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基
双音节副词重叠研究
双音节副词重叠研究双音节副词重叠是现代汉语副词中很值得关注的一种语法现象。
排除无基式副词重叠式、其他词类重叠式、同形异构重叠式、重叠变异式等四种似是而非的重叠式,现代汉语中能重叠的双音节副词AABB式共20个。
大部分双音节重叠式可以带“地”,少部分重叠式可作补语。
在搭配上基式要广于重叠式。
双音节副词重叠的核心意义是量的增加,其表示的量是一种主观的量、模糊的量。
标签:副词双音节AABB 重叠引言重叠是汉语构词和构形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人们已经从不同角度对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重叠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但对于副词重叠的探讨则涉及甚少,特别是对双音节副词重叠的专门研究更为少见。
故本文尝试对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副词重叠进行专门的研究。
对于ABAB式(如“非常非常”“十分十分”)等是否算副词重叠,张谊生(1997)认为ABAB式目前还不是副词的重叠形式,而只是一种语用重复。
我们赞同张谊生的观点,ABAB式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为行文方便,我们将基式写为副1,重叠式写为副2。
一、重叠的范围我们所讨论的主要是AABB式重叠,但是并非所有的AABB式都属于我们所讨论的范围,以下四种情况需要排除。
1.无基式副词重叠式。
这一类重叠只有重叠式AABB式,而无相应的基式副词。
例如:(1)他也冷静了一些,断断续续地说:“我要求工会,秦妈妈……我要求工会……”(周而复《上海的早晨》)重叠式“断断续续”是副词,但并不存在其基式“断续”,只能算重叠式副词而非副词重叠式,类似的有“口口声声、声声泪泪”等。
2.其他词类重叠式。
这类重叠式AABB只作状语,但其基式是非副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例如:(2)徐把厂里“五反”工作检查总结大会前后的情形详详细细地说了一番。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详细”重叠为“详详细细”在句中只作状语,但是其基式是形容词,所以属于形容词重叠研究的范围,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内。
3.同形异构重叠式。
所谓同形异构,即形式是相同的,而内在语义则是不同的。
双基SAR处理和实验解读
双基SAR处理和实验摘要: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SAR)采用了分离发射器和接收器飞行在不同平台上实现像开发中所含的目标的双站反射更多的信息,为军事应用,降低脆弱性收益前瞻性SAR成像,或增加雷达横截面。
除了技术问题,如振荡器的同步,发射脉冲与所涉及调整接收门时序,天线指向,飞行协调,和运动补偿,一个双基的发展聚焦算法仍在进行中和不充分地解决。
作为一个一步一个数值高效的处理器,本文提出了一种双站距离迁移算法的平移不变的情况下,在发射器和接收器具有相等的速度向量。
在本文中,该算法被成功地应用于模拟和实际数据的双基地。
真正的双基数据收购与研究机构的应用科学(应用科学研究所)的X波段SAR系统,即试验机载雷达II和相控阵雷达成像功能MULT,2003年10月。
关键词:双基SAR,双基SAR实验,范围偏移算法,合成孔径雷达(SAR)。
I 简介在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兴趣在过去几年迅速增加。
.这是基于对双基SAR配置的具体优势与单基系统,如双基SAR数据方面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增加了信息内容的比较。
这可能是有价值的,例如,对于地形特征,表层沉积,排水,以显示森林,植被和土壤之间发生的关系。
这为土地分类和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信息。
此外,农业监测,土壤测绘和考古调查可能受益于双基SAR成像。
即使对于在显示单站SAR图像的雷达低截面(RCS)的对象,人们可以找到鲜明的双基角2项增加的评论RCS2改造这些对象在最后的SAR图像清晰可见。
另一方面,特别是城市地区受由于二面角和多面体效应强反射,这可以通过使用用于发射器和接收器,这意味着一个双基地SAR星座不同的位置被降低。
其结果是一个更加均匀的SAR图像中对比的单基的情况下。
双边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与单基系统,如比较带来额外的好处:灵活性,降低脆弱性的军事应用,能够使用多级干涉,可能由多个接收器相结合的收购来增加带宽方位[18]等。
一些多基地卫星配置提出像干涉手翻[20],以及各种双基空降试验已进行了[7],[10] - [12],[19]。
双(叔丁氨)基硅烷 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双(叔丁氨)基硅烷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双(叔丁氨)基硅烷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也被称为TBAS。
它由一个含有两个叔丁基取代基的硅原子和一个胺基组成。
这种化合物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催化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和润滑剂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双(叔丁氨)基硅烷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并概述其相关内容。
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 引言:概述文章的目的和结构。
2. 双(叔丁氨)基硅烷解释说明:定义和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3. 双(叔丁氨)基硅烷概述:市场现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毒性和安全性评估。
4. 正文主要观点总结:双(叔丁氨)基硅烷的重要作用、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评估以及可能的风险控制措施。
5. 结论: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双(叔丁氨)基硅烷进行全面的解释和概述,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及相关属性。
通过对该化合物的研究和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双(叔丁氨)基硅烷的认识,并为其合理使用和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本文还将评估该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了解到双(叔丁氨)基硅烷的重要性以及在工业和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与利用它。
2. 双(叔丁氨)基硅烷解释说明2.1 定义和性质双(叔丁氨)基硅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8H21NSi。
它是由一个硅原子连接两个叔丁胺基团的化合物。
这使得它在化学结构上具有一种类似于硅烷的形式,并在功能上表现出胺的特性。
2.2 合成方法双(叔丁氨)基硅烷通常可以通过合成路线来制备。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三氯甲基硅烷与叔丁胺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其他合成路线可能涉及不同的起始原料和反应条件,但总体来说,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合成出双(叔丁氨)基硅烷。
2.3 应用领域双(叔丁氨)基硅烷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试剂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卷基错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测试卷(A 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2019·全国初三课时练习)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答案】C【解析】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这说明水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露珠看起来呈球状。
故C 符合题意。
2.(2019·湖北初三月考)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便结合了起来,当在下面挂一个重物时,它们仍没有分开,如图所示,该实验说明了()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分子间存在间隙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A【解析】削平、紧压两个铅柱,使其结合在一起,当在下面挂一个重物时,它们仍没有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故BCD 错误,A 正确3.(2019·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初二期中)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①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②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③两玻璃使劲挤压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④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A .只有B .C .D .【答案】A【解析】①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是因为沙土小颗粒悬浮在水中造成的,不是分子的运动,②①②①④②③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把红墨水分别滴到热水中和冷水中,发现热水变色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②符合题意;③由于分子间的作用距离很小,碎玻璃拼在一起时,碎玻璃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力相互作用的距离,几乎没有分子力的作用,所以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之间有斥力的说法是错误的,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④不符合题意;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以上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②。
双自由基过程
双自由基过程
双自由基指具有两个(不一定要求定域)自由基中心、电子总数为偶数的分子.
又称双游离基。
这两个自由基中心基本上是彼此独立的,如相互作用较强时,通常视为准双自由基。
若两个自由基中心同处于一个原子中时,相互作用必然很强,这类物种如卡宾、氮宾等。
双自由基的最低三线态能量通常低于或最多略高于其最低单线态的能量。
自由基中心相互作用极弱的双自由基可视为一对定域的双线态。
双自由基最低能量状态经理论处理后表明,存在着两个未饱和价(比价键理论推定的价键数少1):主价键结构中有两个表示未配对电子的圆点如·CH2CH2CH2CH2CH2·,在低能分子轨道组态中的两个近似于非键分子轨道中只有两个电子。
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 质量标准
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质量标准
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LiN(SiMe3)2),也称作锂二(三甲基硅基)胺,是一种有机锂化合物,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化学中作为强碱催化剂和试剂。
在工业生产中,对于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的质量标准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纯度:产品中杂质的含量要求,通常要求高纯度,例如≥99%。
2. 颜色和外观:通常要求产品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无可见悬浮物。
3. 活性:指的是锂胺的碱性,即其作为催化剂的效率,要求具有特定的活性水平。
4. 水分含量:水分会影响有机锂化合物的活性和稳定性,因此要求严格控制水分含量,通常要求≤0.1%。
5. 粘度:液体的粘度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因此也有相应的标准。
6. 储存稳定性:产品需要在特定的储存条件下保持稳定,不发生分解或变质。
7. 安全性和环保:要求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具体的质量标准可能会根据生产厂家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购买和使用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时,用户应参考生产厂家的产品技术说明书的详细要求,并确保产品符合其应用场景的需求。
“坚持双基”之利弊
些 : 识 常用 字 30 认 0 0个 , 累 词 积
这 古 主 要 就 是 给 弦 子 夯 实 基 础 的 经 验 识 的 完 整 和 全 面 , 对 义 务 教 育 阶 汇 ,积 累 语 言 《 诗 文 及 优 秀 现 代 毫 , 学 与 做 法 。 以 有 人 说 :抽 调 双 基 就 段 的 学 生 同 样 是 很 不 合 适 的 。 无 文 ) 学 会 阅 读 , 会 根 据 自 己 的需 所 “ 我 基 过 是 抽 掉 了 我 国 基 础 教 育 的 真 正 基 疑 问 , 们 以 往 追 求 的 “ 础 ” 于 要 表 达 。 其 他 知 识 技 能 ,比如 动 静 首 都 天 础 。” 可 能 说 得 有 点 儿 过 激 , 不 深 厚 、宽 厚 了 。 就 语 文 而 言 ,语 言 结 合 、 尾 呼 应 等 , 应 当 “ 高 任 话 但 无 道理 。
统 思考之 一 : 过 “ 基 教育” 通 双 给 础 ” 是 一 种 平 均 的 基 础 . “ 得 过 定 的 .但 也 是 动 态 发 展 的 ,如 何 调 也 而 学 生 奠 定 的 “ 础 ”是 否 过 于 深 厚 死 ” 基 础 教 育 的 目标 是 培 养 一 个 整 . 要 坚 持 这 个 原 则 , 且 只 能 基 。
维普资讯
◆◆◆◆
/ 翔 思
本 期 特 稿
‘ ‘
坚持双 基"之利 弊
●谈 永康 江苏省昊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国 民 必 备 的 素 质 , 不 应 该 成 为 一 它 笔 者 认 为 , 论 怎 样 改 革 , 基 无 “
万 丈 高 楼 平 地 起 , 础 对 于 学 种 平 均 的 教 育 。 基
也 许 谁 都 不 会 否 认 ,中 国 基 础 与 扎 实 ? 教 育最 大 的成功 , 在学生 “ 基” 乃 双 《 础 知 识 、 本 技 能 )的扎 实 上 。 基 基
双极化天线在移动电话基站中的应用
25
1999 年第 3 期
广西通信技术
1999 年 9 月
开发这种天线是在同一个天线基体内制 造出双极化的天线, 这种天线将具有与单极 化天线相同的体积、增益和场强图, 这样就 可以减少天线数量和硬件设施。如图 2、图 3 所示。
26
由于在每一个无线基站中都有许多条天 线, 因此在安装天线时, 我们应注意天线之 间的隔离度。所谓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是指从 一条天线口发射出来的信号, 在另一条天线 口的衰减量。一般要求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 之间的隔离度应大于 40 dB。同种天线之间 的隔离度应大于 20 dB。为了满足天线之间 的隔离度要求, 在安装天线时, 就必须考虑 天线之间的安装距离。下面我们就以定向垂 直极化天线和 45 交叉极化天线的安装进 行比较。
2. 45 X 交叉极化分集 采用 45 X 交叉极化天线, 其两个极 化系统具有相同的传输效率, 都可用于发射 和接收, 而且, 交叉极化天线允许两台发射 机同时发射信号, 不再需要功率合成器。见 图 4 所示。
#
#
45 X 天线
#
#
TX
RX 1 R X 2
图 2 采用极化分集接收的定向天线系统
Duplex er
1+ / 2-
2 70
> 32
> 30
> 38
4 00
> 32
> 38
> 38
7 00
> 32
> 42
> 45
表 2 X 极化与单极化天线隔离度指标
距离 d ( mm)
4 00 7 00
双基工作总结
双基工作总结双基工作总结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
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双基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时间犹如间隙中的沙一瞬间便消失无踪,很快就到年底了,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想必大家收获不少吧,不如趁现在好好地总结一下过去的工作,争取来年再创佳绩!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年终总结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xx年银行双基年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上级行的正确领导下,我行扎实开展了“双基”管理年第二阶段的工作,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双基”管理年第二阶段工作任务,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我行开展“双基”管理年第二阶段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思想认识我行高度重视“双基”管理年第二阶段工作,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双基”管理年第二阶段工作精神与要求。
通过认真学习,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第二阶段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搞好第二阶段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自觉投入到第二阶段工作中去,努力达到第二阶段的工作目标。
我行认真履行职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针对第二阶段工作的不同特点及时进行安排和布置,深化了搞好第二阶段工作的思想认识,为深入开展第二阶段工作奠定了组织和思想基础。
二、制定任务安排表,明确工作主题和内容为扎实开展第二阶段工作,我行根据上级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做到“活动内容、时间安排、活动措施及要求和责任部门”五个明确,在此基础上认真制定符合实际的支行“双基”管理年工作任务安排表(第二阶段),确保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措施有力、取得实际成效。
一是要求xx月底前完成规章制度梳理、学习,岗位职责清理,做到学习和遵循内控与案防制度,消除混岗、兼岗、并岗现象,进一步规范岗位职责,厘清边界。
二是要求x月底前开展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排查,开展违规问题查摆分析,查找执行制度流程方面的偏差,查找员工执行制度流程方面的偏差,通过排查、分析和查找,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找出基础管理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确保整改到位,提高我行安全风险系数。
双(叔丁胺基)硅烷
双(叔丁胺基)硅烷双(叔丁胺基)硅烷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化学式为(C4H9)2SiH2,分子量为117.29g/mol。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易于分散在水中。
双(叔丁胺基)硅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它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润滑剂、防锈剂、防水剂、硅烷偶联剂等用于工业领域。
表面活性剂:双(叔丁胺基)硅烷可以与水混合,并形成细小的微乳液体系,使其在表面活性剂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增加液体表面张力,并改善表面润湿性和黏度,同时还可以提高某些液体的粘度和流变性能。
润滑剂:由于双(叔丁胺基)硅烷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它可以用于润滑助剂、塑料添加剂等方面。
它可以改善润滑剂的流变性能,并降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防锈剂:双(叔丁胺基)硅烷可以形成一层稳定的涂层,防止钢铁及其他金属表面的腐蚀。
此外,它可以增强涂层的耐久性和耐磨性,使其在工业领域的防腐剂中得到广泛应用。
防水剂:双(叔丁胺基)硅烷可以渗透到各种材料中,如木材、石头、土壤等,在表面形成一层难以穿透的防水涂层,从而有效地保护材料免受水侵蚀。
它还可以被用于制备防水纸张和织物。
硅烷偶联剂:在金属表面涂层、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制备中,硅烷偶联剂被广泛使用。
双(叔丁胺基)硅烷作为硅烷偶联剂的一种,可以与有机基团发生化学反应,使其溶解于水中,并在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建立稳定的化学键。
在细胞和生物材料工程方面,双(叔丁胺基)硅烷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活性材料和组织工程支架。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它是一种非常适合用作生物医学材料的硅烷偶联剂。
总的来说,双(叔丁胺基)硅烷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应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硅化合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它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和扩大。
烯烃双自由基
烯烃双自由基1. 介绍烯烃双自由基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之一。
烯烃分子中的双键具有高度的反应活性,可通过引入自由基来实现双键上的官能团的选择性转化。
本文将详细探讨烯烃双自由基的反应机理、应用以及相关的实验方法。
2. 反应机理烯烃双自由基反应的机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2.1 生成自由基烯烃分子通过热解、光解或化学反应等方式生成自由基。
其中,热解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加热烯烃分子使其裂解,产生烯烃双自由基。
2.2 反应中间体的形成生成的烯烃双自由基会与其他分子发生反应,形成反应中间体。
这些中间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继续参与后续的反应。
2.3 转移反应烯烃双自由基会与其他分子中的氢原子发生转移反应,将自由基转移到其他分子上。
这一步骤是烯烃双自由基反应的关键,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底物,可以实现对烯烃双键上官能团的选择性转化。
2.4 反应产物生成通过一系列的转移反应,烯烃双自由基最终与其他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最终的反应产物。
这些产物可能是烷烃、醇、醛、酮等有机化合物,具体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底物的选择。
3. 应用烯烃双自由基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3.1 有机合成烯烃双自由基反应可以用于合成复杂的有机分子。
通过选择不同的底物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烯烃分子上不同位置的官能团的选择性转化,从而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3.2 药物合成烯烃双自由基反应在药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药物分子中含有烯烃结构,通过烯烃双自由基反应可以实现对这些结构的修饰和功能化,从而合成具有理想药效的药物分子。
3.3 材料科学烯烃双自由基反应还可以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通过对烯烃分子进行选择性的官能团转化,可以合成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高分子材料,如聚合物、涂层材料等。
4. 实验方法烯烃双自由基反应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底物选择选择适合的烯烃底物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双自由基类化合物
双自由基类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存在两个未成对电子的自由基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如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双自由基类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因此在有机合成、药物合成、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有机合成中,可以利用双自由基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参与多种有机反应,快速构建复杂的有机分子。
此外,一些双自由基类化合物还具有较好的光物理性能和电学性能,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光电器件和功能材料。
例如,基于双自由基类化合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器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双自由基类化合物通常不稳定,容易发生反应,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和操作技巧。
同时,由于双自由基类化合物的合成和分离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发展高效的合成方法和分离技术,以实现其实际应用。
双培养工程方案
双培养工程方案摘要:双培养工程是一种新兴的工程技术,旨在通过在双培养基上培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从而利用它们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解决环境生物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双培养工程的原理、应用、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一种基于双培养工程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案。
关键词:双培养工程;细菌;真菌;环境污染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人们需要寻求新的处理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双培养工程是一种被广泛关注的新兴工程技术,通过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利用它们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特性,达到一定的治理效果。
双培养工程在环境生物处理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目前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首先介绍双培养工程的原理和应用,然后探讨其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优势和挑战,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双培养工程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案。
二、双培养工程的原理和应用1. 双培养工程的原理双培养工程的原理是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利用它们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和代谢代谢能力,从而实现特定的治理效果。
具体而言,双培养工程可以利用不同培养基上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相互作用,产生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代谢产物,从而达到治理目的。
2. 双培养工程的应用双培养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环境生物处理、新药物开发、生物能源开发等。
在环境生物处理领域,双培养工程可以利用不同培养基上的微生物相互协同作用,分解有机废物、净化废水等。
三、双培养工程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双培养工程具有很多优势,包括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便等。
另外,双培养工程可以发挥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特性,实现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理效果。
2. 挑战双培养工程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双培养工程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等。
另外,双培养工程需要对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代谢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四、基于双培养工程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可以利用双培养工程处理有机废物、污水等问题。
醛基的结构式
醛基的结构式醛基是一种有机化学中常见的结构。
醛基主要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单醛基、双醛基和共价醛基,在这三种醛基中,单醛基是最常见的类型。
下面我们就从单醛基的结构式、双醛基的结构式、共价醛基的结构式来探讨一下醛基的结构特征。
一、单醛基的结构式单醛基是一种有机化学结构,其中包含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以下式子表示的单醛基的结构式:C=O在单醛基的结构中,碳原子或氧原子上都会有一个电负性(δ),而中心碳原子一般会有一个电正性(δ+)。
因此,单醛基是一种亲电性结构,在醛基的结构特性中,它也是一种由氧与碳所构成的有机物,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与其他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是有机化学反应的重要参与者。
二、双醛基的结构式双醛基是一种由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学结构,其结构式为:C=C=O双醛基是由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结构,它的结构特性也比较特殊。
在双醛基的结构中,两个碳原子的电负性(δ-)相对比较强,而中间的一个碳原子通常具有较弱的电负性(δ+);两个氧原子上各有一个电负性(δ-)。
双醛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学结构,它具有极为重要的化学活性,是有机化学反应中关键的参与者。
三、共价醛基的结构式共价醛基是一种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学结构,其结构式为:C-N=O共价醛基具有一定的酸性和基性,其中碳原子上带有一个电负性(δ-),氮原子上有一个电正性(δ+),而氧原子上也有一个电负性(δ-)。
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可以与其他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在有机化学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是有机化学反应中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总之,从上面可以看出,醛基的结构特征是比较特殊的,它可以分为三种:单醛基、双醛基和共价醛基,而它们的结构式也是不同的。
另外,它们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与其他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是有机化学反应中重要的参与者。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烯烃双自由基
烯烃双自由基
烯烃双自由基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由烯烃分子中的双键上的两个自由基组成的反应中间体。
烯烃双自由基的形成和反应机理在有机合成和材料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烯烃双自由基的形成通常是通过热或光引发的自由基反应来实现的。
在这些反应中,烯烃分子中的双键会被裂解成两个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在反应中间体中发挥重要作用。
烯烃双自由基的反应机理非常复杂,但是它们通常会参与一系列的加成、消除和重排反应,从而形成新的有机分子。
烯烃双自由基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它们可以用于制备各种有机化合物,包括药物、农药、染料和高分子材料等。
此外,烯烃双自由基还可以用于制备各种手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医药和材料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除了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之外,烯烃双自由基还可以用于制备各种高分子材料。
例如,烯烃双自由基聚合可以用于制备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
这些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例如塑料袋、塑料瓶和塑料玩具等。
总之,烯烃双自由基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有机合成和材料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烯烃双自由基的形成和反应机理,可以为有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双(二甲基氨基)二甲基硅烷用途
双(二甲基氨基)二甲基硅烷用途
双(二甲基氨基)二甲基硅烷(简称DMADMS)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为
R2N(CH3)2Si(CH3)2,其中R代表有机基。
1. 作为表面活性剂
2. 作为生物医药试剂
DMADMS还可以用作生物医药领域的试剂。
它具有较好的溶解度、稳定性和亲水性,是DNA、RNA等生物大分子的提取试剂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稳定剂。
此外,DMADMS还可以用于医疗器械、手术器械和人工器官等材料的涂层,以增加其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和降低毒性。
3. 作为农药增效剂
DMADMS可作为农药增效剂,如草甘膦和氨酰胺等的增效剂,可以提高农药的吸附和作用效果。
在植物保护中,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
4. 作为建筑材料添加剂
DMADMS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的添加剂,如防水涂料、水泥基钢筋防腐涂料等。
通过加入DMADMS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和耐水性,从而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
5. 作为油墨助剂
DMADMS也可用作油墨助剂,可以提高油墨的稳定性和印刷速度,同时降低低温下的粘度和提高抗摩擦性。
综上所述,双(二甲基氨基)二甲基硅烷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特殊的物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表面活性剂、生物医药试剂、农药增效剂、建筑材料添加剂和油墨助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基双基是两个带有“基”字的概念或者词语的高度概括、简称,“双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场合以及不同的学科专业往往会赋予特定的含义。
双基通常是指学校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
主张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普通中小学教学内容核心的课程理论,即为“双基论”。
这种课程理论植根于中国大地,对我国当代的课程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行中小学课程的优劣无不与“双基论”有密切的关系。
双基的另义也偶尔见于生产企业的基层和基础的管理的“双基”。
编辑本段“双基”新课标重定位眼下,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一些人以为,新课程好像不重视“双基”了,担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会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
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有关专家认为,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在新时代和新阶段,究竟什么是基础?应当打好什么样的基础?专家指出,现在有些人对基础的理解过于狭窄,将基础扎实仅仅理解为知识数量的堆积。
其实,新课程从一开始就没有淡化或忽视“双基”,只不过是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
专家特别提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界定应在于它的基础性和发展性,漫无边际引申出来的各种类型的试题、补充练习题、解题套路,不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双基”的理解应当有一个新的认识与定位,应该赋予它更丰富和更具时代特征的内涵,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当是与时俱进的,不能用20世纪50年代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求21世纪的学生。
因此,新课程改革重新确定了什么是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在基础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究竟什么是基础?专家认为,为学生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不仅仅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应当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以及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时期为学生全面打好基础的基本内涵。
还应当明确的是,基础是多种要素的有机整合,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生规划能力、创业意识等也是基础,甚至是更重要的基础,尽管这些“基础”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
此外,用什么样的方法为学生打好“双基”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对此,有专家指出,在纠正以往过于偏重“双基”的做法时,也应注意不能让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不能走向忽视知识技能的极端。
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另一种是只重过程,忽视结论。
应该说,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也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专家认为,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应当全面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处理好“双基”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辨证关系。
实际上,这比打好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更为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课程专家解读新课程“双基”内涵》记者李建平)编辑本段“双基”新见1. 任何学科知识的发展都有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教育科学的发展更是如此,割裂学科知识历史的内在与外在联系,以孤立静止的眼光看待双基教学与三维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肯定不合理,也不现实。
双基教学即教给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我们的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批判其时代局限性的同时,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评价其影响,在吸纳中有所扬弃,而非全盘否定。
不管教育向何处发展,我们都必须考虑教育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心智的发展与成熟,否则,任何形式的教育行为都不利于人的成长。
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是在继承双基教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内部对其本身的内涵界定与外延给予了新的解释,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其新的内涵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认识,但我们却需要用实践给予充分的验证。
不管是三基教学即教学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品格,还是新双基教学即教给学生基本经典知识与基本发展技能,其本质与三维课程目标存在着异同之处,但并非相互排斥,而应该相互接纳,相互促进,实现教育形式的多元并存。
2.我们过去所认为的双基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我们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双基应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重新定位。
什么是双基?什么是21世纪的双基?例如“语文双基”的时代内涵是什么?所谓双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指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文能力:听、说、读、写。
现在,准确、高效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双基,收集、处理、加工大量信息的能力也是双基。
课程标准淡化“双基训练”,有的老师认为就不要双基训练了,这是对课程标准的一个误解。
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打好基础,必须进行双基训练,这是良心。
我们需要沉下来思考的是,我们要对“双基”赋予新的内涵。
再如现在数学,过去没有的估算、优惠、打折等等都是双基。
双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治课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传授知识是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变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向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
编辑本段“双基论”的演绎“双基”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简称。
主张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普通中小学教学内容核心的课程理论,即为“双基论”。
这种课程理论植根于中国大地,对我国当代的课程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行中小学课程的优劣无不与“双基论”有密切的关系。
一、“双基论”的演化早在1651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泛智学校》一书中率先提出了泛智主义的教育观点。
所谓“泛智”指的是一切人都能接受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1657年他在名著《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1]的伟大理想。
不过,这个“泛智”的理想即使在300多年前夸美纽斯所处的时代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学习内容必须对人类已积累的众多知识进行精心选择。
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多,这种选择越显得必要。
不同的选择标准,形成了不同的课程理论流派。
我国早期的教学论(当时的课程论从属于教学论)主要是从前苏联引进的。
但是,“双基论”却不是来源于前苏联。
因为前苏联对我国教学论最有影响的两部著作,一是凯洛夫任主编的《教育学》(1956年),另一是叶希波夫编著的《教学论》(1957年),都没有明确提出“双基”这一概念。
凯洛夫《教育学》提出了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标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归纳在形形式式、五花八门的科学里面的、关于宇宙的全部知识,学校是不可能都传授给学生的。
学校只能从全部科学知识体系中选择一些基本的东西供儿童学习。
”[2]叶希波夫在《教学论》中几乎复述了上面的意思:“普通学校不可能把人类积累起来的、归纳在各门科学里的关于世界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
普通学校只能从全部科学知识体系中选择一些基本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3]应注意,前苏联50年代的“基本的东西”、“基本的知识”并非“双基论”中“基础知识”的别名,也不是“基础知识”的雏形。
因为“所谓基本的东西,是不管从事哪种职业、没有它就不可能成为现代有教养的那种知识”。
[4]“所谓基本知识,就是无论从事哪种职业的人都需要具备的知识;如果没有这种知识,就不能成为一个现代的、受过全面教育的人。
”[5]由此可见,知识的“基本”与否取决于它是否普遍地适用于各行各业。
而在“双基论”中知识的“基础”与否,取决于它对于掌握更高深的知识是否必需。
“基本”和“基础”虽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不同的思想观点。
1950年2月10日,教育部中学教育司召开普通中学数理化教材精简座谈会,强调要注意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但尚未提出“双基”概念。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中学的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首次明确提出“双基”概念。
同时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把小学教育概括为“全面基础教育”。
可见,50年代初我国教育界已开始使用“双基”概念。
50年代末,教学内容的“政治化”和“劳动化”倾向遍布全国,自然很少有人过问“双基论”。
只有当人们从迷茫中清醒过来的时候,才又把目光投向“双基”。
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重编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1963年出版)就把“力求避免片面强调联系实际而削弱基础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充实和基本训练的加强”[6]作为编写的指导思想。
《人民教育》杂志1961年第7期对这套教材专门开辟特辑作了介绍,可以说这一教材是“双基论”在萌芽状态下的第一次实践。
不过,60年代初期的“双基论”多少还带有50年代末“政治化”、“劳动化”的倾向。
在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之后,人们对教材和课程进行了新的思索。
1977年,全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提出了编写教材需要正确处理的4个关系,其中两个是:“十分重视和精选基础知识”;“为了加强基础,必须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1978年后,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各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先后出台,这时,中小学各科教学都突出强调“双基”教学。
例如,数学要“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物理强调“加强现代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物理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体育要“加强体育基本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7]当时普遍强调,中小学的教学内容都是基础知识,是培养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巩固基础知识的过程。
此时,“双基论”已成为具体指导中小学课程编制并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的主要理论。
现行课程基本定型于70年代末。
“双基论”被作为一种课程理论来阐述,较早的是杭州大学教育系的董远骞教授。
他在专著《教学论》(1984年版)一书中辟专节阐述“双基论”,认为“双基论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从我国的教改经验及外国有用经验中吸取营养,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内容,它是充满活力的理论”。
“双基论对于编好教材,加强双基教学,提高教育质量起了重大的作用”。
“双基论的依据有三,即:我国的教育目的和中小学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实践经验;教学的规律”。
(《教学双基论的回顾和反思》浙江教育学院汪潮 / 浙江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奋奋)编辑本段双基另解1.7月23日,广东省安全监管“双基”(基层和基础)工作现场会在佛山市顺德区召开,会议交流、总结了我省安全监管“双基”工作经验,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
副省长、省安委会主任佟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前,与会代表还现场参观了顺德区容桂街道镇、村二级安监机构和相关企业。
佟星指出,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双基”工作,积极探索加大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监管力度的有效途径,取得积极成效,得到了国务院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充分肯定。