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等教育评估的比较研究.doc
中外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
中外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作者:刘剑昭来源:《商情》2014年第25期【摘要】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而高等教育评估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立法、评估主体的构成、评估指标及校内自评等四个方面,比较分析我国和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估,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自19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为了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陆续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引入了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评估制度,如: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控制型高等教育评估范式,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主导型评估范式,以英国为代表的政校合作型高等教育评估范式,促进了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自1985年以来,“高等教育评估”正式载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11月逐步开展了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评估试点工作,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法规、实践虽然在这20多年间逐步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估比较起来,就显得捉襟见肘。
尽管不同的国家其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进而国外的高等教育评估教育不可能全盘复制到我国,但却值得我们参考和研究,这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及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起着推力作用。
一、中外高等教育评估的比较(1)评估立法的比较:国外高等教育评估法律法规日趋完善,稳定性、权威性较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立法落后,缺乏一整套完整、稳定、权威的高等教育评估政策制度体系。
评估立法是高等教育评估工作高质量持久开展的必要条件,没有评估法规政策,或评估法规不落实就难以调动评估主体、评估客体的主观能动性。
西方发达国家均在评估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高教评估法制。
如,英国政府1991年的《高等教育新框架》、《质量保证手册》等,对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评估等做了明确划分,避免了评估工作的紊乱。
我国目前为止系统的专门性的教育评估法规只有1990年原国家教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大多数评估政策是以“意见”或“通知”的形式发布,或散见于其他法规中。
国内外高校教育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校教育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比较研究摘要:高校的教育质量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国内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教育质量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及评估机构的比较,发现国内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有着相似之处和差异点;同时,还就如何完善国内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机构一、引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与竞争力,各国纷纷建立了相应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比较研究,探讨其相似之处与差异点,并提出完善国内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议。
二、国内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比较1.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比较国内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似之处。
例如,教师和教学质量、学生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都是各国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中重要的考核要素。
然而,具体指标的设置却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国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而国内高校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此外,国内高校评估指标体系中还包括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社会需求指标,而国外则更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2.教育质量评估方法的比较国内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方法也有不同。
国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注重自主评价,强调学校内部的质量保证体系,而国内则更强调外部评估和监督。
此外,国内高校评估方法中常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学生、教师和雇主的评估,而国外则更注重通过学生项目作品、毕业论文等实际表现进行评估。
3.教育质量评估机构的比较国内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机构的设置也存在差异。
国内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多由政府主导,例如教育部等。
而国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多样化,既有政府机构,也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如QS、THE等国际知名评估机构。
中英教育方式对比研究报告
中英教育方式对比研究报告
中英教育方式对比研究报告
中英两国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培养目标、评价方式等方面。
本文将对中英教育方式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中英两国的教学方式存在差异。
在中方教育中,教师通常是以知识科普者的身份出现,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内容多以书本知识为主。
而在英方教育中,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英方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倡导学生通过实践和合作来掌握知识。
其次,中英两国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
在中方教育中,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
而在英方教育中,培养学生具备与他人良好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倡导学生的创新和个性发展。
英方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
最后,中英两国的评价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中方教育中,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注重分数的高低。
而在英方教育中,评价更加多样化,包括学生的平时表现、项目成果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英方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和实际能力。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中英两国的教育方式各有优势。
中方
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
而英方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
中英两国的教育方式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借鉴对方的经验,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内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和教育资本化的发展,高等教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发展领域。
而高等教育的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针对国内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本文从评估标准、指标体系、评估方式、评估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评估标准国内高校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一般包括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四个方面,其中教学质量占比最大。
评估标准主要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和相关资讯资料制定而成。
相比之下,国外高校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成果的评估。
例如根据QS排名百强榜,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学术声誉、雇主声誉、教师学生比例、国际化程度、引用率、生源质量等六项。
可以看出,评估标准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评估细节和重点方面。
二、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评估标准的具体体现,也是评估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国内高校的评估指标体系一般分为两大类,质量保障指标和评建筑设施指标,衡量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校园硬件建设水平。
而国外高校的评估指标体系一般涵盖教学研究、师生互动、学生体验、学生就业等方面。
可以看出,国外高校更加注重教学研究和教学效果的评估,而国内高校更加注重学校管理和硬件设施的建设。
三、评估方式国内高校的评估方式一般包括问卷调查、专家评估、学生考试、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评估透明度相对较低。
而国外高校的评估方式一般采用匿名调查和客观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评估透明度相对较高。
相比之下,国外高校更加注重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四、评估结果应用评估结果的应用是评估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国内高校的评估结果主要是为了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学校自身管理的调整,对学生的录取和就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而国外高校的评估结果则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品牌的建设。
此外,评估结果的公开程度也是两者的差异所在。
国内高校的评估结果往往只对内公开,而国外高校的评估结果则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公开,增强了透明度和公信力。
中英高等教育评估的比较研究-7页文档资料
中英高等教育评估的比较研究中英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发展比较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得以建立并逐步完善。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发展与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变化紧密相关。
19世纪之前,英国高校依靠私人捐助和学费维持发展,保持高度自治状态;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受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影响,政府开始介入高校发展;一战爆发后,英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更加密切,并于1919年成立了具有世界示范效应的“大学拨款委员会”。
该委员会充当政府与高校的中介,政府得以介入高校事务,但高校自治传统依然保留。
20世纪60年代,英国高校数量和学生数量大幅增加,逐步向大众化发展,进而使政府对高校的质量监控成为必要。
在经历规范学位证书颁发之后,1964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CNAA)。
CNAA作为英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以质量保证为运行目的的高等教育组织,成为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确立的标志。
但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完整性看,尚处在初级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鉴于教育质量的下降以及效率理念的盛行,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制度被逐渐提上日程,以确保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更加有效。
1983年,英国大学校长和副校长委员会与大学拨款委员会联合成立了“学术标准小组”,开始研究大学教育和管理的质量评估,并最终在英国政府的主导下,形成以大学基金委员会(UFC)、多科技术学院与其他学院基金委员会(PCFC)和CNAA为主的“双轨制”的拨款与质量保证体系。
该体系突破了将质量保证仅看作高校内部事务的传统观念,其将质量与成本作为高校拨款依据的做法,代表了英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发展方向。
但“双轨制”造成了高等教育内部的等级分化,不利于公平发展。
为此,英国成立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EFC)。
HEFC虽非政府组织,但其成立及工作的开展,无疑加强了政府对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影响。
此后,英国《继续与高等教育法》于1992年颁布实施,正式废除“双轨制”,并最终于1997年正式成立了现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全面负责英国高等教育的评估和质量保证。
中英高等教育中英语教学比较研究
据 显示 ,08年秋 天 , 国 高 等教 育 院校 接 受 的海 20 英 外 留学生 新生人 数 为 482人 , 中 , 70 其 中国 留学 生 有
47 9 6名 , 比前 一年 增加 了 l . % , 加 幅 度 是 近 年 47 增
议论语 体学 术语 篇 的写作 。三是 激发学 习 者尽可能 地产 出准确 、 利和得 体 的 口头或 书 面的学术 语篇 , 流 适应 英 国高等教 育 的环境 。专业 英语课 程讲 授各种
于引进 国外 先进 的教 学方 法 及 教 学 经验 , 进 我 国 推
高校大学 英语教 学 改 革 , 培养 学 生 英语 学 习 的可 持
非母语 学 生开设 的 , 语 成绩 达 到 录取 标 准 但 信心 英
不足 的学 生也可 在开 学前 学习这 门课程 。这 门课 主
续发展能力 , 提高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近些 年来 , 随着 经济 的腾飞 , 民生活水 平普 遍 人
课, 在专 业 科 目的研 讨 课 中能 口头 陈 述 自己 的观 点 ,并能 与他 人讨 论 和交流 学 术 问题 。二是 提 高学 术 语篇 的阅读和 书 面表 达 能 力 , 包括 读 和 写 的微 观
技能 ( i sis 和语 域选 择 能 力 , 重 于说 明 和 m c kl ) m l 侧
帮助非母 语学 生尽 快适 应 英 国高 等教 育 的环 境 , 从
而能用英 语进 行学 术交流 和学 习 。 学 术英语 主要 是针对计 划 在英 国 的高 等学 校学
业 。英语 专业 学 生 的课 程 设 置 比较 丰富 , 语 英 学 习贯 穿 四年始终 , 中 , 大一及 大二 主要培 养英 其 在
国内外高校教育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校教育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比较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日益普及,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也呈现出差异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比较国内外高校教育的质量评估体系,探寻其异同点和优缺点。
一、评估内容国内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主要侧重于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及教学成果。
其中,教学管理指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指教师队伍总体情况、教师的教育、学术成果以及教学方法等;教学成果则包括学生成就、毕业质量、环境与设备等。
而国外高校教育质量评估则更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综合评估。
在教学方面,学生评教、课程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性、课程质量等则是评定教学质量的主要参考。
在科研方面,评估科研成果、科研团队的建设、科研结构及科研环境等均影响评估结果。
二、评估方式国内高校教育评估方式主要包括自评、专家评估和公众评估。
自评是学校主动提供信息,由学校组织完成,专家评估则是由专家组织对学校进行现场检查和评估,公众评估则是对外部评估数据的共享。
而国外高校教育评估方式则包括多种形式。
最为普及的方式是学生评估,其次是教师间相互评估,还有部分国家会聘请第三方机构来进行评估。
三、评估指标国内高校教育评估主要采用了多指标评估体系。
主要指标包括:学校人才培养指标、学术研究指标、社会服务指标、管理指标等。
而国外高校教育评估则包括更多的指标。
例如美国联邦获授权机构运用的四大指标,包括学生招牌和贡献,学生学习成长与完成学业情况等。
四、评估结果在国内,高校教育评估结果主要体现在排名和等级上。
排名是根据综合评估分数前后排序得来,等级则是由国家教育部门通过教育部门评估决定的。
如中国大学综合评价排行榜,各高校就按照评估指标所得分数排名,反映出各高校的综合实力。
而国外高校教育评估结果则多种多样,不仅包括排名和等级,还有影响力度、国际认可度等多种指标。
例如,QS世界大学排名就是由QS公司综合评估各高校的学术质量、师生比、科研成果等,由排名高低得出高校的整体排名。
中英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比较
中英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比较[关键词]评估体系质量保证[作者简介]张燕妮,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0级硕士研究生(武汉*****)现今,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管理职能都在进一步转变,高等教育评估将成为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是中国的高等教育评估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借鉴外国的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英国在其教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套颇具英国特色的完备的评估体系。
英国这种政府间接性干预的评估模式对正处于逐步放权、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的中国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中英高等教育评估的概况自19世纪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它们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传统没有丝毫改变,逐步形成了颇具英国特色的完整的质量评估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起步较晚,大多是借鉴外国的教育评估理论、技术和方法,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教评估理论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英国高教评估的概况在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没有专门的质量评估或审核机构,直到19世纪后半期,近半个世纪的科技、经济发展落后于美、德的事实使英国政府开始向大学提供经费,并于1919年正式成立大学拨款委员会,大学的质量问题开始逐渐提上日程。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非大学部分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为了保证其教育质量,1964年英国成立了国家学位授予委员会,代表国家对大学以外的各种高等教育部门进行质量监控,授予学位。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持续恶化的经济形势使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的教育质量问题关注起来,并于1988年成立了大学基金委员会,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的控制。
为了维护大学自身的独立,大学于1990年建立了一个属于大学系统自己的、在其直接领导之下的学术审核机构。
1992年英国高教体制改革,随着双轨制结束,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应运而生,统管英国所有高校的质量和经费事宜。
国内外高校教育评估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校教育评估比较研究近年来,教育评估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教育评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实践和方法。
本文将对国内外高校教育评估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国家高校教育评估的特点和经验,并探讨如何在国内推进高校教育评估的有效实践。
首先,我们将关注国外高校教育评估的实践。
美国作为高等教育评估的先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
美国高校教育评估主要由学习成果评估、教学评估和学生评估构成。
学习成果评估关注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发展,通过考试、项目作品和实习经历等评估学生能力水平。
教学评估注重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教学观察、听课反馈和学生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估。
学生评估则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质量和学习环境的评价。
这种综合的评估体系使得美国高校能够及时了解教育质量,改进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也在高校教育评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欧洲国家的高校教育评估着重于质量保证和自我评估。
质量保证是一种由政府或独立机构进行的外部评估,旨在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信力。
自我评估则是由高校内部进行的评估活动,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评估标准,自我监督和改进教育质量。
欧洲的评估体系强调高校自主性和交流合作,鼓励高校参与国际性的评估活动,以提高教育质量。
相比之下,我国的高校教育评估起步较晚。
我国高校教育评估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改革发展。
我国的评估体系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个层面。
内部评估以高校本身为主体,通过制定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监督和改进教学质量。
外部评估由独立的评估机构进行,旨在提供第三方的评价和监督,确保评估真实和客观。
除此之外,我国还通过学科评估、学位授权评估和学科专业评估等方式来评估和监督高校教育质量。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国内高校教育评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有待完善和统一,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英汉教育体系对比研究-文学学士毕业论文
英汉教育体系对比研究-文学学士毕业论文简介本文旨在对英汉两种教育体系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分析两国在文学学士课程方面的异同,探讨它们的教育特点,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和发展。
英汉两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深入研究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英国的文学学士课程英国的文学学士课程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在研究文学方面,学生将接触到世界经典文学作品,研究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
课程设置注重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推动个性化研究。
此外,英国的文学学士课程还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如文学俱乐部、文学节等,丰富学生的研究经历和文化素养。
中国的文学学士课程中国的文学学士课程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
课程设置包括文学作品欣赏、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学生将接触到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和文学家的思想。
课程内容比较系统和全面,注重对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才能的培养。
此外,中国的文学学士课程还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
英汉教育体系对比研究的意义通过对英汉文学学士课程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两国教育体系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这对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了解不同的教育体系有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路径和发展方向,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效果。
对于教师和教育决策者来说,了解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可以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借鉴和启示。
结论英汉两国的文学学士课程存在一些差异,但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才能培养。
通过对两个教育体系的比较研究,可以为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教育体系的不同也反映了两国的文化特点和教育理念。
通过相互交流和研究,英汉两个国家可以在教育领域互补发展,共同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张强. (2018). 中英大学本科教育模式比较.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24(1), 90-92.。
中英高等教育比较探析
例, 由于私有性 、 非政府性以及运行 经费的独立 性 , 学校按 照
一
、
中英 高等教 育 的历史
色决定了我 国高等 教育 的 两大 运行 特点 : 是集 权 管理 体 一 制 , 中国成立 以后 , 全面仿 照苏联 管理模 式 的方针指 导 新 在 下, 政府集高 等教育 的投 资人 和管 理人 角色 于一身 , 决定 着 高等学校的一切行为。在现实中高等学校隶属 于各级政府 , 中央大学直属于教育部 , 其余高等学校分 别隶属于各级 省市
调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 但是在现实 中高 等学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上采 用
行政手段管理校 内一切事务 , 包括学 术事务 。在大学 内部建 立 了完整 的校级 、 院级 ( 处级 ) 和系级行政 级别和机 构 , 以行 政权力任意干涉或取代学术权力 , 极大地 阻碍 了高等 教育的 自由发展 。 在英 国, 尽管任 何一 所 大学 的设 立必 须 得到 女 王 的授 权, 但是 大学享有 高度 的精神 自由。以英 国高等教育最 具代 表性 的也是最 著名 的两 所学府—— 牛津大学 和剑 桥大学 为
在三种形式 : 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代表的 旧式 大学 ( l Od U i rt) 以伦敦大 学 为代 表 的城市 大学 ( e r kU i nv s y ; ei R d Bi n— c
定 的 自主权 , 行政权力 和学术权力 相互 配合 以便能 够有效
地发挥制度优势 。
中英高校教育模式比较研究共10页文档
中英高校教育模式比较研究一、英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简介英国的高等教育培养机制与多数国家不同,本科有两种学位,一种称为B.Eng,相当于我们的学士学位,另一种称为M.Eng,相当于我们的工程硕士学位。
完成三年的学业,并达到学校的标准即可获得B.Eng学位,如果再继续学习一年,并达到学校的标准则获得M.Eng学位①。
英国高校一年有三个学期,分别为春季学期(从1月上旬到3月下旬),约11周;夏季学期(从4月下旬到6月下旬),约9周;秋季学期(从9月底或10月初到12月中旬),约11周。
这样,学生一年只有31周左右的在校学习时间,约占全年时间的3/5。
所以,在英国学习有更多的自由时间。
英国大学没有课间,也没有上课铃声,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根据课表安排到相应的教室上课,时间由任课教师自己掌握。
上课时间:上午时段从9点到下午1点,下午时段从2点到6点,1点到2点为午饭时间,一般不会安排任何课程。
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本科教育模式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olege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Medicine,简称IC)为例,从课程安排、学生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介绍英国的本科教育模式。
1. 课程及学时安排在一年的春、夏、秋三个学期中,所有的理论课都安排在春季和秋季学期,每学期开设6门左右的课程。
每门课程的学时都一样,为30学时,并都由lecture和study group两部分组成,其中lecture为20学时,studygroup为10学时。
lecture每周两次,每次1小时,主要讲授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很少做练习题。
lecture是大课,即全系同一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study group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主要是让学生完成课程作业、进行疑难问题解答和讨论,study group是小班课,学生规模一般不超过20人。
每门课程都会在一个学期内结束,对内容较多的课程则分为两部分,例如电气电子工程系的“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和“通信”三门课程,均分为模拟电子1、2,数字电子1、2和通信1、2,并分别在两个学期讲授②。
中英教育对比(英语版)[资料]
What We Can Learn From British Education?IntroductionAs we all know the teenagers are the hope of a country and education is a way to promote them to become a people who contribute to the society. So education is a huge project of a country in some way decides the future of a country. From this discussion, w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earn more about education of UK, including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we know we have to learn more from the more prefect education system from other countries if we want to do better in our education.Scorer for each member:Shuqing(钟淑清) 8 discuss in English and provide informationLiqiong (张丽琼) 9 discuss in English and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Jindi (蔡金娣) 7 speak English l ess and provide i nformati onLiguo (黄理国) 8 speak English less but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Huahong(苏华虹) 9 discuss in English and encourage group members to speak EnglishBodySchoo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social activities. It is beard by a full-time staff and specialized agencies, which has purpose, systematic,and organized. School education wants to influenc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ed as a direct target. Because of the same propose of school education,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in the education of Britain and China.The similarities include the below factors: 1. Both in China and Britain, school education includes primary educatio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2. Emphasiz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Britain experts stress such a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Every Child Matters". This is reflected in ensuring the safety of children, ensuring the health of children, ensuring them enjoy school life, ensuring them learn something and receive something, and ensuring them know how to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ety. This is interlinked with China's "Three All" (which means all for students, for students in all and for all students) in essence. 3. Emp hasiz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teachers’ training. Both China and Britain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fessionalism of teachers, focus on trai ning their own quality.Because of different history, culture and economic strength, China and Britain have different education ways, mainly reflected in educational thinking and educational methods.1.the different thinking: China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knowledge-education, but Britain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capacity-education. With the deep influence of Confucius's idea,China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 students whatever textbooks have; the examination can not break away from textbooks. Even when children go home after school, parents still ask them to take out their textbooks and let them consolidate the conten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e class, then familiar with the new content; they can not get rid of the fixed framework of knowledge-education model. But the British teachers focus on capacity-education, they stress that the students can familiar with the things and phenomena what they want to know about, then under teachers’ instruction and guidance, they can find the right answers and discover new knowledge. British tea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rain the children’s sense of independence, and let them to take the initiative. 2. The different method: the two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ways to achieve its goal in education, for instant, the British students learn more subjects than the Chinese students while the Chinese student have to study in school for longer time; the class generally consists of more than 60 students, twice of the British.; the teaching way in China is almost the teac her’s lectures while in Britain, the students do experiment by themselves and discuss more. 3. The difference also reflects in the centre of the class. The teaching class in China takes teachers as the center. In lectures and discussions, students prefer to the former. Students hope teachers can teach all of the knowledge about one theme, but not willing to be asked questions by teachers. In the traditionalclass in China, we always can see that teachers stand on the platform relating things from beginning to ending, but not ask for questions. The teaching class in Britain takes students as the center. Teach and learn is decided by student at large extent. The class looks like a discussion meeting-place, teachers appear as the status of macroscopic monitors, they teach little, and give time to students. Teachers don’t use great effort to explain the question clearly, but try to guide students to finds themselves. In this class, students must throw themselves in actively thought, so it produces enthusiastic and vivid discussion. When students meet questions that they are hard to understand, they will ask teachers for help immediately and teachers will try to guide student’s thought once again until questions are all be solved. Of course, this continuous communi 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good to student’s study, it at large extent developed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independent thinki ng.In addition, there is als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other aspects. Britain has more compulsory years of education than China (11years in Britain and 9 years in China), while the higher education has less years, British education spend only three years in university and one year to get a master degree. And term arrangements are also different. There are two semesters in China and the Britain has three terms.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teachers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is also different and so on. All of these reasons result from different teachi ng methods.From the difference of education between UK and China, we our group members conclude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of British education worth reading. Firstly, student is the center of the class in Britain and they can choose what to learn and how to learn. Their teachers martiain that the aim of students study is to know new things, but not to recite contents they have known. This type of class arise student’s great interest in studying. Secondly, the Chinese teachers teach student what to know and how to do while the British teachers are just guiders.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search information of the new things they are interested by themselves and do experiment to discover something new. No one would tell you what to learn, how to go, what you need to do is to explore, to try, to find by yourself. It really benefits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independence.We have talked about the primary school and middle school but how about the higher education such the universities. As we all know, the Oxford University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is the world-famous universities in Britain. When the cabinet ministers of UK went to universities, they nearly all went to one or the other of these two. As the world-famous universities,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these two universities are most admired? The two widely admired features of Oxford and Cambridge: are the college system and the tutorial system.The college system of Oxford and Cambridge: is one whereby allstudents live in college during at least part of their course. The rel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the college is just like that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United Stated, the Oxford University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cribes syllabi, arranges examination and award degree. The colleg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tudents’ life and the standard and the time of admitting students is decided by each college. The value of this system lies in fostering a community spirit in which a useful mingling of intelligence can take place. In our opinion, the college system should be extended to our countries because this kind of system tak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erent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majors into account,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 more freedom for its college and meanwhile in the end of a year, the university can rank for the colleg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ults of all college undergraduates,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of scoring. The ranking can promote competition between colleges.The other feature that is widely admired is the tutorial system of Oxford and Cambridge. It is one whereby each student gets personal tuition once a week in his tutor’s own room. Each student get personal tuition once a week in his or her tutor’s room, sitting in an armchair and reading out an essay which he or she the tutor then discuss. This, with a weekly programmer of private study, is considered so important atOxford and Cambridge. The tutorial system benefits students a lot since it provide students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e with his or her tutor and discuss problems with them, and also they can ask questions conveniently when they are confused, In this way, it does help students to broaden horizons and encourage the ungraduates to think more when question is given out by their tutor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xtend this tutori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if we wa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it seems not easy to come true in China for lack of teachers and large number of ungraduates .In my college, we also have the tutorial system. A team of four students has a tutor while we didn’t meet once a week let along discuss topics together. Even I just meet my tutor since the first term of my university. So in our country, tutorial system exists but does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niv ersity. Only if we use it in a proper way will it benefit us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With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o matter in China or Britain, the higher education has made a great progress, for example, in China, more and more universities are founded and more and more senior school students are adopted because of the lower standard. While, what benefit can we get from the higher education. Firstly,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direterly increase the GDP growth. In the early 1960 s American economists Schultz analyzed thecontribution of human capital on economic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1929 ~ 1957 years because education investment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net benefits) for 49.5 billion us dollars, accounting for the same period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ic growth of 70% of the balance of 71 billion dollars, accounting for the 1929-1957 national income growth of 33% of the total amount of $152 billion. Chinese scholars have also do research and prove this point. 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pull 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With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pare nts invest more money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it also opened up the market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help either the students who can’t enter universities or adults to get higher education. Thirdl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creases personal gain. Students get more knowledge and acquire more skills from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n they can get higher paid and increase their income.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needs huge capital investment, education form of fixed assets. At the same time education activities, research activities also want to use a lot of labor, the whole nation now engaged in education work of the staff more than 10 million, college students more than 200 million. And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f we only develop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quantity but not in quality, it will arise more problems, for exampl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are addimittedto universities while more and more graduates couldn’t find a job .A large quantities of universities demand huge investment and labor while our higher education is still in a low level.ConclusionFrom this discussion, we learn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f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UK, discuss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ink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Britis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weak point of our country’s education. Then we all agree that we can learn from college system and tutorial system of the two world-famous universities the Oxford and the Cambridge.。
中英高等教育评估项目比较
作者: 刘毳[1]
作者机构: [1]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 高教发展与评估
页码: 26-29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学科评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摘要:英国高等学校科研评估(RAE)与中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CDR)同为评估项目,均以学科为评估对象,针对高校的科研质量进行评估。
但这两种评估活动在实施主体、指标体系、运行程序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
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将其与我国的学科评估进行对比,探寻差异,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评估工作的完善提供借鉴。
中、英大学通识教育比较
03
CATALOGUE
中英大学通识教育现状与特点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现状与特点
现状
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知名的综合 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已经实施了较为全面的通识教育课程体 系,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
特点
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注重全面发展,强调基础知识、能力和 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 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在课程设置上,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 互补充,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
英国大学通识教育现状与特点
现状
英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历史悠久,具有深 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英国大学注重培 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关注专业知识 的学习,还注重学生的社交能力、文化 素养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培养。
VS
特点
英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以核心课程为主,涵 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 域。同时,英国大学也注重实践性和创新 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创新的 平台。在课程设置上,英国大学注重学科 交叉和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创新能力。
的模式。一些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纷纷推出自己的通识教
育课程,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03
现状与挑战
目前,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
些挑战。如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传统、。
英国大学通识教育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背景
英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当时一些学者和教授开始尝试在大学 中推广博雅教育,强调学生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注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中国大学 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 神,通过开展团队活动、集体实践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 体主义精神。
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比较研究
出国与就业Work & Study Abroad教育研究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比较研究◎刘 丹 浙江师范大学【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阶段,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也产生了担忧。
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英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进行探讨,分析中国现今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特点,以对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运动,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年年攀升,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随着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不再是不必评价的“皇帝女儿”,这使得高等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具备了必要性前提。
[1]保障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焦点,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个性化特色化的教育质量观。
[2]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体系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与促进。
一、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源起19世纪中后期,社会对高等教育有了新的需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
在传统大学和新型大学之间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关于教学质量的矛盾,对高等教育评价的需求也应运而生。
西方有社会参与教育管理和大学自治的传统,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是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参与高等教育管理,缓解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的矛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相比之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起步比较晚,从20世纪80年初开始至今,只有20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外在因素与内在需要相结合、最终由政府组织实施,并伴随着我国学位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
[4]1985年,我国开始了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工作,经过二十年来的发展,高等教育评估在高等教育中已有显著地位,但仍存在着不足,目前还处在探索和逐步完善的阶段。
二、英、美国家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评估发展较早,形成了较稳定的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高等教育评估的比较研究-摘要: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得以建立并逐渐完善,通过对英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拨款和质量保障体系,英国高校的研究与评估、经费筹措渠道及内部配置等进行分析,对中英高等教育评估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英高等教育;教育评估;比较研究中英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发展比较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得以建立并逐步完善。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发展与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变化紧密相关。
19世纪之前,英国高校依靠私人捐助和学费维持发展,保持高度自治状态;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受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影响,政府开始介入高校发展;一战爆发后,英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更加密切,并于1919年成立了具有世界示范效应的“大学拨款委员会”。
该委员会充当政府与高校的中介,政府得以介入高校事务,但高校自治传统依然保留。
20世纪60年代,英国高校数量和学生数量大幅增加,逐步向大众化发展,进而使政府对高校的质量监控成为必要。
在经历规范学位证书颁发之后,1964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CNAA)。
CNAA作为英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以质量保证为运行目的的高等教育组织,成为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确立的标志。
但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完整性看,尚处在初级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鉴于教育质量的下降以及效率理念的盛行,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制度被逐渐提上日程,以确保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更加有效。
1983年,英国大学校长和副校长委员会与大学拨款委员会联合成立了“学术标准小组”,开始研究大学教育和管理的质量评估,并最终在英国政府的主导下,形成以大学基金委员会(UFC)、多科技术学院与其他学院基金委员会(PCFC)和CNAA为主的“双轨制”的拨款与质量保证体系。
该体系突破了将质量保证仅看作高校内部事务的传统观念,其将质量与成本作为高校拨款依据的做法,代表了英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发展方向。
但“双轨制”造成了高等教育内部的等级分化,不利于公平发展。
为此,英国成立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EFC)。
HEFC虽非政府组织,但其成立及工作的开展,无疑加强了政府对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影响。
此后,英国《继续与高等教育法》于1992年颁布实施,正式废除“双轨制”,并最终于1997年正式成立了现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全面负责英国高等教育的评估和质量保证。
QAA成立后,先后颁布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框架-6》《学术审核及运行手册》,并对高校实行审计,继续改革学科评价。
至此,英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新框架基本建成。
与英国相比,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起步较晚。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研究阶段。
1983年,我国召开首届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对重点高校进行评议,并组织力量对高等教育评估进行研究。
随后,我国先后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印发《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试点。
1988年,对35所高等工科高校进行评估,检验试点工作成果,并提出建立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意见与方案。
至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时,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种类和数量都稳步上升。
二是探索阶段。
1994年,我国对1976年以来成立的高校进行了评估工作。
截至2000年,共有169所高校参加评估。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以法律形式明确在我国建立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1998年,成立了第一个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专业性国家机构。
自2002年以来,教育部将原有三种类别的评估(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并,统称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该方案成为评估的准则。
但由于我国多层次办学的特点,很难使用同一标准。
三是制度化阶段。
2003年,颁布《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2003-2007年五年期间,针对全国592所高校开展一轮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并常态化执行。
至2008年完成以五年为一周期的第一轮评估工作。
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的成立、相关专门性教育评估机构的涌现,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评价的若干意见》的印发等,标志着我国专业化与制度化的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方向。
中英高等教育评估的主体比较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主要由高校内部评估、政府系统评估和民间监督评估组成。
其主体分别为高校、政府和民间评估组织机构。
高校内部主要由高级管理人员、内部审查委员会、专业教育评估小组等为主体,进行自我评鉴;政府评估,主要的主体是QAA;民间评估的主体则囊括了许多专业的媒体评估组织和社会团体,如《泰晤士报》、专业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金融企业等高校的评估团队。
它们分别参与不同性质的高校评估排名活动。
相比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估,唯一的主体是政府,自我评估时,高校担当内部评估的角色。
从政府作为评估主体的角度看,其评估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临时性,即评估专家组没有专门的组织团体;二是有限性,即专家组成员受自身条件限制而可能导致评估失真;三是从属性,即教育评估部门负责辅助政府进行评估;四是多样性,即评估者来源多样,评估具有多样性。
中英高等教育评估的程序比较在英国,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QAA 采取对各个学科进行设置审查的机构,每六年进行一次重点审查。
审查高校教育计划及其学生学习情况的内容包括:办学的目的内容、教育教学水平及依据等高校自评,高等教育评估专家组对学校进行评鉴后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估报告等。
审查制度的内容主要是:学校的内部质量水平评估制度、评估体系的使用价值、内部保障系统的运作程度。
评估的程序与专业审查过程基本相同,都有学校内部自身评估、专家组来校评估、作出评估结果等步骤。
此外,QAA 与英国高校等学校教育评估委员会以及其他教育评估机构都会对高校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评估和复查。
学校进行自我评估时,由专业评估人员与高校专业评估人员对要审查的内容与本校的教职工、学生探讨;最终的年度评审则是要求对其每一个方面进行详尽的评估审查,然后提交评估报告。
英国社会公众也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来,其参与方式主要有:一是外部评估人员直接对学校进行评估管理;二是特殊群体评估组织及他的特定评鉴机构参与的质量评估;三是由于高校积极乐观地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并主动要求各个民间组织对其进行评鉴,就形成了每年在《泰晤士报》上进行一次高校评估检测的规定,该排行榜科学、可信度高、影力大,是高校接受公众监督的积极性体现。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评估工作由政府直接下达,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由教育部确定哪个学校有被评估的资格,被评估学校如有特殊情况,可以申请推迟评估时间;二是接受评估的高校要对自身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及今后的发展过程做成评估检测报告;三是教育部指定专家到学校进行座谈研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评估报告;四是评估结论形式及公布。
评估后由专业评审人员对做出的报告复查,提审最终结果,及时报送国家相关的评估管理机构,对其进行公开发表。
因此,评估工作是以自评为依据。
自评工作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过程,即选择有资格进行评估的高校并派遣专家对其进行系统的考察;专家组在规定时间内对学校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对学校的改革提出建议;专家组考察后一年内,学校根据专家意见和自身条件实施改革。
从某种程度上说,自我评鉴质量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评估工作总体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教育评估的过程中,政府、专家组以及学校自身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政府及其下设相关部门根据信息筛选学校;高校对自身的内部情况(学校教育水平、师资水平、学生能力、优势特色)进行客观的评价;专家组则进一步对学校的信息数据进行评鉴,综合比对作出评估结论,然后把需整改的问题反馈给学校。
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启示意义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政府、高校、社会三方权力博弈与分配的问题。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由于历经较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其在评估机构的设立、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程序的规范化相对较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同时,也存在统一的标准难以适用多层次办学局面、评估主体单一、高校自我评估难以保证质量等突出问题。
一是建立符合本国教育发展规律的评估制度。
在发展历程中,英国政府曾经有过一段时期并没有完全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建立评估制度,复杂的高校自我评估制度因不符合发展规律而受到了大众的反对,被强制废除。
其启示是:高等教育评估不可以违背客观规律,不可受到任何经济或强权的影响。
例如:“双轨制”造成的高校等级分化和民众受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已由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而且具有行政色彩浓厚、多层次办学等特点,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要符合自己的国情、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避免英国走过的弯路,即强化和固化高校的等级分化、教育不公平,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
二是建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政府和高校在英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者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组成了双重评估体系;社会各个评估机构也不断加入到教育评估工作中来;将评估结果进行整合并公开。
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是在政府的领导与管理下进行的,政府是评估活动的唯一主体。
政府对评估工作拥有绝对的领导权,社会和高校在教育评估中还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应借鉴英国教育评估制度的经验,减少政府对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直接参与,政府将主要目标放在加强评估指标制定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上,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层次性和多样性特点。
三是加强高等教育评估的竞争机制。
在英国,科研水平越高的高校,得到的资金补助就越多;反之,科研水平越低的高校,政府及社会各界所提供的经费越少。
这充分体现了英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强烈的竞争机制,并且拨款的范围在逐渐扩大。
这就迫使学校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学科建设和科研质量上。
我国高校能否接受财政支持与其教育质量评估的结果联系不大,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应借鉴英国教育评估工作的竞争机制,实行教育质量水平与政府财政支持程度与范围相挂钩的方式,以此来提高我国在高等教育评估工作时的竞争意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使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