了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评估试点工作,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法规、实践虽然在这20多年间逐步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估比较起来,就显得捉襟见肘。

尽管不同的国家其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进而国外的高等教育评估教育不可能全盘复制到我国,但却值得我们参考和研究,这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及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起着推力作用。

一、中外高等教育评估的比较
(1)评估立法的比较:国外高等教育评估法律法规日趋完善,稳定性、权威性较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立法落后,缺乏一整套完整、稳定、权威的高等教育评估政策制度体系。

评估立法是高等教育评估工作高质量持久开展的必要条件,没有评估法规政策,或评估法规不落实就难以调动评估主体、评估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西方发达国家均在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高教评估法制。

如,英国政府1991年的《高等教育新框架》、《质量保证手册》等,对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评估等做了明确划分,避免了评估工作的紊乱。

我国目前为止系统的专门性的教育评估法规只有1990年原国家教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大多数评估政策是以“意见”或“通知”的形式发布,或散见于其他法规中。

甚至出现下一法规文件可能推翻上一文件的规定,政策多变,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所以在评估实践中出现制度执行不力或不执行的现象。

(2)评估主体的比较:国外高教评估机构与主体多元化,具有独立性;我国的高教评估主要由政府开展,政府处于垄断地位,具有行政依赖性。

国外比较完整的评估体制,一般都是由国家控制、评估机构评估、高校自我评估和社会监督共同组成,既有政府控制的独立的评估机构也有民间评估机构及介于民间与官方的中介评估机构。

并且西方发达国家的评估机构均独立于高等教育行政机构和高等院校,保证了高等教育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

目前我国的评估属于行政性评估模式,尽管也有民间评估机构,如广州管理科学研究院,其高等教育评估科学
性、准确性、和社会认可度也在逐步上升,但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权威性。

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是一个行政性较强的事业单位,收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评估机构与参评的高等院校处于行政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虽然“在高等教育投入仍有一大部分还是由国家负担的前提下,政府在质量评估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

然而,政府的官方性质决定了它的直接介入会使质量评估具有强制性,容易带来整齐划一、生硬僵化、官僚主义和侵犯大学自治等弊端。


(3)评估指标的比较:国外高教评估指标注重多样化;我国则比较整齐划一。

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估没有全国统一的具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只确立高等教育评估指标的若干原则性规定,具体的评估指标视不同的对象、特点制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如,在美国,高等教育鉴定委员会只制订一些原则性规定,具体的评估标准由评估机构与院校聘请的专家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及院校的培养目标共同协商制定,报高等教育鉴定委员会进行审查与认可。

“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行政力量主导下开启的,而且在此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上,国家权力仍主宰着高等教育系统。

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领域,主要表现为政府控制着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权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用一元化的质量标准进行高等教育评估。

”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虽包括了7个一级指标和1个特色指标,19个二级指标,444个观测点,基本覆盖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对不同类别的院校作了说明,但这种评价指标体系分类指导的程度有限,基本上是用同一套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评估,不利于我国高等院校的特色化和多样化发展。

(4)校内自评的比较:国外高等教育评估重视校内自评;我国主要为外部评估,多表现为终结性评估,但已开始加强校内自评工作。

国外的高等教育评估实践过程大致都经过了自我评估、考察评估、做出结论和公布结果等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自我评估阶段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评估机构对高校的实地考察评估。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引入了自我检查与评价的体系。

英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更是以学校自评为主,评估组主要参照学校的自评报告来进行审查。

中国的高校评估主要反应为政府指导和部门推动,由官方组织实施外部评估,评估形式多为鉴定、审验性质的总结性评价,比较注重评估结果。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高校在微观层面上对自身的办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越发受到重视,为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占据优势,许多高校已开始加强校内自评工作,建立起了与套以自我评估为主的内部保障机制,出现了“内评与外评相结合,以内评为主,外评为辅”的新局面。

但由于大学一直以来处于政府的强权管理之下,在对待质量评估的问题上未完全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和基础地位,缺乏自我评估的内在动力,自评水分较大。

二、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实践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1)加强评估法规建设,评估政府在高教质量保障方面的执行力,保证高等教育评估的高质量持久开展。

高等教育评估法律法规的建设,是加强评估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美国高教评估制度的基本是有法规政策强有力的推动。

欧洲各国均是通过教育立法来构建高等教育评估体系,避免评估工作的紊乱,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只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才能确保高等教育评估质量。

此外,评估高校的同时,也要注重评估政府。

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了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与评估,却忘记了其实政府也是需要被评估的一方,评估其是否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履行了自己的职能,有没有逾权,过分干涉了高校的管理,从而保证高等教育评估的高质量持久开展。

(2)健全体现高校教育特色的多元化评估指标体系,引导高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应形成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建立多元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另一方面,随着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就不仅仅只存在着精英教育机构,大众化高等教育是一个职能高度分化的复杂系统,不同部分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能,社会对其要求和期望也各不相同,从而必然要形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建构多样性、差异性质量标准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是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必然要求。

(3)重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发挥高校的自主权。

考察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不难发现,高校自身组织的评估活动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改进的基础。

而我国高校内部质量评估总体上并不乐观,特别是高校基于质量改进的自觉意识而自主开展的评估活动更显不足,尚未完成从“要评估我”到“我要评估”的转变。

“只有让高校成为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组织,把教育质量变成教育者的自觉行动,改进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才能够真正实现。

”因此在不断完善外部评估体系的同时,还应该致力于高等学校内部质量评估机制的建设,做到内外部评估体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作用。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高校被赋予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这为开展高校内部自我评估提供了必要条件,高校应以此为契机,评估分析学校现状和主要优劣势,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建立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并确保其规范性与权威性。

合理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除了政府的宏观管理与引导外,还需要社会中介评估机构的积极参与,这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一个共同特点。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介机构,因其具有独立性,在评估实践中可以相对保持价值中立,能够改变长期以来将评估方案的制定者、实施者、评价者集为一体的现状,把政府对学校的具体管理通过中介机构变为间接的政策调控,又可以避免政府因直接介入评估对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可能造成的危害。

但由于我国社会组织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性,制度保障也并健全,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培育独立的社会中介组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螺旋式的建构过程。

所以,在建立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同时,需注重它们的规范性并赋予其权威,使其为高校服务,更好地实现大学的目标。

诚然,不同的国家因其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各不相同,国外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实践就不可能全盘地复制到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还需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所在的特殊土壤,因地制宜,构建附有“中国创造”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史秋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范式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
[3]赵叶珠.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力: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J].中国高等教育,2009,(17).
[4]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